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OR形式主义---李瑾

时间:2019-05-14 21:1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式OR形式主义---李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式OR形式主义---李瑾》。

第一篇:形式OR形式主义---李瑾

形式OR形式主义

做事不可没有形式,但也不能拘泥于形式,形式是贯穿一件事情始末的精髓,从计划到执行再到最后的总结,切不可打乱其中的顺序;而形式主义是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把形式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从外部来判断事物、认识事物,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追求表面形式,其结果往往是形式与内容脱节,形式决定内容,形式阻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注重形式主义,忽略了形式,过于在意过程,而不是把重要的结果展示给别人。董事长在会议上提出各人写文件是否都有署名,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书信的格式,有称呼、问候语、主要内容,最后署名及日期,回想自己发的邮件,也是从上个月才领悟,每份邮件都写上自己的名字及日期。但如果没有这个统一格式,邮件的内容再真实都会冠以形式主义的帽子。以前自己不成熟,接触的层面稍浅,总会认为自己只要把事情认真做掉了、没有敷衍工作,总结上只要用一些只言片语概括一下既好,有次受领导点拨才知,工作报告是一个与上级领导交流、沟通的过程,工作能力是一方面,这是自己及周围人所了解的,但是领导只能从你的工作报告中才能知道你的一些想法与工作状态,不认真对待的工作报告与废纸又有什么区别呢。

谈到不能拘泥于形式,这里就要说到创新了,衣、食、住、行从古至今哪样不是经过了改革、创新的,而我们的工作却停滞不前,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从思路、方法到结果都由一套方法传授下来的,想要改变是一个字“难”,但有人真正去尝试过吗,如果大家把工作八小时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我觉得还是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忙碌的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依靠着各种关系维持着,如果没有形式化,只会是一个个的零散个体,无论是做什么都会杂乱无章,形式可以说是一个圆,从开头到结尾相联系,把相关的人们都圈在一个范围内。在工作与生活中,一味的形式化也着实让人厌烦,我们可以在有了形式的基础上带上点形式主义,也算是一种刚柔并济的新型模式吧。

监审部:李瑾

2014.5.14

第二篇:形式与形式主义

形式与形式主义(人民论坛)

《 人民日报 》

形式,不是坏东西。从哲学上讲,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任何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形式来体现其内容。古代田忌赛马,就是通过形式的优化组合,实现了形式与效果相统一。又如,各种传统礼节虽然是“老皇历”,却具有很强生命力;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会议的会场布置要庄重热烈;十八大后,各地及时组织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派宣讲团、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等。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办好事情、推动工作采取一定的形式是必要的。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过分强调或夸大形式,偏离或脱离实际内容,仅在形式上做文章,就会使形式成为“形式主义”。马克思讲:“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形式与形式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尺度把握不好,在实践中就会把形式与内容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这就产生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这话不假,其根本原因在于,净搞虚头巴脑却不干正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一切就都等于零。

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也是对革除形式主义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

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形式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而好的形式是实现目标的必备条件。在形式的选择上,当从实际出发,根据目的、内容、效果而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要简约,不要繁文缛节。崇尚简单工作、阳光做人、平实生活,凡事力求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摒弃繁琐的迎来送往,扫除空洞的文山会海,抓住事物最本质和最基本的联系,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考察,一心希望了解到真实情况,但一到基层就被层层陪同、前呼后拥。被陪的人无奈,陪同的人也无奈,群众更不高兴。必需的礼节要有,但过犹不及。前不久出现某县副县长一天陪泡8次温泉泡到虚脱,就是形式主义的典型写照。传统的东西,有的要继承,有的要革除,还要根据所处时代和环境去选择,做到与时俱进。否则,我们的时间、精力、财富都会被形式主义侵吞和占有。

要口碑,不要金杯银杯。这个道理常讲,要紧的是在心里真正认同,真正懂得服务群众是从政者永恒的价值追求,百姓的口碑是衡量党员干部行动的根本依据。党的任何事业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特别是作为基层干部,处在安民富民第一线、矛盾调处最前沿,杜绝形式主义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真正不走形式不作秀,不负苍天不负民。

第三篇:论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是什么

思潮前的面具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形式”释义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到1930年在俄国兴起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们反对过去对作品叙述方式和内容的批评研究,从把重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内容转向了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使这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却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并且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文风技巧、陌生化和文学性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文学性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到1930年在俄国兴起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们反对过去对作品叙述方式和内容的批评研究,从把重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内容转向了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使这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却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并且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俄国形式主义批评”里面“形式”二字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应该从文风技巧、陌生化和文学性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文风技巧是一个文学作品得以形成的主要框架和结构。形式指的就是作品的语言形式,包括文学体裁流派风格文章中使用的各种技巧。俄国的文学批评家如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等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对立起来,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其独立性,应该脱离具体的现实,不应当只是表现现实生活,应当从文学史和作品本身来进行研究。这种“形式”除了应该是文章中各种写作技巧的叠加形式,还应该是一种与文学流派、文学作者相联系的文学系统,和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是完全依附于外部世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在写作技巧方面,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梯形结构”和“环形结构”,这种“梯形结构”和“环形结构”约束了文本本身,就应该是文本本身的“形式”。而且文学作品应该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只能够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并不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只是注意作品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出来,内容只不过是为了使形式更加鲜明。比如说什克洛夫斯基曾指出“: 托尔斯泰最通常的程序是他拒绝认知事物, 描述事物如同第一次见到一样, 称点缀(《战争与和平》)为一小块绘彩纸板, 称圣餐为一小块白面包, 或者相信基督教徒责备自己的上帝 „„”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什克洛夫斯基的眼光并没有放在《战争与和平》这本小说主要叙述的内容本身上,而是过分注意列夫托尔斯泰描写“点缀”和“圣餐”的细节。这也体现了形式 1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结构》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第 20 页 主义批评家们比较关注的是文章中描写事物的技巧,而并不是作品或者内容本身。虽然,这种重视文本写作技巧的行为可以对先前俄国文学批评中过分重视内容而忽略作者本身的涵养等进行纠正,但是过分重视文本的技巧和系统也会使人们无法体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所以,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

“陌生化理论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2也是“形式”这个词的涵义之一。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的发展应该是艺术手法和技巧的变迁。但是由于形式是比较固定的,形式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基本相似,为了使读者获得新的体验,并且感知到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就必须要对“形式”进行变异,把“形式”进行陌生化处理,让读者观察到这种形式的变异,从而对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 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 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3为了加强读者对日常事物的离奇化和独特性感受,并且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就必须对“形式”进行模糊化的处理。比如说上文中所提到的什克洛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这段话中就使用了“陌生化”的手法。“点缀”和“圣餐”都是大家所熟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的事物,但是托尔斯泰却把它们形容成是“一小块绘彩纸板”和“一小块白面包”。这种描述让大家对平常生活中可见的事物感到陌生,甚至需要思考一段时间才能够明白它们所指的是什么,就这样,作者可以有效地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这也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这个艺术的欣赏。使得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乏味。所以说,“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

俄国这些批评家之所以如此追求“形式”,就是为了达到对文学作品本身文学性的追求。这种文学性是一种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他们希望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发现一种诗性特征,而且并不希望文学太靠近现实社会而导致这种艺术不能够被正确的欣赏。上文提到的“陌生化”之所以要拉长审美的过程,也是为了加强读者的审美感受,达到对生活感觉的正确回归,使人们摆脱日常生活观念的强烈束缚。其实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并不在乎文学作品本身说了什么,而是在乎这个作品是否能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让读者真正的把文学当作一 2杨帆:《陌生化 ,或者不是形式主义———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00 期, 2003.3 3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 , 见《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 , 内布拉斯加 1965 年 版, 第 12 页 门艺术。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

所以我认为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形式主义批评”虽然太过于极端,但是对后来的英美文学批评和欧洲文学批评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玉能:《西方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杨帆:《陌生化 ,或者不是形式主义———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00 期, 2003.3 【3】杨向荣:《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当代外国文学》,No.3,2009

第四篇:李玫瑾谈家庭教育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主持人语:生活中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有的说孩子从来不跟我说太多的话,有的说孩子最近总偷我的钱,有的说孩子刚初中就谈恋爱,说他两句就闹自杀,还有的说孩子每天就玩电脑什么都不干,更严重的还要离家出走„„李玫瑾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在孩子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根源其实来自对孩子早年教育的忽略和缺失。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育,而是陪伴他成长。

嘉宾:李玫瑾,女,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现为犯罪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组长,二级警监。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实录: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

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我们的父母也都爱孩子,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社会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结于哪儿呢?归结于人的早年。

A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首先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

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很多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我记得最早有一次在全国家庭教育会上,当时有个领导说,怎么能这样说呢?我说对不起,你让我说,我就要这样说,而且要说到所有的地方。抚养人对被抚养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定的,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我又用了另外一段话,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我经常遇到一些案件,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怎么样来教育这些孩子们?”我说你错了,现在不是教育孩子们,而是教育身边的大人。有一个老总,咱们国内品牌的一个老总,通过《今日说法》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这儿子老偷钱,我想领他来见见你。”我跟他电话里讲,你儿子不用来,你来就行。什么意思?问题在你的身上,不在孩子的身上。B停下来陪他,或许孩子还有救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在珠海曾经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通过几年打拼,存了家财百万。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逃学,惹是生非,最后怎么办呢?父亲开始管,但根本管不了,听说湖北有个专家叫何华彪,曾经把一个网瘾孩子给治好了,于是马上领着孩子到那儿去,啪,10万块钱拍出来,这孩子交给你了,你负责把他教育好。这个父亲的行为当时被报道出来,我看到后还写了一篇博客,我说,可怜的父亲应该把10万块钱当做自己的工资,你把所有的事停下来,你这儿子没准还有救,你得亲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给别人。

概括三句话,一,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陪伴孩子的时间。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从小事做起,比如6岁的孩子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洗菜、摘菜。现在有多少家庭让孩子做这个?没了。你就好好学习,别的你都不用管了。结果发现他学好了,却变成了一个自私鬼。第三,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带孩子。

C没有人性的教育杀人不眨眼

家庭教育的理念,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大家肯定会说,什么叫人性?人性这词太大,太复杂,其实我讲人性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情感,是人性中最基础的。我们有很多的高材生,做的一些行为让大家真的摇脑袋。比如说北大曾经有一个化学系的女孩,不明原因中毒,送到医院,查不出来,最后通过别国的科学家知道这种症状叫铊中毒,但她已经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终身残废,到现在凶手是谁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她的同学干的。你看,学了知识杀人不眨眼,这就叫没有人性的教育。

人性先是从小的相依,你给孩子哺乳,在他成年后告诉他你对他的眷念。然后人的情感,任何人彼此之间的支撑。马加爵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真的很感慨,真的为他惋惜。他极其聪明,悟性很好。在逃亡期间,他在海边录了一些话,其中有一段是讲给大姐的,他说大姐你一直这么关心我,但我从来不跟你说太多,不愿跟你说真心话,我这人就这点不好,心里想的总不说出来,但现在我告诉你,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那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一百年前没有你,没有我,一百年之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在于人生有真情,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我知道我错了。

马加爵的话让我感慨什么?想想人这一辈子,首先生命是有爱才有的,对吧?然后你一出生,吃喝拉撒全靠别人,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人没有白天黑夜地照顾你,那是恩情。你长大的每一天,有多少人给你提供支撑啊?你吃的,用的都是爸妈做的吗?不是,那是全社会很多人努力才有的,是一个社会支撑的。整个社会的支撑就是一份情,包括友情,成年以后爱别人,爱自己的孩子。人的一生没有情的话,不就成为一个纯吃纯拉的动物吗?马加爵这番话,是到了绝境体会到的领悟。

二战后有位中学校长,侥幸从集中营里逃了出来,他给所有老师写了一封信,说我亲眼见到了人类不应该见到的事情,毒气室由专业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生大学生枪杀焚烧,看到这些令我怀疑教育是为了什么?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D善良既救别人也是自己的福分

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性格这个东西,现在越来越被忽略,所有家长一问我问题就是我这孩子学习分数怎么样,我孩子上什么学校怎么怎么样,同事之间只要谁家孩子高考,就问考上没有?考哪个学校?我从来不问人家这样的问题,这让人很难受。因为智力是天生的,不是教出来的。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你看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好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爱迪生从上小学、中学就开始被老师排斥,说这孩子根本就不适合教育。这是天赋的。什么是后天可为的呢?那就是性格。一个人成年后,在厨房里做厨师和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可以养活自己,都可以活得很有尊严。差别是什么?是这个人可爱不可爱,能不能帮助别人,对别人是否有爱心,而不是说他所到之处大家很痛苦。

很多犯罪的人,他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虽然我们需要聪明,需要分数,需要学历,但那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很善良,这种善良既救别人,也是他自己的一个福分。有些人很傻,傻得大家都可以占他便宜,但正因为大家都占他的便宜,大家发现你不用躲他,结果这个傻人身边也有很多的人。相反,很多人很精,所有便宜都让他抢先,周围的人跟他在一块都吃亏,所以大家都离他远远的,这个人身边最后没有什么朋友。E不被尊重的孩子怎么尊重别人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要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我经常遇到很多咨询,问,我这孩子现在马上要考大学了,你说他考什么专业?我说我不是神仙,我离你孩子八竿子远,我怎么能告诉你他考什么专业?他又问你认为哪个专业更有发展?我说哪个专业更有发展不见得适合他,你得问孩子自己想干什么?

天津有个案子,杀奶奶,杀妈妈,为什么?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上了大学后学得很痛苦,一个学期下来好几门不及格,跟家里要钱补课,要了钱他又上网了,回去没法交代,最后就杀亲。所以我认为很多家长问我,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怎么样,我一听这个话,不对劲,你的孩子多大了?21岁了,大四了,按理说应该怎么怎么样。我说你累不累呀,不知道法律规定吗?18岁就是成人了,成人什么概念?他有所有的权利了,民事权利,刑事权利,政治权利,所有权利都有了,爸爸妈妈只有听他的份了,没有管他的份了。这个事情可以商量,我的建议是什么,比如你找一个对象,你应该找个什么样的,但绝对不说不能找她,肯定孩子跟你势不两立。很多孩子从小不懂这个权利,大了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叛逆的人,这种孩子一定跟父母的失误有关,父母的失误一定是独裁。一个从小没被尊重的,没有感受快乐的人,他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没有被亲人善待过的人,怎么会去善待别人?同样他不被尊重,他怎么会自尊?怎么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呢?成年人给了他什么,他就回报给成人什么。

我有大量实例,父母很爱孩子,爱你不商量,不商量得很惨烈,最简单的,你到人家那儿吃饭,你不喜欢吃肉,可对方给你夹了一盘子的肉,你说那是什么感觉?你咽又咽不下去,不咽你盘子里全满了,这就叫爱你不商量。所以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去体会孩子的心理,这特别重要。

孩子行为应先改变大人的行为。北京的中学老师关成华在书上写了一句名言,我也非常赞同,他说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原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送给孩子们的,现在变了。

补白:怎样培养孩子的性格

第一,3岁前是情感的抚养,他痛苦的时候你要帮助他。3岁之后孩子会说话了,他不说话,这东西你不给我,我就跟你闹。所以3到6岁要立规矩,第一件事就是要教会他不能任性。

第二件事,防止自私。人天生都是把饭往自己嘴里送,但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别人。当他5岁左右,他说我要跟你们一块吃,可以,但只要你上桌,就立下规定大人不吃,你就不能吃。让孩子知道,我难受的时候别人也难受,这就是他人的概念。

最后一个,要防止娇气,孩子小时候一定要有一项体育活动。因为我是搞心理学的,我经常讲,很多抑郁症不是纯心理的问题,是生理问题。因为看到有些大学生抑郁自杀,其实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是感觉困乏,心理刺激缺乏,还有一个就是体力活动不足,脑力活动过度。孩子要从小养成一个运动的习惯,不是运动的爱好,而是习惯。习惯什么呢?也就是说,从小让他学会一项运动,比如游泳、长跑。我认为体育有两个优点,一就是人在生长过程中,神经系统需要运动来发育,第二他在运动发育过程中会更加协调。

我讲这些训练都是性格的训练。如果这个孩子6岁,把这几项全部做了,你这孩子上学肯定顺利。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李国瑾

班级文化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系 李国瑾

依稀记得去年接手的班级那群活泼可爱的学生们,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说最后转班了但是每次见到都感觉那么亲切。今年新带班级从刚开始的一人到现在的二是四人每天重复这相同的工作有时觉得那么疲惫,无趣。

职业学生无外乎的存在的很多问题,他们敏感、脆弱无视班规纪律。观察了多次一直在想如何让他们快速的适应这里,了解学校了解班级,同学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我把大部分的工作交给了学长来完成,而他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同学们都喜欢他。学生间的交流是最好的。信任他们即时的关心他们,体谅他们。

新生同学们没出现什么问题,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

2009-3-20

下载形式OR形式主义---李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式OR形式主义---李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工作总结--李晓瑾

    收获 遗憾 展望 -----------李晓瑾 时间飞逝,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有领导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和支持。有同事给予的帮助和鼓励,有家长给予的理解。还有一群活泼......

    小儿趣事--李瑾(5篇范例)

    小儿趣事 儿子现在已经快27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每天生活在一起,时光仿佛流逝得很快,看到别人家的小宝宝都觉得很有趣,想去逗逗,虽然每天生活,但就是想不起宝宝小时候的一些模样和......

    交流 李晓瑾12年班主任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独山子第一小学李晓瑾 一位名人说:“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

    嘉陵小学五一班李瑾仪征文

    [电影《雷锋》观后感](略阳县嘉陵小学五一班学生:李瑾仪)今天,看完了《雷锋》这部电影后,雷锋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的心中......

    我眼中的美丽校园---李昱瑾

    我眼中的美丽校园邹城市杏花村小学五年级二班李昱瑾在我的眼中,我的学校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样呵护着我。不论是在我失败时还是无助时,她都用有力的臂膀鼓励我;不论在我骄傲时还......

    形式主义

    以下列出了一些县直单位、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乡镇和村、社区等其他基层组织在政治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仅供谈话时参考。 一、政治意识不强......

    形式主义方面

    1.形式主义方面(2条) 个别领导基层调研不深入,听汇报、看材料较多,掌握情况不够,调研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 (2)有的领导布置工作时提的要求多,具体指导少、检查少,抓工作有蜻蜓点水现......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指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事实,只做表面性的功夫。 例如:上级要到下级验查工作,下级为了应付上级的验查工作,在事前把所有的工作都是做得很好,当上级验查完毕,事前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