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的故事
哥白尼的故事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母早丧,他从小就由当教士的舅舅抚养。18岁时来到当时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由于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同时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舅舅为了让哥白尼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
1495年,哥白尼来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然而,哥白尼的兴趣却在天文学上,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著作,并坚持观测天象。后来,哥白尼又进入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但他仍坚持天文学的研究。在意大利,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的认识。加上哥白尼自己的观测研究,他开始对“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从此,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充裕的时间,来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工作。
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就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
《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行踪诡秘。”“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还在这本书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指出地球在运动时,人们只所以觉得是整个宇宙在转动,犹如人在行船上,不觉船动而觉得陆地和城市后退一样。1543年5月的一天,当拿到这本书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布鲁诺的故事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被革除了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由于布鲁诺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天主教会深深知道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于是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起了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布鲁诺后被人们称为“继哥白尼之后的天文学家”。不仅如此,布鲁诺越发受人尊敬,教会也为当时的行为感到可悲……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第二篇: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布鲁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当然,仅以数字衡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渊博的学识令人折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和各个学科。他的著作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前人的知识积累,二是助手们为他所作的调查与发现,三是他自己独立的见解。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布鲁诺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在太阳系以后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布鲁诺进而指出,千千万万颗恒星都是如同太阳那样巨大而炽热的星辰,这些星辰都以巨大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疾驰不息。它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行星周围又有许多卫星。生命不仅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也可能存在于那些人们看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第三篇: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诞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比萨。
兴趣多,音乐天赋高
在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下,伽利略一天天长大了,虽然才4岁,可他却常常像个小大人似的,缠着妈妈问这问那,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
在小伽利略眼里,爸爸是最了不起的人。常常在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客厅里,听爸爸演奏小提琴。随着音乐的节拍,小伽利略总是不由自主地晃动着脑袋,两只眼睛一眨不眨的,无限崇拜地盯着父亲。
“爸爸,我想学小提琴。”终于有一天,伽利略忍不住央求父亲。
“学小提琴?伽利略,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父亲想,小伽利略一定是心血来潮。“爸爸,我不怕。”小伽利略坚定地回答,“我养的那只小白猫,学爬树的时候,不也摔了好多次跤吗?我知道,要想学会干一件事,就要付出努力才行。”
文森西奥惊奇地看了一眼儿子,一个4岁的小孩子,居然从猫学爬树这样的小事中,体会到学习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样的道理,可真是不简单呀。
“嗯,那你保证到时候不哭鼻子?”文森西奥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轻松些。“我保证,爸爸。”伽利略挺了挺单薄的小胸脯,毫不犹豫地大声说。
可是,懂得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实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学琴没几天,伽利略稚嫩的手指就被琴弦磨出了血泡。妈妈发现了,心疼极了,劝他说:“伽利略,算了吧。你还这么小,哪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呢?”
伽利略没说话,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一遍又一遍地拉着爸爸留给他的练习曲目。他倔强地想:我一定要像爸爸拉得一样好听,让爸爸妈妈看看,我是说到做到的。很快,伽利略的音乐天赋显露出来了。他对音乐的悟性之高,令文森西奥也不得不佩服。没多久,他已经能够像父亲一样,演奏许多复杂的乐章,而且丝毫不比父亲逊色。连傍晚时分全家人的聚会,也常常是父子二人轮流演奏了。
开始对数学有感觉,父亲耐心引导
学会了拉小提琴,伽利略并不满足。他又发现了新的兴趣目标——数学。这事还要从他5岁时说起。
伽利略5岁时,文森西奥因为生意上的事要到佛罗伦萨,顺便带他去参观了那儿的一些博物馆。结果,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绘画、雕塑作品,强烈地震撼了伽利略幼小的心灵。回到比萨后,他开始学习绘画。为了让伽利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文森西奥找来许多几何图形的物体。没想到伽利略不仅绘画技艺突飞猛进,对这些几何图形的迷恋也是日甚一日。
他问文森西奥:“爸爸,这些几何图形到底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这样问呢,伽利略?”文森西奥一时弄不清伽利略又在想什么。
“爸爸,我觉得挺奇怪的。画画的时候,我发现好多东西,比如房子、马车、书桌……什么的,好像都与几何图形有关。”
“有关?怎么有关?”
“嗯,就是说,它们都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可似乎没这么简单。只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除了这个,它们还能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呢?”
文森西奥看着紧皱双眉的伽利略,内心十分欣慰。儿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且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伽利略,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想了想,文森西奥问道,“不过,你愿意学习数学吗?也许你学了数学,就能明白你说的这种复杂关系了。而且,你还会发现许多更有意思、更有用的东西。”
“真的?”伽利略乐得蹦了起来,高声叫道,“我愿意,当然,我愿意!” 打那以后,文森西奥正式开始教伽利略学习数学,这本来也是文森西奥的特长。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可伽利略的兴趣却明显高涨。他常常为了寻求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而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他似乎随时都在思考,随时都准备思考,逐渐养成了习惯,而这种习惯,无疑对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爱问为什么,爱思考和动手
转眼间,伽利略7岁了。在音乐、绘画、数学方面,他都已经小有造诣。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总是问个“为什么”,常常能够举一反三。
这时候,伽利略已经有了两个妹妹。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必须替母亲分担照顾妹妹们的责任,这使得他常常很烦恼,因为妹妹们总是缠着他,照顾她们要花去他相当多的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他想思考的问题。
一次全家去看木偶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发现妹妹们对木偶十分着迷。他想:“我为什么不自己给妹妹们做一些木偶呢?如果她们喜欢玩木偶,我不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了吗?”
于是,他极力回想着木偶的样子,琢磨着怎么能够使那些木偶运动起来。当时,他在台下只是远远地看,似乎每个木偶上都有好几条线,演员们就是通过这几条线来控制木偶的。
伽利略找来木头、刀、线等工具,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手上也不知被划破了几刀,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木偶。他给木偶描上脸谱,拿给妹妹们看。果然,两个妹妹欢呼雀跃,立刻就被这个新玩具吸引了。伽利略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这个木偶,动起来还很僵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什么地方不对呢?他又琢磨开了。
“你看看我是怎么走路的,伽利略。”文森西奥有意启发他。伽利略怔怔地看着父亲在客厅里走了两个来回,突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人有关节!”
伽利略一把从妹妹手中夺过木偶,立刻动手进行改进。再试试,哈,成功了!伽利略一发不可收拾,又用碎布头代替木头,接着做了好几个木偶,还替妹妹们编了一出木偶戏,给她们每个人安排了几个角色。他自己呢,当然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安心地思考问题。不过,他也从此迷上了手工制作,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
显示出非常人的思维
父母巧引导
1572年,伽利略已经8岁了。他个子不高,还有一点儿胖,但这并不影响他观察细腻,思维敏捷。
一天晚饭后,文森西奥带着全家人到比萨广场散步。伽利略和妹妹们高兴地在广场上奔跑、跳跃,就像欢乐的羊群。
突然,伽利略跑到文森西奥身边,指着比萨斜塔,好奇地问:“爸爸,那座塔怎么是斜的?”
“哦,你是说比萨斜塔。当初建造这座塔的时候,由于某种计算上的错误,塔还没建成就已经倾斜了。”文森西奥随口说。
“那它为什么不会倒呢?”伽利略显然不满意父亲的回答。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这座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了。” “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揭开这个迷的!”伽利略充满自信地说着,转身又跑开了。望着伽利略远去的背影,文森西奥夫妇俩讨论起来。文森西奥说:“亲爱的,你不觉得咱们的儿子是个天才吗?他总是比别的孩子观察得仔细,思考得多。” “是呀,现在他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回答了。”裘丽娅微笑着说,“再过几年,咱们应该让他到佛罗伦萨去上学,听说那儿的瓦布罗萨的卡马多斯修道院还不错。”
修道院是天主教培训神父的学院,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世俗的普通学校,请不起家教的孩子只能到修道院去学习,因为除了宗教教义,修道院也传授一些算术、拉丁文知识。
“对,要不然,伽利略整天学些数学、音乐之类的,就算成为数学家、音乐家,又有什么用呢?”文森西奥说。
伽利略并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安排,仍然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仔细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他尤其对天空的事物感到不可理解,常常想,白天月亮星星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天一黑,月亮星星就亮了?为什么有时候月亮是圆圆的,有时候却是弯弯的?他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可是书中也没有答案。他想起那年做木偶的事,自己不就是通过观察,解决了木偶运动不灵活的问题吗?他相信自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解决天空的问题。
“对,我要从今天开始,对天空进行观察。”伽利略暗暗地下定决心。
天渐渐黑了,伽利略趁家里人都睡着了,悄悄地溜出家门,坐在地上,抬头仰望苍穹。周围静极了,只有星星的眼睛眨呀眨,他仰得脖子都酸了,望得眼睛都疼了,也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一连几天,伽利略白天黑夜地仰望天空,晚上就算冻得瑟瑟发抖,也不肯进屋睡觉。第五天夜里,他终于抵不住困意,坐在门口睡着了。
父亲这才发现了伽利略的秘密。
原来,几天的观察使他明白,光靠好奇心和肉眼的观察,除了能看到天空的一些小变化外,根本不可能破解天空的奥秘。如果能够像小鸟那样飞上天,近距离地看一看月亮和星星,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 伽利略问文森西奥:“小鸟为什么能够在天上飞来飞去,而人只能在地上走呢?” “你认为呢?”对伽利略的问题,文森西奥已经大多数都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常常只是反问伽利略。因为这样的一问一答,总是能让伽利略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从而自己找到一些答案,尽管这些答案不一定都正确。
伽利略沉思着说:“我想,那是因为所有的鸟都有翅膀,而人没有。”
伽利略决定给自己安上翅膀,也体验一次飞翔的感觉,最好能飞上天,飞到月亮和星星上去,探索出天空的秘密。
他找来一些竹子,划成片,扎成了一对巨大的翅膀。他把翅膀绑在两只胳膊上,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滑稽的怪物。两个妹妹一直好奇地看着他忙来忙去,见他这副模样,笑得前仰后翻的。
伽利略却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全然不理会两个妹妹。他使劲地挥动着两只绑着翅膀的胳膊,嘴里大声地喊着:“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可是直到两只胳膊酸疼酸疼的,再也挥舞不动了,脚底下依然纹丝未动。
伽利略丧气极了。有了翅膀怎么也不能飞呢?“哥哥,你跑一跑再飞,像放风筝一样。”大妹妹提醒他道。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伽利略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站起来又试,结果还是不行。
“哥哥,你站到高处再飞。”小妹妹提醒他。
“对,这次一定行的。”伽利略觉得,这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爬上窗台,纵身往下一跳,一边还不忘了使劲挥舞着翅膀。可是,他还是没有飞起来,反而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得他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这一幕正好被文森西奥看见了。他扶起伽利略,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光有奇思妙想,没有知识做根基,就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伽利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倒并没觉得自己白做了这个实验,因为,至少他现在已经知道,单凭一对翅膀,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
观看天空和学飞的经历表明,伽利略勇敢地用实践检验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过,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逐渐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
爱提问题是许多小孩子的天性,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大都能够轻松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思维方式的变化,难免会提出一些父母知识水平之外的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很可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一定要鼓励孩子思考,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伽利略的父亲正是用这样的方法,指引着孩子成长的方向。
第四篇: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 伽利莱· 伽利略,一五**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在著名的斜塔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 人。他用自己观察和研究天体的成果,为哥白尼的“太 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根据;他发现了自由落 体定律,摆锤的等时性的定律,断定了地物线的轨道。他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机械学的创始人 之一。勤奋好学的青年时代 伽利略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 时,他家里已经很穷了。为了免于饥饿,尽量多挣点钱,伽利略的父亲想让他将来当个布商。为此,先送他到学 校去读书。伽利略在幼年时,就很爱动脑筋。看到机械方面的 东西,他总想自己试着做一做。别的孩子去玩耍,他却 躲在一边,做着各种各样精巧有趣的机械玩具。在学校 里,伽利略勤奋刻苦地学习着。他很快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哲学,就连图画和音乐,他也学得很好。父亲 看到这种情况,就放弃了要他做布商的念头,决定要他 学医。于是,十七岁的伽利略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非但勤学,而且好问、哪怕是一 个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他也要问一个为什 么。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 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着 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摇摆不定的灯。他发现,这 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 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 脉搏的速度和均一性。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当时,有一个大数学家名叫利玛窦。一次,利玛窦 陪一个大公爵到比萨,伽利略跑去看他。正巧,利玛窦 在给一些人讲几何学。伽利略躲在门外听着,听着,枯 燥的数学吸引了他。他觉得这些知识太有用了,必需掌 握它。虽然父亲曾一再告诫他,学数学是世界上赚钱少 的职业,可他决心已定,坚持要学。在利玛窦的教导下,伽利略努力地学习着。然而,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 了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他发明 了一种比重秤,还写了一篇论文:《固体的重心》。于 是,二十一岁的伽利略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 阿基米德”。在他二十五岁那年,比萨大学请他去当了 数学教授。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落体问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 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十公斤重的物体,下落的速 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体快十倍。一千七百多年来,在书本里,在学校的讲台上,一 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作圣经来讲述,没有任 何人敢去怀疑它。这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过 “地 球中心说” 它符合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其它学说也就得到了保护。年轻的伽利略没有被这个庞然大物吓倒。他根据自 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 问。他想,同样是一磅重的东西,自然以同样速度下落。但是,如果把两个一磅重的东西捆在一起,或者把一百 个一磅重的东西捆在一起,那么根据亚里土多德的学 说,它们下落的速度就会比一磅重的东西大一倍或者九 十九倍,这可能吗?他决心亲自动手试一试。伽利略选择了比萨斜塔作试验场。有一天,他带了 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一个重一百磅的实心铁球,一个重一磅的空心铁球,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塔 下,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讥笑他: “这个青年一定是疯了,让他胡闹去罢!亚里士多德的 理论还会错吗!” 只见伽利略出现在塔顶,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 喊道:“下面的人看清楚啦,铁球落下去了。”他把两 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 落到了地面上。那些讽刺讥笑他的人目瞪口呆。作者: 222.183.151.* 2005-11-5 20:50 回复此发言 2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的这次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 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它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生动地证明了“理论的基础是实践”这一 真理。哥白尼日心说的证实 哥白尼(公元一四七三——一五四三年)是波兰杰 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四十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 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 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一六0四年,他在一次讲演中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不过是围 绕太阳转的一点微尘。他时刻不忘哥白尼的理论,希望 能用实践将它证实。一六0八年六月的一天,伽利略听说,一个荷兰人 把一片凸镜和一片凹镜放在一起,做了一个玩具,可把 看见的东西放大。这一夜,伽利略坐在桌子前,蜡烛点 了一支又一支,他反复思考着,琢磨着,为什么两个这 样的镜片放在一起,就能起放大作用呢??? 天亮了,伽利略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他找来一段 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一个小望远镜做成了。拿起来一看,可以把原来的物体 放大三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 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 滚,没有一条船。当他拿起了望远镜再看时,一条船正 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八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着,不断地制造着,最后,他的 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三十二倍。一天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伽利略拿起自己 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咦,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 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那上面象地球一样,有高山、深 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呢!这以后,伽利略几乎每天晚上都把自己的望远镜对 向天空,探索着宇宙的奥秘。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 星星汇聚而成的,我们的肉眼所能见到的,只是离地球 最近的那么几个。实际上,还有很多很多呢!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点,这些黑点的位置不断地在变动。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一六一0年一月七日晚,伽利略观察木星。他看到 木星的旁边有三个小星,二个在左,一个在右。第二天 晚上,他发现三个小星都跑到右边去了。到了十日晚,只有左边有二个小星。而十二日晚上呢,木星的旁边竟 出现了四个小星,三个在右,一个在左。他断定,木星 有四个较大的卫星,在绕着它公转,这就是太阳系的缩 影。伽利略埋头工作,不懈地观察。他以无可辩驳的事 实,生动地说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 个普通的恒星,所有的恒星都是象太阳那样的巨大天 体。宇宙间的一切天体,包括太阳那样的恒星和地球那 样的行星,都在运动之中。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学 说的正确。一六一0年,伽利略的著作《星空使者》出版了。人们惊讶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 新宇宙。” 勇敢坚强的科学战士 伽利略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那时,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基督教作为他们统治的精神支 柱。他们宣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为人而制造 的,人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听从上帝的安排,接受封建统 治阶级的压迫,任何人也不许有半点怀疑,否则就是违 背上帝的意志。这荒谬的神学,紧紧地束缚着自然科学。谁要背离了它,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对,严厉的处罚。哥白尼向“地球中心说”宣战,动摇了中世纪神权 统治的基础,便遭到了血腥的镇压。他的支持者和宣传者
第五篇: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远镜观看月亮。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后来又开始观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星星汇集而成的。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斑,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伽利略埋头观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们佩服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