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

时间:2019-05-15 11:5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

第一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

文章标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建设,全区财源规模逐步壮大,财源结构不断优化,为__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2006年__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0028万元、9466万

元,同比分别增长15.5、12,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07年上半年全区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下一步我区财源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构建结构合理、效益较好的财源体系为总揽,在继续抓好工业主体财源的同时,狠抓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和农业财源,优化提高现有财源,扶持新型财源,积极培育多元化、有后劲的财源群和税源群,不断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切实做大、做好财政“蛋糕”,为全面建设小康城区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力争到2008年底,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可用财力年均增长12%;税收入库10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企业分别达到2家、5家、12家、15家。按照以上奋斗目标,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财源建设:

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现有财源。我们将继续通过在政策上引导、在资金上扶持等途径,不断加大对现有优势企业,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指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通过扩能、上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哈特贝尔、大江集团、冶新铜材、汇波防腐等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企业和财政收入的骨干企业。同时要积极培育四大产业板块,着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将以铜板带项目和冶新铜材等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铜产品延伸加工,促使冶金工业上档次;以神牛、哈特贝尔、一轴、恒威、万方转向器等企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农用机械、精密轴承、汽车配件等产品加工项目,促使机械加工产业上规模;以汇波防腐、东方化工等企业为主体,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以美尔雅女装基地、鸿源服装面料等项目为基础,大力发展轻纺产业,努力改变我区“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问题。

二、狠抓项目建设,培植后续财源。近年来,我区共引进各类项目70多个,引进资金8亿多元,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近10个,精密轴承、无氧铜材、中天机械、盛大机械、昌达线缆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财源近2500万元;并有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或筹建之中,如中铝铜板带、美尔雅女装基地、一轴生产基地、建华机械、金港商贸中心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可为我区增加财源近2个亿,提供可用财力近5000万元。我们将继续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源增长点的重要措施来抓,培植一批后续财源,使之在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继续抓好跟踪服务工作,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中铝铜板带等一批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大的财源增长点,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区财源相对不足的现状,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引进建设一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

三、激活民营经济,壮大群体财源。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群体财源的关键措施来抓,努力实现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目标。在舆论上,我们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在政策上,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__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2005]13号)文件精神,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民营经济领域,引导更多的从业人员投入民营经济的创业发展;在服务上,区政府各部门为民营企业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及时提供信息、技术、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着力为我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四、发展商贸旅游,培育替代财源。东方山是__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严要求管理、全方位宣传的思路,不断加大东方山开发建设力度,突破性发展东方山旅游经济,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我们将继续坚持走市场化运作之路,全方位对外招商引资,大规模开发建设东方山。近期将重点抓好“东方塔林”等旅游项目的招商,构建大旅游大开发大发展格局。按照“立足__、辐射鄂东南、首先占领武汉市场”的工作思路,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使东方山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带动__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流

第二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蒋伟

干部作风建设不是“说教工程”和“督教工程”,应贯穿于实践工作全过程。2009年下半年以来,城步苗族自治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先后争取落实项目60个,总投资25亿元,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8亿元,同比增长30%,迎来了城步历史上最大的项目建设高峰期;同时,也探索和解决了一些干部作风建设向深层次推进和发展的问题,全县上下呈现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在项目谋划过程中提高作风建设的思想认识。城步地处湘桂边界,是“湖南省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在项目谋划前期,我们采取三项措施,解决了“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依靠谁来发展”等作风建设的根源性认识问题。一是强化纵横比对,增强发展动力。我们把城步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置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环境下进行比对,利用各种大小会议、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比对式教育”,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数字比较,比出了发展差距,比出了奋斗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走出“自己与自己比,心安理得;现在与过去比,沾沾自喜”的认识误区,增强发展动力。二是借鉴外地经验,明晰发展思路。我们精心搜集研究了本市、本省以及广东、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一批快速发展个案,提炼出“项目建设是一个地区后发赶超的必由之路”主题,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大讨论活动。通过大讨论,党员干部明确了城步这个发展严重滞后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必须依托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从而坚定了“项目兴县”发展战略的信念。三是深入发动群众,凝聚发展合力。“项目兴县”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战略。为了解决依靠力量的问题,县委利用学习实践活动平台,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

会民意”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体”大调研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边调研,边宣传;边问计,边鼓劲”的方式,营造“项目兴县”的群众氛围。短短两个月时间,1.2万余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10万余人次。广大群众就城步有什么项目发展潜力、如何适应“项目兴县”战略要求加强作风建设等问题踊跃献计献策,通过汇聚群众智慧,形成了4000多篇优秀调研文章,集聚了一股强大的转变作风谋发展的合力。

二、在项目争取过程中探索作风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县“四大家”和项目建设部门为突破口,在项目争取过程中探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努力方向,逐步向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化。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力挖掘项目。县“四大家”领导成员和项目建设部门的党员干部带头沉下去,带头走出去,结合上级政策,立足本县资源,瞄准交通、城建、水利以及奶、菜、林、风电等领域和产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项目筹划包装,共挖掘项目160多个,投资总额达38.5亿元。二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精心筛选项目。各级领导班子重视理论学习,通过中心组、支部会议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全方位汲取党建理论和政策法规知识,以获取深层次的理论真知和最广泛的政策认识,各单位均建立了“月学、季考、年评比”促学机制,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另一方面,我们还注重在政策资源中寻求项目突破,在项目资源中寻求政策支持,把求真务实的着力点放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上,精心筛选项目,提高“命中率”。去年以来,城步县共申报项目85个,已立项实施或纳入重点支持的项目65个,成功率达76.4%。三是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努力申报项目。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县“四大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制作速度上好中求快,在申报质量上精益求精,在差旅成本上省了又省,以扎实的作风和诚恳的态度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通过县“四大家”和项目部门的影响带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了作风,推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今年一季度,全县GDP、财政收

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等几大经济指标增幅挤入全市先进行列。

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规范作风建设的细节行为。干部作风建设最终要体现到具体的工作细节。我们注重把科学发展观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融入项目实施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规范干部作风建设的细节行为。一是落实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百姓利益无小事”、“众利益高于一切”,严格执行政策标准,妥善处理全县大局利益与群众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到目前为止,54个在建或竣工项目已完成投资10.8亿元,没有出现越级上访事件。二是层层分解责任,提高执行力度。建立“四个明确,按时通报”的责任分解机制和科学的作风评价机制,确保责任到位,执行有力,政令畅通,作风转变。县委县政府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和各单位部门承担的重大工作,均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明确工作落实时限;坚持按月点评调度,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进度,落后的按规定处罚;通过项目投资、矛盾调处、完成时间、验收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的量化,考核考察并科学评价干部作风。三是突出警示教育,优化发展环境。注重利用典型反腐及损商案例教育党员干部,把警示教育贯穿于项目建设和作风建设全过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减少决策层级,明确决策责任,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效率。按照“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干部作风建设,采取审计、督查、通报等形式推进项目公开,把项目实施置于广泛的群众监督之中,严防“项目搞上去,干部倒下来”的现象。四是重视整章建制,严肃工作纪律。全县各级各部门瞄准信访接待、业务办理、班中纪律、会风、学风等基础性工作整章建制,重新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改革作息时间,实行“朝九晚五”,缩短中午休息时间,延长为民办事的“有效时间”,遏制住机关干部过去那种中午喝油茶、玩“跑胡子”、打麻将、“斗地主”等消极娱乐风,刹住了上午早退、下午迟到的歪风。五是注重引向深入,探索长效机

制。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部门工作的总体布局,健全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与文明建设同步考核评比,建立经常性督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专业监督部门考察与群众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和经济收入,彻底打破作风好坏一个样的局面。

作者系邵阳城步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第三篇:以学习型乡镇建设为载体

甘棠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创先争优

甘棠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目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全局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围绕“三个创新”、“三个突出”,不断激发干部勤奋学习、立足岗位、勇当先进的动力和热情。一是创新学习理念。甘棠镇党委在建设“学习型乡镇”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广大农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强化“终身学习”、“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意识。二是创新学习机制。把开展集中学习纳入干部考核管理制度,采取每周一轮流学习与每两个月邀请专家授课的形式,通过相互学习工作方法、畅谈理想,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等形式,逐渐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学习方法。克服以往机械灌输的学习方法,尽量采用寓教寓乐的学习方式,如,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中心发言与讨论交流、“请进来”与“走出去”等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围绕“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学什么。学习重点要从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入手,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学习的内容上,甘棠镇鲜明地突出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农村各类适用技术这两个重点,增强政府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业务水平。二是突出怎么学。不管是工作经历丰富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同事,都要加入学习的队伍,互相学习。坚持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来带动镇村干部的自觉学习,为创建工作发挥龙头作用。党员干部在学习活动中,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从而带动其他对象的学习,为整体创建工作发挥示范作用;三是突出怎么做。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突出学以致用,将领导、同事、专家传授的好的工作方法和政策法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增强为民办实事的本领。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相互溶合、相互促进,使党

员干部努力学习、热心工作、争当先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强大合力,为推动甘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了组织保障。

孙维

第四篇: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

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以村庄整理和农房改造为抓手,打好建设文明和谐农村新社区的攻坚战。

1、要按照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和建设城乡一体新社区的思路,尽快改变传统村落分散布局和农居杂乱无章状况,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撤并和集中农居点建设,搞好中心村新社区规划。要把中心村为载体的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战略重点,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布局上形成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的空间布局。

2、要把中心村为载体的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社区的突破口,作为缩小城乡差别,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村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的战略举措。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都要以中心村社区为基础节点。中心村公共服务要包含社区规划、社区教育、社区医疗、社区文化、社区保洁、社区绿化、社区福利、社区就业等综合服务功能。

3、要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发展思路,引导中心村社区发展走特色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把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绿色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中心村新社区建设既要保留农村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乡土历史文化,又要引入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形成现代桃花源式的新农村景观,成为让市民羡慕的美丽花园,让农民自豪的幸福家园。

第五篇: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促进新农村建设

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促进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造就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应作为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小城镇是农村和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载体和重要堡垒。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

(一)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转移接受这样一个量大的群体,城市是无法负担的,而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则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的压力。同时农村人口进镇工作定居,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二)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是集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空间系统,在其周围散布着广大的农村,小城镇对于周边的农村具有辐射的功能。农民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取、信息的获得、精神生活的享受很重要的途径即来自于小城镇。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将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

(三)小城镇促进城乡交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小城镇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成为城乡生产资料、信息、劳动力等交

流与共享的平台。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促进城乡共建共享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我县小城镇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构筑农村新型小城镇体系步伐,部分乡镇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比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臵,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规划滞后。据调查,全县9处乡镇,已完成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乡镇有3处;总体规划通过评审的只有1处乡镇;总体规划经过乡镇人代会通过并报县政府审批的只有2处乡镇。从上述情况看,一是规划不健全。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二是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还没有经乡镇人代会审查并报县政府审批,因此规划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乡镇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但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四)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后,分灶吃饭、自筹平衡,乡镇财政普遍吃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⑵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⑶从小城镇建设工程中收取得

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很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⑷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较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紧迫感,加强宏观指导。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任何时候都应以经济的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求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要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做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引导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

(二)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发展小城镇,规划是前提。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要坚持有利于吸纳人口、有利于节约耕地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按照改造镇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臵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臵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产业园区、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

接。

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应根据小城镇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城镇村庄整治进程。坚持由点到线到面,逐一推进, 切不可一哄而起,乱铺摊子,盲目攀比,脱离实际,人为造成。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意愿,因势利导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小城镇建设用地

大力推进土地的有偿使用,集聚小城镇建设资金。小城镇国有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外,都应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对经营性用地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方式配臵,凡可竞价的,要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应,同时,积极推广小宗地招标、拍卖出让土地的经验。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已经列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必须纳入城镇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也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建单门独院住宅,提倡建设楼房。

对已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占用农民集体的土地必须真正做到依法补偿。不得人为压低补偿费用。在小城镇执行国家土地政策这个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

(四)落实优惠政策,降低进镇门槛。

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要制定一些有利于集中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为农民进镇购买房地产提供便利。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对那些在城镇有固定住所、职业和固定收入来源的人员,不分本地外地,都可以进城落户,享受本地居民一样的待遇,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镇的户籍障碍。

(五)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人才。

资金不足是发展小城镇的最大制约因素。必须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投资体制的建设方式的改革,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建房者等共同承担的。一部分投资是政府行为,大部分投资是市场行为。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应借鉴他国经验,改革我国投资体制,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格局。人才紧缺、技术落后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又一因素。从实际出发,适当增加开发和引进人才、技术的投入,积极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实施科技兴镇战略。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商业利润空间较小,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吸引足够的资金,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对集中地向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避免“雨打沙滩万点坑”。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直接受益的农民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投劳,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六)加强文明建设。

发展小城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适应广大农民的需要,抓好教育、医疗、文化、教育、娱乐场所的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要抓好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使小城镇建设沿着有序、健康的轨道前进。

下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财源建设上台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搭建全民创业平台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搭建全民创业平台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强县富民的根本途径。全民创业工程要以项目为载体,以投资拉动、消费推动、劳动带动,三驾......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精选5篇)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树企业党建工作之根本党建是基,文化是魂。在集团公司阳光文化引领下,建设集团党委以富有特色的港湾子文化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成效,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使企业......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模版)

    以项目建设为契机 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日前,笔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07年我市教育系统“产业年”拟定投资11970万元进行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建湖北旅游名镇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建湖北旅游名镇中共绿林镇委员会绿林镇人民政府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京山管理局2012年2月1日我镇地处京钟随三县市交界处,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起义—绿林起......

    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筹资渠道并不是很宽,公共财政应该成为主要渠道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管是搞基础设施建设也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也好,要采......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美育教育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美育教育 摘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美育入手,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构建“文化校园”的德育教育新机制;探索学科课程中渗透美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

    以班组安全建设为载体,弘扬安全文化

    以班组安全建设为载体,弘扬安全文化----xxxx有限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事迹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近年来xxxx有限公司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邓小......

    以社团建设为载体 点亮校园文化特色

    以社团建设为载体 点亮校园特色文化 从清代鳌峰书院起,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和多年的独立办学,仁寿中学积淀了宝贵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全校师生在“学高为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