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期法治广东论坛征文
写在第11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里的主题感想——公民法治
素质
聆听法治进步的足音,展示法治和谐的力量,第11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了。今年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全国上下统一动员认真部署,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对提高全民法律素养,在全社会营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写下一点对“公民法治素质”这一主题的浅薄感想。
一、法治内涵的本土文化传承
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但有时并非作为一个词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法家提倡的“法治”与儒家的“德治”相对。当代的法学研究中有时把“法治”与“人治”相对。这种提法不准确。因为依法治国并不排除”人治“的成分,任何法律条文最终还是要人来执行,所以“法治”与“人 治”并不对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两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度下的法治内涵新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 2 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公民法治素质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公民法治素质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察: 1.公民的法治素质对法律制定的影响。法律制度完善,法律具有科学、民主、正义等品质是法治实现的基础。所以法律制定是法治的首要环节。通常,我们对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对法律制定的影响关注较多,而公民的法治素质对法律制定的影响却重视不够。但实际上,公民的法治素质较高,对一个国家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起着积极的作用。
2.公民的法治素质与法律实施之间的关系。法律的实施是指国家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这包括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法律,也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律实施是法治实现的关键环节。法的顺利实施固然与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关,但是公民的法治素质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面。
(l)各级政府公务人员具有较高的法治素质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条件。对于政府中的各级领导干 3 部而言,良好的法治素质必然能够促使其正确的认识法律的地位、本质和作用,树立现代化的法治观念。政府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法治素质对我国法治的实现有特殊的意义。法治国的核心是“法律至上”,要求政府行为依法,要求社会以法控制政府。
(2)司法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法治素质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又一重要方面。司法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司法人员法律素质的高低,对司法活动的公平、公正、合法、及时有着重要影响。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法律是否能够被正确顺利地贯彻执行和适用,同时对公民的守法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3)普通公民的具有较高的法治素质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又一重要环节。首先,具有较高法治素质的公民,具有坚定的守法信念,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踏人法律的禁区,而且,这种守法的信念不仅表现在公民守“善”法上,还表现在公民能守“恶”法上。其次,具有较高法治素质的公民善于“用法”,即能够依法取得各种权益。再次,具有较高法治素质的公民具有健康的诉讼心理,在自己受到非法侵害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手段寻求法律保护。从而,一方面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因“私了”等方式引发的违法犯罪事件;另一方面,也使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制裁,使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四、法治素质对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意义
培养和提高公民法治素质必将对提高我国广大公民整体素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反映在: 1.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对于塑造合格的理性市场主体具有重要作用。合格市场主体的理性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又具备遵守市场规则的自我约束能力。法治素质的提升,法治素质较高的,市场主体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守法自觉程度都较高,这就能提供其守法的客观依凭和自我内在约束的思想基础;第二,扩大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求,推动市场经济规范化和法治化。个人对市场的法律要求和市场反过来推动个人法治素质的提高的运动,正契合了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的本质特征,推动着市场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在此,可以归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公民的法治素质是其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个基本素质。公民的法治素质提高以后,其对法治的认同感会以不同形式转化到他的实践中去。第一就是他对法律的信任增强,从而对于市场经济的信任也会增强;第二就是他对于市场经济依法运作即法治属性的认同,从而在能预测自己市场行为后果的前提下,放心地进入市场。
3.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对于公民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法律精神的提升上有重要意义。周永坤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将制度文明从广义精神文明中分离出来,从而在思想观念层面上使用精神文明一词——狭义 5 的精神文明,那么,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其交叉部分则为依法治国的非制度部分——思想观念部分,精神文明中与治国方略、法律制度相关的思想观念。”公民个人法治素质的构成中的自觉守法意识及权利、平等意识正是思想观念层次上的精神文明建设,即思想建设,而公民个人法治素质中关于法律知识积累部分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意味着国人在思想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
五、提高我国公民法治素质的途径和对策
1.大力提倡和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国人的整体文化素养;我国人口素质不高与我国的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不发达有直接的关系,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难处,但教育毕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今后我们必须渐进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真正把素质教育摆在教育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公民。
2.规范和发展法学教育,以培养更多高法治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适应法治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事实证明,中国走向现代化法治道路的最大阻力不是低素质的百姓,而是法治素质不高的法官。如果处处依法办 6 事,官员则处处受到制肘,会失去大量特权,所以普法的重点首先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而我国当今的情况是一般公民法治素质较差,而法官的素质也不高。根据2007 年调查统计表明,全国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系统共有干部约85.7 万人,其中具有法学类专科以上学历者仅占23.57%,有本科学历的更少,不到10%,在法院系统中,现有法律干部具有专科学历者不过27%,本科以上法律专业的不到6%。估计现阶段我国法律人才缺口应在40 万人左右,因此,就我国法治需要来说,大力发展法学教育势在必行。应该说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发展很快,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不高上,国外很多国家法学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之上的,即本科毕业后才能开始学习法律,相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我国的法学教育起点是较低的,即主要建立在本科起点上,甚至还有专科起点的,这就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整体法学教育质量和要求都很低。特别是现在,由于各大高校无限制扩大法学招生,而实际师资力量根本不足,导致大量法学毕业生无论从学识上还是能力上都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有人戏称,现在是博士当成硕士来培养,硕士当成学士来培养,学士则当成专科生培养。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话,必将遗害无穷。
第二篇:太原市法治建设论坛征文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
摘要: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营造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服务保障“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通过加强法治北格建设,进一步推进法治北格 创建,加快实现“三个发展”建设人民幸福乡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法治政府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所在。2012年“六五”普法的第二年,如何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从社会管理的目的出发,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的选择从于管理效果;二是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范围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创新,避免出现突破法律界限的社会管理创新。只有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善于应用法律手段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十二五”规划,是新形势下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社会建设和管理,当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越积越多,以致于维稳经费超过军费开支时,人们才骤然清醒: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为此,中央适时提出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向全党作出部署,“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以及工作方法等,通过创新调整社会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管理。政法机关基于其国家机器的特质和使命,保障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始终是首要职责,因而率先而为,但这不能,也不可能取代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责任或者说主导责任。所以,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质上是指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要求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内容上突出三大领域,方法上强调共建共享,机制上注重规范有效。总之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广的思路,积极拓展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社会管理创新,不能脱离法治语境。各种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举措,都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展开,只有在法治框架内完成的社会管理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法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准则。法治是社会管理的终极追求和目标。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互为助力在推进发展中实现交融。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我国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管理创新中探索出的成果同样需要法治来保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良法善治,才能形成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法治不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手段,不仅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追求,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保障。社会管理创新要依法进行,恪守法治底线,注重以法治手段调节矛盾冲突、维护多元社会主体的利益,为社会管理创新注入更多的法治理性,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平衡、规范、有序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序性、和谐性,有效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治的手段规范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持久的生命力和最佳的效益。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化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一是源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过度依赖领导权威,把法律当工具,进行选择性执法,造成行政权力独大,人治泛滥。二是前些年我们相对比较注重经济发展的立法,社会建设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加上现有体制机制、传统习惯、部门利益甚至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社会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缺失、滞后问题,提出立法建议,在完善法律文本体系的同时,构筑法律执行体系和法律文化支撑体系,以社会管理创新“点”的突破,推动法律体系“面”的逐步完善,实现“良法”之下的“善治”。
一、推进民本机制创新,廓清社会管理之“源”
抓住源头,方能抓住根本。社会管理重在以人为本,要把“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大力推进民本机制创新。
(一)在导向机制上,要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观,做到情为民所系。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上,要解决好为谁说话、为谁干事、为谁谋利益的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上,要掌握好怎么说话、怎么干事、怎么谋利益的问题。努力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彰显民本理念,体现宗旨观念,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根本目的。
(二)在推进机制上,强化执政为民责任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始终牢记“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由人民赋予、权力为民所用、权力为人民负责、权力受人民监督”的道理,坚持用情、用心、用责、用力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源头治理,紧紧抓住“三个源头”,即治理矛盾产生
源头,突出决策决定、执法执纪、行政作风、项目建设、民生问题等五个重点,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使社会矛盾和问题少发生或不发生;治理矛盾集中源头,突出村这一重点,做到“谁管理、谁负责”,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上交或少上交;治理矛盾管辖源头,合理划分地方和部门管辖责任,做到“谁管辖、谁负责”,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努力使社会管理权责落实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
(三)在评价机制上,落实人民满意政绩观,做到利为民所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个干部是掌权做官老爷还是执政为民的试金石。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根本政绩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树立为民科学、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绩观;全面增长政绩才能,学会用“一线分析法”,即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量变质变的规律,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促进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的能力,做到以德行服人、以才能服人、以业绩服人,当好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干部,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满意度。
二、推进化解机制创新,疏导社会管理之“流”
“源渊则流长,流活则源清。”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在化解社会矛盾,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努力舒缓社会紧张情绪,平和民众忧怨心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大力畅通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规范有序的信访秩序。切实抓好初信初访,加大区、镇两级初访协调处理力度,不断提高初访办结率,努力把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解决在初始环节;切实抓好网络信访,采取信息“一个口子进来,一条渠道处理,一人总审把关,一个口子出去”运作模式,实现基层群众不出门、不上访、不花成本就能快捷解决问题。
(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办法,采取八大化解举措,即通过源头化解、网络化解、接访化解、疑难化解、督办化解、现场化解、依法化解、改进化解,提高矛盾化解率,努力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四级化解网络,即建立健全村—乡镇—区—市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坚持分级调处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包案调处与专班调处相结合、超前调处与督办调处相结合。建立重点推进机制,坚持做到抓主管问责,抓整改落实,抓督办检查,抓定期例会,抓工作通报,抓领导谈话,抓经验交流,抓培训提高,抓宣传推广,抓改进提高,建立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疑难案件化解机制。对急难险重和疑难杂症问题要加大化解力度,组织开展“难案大会战大攻坚”活动,落实专班,集中攻坚,限期销号。对短时间难以化解的重大涉稳问题要加大专班包保化解力度,按照“五专”要求,即专家会诊、专班应急、专项治理、专项打击、专班巡查;落实“四包”责任,即包沟通、包化解、包稳控、包接返;采取“五包一”举措,即在重大敏感时段,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由一名县级责任领导、一名公安基层所队负责人、一名责任区民警和两名街办或社区干部进行包保稳控,确保不出现失控、漏控现象,确保跟踪管理化解到位。
三、深化法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发展
法治是完善社会管理的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法治建设的活力源泉。法治建设要抓住契机,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新突破,努力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以公民社会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催生法治建设新境界。“公民社会”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基础。康德曾经说过:“大自然迫使人类加以解决的最重大问题,就是建立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西方公民社会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我国则起步较晚。公民法治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区域法治化的程度。建设公民社会,培育“公民精神”,是提升全民法治素质是根本;推进公民自治、提升公民社会管理参与度是我国社会转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目标的关键。为此,要着力建设“二大工程”:
一是灵魂铸造工程。“公民精神”的形成、公民法治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整个法治建设中最艰难的课题之一。我们要突破“普法”、“学法”、“知法”、“懂法”的传统定位,围绕全社会尊法、崇法意识确立主题,着力培植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法治心理和法治习惯。为此,法制宣传要实现“三大转变”:在过程上实现由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在内容上实现由条文规则的灌输向法律思想、法治理念传播的转变;在机制上实现由程序形式到社会效果的转变。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为重点,以“法治强民”工程为载体,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和持续不断的法制宣传引导,通过持之以恒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充分尊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与价值的法治实践,培育公民精神,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桥梁架设工程。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既是评价一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准,也是衡量公民民主意识、政治素质高低的客观尺度。长期以来,国人习惯于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尤其是缺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要通过社会管理创新,鼓励、召唤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方面强化社区建设,提升自治功能。农村建设涉及管理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要大踏步改革。重新划定规模,重构组织体系,明确公共财政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系数,以长安法治思维、服务理念、务实推进农村建设。按照“两委”组织法要求,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在提升“自治”功能上下功夫。政府要“自觉革命”,致力于多元治理主体的培育,打破垄断公共服务的局面,搭建与公民沟通的平台,以全新的思维,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在政府和行业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同时,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构建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融合、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补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为现代行政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以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新成效。政府是否严格依法行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的参数之一。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规范权力,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建立法治国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约束权力就要健全制度,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的制度建设,围绕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政府自身运行的问题,抓好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要阳光行政,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发布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应急事件的处臵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的信息,确保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坚持法制辅政。严格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登记等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修改、清理等机制,确保行政质量;要完善行政执法矫正机制。切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诉讼等工作,完善行政执法行为的矫正机制,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政府应是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这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生活命脉,关乎国家稳定发展繁荣。为此,政府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微观干预,强化服务引导,改革财税体制,增强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试点,建立完善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裁决等制度。要着力研究公共服务工作,进一步明确哪些应当由政府提供服务,哪些应让渡给社会组织,解决各地做法不统一问题。出台政府服务规定,明确“十二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在推进和做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用事业、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所要做的工作及要求,并对政府服务主体和方式作出界定,以推进实现政府服务的法治化。
四、推进防控机制创新,编织社会管理之“网”
要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现状,大力推进防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网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气候”。
(一)健全综合管控机制。加强治安防控,构建“六条防治线”,即构建农村居民、重点要害部位、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等治安防线,夯实天网(域外联防联治网络)、地网(域内群防群治网络)、互联网“三网合一”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对流动人口实行“以房管人、定位管理”并帮其解决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对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庭、企业主“四帮一”安臵帮教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采取公安民警、社区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共同参与的“多帮一”模式,对青少年建立健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志愿者“五体联动”预防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做到部门联动,严格管控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在发案较多的商贸区推广“十户联防”群防群治模式,提升基层平安创建水平。
(二)健全危机管控机制。高度重视媒体及危机传播管理工作,面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好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等系统内部,网络、电台、报刊等各类媒体。
(三)健全应急处臵机制。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特别要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臵机制。围绕“四治目标”,即治早、治小、治了、治好,做到又快又好、化整为零。增强“首问四性”,即敏感性、前瞻性、责任性、有效性,找准症结,分类处臵、过程控制、环节化解,及时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扣住“三个环节”,即预防环节做好组建专班、制定预案、排查化解、目标管理、督办考核等基础性工作;处臵环节做到第一时间信息对称、第一时间专班到场、第一时间立案侦查、第一时间报告实情、第一时间控制局面等,密切关注和掌控事态发生发展变化情况;善后环节落实承诺、解决合理诉求,依法处臵、打击违法行为,切割问责、追究相关责任,总结得失、汲取经验教训,形成社会应急管理良性循环。
第三篇:第五届“中国法治论坛”征文公告
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
暨第五届“中国法治论坛”征文公告
一、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公告
“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以下简称“钱端升法学奖”)是中国政法大学倡议设立的全国性法学研究奖项,旨在纪念钱端升先生对我国法学研究的重大贡献,促进法学研究繁荣发展,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经向教育部主管部门申请,根据全国普通高校社科统计年报有关奖励认定的办法,钱端升法学奖被认定为“部级奖”。根据《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的规定,2014年举行第五届评奖活动。现将有关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1.申报范围:普通高校教师,法学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及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法律工作者均可申报。申报成果须为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和省部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用的研究咨询报告(研究咨询报告不受此时间下限限制)。
已申报过前四届钱端升法学奖的研究成果不再受理。
2.奖励等级和数额:一等奖3项,每项奖金人民币8万元;二等奖15项,每项奖金人民币2万元;三等奖 30项,每项奖金人民币1万元;提名奖20项。
3.申报办法:请登陆中国政法大学校园网钱奖专题网站(http://gate.cupl.edu.cn/qdsfxcgj)、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http://)查询和下载《申报通知》、《申请评
审书》及相关材料。受理申报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5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杜彩云,010-58909650,***。
二、第五届“中国法治论坛”征文公告
第五届钱端升法学奖颁奖大会将于2014年12月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将同时举办第五届“中国法治论坛”。论坛主题为:“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现面向全国征文,经专家评选的优秀论文作者将被邀请参加第五届钱端升法学奖颁奖大会暨第五届“中国法治论坛”。征文请于2014年9月30日之前挂号寄: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邮编102249)刘璐收。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同时将电子版发送到lul01@cupl.edu.cn。联系人:刘璐,电话:010-58909103,***。
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励基金理事会、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
第四篇:法治论坛论文
试论法治文化繁荣与推动法治实践的关系
张梦琦
摘 要:法治文化就是法律和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实施法治不可或 缺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环境;法治是法治文化的重要价值内涵,是构 建法治文化的重要目标,法治文化与法治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彼 此渗透。
关键词:法治;法治文化;具体联系;重要意义;具体作用
一、法治概述
法治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使个人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国家权力能够得到有效制约的一种平衡状态。法治的要义不在于控制个人,而在于控制国家权力。就我国而言,将社会主义法治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二、法治文化概述
【作者简介】张梦琦 女 江苏高邮人 大学本科 法学学士 现为高邮市检察院驻所检察室科员
笔者认为,法治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法律精神、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机构和法律实施等五个方面。
就法治的意义上讲,法治文化是法律和文化的有机统一。首先,法治文化是一种理解力,法律与其它任何制度性的东西一样,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次,法治文化是一种规范力,它在社会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并且内化为公民的个体思想,从而规范具体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向,使社会形成一种有法律且被严格遵守的状态;第三,法治文化是一种推动力,人们的法治行为要在法治文化的指导下,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阶段;第四,法治文化是一种判断力,当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无法进行迅速准确判断时,就会借助于自己的法治文化观念,对法律条文进行判断,并且为自己的法治行为服务。
三、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的具体联系
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彼此渗透。从法治意义上讲,法治文化就是法律和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实施法治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环境。但法治不是凭空而生的,任何法律制度的建立都要受到相应的文化影响,任何法律的实施同样也要受到相应的文化解读、文化认同。但是,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那就是法治的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法治,是构建法治文化的重要价值内涵。与此同时,法治原则的实现,也是构建法律文化的重要目标。中国人在经历了十年的文革**后,已经逐步认识到了法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法治的形成不是主观塑造的结果,而是历史和文化演进的结果。”先进的法治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实现法治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法治文化与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是密切联系的,甚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律文化就有什么程度的法治与之相适应[2]。
四、法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实践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精神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现实需求。
法治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体现的是国家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法律意识的文化内涵,是法治观念、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和普及的重要标杆。法治文化,既体现着法治精神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环境,又能影响和指导人们 的法律观念、法律思想、法律意识、法律价值取向。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法治文化相当薄弱,而与法治文化相对立的人治文化则根深蒂固。与法治精神相悖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不正常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人治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逐步消除人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就迫切需要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是因为,法律的制定需要先进法治文化的熏陶和铺垫;法律知识的普及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载体;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作保障。在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层面的法治与“制度”层面的法治之间的渗透与互动,能够有效地发挥两者之长,更好地培养全体公民的主体平等观、民主自由观、保障人权观、诚实信用观和法律至上观,使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体系得到全体公民的普遍认同和遵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3]
(二)法治文化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会人员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才能不断促进国家各项工作、社会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社会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推进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步骤,是依法治国的灵魂与动力;积极培育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文化环境,对于推动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法治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法治文化的教化功能决定了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无论从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还是法治文化的认知角度看,法律都是为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而产生的,实现法治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法治文化教化、引导、渗透功能和法治激励、约束作用的具体体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法治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教育引导全体公民普遍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养成崇尚法治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有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诚信友爱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社会秩序的建立,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巩固[4]。
五、法治文化在法治实践中的具体作用
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包含立法文化、执法文化、司法文化、人权保障文化、普法文化等等。同样,法治建设也包含了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人权保障、法制宣传等领域的建设。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内在动力。
(一)法治文化在立法中的作用
一个社会的法治文化,是社会成员有关法律与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是社会整体对法律的共同认知,它包含着社会整体的基本价值选择、情感倾向与经验体会,是法的制定的文化条件。立法活动应当有鲜明的法律意识和深厚的法治文化支撑,必须有反映公平、民主、正义的法律理念作为立法尺度。[5]立法者正确的法律观念、经验、知识、情感等法治文化因素为良法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性。
(二)法治文化在执法、守法中的作用
法治文化是对社会执法、守法起主导作用的是思想意识形态,即法治精神意识。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法的正确实施,有赖于法治文化启蒙。以平等为特征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在法治文化中应当居于主导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成员法律认知的核心。在民商事活动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对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法治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从而为各种法律的实施创造条件。
(三)法治文化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
法治文化决定了司法工作的成败和效果,没有正确的法治文化作为理论指导,司法改革就难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个完整、先进的现代司法理念科学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法治理念。它旗帜鲜明地为法院司法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司法实践的价值提供了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树立
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弘扬法律的根本精神,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法治文化在法制宣传中的作用
其一、法治文化是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法治文化所蕴涵的法治观念意识、价值取向,是宣传法治理念、法治心理和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工具,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制宣传中“弘扬法治精神”的有效载体,必将促进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和法治精神的崇尚,提高法治建设的“软实力”。其
二、法治文化是传播现代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法治文化可以以其活泼的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将理性与感性、刚性与柔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适应普通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需求,实现宣传形式上的以人为本,从而更好起到法制宣传的作用。其
三、法治文化是推动当前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动力。法治文化与解决群众的精神需求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相结合已成为推动当前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动力。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1]张琼华 徐婷。试论我国法治现状以及法治文化建设[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1.[2]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 周汉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3]蔡浩然.议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J].中外法学,2000.[4]李蕊.试论法律文化[J].济南大学学报, 1994.[5]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作者联系方式
姓 名:张梦琦
通信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检察院监所科 邮政编码:225600 联系方式:*** 邮 箱:935946413@qq.com
第五篇:法治征文
法与教育
在法制社会里。每个人时时处处对都离不开法律,作为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遵守法纪。如果我们不小心违反触犯了法律,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按照规定进行补救,千万不要耍小聪明,结果反而会害了自己,我们不但要遵守有明文规定的法纪,做一个合格的公明,还要警惕那些有可能导致违法的不良诱惑。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的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法律知识,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护法,只有法制意识加强了,才能实行依法施教,我们的教育才能不断强大。
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作为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这个规那个矩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作了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青少年容易冲动,特别是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容易失去理智,导致违法犯罪。因此,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就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确引导、让他们能懂法、守法、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守法习惯,培养守法意识,提高守法能力。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面不遵守纪律,上课调皮捣蛋,课后打骂其他同学,甚至欺负小同学。他们不爱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例如,一些青少年因为和同学一时怄气,就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还很容易导致心灵或肉体上受伤。又例如某某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如果接受不了,就会怀恨在心,便处心积累想报复老师。罪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不经意的事情中造成的,缺少了胸襟,那么,你就会成为罪恶的“猎物”。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小学生要遵守《小学是守则》,员工要遵守公司条例,而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它教会我们不要迷恋电子游戏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电子游戏会让我们成绩下降,也浪费金钱;吸烟喝酒有害身体,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为。它还教我们怎样防火与自救等等。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注重引导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解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己抗挫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上各种环境的考验。因为,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想事事依赖成人,想独立去处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跟不上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执使自己的行动带有很大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对他们进行整体引导,逐步提高他们能分析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关心学生是学校教师的神圣职责,差生、辍学生是困难、问题较多的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关心、帮助。校园抢劫强索案件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差生或辍学生占很大比例,关心教育管理好这些学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抢劫和强索案件的发生,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对差生的漠不关心甚至放弃差生。学校就一定会自己留下的苦果自己吃。校风校纪和法制教育宣传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遵纪守法、健康成长,是抵制不良影响、预防犯罪最根本的因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们,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所以要使人生走得辉煌灿烂就必须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为一时的冲动而做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终生!自毁前程!
在这里,我要真诚的呼吁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悔恨终生、自毁前程!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的人生填上辉煌的一笔--学法知法懂法,让自己的人生更亮丽、更成功、更辉煌!所以,从小懂法、识法、用法,是我们都应该做的。时时刻刻保持理智,不要再风浪中迷失方向。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心、那么我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