第一篇:以绘画为载体,促学生生命成长
【基金项目】“十二五”北京市规划办青年专项课题《高中生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fa11119。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6-01
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高中生由关注外部评价转向更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成长。正如心理学家说的那样,高中阶段是高中生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一场革命。
同时,高中阶段又是高中生处于心理闭锁期,不轻易坦露自己内心世界的时期。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课题,如何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生命活动中体悟生命的意义,本文具体谈一谈如何以绘画为载体,提升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绘画技术就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一、通过绘画,让学生认识到适应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过程
新的学期开始时,新生面临着对新的环境和生活的适应问题。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我以“开学了,我的心情„„”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开学后的心情。绘画后,我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彼此的作品。同学们通过与其它同学交流,从同伴身上学会了调节方式,从而促进了自己更好地成长。
二、通过绘画,让学生明白考试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为了让学生明白考试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我以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对考试有重新认识。如一位学生画了一个孤岛,周围是汪洋大海,他说自己坐在孤岛上,考试后感到很迷茫。一位学生画了几棵树,一棵树比一棵树大。起初阴天下大雨,太阳被挡住了,小树也长不高,代表考试后失意的地方。她接下来说:下雨是自然现象,我们都无法避免的。小树很小,遭受风雨的摧残,但是它微笑走下去,最终变成一棵参天大树。当看到此学生的画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考试”二字。我对学生说:这位同学的画表达出了对“考试”更深的理解。以往,我们都很怕考试或者厌烦考试,其实考试的真正目的不是为难大家,而是帮助你成长。就像这位学生画的一样:虽然她现在考试不好,有眼泪。可她却说:正是由于考试才让她成长。每一个人当你把考试看作你成长的机会时,你就不会害怕考试。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考试有了更深的认识,认识到生命中活动都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一位学生写道:亲爱的心,我对你说。我知道你悄悄地掩饰你的害怕。害怕未来,害怕除了你之外的一切,但现在请你听我说,我不会抛弃你,我要与你一起面对,变得更勇敢。我们要一起探索,一起去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要学会改变,改变那些迷茫与恐惧,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并且一定能够做到。我相信你就像相信我自己一样。另一位学生写道:亲爱的毒蘑菇,当我身处你的包围时,你总是在烦恼着我,因惑着我,每当我挂掉一科的时候,你就会长高一厘米,你笼罩住了我心中的阳光,使我心中的牧草无法茁壮成长,可是当我跳出你所管辖的范围时,我的心情便会高兴好多,我的心中被阳光照得好温暖,那一棵棵牧草在茁壮的成长。当我远观你时,你却没有那么令我烦恼与困惑,而我此时感觉你只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小蘑菇,有时我竟会认为你有一种美丽。
三、通过绘画,让学生明白经历过痛苦也是一种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比如家庭变故带来的痛苦。当没有合适的机会时,他们可能会采取压抑的方式将痛苦压抑下来。如何引导学生将痛苦抒发出来并让学生认识到痛苦也是一种成长。在心理活动课中,我以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将痛苦表达出来。如:一位男同学在心理辅导课中经常捣乱,在经过多次劝导无效后,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一次,绘画结束,他主动请我看他的画。画面很凄凉。一位男孩坐在窗户旁边往外望,旁边一位女孩背对着他。在旁边有一个三把椅子围成的圆桌。我说:从这幅画里,我看到了一位孤独的男孩,期望一家三口能够坐在一起,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对自己未来是否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却不自信。他说:老师,你说得很对。经过进一步了解,我知道,他的父亲因有外遇跟母亲离婚,这给他心中带来了了抹不去的伤痛。由于这段家庭经历,使他对自己未来的家庭也失去了自信。我又对他说:从这幅画中,我还是看到了你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你对未来生活还是持有积极态度的。我希望你将这种愿望变成现实,相信痛苦过后人生会更丰富。
再比如一位外表看起来整天笑咪咪的女孩,我每次看到她,都会看到她在微笑,总是一副乐观的样子。但看了她的画后,却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画的上方画了一扇窗户,窗户旁边站了四个人,两位小女孩,脸上都带着笑容,旁边站着一位女士,脸上也带着笑容,再往左,是一位男士,脸上毫无表情。窗户的下面是一颗非常大的树,树叶繁茂。我问她:这四个人中为什么有三位在笑,而那位男士却不笑。她告诉我,这位男士是她假想出来的,她没有爸爸。我说:你为什么画了这样一棵大树,你是不是想代替父亲承担家庭的责任。她说:是的。我说:不要太累了,有时候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会使自己很累。这位女孩听完这句话,眼泪流了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孩其实压抑自己太久了,家庭的不幸使她想亲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外表总给人一副坚强的样子,其实她也需要别人理解她。我接着说:从这幅画中,我也看到了坚强的你,我也相信,经过家庭的变故,你会更好地成长,相信痛苦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运用绘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一种,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从而促进了学生更好地生命成长。
第二篇:《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课题小结
《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实践研究》
2011.9-2012.1课
题研究阶段小结
我校的总体育人目标是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见多识广。彭校长也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没有体育的人生是不阳光的人生。”可见素质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有多么的重要,其中艺术对于人的一生就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美术组开展了《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实践研究》。开展此课题的目的是以学习油画知识的相关内容以及油画的表现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绘画的水平,延续绘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我校学生的艺术文化底蕴。
这学期我们美术课题组在确立了此课题研究的方向之后,首先通过美术课堂的常规教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他们对一些世界美术文化知识方面掌握的情况,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到接近六年级了,还不了解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凡高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向日葵》?印象画派的创始人是法国画家莫奈,他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等等都不知道。鉴于此,我们美术课题组的成员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课题研究:
一是对一至十二册的美术教材进行了疏理,根据教材的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组了油画教材的内容,以每年级每学期推进2-3课以油画为主题单元的教学方式,对全校学生在世界油画知识与自我表现方面进行有序的熏陶。
二是通过一二年级的儿童画校本课程的集体辅导方式为主,以油画工作室的个别辅导方式为辅,在这样相辅相成的课题研究活动下,学生的油画知识和表现技能技法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是学校的十二五课题是《以“少教精学”为主旨的怀德课堂文化的实践研究》其中研究的方向一是课堂要体现出“游戏精神”,二是教学活动要显现出“少教精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课题组也以课题研究课的活动方式与学校十二五的总课题结合进行研究,如徐艳老师的区级研究课《画自己》,导入环节就是师生们在漫话怀德大舞台节目下,引入欣赏我校油画工作室同学的作品并巧妙揭题,既合理地运用了我校的校本资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大师的油画自画像知道了艺术大师的相貌特征,又学习了大师们用油画表现自我的的方法。整个教学的活动主线以看一看作品、读一读儿歌、量一量身高、玩一玩魔术、赏一赏大师、领一领步骤、画一画自己、评一评作品、展一展视野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环节,使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有情趣地达成画出自己特征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在这样多种体验学习活动下也体现了“少教精学” 的教学理念。如钱红芬老师的校级研究课《画声音》,这课内容属于较抽象范畴的教学内容,我通过拍手游戏导入,使学生感受声音的快慢高低强弱急驰的节奏变化,初步掌握了运用不同的点线形色来表现声音的丰富变化。在听音、猜音、赏音、画音等活动体验下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四是以论文总结和学生作品校园网上展的方式进行定期总结和记录。以便检验课题研究中的不足,使后续研究能更顺利地开展。
当然我们美术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油画教材的编写有待进一步提炼和完善,全校学生以油画作画的方式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题研究在常规教学中还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校的十二五课题研究还需有效结合,使我校的油画学习能体现出全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发展性和优越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美术课题组将努力改进,课堂常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将以学生的“精学”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少教”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研究,在研究的道路上争取有更大的成效。
第三篇:《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课题小结
《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实践研究》
2011.9-2012.1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我校的总体育人目标是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见多识广。彭校长也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没有体育的人生是不阳光的人生。”可见素质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有多么的重要,其中艺术对于人的一生就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美术组开展了《小学美术以儿童油画为载体,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实践研究》。开展此课题的目的是以学习油画知识的相关内容以及油画的表现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绘画的水平,延续绘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我校学生的艺术文化底蕴。
这学期我们美术课题组在确立了此课题研究的方向之后,首先通过美术课堂的常规教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他们对一些世界美术文化知识方面掌握的情况,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到接近六年级了,还不了解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凡高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向日葵》?印象画派的创始人是法国画家莫奈,他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等等都不知道。鉴于此,我们美术课题组的成员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课题研究:
一是对一至十二册的美术教材进行了疏理,根据教材的内容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组了油画教材的内容,以每年级每学期推进2-3课以油画为主题单元的教学方式,对全校学生在世界油画知识与自我表现方面进行有序的熏陶。
二是通过一二年级的儿童画校本课程的集体辅导方式为主,以油画工作室的个别辅导方式为辅,在这样相辅相成的课题研究活动下,学生的油画知识和表现技能技法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是学校的十二五课题是《以“少教精学”为主旨的怀德课堂文化的实践研究》其中研究的方向一是课堂要体现出“游戏精神”,二是教学活动要显现出“少教精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课题组也以课题研究课的活动方式与学校十二五的总课题结合进行研究,如徐艳老师的区级研究课《画自己》,导入环节就是师生们在漫话怀德大舞台节目下,引入欣赏我校油画工作室同学的作品并巧妙揭题,既合理地运用了我校的校本资源,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大师的油画自画像知道了艺术大师的相貌特征,又学习了大师们用油画表现自我的的方法。整个教学的活动主线以看一看作品、读一读儿歌、量一量身高、玩一玩魔术、赏一赏大师、领一领步骤、画一画自己、评一评作品、展一展视野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环节,使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有情趣地达成画出自己特征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在这样多种体验学习活动下也体现了“少教精学” 的教学理念。如钱红芬老师的校级研究课《画声音》,这课内容属于较抽象范畴的教学内容,我通过拍手游戏导入,使学生感受声音的快慢高低强弱急驰的节奏变化,初步掌握了运用不同的点线形色来表现声音的丰富变化。在听音、猜音、赏音、画音等活动体验下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四是以论文总结和学生作品校园网上展的方式进行定期总结和记录。以便检验课题研究中的不足,使后续研究能更顺利地开展。当然我们美术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油画教材的编写有待进一步提炼和完善,全校学生以油画作画的方式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题研究在常规教学中还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校的十二五课题研究还需有效结合,使我校的油画学习能体现出全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发展性和优越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美术课题组将努力改进,课堂常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将以学生的“精学”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少教”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研究,在研究的道路上争取有更大的成效。
第四篇:以课例研修为载体 促教师专业成长
以课例研修为载体 促教师专业成长
2014年6月28日上午,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在杏田小学举行的语文教师系列培训活动,聆听了由进修学校教研员施丽聪老师主讲的“课例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
施丽聪老师以有关生命成长的《小黑鱼》绘本故事,生动地引入“课例研修促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施老师始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研实践经验,从“课例研修”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主要任务,课例研修的操作模式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课例研修,如何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如何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找到有效课堂教学途径。
施老师还结合名师优秀课堂教学片段和大作家别开生面的课堂评价,分别从评课的原则,好课的标准,不同课型的重点等方面生动浅显地引领教师如何有效地观课评课,以实现从“有效课堂”向“优质课堂”的转化。
施老师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使我们明白了课例研究的真正内涵和重要作用,课例研修是教师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教师提供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让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解除困惑,感受成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
诚如施老师所言:梦在路上,路在脚下!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懈钻研,我们一定会在课例研修中,获得方法、启示和智慧,然后生根发芽,在专业成长的沃土上开花、结果!
第五篇:以儿童绘本为载体,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傅雅琴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由于我国美术教学条件尚不健全、师资素质较低、场地设备缺乏等问题的限制,小学美术教育还很薄弱,主要强调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巧的掌握;在课堂形式上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和吸收美术知识。而儿童绘本以其独有的的魅力和利用空间,给小学的美术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机。那么,如何以儿童绘本为载体,促进学生在绘本欣赏创作中将美术素养与之有机融合,获得愉快的学习经历呢?
一、从绘本中寻找生活素材,唤醒强烈的美术兴趣 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以及画面和主题的连贯性。在绘本里,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但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而是图书的生命。很多经典的儿童绘本甚至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却能带给儿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和艺术美感,强烈地吸引孩子甚至成人的注意力,从而流传至今。因为它们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们敢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解放了孩子的嘴巴,使他们多说;解放了孩子的双手,使他们会画会创作。绘本的这种“解放”与“半小时课堂”理念是相通的,都是还课堂于学生,确保每节课上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绘本是“半小时课堂”理念实践的最好的物质载体。
绘本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如《我家有个坏好宝宝》;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如《天才大笨猫》;或抒发细腻的情感活动,如《我好害怕》;或普及科学知识,如《神奇校车》。总之,都是一些异于常理、新颖奇特而有趣的故事内容,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乐趣,解读无法言说的生离死别,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安东尼·布朗创作的绘本《我爸爸》,以孩子的视角、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我爸爸”的种种生活现象,充满童趣,很能引起共鸣;维吉尼亚·李·伯顿创作的绘本《小房子》,讲述站在山顶看风景的小房子眼中的四季风景和世界变化,精致的画风激发了读者对田园的向往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伯宁罕创作的绘本《外公》,通过生活细节表达外孙女与外公的亲密感情,用空沙发表现死亡这一沉重而隐喻的话题(见图一)。
(图一《外公》)是最好的老师,绘本中的各种形象就是培养小学生美术兴趣的根源所在。美术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绘本的教学契机,运用绘本中的美术语言,唤起学生的美术兴趣,从而将美术根植于儿童幼小的心灵,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体验、欣赏和感悟美,并在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中跟进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从绘本中学习基础知识,了解多样的美术技法
美术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各种类型。绘本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因借助不同的媒介,有水彩拓印画(如《小黑鱼》)、剪纸画(如《老鼠嫁女儿》)、手印画(如《好饿的小蛇》)、撕贴画(如《荡秋千》)、等多种表现技法。小学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版本或内容的绘本,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的美术技巧。同时,美术老师再加以系统的介绍,使小学生形成完整的美术欣赏创作理念。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见图二),(图二《母鸡萝丝去散步》)全书只有非常简短的八句话,线条和色块的排列组合是该绘本最出彩的地方,线和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构成孩子理解绘画的基本元素;狐狸身上简单重复的黑色三角形和如刺绣般的条纹以及灵活华丽的身段非常令人着迷;柔和艳丽的黄色调如温暖的阳光,桔黄、橄榄绿和朱红和谐地统一在其中,美不胜收。
具体到美术创作理论中,色调、透视、留白、构图等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美术老师可以借助绘本,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形象化,进一步提升儿童的美术素养。例如,美术画面的色调既可以表现环境,也可以表现时间和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难题,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绘本《黎明》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通过色彩的渐变,就表现了黎明的全过程。而在绘本《十四只老鼠赏月》中,用色调表示月亮升起后的光线变化,如图三所示:
(图三《十四只老鼠赏月》)不识字的幼儿也能从画中欣赏到纯净又充满幻想的美。再比如绘本中大量留白的现象,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在绘本《月下看猫头鹰》的留白(见图四)中能读出雪晕,在《苏赫的白马》的留白中能读到大草原苍茫悠远的意境,在《我最讨厌你》的留白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绘本的留白去理解国画中的黑白意境,就更容易了。美术老师可以将课堂时间一半用做讲解美术知识,另一半留给学生去理解、消化和感悟,这样就达到了“半小时课堂”的教学策略。
总之,对于小学生应该具有的美术素养,要求也比较简单。首先要有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其次能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再次能够具有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最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