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作文
树立“以学为主”新观念 构建“自主作文”新模式
——“以学为主”教改课题总结
阳信县教研室 张洪星 洋湖中学 黄俊伟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写,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教师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难于无材料可写,教师难于有效的写作指导,学生难于思维过程的快速有序展开,教师难于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难于写作习惯的养成。针对这种被动局面,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要给作文教学注入应有的活力,就要进行教学改革。
我校自主作文课改组在县教研室张洪星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快速作文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认真领会“以学为主”新观念,努力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途径,确立了“能力来自于训练,材料来源于生活,方法来自于课文”的教学策略。
二、实施方案
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鉴于此“自主作文”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使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建构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作文教学主要有三种课型,即双课型自主探究课、双课型“魔鬼”训练课、单课型放胆文写作课。
(一)双课型自主探究课
该课型100分钟内完成命题、构思、写作、交流评改过程。
1、学生参与命题过程。
这一过程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命题,学生不会做、不能做也得做的被动局面,把作文命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更容易贴近自己实际生活,使之有话可说。有一次读写训练课,我让学生阅读的材料是《艰辛的历程》并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有一名性格孤僻的男生,不去认真作文,而是低声的唱小调。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先观察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眼神之中含着悲伤和无耐,我突然想起这个学生的母亲已去世了,他根本得不到母爱,我为自己课前没有考虑细致而感到自责,便告诉同学们可以写其他的家人、同学或老师,该生写了自己的奶奶,文章感情真挚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虽然得不到妈妈的爱,但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比妈妈还疼爱我关心我的奶奶。”这篇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且别具一格,被评为优秀作文。可见把命题选材的权利还给学生,是多么重要。
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训练一般给学生提供写作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学生自由选择文体,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命题。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才能够把个人的风采展现出来。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确定了写作标题后,小组交流,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等,教师适当点播,这样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材料布局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写作打下了基础。
3、自主创新,展现思维,快速成文。
学生作文40分钟完成600字的任务。实验证明要做到快速作文的“快速”并不难,因为人的思维有时要超越时空,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即是,但这种思维往往又转瞬即逝。所以让学生把思维及时付诸文字是关键,但快速并不是摈弃了作文“质量”,相反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因为快速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高度集中的,最活跃的,这种思维状况下的作文一般是高质量的,而是往往能出现令人怦然心动的精彩文章。快速成文的过程是学生快速展现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形式,真正体现自主作文的“自主”。
4、自主探究的评价过程
“写”如果做到了“尽情”“投入”那么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但这个过程更应该充满一种愉悦之情,一种美的享受,即写作的“快感”。当然这种快感是一种自我感觉,怎样让这种快感延续下去进而化作写作的动力呢?那就靠写作之后的“评”,“评”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有老师的点评,有个人的自评。
(1)学生之间的互评
学生之间的修改可依据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不能使学生东拉西扯,而导致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明确评议原则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划出错别字、病句,并共同商议给每篇作文写出评语及修改方案,最后要求小组成员在评语后签名,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教师的点评
教师的点评要提倡鼓励性原则,要多给学生写肯定性的评语,“精彩”的评语,即使学生的作文糟糕。如看到好的作文给学生的评语是“棒极了”、“大家手笔”,“我看到了语言大师的文章”„„如看到差的作文,可写“作文进步了”,“作文在某方面颇有功夫”,“你的作文让我好惊喜”······这种肯定性的批语增强了学生自主作文的自信心。另外要多给学生打分数,要尊重学生。对作文中的不足以建议形式提出。
(3)学生自评,我们叫它“写后记”,“写后记”是学生对自己作文得失的总结、评判,它是学生由写作实践向写作理论的一次飞跃,在写后记中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们的评语,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或者倾吐“快感”,或者把失败原因和盘托出,或写修改方案,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能归纳出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来。“写后记”使学生走出了“庐山”作为局外人认出了“庐山真面目”。当然写后记本身就是一次写作训练,是主体参与评改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的目的所在。
可见自主探究快速作文训练,100分钟完成自主命题,自主写作,自主批改的过程,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二)双课型“魔鬼”训练课
这是一种高强度、高效率作文训练模式,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写前准备。作文课前两三天把训练重点、训练范围告诉同学们,学生课下做好写前准备,标题、材料、主题结构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第二阶段,集中精力快速成成文。100分钟内完成三篇大作文,共1800字。第三阶段,小组交流。在自己完成的三篇大作文中选出最好的一篇来,小组间交流,互评互改互相借鉴。大部分同学对“魔鬼”训练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日记中写道“魔鬼训练万岁!”
(三)单课型放胆文写作课
所谓放胆文就是放开胆子写作文,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不受任何约束,尽情地挥毫波墨,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体现自主作文。在一次写作文交流课上一位同学的好朋友因病未能到校(写作交流课分组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同学们一般是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有说有笑的交流着写作感受,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放胆文,原文如下:
朋友离开我的时候
最亲切、最友好的朋友在今天离开了我,我非常寂寞,孤独,痛苦。
今天又是作文课,交流作文是和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一起进行的。作文课开始了,别人的朋友都在自己的身边,我在自己的座位上等了许久,我的朋友管林艳还没有来到我的身边,我转回头一看,想了起来,她今天没来,听到我旁边的人七嘴八舌地说“管林艳病了……” 这时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了,泪水夺眶而出,像刚开闸的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一滴滴的落在了我的作文本上,浸透了上面的字迹。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可又怕被别人看到,脸上满是泪痕,模糊的眼帘里满是别人朋友间在指着作文上的字细嚼慢咽地品着作文的内容,仔细分析着,他们脸上都布满了笑意,心里都充满了快乐,可我哪?一看别人,心里就充满悲伤痛苦。看看别人想想自己,眼泪又涌了出来,那是一种无法承受的苦痛。不由地想起往日与朋友在一起谈笑风生,钻研问题,共度快乐等事。
亲爱的朋友,我真的希望你永在我的身边。
这样感人肺腑的文章不也正是自主作文所绽开的灿烂的花朵吗!放胆文有写与父母闹矛盾的,有写教师拖堂给同学们带来的痛苦的,有写自己瞬间感悟的,因为学生写此类文章放的开,一般都能做到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为了上述三种课型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校作文教学有以下要求:
1、学生每周写日记不少于1500字,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字,根据年级的高低适当增减,目的是让学生多读、勤读、多写、勤写,养成一个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师写下水文,品尝写作的甘苦,设身处地为学生的写作着想。
3、学生定期办手抄报“百草园”、“七色光”、“花季风”、“雏凤声”等年级不同各具特色。
三、自主作文教改中的几点认识
1、生活是“自主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如果照本宣科,仅囿于书本课堂,那么作文教学就会沉闷毫无生气,学生兴致索然。写作是运用,是服务于生活的,让学生的作文与火辣辣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才是作文教学的节拍,也正是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脱离了生活,作文教学就会陷入低谷,学生“自主作文”就无从谈起。以学为主,就要指导学生去自主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写起来才有话可说,有一吐为快之感。如表现父爱,母爱为主题的作文学生写起来就很尽情,下面摘录学生作文中的一此佳句。
“生活的路上,堆积的衣服,父亲总是耐心的洗”。
“我爱父亲,他是我生命的桅帆,帮我渡过暗礁,载我到成功的彼岸!。
”屋内幽暗的灯下,母亲正在一针针的为我织着毛衣,我清晰的看到母亲头上一根根银发正向我发出刺眼的光。忽然母亲的身子抖动了一下,我知道母亲的手被扎了一下,我的泪一下了流了出来„„“。
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对于作文的重要,原来作文就是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
2、自主作文与自主阅读相机结合。
读可以促进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对写的帮助,反过来,写也可以促进读,自己有了体会,自然就提高了理解欣赏能力,阅读和写作应结合起来,阅读文章我们了解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体察,领悟作者的命题立意的观点,选材布局的方法,表情达意的语言上,不仅使学生了解文章写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怎样写的,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味,仿效,边读边练习写作。”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如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一类文章,让学生练习赞美父亲、母亲、老师的文章。这类文章学生读起来入情(如读《背影》时与作者的泪流在一起)写起来也就尽情。
3、”自主作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正确的指导学生“自主作文”才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运行。教师的指导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技巧。如古人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如考场作文要有简洁的开头,严谨的结构,生动的表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相比说的写法;如《枣核》的巧说悬念法,如《藤野先生》的典型事例和明线暗线相结合。如每次作文要“贯一”即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突破一个训练重点,不宜太多条条框框,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审题障碍。
(2)作文指导又要“无法”。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不受任何约束,尽情地挥毫泼墨,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体现自主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3)指导学生理解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教师要通过写作态度,写作思想素质,作文品质等教育来加强学生的“作文即做人”的意识。作文教学要坚持正面引导。如鲁迅的“民族魂”;朱自清的“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竺可桢写了38年零37天的日记,直到过逝那天;魏书生老师把写日记看作是“净化心灵的享受”与思想赛跑等等。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作文服务社会,要勤奋,做学生的榜样(如写“下水文”)多开发作文教学的思路,方法。
4、“自主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自主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主作文是学生个性的抒发,是学生风采的展现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有质的差别,着重作文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过程。常规作文教学模式对学生影响较深,学生思维定势,写出创新型等,应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一起展现个性。如学生在写《朋友》这篇文章时,大部分学生写自己在交往中不慎伤害了朋友,得出珍惜友情的主题而有些学生则独辟蹊径。有的则写到书是我们的朋友,它可以使我们汲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见闻,书无时无不伴我健康成长。还有的同学写到:朋友,你不是一张纸,浸水则湿,透风则旋,这些包含着个性的文字形象的展示了“自主作文”的成果,突破思维定势展示个人风采,自主创新作文是自主作文的基本训练方式。
四、实施效果
“自主作文”教学改革几年多来,成效显著:
1、“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作文教学由”教师难教,学生难写,高耗低效“变为”教师爱教,学生乐写,快速高效“。
2、90%的学生能完成每周1500字的日记和1500字的读书笔记,一学期下来每位同学往往能写厚厚的好几本,课外阅读量写作量都有了明显增大。
3、100%的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的大作文。90%的学生能在100分钟内完成三篇大作文。
4、大量的学生作品在报刊发表或在市县获奖,学生的阅读品位不断提高,不少学生阅读了部分中外名著。
5、教师”下水文“大量发表获奖。
6、我校多名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多人获市、县优质课或执教观摩课,或参加全县送课活动,县教研室多次在我校召开教改现场会。
7、在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中,语文组教改成果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8、连续几年来我校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列全县前三名,这也许最能说明”自主作文“的成效。
9、”以学为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被广大师生所认可,更新了教学观念。
以上是我们在自主作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几点认识。作文教学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耕耘不断的注入活水,愿我们的”自主作文"教学改革能在这片黑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篇:自主作文快乐作文
自主作文快乐作文
——对作文教学的初步探索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模式,束缚了小学生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其二,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的联系,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大,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教师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对学生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一、作文选材的自由性、自主性
每册单元基本训练里的作文教师应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然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教师每学期都应有一定数量的作文由学生自己选材,自定题目,文章长短自由,有话则长说,无话则短说。作文时,孩子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为立足点,有内容可写,写作兴趣便会油然而生。我在班上,对这些自由选材的作文,实行的是随写随改制。教师不做统一要求,学生有感而写,他们往往是兴致勃勃地写完,第二天便满怀期待地送到老师面前,老师给学生面批面改,发现他们作文中的闪光之处,鼓励他们使用富有个性的语言,为他们表达的真情实感激动不己,对优秀的习作,在班上声情并茂地诵读。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写作兴趣高涨,都期待写出下一篇好文章来,送到老师面前批改。
二、作文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开放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作文最忌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应力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
1、先观察后作文。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小就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指导学生看图、看实物,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浏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指导学生会有序地观察,细致地观察,抓住重点观察,还要学会边观察边展开想象和联想。
2、先实践后作文。可以有计划地设计游戏(如丢手绢、击鼓传花),开展活动(如拔河、接力赛)还可以外出春游、秋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学生语言会更加丰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也具有生活气息。
3、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例如,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的一场**,运动场上精彩的场面,大扫除时发生了一件趣事,课堂上一场精彩的辩论……,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学生不会觉得这是一次作文任务,卸去了压力,写作的“难”字也不翼而飞。
三、作文评改的灵活性、互动性
批改作文对老师而言是“大工作量”,教师们总是对作文精批细致,改完后的作文已是“满纸红遍”。但其批改效果却极微弱,很多学生都只关心分数。其实,作文的评改也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可采取学生自评,教师再评的方法,先让学生用修改符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修改完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水平和努力程度给自己评分,教师参考学生自评评分,如果师生评分不一致,教师给予口头或书面说明。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作文,学生互评互改时,可让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互相评改。
教师在教学中的智慧能带给学生无尽的新鲜与活力,能激起他们最大的习作渴望与热情,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写作的主人,就是老师的大智慧。
作者:黄阿萍
单位:鹰潭市一小
电话:***
第三篇:自主招生作文
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
作文选编㈠
【2006北京大学】某官员贪污腐败被人检举,在单位的职工大会上作了检讨。请你模拟想象该官员的心理与口气,写一份检讨书。
要求:检讨看似深刻,实际上毫无悔改之心,堆砌辞藻,敷衍了事。1000
我的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
痛苦呵!在行将进入猴年之际,不幸东窗事发,我的那点贪赃枉法之事被人抖露出来。此时此刻,我痛心疾首,追悔莫及。为党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奋斗了几十年,尽管政绩无数,却瞬间化为乌有。我对不起党,地不起人民,对不起栽培我的领导,对不起养育我的父母,对不起所有关心和爱护我的朋友们,同志们。
二十年前,当我在党旗下举手宣誓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立誓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从这以后,我为工作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废寝忘食,发奋拼搏,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嘉奖。我一天天进步起来,从办事员而股长、副科长而科长,然后从副处长到处长。虽然磕磕碰碰,但总算还算顺心如意。在竞争激烈的官场上,我能够过关斩将不断进取,既是领导慧眼识才,也是我的造化好啊!九十年代前,要进步,勤奋工作和个人才干是必备条件,但人际关系和领导提携也不可或缺。九十年代后,形式有些改变。要进步,背景关系和资金支持或利益交换成了最重要的因素。“进步”的“尺码”就像现在做工程项目或推销产品要有所“表示”一样,有时候是“明码标价”的。为了自己的“进步”,你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为了“清白”而成为众矢之的,乃至遭遇“灭顶之灾”。为了“进步”,你只能随波逐流。大家都在积极争取“进步”,你难道心甘情愿“落后”于人吗?为了“进步”,你就必须广泛吸取资金(万不得已时,银行贷款也是良好的资金来源)。有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和可靠的依托,你才可能“快速发展”,“脱颖而出”,形成“良性循环”。我由此“进步”到厅级,而后又副省级,省级。可以说,这种竞争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而后,为什么事少
得了“劳务费”(或献上妻女美色)呢?当我在要求“进步”时,我的下级们不也在要求“上进”吗?我依靠的领导显然也在争取“进步”!大家都很需要钱!大家都不容易啊!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许许多多的人成为亿万富翁。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紧跟形势,为其中的许多人做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使他们快速积累,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为大幅度提升本地区的GDP,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些朋友们出于感激之情,用各种方式酬谢了我。说实话,初开始我也是有顾虑的。后来看看,周围的一些同僚们都照收不误(有些人胃口还很大,相比之下我还算清廉的),我也就顺其自然了。何况,这也可以说是“劳务所得”,为了我自己的发展,我也正需要钱啊!你说我容易吗?
十来年里,从我这儿过手的钱少说也有几千万了,但真正留在我手里的也不过上千万。除了孝敬相关的领导或讨好几位心仪的女友以外,联络各种感情花费了一些。还有不少钱,我上交了“廉政账户”。另有一部分,我捐助了“希望工程”。对贫困地区,我也奉献了不少。我毕竟受党多年的教育,起码的党性觉悟还是有的。如今,我把所有剩下的余款,全部上缴给国家。希望党组织能够根据我上述的情况,酌情处理。不管怎么说,我的问题相对于党章而言,还是比较严重的。我的所作所为,玷污了党的光辉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痛改前非。我还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组织上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从头做起!
【2009上海交通大学】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倾听
每天,我们的耳朵边都响着千万种声音。有长者的教诲,有他人的牢骚;有莺歌燕语,有山风松涛。我们用耳朵来获取信息,却忽略了我们的心灵。
某天,好友在听古筝曲,我叫了几遍,她都没有听见。我生气地说她“耳朵没带”,她却淡然一笑,说:“带了,不过装在心上呢。”
猛然间,我如醍醐灌顶,明白了“倾听”的真正含义——那不是机械地用双耳获取信息,而是将耳朵装在心上,再去感悟世间的种种。
如果没有用心在听,又如何能知道“高山流水”中的志向?如果没有用心在听,又如何能了解《思旧赋》中的深情?如果没有用心听,又如何能感悟《广陵散》中的悲愤?
从此,我学会了真正的倾听,用心倾听。
我听海子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着那温暖、美好、光明的世界,憧憬着诗人心中那一片圣洁的土地;我听张爱玲的“长的是痛苦,短的是人生”,朦胧中仿佛看到灯红酒绿的大上海,一个异世女子孤傲地行走;我听席慕容的“故乡是一颗没有年轮的老树”,脑海中闪现出一幅漂泊游子看着飘零的黄叶潸然泪下的画面。
我用心灵上的耳朵去听,听到了人们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对人性的善良的呼唤,对国家沦陷的呐喊,对精神家园的渴求。我将这些伟大的情感洪流注入我干涸的心田——从此,我不再是金字塔里风干的木乃伊,不再是行尸走肉。
走在农家小巷里,我听着鸡鸣犬吠、乡音俚语,耳边又响起了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开始热爱恬静与平凡;走在青石板的深处,我听着木屐打着青砖的节拍,耳边又响起苏轼的“青山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我开始寻求一处心的寓所;走在乡间田埂上,我听着莺歌燕语,耳边又响起了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我开始试着享受自然给予的快乐。
让心灵装上耳朵,去聆听世间万籁,再去体悟人生的真理。让历史的琴弦拨动起高亢的音符,让岁月的长河拍打出汹涌的曲调,那时,你的心田上便会盛开出一片纯洁的百合花。
【2009兰州大学】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他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和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贴着地面行走
云端的你,体态轻盈,翩翩起舞;云端的你,空灵得让人着迷,飘渺得让人敬畏。多少次,我仰望深邃的苍穹,渴望漫步云端;可多少次,我告诫自己,只有贴着地面行走,才有机会飞上云端跳舞。
贴着地面行走,让幸福回归最质朴的人们。有一群人,他们世世代代从事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他们整日整夜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有着世界上最憨厚的微笑,最可爱的名字——农民。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弯了多少挺直的脊梁,粗糙的铁梨剥蚀了多少双宽厚的手。然而他们无怨无悔,依旧用汗水浇灌原本并不肥沃的土地,用勤劳解决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温饱问题。可最后,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几间破旧的平房,几套缝缝补补的棉袄,枯黄的灯光下,他们烦恼的是如何给他们的子女交上高昂的学费,苦恼的是如何给他们的父母交上高昂的医疗费。难道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可是看到那些拿着公款去拉斯维加斯赌博的官员,看到那些整天出入各种高档休闲会所的官员,我感到愤然。有些自称是人民公仆的人啊,在云端悠闲漫步的日子真的很惬意,可是你们到底履行了多少本该履行的责任,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呢?
贴着地面行走,让珍惜回归最传统的文化。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这个沉睡了近一百年的古老的国度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崛起。而中国人,这群拥有博大的胸怀与非凡才智的人们仿佛一下子飞到了云端,他们开始慢慢觉得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多么地庸俗,春节上火红的灯笼是多么地无聊,字正腔圆的京剧是多么地落伍,四四方方的四合院是多么地拥挤。渐渐地,他们开始追求虚无缥缈的时尚,开始费尽心思建造一栋栋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开始漫无目的地唱摇滚、跳街舞,开始盲目地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
敬爱的同胞们,你们是否注意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像一片片秋冬的黄叶寂寞地凋零,你们是否听见传统文化长一声短一声地呜咽孤鸣,你们是否读懂了传统文化的孤独和无奈。那片曾经肥沃的根植传统文化的土壤正一天天地贫瘠,难道我们不
应该停止在云端毫无意义地炫耀,难道我们不应该回归这片土地,给予它我们的呵护和珍惜吗?
贴着地面行走,让奋斗回归最初的追求。曾几何时,我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曾几何时,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了追梦的迷惘和彷徨、奋斗的艰辛,当有一天我们真的飞到云端时才会那样尽情地跳跃,转身,渴望跳出最绚丽的舞姿。试想,如果当初没有地面上一串串厚重的脚印,没有用汗水和泪水交换煎熬的辛苦,没有对梦想执着的追求,你会飞到云端吗?你会如此踏实地起舞吗?
朋友们,不要一味地好高骛远,不要将成功看成侥幸,如果没有稳重务实的态度,没有平和的心态,没有踏实的脚印,成功永远都是空中楼阁,你永远不会飞到云端。
记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是啊,云端很美,可是总让你缺少一份安稳感,你总是担心自己会重重地坠落。地面很平实,可是总让你拥有一份厚重感、归属感。
【2009四川大学】一只驴在大火中失去了房屋,其他的动物,猪、狗等分析是应该送上食物,还是帮助修建房屋,最后他们写上了一封慰问信。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
灯,总算亮了一次
春天,冰雪融化。
五保户林奶奶一大早起床,就去摆弄门外窗下的几株花草。这些花草啊,冬天被冻得都缩起来了,像个残暮之年困苦的小老儿,死一般的色彩包裹了全身。可这春天一到哦,它们那灰色皮下的绿芽,像破壳的小鸡一样,啄破了皮,摇着脑袋向外挤。林奶奶最喜欢它们了。
巷口骤然响起一阵刹车声,猛地一下像拉起的警笛,紧接着一片脚步声由远及近。林奶奶右手握着铲子撑着地,左手扶着膝盖缓缓起身。林奶奶不用回头就知道,这
一定是市长带着记者来拜访她了。那浩浩荡荡的阵势,让人觉得好像今年春晚的《大河之舞》。
果不其然。
市长小秘书伸出她白嫩的小手扶起老人,另一只手从老人手上用俩指头小心地捏住沾满泥土的铲子,随手向墙根边一丢。林奶奶仰起脸来看了看这小秘书,长得可水灵了。可林奶奶怎么也记不起她见过这姑娘了,虽说这市长逢年过节都一定来看望她,可林奶奶每一次见他的小秘书都跟见着新人一样,完全与上一次的面孔对不上号。她想,人老喽,忘事快喽。
小秘书扶起林奶奶在床边坐下,市长也紧挨着林奶奶坐下。市长伸出一双洁净的手,小心地握住了林奶奶的手,接着,便转过头和蔼地面向着小屋子里塞得满满的记者。众记者立马像被闪电劈了的鸟,拼了命地摁快门。林奶奶其实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市长每次和她握手时,都不看她。
握着手持续了十秒,就在林奶奶以为市长脖子僵住了时,市长转过了脑袋,开始了他亲切的慰问。
“您老,年过得好吗?”
“好!就是有些冷。”
“赶明儿我差人给你送个暖气来。”
“用不了,电线前年叫老鼠啃断了,连灯都没有喽!”
市长皱了皱眉:“这又要从长计议了„„”
市长又十分关切地问了林奶奶的其他生活细节,林奶奶受宠若惊,可她总觉得这些话在哪里听过,只是她记不清楚了。
市长的慰问以“这些问题很复杂,要从长计议”结尾。他再一次和林奶奶亲切地握手,又一阵闪光灯亮起,明晃晃地照亮了小屋。
林奶奶送市长到门口,阳光铺满了小屋的墙。市长小秘书递了一张名片给林奶奶,说:“老人家,有什么困难,只管打这个电话。市长一定全力帮你解决。”
折腾了一番,慰问大部队终于喷着浓浓的尾气离开了,林奶奶蹲下,捡起地上的铲子又开始打理花儿。这花儿呀,只要你诚心对它好,它就会开得很美。林奶奶突然想起,市长今年的问题和去年是一样的,怪不得这么熟悉。
林奶奶又想,市长来慰问真好,小屋有了他的闪光灯照耀,总算亮了一次。至于这唯一留下的名片,正好糊窗子„„
第四篇:体验生活 自主作文
体验生活 自主作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教学生活化、社会化、活动化、终身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作文教学作为综合运用实践祖国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也越来越表现出以上发展趋势。国家教育部最近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为我们教师提出了“生活作文”教学的研究主题及要求。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对于影响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认为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写作素材的占48%,认为缺乏写作兴趣的占33%,认为表达水平低、缺乏写作技巧的占19%。作文教学还相对处于低效、低质的水平层次。分析原因,48%的师生认为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写作素材是最主要、最首要的原因,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任何原因。因此,已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尝试体验生活,自主进行作文是提高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验,我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作文”水平的基本方法,从如下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写作天地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写作的绿洲,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主题,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材料,总之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作文。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的写作天地。
实施开放式的作文课堂教学是丰富学生生活空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要从写的角度来引导阅读课文,要从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等方面来学习理解课文。这样做,作文教学就会向阅读教学开放,课文作者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就会交融,学生就能间接地与作者一道去认识、体验生活。
把作文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也是丰富学生生活空间的有效方法。要让学生在参观、访问、游玩、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作文和运用作文。可以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关活动,活动后写出作文。也可以先无目的的开展有关活动,在有了充分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后,在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时,趁势提出作文要求,进行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觉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写作的愿望,进行自拟题作文。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也是丰富学生生活空间的有效方法。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日、寒暑假等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或指导下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劳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要让学生到校内外的实际生活中体验生活的苦与甜,体验生活的艰辛与喜悦,搜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认识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品味人生的真正价值,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正如叶老说的:“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关注生活过程,培养写作能力
生活过程本身既是作文的内容,也是作文的过程;生活中处处潜藏着培养、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要注意在生活的全过程和作文的全过程中;在生活实践和作文实践的全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注生活过程是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能力的有效方法。国家教育部最近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多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开阔其视野,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的习惯和能力。我在作文训练中,曾紧扣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练笔,训练他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命题作文《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我提前一周指导学生一定要立足真实的生活,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捕捉父母点点滴滴、如丝如缕的关爱及自己体会这些关爱时的真情实感,坚决摒弃编造生活。学生有了一周的观察和积累的过程,在过程中提高了能力。一周后进行当堂作文,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十分感人,都在原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一位男同学写道:“父亲,我是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每当您对我发火之后,您总是一个人呆坐在角落里黯然伤神。看着您蜷缩的脊背和那斑白的两鬓,我的心一阵阵隐痛„„”学生写得真挚纯朴,字里行间都充溢着真诚。关注生活过程是培养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所谓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认识生活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作文中审题能力,驾驭题材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基础。只有把学生置身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教给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发挥联想和想象,丰富认识和思维的内容,训练他们认识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认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表面上看学生生活面窄,生活空间不够开阔;但是他们每天都要经历一些事情,都要接触许多真诚和质朴的人和事,都要认识和思考生活,只要能善于认识和思考,高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也是极丰富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认识的感受性就越敏感”。
关注生活过程是培养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阅读作品,总是希望获取正确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获得美的熏陶和令人寻味的启示。作为作者,也总是追求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传授自己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对事物的认识。就这一点来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我们常常被古人的佳词丽句所折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寥寥几句,写出了春到江南的秀色、春天万物生长的过程及作者思乡的情绪。正如老舍先生所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根’”。在生活中,在民间具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在生活中,在生活体验中有许多语言灵感的生发机制和机会。
三、在生活中孕育升华,培养写作情感 情感是写作中最积极,最有效的内在的动力,正所谓“诗以言情”、“文以情生”。国家教育部最近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开设作文情景课是有效培养学生写作情感的有效方法。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触发灵感,最终形成稳定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模型、挂图、灯光、色彩、音响、多媒体设备等创设物理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读、表演、讲述、讨论、联想、想象等创设心理环境;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察、感受、体会;要在情境中激发起情感,激发起写作(表达)的欲望;要在情境中提出作文任务;要在情境中进行并完成作文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心感受真实生活也是培养写作情感的有效方法。小学高年级学生既具有儿童天真、纯朴、善良、公心的心理特点,也具有少年勇敢、坚定、进取、创新的心理特点。要注意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人、事、物,对待周围的一切现象和变化。要鼓励学生将感情融入生活,融入写作过程中,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最终形成“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在情感中孕育作文”的作文生成机制。
要求学生勤写深思也是培养写作情感的有效方法。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只有凝聚了作者的真情实感,闪耀着作者思想火花的材料才可能孕育出美之华章。一位同学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开头就开门见山进入正题:“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接着记叙家里发生的令人伤心的事: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我”曾有过放弃读书的念头,但最终化悲痛为力量,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亲的爱。文中母亲的性格非常鲜明,她勤劳、坚强的品质格外感人。
四、把握生活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学生作文时,往往不注意从自己身边选材,从生活小事中选材,从现实学习和生活中选材,从未来发展创造中选材,写出来的作文往往跳不出“大、空、旧、假、套”的圈子。虽然是学生作文,也应体现出鲜明的“当代精神”,也应站在时代的前列,敏锐感应时代脉搏,透出时代气息。要引导、鼓励学生正视现实,探索人生,及时而准确地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切忌把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封闭在对过去的所谓“美好的净土”之中,这种“远离”、“逃避”现实和生活的做法,无益于学生作文的学习与运用,无益于实现培养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教育目标。
着眼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选材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有效方法。如以转基因植物的出现、破译人类基因密码、人类起源的各种学说、环境保护、纳米技术的出现、超薄电视的出现、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的推广运用、电脑的普及运用等为内容进行作文。选材要着眼于当代新风。如以义务植树、便民服务、珍惜爱护生命、终身学习、国际平等交往、清正廉洁等为内容进行作文。着眼于社会热点选材也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有效方法。如以民主选举班干部、学生统一校服的利与弊、正确认识素质与升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师生和生生关系、迎接新世纪、迎接“入世”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进行作文。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无尽活水,学生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
总之,运用主体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多渠道自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及创造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还能促进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真是一举多得,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教育效益。
第五篇:自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我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审视传统的小语教学,那种面面俱到、串讲串问、惟恐学生学不懂,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显然已不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小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探究发现为手段,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总之,就是在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
一、“熟读深思子自明”——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读,促使学生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教学《夕照》一文时,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划下来并说说精彩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如喜欢画画的就可以把这种景象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学习的劲头高涨。他们各抒己见,把认为最精彩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思维活跃,把夕照的迷人景象画得栩栩如生。
再如我在执教研究课《麻雀》一文时,由于有不少老师听课,所以课前我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准备引领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可是在教学途中,一位同学向我提出:陈老师,我觉得老麻雀真是太伟大了您能不能让我们自由组合来演一演这个故事。这真是将我一军,若放手让他们表演,一定完不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引来听课老师的非议;若不让他们表演,又觉得遏制了学生的才能。咋办呢?“一切为了孩子”这一教育的根本宗旨回响在我耳旁。于是我对这位同学说:“可以,我和后面听课的老师希望能领略到你们精彩的表演!”一时间,课不像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忙得个不亦乐乎:有的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编排,有的干脆手舞足蹈演起来了„„大约8分钟后,一场场虽不算精彩但却形象逼真的动作及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下课铃响了,预先的设计只完成了一半,这堂既“糟糕”又“成功”的课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假若不尊重学生的意愿,按自己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会出现这样的课堂亮点吗?课堂还会如此充满生命活力吗?
实践证明,给学生以学习上的自主选择,能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也能在阅读中得以彰显和发展。
二、“青山正补墙头绿”——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给 1
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而教师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是实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教师只要把握好讨论时机,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巧设悬念,精要点拨,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个性化的语言中碰撞出闪光的思维火花,从而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或新异的结论。
如在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古诗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读诗句,观察插图,联系注释想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句的感悟。当小画家的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意,当翻译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句所描绘的意境,当朗诵家的以朗诵的形式朗诵诗句;然后,再让学生推荐汇报结果,班中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古诗,而且在课堂上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立体型的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张扬、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
三、“语不惊人死不休”——创设学生深入探究的氛围
一篇篇看似浅近的语文教材,其中往往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题、文中重点句子及精彩片断、课文插图、文中空白课文结尾等内容进行质疑,并且引导学生针对质疑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在学生充分的读、思、议、练的基础上,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沉静片刻,一位学生提出:“有,我很好奇,以前真有这么个笨农夫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便产生了,由此也引发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生甲:我以为没有。你们看,图上那个农夫那么老了,难道他以前没有种过禾苗吗?怎么会到这把
年纪还来做这种蠢事!我想,这则寓言只是作者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编造出来的。
生乙:我认为是有的。因为以前科学不发达,农夫没多少种田的知识,他不懂损伤了根禾苗就不能
存活的道理也是有可能的。
生丙:对,可能他以前没有做过,而这一次想早点收成,就尝试了这种方法。
生丁:我认为也是有的,因为老师经常说写作文要从生活中选材,这篇文章这么有趣,一定是真的。
生戊:我反对。谁说有趣的文章就一定是真实的。很多好文章都是作者想象创作的,这则寓言一定也是。
这时候,教师适时调控: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见解,这很好,至于这则寓言,由于它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我们很难印证它是真是假。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作者之所以写这则寓言,就是想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么,究竟是个什么道理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一下。最终,学生在继续阅读课文、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致的意见:这则寓言主要是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一味强调快速发展,事情反而会做得不好。这样的学习方式,效果很明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融会贯通,理解也很到位。
总之,在小语教学中,教师始终应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绝不会认为学习语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将感到是一种无限的快乐,学习兴趣陡增,课堂也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无疑,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与发展。
孙家小学 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