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信念模式在吸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在吸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1,关于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理论模式(HBM)是由美国的 Hochbaum, Kegeles, Leventhal and Rosenstock 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来的。用于解释为什么人们不接受“疾病预防性筛检”。健康信念是个体对自身健康的追求、认识、期望和标准,即欲达到的目的。现以健康信念的内容来对吸烟行为的矫正进行具体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1)个体的健康信念,即人对健康与吸烟的看法,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认知等。(2)行动的线索或意向,通过教育和宣传使吸烟的人能否树立起足够大的信念戒烟,开始吸烟的人能否引起足够重视不去吸烟,不吸烟的人能否劝诫吸烟的人戒烟。(3)影响及制约因素,是指影响及制约吸烟者决定戒烟的因素和未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因素。其中心就是个体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
2.针对适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按烟草的接触程度和接触途径可以将人群分为以下几类:一般人群、开始吸烟、烟草依赖、健康危害的人群四类。四者可以通过被动吸烟环节建立如下关系:
进行健康教育及干预方式:
环节一主要原因为:同龄人的影响;长时间压力过大;以为吸烟有一定好处;老师或者所尊敬的人持续吸烟等。其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等低年龄段人群。主要策略是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等,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等措施,高素质人群的劝告、卫生保健人员的提醒、报刊杂志的介绍、家人或朋友患过此病等,特别是要反复提醒教育青少年远离烟草,还可以通过政府立法提高香烟价格,提高香烟质量等。目的是让其树立其吸烟对身体有害这个信念模式。
环节2、3产生的原因是烟草的依赖,需要通过监督戒烟。主要策略是督导戒烟。吸烟者戒烟的几个阶段是戒烟前、准备戒烟、采取戒烟状态、维持戒严状态。戒烟的主要问题是戒烟者的决心。戒烟前鼓励患者充分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好处,寻找戒烟的障碍,明确戒烟的激发期和制定合理的戒烟计划。开始戒烟阶段要采取着实可靠的方法,如逐渐减量戒烟法(如每周一包烟减为一周半包),突然停止戒严法(如依靠人监督,不带烟不带打火机),以及尼古丁替代法(如用咀嚼胶或贴剂形式的尼古丁替代产品)。戒烟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适症状,如烦躁、入睡困难等症状,可以通过深呼吸、睡前运动等方式进行适时调节。坚持戒烟的持续阶段,要采取一些有效地方法远离诱惑,如吸烟的场所尽量不要去。当然也要运动和保持愉悦的心情,适时缓解压力对于戒烟很有帮助。
E 环节主要靠宣传和政府、行政等部门制定相关法规。主要通过减少吸烟人数、隔离吸烟人群(如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采取罚款等措施或者设立专门吸烟区)等措施。
3.健康信念模式在戒烟行为中的评估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个体的健康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也就是说患者是否有健康教育需求和是否愿意接受健康教育.这主要和患者的健康信念密切相关。此外,还和许多的外在影响因素有关。
1.对吸烟者健康信念的评估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个体的健康信念受以下4种认知程度的制约:(1)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如对“你知道吸烟有哪些危害?”等问题的回答较充分者则表明认知好。(2)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如说“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于吸烟”等.则对吸烟的严重程度认知好;(3)对戒烟所产生的效果的认知。如认为“我准备戒烟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则理解为其已认识到遵守预防性措施的利益及好处。(4)对预防性措施障碍的认知。如认为“我将劝说周围人少吸烟”认知较好,对健康信念的评估主要是从其对这4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健康信念程度的高低。
2.对促进作用的因素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能否采取预防性措施,除个体的健康信念起作用外,他人的提醒、报刊杂志的宣传、亲朋好友的忠告也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注意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确定患者的行为是否受他人的影响。如果有亲人的鼓励则动员其朋友来鼓励效果可能更好,如果有朋友戒烟成功则又会有很大的鼓励。
3.对制约作用的因素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影响个体采取所建议的预防性措施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人格、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条件等。例如吸烟者比较内向适应能力比较差,工作者应尽力帮助患者,如争取患者的亲朋好友的支持。如果比较活泼开朗,适应能力强,则对戒烟者的负面影响小。
因此,健康信念模式在健康教育评估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患者的健康信念高低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避免对所有患者都采取千篇一律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评估,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自觉地参与康复训练和自我保健护理。
第二篇:健康信念行为改变模式对吸烟行为解释
对吸烟行为的解释
姓名: 班级: 学号:
运用健康信念行为改变模式对吸烟行为解释可以根据其基本内容和其在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可得出以下步骤:
一、首先,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产生“恐惧”。
要对吸烟者本人并且其亲属、朋友等人群宣传吸烟的危害,用专业的知识,通俗的语言有侧重的告诉不同类型的吸烟人群,以达到让烟民甚至全体人民意识到吸烟行为的坏处与不得不戒烟的迫切性。1.吸烟致癌: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等等。2.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3.吸烟者发生中风等脑血管病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4.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最终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影响生活质量。
5.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等。
6.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提前。女性90%肺癌、75%COPD和25%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比不吸烟妇女高25%。
7.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使其子代癌症发病率增高,而且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妊娠期吸烟可增加胎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
8.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数量减少,形
态异常和活力下降,受孕机会减少。吸烟还可造成睾丸功能的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
9.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二、必须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吸烟的行为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由此让全体烟民及其家属认识到戒烟的益处,戒烟所能带来的好处,调动他们的所有积极性来戒烟。
益处如:1.大大降低烟民及家人得上述各种疾病的机会,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可以改善你的味觉,增强你的睡眠质量等。
2.你的家人,同事及朋友不用吸入二手烟散发的毒气,保证了他们,你爱的人的健康。
3.你的手指、牙齿不再发黄,口味开始清新等等。5.你可以节省很多很多的钱。
6.因为身体健康,你会有一个安详的晚年!7.保护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三、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吸烟这个不良行为。
告诉他(她)们一些戒烟的技巧及方法,并督促他们执行,一些年轻人,主要是靠吸烟来缓解心情,靠吸烟来减低心理压力,突然戒烟有可能会觉得心情烦躁,不能接受,一定要耐心加以疏导他们的情绪。
(一)对于一些吸烟时日尚短的人,通过宣传其危害,告诉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来戒烟,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好愉快的心情。
1.戒烟从现在开始,完全戒烟或逐渐减少吸烟次数的方法,通常3~4个月就可以成功。
2.丢掉所有的香烟、打火机、火柴和烟灰缸。3.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
4.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5.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尽量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
6.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足以令戒烟的计划前功尽弃。
使他们牢记一些小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l)在戒烟的5日当中要注意休息,生活作息规律。(2)忍不住烟瘾时可立即淋裕
(3)两餐之间喝6-8杯水,促使尼古丁排出体外。(4)饭后到户外散步,做深呼吸15—30分钟。(5)尽量少喝刺激性饮料。
(6)可吃多种维生素B群,能安定神经除掉尼古丁
使其通过医师的指导,过了最初五天后,继续保持:(1)饭后刷牙或漱口,穿干净没烟味的衣服。(2)用钢笔或铅笔取代手持香烟的习惯动作。
(3)避免到酒吧和参加宴会,避免与烟瘾很重的人在一起。(4)准备在2—3周戒除想抽烟的习惯。
(二)但对于烟瘾比较大的,或是岁数上了年纪的烟民,因为长时间对于尼古丁的摄入,尼古丁已经成为一种烟民人群中身体的一种必须要存在的物质,尤其老年人的并发疾病比较多,而戒除烟瘾的本质别是戒除人体对于尼古丁的依赖,既然是疾病,仅凭患者的毅力和医生的说服进行当然是不够的。对于吸烟多年的成瘾患者来说,突然停止吸烟会导致“戒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重猛跌或是暴增,全身无力,脾气异常暴躁,精神萎靡、、坐立不安、情绪焦虑,食欲差、大汗淋漓、视物模糊等,导致戒烟失败。这些不舒服的反应还有可能导致血压、心率的波动,使基础疾病恶化。这些个别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尼古丁帖片和尼古丁口香糖等的尼古丁替代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都是有效的戒烟治疗方法,把这些方法联合使用,效果会更为明显。
四、需要听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促进戒烟的实施。
1.国家和单位等职能部门应该发挥其职能,如:(1)限制烟草的发行,使人们得到它的数量减少;(2)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或者是规范、规定,如:公共场所不允许抽烟,违者给与罚款等惩罚,上班是不允许抽烟等等;(3)可以举办一些大的公益活动,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吸烟的危害,对其进行深刻的教育等等。
2.应该树立社会良好的风气,让烟民感到自己的行为是严重影响社会风气的,是违背公共道德的,通过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制约烟民。3.吸烟者的家人应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尤其是生活在其身边的朋友、亲人等,向起强调、重复吸烟的危害,时时监督吸烟者的行为,以达到让其戒烟、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4.吸烟者本人更应该充分了解吸烟的危害,加强自制力,时刻头脑保持清醒,增强意志力,达到戒烟的目的。
5.儿女应该帮助父母戒烟,保证他们的晚年生活的幸福。身为父母也要注意儿女是否吸烟,如今青少年吸烟者增多,更容易从小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五、应该谨记,当戒烟行为进行一段时间后,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戒烟者容易在精神上懈怠,或者是受到周围烟民的影响等,从而造成复吸,研究表明:复吸会造成比吸烟更大的危害,所以防止复吸是戒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容易使吸烟者复吸的危险情况(当周围人吸烟、感到压力大、人关系紧张、心情烦躁、饮酒后),控制持续的吸烟欲望。
2.创造一个有助于戒烟的环境,通知周围的人,自己已经戒烟了,请他们监督自己,并请周围的吸烟者尽量克制在自己面前吸烟。3.时常回顾以往失败的戒烟经历,并从中找出哪些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哪些是导致复吸的原因,以便在这次的戒烟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4.选择适合自己的戒烟方法:“逐渐减量法”或“突然停止法”。
5.取得成果后,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
6.谨记妥善处理戒断症状,要明白这些症状只在戒烟的早期出现,戒烟成功后,不仅这些症状会消失,而且还会感到比戒烟前更轻松,更充满活力。
第三篇:“分类培养模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分类培养模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刘高常(江西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以及各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成为必然。本文通过研究分类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研究生分类培养的5条实施途径,以供各界参考。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校仍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既没有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对硕士研究生实行类别的划分,也没有体现出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环节上的不同,从招生到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等,几乎每个环节都按照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标准进行。因此,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较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近年来,为了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势必要求原有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如何改革与完善现有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必要性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扩招
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学位而言的,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有很大的不同。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职业方向,主要培养科研后备力量。为了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我国专业学位增加至17个类型,其中具有工程硕士培养资质的学校达205所,获MBA培养权的学校近100所,预计2010年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生将达到在学研究生总数的40%。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增加,过去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分类培养模式成为培养应用型硕士的必要条件。
2、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规格的复合人才。据统计,2002年硕士研究生进入高校工作和继续深造的人数占当年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47.8%,这个数据说明,当时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国家培养教学型、科研型人才。然而,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进入企业类型单位工作的研究生人数占当年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30.4%,随着扩招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企业工作的研究生会越来越多。据我国有关部门估计,社会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已经达到对整个研究生需求的70%。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化的就业致使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多样化,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通过分类培养模式来实现。
3、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性
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高校457所。这些高校,历史背景不同、规模和层次不同,办学取向和学术传统也不同,各自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并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学校类型恰当定位,选择或确定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发展规律,关注市场经济需求与发展,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的现实要求。相应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遵循多样化原则,构建新型的“分类培养式”模式。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规模质量,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是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主要环节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定式,它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优化设计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如图1所示:
模式具有对事件的构造、解释和预测功能,体现在培养模式上就是构建一定的培养目标、反映培养过程、通过培养评价保证培养结果。简而言之,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考核三部分构成。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的导向性要素。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硕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规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整个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
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的组织性要素。培养过程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包括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和导师指导。招生是培养过程的起点,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学制可保证质量;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和导师指导是培养过程的重心,课程设置和科学研究是并重的,导师指导贯穿于它们二者之间,研究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这三个要素的作用下得以提升。培养过程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其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优化组合。
培养考核:培养考核是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贯穿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考核的实质是对培养模式各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做出的客观衡量和科学的判断,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反馈和调节。其目的是通过调节与反馈,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以提高培养质量,考核质量是否达到预定培养目标。培养考核的范围涉及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的考核。
设计“分类培养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依据“分类培养”模式的内在逻辑进行“标准化架构”,形成相对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参照操作的标准样式,从操作层面而言,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三、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主要实施途径
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可以概括出分类培养的以下几条具体实施途径:
1、学位类型细化分类
学位类型的细化分类,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来改善这种状况。美国的硕士学位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学术型和教学型的硕士和专业硕士。第一类主要授予攻读人文科学的文硕士(Master of Ats)和攻读理、工、农科的理硕士(Master of Science),主要是为了毕业后担任教师和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第二类是针对今后的职业进行培训,有些领域的专业学位是取得执照的先决条件。英国的硕士学位分为研究型学位(Research dgeree)和课程硕士(Taught Master),研究型学位以专题的深入研究为主,论文的科研水平要求较高,合格者授予Ma(即传统的“文学硕士”)、MSc(新型的“科学硕士”)和Mphil(这是从硕士向博士过渡的学位)等研究型学位;课程硕士,以修读课程为主要方式,读完这些课程后可授予学位。英国还有一种哲学硕士学位,介于硕士和博士学位之间,它是一种高等教育学位,但大多数学生把它看成是一种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过渡阶段。可见,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目标都较明确,有利于根据不同的目标分类培养,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实行分类培养。为了简便起见,本文借鉴美国的分类方法,将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
2、根据不同的学位类型进行培养目标定位
学术型硕士是指全日制从事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和有意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对其着重在于研究性与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发现规律,创新理论,发展知识为目标。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同时,要求硕士学位获得者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从事教学工作和基础性、理论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专业学位硕士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培养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要求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实干精神,如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高度的职业道德以及忘我的奉献精神。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新技术发明、应用与创新的能力,主要从事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上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设置多元化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关键在于通过传授系统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对本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课程设置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连贯性和层次性,同时加强课程的宽广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前沿性,培养有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具体可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四者再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有层次、有关联的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可以让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用其行业的经验和思维来充实和改进大学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突出技术性与应用性,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首先,依据不同学科及专业特征、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设置“平台”课;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实际需要设置“模块”课,从而形成以“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不同“模块”课的设置可突出不同研究生的个性;第三,以不同的培养目标,赋予学生按自己需要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也具备一定实干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4、导师分类指导
学术型学位导师的指导侧重于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传授,可实行本学科、跨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通过导师组的最佳群体组合,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开阔视野,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专业学位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实践经验。当今我国高校大部分导师是学术型导师,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宜采用双导师或多导师联合指导。换言之,既要有理论基础深厚、实际工作能力较强和指导经验较丰富的导师做课程学术指导,还要有实践经验丰富、基础理论较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导师或研究员做实践、应用指导。二者当中应以实践工作指导为主,积极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工作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来扩充导师队伍,也可聘请他们给学生上课,因为他们往往来自生产与科研实践的第一线,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5、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多元化
学术型硕士的科学研究主要注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侧重于认识世界。学术型硕士做研究,既要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查阅、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就相关学科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要求他们的学术学位论文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具有原创性,对发展学术、科研具有较大的贡献。
专业学位硕士的科学研究注重于应用性研究,倾向于改造世界。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应把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必像学术学位论文那样注重科学理论的原创性,而是侧重于实践探索的创新,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具有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6、分类培养考核
学术型学位可分期中考核和毕业考核。期中考核在一年的课程结束时进行,由于此类研究生主要是为博士生培养合格的生源,所以对其科研素养的考核至关重要。在一年的课程结束时,对这类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采取考试形式对其所掌握的课程内容及科研方法进行考核,若通过考核,可准备进入攻读博士学位阶段;若没通过考核可转读应用型研究生。在此阶段,导师应发挥充分的作用,因为导师完全有能力鉴别出其学生是学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毕业考核,对学术研究型硕士生来说,在两年课程结束时应有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可做也可不做学位论文,可以以其所攻读专业的文献综述来替代,不要求有个人独立见解。在这一点上,我国可以完全借鉴国外的做法,把学术研究型研究生的培养当作向博士学位过渡的阶段。
对专业学位来说,考核方式以学位论文为主。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选题要面向实际工作,论文的内容应是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体现,能解决或阐明实际问题,表明本人有独立从事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这也可借鉴美国的经验,有的专业可不做学位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例如美国密尼苏达大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在毕业时要求其写出设计报告,该设计报告要在双导师或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其中有的学生要由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师来指导,设计水平要求有创新特点,使企业能够采用。另外,在企业的实践课也要配以一定的学分,否则不予毕业。
参考文献:
[1] 贺佐成.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差异[J].中国研究生,2007,(2):52.[2] 张亚丽.21世纪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3):66.[3] 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基金项目:
本文是2009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自选课题“分类培养模式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高常:(1976-),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数量研究方法、财务成本管理。
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高端论坛综述
作者:程斯辉、王传毅等
(程斯辉,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影响一个国家科技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研究生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基于此背景,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9年12月26日在武汉大学共同举办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学位办的有关领导,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等1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什么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如何进行改革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什么是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什么?有无固定的形式和统一的要素?会议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一个伪命题值得反思。由于科学主义的影响,对于很多问题,学者们都习惯于以固定的方式将其结构化和模式化;但是对于培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来讲,能不能模式化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当前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讨论热闹喧嚣,但谁也没有给出一个令众人信服的界定。有学者将当前这种“热闹喧嚣”讨论的场面加以呈现,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通过对200多篇尝试界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有“体系说”、“环节说”、“指标说”、“活动说”、“方式说”、“结构说”、“过程说”等多种界定,关于如何认识模式的要素构成,也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和“六要素说”四种。这种“热闹喧嚣”的场景是由于对模式内涵的误解和没有把握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所致。董泽芳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研究生教育思想和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社会需求,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某些典型特征,且相对稳定的理论模型和操作式样。其构成要素包括: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培养评价。
也有学者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培养模式与构成要素联系起来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界定,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因素。程斯辉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特性的一种简约性概括,它表达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要素就“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基本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诸环节中的解决方式。他认为“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蕴含的根本规定性。根据参与研究生培养主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诸环节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型模式、导师主导型模式、研究生主导型模式和社会(用人单位)主导型模式等六种类型。
二、为什么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会议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不适应说”
持该类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研究生教育应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当前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计划经济色彩还比较浓厚,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尚没有建立起快捷而有效的互动调节机制,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与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之间存在明显的“剪刀差”,以至于出现研究生教育既不适应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对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也不适应非学术机构对应用型研究生需求的现象。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2.“质量下滑说”
持该类观点的学者们提出优秀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显性的可比性指标上(师生比、经费、生源等)应该具有较好的数据表现;在学科建设上应该具有多个在全国处于前列的学科,这些学科能够起到引导、辐射和关联作用;在培养模式上,应具备独特的培养理念和比较优势;在职能发挥上应该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三个方面的成果。其次,他们认为从优秀的培养单位走出的研究生应该是精英人才,这支队伍能够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能够参与到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中,能够在不同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工作。学者们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还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其原因很多,诸如培养观念还比较滞后,培养目标还不具体明晰,导师规范还不到位,选淘对象还不严格,培养方式还有不当之处,培养条件还相对落后,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监控还存在缺陷等等。其中,多位学者特别强调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本科化的倾向,研究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正在弱化。因此,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必须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3.“国际化不够说”
持该类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然而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在国际化进程中还存在学位标准不明晰、培养方式不适应、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必须进行变革。
三、如何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专家学者们围绕着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路径选择,研究生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如何提升自身质量,如何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和如何改革现有的质量评价方式五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1.选择何种路径进行变革:激进变革和渐进改革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是选择“激进式”的变革还是选择“渐进式”的改革,需要认真考虑。他们认为,“激进式”的变革“毕其功于一役”,社会震荡大,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而“渐进式”的改革”可充分考虑教育制度的历史惯性和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与全局性的作用,因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应采取“渐进式改革”。
2.如何使研究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多元调整与结构转型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上,与会专家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多元化调整”的观点,另一类为“结构调整与建设”的观点。
持“多元化调整”观的学者认为,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各构成要素应该进行“多元化的调整” 以适应社会需求。有学者认为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可根据人才的工作领域有针对性地培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而培养的方式也应从传统的学徒式和专业式逐步向协作式、学徒式和专业式并重转换。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兴趣赋予更多的灵活性,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上,应实现弹性和系统的管理制度,例如武汉大学实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就是将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跨学科培养的方式、“1+4”硕博连读计划、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复合导师制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质量标准上,应准确定位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质量标准,以此确定考核形式与学位授予规定。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在培养模式改革上,同样要实行“多样化策略”。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单一的学术型博士转化为专业博士和学术型博士并重,博士生的选拔方式应更加灵活,要淡化笔试,加强面试和申请材料的审查,强调学生已取得的成果、经历、动机和能力等。在教学与课程设置方面,应整合纯粹知识性内容,开设前沿性的课程与研究方法课,同时要注重拼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严格规范课程考核制度。博士生的培养过程应日益开放,从单一的封闭式走向校内资源共享、校外指导加强和国际交流稳定的局面。
持“结构转型与建设”观的学者认为,为适应社会需求,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转型,在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当前要着重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有学者认为要适应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须经历一个大的转型。高新发博士认为这种转型主要解决的课题包括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调整和研究生培养方式调整。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方面,应实现应用型硕士生在数量上占75%的格局;在管理制度的调整方面,专业目录应在专业共性的基础上把握专业的特殊性,将应用型硕士学位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更紧密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在学位授予方面,可考虑只修课程,不做学位论文,也可考虑用调查报告、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形式代替学位论文。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应以走出校园、走近职业领域、参与实践、参与应用为导向。在实现转型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好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问题。在师资方面,应该让青年教师到实际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并在研发活动中建立高校和实践部门的经常性合作关系,这是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问题的根本。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政府的支持和校企的合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有学者认为,为适应社会需求,要经历四个转型,广州大学的吴开俊教授认为学位类型将从以重视学术型学位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学位并重转变;研究生培养将从以重视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向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从以非全日制培养为主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并重转变;研究生教育工作将从重视招生、培养为主向招生、培养和就业并重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各高校的角色扮演会有所不同,“985工程”建设高校、部分“211工程”建设高校应主要着眼于博士生教育、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少量精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地方大学应主要致力于少量精品博士生教育、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大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行业性特色大学应主要致力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问题,有学者认为关键是要加强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素养,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实践经验。
3.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目标明晰与培养方式转变
在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具体培养方式的讨论上。
(1)目标引领与目标明晰。有学者认为,要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就必须用卓越的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来引领整个改革活动,因此培养目标的明晰至关重要。他们认为国家当前的政策法规文件对于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表述存在着重外在轻内在、重量化轻质化、重结果轻过程三种倾向,这三种倾向不利于清晰地把握硕士和博士的内在品质。程斯辉教授提出就内在品质讲,学士应该是具有独立生存本领的人,把握了共同生活经验的人,理解了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人;硕士除具备学士的内在品质,还应该是思想丰富、立场坚定、有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是能够为社会贡献成果的人;博士应该具备硕士的内在品质,同时也应是学贯中西、文理兼达、情智双修和学问精深之人。因此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在厘清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来进行。
(2)方式主线与方式构成。有学者提出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一种研究方式而非教学方式,应确立研究和创新的主线,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认为应采取五种具体的培养方式:①主题主讲讨论的课堂教学方式;②确立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的学习方式;③从疑难问题的提出,到疑难问题解决的研究方式;④建立合理知识结构,融合科学与人文的创新能力养成方式;⑤从入学选拔开始,实施全程筛选的评价方式。
4.如何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已有经验与当前问题
在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的问题上,与会专家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涉及发达国家国际化进程中的经验、我国目前推动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措施与不足。
有学者认为在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中,欧盟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刘亚敏博士认为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与“里斯本战略”将各国差异巨大的博士生培养模式通过颁布政府法律和建立配套的大学制度,将其转化为相对统一的基本框架,同时促进各大学之间学分互认、教师学员有效流动和质量标准的统一,这对我国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博士生培养中提出发表SCI论文的硬性要求;支持博士生进行国际交流,甚至开展了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双学位项目;招收攻读硕、博士学位留学生。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没有建立起国际化的博士学位标准;②没有建立起国际化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③招收攻读硕、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比例偏低,排名前列的大学的留学生比例远低于10%,并且留学生以接受非学历教育为主;④在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双学位的项目中也出现了普及度不高,培养费用较高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5.如何改进质量评价方式:整体判断与分类考察
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提出,从整体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判断有四个方面:①各学校在研究生培养的若干个可比指标上达到一定水平,例如招生、研究生师生比、经费、论文、相关课题数、就业率等等。②在整个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中,有若干个学科在整个学科领域中达到了领先水平。研究生学科有很多,虽然都是授权单位,但学科之间的发展水平是有区别的,要有1~2个或者若干个在本学科中位于领先水平,起到领头作用和标杆作用的学科。如果这些学科能够起到关联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就更好。③培养单位有没有自己的理念和自己的特色。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结合自己学科上的比较优势、传统和地方需求来做。以清华大学为例,有些学科学术上的影响力很大,其研究生的影响力也很大,而有的学科是在行业上影响力很大。这些都构成了独特的研究生培养的思想和理念。④培养单位是否具有非常突出的成果,包括人才培养成果、学术成果和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成果。
除了从整体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判断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的特殊性进行判断,对学术型和应用型的研究生质量进行分类考察。谢维和教授认为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考察:①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对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贡献率。②研究生在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各种重要的教学科研项目的参与率。研究生是否参与科研活动,是否在参与过程中得到锻炼。③研究生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与研发机构中的就业率,包括企业中的研发机构。这三个比率可作为学术型研究生质量的参照系。
对于应用型的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有学者提出,此类工作应主要交给第三方进行评价和认证,通过专业认证机构来完善和督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认证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篇:PDCA模式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DCA模式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通常以传统的“经验型”的事后管理为主,对施工过程的危险源实施难以有效地预控,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现将PDCA模式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对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PDCA;计划;现场管理;施工安全
我国建筑业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施工现场,现将全面质量管理(TQM)中PDCA循环的方法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正确实施,对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企业效率有重要意义。
1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的4个英文字母组成。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是英语单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1]。依据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建立起来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无忧论文网http://
2建筑安全管理中的PDCA循环
2.1 计划阶段(Plan)该阶段就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制定企业的质量目标、方针、计划、标准、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并确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该阶段对建筑企业来说,包括企业制订某一时期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现场的安全状况;提出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在实践中,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通过运用排列图、因果图等工具对前期发生的事故进行分类的统计,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施工现场确认。在此基础上,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依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情况,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施工队、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2.2 执行阶段(Do)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对建筑企业来说,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将这些技术方案细化后,落实到个人,经过一个施工段后,企业质量管理计划的总目标应召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技术方案落实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实施进展进行分析、协调,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在实践中,各部门、各单位或个人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DCA循环。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应召集相关目标负责人,分析各部门工作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2.3 检查阶段(Check)根据计划与目标,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并及时总结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明确效果,找出问题。检查中也可能发现原先制定的计划里存在的问题。对建筑企业来讲,检查评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在实践中应抓好下面几项工作:①材料检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
验。②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于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程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等。③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④抽检。随机检查,比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是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2]。
2.4 处理阶段(Action)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以标准化,或指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参照;对失败的原因要总结,引起重视。在实践中,应该对实施情况检查并评估,安全管理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将有效的经验用书面形式写下来,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存在问题,研究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如果人人有质量忧患意识,真正认真地去做,就能防治质量通病,质量才能再上台阶。
3结语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施工现场,把质量管理中的PDCA模式运用于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可以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降低建筑业安全事故率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CAI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介绍了CAI的含义,CAI与外语教学的密切关系,较系统地论述了CAI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基本教学模式。关键词:CAI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本模式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和重要的技术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AI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起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系列变化。现代英语教学大大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了。传统英语教学侧重于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现代英语教学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多媒体CAI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这个新型的教学理念基础上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一、什么是C A I 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其范畴远远大于英语中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本义,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在发生着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利用计算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媒体,计算机与其它教学媒体(黑板、教科书、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都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的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具有海量存储、高速处理信息和自动工作等功能,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还能替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判断,进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时可以有多种控制方式。例如,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收集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信息,以便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报告等等,而这些功能正是计算机外的传统教学媒体所欠缺的。CAI必将越来越多地渗入教育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不断推进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
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omputer 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即CAFLT)是指利用计算机为主要媒体来帮助外语教师进行外语教学的活动,也就是说外语教师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屏幕显示文字和图像、声音、计算、控制、存储等功能,来帮助教学,扶助学生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Michael Levy(1997)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定义为:“the search for and study of applications of the computer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以课本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一支粉笔,一张嘴”在上面讲,学生被动地听,整个教学过程停留在单向的“知识灌输”的层次。很多人学了几年英语,只能进行一般的笔头英汉互译工作,甚至连简单的对话都不能进行。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这样的教学方式本身就背离了语言教学的初衷和目标。
研究表明,6到13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小孩子善模仿,好表现,对英语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新奇感,语言的可塑性很强,这一切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所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违背了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天性,打消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严重束缚了他们听说语言技能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习得法是最符合人的记忆思维特点和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语言源于实践,听说技能只有在实际的语言情景中才能得到充实和发展。教师应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接近现实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最大可能的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氛围和机会。而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计算机综合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活动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媒体,能创设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三、CAI 辅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1.讲解演示模式
当前小学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以多媒体信息诸如图形、图画、动画、活动视频图像和声音全方位的展示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
因为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并决定用何种方式来呈现各类教学内容。而后,学生接受教师本人或通过媒体提供的教学信息,理解其内容,并据此作出适当的反馈信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有时教师还要进行某种测验,以评价教与学是否符合预定的教学目标。该模式可以集中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有选择的控制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能够直接在上课时使用,减轻了教师负担,也可节省出时间用于教授新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2.探索发现模式
发现式学习是属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通过计算机,使学生置于构造好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分析、发现知识。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通过CAI课件构设富有趣味的小故事,用卡通界面动画形式展示一段生动的生活场景,并在其中适时引出知识内容。如在新单元单词的授课中,可以把几个生词引入到一幅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或故事中,让学生饶有趣味的观看,自然而然的注意发现并记忆。3.情景模拟和再现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在新授课的短文学习和英文写作课中使用。利用计算机的丰富的图像和动画素材创设课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作文课上可以通过创设特定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联想,让学生不再把作文当作一种苦差使,而是像作画一样富有乐趣的创作和情感抒发的过程。4.练习检测模式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在CAI课件中写入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现场解答,省去了黑板书写占用的时间,使课堂时间更加紧凑有效。而且,计算机具有自动判别能力,让计算机代替教师给予评判,学生们更有信服的感觉。不仅如此,计算机在评价时会附带提示性或激励性的文字声音,例如当学生出错后系统会发出人声:“再想想!”而正确时则大声地发出“好棒哦”,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无疑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电子阅览室里让小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和解答题目,并在测验完毕即时给出成绩和出错反馈,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现场改错,考与评同时进行,省时省力,而且教学效果更好。限于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般可在小学高年级使用。5.游戏模式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法是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也受到了小学生的普遍欢迎。计算机以其多媒体特有的表现力和情景创设能力为课堂游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6.课堂集体评价模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先评价,然后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完全接受评价结果。这不仅要浪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习、评价、反馈、补救各环节的脱节。
在计算机尚未普及前,许多教师曾把学生的作业借助幻灯片或投影机展示在全体同学面前,师生共同诊断和评价教师选出的学生作品和作业,这些作品或作业往往能够反映出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在课堂上以这种形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加上教师适当的点评,对学生起到了显著的督促和指正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相比幻灯投影显然具有更强的技术优势,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像扫描把学生作品拷贝到计算机或者CAI课件中,并在课件适当位置添加对重点部分的标注性的文字,在课堂上学生的评价和讨论过程中及时地引导学生们正确的思路,并给出最精炼的和富有指导性的的总结;或者对不同学生的作品同时呈现进行直接的对比,优劣对错一目了然,引发学生强烈的自省或激励。除以上模式外,在小学英语课堂还可采用个别自主学习模式、小组讨论模式等。CAI教学给了教师施展才能的无限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进行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其极大的优越性。
CAI也必将越来也显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