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

时间:2019-05-14 20: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

第一篇: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笔记

1000字

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笔记1000字 《洋葱头历险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洋葱头历险得故事,洋葱头心地善良、见到有困难的人就会帮助他们。洋葱头的爸爸是老洋葱,洋葱头有七个弟弟:洋葱老

二、洋葱老

三、洋葱老

四、洋葱老

五、洋葱老

六、洋葱老七,他们一家的气味都很难闻。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柠檬王,柠檬王很坏,因为柠檬王让柠檬兵把好人关在地牢里,让坏人在柠檬王的宫殿里帮自己管理事情。有一天,柠檬王要从洋葱头的家经过,于是,朝中的大官就给洋葱头一家从头到脚喷上香水,因为如果让柠檬王闻到洋葱头一家的臭味,柠檬王就会大骂洋葱头一家和大官的。街上有很多人来欢迎柠檬王,老洋葱和洋葱头站在第一排,有很多人挤着他俩,于是老洋葱就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了地牢,而且永远也不能出来,就算死也在地牢里死。洋葱头决定救出爸爸。老洋葱对洋葱头说,让洋葱头到外面流浪,见到一个坏人就研究研究。洋葱头走啊走啊,走到了一个小村子,每个人都是吃的东西的样子。洋葱头遇上了南瓜老大爷,南瓜老大爷有一个小屋子,是南瓜老大爷千辛万苦积攒的砖头,盖的小屋,放在了两位樱桃女伯爵的地上(她们叫番茄骑士老爷)的地上。番茄骑士(南瓜老大爷那个国家里凶恶的统治者)想要那个小屋子当狗窝,因为番茄骑士有一只狗。南瓜老大爷不让番茄骑士拿自己的小屋,可南瓜老大爷做错了,因为不能反对国家统治者。番茄骑士就让南瓜老大爷去坐地牢。这时洋葱头看着很生气,就说了一声:“该轮到你倒霉了。”洋葱头被番茄骑士发现了,番茄骑士很生气的抓了洋葱头一缕头发,不知怎么的,番茄骑士哇哇大哭起来,番茄骑士以前一次也没哭过呀!番茄骑士很害怕被人知道自己哭了,于是马上逃回宫殿了。从这以后,洋葱头就和南瓜老大爷那个村子的人成了朋友。番茄骑士的宫里两位女伯爵的侄子小樱桃子爵和洋葱头成了朋友,小樱桃子爵心地善良、喜欢交朋友,不过小樱桃子爵很讨厌番茄骑士。

地牢里有一只瘸腿蜘蛛,是在地牢里帮犯人们送信的。洋葱头想先救出番茄骑士宫里地牢里的人,可却被番茄骑士发现了,关进了地牢。有一天,到了犯人放风的时候了,洋葱头也在内,突然,洋葱头看到了自己的爸爸老洋葱!他高兴极了!和爸爸又是亲又是抱。放完风要回地牢了,洋葱头对爸爸说:“我一定会救出我们的!”在地牢里洋葱头和鼹鼠交了朋友,鼹鼠帮助洋葱头和他爸爸,还有地牢里的人从地底下挖了一条长长的地道逃出了地牢。后来,洋葱头和小樱桃子爵想了一个办法,是:等到宫里没有人的时候到宫里,霸占番茄骑士的整个宫殿,升起一面使人害怕的白旗,番茄骑士回来的时候发现了会大吃一惊的。番茄骑士回来时,自己吓了一大跳。洋葱头他们胜利了!他们推翻了番茄骑士和柠檬王的统治自由了!

读这本书,我学习到了,只要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有耐心,没有不成功的事。

第二篇:第二单元《议论文》教案(粤教版必修4)

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com,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揣摩,获得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或文化观念。

2、通过课堂讨论,认识作者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严密的思维习惯,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和方法,学习论证技巧。

3、通过写作、演讲、辩论赛等方式,训练学生通过文字和口头表达形式发表见解和主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教学重点应放在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方面。

【活动建议】

1、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就身边的某一热点话题,提出观点,搜集有关材料、提出论证。

2、出一期《社会自由谈》的专刊或墙报。

3、观看一场电视辩论赛,学习辩手如何组织材料,旁征博引从而进行立论和反驳。

4、组织一次辩论对抗赛。可以就某一观点组织正反双方模拟电视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辩论。

【教学安排】

基本阅读:《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1课时,《拿来主义》2课时,《善良》1课时;拓展阅读2课时,写作实践及辩论赛3课时。

【课文教学】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品味本文形象而严谨的论证语言。

3、联系学生的切身感受,增进学生对中国=的感情。

二、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历程,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6800多万名党员。他们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名字已经或将要铭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今天,让这些留存在心底的永不褪色的记忆再次涌动我们的激情。

你知道有哪些优秀=员的名字吗?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几个优秀=员的资料,大家看看他们是谁:播放焦裕录、孔繁森、周恩来、任长霞、胡锦涛事迹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他们,不断擦亮“=员”这四个大字;是他们,一次次触动我们的灵魂;是他们,时刻激励我们奋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胡锦涛书记的讲话《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二)教学环节

1、写作背景(略)

2、重点字词(略)

3、整体感知课文

从议论文结构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1)根据议论文结构特点,给本文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分层的理由。

共6页 第1页

(2)本文提出了什么问题?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阐述的?

(3)文章结尾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4、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后练习一、二。

明确:

(1)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由和依据是: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同时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课文紧扣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地提出为什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然后具体阐述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以抗击“非典”的实例加以体现,最后得出结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2)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的。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在概括地提出要求后,文章对要求的具体做法展开阐述。

5、梳理文章脉络:

提出:我党奋斗的最高目的证明用我党的历史证明

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及落脚点

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落实到领导干部思想和行动中

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总结: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具体的各项工作中。

阅读课本第41页的知识短文《能言善辩有玄机》,并结合课文讲解如何运用例证和引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学习因果论证、比喻论证,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四、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呢?毛泽东制定过这样的方针: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关于这个问题,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也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写下《拿来主义》一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一种原则或主张)

(三)简介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曰。“九•一八”事变之后,曰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应正确看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四)分析1—7节

提问:

1、作者如何表述“拿来主义”的?

明确: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明确: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3、分析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提问:

(1)我们送去了哪些东西?

明确:文章列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2)鲁迅对这种送去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

讲述“礼尚往来”的含义

(3)如果这样的一味送下去,会有什么后果?作者是如何表述的?

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

羹冷炙做奖赏”。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论述=反动=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曰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小结:A.归纳结构层次: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因为第二层:只是送去,必论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总结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五)分析8——10节

由比喻论证过渡到对下面的分析

(1)拿来的具体方式如何?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明确:占有、挑选

(2)思考:请找出与这五种喻体相对应的本体?并说说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对待这五种事物的?完成下面的表格。

喻体本体态度

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吸收

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互现批判地吸收

烟枪和烟灯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留一部分作反面教材,绝大部分清除 姨太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秽的东西坚决抛弃

(3)生齐读,再次体会。

(六)延伸训练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以“窗”为喻,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谈谈你的看法。附板书:

闭关主义占有

拿来主义

送去主义挑选

送来主义

《善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王蒙及其善良哲学,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略)

(二)写作背景和意义

经历了十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王蒙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三)文本分析

1、梳理文章脉络:

导入善良话题

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

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

善良的力量善良的本质

呼唤善良

2、重点分析

(1)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

作者重在批驳那些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看法。作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提出疑问,层层展开进行反驳,充分揭露了持错误观点者想法的荒谬,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4)找出课文中“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并谈一谈对比在论证中的作用。

课后拓展:让学生谈谈有没有因为善良而被欺骗的时候,请大家说说对善良的看法。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

2、学习例证法。

二、教学设想:合理进行教材整合,《〈红楼梦〉的情节波澜》安排于第三单元的《宝玉挨打》后,文学鉴赏应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较深的理解基础上。

三、教学步骤

1、请学生简述课文《宝玉挨打》的情节,使学生明确“宝玉挨打”的原因及过程。

2、本文探讨曹雪芹安排情节波澜的经验,作者认为《红楼梦》情节设计的总特点是什么?

明确: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

3、细读课文,说说 “宝玉挨打”情节设计有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行阐述?请简述这几方面的观点。

明确:“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

具体由三方面阐述:

(1)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必然性)

(2)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

(3)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4、请找出文中运用例证的文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述例子的,并想想有哪些写作经验值得学习。

四、课后作业: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对比“抄检大观园”与“宝玉挨打”两篇文章,试着说一说“抄检大观园”一文在情节设计上还有什么突出特点?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提高理论类随笔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断臂维纳斯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自觉审美意识和审美感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自由讨论法 启发探究法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讨论:看图片后请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认为断臂维纳斯这个雕塑美不美?说明理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三)提出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她美,而且美在失去双臂――她为了如此秀美动人,必须失去双臂。(此时可顺带介绍作者清冈卓行)

(四)合作探究:为什么作者认为短臂维纳斯是美的?

提示:

1、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审美对象的自身客观条件是她美的基础)

2、缺失的双臂孕育着多种可能性,获得一种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有限的部分的缺失为审美体验提供无限的空间,为她换来无比美妙的整体美)

3、缺失的是双臂。(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五)理论小结:审美对象在审美过程中完成,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建构的过程。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又是无限的和不确定的。审美对象正是在由实向虚的转化中生成,其实和我国古典美学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虚实相生”不谋而和,可见这是一条审美规律。

(六)课堂活动:如果以“维纳斯的断臂不应复原”为辩题举行辩论会,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请你根据你的立场,设计一段辩词。

(七)作业:是不是只有残缺才美?一具完好无损的雕像不美吗?到底怎么理解这种现象?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八)推荐阅读:

1、朱光潜《谈美书简》

2、宗白华《美学散步》

第三篇:粤教版八级思品(下)第六单元测试卷2

八年纪政治------丁蓝中2012丁2011-2112学下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

第6单元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基本权利中,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生命健康权C.受教育权D.政治权利

2.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厂门时要被搜身。有些自选商场对被其怀疑偷东西的顾客擅自搜身检查。这些都是侵犯公民的违法行为。()

A.人身自由权利B.生命健康权利C.名誉权n隐私权

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非法搜查的是()

A.张民怀疑同桌李生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李生进行搜身检查

B,企业老板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

C.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

D.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

4.肖某与许某同住一室,肖某因病住院,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本日记和一本相册,便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将日记和相册在同学中到处传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许某的这一行为侵害了肖某的()①肖像权②隐私权③姓名权④名誉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B.某影楼未经张某夫妇同意,用其婚纱照做广告

C.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放某校学生上课的镜头

D.高考的监考人员查验考生的准考证照片

6.下列行为属侵犯姓名权的是()

A.小卢的继父肖某强迫他改姓肖,小卢不从,继父常以各种借口打骂他

B.小殷常给同学起绰号以取乐

C.洪某和张某是邻居,平时常因小事争吵,这天洪某又当众辱骂张某

D.常某偷看别人日记后,将其内容公开

7.吴某在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落选。他认为镇领导陈某有意打击报复他,便多次在公开场合议论和辱骂陈某并伙同他人收集材料,写公开信。吴某亲自执笔"部分干部”的名义连续写了两封公开信,列举陈某偷学校的东西、在公路上结伙扒车抢甘蔗、利用胞妹开发廊用色情勾引客人赚钱等问题,并打印300多份在县内外到处散发,公开张贴。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

18.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A.他人的高度评价B.个人的良好表现

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

19.某中学生写作文时,用邻居的真实姓名,虚构邻居家重男轻女的情节,作文被某晚报选登,造成了较恶劣影响。该学生的行为主要侵犯了邻居的()

A.健康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20.近日,阿美辞掉了在某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员工作。她说,离开这家公司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名字连续几个月上了公司的“猪头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美工作表现差,承受能力差,应该辞职B.张贴“猪头榜”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C.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员工的人格尊严D.辞职是员工维护自己尊严的唯一手段

21.某幼儿园在为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时,拍了一组照片,效果相当好。一家蛋糕店老板恰好有机会看到 1

这些照片,选了两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这样的宣传有益无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B.只要幼儿园同意使用这些照片,就不存在侵权之嫌

C.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

D.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本人同意

22.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在教室里张贴伟人的肖像

B.经本人同意,某电视台播出以某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C.某网站举办最受欢迎明星评选活动,刊登了众多明星的照片

D.某体育杂志擅自使用奥运冠军刘翔跨栏的照片作为封面

23.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姓名权的是()

①张鸣用笔名“豆瓣”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②某歌星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艺名

③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

④“体操王子”李宁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肖明的父亲病故后,母亲带他嫁到王家。继父令肖明改姓王,肖明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由此紧张起来,肖明的母亲也十分为难。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肖明应该改姓,继父有权给孩子改名

B.姓肖姓王无所谓,双方不必计较

C.肖明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请示办理

D.肖明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25.某医院将患者辛某写给医院的感谢信原文打印、放大后在医院张贴。此后,辛某经常会收到一些不明不白的电话,甚至有人上门造访。其中有打听、有愚弄、有嘲笑、有讽刺、有挖苦,使辛某的精神受到打击和刺激。对此,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该医院的做法侵犯了辛某的生命健康权

B.感谢信是辛某主动写给医院的,因此不存在侵权之嫌

C.医院的做法侵犯了辛某的隐私权

D.医院将感谢信原文打印,没有捏造事实,因此没有侵权

26.陈先生因个人资料被一些房屋出租中介窃取,天天受到不明电话的干扰。这些房屋中介侵犯了陈先生的()

A.姓名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27.下列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A.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子女的信件

B.因好奇窃取他人的QQ号密码偷看他人的聊天记录

C.某出版社出版了某电视节目主持人写的自传

D.某电视台法制栏目播出对某贪官的庭审实录

28.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做到()

①少上网甚至是不上网

②不随意泄露个人资料,掌握网上安全知识

③掌握高超的电脑技术,成为电脑黑客

④不因好奇而偷窥他人的秘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9.据报载,某记者把某些明星的家庭住址画成地图并登在报纸上,结果惹来众多追星族,给明星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他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气愤。这位记者实际上侵害了明星的()

30.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①某人收集私营企业老板的电话号码编集出售,获取经济利益

②医院泄露病人的病情,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③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公布正在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

④狗仔队偷拍某明星私生活的照片并刊登在报纸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观点论坛(10分)

8.王军最近收到一封信,同座的小强趁他不在教室时,偷看了信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传播。同学们纷纷地批评小强。小勤说:“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小芳说:“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小荣说:“这种行为侵犯了王军的通信秘密权,是违法行为。”

这几个同学的说法对吗?(2分)为什么?(8分)

三、出谋划策(10分)

9.曾某、黄某夫妇在某摄影中心拍摄了一套婚纱照。因其中一幅合照有细微质量问题,被留在摄影中心。春节期间,该摄影中心举办有奖活动,擅自将该夫妇留在摄影中心的合照剪成多块,供人们做有奖拼图游戏用。曾、黄二人发现后,非常气愤。

请问:该摄影中心的这一做法属于什么行为?(2分)为什么?(5分)曾、黄两人该怎么办?(3分)

四、请你判决(10分)

10.陈老太太的丈夫李老汉生前为人老实。一天夜里天降大雨,第二天一大早,李老汉就打扫房前屋后,还将门前过道上的积水扫到邻居张家的水沟里。不一会儿,张家的屋里传来叫骂声:“哪个老不死的,敢往我家门前倒尿水„„”一邻居出门劝解被骂,李老汉出门解释,被张某大骂不止,语言极其难听。李老汉受辱,一气之下倒地身亡。陈老太太将张某告到法院,法院判决张某赔偿损失。

法院的判决正确吗?(2分)为什么?(8分)

五、今日说法(12分)

11,2004年12月23日凌晨2点,李某带领3人强行闯入刘某住处,采取威胁、恫吓手段替朋友王某索取刘某欠的债务。当刘妻要求其离开并要报警时,李某将电话线扯断,并对刘某及其妻子大打出手,致使刘妻脸部多处出血。李某怕事态扩大,遂带人离开了刘家。

阅读材料后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夫妇的什么权利?(4分)

六、活动实践(17分)

12.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五名女学生,为了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到一家商店购买化妆品,后来又嫌太贵准备离开。不料柜台负责人张某、李某强行将五名学生带到商场保安室,逐个进行搜身检查。张某还威胁说,“不交出化妆品,就饿死你们。”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搜查、威吓,张某、李某一无所获。他们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说就赶学生走,同学们被迫流泪而去。事后,学生家长到商场交涉,但商场态度蛮横,拒不认错。

(1)张某、李某侵犯了五名学生哪些权利?(4分)请你结合案例,列举两条法律依据。(4分)

(2)请你按侵权前、侵权中、侵权后为五名女中学生维护自身权利设计三项合法、有效的措施。(9分)

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1.A2.A3.C4.D5.B6.A7.A

18.B19.C20.C21.C22.D23.C24.D25.C

26.B27.B28.C29.A30.C

8.几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小强的行为不但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公民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公民通信涉及个人生活、经济活动、思想活动、社会交往等广泛内容,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王军收到的信的内容,属于通信秘密,不经他的同意,任何人无权偷阅,更不能传播。

9.(1)该摄影中心的做法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肖像权行为。

(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另外,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该案例中的该摄影中心,未经曾、黄夫妇同意而私自损毁其照片,已构成对他们肖像权的侵害。

(3)曾、黄夫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摄影中心对其赔礼道歉,并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10.此案判决是正确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名誉代表公民的人格尊严。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然辱骂他人,侵犯他人名誉权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李老汉被辱骂气死,张某应承担法律责任,故法院做出了正确的判决。

11.(1)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

(2)向公安机关报案。

(3)向人民法院起诉。

12.(1)张、李二入侵犯了五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①我国法律禁止任何个人、组织对公民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

(2)侵权前,向侵权人说明人身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权中,可以联系“110”,依靠公安机关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侵权后,可到公安、司法机关控告、起诉,要求依法处罚

第四篇: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

福彩希望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教育格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执教人:李永凯 班级:二年级 学校:福彩希望小学

/ 19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一次有趣的观察》及语文园地四组成。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朴实易懂。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在读、思、议、做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教学内容:

15《动手做做看》 16 《邮票齿孔的故事》 17《画风》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4、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5、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6、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1、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3、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学具:

挂图,卡片,小黑板

/ 19

课时安排: 10-----12课时 动手做做看 两课时 16 邮票齿孔的故事 两课时 17 画风 两课时 18 一次有趣的观察 两课时 语文园地四 两课时

/ 19

15.动手做做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导入

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

/ 19

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二、对话平台

1、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伊琳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⑴ “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⑵ 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⑶ 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 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四、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 19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

五、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二、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⑴ 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⑵ 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⑶ 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⑷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 19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四、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五、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板书设计:

其他小朋友(同意)水不会漫出来

朗志万

水杯图 伊琳娜(不同意)

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反思:

/ 19

16.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课前准备: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 19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三、巩固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

1、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集体解疑。

2、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应该向阿切尔学习什么?

3、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 19

二、指导朗读

1、找好朋友商量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反复练习。

2、指名朗读,适时评议。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我会认:

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

2、我会写:

⑴ 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口头组词。

⑵ 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合一合、减一减……)

⑶ 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三、作业

1、完成“填填写写”。

2、组词:

刀()

尔()

更()

正()

力()

你()

便()

整()

四、拓展知识

1、读一读“我知道”。

2、学生自由交流所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3、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教学反思:

/ 19

17.画风

教材分析:

《画风》一课讲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时,宋涛提出画风的想法,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他们互相激励,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出了风的样子。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 19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⑴ 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①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④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⑵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⑶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⑷ 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

/ 19

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板书设计:

红旗 飘

画风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教学反思:

/ 19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一、教材分析

《一次有趣的观察》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整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体现一个“趣”字:首先,这个题目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其次,“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趣;其三,我种扁豆,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缠,而蔓儿偷偷绕到了竹竿的右边。这太有趣了!于是“我”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教学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保护学生自己读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身处农村,对身边常见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对课题产生好奇心,对生发较强的读书热情。加上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课文语言又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默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不难。

三、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练习默读课文。

3、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题的“趣”。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欲望。过渡: 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对课文的朗读和词语掌握的不错,那么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深入文本,学习感悟。

/ 19

1、同学们,作者在对扁豆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现在请大家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请看大屏幕:

现在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_”出画出作者观察扁豆时有趣的发现。多读几遍,和同位交流自己的感受。

2、感悟有趣发现:

句2: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引导感悟趣二: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发现很有趣?

是啊,有趣的是我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着缠上去,结果第二天,蔓儿 偷偷的跑到了右边。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发现?你们能读出有趣吗?

句3: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感悟趣三:为什么这个发现很有趣,您能具体说说吗?

原来扁豆蔓儿竟然会抖动,还会自己改变缠绕方向!扁豆蔓儿真的是向右绕着爬的呢。大家说,这样的观察有趣吗?你能试着通过朗读,读出扁豆生长的有趣吗?

3、孩子们,这样有趣的发现,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请大家用波浪线画出写小作者认真观察的词句。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4、交流画出来的词语,现在让我们抓住这些词读出自己的体会。谁来读?

5、孩子们,你们看,作者为了发现扁豆蔓儿到底是怎么爬的,他不仅细心观察,而且连续观察了很久,最终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小作者的观察过程多么细致啊。

6、这样细致地观察,我们一起练习复述吧。那现在,请大家按照老师的复述提示,同位合作练习复述这一段。

/ 19

交流复述。

7、欣赏着大家精彩的复述,老是觉得小作者的观察真是一次 有趣的观察。然而这样的结果是作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高兴)现在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出小作者高兴的心情。

二、复述练习

孩子们,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小作者发现了扁豆的生长特点,那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课前大家做了准备,谁想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过程?

同学们,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老师希望大家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那样,你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三、拓展阅读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向右绕着爬?

扁豆蔓儿 仔细观察

向右绕着爬!

教学后记:

/ 19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 19

①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如“月”“夫”,学生认读。教师演示两字合并组成新字。

②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③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当“小老师”领读,试组其他新词。

④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试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词语和句子。

3、我会读

①自读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

②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

⑤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示台

/ 19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制作

先……再……接着……最后……

清楚、完整

教学反思:

/ 19

第五篇:粤教版语文选修4 第五单元第14课知能优化演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料峭(xiào)孺慕(rú)黔首(qián)仓颉(jié)....B.滂沱(tuó)裙裾(jū)蠕动(rú)氤氲(yūn)....C.羯鼓(jié)舔舐(shì)蓊郁(wěnɡ)弓弦(xuán)....D.忐忑(tǎn)充沛(pèi)咀嚼(jué)擎天(jínɡ)....

解析:选B。A.“峭”读“qiào”;C.“弦”读“xián”;D.“擎”读“qínɡ”。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化中关于宇宙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我们的祖先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B.春天料料峭峭的风一夜劲吹,皑皑的白雪竟飘飞而下,似乎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天。....C.谷底沟壑泛起层层绿意,刚刚还层次错落的涧溪、沟壑和山林似用画笔轻轻抹过,平展如画,托住了你,也托住了你忐忐忑忑的心。....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解析:选A。想入非非:喻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是贬义。句中用其褒义,正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台湾作家、诗人余光中对李白非常景仰,他写的有关钦佩这位“谪仙人”的诗歌也不少,如《戏李白》,形象地展示了李白诗歌恢弘的气势与豪迈。

B.莺飞燕语的扬州,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花草的幽香。

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D.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解析:选B。A.成分残缺,在“豪迈”后加“„的性格”;C.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D.介词赘余,去掉“在„„中”。4.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其中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____________,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②雨不但可嗅,________。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A.①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

②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

B.①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冲着隔夜的寒气

②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

C.①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

②更可以听,可观。听听那冷雨

D.①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冲着隔夜的寒气

②更可以听,可观。听听那冷雨 解析:选A。①中,按照逻辑顺序应是“冲着„„”,“踏着„„”,目的是和下文“探入”衔接;②句要注意下文“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那么,衔接较好的只能是“幽暗”。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粼粼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嗒嗒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斜雨,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5.作者将雨比喻为“温柔的灰美人”,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中反复使用“灰色”,这是作者的感情基调,心理底色。“温柔”是形容雨给作者带来的精神慰藉。“美人”是对雨的赞美,也是作者对雨的渴慕。因为雨让作者产生了许多联想,带来了对故园的思念。

6.“在古老的大陆上”一段,是作者对过去听雨的回忆,在这一段中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这一段中,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雨”。共用了三个比喻。其一,将雨比喻成“古老的琴”;其二,将雨比喻成“耳熟的童谣”“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其三,将雨比喻成“蚕吃桑叶的声音”。这些声音都给作者带来了美好的回忆。7.作者为什么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雨”的“单调”是说明大陆的雨和台湾的雨没有两样,过去的雨和现在的雨也没有什么两样;雨没有变化而人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离了故国家园,听雨能让人产生联想、产生思念,所以“雨”是耐听的音乐,是回忆的音乐。

8.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青苔”生于潮湿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历久而成,身处远离祖国的作者借“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以形象表达埋藏于心底的那份记忆的深邃与遥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听 雨

季羡林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有删节)9.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听雨时的喜悦感受;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的境界;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现自己的人生境界。

10.第三段中“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五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个文人,也能感受到雨中的诗意,所以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现在听到雨声想到的是麦子获救之类的世俗现实民生问题,所以说是俗人。

11.从文中来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执着于个人悲喜。②超越了人生的悲欢离合。③关注民生。

三、语言表达

12.为下面一段新闻用对联形式拟一个标题。

近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到台湾高雄光兴街159号,拜会著名诗人余光中,并向这位83岁的老翁敬献2007年赠送给台湾台中禅寺的同源桥的模型,同时还送上自己两幅书法作品,一条幅上抄写着余老的诗《乡愁》,另一条幅上是自己近日写的诗《云彩》,这两首诗均表达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朱炳仁接过余老手中的图册感慨万分,虔诚地说:“今日我特地带着为您写的诗《云彩》来拜访您,您的那首《乡愁》在大陆,上至总理下至儿童如今都已经吟颂了,虽然相隔40年,但我俩的情怀是一致的,您的《乡愁》写的是两岸的昨天,我的《云彩》写的是两岸的今天,但愿我的云彩能解您的乡愁。”余光中先生听了很高兴,马上拿起笔在朱炳仁先生用毛笔书写的《乡愁》、《云彩》两首诗的条幅上题了字“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隔两岸,不阻云彩飞”,接着两人又谈到能否在海峡两岸召开《乡愁》和《云彩》的朗诵会和演唱会时,余老又说:“我下阶段会有很多活动在大陆,是可以结合进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朱炳仁赴台送《云彩》,余光中握手言《乡愁》。

13.下面是柯灵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的一段话,请你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将这段话重新表述。(60字以内)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萧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想象中的散文,应该是题材多样、情味多样、风格多样的,并且能用文字表达出丰富、新鲜而深刻的思想。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一定会用文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4.改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滴进我的回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雨声轻灵,是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雨声清脆,是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雨声舒缓,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

下载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年级下4单元作文粤教版《洋葱头历险记》读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