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总结要点

时间:2019-05-14 20:1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总结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总结要点》。

第一篇: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总结要点

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

概述了细菌纤维素酶的水解机制及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总结了近年来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细菌纤维素酶领域的研究前景。1 引言 纤维素分解性细菌的类群

纤维素分解性细菌是指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分三大类群:

(1)厌氧发酵型:芽孢梭菌属(Clostridium)、牛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albus)、产琥珀酸拟杆菌(Bacteroides succinogene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succinogenes)、溶热

纤纤

维梭

菌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Clostridium thermocellum)、解纤维梭菌(Clostridiumcellulolyticum);

(2)好氧型:粪碱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fimi)、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发酵单胞菌(Zymomonas)、混合纤维弧菌(Cellvibrimixtus);

(3)好氧滑动菌,如噬胞菌属(Cytophaga)。细菌纤维素酶分类

细菌纤维素酶是多酶复合体系,根据各酶的功能可分为三大

类:

(1)内切葡聚糖酶(1,4-D-glueanohydrolase

或endo-1,4-β-D-glucanase,EC 3.2.1.4),简称Cen。作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β-1,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其分子量大小约为23-146KD。

(2)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1,4-β-D-glucan cellobio-hydrolase或exo-1,4-β-D-glucanase,EC3.2.1.91),简称Cex。作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末端,水解β-1,4-D-14糖苷键,依次切下一个纤维二糖分子,故又称为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分子量约38-118 KD。

(3)β-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 EC3.2.1.21)简称BG或称纤维二糖酶。这类酶一般将纤维二糖或可溶性的纤维糊精水解成葡萄糖分子,其分子量约为76KD。细菌纤维素酶水解机制

好氧细菌的三种纤维素酶是以各自独立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水解纤维素的;厌氧细菌的三种纤维素酶以多酶复合体形式结合在细胞壁上对纤维素进行水解。细菌纤维素酶通过多酶复合体系各组分协同作用彻底有效降解天然纤维素。

Cen负责进攻纤维素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β-1,4-糖苷键,将长键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

Cex负责从纤维素线状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切下纤维二糖单位

BG则将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

在已知结构的细菌纤维素酶分子中,通过在异头碳原子位通过构型的保留或构型的转化完成催化反应,其中两个保守的羧基氨基酸分别作为质子供体和亲核试剂,如C.thernmocellum的内切酶CelC催化域中Glu-280和Glu-140分别作亲核试剂和质子供体, C.fimi的外切酶Cex的Glu-574和Glu-645分别作亲核试剂和质子供体,证明了细菌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水解双置换机制。由于纤维素底物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底物的多样性,纤维素水解过程的并没有完全清楚。因此,纤维素酶系的降解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细菌纤维素酶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粪碱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imi)的一个外切酶Cex和一个内切酶CenA的研究表明,细菌纤维素酶的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位于氨基端或羧基端,它借助连接桥(Linker)与催化结构域(CD)连接。在多种细菌的纤维素酶中发现有相似的结构。

催化结构域(CD)

纤维素酶分子的催化结构域主要体现酶的催化活性及对特定水溶性底物的特异性。不同 来源纤维素酶分子量差别很大,但其催化区的大小却基本一致,活性位点的三级结构都是保守区域。

Juy M et 等采用x光衍射的方法对热纤梭菌的Cel D的催化域进行了结晶和解析。结果表明,内切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一个开放的“裂缝”(Cleft)中,可与纤维素链的任何部位结合并切断纤维素链;外切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一个长“环”(1oop)所形成的“内部通道”(tunnel)里,它只能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纤维二糖。细菌的外切酶有两个酶切位点,有限酶切时,可将CBD和连接桥分别切去。Meinke A 等利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将粪碱纤维单胞菌的外切酶Cbh A分子的Loop删除后,发现该酶的内切酶活性提高。根据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已知的纤维素酶的CD可分为70多个家族,在同一家族内具有相似的分子折叠模式和保守的活性位点,因此在同一家族内,其反应机制和对底物的特异性都可能相同,这已通过实验得到证实。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

许多纤维素酶主要依靠在肽链N端或C端的CBD结合底物,该结构又称纤维素结合模块,其功能是将相邻的催化结构域传递到晶体纤维素底物上。细菌纤维素酶的CBD由100-110个氨基酸组成,同源性较低。细菌CBD平坦的表面只露出2个或3个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和一些形成氢键的残基,多项研究证实,这些残基与CBD对结晶纤维素的结合有关。一些细菌的CBD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带电荷氨基酸含量很低;羟基氨基酸含量很高;都含有Trp、Asn和Gly,而且两个Cys在N、C末端的位置完全相同。汪天虹等用多维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技术,证实了族

Ⅱ C.Fimi Cex、Cen以及族Ⅲ C.thermocelhun Cip的CBD有相似的结构:由2个β片层面对面折叠在一起,形成一个β三明治结构,CBDcex含有一个单一的二硫桥连接N-末端和C-末端,CBDcip有一个Ca2+的高亲和性结合位点[6]。然而,有的CBD的作用似乎不在于跟底物结合,而是破坏晶体纤维素链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或者不仅结合底物,还提供结合不同底物结构的优先权。杨永彬等通过实验证实家族Ⅱ的CBD能够促使纤维素中氢键的断裂,从而释放单根纤维素分子链[7]。C.fimi的 CenA或Cex单独的CBD不具备对纤维素的水解活力,但能破坏棉纤维,形成短纤维,具有疏解结晶纤维素的能力。实验证明,细菌纤维素酶中的CBD对酶的催化活力是非必需的,但它们具有调节酶对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底物专一性活力的作用。

连接桥(1inker)

连接肽(1inker)一级结构的研究发现,细菌纤维素酶分子的连接肽富含脯氨酸(Pro)和丝氨酸(Thr),完全由Pro-Thr这样的重复序列约10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高级结构的分子形状上,细菌连接肽、CD、CBD之间呈135o。连接肽的作用可能是保持CD和CBD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不同酶分子间形成较为稳定的聚集体。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是酶的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主要有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首先由EG在纤维素分子内部的无定形区进行酶切产生新的末端,然后由CBH以纤维二糖为单位由末端进行水解,每次切下1个纤维二糖分子,最后由BG将纤维二糖以及短链的纤维寡糖水解为葡萄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首先是由CBH水解不溶性纤维素生成可溶性的纤维糊精和纤维二糖,然后由EG作用于纤维糊精生成纤维二糖,再由BG将纤维二糖分解成2个葡萄糖。这种协同作用方式也决定了纤维素酶表达调控的复杂性。7 细菌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细菌中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在基因组的分布为随机的或形成基因簇。在基因簇中,有转录终止子,没发现有启动子。人们已从40多种细菌中克隆到了纤维素酶基因,其中一些酶基因已经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得到表达。如从Stropyomyces、Clostridium、Thermoanaer obacter、Themomonspora、Erwinia、Pseudomonas、Cellvibrio、Ruminococcus、Cellulomonas、Fibrobacter 和 Bacillus 中成功分离出葡聚糖基因,并先后克隆了瘤胃的Bacteroides、succi nogenes、Butyrivibrio sp Ruminococcus albus等细菌的纤维素酶基因,同时热梭菌中的11种内切纤维素酶(CelA、CelB、CelD、CelE、CelF、CelG、CelH、CelI、CelJ、CelK、CelS)的基因已经被克隆,嗜纤维梭菌的5种内切纤维素酶(EngA、EngB、EngC、EngD、EngE)已经测序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不同的细菌中克隆了内切葡聚糖酶基因。Kim等克隆了Aquifex aeolicus VF5编码EG的 ce18Y基因,在E.coli XL1-Blue中成功表达,Hakamada等运用盒式连接介导PCR 和反向

PCR 克隆到了基因egl-257。人们将纤维素酶、纤维二糖等外源基因转入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中并得到不同程度的表达,有望将它改造为能将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重组菌株并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细菌葡聚糖酶基因在S.cerevisiae的启动子和信号肽的控制下构建在同一质粒载体上,然后转入S.cerevisiae,重组菌可向培养基分泌保留70%活性的葡聚糖内切酶和外切酶,这种酶能够分解滤纸和木浆中的纤维素。展望

细菌以多酶复合体结构彻底有效降解天然纤维素,纤维小体是研究较多的细菌纤维素酶复合体。纤维小体的作用方式是理解纤维素降解和利用纤维素资源的关键。进一步了解纤维小体结构的普遍性,不同来源的纤维小体的组成同源性和多样性,纤维小体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纤维小体组织结构的形态发生等,从而为工程改造纤维小体,利用纤维素资源提供基础。

提高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手段,对它的空间结构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结构、酶学特性和协同作用的降解机制,为纤维素酶蛋白质分子的改造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构建培养和未培养细菌的基因组DNA文库,筛选到高效的、多样性的纤维素酶基因,利用体外DNA分子定向进化等

基因操作技术,构建适应不同需要的高效工程菌,比如把纤维素酶基因克隆到Z.molis或酿酒酵母中,可以直接利用纤维素转化生产酒精。

第二篇:经济生活总结(结构+要点)

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高考《经济生活》高频考点

1.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还有利于提升品牌、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利润。

2.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

(1)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2)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①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目前官方称稳健)如提高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目前官方称是积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③严厉打击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行为。

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利:有利于我国进口,偿还外债,有利于我国企业升级转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我国居民境外留学、旅游

弊:不利于我国出口,引进外资和吸引外国游客,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4.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5.分析价格下降(上涨)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或成本下降(上涨),价值变小(大),价格下降(上涨)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其他:如

货币发行量、货币贬值、国际因素、国际政治因素等。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求)

①一般情况: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要求能画需求曲线)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升高,替代品需求量增加,(正相关)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供)

总的来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①调节生产规模;

()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

拓展出面对价格下降,企业应怎么办?

结合公司经营和发展结合思考(11点)。

8.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⑴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主要因素:__________和

。其它: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拓展:从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我国为什么要分配领域做出调整。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消费量大小,收入增长速度直接影响消费增长幅度,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预支未来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差距过大则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9.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国家。(1)首先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就业率,从而增加居民的收入,从根本上提高消费水平。(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3)完善分配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调整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4)宏观调控、稳定物价。(5)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规范市场秩序放心消费等。

个人。①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②同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企业要积极关注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好的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0.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

(1)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

1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公司或企业的对策或制胜):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如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产业升级或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品牌战略等。

()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

③依法诚信经营、增强社会

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创品牌。

()

④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⑤培训、整合员工,引进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⑥深化国有企业公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要增强规则意识、风险意识,趋利避害。

⑧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营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从粗放弄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⑨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2、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解决就业的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

党和政府: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改善就业结构和创业环境。②完善劳动力市场。③健全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个人: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平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

③发扬创业精神,积极自主创业。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成员提高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

14.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①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合法手段、法定程序加以维护。

党和政府要规范劳动合同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注意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增强法律意识,严格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5.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16.从收入分配角度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或缩小收入差距或幸福指数:

①生产决定分配,大力发展生产,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③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实现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⑤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17.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深度探究)

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收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⑶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⑷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⑸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⑹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⑺健全法制,加强道德建设,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投入捐助慈善事业,增加第三次分配。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

18.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19.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拓展: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2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缺点:)

市场经济的共性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

22.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意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如何规范:

国家

企业

消费者

市场规则

诚实守信

社会信用制度

23.诚信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②建设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2)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3)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5.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发展xx提建议(或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①采用经济手段,如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加大对xx的财政支持或货币支持影响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利益实现调控;

②采用法律手段,如采用立法或司法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行为规范或犯罪行为的打击实现目标;

③采用行政手段,如采用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促进xx的发展。

26.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说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理由:

①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存在着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节能减排。

②节能减排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需要;

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需要。

27.从经济生活角度,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28.企业如何应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注重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降本增效,管理节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29.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0.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由于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一国的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的秧及他国,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状况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

(4)发展中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32.如何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定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3)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家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中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33.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34.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③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④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增强经济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开拓国内消费需求,降低产品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⑥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第三篇:细菌总结

沙门氏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周生鞭毛(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数具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菌落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大部分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酸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发酵侧金盏花醇;一般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苯丙氨酸不脱氨;三糖铁琼脂斜面常产生H2S。抵抗力较弱,不耐热,最适温度37℃,最适pH6.8-7.8。不产外毒素,产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至少有 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血清型。

易感食物:生肉、禽、蛋、奶制品、虾、鱼和田鸡腿、酵母、椰子、酱油和沙拉调料,蛋糕粉,奶油夹心甜点、顶端配料、干明胶、花生露、橙汁、可可和巧克力。

潜伏期:6—72小时。

人感染症状: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发热寒颤头痛。

致病机制:沙门氏菌经口进入人体之后,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即感染过程。随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和血液中受到机体的抵抗而被裂解、破坏,释放大量内毒素,使人体中毒,出现中毒症状。

检测特性:前增菌:食品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菌,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而直接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采用固体选择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生物化学筛选: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也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初步鉴定;血清学技术鉴定培养物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阳性,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少数菌株的细胞壁外层可见有荚膜样黏液物质。在某些化学物质(如青霉素)作用下,可裂解或变成L型。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37℃生长良好。属内不同菌种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不同颜色的脂溶性色素并使菌落着色。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环)。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触酶阳性,可与链球菌相区分。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或痰液中科存活2~3个月;加热60℃1小时或80℃3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耐盐,于100~150g/LNaCl培养基中仍能繁殖。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氯霉素敏感性差。该菌易产生耐药性。潜伏期:1-6小时。

人感染症状:皮肤炎症、发热、白细胞增多、剧痛、出汗、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全身不适、头痛、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致病机制:凝固酶阳性菌株进入机体后,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后,也不易被杀死。同时,凝固酶集聚在菌体四周,亦能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与凝固酶的生成有关;α-溶血素注入动物皮内,能引起皮肤坏死,静脉注射,则导致动物迅速死亡。α溶血素还能使小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和坏死,并能引起平滑肌痉挛;杀白细胞素含F和S两种蛋白质,能杀死人和兔的多形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肠毒素在肠道作用于内脂神经受体,传入中枢,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并产生急性胃肠炎症状;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毒素。

易感食物:淀粉类、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

检测特性:金葡菌的检测根据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观察、血浆凝固酶试验、氧化酶试验、耐药性检测即可作出初步的判断。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传统PCR方法:核酸扩增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其基本原理是设计、合成两条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对应于待测病原微生物某一段特异性序列的两端,然后在体外模拟DNA体内复制的过程反复扩增,使靶序列放大上万倍甚至上百万倍而被检测出来。传统PCR方法检测金葡菌的特异基因,如耐热核酸酶基因;检测金葡菌的保守基因16S RNA;用多重PCR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金葡菌的多种毒素基因,如肠毒素A-E,表皮剥脱毒素A和B,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荧光PCR:荧光PCR技术在普通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检测整个PCR反应的过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

致病性大肠杆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兼性厌氧菌。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潜伏期:8-24小时。

人感染症状:腹泻、腹痛、稀便、粘液便、水样便、脓血便、发热。

致病机制:分为三期:第一期:由EAF质粒上b[pA编码的BFP介导,使细菌互相粘附并粘附于微绒毛上,同时质粒及染色体位点导致初期的局部粘附;第二期:染色体基因启动信号转换,导致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细胞内钙浓度升高,早期细胞支架破坏,微绒毛改变以及液体分泌;第三期:随感染的进展,eae基因簇被激活,产生的紧密素使细菌与上皮细胞膜紧贴,使细胞支架破坏增强,细菌粘附下方肌动蛋白。

检测特性: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生化试验:TSI斜面产酸或不产酸,底层产酸, H2S阴性,氰化钾阴性和尿素酶阴性的培养物为大肠埃希氏菌.TSI底层不产酸或 H2S、氰化钾、尿素有任何一项为阳性的培养物,均非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学试验:制备O抗原悬液,稀释血清.稀释血清与抗原悬液在10mm×75mm试管内等量混合,做试管凝集试验.动物试验:积液量(mL)与肠段长度(cm)之比大于l者为阳性。

易感食物:动物性食品,畜禽肉、蛋、生牛奶和奶制品、鲜榨果汁及蔬菜。肉毒杆菌:

人感染症状: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属于厌氧菌,严格厌氧,在胃肠道内既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产酸产气,芽胞抵抗力很强,干热180摄氏度5-15分钟,湿热100摄氏度5小时,高压蒸气121摄氏

30分钟,才能杀死芽胞。肉毒毒素对酸的抵抗力特别强,胃酸溶液24小时内不能将其破坏。

致病机制:肉毒杆菌毒素作用于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以某种方式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干扰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肉毒杆菌毒素不阻断神经兴奋的传播,神经和肌肉都没有兴奋性和传导性的损害。

潜伏期:18-72小时。

检测特性:样品的增菌培养:取庖肉培养基2管和TPGY培养基2管,煮沸10min~15min(为了排除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切勿摇动),迅速冷却。每15ml培养基中接种1g~2g固体食品或1ml~2ml液体食品(缓慢地将接种物接入肉汤液面下)。将样品接种2管庖肉培养基和2管TPGY培养基,均厌氧培养5天。观察培养物的浊度、产气、肉粒的消化和产生的气味。培养物分离:取2ml培养液置于无菌试管中,加入等量无菌无水乙醇,混匀,放置1h。用接种环取2环经处理过的培养物接种到厌氧卵黄琼脂上,厌氧培养48h。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TPGY培养基,厌氧培养24h。DNA提取、扩增:取1.4mlTPGY培养物转移到离心管中,弃去上清液。沉淀加入500µl生理盐水,震荡重悬30s,弃去上清液。沉淀中直接加入50µl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沸水浴,取上清液4µl进行PCR扩增。扩增的DNA跑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用凝胶成像系统记录。易感食物:腊肉、罐头、腌制食品或发酵的豆面制品 副溶血性弧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阴性,多形态弧状杆菌。其菌体呈弧状、杆状、或丝状,无芽孢且无荚膜。大多数菌体在液体培养基中有单端鞭毛、能运动。此菌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不分解蔗糖,但能在不产气及不产生硫化氢的情况下分解葡萄糖而产酸等生化特性。副溶血性弧菌为一嗜盐性细菌,必须在含盐0.5%-8%的环境中方可生长,尤以含盐量在2%-4%的情况下最佳。故其在无盐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含盐浓度过高(10%以上)的培养基上也无法生长。副溶血性弧菌能够在温度为5-44℃范围内生长,但以30-35℃为最佳,当温度低于40℃时则停止生长,适宜生长的pH 为7.5-8.5,以pH7.7为最佳,在pH 低于6 的酸性条件下则生长不佳。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56℃加热5min或90℃加热1min 即可将其杀灭,冷杀菌分为化学杀菌(如添加防腐剂处理)和物理杀菌(如静态超高压、超高压脉冲电场、电离辐射和紫外杀菌等)。其中辐射灭菌能有效消除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其对电离辐射敏感,照射剂量只需达到1.5kGy 便能有效杀灭该菌。潜伏期:2-24h 人感染症状:腹痛,在脐部附近剧烈,多为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大便似水样。便中混有黏液或脓血,重症患者因脱水,皮肤干燥及血压下降造成休克。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痉挛、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现象,若抢救不及时,呈虚脱状态,可导致死亡。

致病机制:该菌有侵袭作用,其产生的TDH和TRH的抗原性和免疫性相似,皆有溶血活性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致肠袢肿胀、充血和肠液潴留,引起腹泻。TDH对心脏有特异性心脏毒,可引起心房纤维性颤动、期前收缩或心肌损害。最近有人发现脲酶与本病腹泻有关。患者体质、免疫力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呈多型性。

检测特性: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进行增菌后、接种于氯化钠蔗糖琼脂和选择性琼脂平板使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内的嗜盐性弧菌得以分离,可疑菌落经氯化钠三糖铁斜面、革兰氏染色和嗜盐性实验进行初步判定,最后经生化试验以及动物试验进行确定其是否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国外,大多要求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定量检测。

易感食物: 蟹类、小龙虾、牡蛎、乌贼、海蜇、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单增李氏杆菌:

病原及其特性: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22℃-25 ℃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生长温度:2℃-42℃,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pH 范围:pH 4.0-pH 9.0,最适宜生长 pH 5.5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肝汤和肝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呈圆形、光滑平坦,粘稠透明的菌落折光观察,呈乳白黄色,在血液琼脂上,呈B型溶血,在肉汤内微混浊,形成黄色颗料深沉。

致病机制: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细胞;抗活化的巨噬细胞,单增李氏菌有细菌性过氧化物歧化酶,使它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物(为杀菌的毒性游离基团)分解;溶血素,即李斯特杆菌溶血素O,可以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得,为SH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为毒力因子。

易感食物: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等 人感染症状: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孕妇可能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婴儿健康也可能受影响 潜伏期:2~3周,短的仅数天,也有的长达2个月

检测特性:动力试验:将TSA-YE平板上的疑似菌落穿刺接种到 SIM培养基中,于30℃培养24h-48h(最好是48小时),李斯特菌有动力,呈伞状生长。溶血试验:单增李斯特菌在刺种点周围产生狭小的透明溶血环.协同溶血试验(cAMP): 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点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溶血增强.对小鼠的毒力试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对小鼠有致病性。

第四篇:人体结构和功能论文

人体结构与功能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本文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概括,并分析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否认特点,最后讨论了人体功能的调节。

【关键词】人体结构与功能 内环境 稳态 功能调节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body of knowledge on the one hand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s the body with stabl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denied, finally discussed the adjustment of the human body function.【Kye words】The human bod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ternal environment

steady-state Functional regulating

概述:

人体结构与功能主要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通常将人体全部构造分成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肌肉;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如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神经、内分泌、肌肉运动等生理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与条件及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人体的组成、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以及人体功能的调节这三个部分。

1、人体的组成

人体由骨骼、肌肉、组织、器官和运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组成。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叫组织。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由各个器官按

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八大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软骨、关节和骨骼肌等构成。起支架、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而组成。在体内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它控制和调节个器官、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人体环境的统一。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种腺体组成。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雄性、雌性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对整个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起到调节作用。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它将消化系统的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他们的代谢产物及CO2运送到肾、肺、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除Co2。

※消化系统:有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等组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供人体所需要的食物和能量。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或毒素。

※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2、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分布在全身的各种组织间隙中,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细胞外液的1/4为血浆,分布于心血管系统,血浆与血细胞共同构成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内稳态机制,即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它或多或少能够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具有内稳态机制的生物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大大提高了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稳态这一术语描述了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调节过程。稳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不是恒定不变;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地改变,而整个系统却保持稳定。稳态机制,自趋有序,动态平衡。健康的机体在时间和空间轴上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机体内部存在一种自我调控机制,可通过内外环境的交流,自始自终调控着机体趋向动态轴,达到一种最佳动态。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3、人体功能的调节

人体功能调节主要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经周围神经纤维对人体功能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的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反应。实现反射活动所必需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反射弧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均会引起反射活动的丧失。按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比较固定的、结构比较简单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手段。条件反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后天获得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具有极大的易变性,扩大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一般说来,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并具有高度协调和整合功能,是人体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是指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送,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的调节。参与体液调节的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传出途径中的一个环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自动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这种适应性反应在去除神经支配和体液因素的影响以后仍然存在,故称为自身调节。虽然,自身调节比较简单、局限,调节幅度较小,但对维持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稳态仍有一定的意义。

结束语: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及其神秘的,唯有真正的了解正常人的体构造和功能作用,人们才能探明疾病情况下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正确的防治方法,造福于全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将更深层次得对人体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领域在这方面会有一个更大的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把。

参考文献:

<1>赵凤臣,《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8-1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7907.htm

第五篇:细菌的形态结构教案

《细菌》教案

虞城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林增新 2014-12-2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模块三《微生物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节,通过讲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和细菌有关的基础知识。阐述了细菌是微生物中数量和种类较多的一类,由于观察的困难了解甚少,只好借助图片进行认识和掌握。本节知识为前面的药理学和后面的防疫学起到一个桥梁作用,通过对细菌的细胞壁了解为用药提供依据,通过对芽孢功能的掌握为消毒效果的评价提供标准。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已对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所了解,那是站在生物生理学角度掌握的,但细菌的结构特点对动物危害性讲述的不多。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切换幻灯片进行直观认识较容易理解,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其一般结构中细胞壁的特点,让细菌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对芽孢的功能认识是评价消毒剂效果的标准。

教学目标

了解细菌的大小及排列,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掌握细菌的营养、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3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细菌的特殊结构(2)细菌的代谢产物

教学方法

教法 指导学生阅读和交流,带问题阅读思考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丰富信息,多对学生评价激励。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提示、阅读、思考、交流大胆质疑。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结构

情境导入

通过切换一张幻灯片,描述大家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一种工具“手机”,手机上存在大量的细菌,每平方厘米有12万个来引入这节课。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113页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细菌。课下我们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首先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一个模块,打出一张幻灯片。

模块一 自学探究

切换一张幻灯片,在上面布置本节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各种细菌怎样的排列。4细菌一般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切换幻灯片后让同学们打开课,然后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本进行认真阅读,自学探究开始。这时老师要走下讲台巡视,看一下同学们掌握情况,对个别差的学生要进行辅导让其找到答案,在此要告诉其同学们,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并做标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答案后然后进入第二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二 合作探究

个人自学后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在上面布置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细菌的怎么样的排列。4一般结构有哪些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个人自学后,然后让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学习,把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做标记,等待老师提问,这是老师进行第二次巡视看一下各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老师进行提问,把每一个问题放到一个小组让其进行回答,回答后让其他小组来评,如有异议让其纠正,达到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定要让学生展示好,师生互动好。学生展示完毕后进行下一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三 归纳总结

同学们展示完毕后。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进行点拨,让同学们具体看一下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个体微小通常用微米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其大小受菌龄、环境的影响。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根据这三种基本形态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通过幻灯片显示细菌的三种形态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1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通过切换幻灯片让学生懂细菌的名称做到尽一步掌握。

2杆菌

成杆状或近似卵圆行 依排列可分为球杆菌、分支杆菌、双杆菌等通过切换幻灯片让学生看懂细菌形态做到尽一步掌握。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螺旋状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弧菌和螺菌。

(三)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细菌的基本结构(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

(1)细胞壁

特点

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无色透明,有坚韧的弹性。

作用

能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耐受低渗环境参与细菌的物质交换,构成,具有抵抗力、致病力、抗原性。

(2)细胞膜 致密并具有选择性的通透性的生物膜。具有控制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提供鞭毛着生点参与能量代谢。

(3)细胞质 位于细胞膜内的无色、透明、粘稠的透明状物质,内含有许多酶系统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其内还含有核糖体、质粒、包含物等。

(1)拟核 分布于细胞质的中心或边缘区。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着细菌遗传变异。细菌的特殊结构 是某些细菌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结构

(1)荚膜

某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周分泌的 一层粘液性物质,包围整个菌体,这层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功能 保护菌体、贮留水分、抗干燥、细菌的毒力和抗原性有关

(2)鞭毛 某些细菌上突出于菌体表面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带荚膜的细菌

主要分类有 单毛菌、从毛菌和周毛菌等

功能 具有抗原性 是运动器官。

(3)菌毛 某些细菌的菌体上有一种比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称为菌毛或纤毛。通常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与致病性有关后者功能是传递遗传物质。

(4)芽孢 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芽孢。带芽孢的菌体叫芽孢体。未形成芽孢的菌体叫繁殖体。

特点

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很强,细菌的繁殖体经100度30分钟可杀死,但形成芽孢后,可耐受100度数小时。杀死芽孢可靠的方法是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评价消毒剂的效果一般以能否杀死芽孢为标准。模块四 知识盘点

本节的知识要点是细菌的形态有哪些,细菌有哪些结构,其结构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回忆一下看自己是否掌握 模块五 当堂检测

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出两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1、细菌的形态有-----------------------------------------

2、下列不符合细菌的基本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液 D 拟核 3 下列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液

D芽孢

模块六 课下作业

1细菌的结构有哪些? 2什么是荚膜、芽孢?

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节教学重点明确效果较好,通过观看幻灯片和个人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问题个个得到突破,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讨论,体现了新课标理论,基本上达到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本节的教学通过幻灯片的切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顺利的完成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使他们有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理念,能较好的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3芽孢体和繁殖体是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学生难以区别,掌握有些难度。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不断成长。

下载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总结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总结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洁净实验室的结构及功能

    洁净实验室的结构及功能 十万级: 1. 洗涤室:有专门清洗区域,配有自来水,蒸馏水。对一些试管、BD管、培养皿等玻璃仪器进行洗涤,洗涤后送入灭菌室进行干热湿热灭菌 2. 灭菌室:配有......

    1) 连杆功能和结构分析

    1) 连杆功能和结构分析 连杆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将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同时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连杆结构复杂,其......

    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的区别

    功能材料 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的其他物理性能的特殊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

    商场组织结构功能[推荐5篇]

    商场组织结构:总经理、副总、财务总监、下设:业务部、商品部、采购-收货-理货部、人事行政部(人事部、行政部) 、财务部、前台收银部(可纳入财务部)、防损部、仓库-员工-清洁......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结构及功能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结构及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代表或反映企业的追求、志向和决心的总体倾向,是在企业内部把全体员工的力量统一于共同目标......

    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本章逻辑线索:结构:类型制约因素问题与调整趋势功能:社会职能:职能演变、职能定位、功能与职能的关系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结构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和外......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答案 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

    细菌冶金知识总结

    细菌冶金 细菌冶金是指利用微生物(细菌、古菌和真菌)将矿石中有价金属以离子形式溶解到浸出液的过程。它主要是应用细菌法溶浸低贫矿、难处理矿等。 细菌冶金的原理 关于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