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1(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20:0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1》。

第一篇: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1

内容摘要 :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强调要优化结构。最近召开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又专门研究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由此可见,当前深入研究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行政改革 服务型政府 经济区域化

目录

1以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01 1.1以往行政改革中割裂了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0

11.2以往行政改革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管理模式割裂开来„„„„„„„„„„01 1.3以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关于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较低„„„„„„„„01 1.4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01 2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02 2.1调整组织架构,完善行政组织管理体系„„„„„„„„„„„„„„„„„„„„02 2.2按职能模块设置大系统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公共行政体制„„„„„„„„„„„„„03 2.3建构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制,实现经济区域化„„„„„„„„„„„„„„„„„„04 2.4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战略目标,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04 2.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公共财政体系„„„„„„„„„„„„„„„„„„05 3结语„„„„„„„„„„„„„„„„„„„„„„„„„„„„„„„„„„„06 4主要参考文献„„„„„„„„„„„„„„„„„„„„„„„„„„„„„„„„07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1页

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

行政改革是政府为了适应外部环境,或者为了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从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行政改革一个政治过程,是一个权力再分配、利益在分配的过程,因此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所以行政改革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化解阻力,尽快的见成效。而以往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也注意到了要改革组织结构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常常做出一些错误的举措,结果不仅未优化组织的结构,反而使组织难以跳出从精简到膨胀,从膨胀到再精简,再到膨胀的怪圈。

一、以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往行政改革中割裂了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政府职能是政府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发挥的职责和功能,而政府的组织结构则是实施政府职责的载体。由此可见,政府组织结构与政府职能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以往的历次改革中,人们往往割裂了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历次改革到最后的硬任务就是精简机构,而这次精简只是简单地合并一些机构,改革风声一过,一些撤销的机构又死灰复燃,因此,政府职能转变离不开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同时,组织结构优化又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政府职能转变落到实处。

(二)以往行政改革中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管理模式割裂开来

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机构设置是每一级政府都是大而全,上下对口。其结构形式是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权力才能得到制约。而西方发达国家在改革中探索出将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分开的分权体制,我国虽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但是,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者适度分权的管理体制则势在必行。

(三)以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关于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较低

所谓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行政管理组织改革有完备的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规;二是具备了对行政权力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经过6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是,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并不高。(四)我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2页

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迫使各国政府从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变,接着,再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是人类社会政府职能结构发展演进的总体趋势。但是,我国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影响服务能力提升。西方发达国家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变迁的豁要,特别注重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人力资本投资、就业公共服务摆在政府职能的首位。以英国为例,1997年布莱尔任首相以后,主张重构福利国家,采取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和鼓励就业的政策,使英国到2005年3月失业率降到2.6%,同时建立了11年至13年的义务教育制度。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但从总体上看,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还比较薄弱,政府职能转变缓慢。

2、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峰、人口总的高峰、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与走向老龄化的高峰迭加时期,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共需求呈快速增长之势,对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照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的城市化率到 2050年必须达到70%至80%,这意味着在今后50年的时间内,每年约1000万至1200万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这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公共支出被大量地运用于政府没有比较优势的用途上,过多地进入了那些本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特别是竞争性和营利性的领域。

二、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了全面贯彻这一精神,革除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种种弊端,在今后的改革中要从多方面、多渠道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一)调整组织架构,完善行政组织管理体系

优化行政管理组织结构,首先要理顺层级关系,减少行政层级。据目前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初步统计,地方行政层次多为二、三级,约占67%,超过三级的只有21个国家,占11%, 如印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3页

实行邦一县一区三级制;美国国土面积与我国相近,也只是实行州一市二级制与州一县一镇三级共存制。借鉴国外优化行政组织的成功经验,适当减少我国行政组织层级,由目前的四级制逐步过渡到三级制,可谓势在必行.调整的目标应当以宪法为依据。在条件具备时,逐步将现行的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架构,恢复为宪法规定的省、县、乡三级架构的行政管理体制。

1、要扩大中央对省级政府的直管面,适当缩小省级行政区规模。扩大中央对省级政府的直管面,即增加省级政府数量和缩小省级政府管理规模。省级政府管理规模和幅度太大已不适应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缩小省级规模势在必行。以美国为例,其国土面积与我国大约相同,但人口规模只有我国1/4左右,设50个州。我国却只有34个省级区域。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不利于省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各方面的发展。从理论和现实考虑,我国的省级政府数量应在50个到80个之间为宜,每个省级政府管辖的人口不应超过2000万.目前运行的地方政府四级行政管理体制,致使中央政府管理链过长,其结果是中央对地方的两个最主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公共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很难落实。因此,我国可在条件成熟时将现有的省级区域扩展到50个。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而且为取消市管县,实现省直管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逐步撤销市管县,形成中央和地方三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格局。撤销市管县体制,逐步实行省直管县可谓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由浙江省率先发起的强县扩权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了,从2002年始各省纷纷开展了“强县扩权试点改革”。强县扩权有三点好处:一是可减少行政层级,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二是可克服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三是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可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二)按职能模块设置大系统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为了把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结合起来,要切实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解决了政府与市场边界划分的问题,但是,却忽视了政府职能在机构间的配置。由此造成了政府部门设置过细、综合协调困难、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从而影响政府职能在深层次上的转变。

1、当前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公共行政体制,这就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与优化政府结构的原则,注重政府职能在政府间与政府部门间的二次配置,将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科学地配置到政府部门。我国政府机构经过近30年的改革,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但还不到位。国务院机构至今尚有30个。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央政府机构数量还比较多,还要适当调整。我国要综合设置政府部门,实行大产业、大行业、大社会的大部制管理模式,实行职能穷尽与综合管理的原则,设立综合管理的经济机构,将外贸、内贸、经济统一管理;设立综合性的大社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4页

会、大文化、大交通管理机构。

2、改革执行体制,建立执行局体制。我国近30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往往只重视改革政府部委层面的设置,却忽略了调整部门内部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结果造成政府管理中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执法混乱、多头执法、执行缺乏效率等等问题。现实要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改革重点放在改革执行体制上,调整部门内部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三)建构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制,实现经济区域化

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要解决因中国行政区划单一制而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可以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增设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管理机制。设计建立区域化经济系统管理机制的动因,是由于己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若干大的经济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正在形成经济区域。多数省的内部也出现了一个以上的经济中心,相应的小范围经济区域也在形成。’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等等。在诸多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管理机制,不仅有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克服国内市场分割的现象,而且有利于防止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区域化经济协调管理机构可以领导、协调一个区域间的经济,可以统筹兼顾整体经济的发展,便于协调各方分工而协作,同时,有利于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从而将大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当前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可分两个层面进行建设。

1、建立省级以上的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构。省级以上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应以经济区域的分布为依据。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构不是一级政府,而是次中央的行政权力协调机构,其职能主要是统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内的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二,建立省级以下的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构。省级以下区域行政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也应以经济区域的分布为依据。我国存在许多跨省区的小范围经济区域,由于行政区划的单一,往往影响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战略目标,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从政府改革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模式的根本转变:从以统治人民为核心的政治模式转向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政治模式。前者限制政府权力。我们把这样一个重大转变作为战略目标和任务,就可以通过推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导向的政府改革,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中国政治发展。因此,决不可将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5页

服务型政府建设当作口号进行宣传。

中国各级政府要实现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一次政府的重大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政府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切实解决每一独立的市场主体所不能解决的公共问题,保证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化政府的机制。

1、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创新民意表达及调解机制。中国现有利益集团,总体上说大多并没有完备的组织形态,也没有固定的组织架构,只是松散地、自发地、临时性岩结伙气以协同行动,表达其特定的利益诉求。部分有规范组织形式的利益集团,多以社团、协会、商会、联合体(会)等形态存在。要协调好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及时解决发生的矛盾,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创新民意表达机制。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节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灵敏有效的机制。二是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三是健全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四是健全社会矛盾调节的应对机制。在社会矛盾激发之时,应调动整个社会力量,提高应急效率,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应急中的重要作用.(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公共财政体系

实现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它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物质基础.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基本观点预算是政府工作的“发动机”。政府存在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处理公共事务,因此,政府有合法的理由向全社会收取税费来支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要的花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投资性财政体制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迫切需求建立完整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需要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投入,主要包括:增加对公共科技、公共教育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特别是对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要逐步增加.加快建立和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等。政府职能结构的这种改革必须体现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层面,要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促进政府职能结构的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财政基础。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6页

结语

改革是永恒的主题。政府也必须为了适应环境变迁和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不断地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行政改革。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基本上是管理主义,是以效率为中心的,没有重视行政工作人员的主体性。在这一点上,在我们进行行政改革时应该引以为戒。我们应该在行政改革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第7页

主要参考文献: 姚克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 《大连干部学刊》2003年05期 2 谢明《新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初探》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3期 席芳宽《论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兼论改革和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05期 王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行政论坛》 2003年04期 5谢建军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李永忠《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4期 7 魏洪国《略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点》 《理论与改革》1994年07期 8齐明山 《公共行政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第二篇: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核心问题

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核心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该怎么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了。有人主张坚持集体所有,有人主张土地私有,有人主张土地国有。相关的文章数以万计,在网络上争论的帖数难以数计。这里不想再做具体的讨论和评价了。我认为农村土地政策怎么变革,核心的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土地的地租谁占有,二是土地成为谁的资本。本文想就农村土地的两个核心问题出发,讨论下一个30年农村土地制度的走向。

一、关于土地的地租

1、谁占有土地的地租,谁就获得了发展的动力。

中国的工业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村土地地租转化为工业资本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只有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包括公粮、定购等)后才算结束。这是中国“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原因所在。

2、村社占有土地地租是今后30年农村发展的合理选择。

胡主席去年作过一个判断,中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的发展阶段。这个判断意义非常重大,这就实说,国家要结束“将土地地租转化为工业资本”的发展战略了。

那么,土地地租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还应不应该存在呢?假如说不要土地地租了,“以工补农”可不可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一财政支持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福利制度;城乡统一的司法保障制度;村社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济资源从哪里获得?村民自治的财政基础由什么提供?……。假如承认短期内“依靠中央财政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不现实的,假如承认“村民自治是建立在村社边界存在”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就应该考虑农村土地地租存在的必要,将土地的地租转化为“农民社会保障、村社公共品和村民自治的财政基础”就应该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制度选择。这就是说,土地村社所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必要的制度安排。所以,我主张今后一个很长时期的土地政策就是要实行土地地租村社占有——开启乡村现代化时代(新乡村建设时代)。

3、土地村社所有实际上包含了无穷的变化

农村土地一旦由国家所有转变为村社所有(修改或废除《土地承包法》),村社所有会演化出非常多的村社成员土地产权实现形式,在城市郊区会有城市郊区的形式,在华西村会有华西村的形式,在南街村会有南街村的形式,在温州的将军村会有将军村的形式,在东北会有东北的形式,在西南会有西南的形式。采用什么样的实现形式,应该由村社成员民主选择——这是村民自治的内容之一,其中家庭所有或成员个人所有也是一种形式。

二、土地成为谁的资本

1、土地成为谁的资本,谁就获得了发展的权利;

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村土地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本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只有到“土地征用制度”废除时才能结束,这就是城市化的奥秘所在,也是农村凋敝的主要原因之一。

2、村社占有土地资本是今后30年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户农民,拥有五亩地,如果他的子女要上大学,将土地卖了25000元,他虽然获得了处置土地的权利,但他同时也失去了土地产权;假如他将五亩承包地的承包权抵押给村社土地信用社,获得25000元供子女上学的资金,他既实现了土地产权,也没有失去土地产权;假如他将自己的份额土地所有权转化为投资(入股),能够分享稳定的资本收益,他就充分实现了自己的土地产权。但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农民即使获得土地处置权,他难以实现将土地变为资本权利(顺德等少数地方除外)。

这就是我一直在呼吁建立土地银行和村社土地信用社的缘故。假如政府落实宪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村社)集体所有,国家还土地所有权于村社(集体),村社(集体)就具备将土地变为村社发展资本的可能性。要实现这种可能性,就要成立国家土地银行和村社土地信用社。村社(集体)通过国家土地银行实现土地所有者产权,村社成员通过村社土地信用社实现土地份额所有产权和承包经营使用产权。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村社所有难道就可以实现将土地变为资本的权利吗?我们知道,银行和官办农村信用社跟千家万户的农民打交道存在两大障碍,一是信息不对称——风险高,二是交易不经济——成本高。村社土地信用社成具有桥梁转换的功能,可以解决这两大障碍。现代金融和产权制度体系与中国绝大多数小农地区“非正规”信用和产权制度对接时,客观上存在障碍,这点基本国情被很多的“制度学者”经常忘记。

土地村社所有或村社土地信用社除具有帮助单个农户实现土地产权的功能外,还有保护单个弱势农户土地产权安全性的功能。假如村社有1000人、2000亩土地,拿100亩出租给人办厂子,每年都可以获得20万元的地租收益,每人可以分配200元的土地产权收益;假如用100亩到土地银行抵押贷款50万元,构成村社土地信用社的原始本金,这对土地银行而言是安全的,对村社而言也是安全的,对村社成员而言也不影响土地产权(特别是土

第三篇: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选题目的:

作为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课程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改革可谓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20世纪末,我国开始新一轮课改,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在新课改当中,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制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

随着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渐激烈,科技发展成为了提升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学。

综上所述,新课改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古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科技与经济发展领先全球,其数学课程的改革也备受瞩目。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包括六十年代的“新数运动”、七十年代的“回归基础”、八十年代的“问题解决”,而在二十世纪末,美国的数学课改开始围绕着“课程标准”、“课程焦点”展开。2010年6月2日,美国国家州长协会(the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NGA)和各州首席学校官员协会(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CCSSO)共同颁布了《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Mathematics,简称CCSSM),旨在统一美国各州的数学课程标准,让学生为升学和就业做好准备,以保证美国国家竞争力。同年8月,加利福利亚州根据《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并颁布了拥有本州特色的数学课程标准—《加州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California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A CCSSM),并在2011年开始逐渐在各个年级推行。

本文主要对加州实施《州共同核心》的策略、路径以及特色进行介绍和分析,找出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为完善我国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2010年6月美国颁布了《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目的在于让学生为升学和就业做好准备,以保证美国国家竞争力。标准颁布后,各州仍可自行决定是否实施,根据所签署的协议,实施该标准的州可以自行修订课程标准,包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内容,条件是全国标准的内容至少占各州自己标准的85%,并且在3年内实施。截止目前为止,除了波多黎各领地和阿拉斯加、明尼苏达、内布拉斯加、得克萨斯、弗吉尼亚5州五个州外,已经有四十五个州、哥伦比亚特区以及四个领地(美属萨摩亚群岛、关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与国防部教育处采用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本文选取了加利福利亚州作为研究重点,重点介绍加州是如何实施《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分析找出其优势加以借鉴,也要清醒认识其不足之处,为完善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第四篇:行政审批改革

行政审批改革

温家宝指出,要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设定行政审批;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就不要再搞前置审批。突出三个重点领域:一是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二是社会事业领域。加大审批事项的清理、精减和调整力度,放宽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三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清理一些部门和地方利用“红头文件”等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登记、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要一律取消。

温家宝说,行政机关设定审批事项必须于法有据,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通过公布草案、公开听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实行一个部门、一级地方政府一个窗口对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

第五篇:浅析中国改革

浅析中国改革

谈到改革,我们都知道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要解决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以及民生问题,我们就必须改革,以谋求社会更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改革的滞后,使得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政治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国际上也不断遭到一些国家的骚扰。因此,十八大之后,国家便将深化改革提进了国家政治的议事日程。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最近今年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发展原则。

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些改革问题分析

【摘要】中共十八大中提到了很多的改革问题,在中国的世纪初的十年发展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政治、经济、民生等问题。随着新一届党的领导人的上任,国家将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笔者通过自身见闻,试图对改革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 十八大

绪论:今年11月份中国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中提到最多的还是改革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对十八大报告有所见解,略以拙笔记之。

谈到改革,我们都知道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要解决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以及民生问题,我们就必须改革,以谋求社会更大的发展。在前任总书记胡锦涛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出现了腾飞现象,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经过2008年的世

界性的经济危机,我国依然能够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这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改革的滞后,使得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政治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国际上也不断遭到一些国家的骚扰。因此,十八大之后,国家便将深化改革提进了国家政治的议事日程。笔者将根据笔者自身经历以及听闻,对十八大前后的教育问题、政治问题以及其他的民生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最近今年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发展原则。

一、政治改革问题

我国实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并且始终是我国的执政党。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更好的领导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也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发展自身,使得党能够始终保持领导地位。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江泽民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社会顺利进入新世纪。顺应社会的发展,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到需要建设新型的顺应时代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性的提出了怎么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党的思想。对我国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经济的腾飞造成了大批的党员干部思想受到腐蚀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贪污腐败的问题。其次,大部分党员干部在领导政务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管理科学,使得一些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出现社会矛盾日益严重的现象。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对这一批领导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共产党人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得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做好新一代的领导人。

第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度,使得其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制度,能够在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中建立起政府的公信力。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

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能够真正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社会腐败问题的日益严重,部分党员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被糖衣炮弹攻击到无所适从,最终陷入了错误的泥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中的败类,成为中国人民的敌人。这种现象不仅仅使得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更是对于社会风气有了一个不好的发展方向。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掌握着我国的党政大权,中国共产党的腐败问题其实就是中国人民政府的腐败问题。由于腐败导致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其加剧了本来就已经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加剧了日益严重的社会等级思想。使得广大社会的有识之士对社会的发展失望,从而做出一些伤害人民感情的事情。因此政治改革的核心在于加强党纪,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

自“***”之后,十八大以来,中国查处了大部分混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思想被侵蚀的贪污腐败的官员。随着党纪的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会得到长期的发展。

二、经济改革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却也产生了很多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过大,随着资源的枯竭以及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将会遇到很大的瓶颈。十大大报告中提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1[1]因此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发展,发展的核心就在于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逐渐实现科学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建立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异常缓慢。因此要不断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带动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使得三驾马车共同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其次,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于发展生态型环保型的经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必须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一方面是保护国内的环境,使得经济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另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得全国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因此我们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必须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断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使得中国人民能够抵抗一定的社会的经济的波动。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感。经济改革的成果能够广大的人民所认可。

三、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十八大报告中着重强调民生问题,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2]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发展的目的,民生问题的解决也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鉴于笔者水平问题,在本文只是就教育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国家得以培养大量的人才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生力军。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对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但是新世纪前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高等教育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在这一方面国家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为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平台可以进行自主创业或者提供就业机会。其次,需要对高校进行改革,使得高校的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更适应社会。对于研究方向的学生,国家应该提供支持,使得其能够专心学术研究,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的综合软实力。

基础教育方面,教师资源的缺乏、教育设施的不足始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极大的瓶颈。国家一方面应该鼓励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选择进入教育学校学习,最终进入教育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投入,为教师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最重要的是发挥政策的力量,改革教育体制,避免教育出现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而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因此要改变教育现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

另外,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的发展,国家应该需要重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一方面是留守儿童问题,另一方面是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在短期无法得到解决,需要国家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更大的力度。其中主要是农村教师的培养以及农村社区的管理。农村教师的培养很大一方面在于农村的教育基金的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失。这一个问题需要发展农村经济,转变教育类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农村管理者的理念,使得农村能够自主解决教育基金问题,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问题则需要城市管理者作出努力。鉴于城市教育机构的盛行,我们可以尝试学习法律援助,规定注册的教育机构的教师每年或者没十年承担一定量的义务的子弟学校的教育。另外,笔者一向比较重视大学生在教育方面的生力军作用,可以发展大学生义务教育者,承担一定的子弟学校教育任务。

下载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1(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1(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五篇)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摘要】: 改革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它不可能使所有人 在同样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 行政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动力......

    论文答辩PPT核心问题

    1、Who are you? 标题页要素: ? 论文题目 ? 答辩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职称 ? 答辩时间 2、What is this about?(可选)题解(内容0-2张片子 时间小于0.5分钟): 简单解释题目意思......

    酒店管理核心问题.doc

    酒店管理的核心问题 酒店管理是指酒店管理者用现代化的方法使其下属各尽其职,使整个酒店能够正常运营。如客房部经理的职责就是要使客房部的员工把客房的清洁服务工作做好,前......

    公益目标及其实现机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问题大全

    公益目标及其实现机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问题 摘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分类是实现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目标的基......

    行政审批改革汇报

    汇报材料 (XX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尊敬的X书记、各位领导: 卫生计生作为保障健康的重要民生部门,与群众的健康权益息息相关,县卫计局按照“三集中、四到位”的要求,派行政审批股......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初探

    1.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内涵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综合行政执法在交通行业的具体体现。 我国关于行政综合执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6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行政管理 第七章行政改革

    第七章行政改革一、行政改革的含义和内容行政改革,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

    中国行政法制监督机制平息与改革 张立荣

    中国行政法制监督机制:评析与改革 张立荣 行政法制监督作为依法享有行政监督权的监督主体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 国家行政权所实施的监督①,是我国国家监督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