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教育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20:3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造力教育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造力教育复习资料》。

第一篇:创造力教育复习资料

31、以下哪些属于非逻辑思维: A、联想 B、想象 C、灵感 D、直觉(BC)

32、下面哪些是思维定势的克服方法:

A、缺点列举 B、暂时搁置 C、放松自己 D、心理诱导(BCD)

33、下列哪些属于创造性思维? A、归纳 B、逆向 C、立体 D、前瞻(BCD)

34、下列哪些思维构成了创新思维的阻力?

A、自主内向型思维 B、中庸思维 C、知足思维 D、权威崇拜思维(AB)

35、产生创造想象的条件有:

A、创造者有积极的思维状态 B、创造者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C、创造者无需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D、创造者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ABCD)

36、影响创造者创造行为的环境包括:

A、政治环境 B、文化环境 C、人际环境 D、学术环境(AC)

37、进行化归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有: A、蓝图化 B、改造 C、特殊化 D、理解(ABCD)

38、创造力开发的方法有

A、推广实践创造教育 B、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C、加强创造技法的学习D、培养创造者的个性素质(ABCD)

39、创造者的个性心理品质包括: A、理想和信念 B、好奇心和兴趣 C、进取心和意志 D、性格和健全的人格(ABCD)

40、头脑风暴法有哪些原则:

A、不允许批评别人 B.鼓励大家多提设想,欢迎标新立异 C.提出的方案越多越好 D.善于结合别人的意见提出方案(ABCD)

41、系综与系统之间的转换的步骤有: A、定位 B、转换 C、选择 D、实施和控制(ABCD)

42、SWOT 分析包括:

A、优势分析 B、劣势分析 C、机会分析 D、威胁分析(ABCD)

43、找出问题的框架和细节包括的步骤有:

A、聚焦目标 B、分化问题 C、把握要点 D、扩展重点(ABCD)

44、类比的方法有:

A、直接类比 B、特征类比 C、拟人类比 D、象征类比(ABCD)

45、创造力开发的主要原理有

A、压力原理 B、激励原理 C、流动原理 D、调节原理(ABD)

46、穆勒五法包括以下:

A、求异法 B、剩余法 C、列举法 D、求同求异法

47、创造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 B、动手能力 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B)

48、一般认为,创造学开始于下列哪种理论?

A、教育学 B、智力激励技法 C、心理诱导法 D、思维训练法(A)

49、下列哪种思维是以联想为特征的思维方式?

A、逻辑性思维 B、反向思维 C、侧向思维 D、前瞻性思维(B)

50、对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具有互补特征的是:

A、线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集中式思维 D、多路思维(D)

51、与缺点列举法相对应是创造技法是

A、分析法 B、对比法 C、映照法 D、希望点列举法(B)

52、从创新技法的角度看,“诸葛亮会”属于 A、列举法 B、头脑风暴法 C、组合法 D、设问法(B)

53、通过类比、相似和相反这三种联想方法来提出设想的技法是 A、强制联想技法 B、类比发想技法 C、自由联想技法 D、特殊发想技法(A)

54、通过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思维技法是

A、问题发现技法 B、面洽技法 C、类比发想技法 D、特殊发想技法(B)

55、知识创新的目的是 A.追求潜在的商业利润

B.追求新发现、新发明,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新理论,创造新方法等

C.开发新产品 D.提出新方案,形成新风格(C)

56、创新成功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A.创新的知识 B.创新的技能 C.创新的精神 D.创新的环境(B)

57、创新思维 A.等同于逻辑思维 B.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 C.就是幻想思维 D.就是灵感思维(A)

58、通过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思维技法是:

A、问题发现技法 B、面洽技法 C、类比发想技法 D、特殊发想技法(D)

59、下列哪一个属于常规思维:

A、反向思维 B、类比思维 C、立体思维 D、辩证思维(D)

二、选择题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重要特点?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模式化(BC)

2、下列哪些选项是创造技法?

A、法则推定法 B、缺点列举法 C、成对列举法 D、心理诱导法(BCD)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浑天仪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ACD)

4、公元一世纪,我国创造的《九章算术》,记述了()等,分别比西方国家早几百年,乃至1000 多年。A、分数四则运算 B、微积分 C、一元二次方程 D、开立方(ABCD)

5、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已有不少科技成就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

A、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高温超导 C、水稻杂交技术 D、制成洲际导弹(AD)

6、用火烧食物时,火应在食物的什么方位? A、下方 B、上方 C、侧傍 D、外围(ABCD)

7、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过程包括: A、摄取 B、改造 C、适应 D、理解(ABCD)

8、逻辑思维的特点:

A、有确定的思考程序和步骤 B、不受思考者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C、有必须遵守的规则 D、采取线型思考的方式(AB)

9、在创新思考中,逻辑思维主要作用于: A、摸索 B、试探 C、检验 D、论证(ABCD)

10、创造技法中的列举法通常包括:

A、缺点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特性列举法 D、成对列举法(ACD)

11、创造技法中的设问法通常包括:

A、“5W1H” B、头脑风暴法 C、“聪明12” D、奥斯本检核表法(BCD)

12、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分析,音乐指挥棒的非常规用途有哪些? A、作拐杖 B、代替教鞭 C、串羊肉串 D、作筷子(ABCD)

13、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分析,眼镜的非常规用途有哪些? A、戴眼镜伪装自己 B、演员的道具 C、掩饰脸部的缺陷 D、为了美化自己的脸形(ABD)

14、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来看,下列哪些体现了联想思维?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C、从“如果大风吹起来”到“木桶店就会赚钱” D、“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ABCD)

15、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创造活动?

A、社会制度 B、社会风气 C、社会价值 D、国家政策(ABCD)

16、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态度 B、意志 C、情感 D、理智(BCD)

17、情感在创造中有哪些作用?

A、提高认识水平B、促使人们热爱创造事业 C、给创造注入活力 D、发挥创造群体的激励作用(ACD)

18、意志对创造有哪些作用?

A、对创造准备的支持 B、树立崇高目标 C、对创造动机的支持 D、对创造行动的支持(ABCD)

19、人的进取心理有哪些特性?

A、必然性 B、普遍性 C、时代性 D、动力性(ABCD)

20、人的好奇有哪些特点?

A、对新事物的探索性 B、探索问题的自动性 C、关注事物的选择性 D、关注总是的短暂性(BCD)

21、兴趣对创造活动有哪些作用?

A、指导作用 B、准备作用 C、坚持作用 D、激励作用(ACD)

22、从创造的角度看,“兴趣“有哪些特点? A、指向性 B、社会性 C、情绪性 D、动力性(ABCD)

23、创新者素质的才智支持子系统包括 A.知识 B.智力 C.品德 D.技能(AC)

24、在下列几种创新方法中,哪些方法必须通过开会形式,利用集体智慧实现创新?

A.头脑风暴法 B.特性列举法 C.六三五法 D.信息交合法(AC)

25、企业的组织创新必须做到

A.以政策法令为中心 B.以员工为中心 C.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D.以顾客利益为中心(BD)

26、下列事例或“点子”,哪些算是创新

A.从医院回收一次性针筒,水洗包装后再廉价销售给医院。B.发明可替代液体酱油的颗粒酱油。C.将猪胆、牛胆制成“熊胆”高价出售。

D.在洗衣粉中添加杀菌剂,制成具有杀菌功能的洗衣粉。(BD)

27、下列哪些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A 具有广泛的兴趣 B 随遇而安,听天由命 C 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 D 按老经验办事(ABCD)

28、静态思维有哪些特点? A、固定性 B、重复性 C、被设计性 D、排他性(ACD)

29、非逻辑思维有哪些特点:

A.一般没有确定的思考程序和步骤 B.不受思考者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C.没有必须遵守的规则 D.采取体型或面型思考的方式(ABCD)

30、影响人们发挥创造力的障碍有哪些:

A、认知障碍 B、情感障碍 C、动机障碍 D、文化环境障碍 简答题

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创造力有哪些构成要素?

(1).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2).智力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发散思维特点? 何谓逆向思维? 何谓形象思维?

6、实用新型专利? 论述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2、试论应试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初教专业

《创造力教育》复习题(2014-6)

一、判断题

(X)1.思维是对事物个别属性、事物的整体和外部联系的反映。(√)2.专利在有效期内可以交换、继承、转让。(X)3.在创新活动中权威具备最大的创新优势。

(X)4.要获得创新思维成果,就必须坚持求异思维,屏弃求同思维。(X)5.同构同功是指元素不同、结构不同,但可以有同样的功能。(√)6.运用焦点法时, 列举的对象与焦点表面上看起来关系越疏远,就越有创新的可能。

(√)7.逻辑思维不受思考者的情感、兴趣、意志的影响。(√)8.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10.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职能以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等为主。

(√)

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了前瞻思维。

(√)

12、类比创造发明技法是指利用两个事物间的比较,进而引起创造发明构思的一种方法。

(X)

13、概括是在思想上抽引出各种对象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X)

14、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X)

15、异构异功是指相同的结构对应着不同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元素不同所带来的。(√)

16、人的右脑是创新的脑,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就是开发右脑。(√)

17、分析法是人们运用各种上逻辑思维的方式来作出认识与进行判断的基本方法。

(X)

18、抽象是在思想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

19、同类组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20、企业形象定位设计一般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部分组成.(X)

21、食品、饮料、调味品和药品不受专利保护。(√)

22、美国的奥斯本提出了“智力激励法”。

(√)

23、收敛思维就是从众多信息中引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大家认为最好的答案的思维过程。

(√)

24、头脑风暴法又称为智力激励法。

(√)

25、发散思维就是以思考问题为中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X)

26、特殊化就是从考虑一个研究对象过渡到考虑包含这个研究对象的一个集合。

(X)

27、美国的马斯洛提出了“智力激励法”。

(X)

28、一个人头脑中拥有的知识的越多,他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越强。

(√)

29、分解组合是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然后再以新的思想重新组合起来。(X)30、一般化是从考虑一组给定对象集合过渡到考虑该集合中的一个较小的集合。

(X)

31、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没有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重要。(X)

32、一个人头脑中拥有的知识的越多,他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越强。

(√)

33、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

34、人的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X)

35、食品、饮料、调味品和药品不受专利保护。(X)

36、专利法是国内法,专利申请对外国人是不开放的。(X)

37、如果所有的甲都是乙,所有的乙都是丙,那么一定所有的甲都是丙。

(√)

38、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会影响创造活动。(X)

39、“水变成油”可以取得实用性专利。

(X)40、专利法是国内法,专利申请对外国人是不开放的。(X)

41、德雷夫达尔提出了“智力激励法”。

(√)

42、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引出各种对象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

43、辐射组合是以某一新技术为中心,与多种传统的技术相结合,形成技术辐射,从而产生技术创 新的方法。

(√)

44、侧向思维也叫旁通思维。(√)

45、斯佩里提出了“智力激励法”。71.专业技术人员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从事领域不同、层次不一的专门某一项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的人员。(判断)Y

72.知识经济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对的现实,加强和优化教育,必然会成为各自制定发展战略的必然和首要的选择。(判断)N 73.潜能是蕴含在一个心智健全的社会人的智能“仓库”中的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智慧总和。(判断)Y 74.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发挥潜能。(判断)Y

75.“时效激励”机制中,激励措施包括:职务晋升、荣誉称号的获得、价值的自我实现、进修与培训、加薪与资金、带薪休假奖励等多种形式。(判断)Y 76.一般科技人员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至55岁之间,峰值年龄为45岁,即45岁时成果机率最高。(判断)N

77.构成智力的基本要素之间由于的数量和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不同而形成个别差异,具有差异性。(判断)

N 78.先天素质仅仅是生理基础,智力的发展决定于参加社会实践。(判断)Y 79.“知识折旧论”,即: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将会折旧50%。(判断)N

80.情商也被称为IQ。(判断)N

81.正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力。这是情商中最关键的能力。(判断)N 82.人的情感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总是有着根深蒂固的从众心理。(判断)Y 83.情商主要与理性因素有关,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判断)N

84.控制情绪爆发有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的心律,它是衡量情绪的精确尺子。(判断)Y

85.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学习。(判断)Y 86.意志与毅力不是一种抽象的、看不见、感受不到的东西,它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并贯彻活动过程的始终。(判断)Y

87.所谓盲从是指无目的的从众心理或行为。(判断)Y 88.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着力于三个层次: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判 断)Y 89.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判断)Y

90.创新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的实质就在于创新。(判断)Y

第二篇:艺术教育创造力

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滨城区小营镇中心幼儿园 赵小梅 霍建功

步入21世纪,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江总书记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的重点和核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挑战型课题。民间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深受幼儿所喜欢。它那独特的“三点一线”网络式教学使幼儿在语言、动作、思维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为我们的创新教育活动开拓了新思路,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方法上有了巨大的转变。那么我们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是如何改变俗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呢?

一、改变思想,立足创新

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呼唤创新型教师。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以前一些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特别是自身观念的改变,评价标准的改变。如:在上课时我们原来总是不住的要求孩子“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不说话又怎能表现孩子的想法呢?我们总是牵着孩子的鼻子走,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教学法也是老一套的讲、问、答。我们在山师学习时,印小青教授曾说:“50个孩子有50个不同的答案,教师的课才称得上是好课”。多少年来,我们却一直把孩子困在一个框框里以我们的处世方法与思维模式强制性的教育孩子。将他们自己的想法洗劫一空。久而久之,他们成为一个又一个“你”的翻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首先,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他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是创作之母,几乎没有一项科学发明不 1

是从想象乃至幻想开始的。所以在上课时,我们不仅仅教会孩子一首歌曲、一个童谣、一幅水墨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发挥想象,通过他们的语言、动作和想象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我们在上民间美术课《好看的葫芦娃》时,我们只教给孩子几种简单的方法,然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自己剪出和别人不同的图案。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竟然剪出了那么多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漂亮图案。可见,只要有了老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就能够更好的发挥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其次,注意培养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 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创新的动机和意识。如我们在上民间艺术课时,就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土质的异同及其所要塑造的物体的形象,通过孩子自己动手采泥——塑像——上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次,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针对孩子的特点,教师要因材施教,努力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如上民间音乐课《小兔与大灰狼》时,我们将那些特别调皮的孩子与文静的孩子分到一个组,均衡分配角色来鼓励他们集体表演,不去过分压制他们,放手让他们发挥想象自由表演,效果很好。所以千万不要“看扁了”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往往蕴藏着独到的探索创新精神。

最后,鼓励幼儿多做游戏。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儿童会把自己想象成某一角色表演各种情景,这都需要发挥幼儿的想象。一些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丢手绢》、《数蛤蟆》、《老鹰捉小鸡》、《滚铁环》、《过家家》、《模仿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技能,增长了孩子的经验,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善于引导,注重培养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首先,切忌把孩子可贵的求知欲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刚接触社会,什么对他们来讲都是新鲜有趣具有吸引力的。他们什么都要问问,什么都要摸摸,什么都想跟着学。对于孩子天真的提问,一定要认真解答而不能没有耐心或不懂装懂。现在,有些家长最讨厌孩子操弄东西。一怕碍事,二怕弄坏东西,最重要的是怕伤着孩子。这样,孩子那珍贵的探索创新意识便在斥责声中荡然无存了。

其次,要善于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变成稳定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具有盲目性、不稳定性,很容易随着孩子的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或消失。如我们在室外上民间音乐游戏《丢手绢》时,开始孩子们对游戏感兴趣,做游戏也很认真,可过了一会儿他们的兴趣就被飞动的小蝴蝶和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吸引走了。因此成人要把幼儿的好奇心引向该注意的地方。

再次,要为幼儿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求行为的情景,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幼儿绝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里度过,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观察的环境。如在教室里布置民间艺术长廊像“自然角”、“泥塑角”“剪纸风采”、“民族区域”等,让幼儿感受一种原始古朴之美,产生探求的欲望,培养其创造能力。

三、各科渗透,创造想象。

对幼儿来说创造并不神秘,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的教育功能,以最大的限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在民间文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还可以通过续编故事、仿编童谣等活动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民间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欣赏乐曲后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绘画活动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民间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激励幼儿大胆创新,将美术与文学或其他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童谣等形式讲给大家听。这样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总之,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好奇心与自信心。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从自身做起,改变传 统育子观念与教学模式,放手让孩子去做喜欢做的事,积极鼓励支持他们的各种探索活动。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要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的教育功能,善于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真正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使我们的创新型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出来,使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利用民间艺术资源 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句容市边城中心幼儿园 梅晓红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同时也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潜能人皆有之,人在幼儿期已具备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潜 3

能,要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让幼儿获得充分、自由、和谐、创造性的发展,必须开展幼儿创造教育。

关键词:创设艺术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幼儿

利用区角游戏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利用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创造潜能

中国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我园在水墨画、剪纸、宫灯、鱼骨画四个方面展开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研究,为促进幼儿园创新人格的发展,形成我园特色进行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民间艺术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1、首先,我们教师具备良好的审美情操,十分注意室内外环境的装饰与布置,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情感色彩、民间艺术风味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如在幼儿园走廊上悬挂教师自制的各类宫灯,有动物灯、水果灯、卡通人物灯等。封闭窗上张贴民间艺术剪纸,美术室张贴一些优秀的水墨画佳作,走廊上张贴教师和幼儿的水墨画作品,同时重视幼儿对环境创设的参与,在过道上张贴幼儿的作品,活动室内陈列老师和幼儿的手工制品„„使园内呈现出浓郁的民间艺术教育氛围,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通过园内各类艺术作品的点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幼儿的审美素养。

2、师生携手,共同参与。环境的主人是孩子,教师对环境的装扮固然精致,但离开了主人的稚拙却显得美中不足。在活动中,教师经常鼓励幼儿善于发现和创造,并把自己的发现和创造带到属于自己的环境中。如幼儿自己从家中带来精致的喜糖盒,把它做成一串果糖盒灯。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又鼓励了幼儿的大胆创造,利于艺术思维的发挥。因此幼儿对区角活动中的宫灯制作区域的兴趣往往延伸再延伸,陈列柜上,常有孩子带来自己的得意之作供大家欣赏、评价。

二、充分利用区角游戏活动,让幼儿进行体验、实践,发挥其创造力。

每学期在区角游戏活动中,中大班教师都制定了学习水墨画、剪纸、宫灯制作、鱼骨画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由易到难在区角游戏中逐步实施。

1、通过学习水墨画,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水墨画不仅有高雅的欣赏作用,还可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达到开发智力、培养情趣的目的。儿童的水墨游戏蕴含着鲜活的墨象认知和愉悦的水墨创造锲机,一管柔软毛笔浸润着水、墨、色,其中含有丰富的意象信息和笔墨趣味。由此,我园教师首先自己积极向专职美术教师学习水墨画的作画技巧,回来后便于传授幼儿。刚开始教学时,有的幼儿不会握笔,不知啥叫运笔,甚至用小手去抹笔毛。侧锋、中锋、浓墨、淡墨更是不懂。当看到老师用水墨颜料组合在一起画出那栩栩如声的小蝌蚪和小蜗牛呈现在眼前时,更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水墨画的兴趣。接下来老师就教小朋友怎样用笔、用墨、用色,每次老师都要示范多次。就这样我们耐心的向幼儿传授水墨画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逐步地掌握巧妙的用

笔方法与变幻的着墨、用色技巧,启迪了幼儿的童心童趣,开创出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画出的作品时,甭提有多高兴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和重点指导,使孩子们的绘画能力、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培养了幼儿水墨画中的表现能力。

2、通过剪纸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剪纸是幼儿期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间上。”的确,动手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性。剪纸活动抓住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敢想敢干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大有益处。我们在中班开展剪纸活动,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做起,以游戏的形式或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来组织活动。其次,教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让幼儿反复练,用劲使两片剪刀上下一张一闭地动作。再次在选材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剪方形、三角形、圆形。再到窗花、人物等。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初步的创造力。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幼儿剪纸时,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纸以外,还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辅助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在剪纸活动中,教师还经常鼓励幼儿拼贴和老师范例不一样的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让幼儿把自己的剪纸作品贴在宫灯上,形成剪纸、粘贴宫灯一条线的流水作业,这样,使幼儿的剪贴兴趣更浓。

3、通过宫灯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与优秀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我园以宫灯为主题,在大、中、小班开展了区角活动。首先,我们利用当地资源——宫灯厂,带领中大班幼儿去参观,了解宫灯的制作程序,激发幼儿制作宫灯的兴趣。由于宫灯厂的宫灯大多是用布来做的,我们考虑到布对于小朋友来操作很难;而且经济上也不允许。于是我们决定用各种纸来做宫灯。刚开始,宫灯制作一直都在大班的宫灯坊区域开展,当时,我们觉得做宫灯需要心灵手巧,而小中班幼儿能力可能有所不及,所以一直都未让小中班幼儿参与,但经过教研室领导的指导,我们的思路顿时开阔起来。制作宫灯除了用现成的模子进行剪、粘贴,还可以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来制作。(如:废纸盒、一次性杯子、糖果盒、卡纸等等都可以制作宫灯),于是我们师生共同收集了许多辅助材料。如用纸剪成灯的形状,在粘贴比较简单,可适合小班幼儿制作;而用各种圆形拼贴成的宫灯,适合于中班。既可以让幼儿剪、画、贴,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幼儿有想象创造的空间。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就这样,两年下来大、中、小班的宫灯制作已开展的丰富多彩了。有布做的宫灯、有一次性杯子做的宫灯、有纸盒做的宫灯、有瓶灯、筒灯、果灯„„幼儿园内处处可见,有时还会听到孩子早上来告诉他们的父母:“这个灯是我做的。”通过三年的流水线制作,制作的宫灯越来越美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我们作为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去动手、去想、去创造。因为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 5

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孩子的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的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

4、通过鱼骨画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用鱼骨来进行画面创作,也许在幼儿园很少见。但我们经过尝试后,觉得孩子们是十分喜欢鱼骨拼贴画的。也许有的老师会想这鱼骨又脏又危险怎能让孩子们去动手操作呢?而事实不是想象的这样。我们对鱼骨的积累,取材是有非常严格的程序的,其中后勤工作人员也为我们教学做了很多服务工作。他们先将鱼骨洗净、漂白、晒干、84消毒,然后再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角游戏活动中去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鱼骨,各自能拼贴出许多美丽的图案。如鱼柱可做成树干;鱼片骨可做成蝴蝶的翅膀;鱼刺可做成各种动物的触须,总之,孩子们自己会发挥想象,发明创造出各种成人意想不到的图案。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创造。到后来有一次通过幼儿的发现:老师,我们可以把蝴蝶的翅膀(白色)变成彩色的吗?当时老师及时给予了鼓励:“当然可以呀。”于是孩子们又忙着给鱼骨上色。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又有了创意:添上油泥来装饰画面等等。就这样从拼贴——上色——油泥装饰——辅助材料装饰,一步一步的创作过程都来自于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幼儿发现了鱼骨画的美,创作出了多幅作品。于是我们把幼儿的鱼骨画作品展示在园内的墙壁上、美术室内,让中、小班的孩子观赏,也激发他们想创作的兴趣,由易到难的去操作。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让美丽的鱼骨永远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好伙伴。

三、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潜力

我们不仅在区角游戏活动中开展学习水墨画、剪纸、宫灯制作、鱼骨画拼贴活动,而且在教学活动中也开展水墨画、剪纸、宫灯制作、鱼骨画教学。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穿插课题研讨课,教师们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设计出这四方面的教学活动方案,对幼儿进行教学,其中我园纪老师和何老师与课题有关的研讨课《变废为灯》《剪窗花》获得了园内公开课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活动过后,教师能及时写好活动反思及活动随笔。如遇到困难在课题组会议中进行交流、探讨。定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我们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创造兴趣,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

读《民间艺术》一书有感

最近,我学习了吴丽芳教授有关《让儿童在宽广的语境中提高审美经验》讲座,感触颇深。又因自己的喜好阅读了一本关于各地美术工作坊的汇集书刊《民间艺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讲座中的内容,我一方面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瑰宝非常的丰富。另一方面我感叹哪些美术工作坊的老师们眼光独具,他们能挖掘出一个独特的点供孩子们无限量的创造,也培养了孩子们独具的眼观来观察周围的生活。除此之外,我也对美术教学引起一些思考:

如何引导孩子摆脱概念画?

引导孩子摆脱概念化的画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更多地投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逐渐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使他们大脑中存储的死板的概念化形象转换成生活的记忆。所谓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并不全是指游览、参观或旅行所得的印象;丰富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是指孩子本身的生活领域:比如,孩子的游戏,孩子对家庭、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孩子与辅导者、朋友的亲密关系等。这一切甚至比游览、参观、旅行更有实际的意义。那孩子充满激情的笔下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儿童画,说白了,真正的儿童画应该是能够反映儿童自己真实情感的作品。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并不只属于有成就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能力,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人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进步的时候,也可以看作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作为辅导者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画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 “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您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相 同内容的画相比,看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有了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情趣,从中你不难发现这之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画自己周围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因为创造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的画往往具备这种特点,孩子们在画画时并不完全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像照片一样地复制要画的内容,他们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孩子在画对周围事物时,往往自然而然地会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最近,我学习了吴丽芳教授有关《让儿童在宽广的语境中提高审美经验》讲座,感触颇深。又因自己的喜好阅读了一本关于各地美术工作坊的汇集书刊《民间艺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讲座中的内容,我一方面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瑰宝非常的丰富。另一方面我感叹哪些美术工作坊的老师们眼光独具,他们能挖掘出一个独特的点供孩子们无限量的创造,也培养了孩子们独具的眼观来观察周围的生活。除此之外,我也对美术教学引起一些思考: 如何引导孩子摆脱概念画?

引导孩子摆脱概念化的画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更多地投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逐渐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使他们大脑中存储的死板的概念化形象转换成生活的记忆。所谓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并不全是指游览、参观或旅行所得的印象;丰富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是指孩子本身的生活领域:比如,孩子的游戏,孩子对家庭、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孩子与辅导者、朋友的亲密关系等。这一切甚至比游览、参观、旅行更有实际的意义。那孩子充满激情的笔下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儿童画,说白了,真正的儿童画应该是能够反映儿童自己真实情感的作品。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并不只属于有成就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能力,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人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进步的时候,也可以看作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作为辅导者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画成像画家

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 “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您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相 同内容的画相比,看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有了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情趣,从中你不难发现这之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画自己周围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因为创造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的画往往具备这种特点,孩子们在画画时并不完全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像照片一样地复制要画的内容,他们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孩子在画对周围事物时,往往自然而然地会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谈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精品源自大家网步入21世纪,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江总书记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的重点和核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挑战型课题。民间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深受幼儿所喜欢。它那独特的“三点一线”网络式教学使幼儿在语言、动作、思维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为我们的创新教育活动开拓了新思路,使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方法上有了巨大的转变。那么我们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是如何改变俗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呢?

一、改变思想,立足创新

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呼唤创新型教师。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以前一些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特别是自身观念的改变,评价标准的改变。如:在上课时我们原来总是不住的要求孩子“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不说话又怎能表现孩子的想法呢?我们总是牵着孩子的鼻子走,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教学法也是老一套的讲、问、答。我们在山师学习时,印小青教授曾说:“50个孩子有50个不同的答案,教师的课才称得上是好课”。多少年来,我们却一直把孩子困在一个框框里以我们的处世方法与思维模式强制性的教育孩子。将他们自己的想法洗劫一空。久而久之,他们成为一个又一个“你”的翻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首先,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他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是创作之母,几乎没有一项科学发明不是从想象乃至幻想开始的。所以在上课时,我们不仅仅教会孩子一首歌曲、一个童谣、一幅水墨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发挥想象,通过他们的语言、动作和想象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我们在上民间美术课《好看的葫芦娃》时,我们只教给孩子几种简单的方法,然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自己剪出和别人不同的图案。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竟然剪出了那么多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漂亮图案。可见,只要有了老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就能够更好的发挥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其次,注意培养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创新的动机和意识。如我们在上民间艺术课时,就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土质的异同及其所要塑造的物体的形象,通过孩子自己动手采泥——塑像——上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次,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针对孩子的特点,教师要因材施教,努力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如上民间音乐课《小兔与大灰狼》时,我们将那些特别调皮的孩子与文静的孩子分到一个组,均衡分配角色来鼓励他们集体表演,不去过分压制他们,放手让他们发挥想象自由表演,效果很好。所以千万不要“看扁了”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往往蕴藏着独到的探索创新精神。

最后,鼓励幼儿多做游戏。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儿童会把自己想象成某一角色表演各种情景,这都需要发挥幼儿的想象。一些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丢手绢》、《数蛤蟆》、《老鹰捉小鸡》、《滚铁环》、《过家家》、《模仿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技能,增长了孩子的经验,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善于引导,注重培养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首先,切忌把孩子可贵的求知欲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刚接触社会,什么对他们来讲都是新鲜有趣具有吸引力的。他们什么都要问问,什么都要摸摸,什么都想跟着学。对于孩子天真的提问,一定要认真解答而不能没有耐心或不懂装懂。现在,有些家长最讨厌孩子操弄东西。一怕碍事,二怕弄坏东西,最重要的是怕伤着孩子。这样,孩子那珍贵的探索创新意识便在斥责声中荡然无存了。

其次,要善于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变成稳定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具有盲目性、不稳定性,很容易随着孩子的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或消失。如我们在室外上民间音乐游戏《丢手绢》时,开始孩子们对游戏感兴趣,做游戏也很认真,可过了一会儿他们的兴趣就被飞动的小蝴蝶和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吸引走了。因此成人要把幼儿的好奇心引向该注意的地方。

再次,要为幼儿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求行为的情景,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幼儿绝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里度过,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观察的环境。如在教室里布置民间艺术长廊像“自然角”、“泥塑角”“剪纸风采”、“民族区域”等,让幼儿感受一种原始古朴之美,产生探求的欲望,培养其创造能力。

三、各科渗透,创造想象。

对幼儿来说创造并不神秘,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的教育功能,以最大的限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在民间文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还可以通过续编故事、仿编童谣等活动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民间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欣赏乐曲后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绘画活动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在民间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激励幼儿大胆创新,将美术与文学或其他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童谣等形式讲给大家听。这样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好奇心与自信心。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注意从自身做起,改变传 统育子观念与教学模式,放手让孩子去做喜欢做的事,积极鼓励支持他们的各种探索活动。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要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的教育功能,善于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真正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使我们的创新型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出来,使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幼儿的心灵在民间艺术活动中健康成长摘要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能给幼儿教育带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本文依据艺术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试图从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角度切入探讨如何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关键词 民间艺术 幼儿教育 审美能力 和谐发展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和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因而具有认识、教育、娱乐等多种审美功能。民间艺术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能带给他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只有让幼儿寻找和体味到民间艺术的美,他们才能真正进入民间艺术的天地。因此,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核心,促进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民间艺术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感知美、想象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愉悦。依据艺术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结合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我们对如何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作初步的探讨。

一、从欣赏、引导入手,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培

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的基础,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心放在艺术创作的环节上,而忽视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了解事物的天赋”,“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丧失了”①,我们“天生具有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也沉睡了”②。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教育中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呢? 1.创设环境,熏陶感染。

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们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能促进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民间艺术作品种所蕴涵的美的感知能力。如:我们在各班活动室内布置剪纸、蜡染、扎染京剧脸谱等民间艺术作品,在走廊的瓷砖墙上绘制一些反映真善美的民间文学作品的插画(神笔马良,女娲补天)等,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民间艺术作品形象,增强对民间艺术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敏感性。当然,也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共同制作作品布置主题墙,如:结合端午节制作香囊悬挂各处;在“过年喽”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模仿民间过年的情景,在活动室窗户上张贴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如室内挂红灯笼、中国结,门上张贴对联等。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秀向上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观察、想象、追求美。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再加上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就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感知能力。2.加强作品选择,拓宽审美视野

歌德曾经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③因此,首先提供给幼儿的应该是本民族或世界上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其次,应该选择那些幼儿易于理解的民间艺术作品作为欣赏的内容。如: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儿》,民间剪纸、蜡染作品等。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幼儿提供民间艺术作品,有助于他们的感知经验系统化,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3.教师引导,深化认知领域

教师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民间艺术作品。和幼儿一起谈论民间艺术作品,有助于幼儿把感知经验系统化,提高其欣赏能力,有助于幼儿从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审美感知方向发展,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这种敏锐的感知能力表现在:幼儿 10

能在获得对作品强烈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再认真细致地观察民间艺术作品(要素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品表现的情感);能观察作品使用的材料特征,如某种色彩或表面的质地,某种乐器的音色,某种词语的声调等;能观察作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如早晨或黄昏,战争或和平的背景。

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帮助幼儿面对民间艺术作品做出审美反应,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感知和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这也正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以民间美术欣赏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从“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知民间美术作品所再现或表现的内容;从“你觉得哪里最美?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美术作品形式;从“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感知民间美术作品的情感;从“请你给作品起个名字”,引导幼儿

回顾与反思美术作品的整体感知;从“猜猜这是哪个民间艺人的作品”,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民间艺人的风格。

教师在引导幼儿感知和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感知,而不是对作品做出好或坏、喜欢或不喜欢等与人价值和爱好有关的判断和评价。

二、迁移已有审美经验,诱发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创造力的贫乏。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幼儿的想象力是

幼儿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民间艺术作品非常注重主观想象、自由表现、感情抒发,因此,教师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时,应让孩子们迁移已有的审美经验,大胆地进行想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1.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

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特别是幼儿初期,想象没有预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在传统节日带孩子上街观看民俗表演,如元宵节上街看花灯以及抬轿、高跷、上盘花鼓等表演。让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到各地旅游,感受各地民俗风情。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发展,这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2.充分利用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幼儿想象力。讲故事、猜谜语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充满想象的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引起幼儿的遐想,所以,要有目的地去选择能够激活幼儿想象的民间艺术作品。还可以采用续编故事、排图讲述等形式来激发孩子,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民间音乐和美术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可供孩子一些展开丰富想象有益于表现的民间音乐,让孩子根据民间音乐编动作,通过语言表现对民间音乐的理解,让孩子画意愿画、主题画、填充画、涂物画,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画,大胆想象,大胆去试,别出心裁。

在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民间文学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丰富语言知识,进一步了解民间文化。例如:在引导幼儿欣赏风格各异,造型美观的风筝时,教师可给孩子介绍一首风筝谣:“三月寒食是清明,姐妹十人去踏青,捎带放风筝呀,小张生……”这首风筝谣形象地描述了这项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放风筝活动,加深了

幼儿对民间美术作品的理解,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欣赏的过程中,从 11

优秀民间艺术作品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从中获取不同程度的启迪,拓展他们表现的空间,对创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在的影响即表现为审美感受和审美想象力的质的飞跃。3.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

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活动区域”这一环境,为幼儿提供开放的、丰富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材料,创设特色活动区。如手工区:小班侧重染纸、撕纸,中班侧重剪纸、泥工,大班侧重编织,重视幼儿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有机会用自身特有的方式操作、创造,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另外,教师还应注重给孩子提供创造条件,如:全班合作创编腰鼓队形,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风筝,每人用麦秆编织一个“田螺”等。让幼儿自己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来,在身心运动中体验审美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激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证实,凡是创造想象能力发达的孩子,大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好奇心,有学习研究的热情,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智力,所以,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三、从情感入手,提高审美理解力 幼儿对艺术的酷爱都是从情感出发的,他们对艺术活动表现出的兴趣都是浅层次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而且很容易转移、波动。如何将这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一定的深度?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选择一些能体现出意境美、立意美、特色美、整体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充分挖掘其审美因素,然后根据幼儿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水平,设计出活动方式,激发幼儿情感,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理解力。1.通过对作品分析,让孩子们更好把握作品内涵。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前,首先应分析作品,对作品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合理地解释,正确地把握其审美价值和各种情感基调。教师既要掌握各种形式艺术作品内在的基本结构,如:美工作品的造型、色彩、艺术风格等,又要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情绪风格、象征寓意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艺术作品作出细致地分析和处理,并将其审美价值及潜在的教育价值更为有效地传达给孩子们。如:民间美术欣赏“泥阿福”,教师既要引导幼儿欣赏其憨实、笨拙的外形特征及艳丽的色彩,又应让幼儿了解民间艺人通过其寓意和象征祈求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愿望。

2.营造艺术氛围,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从而使幼儿更好理解作品。创设情景指根据艺术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艺术欣赏状态,充分调动幼儿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民乐欣赏《金蛇狂舞》,结合元宵节发动幼儿带来各种彩灯悬挂在活动室,创设花灯会的情景,再利用废旧纸盒制作舞龙道具,让幼儿在欢快、热闹的音乐中亲身体验舞龙的热闹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在高涨的激动情绪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为更好地理解

让幼儿的心灵在民间艺术活动中健康成长音乐打下了基础。3.有的放矢的指导,引发幼儿更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作品。

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作为艺术活动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调控在与艺术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状态上来,并以自身对艺术的表现能力来调控艺术教育活动,使

教师的艺术表现在情绪上感染幼儿。无论是文学、美术、音乐作品,教师都要有较强的敏感性,善于发现、捕捉、审视、由衷地赞叹,并做到有控制地表现和渲染,与幼儿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如:为激起幼儿对扎染的兴趣,在展示扎染作品的同时,老师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对此发出由衷地赞叹,“哇,太美了!”“真好看哪!”并假装自言自语地说:“这么漂亮的 12

图案是怎么弄出来的呢?我真想试试!”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又如:讲述故事《宝莲灯》时,老师不妨用粗声粗气的语调,张牙舞爪的动作以及凶狠的眼神形象地表现出二郎神艺术形象,以情感染,激发情感,使幼儿感之以形,动之以情,而后晓之以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理解力的目的。总之,在幼儿园实施民间艺术活动应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诱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理解力的同时,使幼儿内在心灵在美妙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得到和谐发展。

民间艺术在幼儿远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幼儿学习民间艺术能充分体验到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愉悦。本文通过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民族意识以及智慧潜能的开发进行了阐述,为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法与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民间艺术教育;幼儿;作用;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幼儿民间艺术教育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意思是说,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启蒙教育。

二、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间一支瑰丽奇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是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1.提高幼儿的民族意识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是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爱憎,他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进行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文学,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例如:“郑成功、屈原、岳飞”等民间文学绚丽多姿的内容像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在幼儿园里进行民间文学欣赏教学活动中,不但让幼儿了解了“屈原、岳飞”等一个个民族英雄的故事,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2.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初步的风格形式,扩大了艺术修养的视野,而且在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对音乐、剪纸、画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更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经典音乐作品,例如《小兔子乖乖》《我的好妈妈》等。幼儿的审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他们只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产生兴趣、萌生美感。在水墨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审美活动,掌握美的规律,表现美的艺术。

3.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去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因此老师要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民间陶艺活动时,孩子们用泥巴创造性地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还把它编成故事来讲,想像力非常丰富;在美工区角活动中,他们用玉米皮编出许多“小鞋垫”、“小花”、“小鱼”等自己喜欢的作品。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造空间。

三、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

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民间艺术形式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民间艺术教育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或小组性的学习活动。例如我在实习看到的一节课《陶瓷艺术》,以“美丽的陶艺”为主题活动,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陶艺品、交流与讨论有关陶艺的知识、参观并调查陶艺品的制作过程、尝试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使幼儿对中国陶艺有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2.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开有区角活动区,区角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地方,幼儿可以在里面尽情的活动。现在幼儿园里的区角活动有很多种,如游戏区、美工区、表演区、图书区等一些活动区域。

在游戏区,可以运用家长、教师收集大量的民间玩具放进游戏区,并且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安全因素等进行整理。例如陀螺、沙袋、风车、木板、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一代又一代有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在美术区可以放进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和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这里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孩子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的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3.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把民间艺术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天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播放一些琅琅上口的民间艺术童谣以及婉转流利的民间艺术儿歌等给幼儿欣赏,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幼儿园;饭后散步时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午睡后,民间音乐伴随着幼儿起床、穿衣…… 课间操时让幼儿在民乐、民歌的伴奏下做韵律操、武术操等。让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娱乐性强,内容丰富,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儿喜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让幼儿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智慧潜能,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14

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蔺江如、张赤华、刘娟,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淑妮.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河南幼教.2008

[4]赵玉兰.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设计[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毛宁.让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在幼儿园.河南幼教,2008.2 15

第三篇:创造力(范文)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把握住创造力,就是把把握了先机。创造力并非是个别人特有的天赋,而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能力。而为了理解创造力、分析创造力,我们就需要了解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而对我自身而言,我的创造力并不丰富,并非缺乏,而是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因素,小时候就没有进行有力的发掘和培养,以致现在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只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素质。为此,我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家庭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孩子的创造性从小就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启示。在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中,父母对子女的不专制会影响子女大胆的尝试新的事物而不受拘束。我的家庭环境是属于比较民主一类的,只要是在一定的原则范围内的,父母便会尽量给我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例如只要我想玩耍,不管是在外面玩泥巴还是在屋内整理、拆卸东西,父母都是允许的。当然,父母还要信任自己的孩子的能力,并且能够鼓励、支持他们的探索精神。由于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我的父母对我是采取“放任”的态度,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将我转学到了镇上一所比较好的小学,中午只能在学校附近吃饭,因为这样的关系,我接触到的人多了,交流开始频繁了些,锻炼了我的交际能,一定程度上还能锻炼我的思维逻辑能力。如果孩子在家里不怕犯错误,能感受到安全感,更能发展孩子的创造力。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就责骂他,而是依旧鼓励他尝试,并积极的引导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大程度的发挥他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我是个不敢犯错的人,不是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批评,这只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不敢尝试、不敢犯错、过于现实的我,错过了很多的自由想象,而没有幻想那些可能或者不可能的事情。同时,家长对子女还起着一定的榜样作用,父母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着孩子。

另外,学校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教师方面,教师的开放和民主与否,可以决定对学生的创造力的高低。一个民主、开放的老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教学的目的、策略、方法、手段,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从多方面入手,独立的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使学生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一位好的教师,不会对犯错误的学生只是以为的批评教育,而是从好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与众不同。在现在的教育中,这种状况并不少见。很多时候,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就是在教育规范、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扼杀在了摇篮里,使我们只会规规矩矩的遵守班规、校规,甚至是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所做的的不正确的、不合乎规矩的,是有违常理的。教师能够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观,不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鼓励学生对权威进行质疑,尊重学生的个性,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在教育环境方面,多开设一些实践活动也是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机会。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其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当前的学校教育十分缺乏这一项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由整个教育机制的不灵活和考试制度的死板所决定的,但也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不够重视有关。其实,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应试教育”的体质下,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有时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收到抑制,难以产生创造的欲望。而学校教育中的所谓的标准答案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而学生只能呆板的按照规定的套路、模式学习,不再重视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只求死记硬背教师提供的材料,结果在高考中也常常出现大同小异的模式化答案。教学环境实质是一种教学气氛,其民主化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并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托兰斯认为,自由安全的班集体气氛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所以,教师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开放式课堂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放式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上的综合性、更多的个人或小组教学而不是大班教学,这样的课堂分为更有利于我们创造力的塑造。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来改善教师、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环境,如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借此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动性。

同时,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社会环境是否平等、是否开放、是否民主,也会影响我们的创造力。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中,我们的创造力、好奇心都能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并且不会受到拘束、压迫,能够自由的发挥。同样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一个民族称雄于世界,依赖于一大批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一个人要成材,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水平高低,决定了我们挖掘创造潜力的可能性的大小。在一个科技水平较高的环境里,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必定其中包含的科学含量比较高,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和激发我们的探索精神,使创造力自然而然的产生,使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

家庭、教师、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的因素,都是影响创造力的外在因素,而我们自己本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遗传因素对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的研究证明良好的遗传素质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但这样的遗传是先天的,我们只能在其基础上进行后天的改变、提高。一方面,基本的能力倾向,是个体基于遗传天赋、培养后可以做出有效行为的反应能力,主要是指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力、思维力、质疑力等。虽然智商的高低不能决定创造力的高低,但我们可以知道,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并且低智商的人难以有高智商。另一方面,个人的经验、创造意识、推理能力、顿悟能力都与一个人的创造潜力有关。一个创造思维能力强、善于将外物与自身集合的人,必然他的思维活跃性高,创造潜力大,更易被发掘。当然,个人的意志力、态度和自我认识都能影响我们的创造潜力。个体的创造力并非短时间内就会被挖掘出来,也并非时时刻刻都表现着,我们认真对待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兴趣,我们的创造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目前,我国大学缺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因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匮乏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学教育应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必须在教育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行全面改善,即弱化应试教育错误引导,取消文理分科,培养塑造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创造实践。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这实质上是将教学作为培养和进行创造力实践的过程。而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应该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乡野实践活动,一方面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新事物,获得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新知识,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智商和情商,而财商、科商和艺商则是其创造能力养成的保障,所以还要重视大学生“五商”的培养。

自身的努力,加上外界的培养,例如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独力创造、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并且积极开展有趣的创造性活动,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培养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的个性,必定能够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第四篇:创造力是教育的核心

创造力是教育的核心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提到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将创造力被提升到教育的核心地位,必然会遭遇到各种阻力,而首当其冲的是理念上的阻力,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误解。

误解一:认为只有少数人有创造力,只有少数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天赋,那是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之类的人才拥有的,其他人就只是庸庸碌碌。同理创新创业要靠北大清华的学生,我们潍坊学院的学生把功课学好找个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创造力就像是一条可有可无的花边,是一种课外活动,就像以前所有的素质教育大旗下的各类活动一样,不过是变换了形式的走秀,根本抵挡不了应试教育的主流。

这些想法的确有它们存在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土壤,然而如果你关注当今世界最近几年飞速上演着的一些根本变化,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创造力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不但是因为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理想和教育的核心,更因为这已经成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必须。

2014年世界WISE教育峰会的主题是:创造力,教育的核心,创造力,势在必行。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托尼·瓦格纳在大会主题报告《怎样培养出下一个乔布斯》的讲座中指出:知识的公开化免费化使得拥有知识本身不再具备以往的竞争优势。人类历史中的大部分情况是在我们的公司或者国家中最受尊重的人往往是知识储备量最大的人,进入名校,获得学历,就意味着我们比其他人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财富。

但这种竞争优势正迅速消亡!如今知识已成为一种完全免费的东西,就像空气和水,任何互联网设备都可以获取。这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不再关心你知道多少,知识本身没有了竞争的优势,因为你旁边的人也可以很方便很快捷弄清楚掌握它。当今世界所关心的,并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能用你知道的做什么。

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已经表示,他们不相信学校和学院发放的那些文凭,那些文凭只能证明你花了一些时间听课,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谷歌已经彻底改变了招聘的流程,不再要求应聘者提交大学成绩单,他们15%的新员工根本就没有大学文凭。这些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那些知道如何处理复杂并分析问题的人,这才是他们在面试中所要寻找的。他们想了解你的经历,了解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知道什么。

同时,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形势所迫。各个国家都在延迟退休年龄,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传统职业的位置,年轻人比以往更难获得。而且随着各种机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职位正在减少而不会增加。

2014年WISE峰会指出:今天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以上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而这些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很可能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不能提供的。但是获取和创造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和方法确是我们的教育必须想办法为孩子们做好准备。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的培养。

如果和我们的学生作深入的探讨,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对现有的教育模式有不同程度但极其相似的抱怨,想学的学不到,想做的没条件做,想尝试的没有人引导,老师满堂灌的所谓你学好了一定有用的知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育发展需要教育者的自省,这种自省首要在于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让学生们觉得不够好,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学生不够坚持和吃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学习的热情来到大学的,是什么消减了他们的热情,是什么侵蚀着他们的意志?

这些问题的存在当然有传统文化、应试教育、教育体制,选拔体制等等的诸多原因,解决它们并不容易,但教育者只有认识到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视并努力创造性的解决教育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才有可能尽量为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环境,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我们的教育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第五篇:实用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新课程改革(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未完成性;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做到“尊重主体、面对差异、追求个性”,把学生作为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来对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真实个体)。

(2)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A.丰富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用心传授,用情施教,激发与调动学生愉悦积极的情绪情感,以减少和避免学生厌学和课堂效率低下等现象出现)

B.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升华(道德养成、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C.加强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突破死记硬背、机械模范等僵化的学习方法)

(3)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

A.教学内容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

B.教学过程生活化: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生活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C.教学组织生活化:课堂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它必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超越

二、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1.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

2.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归宿;

3.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因材施教重在“辨”材;

(2)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同步发展、统一发展。

三、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其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2.构建多元化教师评价参与体系。

第二章课程的涵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当代课程类型主要有: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四大类型

(1)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它的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递,强调知识的系统,但忽略了儿童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要求。

(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3)综合课程:也称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即综合性的学科课程。

(4)潜在课程:也称环境课程、隐形课程。它集中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校本课程:是由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课程与教育目的,结合学校内外的环境和资源,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3.校本课程具有四个特征:1补充性;2自主性;3民主性;4实践性。4.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要求:

1.国内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考虑到切合学校实践,挖掘学校特色,突显学校特色,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

2.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

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权利与责任统一的原则。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课程自身理论丰富。

5.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呢?主要有四个阶段:

1)挖掘与评估课程资源。挖掘与评估课程资源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工作。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第三章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是通过依托专业组织,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精神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2、专业知识的发展(扩大知识面,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及发展趋向,并能根据当代知识发展变化的状况,自觉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研究教育对象和设计教育教学方案)

3、专业技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师的专业素质(选择题):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4.新教师的发展特征

(一)适应专业角色的转换:

1、角色认识与角色体验的冲突:

2、教师效能感低(教师效能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任务完成的信念);

3、树立角色价值观

(二)完善专业能力的成长

1、能力结构失衡:A 是教学技能生疏;B 是人际交往能力薄弱

2、年轻的优势:A是思维的新颖性;B是对工作的投入。

5.新教师成长指导

(一)组织环境支持:

1、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

2、组织有针对性的入职教育;

3、建立区域性教师交流网络

(二)自身努力: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多层次教学反思(反思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3、终身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6.促进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1、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

2、以带教促双赢。

(二)构建能力为本的培训模式:

1、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菜单式”培训内容;

2、能力提升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培训方式的综合性。

(三)帮助教师应对“高原期”:(“高原期”是指个体职业发展到某一顶峰状态时,出现停滞,甚至有可能缓慢下降的现象)

1、引导教师正确归因;

2、减轻教师负担,保障专业发展时间

第四章1.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有四个阶段(具体展开见书P70)

“问题-设计-行动-反思”

2.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具体展开见书P83)

1、读书;

2、实践-反思

3.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

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2、自我修养是实现教师德性的根本。

A.教师的教养是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教仪、教态、教行)

B.教师的涵养是指教师德性的内在体现。(情怀、风范、操守)

第五章德育概念:“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政治与法律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几个方面。”

1.德育的原则

(一)知行并重原则(知行统一、道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原则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四)贴近现实的原则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2.有效德育的方式或方法(具体请见课本)

(一)榜样示范法(正面榜样、负面榜样);(二)情感体验法;

(三)习惯养成法;

(四)沟通交流法: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的经常性沟通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

(五)争辩讨

论法;

(六)自我教育法;

(七)情景模拟法:是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表现行为、处理问题,获得道德体验的方法。

(八)无意识教育法;

(九)夸张矛盾法:是故意夸大某种行为或规范,凸显其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的方法。

(十)奖惩规范法

第六章

一、教学计划一般可以分为: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二、备课的内容 :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三、说课的操作程序:

1、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一般要说清楚以下的内容:一是课题;二是教材内容。此外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学目标,首先说清课程标准对所说课整体要求,特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互融合的要求,以及本课堂如何体现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3、说学情,就是对所任教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即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说明任教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生活经验等,由此明确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起点和达到的高度。

4、说教法与学法,就是说“怎么教与怎么学”和“为什么这样教与学”。说清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说学法时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5、说教学过程

四、组织试教时,学生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以“气势激励”增强自信心;2.有良好的教态;3.注意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艺术。

五、课堂与探究教学实际操作:

1、创设情境,质疑引题(3-4分钟)

2、自学探究,释疑质疑(6-8分钟)

3、实践探究,体验升华(13-15分钟)

4、点拨解难,形成解释(6-8分钟)

5、归纳总结,迁移创新(3-5分钟)

第七章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不同)

(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根据评价的主客体不同);

(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

(四)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的基准不同)

(五)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根据评价性质不同);

(六)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根据教育评价目的)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教育功能

下载创造力教育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造力教育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推荐)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经人大审议通过并实施。 2.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中的各级教育关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范文

    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卢梭的《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1995 年经人大审议通过并实施。 2.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中的各级教育关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P4 2、教育的要素 3、教育目的的概念 P56 4、教育目的的功能P59(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二)对教......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1995 年经人大审议通过并实施。 2.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中的各级教育关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教育行政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讲 行政 教育行政 教育行政学 一、教育行政 (一)含义: (二)对教育行政含义的三个片面的理解: 1、教育行政就是学校管理教育的活动. 2、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

    中学生物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精选合集)

    中学生物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年轻一代能否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本研究在查阅了......

    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

    创造力有没有标准答案? 中国式作业颇具特色,培育出的中国式人才也颇具特色,这让中国式的教育略显尴尬。郑州此次出台的《意见》当中,除了规定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要先做一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