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女儿的爱心
浅谈如何培养女儿的爱心
世界因为有爱才精彩,生活因为有爱才会幸福,心灵因为有爱才能满足。孩子要先有爱心,才能成才。我在教育孩子的时侯,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
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基础。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下,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经常经常吵吵闹闹,如果父母说话时总是用生硬的语气,那么孩子的性情也会变得越来越暴臊,动不动就发脾气。父母和祖父母、邻里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孩子置身于这样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因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爱他人、助于助人。结合日常生活小事对女儿进行爱心的情感教育。记得,女儿上大班时,有次坐公共汽车,车上坐满了人没空位,我对女儿说“你看,那个老爷爷站着多累,而且老人家站着也不安全,我们把座位让给他吧。”后来,女儿在乘车时或在其他场所,看到别人有需要都会主动让座。平时,我我带女儿去菜市场,经常会看到讨饭的残疾人或老人,我都会让女儿送给他们一、二块钱。同时不忘教育女儿,我们不仅要学会自食其力,还要懂得关心生活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从而培养女儿的仁爱之心。
我有这样一个习惯:坚持每天晚上和女儿一起看新闻,让她知道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如:扶贫助学、无偿献血、助养孤儿、义工组织等动人事迹,让女儿知道人人都需要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同时让女儿学会对现在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恩。
女儿喜爱看图书,听童话故事,唱儿歌。我就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对女儿进行爱心的情感教育。记得,在我给女儿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女儿被故事中小女孩的遭遇打动了,不由的哭了起来。我总是觉得每个人天生就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只是看后天如何如何培养。如《孔融让梨》、《一碗馄饨》等,每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结合身边的事对女儿进行爱心的培养,帮助她分辨是非,懂得真善美。
节假日,我都会带女儿到郊外、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走走,让女儿在领略大自然的美感中,锻炼她的爱心。让女儿学会爱护花草、草坪不能践踏、花木不能攀折、果皮杂物要扔进垃圾桶、要保护小动物。
我总觉得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珍爱生命,才能真正做到爱家、爱国。
第二篇:北大女儿培养心得
北大女儿培养心得:削减作业量超过50%
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是每个家长[微博]的愿望,但如何帮助孩子取得好成绩却是个难题。昨日,一位在培养孩子上颇为成功的家长,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他的经验。他将自己的心得写了出来,目前已完成的部分有2.6万字,其余部分仍在编写中。他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长的引导关系密切,我不想让这些经验烂到我的肚子里。”工作外的精力都拿来培养女儿
这位家长叫扈建龙,是一位退休公务员[微博],他的女儿扈文琪2013年以文科全省第5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微博]。“当我走进北大校门时,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算我培养孩子十几年的回报吧。”扈建龙回忆去年送女儿报到时的情景说。谈到女儿,他一脸幸福,他说,女儿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与他从小给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关系很大。扈建龙说,女儿一出生,他就把工作外的几乎所有精力投入到培养女儿身上。女儿很乖,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除了有一段时间迷恋上漫画书外,再没有其他“出格”行为,大多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生活、学习,孩子成绩一直很好,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
已经写完“如何安排课外阅读”
扈文琪上了大学后,扈建龙经常回想起以前教育孩子的情形,也有很多感触。扈建龙觉得,作为“过来人”,他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可能会帮到其他家长。他断断续续地总结着教育孩子的经验,花一年时间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有2.6万字。“这是我给女儿安排课外读物方面的心得,还有其他的几个方面,我会继续写,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写成一本书。”扈建龙说。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见到了这篇题为“如何安排课外阅读”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孩子应该看什么读物、课外阅读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以及如何陪孩子阅读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扈建龙总结,给孩子安排课外阅读要注意三个字:“少”“图”“陪”。意思就是量一定要“少”,书籍要多采用“图”画书,必要时还应“陪”同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女儿:能有这样的爸爸很幸运
扈文琪说:“我能考上北大,爸爸有一半以上的功劳。他从不强迫我做不喜欢的事,别人写不完作业要挨批,我写不完,他帮我签字,我们之间更像朋友,不少同学都羡慕我呢!我也特别喜欢和他交流,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其他,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这种交流得到的。我明白爸爸为我操了很多心,能有这样的爸爸我很幸运。”
这些理念或许对你有启发
一说起如何培养孩子,扈建龙总有说不完的话。他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多陪孩子,批评、打骂都是错误的教育方
式。用他的话说就是“你陪孩子的时间多了,他给你的回报自然就大了,陪孩子的时候家长也要明白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1、给孩子“减负”
根据作业重要程度削减,一般削减半数以上
扈建龙说,女儿在学前主要是玩,他没给女儿报任何兴趣班,只是买一些故事书读给她听。除此之外,他还让女儿接触一些简单家务活。女儿上了小学后,只要有人找她玩,扈建龙也都同意她去。他很重视女儿玩的质量和种类,他把游戏分为三个种类:人文游戏(和小朋友玩)、器具游戏(玩玩具)和自然游戏(到公园、动物园玩),三者缺一不可。
为了给女儿留出更多的时间玩、休息,扈建龙会根据作业的重要程度进行削减,一般都削减超过50%,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初中。“完不成作业老师会批评她,我都会给作业上写‘经家长同意未完成’,因此我和很多老师的关系都很紧张。”扈建龙说。但他这样做不仅没有影响女儿的成绩,还给了她更多的业余时间。
2、培养良好习惯
家长要做榜样,孩子学习时别看电视玩游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她成绩稳定的根本,这也增加了她对社会上一些诱惑的抵抗力。”扈建龙说,“由于小学时要尽量满足她玩,所以时间机动性很大。到初中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我开始逐渐培养她按作息时间学习、休息。”
从初中开始,扈文琪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作息习惯:饭后与父亲讨论一个小时学习方面的问题,然后再写作业,睡前再和妈妈一起读半个小时左右的英语。到扈文琪上高二的时候,已经不用家长管了。
扈建龙认为,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并且在孩子学习时不要看电视或玩游戏,以免打扰孩子。经常外出应酬深夜回家或夜不归宿的家长,肯定会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3、培养学习兴趣
家长不应只是监督者,而应尽量提供帮助
扈建龙从女儿上小学开始就和她一起学习。女儿小学三年级时,一次睡觉前突然和扈建龙说:“爸爸,我除法总是算不好,咋办?”扈建龙二话没说就拿出笔、本子,和女儿一起做除法题,做题的过程中他发现女儿知道基本方法,只是练得少。经过半小时的练习,再加上细节方面的指导,女儿觉得掌握了。
上初中后,扈文琪的物理成绩非常好而化学成绩较差。她问爸爸:“你能让我的化学成绩像物理的一样吗?”扈建龙回答:“肯定没问题。”经过观察,扈建龙发现女儿的理论知
识还不错,只是应用方面较差。于是,他就把蒸馍、豆腐放到塑料袋里让它们发霉,告诉女儿这就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需要与什么理论结合,生活中的实践让扈文琪对化学产生了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好。
“家长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监督者、督促者,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也不能责备,而是应该尽量给其提供帮助。”扈建龙说。
4、成长中有问题
别指责孩子,要多抽时间陪孩子
在扈文琪成长的过程中,扈建龙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扈文琪刚上初中的时候,曾一度痴迷于各种漫画书。“那时候她漫画书不离手,不仅影响学习,有时候连正常的生活都不顾了。”扈建龙说。
女儿的这种情况很快引起扈建龙的注意,于是他买了一些和漫画书类似的老版小人书,如《三国演义》、《林海雪原》等,利用这些小人书分散她对漫画书的注意力,同时每到周末就带女儿去郊游,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情上。半个月后,扈文琪逐渐地放弃了漫画书。
“越到这种时候越不能指责孩子,而且要多抽时间陪孩子。那些迷恋于网络游戏、电视剧的孩子,大多都是由于家长陪孩子时间过少导致。”扈建龙说。
专家声音
尊重孩子、陪读值得提倡,但经验不可照搬
西安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表示,每个孩子因家庭环境、父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不能靠同一种方法教育成功。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应是不同的,它应该是不可复制的,家长不能盲目套用那些所谓“成功经验”,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摸索如何教育孩子。
许建国说,虽然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有些原则是相近的。在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兴趣、跟孩子陪读等方面,这位家长做得很好,他知道给孩子玩的时间、削减作业量以保证孩子的精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陪孩子学习,没有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或兴趣爱好而忽略孩子的学习,这些都值得家长们学习。
第三篇:德育论文-培养孩子的爱心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爱心
[内容摘要]一个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从小培养,他必须具
备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爱心。家庭、学校、社会是培养小孩子爱心的环境,作为一位小学农村一线教师我深知农村孩子具有爱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小做起;爱心要榜样示范;同时保护好孩子的爱心;为孩子提供爱心教育的场所;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感恩。
[关键词] 爱 培养 家庭 学校 父母 老师等。[正文]
爱是人类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类借以维持自身发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心其实就是知恩知得,能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然而“爱 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只要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发产生相应的爱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才会产生的情感。作为一位小学农村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爱心呢?
一、爱心要榜样示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的
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只有拥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比如,邻居家老人生病,父母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人做事。经常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他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爱心要从小抓起。
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是孩子的天性。它根源于父母的私爱和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渴、泯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假如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那么这种父母之爱,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爱心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在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点点滴滴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三、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卢勤老师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然而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一个小女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要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吧。涓涓之水,汇成江海,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
四、提供爱心教育的场所。
班集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为孩子营造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氛围,让爱心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间,是我们做班主任的责任。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在孩子的言谈中,我得知班里很多孩子欺负他,歧视他。我与家长取得联系后,从家长的谈话中得知:家长在物质上的给予孩子的比较多,但孩子平时在家很少与人交流。于是我找来班上比较活泼、开朗的一名学生,与她谈起这位孩子所处的环境,这名学生听后,很愿意配合老师、家长,主动和那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
作业并相互交换礼物。慢慢的,更多的同学和那个孩子一起玩,老师适时鼓励,从此再没有同学欺负那个孩子。孩子们在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中生活学习。
五、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1、利用节日为孩子提供献爱心的机会。如:每年的“教师节”,让孩子把亲手做的贺卡或礼物交给老师; “三八妇女节”,开展“三个一” 活动(做一朵小红花,讲一句祝贺语、帮妈妈做一件小事);“三月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到街上送水)。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妈妈,阿姨及他人工作的辛苦。从中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长辈用血汗换来的,平时要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要尊敬长辈、考敬长辈。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2、用身边的实例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如:学校一些特困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生活费用时,我们便开展献“爱心” 活动,发动孩子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通过与孩子交流,使孩子知道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如:捐献骨髓、扶贫助学、无偿鲜血、领养孤儿等一系列的动人事迹,让孩子知道,人人都需要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六、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育孩子对社会、对环境、对周围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对孩子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行动回馈社会。让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和社会。比如:我校现正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全校师生正常的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全校师生捐了十吨纯净的矿泉水,他们同我们共度难关,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找到这一事例让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爱父母,爱朋友,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我们每个人未来的生活也才能更加幸福而安详。老师和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营造爱的氛围。为了家庭能多一份温馨,为了社会能多一份祥和,老师和父母应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第九、十期。
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4、《好习惯我们要从小抓起》等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从古至今,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在社会上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做有益游戏,多看益智图书。孩子喜欢做一些简直而有趣味的游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表达爱心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从孩子识字起,就应该多给他们看一看益智图书,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真善美。
第二,多交往,拓展交往空间。孩子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我们要让他们学会多与人交往,从交往中学到东西,孤独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造成自闭症。爱心,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第三,父母重视,多教育,善于引导。孩子的第一临护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作为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情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加表扬,让他们的爱心行动得到鼓舞。
第四,注重言传身教,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大人们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大人们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有什么会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呢?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第五篇:对幼儿爱心培养
对幼儿爱心培养,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爱心缺乏现象在我国儿童中相当普遍。据报道,在对某幼儿园幼儿的心理测试中,绝大多数幼儿对置无家可归的小猫于死地的办法心致勃勃;对不小心冒犯了自己的人大多数决定采取报复;对处于困难中幼儿有一半孩子表示不愿意提供帮助。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多么的不和谐。
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历次召开的“未来世界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中各国代表提出的一致看法是:要教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特别指出应帮助儿童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没有爱心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在未来就无法发展甚至生存。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中二班幼儿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对该年龄段的幼儿爱的情感发展状况的调查
内容分三项:在关心教师和同伴意识中的“共享”、“帮助伙伴”、“关心老师”意识的占80%。对父母有关爱意识的占71%。与同伴相处时,如:“玩具共享”、“图书共享”、“关心伙伴”等有关爱表现的占24%。
(二)教育实施: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孩子单纯、幼稚,喜欢摸仿。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对人对事热忱友好,为幼儿树立楷模。爱心是在人与人的接触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可以从成人爱心的谈话和行为中,感受并学习成人心灵深处的这种优良品质。记得有一次钱钱带来一只受伤的小鸟,我看到后同情的抚摸着它的羽毛,这时小朋友也被我的真情打动了,纷纷学着我的样关心起小鸟来,还问小鸟疼不疼,有的还要带回家去养。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投入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才能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关心父母、老师和伙伴。
A、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爱,促进幼儿利他,培养角色换位能力。
如:讲“野花”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对老师的爱;讲“七色花”理解主人公关爱伙伴、他人的行为;学习歌表演“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为爷爷捶捶背”,从表演的动作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时所产生的愉悦情绪;听红军爷爷的战斗故事,了解老一辈为我们今天幸福付的一切。
B、围绕周围人如何爱自己为题的讨论;
如:妈妈是怎样爱我的?
妈妈每天为我忙碌、操劳,“我生病时妈妈整夜守护照顾”;“是谁把操场扫的这么干净?操场上没有一点点垃圾和落叶”;
又如:幼儿园老师和同伴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生病时吐了好多,老师为我洗干净”;“我摔倒了小朋友把我扶起来”。
通过一系列的话动,幼儿道德认识上有了较大提高。如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有的小朋友随地扔纸,陆嘉羽经过说:阿姨打扫院子多辛苦”;张民把别人组装的玩具弄坏了,励可欣批评说:“人家组装好小汽车多不容易,你干吗破坏掉”。懂得得了关心别人,张齐岚见生病的妈妈来接他,第一句话就问“妈妈还烧吗?”;朱宇琦的妈妈说:“琦琦看到妈妈蹲着干活时就将小凳子拿来让妈妈坐”;
c、借助媒体育爱心
让幼儿观看影视中救护、援助、服务、合作等方面的报道及阅读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等,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让幼儿观看抗洪的纪实报道,启迪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学习解放军叔叔和武警官兵誓死坚守大堤,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抗洪精神。让幼儿观看非典时期医务人员抢救病人的报道,学习医生们的无私奉献精神。组织幼儿给灾区人民捐献物资,激发幼儿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虽然幼儿对祖国这个概念不太理解,但“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这颗种子必须在早期就埋进孩子的心田。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了解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急需救助以及缺水问题等,组织幼儿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幼儿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向贫困山区的人民伸出友谊的手,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
3、通过爱的认知、爱的体验、爱的行为的培养,以及情境表演、创设情境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关心别人,并付诸行动。
A、爱的认知的培养。认知是产生情感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引导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他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关心他;有小朋友摔到了,别的小朋友不应该站在旁边看,而应该把他扶起来,并帮助他拍拍身上的灰,问问他疼不疼。我们还随时引导幼儿关注困难者,帮助他人,如看到有的小朋友没玩具时,就应该邀请他一起玩;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说他“笨”,而应该耐心、友好地去帮助他。
B、爱的体验的培养。情感是行为的内在动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以身作则,对需要关心的幼儿予以安慰关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屠晨晨的父母离异,有时她情绪不好,爱哭,我们就常常亲切的安慰她,搂搂她,亲亲她,告诉她老师非常喜欢她,这样不仅使晨晨的情绪有所好转,也使别的幼儿受到感染。其次,我们还设计了“他摔倒了”、“她为什么哭了”、“我来帮助你”、“小鱼怎么了”等教育活动,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景时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么对你;如果你不会做游戏或做不好,你希望别的小朋友不理你、笑话你,还是帮助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该怎样做。
C、爱的行为的培养。在幼儿获得了爱的认知,产生了爱的情感后,我们就引导幼儿把认知、情感若实在行动上,教给幼儿相应的积极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幼儿表现爱的行为方式往往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如,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结果挤成一团,而没有人想到采用其他的安慰方式;看到一个小朋友哭了,好几个小朋友都掏出手绢为他擦眼泪,反而弄的哪个小朋友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别的方式表示自己对摔倒的小朋友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幼儿想出了为他掸土、搬椅子请他坐下、询问他疼不疼、为他揉腿等方式。同时我们还创造机会让幼儿实践,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关心、友爱行为,适时强化他们的好行为
D、创设情境及情境表演等活动,进行练习、强化幼儿行为。如情境表演:“我为妈妈过生日”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一个吻,一句“妈妈辛苦了”,一个自制的小礼物,表达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又如情境创设“老师病了”则引导幼儿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同情、关怀的情感体验,教育幼儿在言语、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人。
E、爱护小动物,激发幼儿的爱心。平时除了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并让幼儿自然角里饲养易于管理小动物,如:金鱼、小蝌蚪、小白兔等,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同时设置一些情景以激发幼儿的爱心,如: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小朋友怎么办?兔妈妈去拔萝卜了,大灰狼要吃掉小白兔,小朋友应该怎样帮助它?幼儿通过以上情景的回答,起爱心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4、加强家园联系,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爱心。
培养幼儿的爱心,家庭和学校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因此我们就加强了家园间的互动。但在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的初期,很多家长不太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如,有的认为爱心培养可有可无;有的虽然表示有培养的必要,但认为无需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有的希望幼儿园加大智力开发的力度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有的甚至认为培养幼儿的爱心,会使孩子从小吃亏,长大窝囊等,针对各种各样的认识,我们在“家长园地”中向家长宣传了爱心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爱心培养的目标、内容,使家长对爱心培养工作游乐初步的认识,并帮助家长分析幼儿忽视长辈的辛苦、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随意对待小动物等缺乏爱心的表现,对幼儿今后社会性、人格发展的危害,促使家长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同时,我们还经常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一些培养爱心的方法。如:如何在家庭中营造友爱和谐的精神环境、如何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如何强化幼儿的爱心行为等,使家长逐步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更有力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促进家园之间、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开设了“我的教育经验“、”夸夸我的好宝贝“小信箱”等栏目,很多家长纷纷投稿,大家分享着培养孩子的经验与收获。此外,我们还组织家长就“当孩子做出关爱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使家长了解到用正确方法适时地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巩固与内化。
四、幼儿爱心培养的实效
在实施了爱心培养之后,幼儿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进一步认识,道德认识的提高,促使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且形成内部动力。在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或客观环境出现需要做出相应的行为反映时,幼儿能主动接受积极执行。爱心培养结果表明,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行为训练,强化成为习惯,是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统一的预期成效。
(一)实证性效果
幼儿关心老师和同伴的行为提高了18%;对父母的关爱行为提高了22%,关爱同伴的行为提高65%。
(二)老师观察后的效果评价
爱心培养实施以后,关于幼儿的动人事例一直是教师们交流的话题。觉得我们的孩子更富有爱心了。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在操场上高兴的转着圈,踩着高跷。“呀,齐齐摔倒啦!”“我来扶。”“你疼吗?”“你别哭,是地不好,把你摔疼了,我们来打它。”许多幼儿拍打着地。此情此景让我们体会到的是那种清澈见底的纯情。
幼儿能够对同伴友好宽容。虽然游戏时也会发生一些小争执,但是事后常常能听到:“我们是好朋友”“你是不小心的,我原谅你。”
幼儿更自信了。在学习中幼儿经常抢着说:“老师,让我自己来。”“老师,我能行。”对老师也体贴关心了许多,老师嗓子哑了,幼儿回相互提醒:“嘘,别吵,老师病了,我们乖一点。”
(三)家长对爱心培养的评价
家长对幼儿的变化感受最敏感、最深切。他们觉得爱心培养就象一条红线,把孩子们的各种素质串起来了,所以孩子们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孩子们现在进步快,懂事、体贴人、善于交往、自信有主见。
五、结论
爱心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共同关注的热点。认为,使人懂得能得到别人的爱,亦能爱别人是爱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母爱使婴儿获得爱,其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益于发展成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幼儿期爱的教育应该使幼儿懂得接受父母、教师伙伴的关爱,也能关爱他们,自己才能愉快。
(一)、效仿榜样是爱心培养的有力手段。
儿童表现的利他行为有很大差别、利他行为的总数是与父母亲在儿童面前对待别人痛苦的方式有关。母亲的情感反应导致儿童在助人、同情及分享利他行为频率的差异。儿童的母亲不是单纯的从认知上向儿童讲清楚别人的悲痛,他们富于感情的反应,有时深刻的感染儿童,有效地提供利他行为榜样,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教师取代家长身份关爱体贴照顾孩子的行为,为其现身说法,以身示教,致使教师、家长关爱他人的行为是幼儿仿效的榜样,幼儿表现出高频率的利他行为。
(二)、关爱他人的情感,在实践中积累体验,逐渐形成稳定的行为。
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不是依靠“教”才学会的。是在理解他人的痛苦与需要的情感变化过程中逐渐产生同情心,良心驱动下。在角色实践活动过程,小组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付诸行为强化的结果。
(三)、培养幼儿积极的道德情感,实施爱的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家庭、幼儿园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影响,增强教育力度,利于提高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