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有民间节日气氛的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该节拥有的丰富活动内容和人文精神,是中国民众共享的节日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五点:
②其一,忠孝和感恩是清明节文化内涵的主题。清明节,人们带着家中老少,拿着祭品和花草,为亡故的先辈上坟扫墓,以此寄托思念与敬意,并传承孝道伦理。这表现了中华民族敬重祖先、心怀感恩的优秀品质和情怀。经多年传承,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物质与精神遗产,已经积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众的集体意识。在慎终追远、感恩尽孝的同时,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祭拜烈士英魂,缅怀革命历史,使红色精神在新时期的思想建设中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发挥了清明节祭扫的教化作用。
③其二,多元性是清明节文化的特点。清明节以其内容和形式而言,有两个特点:一是凝重气氛和悲哀泪水;二是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这种悲喜交集、看似难以兼容的场面和气氛,构成清明节的两个不同侧面,看似矛盾,其实是另一种意义和形式的和谐。这种多元性,正表现了民众心中过清明节的人文价值。
④其三,清明节是增强血亲观念功能的好时节。清明节人们借祭祀扫墓的机会,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或结伴踏青、郊游、密切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增强了文化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型人文精神的传承。
⑤其四,清明节是农业生产的好时机。清明节是节日,又是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耕耘播种的大好季节。所以,清明节饱含着孕育生命、播种希望和期待丰收的内涵。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清明节与农林生产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
⑥其五,清明节是个愉悦的节日。从前,过清明节,人们要脱掉棉衣,洗净身子,沐浴着明媚的春光,男女相会,或亲朋好友结伴踏青春游,或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赛马、打球、插柳……这些活动提升了民众美好情操,培养了民众真挚感情。宋代出世的《清明上河图》就真实地反映了清明节民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淳朴民俗。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⑦清明节的本质是“清新明洁”。清明节的习俗是几千年文化发展、积累的结果。弘扬清明节文化,可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的精神财富。
⑧毋庸讳言,近些年来,清明节祭扫的形式,却被一些人扭曲了,他们给祭品披上时髦的外衣,除了原有的香烛、纸钱和冥币外,又新添了纸做的手机、彩电、电脑、冰箱、豪宅以至“保镖”和“二奶”等。这此做法,不但背离了清明节民俗文化的实质,而且,亵渎了祖先人格,还造成钱财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毒化了社会风气,玷污了青少年心灵。这股邪风,必须狠刹。我们必须还清明节“清新明洁”的本色,让清明祭扫更多地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
(选自李德忠 李鹏飞《浅谈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清明节,人们为亡故的先辈上坟扫墓,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B.清明节文化的多元性体现了清明节的人文价值和中国民众矛盾的心理。C.慎终追远、感恩尽孝、祭拜英烈、传承红色精神是清明节祭扫的主要内容。D.清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唐宋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积累的结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阐述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时,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B.作者主要运用例证法阐述了清明节是个愉悦的节日这一观点。C.文章第5段引用两句农谚论述了清明节与农林生产的密切关系。D.最后一段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清明祭扫要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沐浴明媚春光、结伴踏青春游,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让清明节回归健康、回归文明是弘扬清明节文化应尽快完成的一项任务。C.清明祭扫应在强调物质层面表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D.弘扬清明节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忆梦乐安河 查长发
离开家乡乐平几十年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常在梦中萦绕,乐安河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是其中最深刻的回忆之一。
在那个物质匮乏、没有电脑,电视都是稀罕物品的年代,每到夏天,我们那些男孩子最向往的事情就是下课后去乐安河游泳,玩耍。那时的乐安河水清澈洁净,水上渔民们一般都直接舀河水做饭,泡茶。孩子们在水中游泳的时候经常有成群的小鱼轻啄皮肤,痒痒的微痛,带给孩子们的是欢快的笑声。竹筏上数只鸬鹚一会儿潜入水中,叼上还活蹦鲜跳的鱼,渔民收了鸬鹚叼上的大鱼后会喂鸬鹚吃点小鱼小虾作为酬劳,得了酬劳的鸬鹚更加卖力地潜入水中叼鱼。晚霞的余晖落在鱼鹰、竹筏、河面的微波和渔民的皱纹间,祥和美丽的场景也纳入顽童的眼中,成了一生难忘的记忆。
暑假期间,我们会托人到医院弄几个口罩,拆开口罩,用两个竹条弯曲后扎紧口罩的四个角,一个小网就成了,再在网中绑几块肉骨头,或者潜入河底捞几个河蚌绑在网中间,把网从木排的缝隙中放入水中,等几分钟就提上来,基本上网网都有收获,一般都是小鱼小虾。在平均每人每月只有4两猪肉吃的那个年代,这些小鱼小虾是相当馋人的美味了。
乐安河流经乐平县城的那一段,水流平缓,汩汩地由东向西。河的北面是颇具江南风韵的乐平县城,南面是以种植蔬菜闻名的民风强悍的乡村。北面的民居错落有致,大都是砖木结构,中间是厅堂、天井,两厢是卧室。南面一畦畦蔬菜地郁郁葱葱,间或沙洲上有成片的桑树林,紫红的桑椹在河风中招摇,极诱惑馋嘴娃们的食欲,以至到现在,我的记忆中没有比桑椹更好吃的水果了。江西民间流传的说法:景德镇的瓷器不用挑,乐平的女子不用拣。娉娉婷婷的乐平女子,在岸边流连,不失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乐安河那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建筑的桥梁,横亘在河面的是一座浮桥,20几个木质船型的仓被巨大的铁锚定位在河面,上面铺上木板,浮桥上专门铺设了汽车轨道,行走在桥面,每有重型卡车通过,浮桥起伏升降,给行人的感觉就像坐升降电梯一样。有些性急贪玩的男孩子走到桥中间就按捺不住玩水的冲动,把衣物往同伴手上一塞,从浮桥上扎入水中,水性好的男孩子一个猛子可以潜游出四、五十米远。遇到浮桥“开关”的时候,即使比较腼腆的男孩子也大都选择从浮桥中间跳水游到南岸的沙滩上。因浮桥高度有限,平时只能通过小舢板、竹筏之类。每天上午、下午规定时间开启浮桥,通常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开关”时间,工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人把浮桥开启一个大约20米宽的口子,比较高大的船只都扯起风帆,鱼贯通过,那场面让人想起“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词句。有些调皮的男孩子会趁船工忙碌之际,爬上船头船尾,从船上跳水下来。或许是担心把船面弄得湿漉漉的,船工一般不喜欢孩子爬他的船上跳水,通常是船工在船头赶孩子,船尾又爬上几个在玩跳台跳水,有喜欢跳花样的,翻筋斗跳入水中,不会跳花样的,捏住鼻子跳“冰棍”(捏住鼻子垂直跳入水中),夕阳照在被晒得黑黝黝光滑如缎的孩子们的皮肤上,飞溅的水珠仿佛在彰显少年的活力。
如果说下午的乐安河是孩子们戏水的乐园,清晨的乐安河则是婶婶、阿姨、婆婆们的天下。妇女们最喜欢到木排上洗衣服,应该是嫌近岸的水不够清澈,不管是脚步轻盈的年轻妇女,还是体型壮硕的中年大婶,甚至步履蹒跚的小脚老太,都毫不畏惧走木排的危险,戏踩散落的独木,蔑视滑溜的青苔,无暇欣赏河畔的金柳,也无意陶醉波光里的艳影,挽一篮衣服,向水更清处漫溯。在离岸最远的木排尽头,少妇灵活的腰肢一扭,像渔民撒网般把绣着鸳鸯的花被单洒在水面,一抻几荡,被单像旦角的长袖在水中扭捏袅娜,洗净一周的尘灰,再伴少妇旖旎的甜梦。白皙的手臂上下挥舞,阵阵捣衣声夹杂着洗衣妇调侃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打断忆梦的是来自故乡令人心碎的消息,铜矿、发电厂、煤矿的污染水肆无忌惮地侵入美丽的乐安河,淘金、挖沙者给少女般美丽的身躯挖出一个个恐怖的坑穴。美丽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江南名河,转瞬间成了饱经蹂躏、满目疮痍的麻风患者!梦醒时分,远在外地的游子禁不住呼吁:救救乐安河,救救赣东北人民的母亲河!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用简明的叙述交代了乐安河在作者心中是多么重要,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乡情。
B.作者梦中的乐安河,河水清澈洁净,河下鱼虾成群,河的南面民风强悍,河岸边流连的女子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C.作者写男孩子们趁船工忙碌之际,不听船工劝阻,在船上玩跳水,是为了突出这些男孩子的调皮和顽劣。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D.文章最后一段用比拟、比喻等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乐安河饱经蹂躏的惨状,呼吁人们尽快行动起来,救救乐安河。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5分)
6.本文富有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语言的角度加以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歌为心声 歌如人生
——记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艺术家阎肃 任晶晶
阎肃85年的漫漫长路、65年的艺术人生,像一部厚厚的人生长卷,读不完、品不尽、道不够……贯穿其中的对人生、对创作的深切感悟和矢志坚守,成就了阎肃艺术的“高度”和“长度”。
从艺65年,阎肃与新中国一同成长,他以兢兢业业的深情创作,把自己宝贵的精神宝藏化作优美的华章,他用简洁形象的诗句,唤起人们对时代前进的渴望。
1962年,全国人民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阎肃以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歌剧,为我们的党提气,为人民鼓劲。歌剧《江姐》产生的影响,远超出一部歌剧所带给人们的审美经验,以江姐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红岩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1991年,阎肃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他三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作曲家王祖皆说:“天命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这部描写半个世纪前共产党员与敌人顽强斗争的歌剧,成为中华民族歌剧史上的又一部经典之作。
有人说,创作与其说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是一种寻觅——寻觅人们心底的声音,聆听社会的呼吸,扣准时代的脉搏。从阎肃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的创作始终根植于火热的生活,敏锐地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深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通过崭新的艺术创作和创造,反映鲜明的时代主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阎肃的亲人、同事们谈论较多的是阎肃的才气。剧作家周振天谈到,阎肃60岁时创作的《雾里看花》是为纪念《商标法》颁布10周年的晚会而作的,阎肃却把它写成了极富哲理、充满新意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在词界一直被广为称赞。此外,像歌颂改革开放后北京翻天覆地变化的《北京的桥》,表现京剧特点、弘扬国粹的《唱脸谱》,以及歌颂科技工作者的《马兰花》等作品,阎肃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入手,娓娓道来。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认为,阎肃既能延续传统,又能与时俱进,他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可以永葆思想和精神不老,这是他最显著的创作特点。
在阎肃的儿子阎宇看来,父亲的才气源于勤奋坚持的品格。“我爸85岁还在上班,这点就和一般人有点不一样。”在阎肃夫人李文辉的眼中,阎肃身上最突出的就是那股钻劲儿,他是把学习当日子过的人,有时看着他每天伏案苦读的样子,令人不禁想起负重前行的骆驼。让曾是阎肃邻居的空政文工团青年演员易秒英感受最深刻的,也正是阎肃书房每晚亮至深夜的灯光,它像一盏引路明灯,时刻提示着作为年轻一辈的他们不可松懈的前进之路。
阎肃也曾在以往的采访中表示,“对我的评价,我惟一承认的,就是勤奋。”在创作中,他常常为一句歌词揣摩几个星期,为一个字茶饭不思,每一首歌词的背后,都是多少个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他认为,世界上没有“速成”的艺术品,更没有走“捷径”的成功者。
在空政文工团,为了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阎肃不仅在艺术上手把手、面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而且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引导年轻演职人员。在他的指导、影响和带动下,空政文工团涌现出词作家石顺义、车行,作曲家孟庆云、姚明,青年演员刘和刚、王莉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阎肃创作的文艺作品大多是写部队、唱空军的,这些歌曲说出了战士的心里话,写出了战士的真感情,让战士们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去传唱。阎肃常说,一首好军歌就是一支冲锋号,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最广阔的战场在“前线”、最远大的抱负在“前线”、最深厚的情怀也在“前线”。为此,他一次次奔赴“前线”: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赴哨所。65年来,阎肃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一身军装,一份深情,85岁的阎肃依然用浑厚的嗓音有力地唱着:“云海大无边,蓝天多辽阔,任我飞行任我走,一双银翼保卫祖国。迎着太阳高声唱,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我爱这战斗的生活。”
(有删改)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阎肃通过歌剧《江姐》为党和人民战胜困难鼓舞了士气,这部歌剧创造的红岩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B.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阎肃坚定信念、充满热情,担纲创作的《党的女儿》成为中华民族歌剧史上的又一经典。
C.阎肃的言行影响了许多年轻演职人员,在他的引领下,空政文工团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
D.阎肃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大多是军歌。好的军歌会让战士们自发去唱,并成为军队响亮的号角。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是从勤奋钻研和无私帮助后辈两个角度来赞扬阎肃作为老一辈军旅艺术家的杰出贡献的。
B.阎肃能敏锐地感受社会时代的变化,深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因而能够创作出大量反映鲜明时代主题的文艺作品。
C.本文引用阎肃同事和家人的话,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更真实地展现了他日常创作的情形。
D.阎肃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唯一承认的就是“勤奋”,这是他对自我的肯定;也说明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
E.阎肃一生热爱军营,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他的优秀作品都是一次次奔赴军营创作而得的。
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阎肃在文艺创作上具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品质。(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月乙酉,缘山麓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丈。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敕建者。北渡两涧,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闻。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闻北冈有元世祖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 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也,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
——节选自杨慎《点苍山游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轩窗洞豁最堪/ 游目则见/ 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 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B.轩窗洞豁/ 最堪游目/ 则见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 异哉/ 何晴雨相兼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也/ C.轩窗洞豁最堪/ 游目则见/ 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D.轩窗洞豁/ 最堪游目/ 则见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图:是梵语的音译,本意指佛或佛教徒。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和尚。B.阳:这里指华山的南面。古人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说法。C.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D.乙酉:指乙酉年,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同样的纪年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褒禅山记》中,作者突出“有碑仆道”的细节,略写游前洞的经历,详写游后洞的经历,这些都是为后文的说理作铺垫。
B.褒禅山的真实名字应为“花山”,却被误读成“华山”,作者由此悲叹古籍失传,后代人不能深思慎取,连古籍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C.在记游中说理是《游褒禅山记》的特色,作者阐释了“志、力、物”对于成功的意义,认为其中的“志”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D.节选的《点苍山游记》中作者或考察古迹,或引用传说,增添了山水的文化内涵,较之《游褒禅山记》,更侧重于抒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虞美人·寄公度①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③。【注】①苏亶被罢官十年后再次被朝廷任用,重回京城后已是物是人非,故写此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词寄赠友人公度。②尊:同“樽”,酒杯。③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的上片写了登楼所见,自下而上,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秋景图。
B.上片中“独”字最能凸显作者形象,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尽含其中。
C.“背飞双燕”,借双燕相背而飞写朋友的离别;“贴云寒”中“寒”字既写环境也写心理,与下片的“雪满长安道”相呼应。
D.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在与朋友离别后郁郁寡欢,借酒销愁,大雪铺满了长安的道路,也借此隐射朝廷奸臣当道的现实。
E.本词情感复杂,是寄友之作,也饱含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登楼所望,皆着有词人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15.本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_____ ___,______ __。”(2分)
(2)《短歌行》中,作者引用名句表现像思念情人一样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
。”(2分)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兰亭集序》在谈到人与人相处时,也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在今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比赛中,裁判做出了匪夷所思的判罚:中国....军团的几位选手全都犯规。
②“穷养儿子富养女”这句话流传已久,我不知道它的始作俑者动机何在,但相....信初衷是好的,也的确有大量案例证明其正确性。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③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④有效利用时间,关键在于实干,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妨碍实干的弊端,存在着大量夸夸其谈的现象。....⑤大家众所周知,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有传统思想又有时代特色,是先进的科学的....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完美结合。
⑥月色宁静,不绝如缕的音乐从窗外飘进来,倾耳细听,原来是月光曲,回忆便....从心底扩散开来。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的3.15晚会,满足了观众渴望了解消费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或流失。
C.“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D.清华大学希望通过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更好地建立起传承学术、弘扬传统、激励后学、倡导创新的人才体系和发展。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B.氯化钠,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是盐巴的主要成分。
C.《向上吧,诗词》中的杨强,因为在诗词方面的优秀表现,得到最大的诗词类微信平台“诗词世界”的垂青。
D.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有些人一直认为,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素的结果并不那么美好。更坏的消息是,②,比如最普通的素食——大豆,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它的甜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度是蔗糖的70%。纯素食者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豆或者奶制品提供营养,这些食物只要吃很少就能获得足够的热量,但只吃一点食物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③,人自然就容易发胖。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孩子们其实是想读书的,只是因为功课太多,没有时间读书。即便偶尔读读书,也只喜欢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的,由此产生浮躁之心。长此以往,他们就有可能不大敢读大部头的作品。一些孩子追捧篇幅短的青春小说,因而在阅读中逐渐迷失自我。
① 孩子们不读书未必是因为没有时间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杨广在野望中多了几份惆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在野望中添了些许忧伤。“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杜甫在野望中涌起忧民的哀伤。“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在野望中顿生“主沉浮”的担当。
请以“野望”为题,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且感情健康;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度(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1.答案:A。B项“中国民众矛盾的心理”错,原文说的是“看似矛盾”。C项清明节祭扫的主要内容是在多年传承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传承红色精神不是清明节祭扫的主要内容。D项 “唐宋以来”应为“几千年”。
2.答案:D。D项最后一段采用的是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3.答案:C。C项“强调物质层面表达”错,由原文“还清明节‘清新明洁’的本色,更多地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可推出。
4.答案:C。“顽劣”不当。是为了突出这些男孩子的调皮和充满活力。
5.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有过渡作用(1分),由上文写孩子过渡到下文写妇女(1分),使文章衔接自然、结构严谨(1分)。②内容上:一是突出了乐安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二是突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三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参考答案:①本文所描写的场景极富生活气息,鲜活真实。如写渔民捕鱼、小孩嬉戏、妇女洗被和捣衣等场景,都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②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之感。如作者恰当运用了“馋嘴娃”、“湿漉漉”、“跳‘冰棍’”和“黑黝黝”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词汇。③比喻中的喻体大都富有生活气息,语言风格清新、明快。如“坐升降电梯”、“渔民撒网”、“少女般美丽的身躯”和“麻风患者”等喻体都很有生活气息。(6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7.答案:A。红岩精神不是这部歌剧创造的。
8.答案:BC。A项概括不完全,还有他的才气、创作许多优秀作品等角度。D项“说明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错,这里是体现阎肃的谦虚,但不能说明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E项“优秀作品都是奔赴军营创作而得的”说法绝对,如许多非军旅题材的作品。
9.参考答案:①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②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③坚持勤奋,精益求精。(或态度严谨,一丝不苟)④强烈的创新意识。(对人生和创作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⑤勤于实践,多次奔赴“前线”。(或深入基层,体验生活)(4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0.答案:B。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
11.答案:D。这里的“乙酉”不是指乙酉年,而是指乙酉日。干支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12.答案:B。B项“连古籍的名字都说不出来”错,应是没有人能说明白真实情况。
13.(1)译文:(我们)已经出来了,就有人责怪那个想要退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尽享那游玩的乐趣。(5分,“既、或、咎、其”各1分,句意1分。)
(2)译文:有了志向与力量,而且又不跟随别人而松懈,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5分,“志、怠、以、相”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A、D。(A项“清新明快”错误,应为“苍凉”; D项,“雪满长安道”既表明了时令和地点,又渲染了一派冷寂的气氛,“隐射奸臣当道”属于过度解读。)
15.参考答案:①用典。词人借用折梅相赠这一典故,表现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艺术效果1分。)②对写(或虚写、想象、悬想)。词人从对方着笔,想象朋友公度也同样会心怀思念,每天登高远望,他将会给我寄赠一枝报春的早梅。这样写使得诗人思念友人,渴望得到友人问候和慰藉的情感显得更加含蓄曲折,蕴藉深沉。(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艺术效果1分。)
16.答案:(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俯仰一世(5分)
17.答案:C。①“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或某种事物离奇,超出寻常。使用正确。②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多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③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本句中用来指文章,使用对象错误。④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使用正确。⑤众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与前面的“大家”语义重复。⑥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指声音细微悠长。使用正确。18.答案:A。B项,语序不当,应把“如果”调到句首。C项,偷换主语,应在“依旧”前加“北京市民”。D项,成分残缺,应在“人才体系和发展”后加“机制”。
19.答案:C。A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B项,“盐巴”不合语体,此处宜用书面语体“食盐”一词;D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20.参考答案:①吃素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 ②很多素食中的糖分含量都很高 ③所以不知不觉摄入就超量了(6分,每点2分。)
21.参考答案:②喜欢阅读短文章未必产生浮躁之心 ③追捧篇幅短的青春小说未必会迷失自我(5分,答对一处2分,答对两处5分。)
22.(60分)阅卷提示:作文得分的高低主要看选材、语言和写景手法的恰当运用。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应注意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等,还应注意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整篇文章应尽量做到立意正确且有一定深度,选材典型,线索清晰,情景交融,叙议有机结合,语言有一定特色。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篇: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试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有民间节日气氛的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该节拥有的丰富活动内容和人文精神,是中国民众共享的节日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其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五点:
②其一,忠孝和感恩是清明节文化内涵的主题。清明节,人们带着家中老少,拿着祭品和花草,为亡故的先辈上坟扫墓,以此寄托思念与敬意,并传承孝道伦理。这表现了中华民族敬重祖先、心怀感恩的优秀品质和情怀。经多年传承,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物质与精神遗产,已经积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众的集体意识。在慎终追远、感恩尽孝的同时,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祭拜烈士英魂,缅怀革命历史,使红色精神在新时期的思想建设中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发挥了清明节祭扫的教化作用。
③其二,多元性是清明节文化的特点。清明节以其内容和形式而言,有两个特点:一是凝重气氛和悲哀泪水;二是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这种悲喜交集、看似难以兼容的场面和气氛,构成清明节的两个不同侧面,看似矛盾,其实是另一种意义和形式的和谐。这种多元性,正表现了民众心中过清明节的人文价值。
④其三,清明节是增强血亲观念功能的好时节。清明节人们借祭祀扫墓的机会,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或结伴踏青、郊游、密切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增强了文化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型人文精神的传承。
⑤其四,清明节是农业生产的好时机。清明节是节日,又是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耕耘播种的大好季节。所以,清明节饱含着孕育生命、播种希望和期待丰收的内涵。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清明节与农林生产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
⑥其五,清明节是个愉悦的节日。从前,过清明节,人们要脱掉棉衣,洗净身子,沐浴着明媚的春光,男女相会,或亲朋好友结伴踏青春游,或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赛马、打球、插柳……这些活动提升了民众美好情操,培养了民众真挚感情。宋代出世的《清明上河图》就真实地反映了清明节民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淳朴民俗。
⑦清明节的本质是“清新明洁”。清明节的习俗是几千年文化发展、积累的结果。弘扬清明节文化,可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的精神财富。
⑧毋庸讳言,近些年来,清明节祭扫的形式,却被一些人扭曲了,他们给祭品披上时髦的外衣,除了原有的香烛、纸钱和冥币外,又新添了纸做的手机、彩电、电脑、冰箱、豪宅以至“保镖”和“二奶”等。这此做法,不但背离了清明节民俗文化的实质,而且,亵渎了祖先人格,还造成钱财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毒化了社会风气,玷污了青少年心灵。这股邪风,必须狠刹。我们必须还清明节“清新明洁” 1 的本色,让清明祭扫更多地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
(选自李德忠 李鹏飞《浅谈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清明节,人们为亡故的先辈上坟扫墓,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B.清明节文化的多元性体现了清明节的人文价值和中国民众矛盾的心理。C.慎终追远、感恩尽孝、祭拜英烈、传承红色精神是清明节祭扫的主要内容。D.清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唐宋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积累的结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阐述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时,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B.作者主要运用例证法阐述了清明节是个愉悦的节日这一观点。C.文章第5段引用两句农谚论述了清明节与农林生产的密切关系。D.最后一段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清明祭扫要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沐浴明媚春光、结伴踏青春游,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让清明节回归健康、回归文明是弘扬清明节文化应尽快完成的一项任务。C.清明祭扫应在强调物质层面表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D.弘扬清明节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忆梦乐安河 查长发
离开家乡乐平几十年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常在梦中萦绕,乐安河是其中最深刻的回忆之一。
在那个物质匮乏、没有电脑,电视都是稀罕物品的年代,每到夏天,我们那些男孩子最向往的事情就是下课后去乐安河游泳,玩耍。那时的乐安河水清澈洁净,水上渔民们一般都直接舀河水做饭,泡茶。孩子们在水中游泳的时候经常有成群的小鱼轻啄皮肤,痒痒的微痛,带给孩子们的是欢快的笑声。竹筏上数只鸬鹚一会儿潜入水中,叼上还活蹦鲜跳的鱼,渔民收了鸬鹚叼上的大鱼后会喂鸬鹚吃点小鱼小虾作为酬劳,得了酬劳的鸬鹚更加卖力地潜入水中叼鱼。晚霞的余晖落在鱼鹰、竹筏、河面的微波和渔民的皱纹间,祥和美丽的场景也纳入顽童的眼中,成了一生难忘的记忆。暑假期间,我们会托人到医院弄几个口罩,拆开口罩,用两个竹条弯曲后扎紧口罩的四个角,一个小网就成了,再在网中绑几块肉骨头,或者潜入河底捞几个河蚌绑在网中间,把网从木排的缝隙中放入水中,等几分钟就提上来,基本上网网都有收获,一般都是小鱼小虾。在平均每人每月只有4两猪肉吃的那个年代,这些小鱼小虾是相当馋人的美味了。
乐安河流经乐平县城的那一段,水流平缓,汩汩地由东向西。河的北面是颇具江南风韵的乐平县城,南面是以种植蔬菜闻名的民风强悍的乡村。北面的民居错落有致,大都是砖木结构,中间是厅堂、天井,两厢是卧室。南面一畦畦蔬菜地郁郁葱葱,间或沙洲上有成片的桑树林,紫红的桑椹在河风中招摇,极诱惑馋嘴娃们的食欲,以至到现在,我的记忆中没有比桑椹更好吃的水果了。江西民间流传的说法:景德镇的瓷器不用挑,乐平的女子不用拣。娉娉婷婷的乐平女子,在岸边流连,不失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乐安河那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建筑的桥梁,横亘在河面的是一座浮桥,20几个木质船型的仓被巨大的铁锚定位在河面,上面铺上木板,浮桥上专门铺设了汽车轨道,行走在桥面,每有重型卡车通过,浮桥起伏升降,给行人的感觉就像坐升降电梯一样。有些性急贪玩的男孩子走到桥中间就按捺不住玩水的冲动,把衣物往同伴手上一塞,从浮桥上扎入水中,水性好的男孩子一个猛子可以潜游出四、五十米远。遇到浮桥“开关”的时候,即使比较腼腆的男孩子也大都选择从浮桥中间跳水游到南岸的沙滩上。因浮桥高度有限,平时只能通过小舢板、竹筏之类。每天上午、下午规定时间开启浮桥,通常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开关”时间,工人把浮桥开启一个大约20米宽的口子,比较高大的船只都扯起风帆,鱼贯通过,那场面让人想起“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词句。有些调皮的男孩子会趁船工忙碌之际,爬上船头船尾,从船上跳水下来。或许是担心把船面弄得湿漉漉的,船工一般不喜欢孩子爬他的船上跳水,通常是船工在船头赶孩子,船尾又爬上几个在玩跳台跳水,有喜欢跳花样的,翻筋斗跳入水中,不会跳花样的,捏住鼻子跳“冰棍”(捏住鼻子垂直跳入水中),夕阳照在被晒得黑黝黝光滑如缎的孩子们的皮肤上,飞溅的水珠仿佛在彰显少年的活力。
如果说下午的乐安河是孩子们戏水的乐园,清晨的乐安河则是婶婶、阿姨、婆婆们的天下。妇女们最喜欢到木排上洗衣服,应该是嫌近岸的水不够清澈,不管是脚步轻盈的年轻妇女,还是体型壮硕的中年大婶,甚至步履蹒跚的小脚老太,都毫不畏惧走木排的危险,戏踩散落的独木,蔑视滑溜的青苔,无暇欣赏河畔的金柳,也无意陶醉波光里的艳影,挽一篮衣服,向水更清处漫溯。在离岸最远的木排尽头,少妇灵活的腰肢一扭,像渔民撒网般把绣着鸳鸯的花被单洒在水面,一抻几荡,被单像旦角的长袖在水中扭捏袅娜,洗净一周的尘灰,再伴少妇旖旎的甜梦。白皙的手臂上下挥舞,阵阵捣衣声夹杂着洗衣妇调侃的笑声,传出很 远,很远……
打断忆梦的是来自故乡令人心碎的消息,铜矿、发电厂、煤矿的污染水肆无忌惮地侵入美丽的乐安河,淘金、挖沙者给少女般美丽的身躯挖出一个个恐怖的坑穴。美丽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江南名河,转瞬间成了饱经蹂躏、满目疮痍的麻风患者!梦醒时分,远在外地的游子禁不住呼吁:救救乐安河,救救赣东北人民的母亲河!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用简明的叙述交代了乐安河在作者心中是多么重要,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乡情。
B.作者梦中的乐安河,河水清澈洁净,河下鱼虾成群,河的南面民风强悍,河岸边流连的女子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C.作者写男孩子们趁船工忙碌之际,不听船工劝阻,在船上玩跳水,是为了突出这些男孩子的调皮和顽劣。
D.文章最后一段用比拟、比喻等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乐安河饱经蹂躏的惨状,呼吁人们尽快行动起来,救救乐安河。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5分)
6.本文富有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语言的角度加以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歌为心声 歌如人生
——记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艺术家阎肃 任晶晶
阎肃85年的漫漫长路、65年的艺术人生,像一部厚厚的人生长卷,读不完、品不尽、道不够……贯穿其中的对人生、对创作的深切感悟和矢志坚守,成就了阎肃艺术的“高度”和“长度”。
从艺65年,阎肃与新中国一同成长,他以兢兢业业的深情创作,把自己宝贵的精神宝藏化作优美的华章,他用简洁形象的诗句,唤起人们对时代前进的渴望。
1962年,全国人民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阎肃以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歌剧,为我们的党提气,为人民鼓劲。歌剧《江姐》产生的影响,远超出一部歌剧所带给人们的审美经验,以江姐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 的红岩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1991年,阎肃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他三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作曲家王祖皆说:“天命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这部描写半个世纪前共产党员与敌人顽强斗争的歌剧,成为中华民族歌剧史上的又一部经典之作。
有人说,创作与其说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是一种寻觅——寻觅人们心底的声音,聆听社会的呼吸,扣准时代的脉搏。从阎肃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的创作始终根植于火热的生活,敏锐地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深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通过崭新的艺术创作和创造,反映鲜明的时代主题。
阎肃的亲人、同事们谈论较多的是阎肃的才气。剧作家周振天谈到,阎肃60岁时创作的《雾里看花》是为纪念《商标法》颁布10周年的晚会而作的,阎肃却把它写成了极富哲理、充满新意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在词界一直被广为称赞。此外,像歌颂改革开放后北京翻天覆地变化的《北京的桥》,表现京剧特点、弘扬国粹的《唱脸谱》,以及歌颂科技工作者的《马兰花》等作品,阎肃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入手,娓娓道来。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认为,阎肃既能延续传统,又能与时俱进,他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可以永葆思想和精神不老,这是他最显著的创作特点。
在阎肃的儿子阎宇看来,父亲的才气源于勤奋坚持的品格。“我爸85岁还在上班,这点就和一般人有点不一样。”在阎肃夫人李文辉的眼中,阎肃身上最突出的就是那股钻劲儿,他是把学习当日子过的人,有时看着他每天伏案苦读的样子,令人不禁想起负重前行的骆驼。让曾是阎肃邻居的空政文工团青年演员易秒英感受最深刻的,也正是阎肃书房每晚亮至深夜的灯光,它像一盏引路明灯,时刻提示着作为年轻一辈的他们不可松懈的前进之路。
阎肃也曾在以往的采访中表示,“对我的评价,我惟一承认的,就是勤奋。”在创作中,他常常为一句歌词揣摩几个星期,为一个字茶饭不思,每一首歌词的背后,都是多少个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他认为,世界上没有“速成”的艺术品,更没有走“捷径”的成功者。
在空政文工团,为了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阎肃不仅在艺术上手把手、面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而且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引导年轻演职人员。在他的指导、影响和带动下,空政文工团涌现出词作家石顺义、车行,作曲家孟庆云、姚明,青年演员刘和刚、王莉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阎肃创作的文艺作品大多是写部队、唱空军的,这些歌曲说出了战士的心里话,写出了 战士的真感情,让战士们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去传唱。阎肃常说,一首好军歌就是一支冲锋号,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最广阔的战场在“前线”、最远大的抱负在“前线”、最深厚的情怀也在“前线”。为此,他一次次奔赴“前线”: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赴哨所。65年来,阎肃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一身军装,一份深情,85岁的阎肃依然用浑厚的嗓音有力地唱着:“云海大无边,蓝天多辽阔,任我飞行任我走,一双银翼保卫祖国。迎着太阳高声唱,我爱这战斗的生活。”
(有删改)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阎肃通过歌剧《江姐》为党和人民战胜困难鼓舞了士气,这部歌剧创造的红岩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B.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阎肃坚定信念、充满热情,担纲创作的《党的女儿》成为中华民族歌剧史上的又一经典。
C.阎肃的言行影响了许多年轻演职人员,在他的引领下,空政文工团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D.阎肃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大多是军歌。好的军歌会让战士们自发去唱,并成为军队响亮的号角。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是从勤奋钻研和无私帮助后辈两个角度来赞扬阎肃作为老一辈军旅艺术家的杰出贡献的。
B.阎肃能敏锐地感受社会时代的变化,深刻认识生活的本质规律,因而能够创作出大量反映鲜明时代主题的文艺作品。
C.本文引用阎肃同事和家人的话,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更真实地展现了他日常创作的情形。
D.阎肃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唯一承认的就是“勤奋”,这是他对自我的肯定;也说明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
E.阎肃一生热爱军营,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他的优秀作品都是一次次奔赴军营创作而得的。
9.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阎肃在文艺创作上具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品质。(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月乙酉,缘山麓东行一里,至弘圣寺,有浮图高二百丈。考之野史,为隋文帝时敕建..者。北渡两涧,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闻。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闻北冈有元世祖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 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也,每岁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时时放晴,故刈麦插秧,两处无妨。世传观音大士授记而然。”
——节选自杨慎《点苍山游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轩窗洞豁最堪/ 游目则见/ 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 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B.轩窗洞豁/ 最堪游目/ 则见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 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C.轩窗洞豁最堪/ 游目则见/ 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D.轩窗洞豁/ 最堪游目/ 则见满川烈日/ 农人刈麦/ 予曰异哉/ 何晴雨相兼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图:是梵语的音译,本意指佛或佛教徒。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和尚。B.阳:这里指华山的南面。古人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说法。C.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D.乙酉:指乙酉年,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同样的纪年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褒禅山记》中,作者突出“有碑仆道”的细节,略写游前洞的经历,详写游后洞的经历,这些都是为后文的说理作铺垫。
B.褒禅山的真实名字应为“花山”,却被误读成“华山”,作者由此悲叹古籍失传,后代人不能深思慎取,连古籍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C.在记游中说理是《游褒禅山记》的特色,作者阐释了“志、力、物”对于成功的意义,认为其中的“志”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D.节选的《点苍山游记》中作者或考察古迹,或引用传说,增添了山水的文化内涵,较之《游褒禅山记》,更侧重于抒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③。
【注】①苏亶被罢官十年后再次被朝廷任用,重回京城后已是物是人非,故写此词寄赠友人公度。②尊:同“樽”,酒杯。③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①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的上片写了登楼所见,自下而上,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秋景图。
B.上片中“独”字最能凸显作者形象,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尽含其中。
C.“背飞双燕”,借双燕相背而飞写朋友的离别;“贴云寒”中“寒”字既写环境也写心理,与下片的“雪满长安道”相呼应。
D.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在与朋友离别后郁郁寡欢,借酒销愁,大雪铺满了长安的道路,也借此隐射朝廷奸臣当道的现实。
E.本词情感复杂,是寄友之作,也饱含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登楼所望,皆着有词人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15.本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_____ ___,______ __。”(2分)
(2)《短歌行》中,作者引用名句表现像思念情人一样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2分)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兰亭集序》在谈到人与人相处时,也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今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比赛中,裁判做出了匪夷所思的判罚:中国军团的几位....选手全都犯规。
②“穷养儿子富养女”这句话流传已久,我不知道它的始作俑者动机何在,但相信初衷是好....的,也的确有大量案例证明其正确性。
③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④有效利用时间,关键在于实干,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妨碍实干的弊端,存在着 大量夸夸其谈的现象。....⑤大家众所周知,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有传统思想又有时代特色,是先进的科学的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完美结合。
⑥月色宁静,不绝如缕的音乐从窗外飘进来,倾耳细听,原来是月光曲,回忆便从心底扩散....开来。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的3.15晚会,满足了观众渴望了解消费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或流失。
C.“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D.清华大学希望通过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更好地建立起传承学术、弘扬传统、激励后学、倡导创新的人才体系和发展。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B.氯化钠,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是盐巴的主要成分。
C.《向上吧,诗词》中的杨强,因为在诗词方面的优秀表现,得到最大的诗词类微信平台“诗词世界”的垂青。
D.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有些人一直认为,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素的结果并不那么美好。更坏的消息是,②,比如最普通的素食——大豆,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70%。纯素食者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豆或者奶制品提供营养,这些食物只要吃很少就能获得足够的热量,但只吃一点食物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③,人自然就容易发胖。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孩子们其实是想读书的,只是因为功课太多,没有时间读书。即便偶尔读读书,也只喜 欢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的,由此产生浮躁之心。长此以往,他们就有可能不大敢读大部头的作品。一些孩子追捧篇幅短的青春小说,因而在阅读中逐渐迷失自我。
① 孩子们不读书未必是因为没有时间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杨广在野望中多了几份惆怅。“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在野望中添了些许忧伤。“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杜甫在野望中涌起忧民的哀伤。“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在野望中顿生“主沉浮”的担当。
请以“野望”为题,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且感情健康;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11 攀枝花市2017-2018学(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
1.答案:A。B项“中国民众矛盾的心理”错,原文说的是“看似矛盾”。C项清明节祭扫的主要内容是在多年传承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传承红色精神不是清明节祭扫的主要内容。D项 “唐宋以来”应为“几千年”。
2.答案:D。D项最后一段采用的是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3.答案:C。C项“强调物质层面表达”错,由原文“还清明节‘清新明洁’的本色,更多地强化精神意义上的追思”可推出。
4.答案:C。“顽劣”不当。是为了突出这些男孩子的调皮和充满活力。
5.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有过渡作用(1分),由上文写孩子过渡到下文写妇女(1分),使文章衔接自然、结构严谨(1分)。②内容上:一是突出了乐安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二是突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三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参考答案:①本文所描写的场景极富生活气息,鲜活真实。如写渔民捕鱼、小孩嬉戏、妇女洗被和捣衣等场景,都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②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之感。如作者恰当运用了“馋嘴娃”、“湿漉漉”、“跳‘冰棍’”和“黑黝黝”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词汇。③比喻中的喻体大都富有生活气息,语言风格清新、明快。如“坐升降电梯”、“渔民撒网”、“少女般美丽的身躯”和“麻风患者”等喻体都很有生活气息。(6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7.答案:A。红岩精神不是这部歌剧创造的。
8.答案:BC。A项概括不完全,还有他的才气、创作许多优秀作品等角度。D项“说明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错,这里是体现阎肃的谦虚,但不能说明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E项“优秀作品都是奔赴军营创作而得的”说法绝对,如许多非军旅题材的作品。9.参考答案:①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②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③坚持勤奋,精益求精。(或态度严谨,一丝不苟)④强烈的创新意识。(对人生和创作有自己独特的思考)。⑤勤于实践,多次奔赴“前线”。(或深入基层,体验生活)(4分,答对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0.答案:B。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 也。”
11.答案:D。这里的“乙酉”不是指乙酉年,而是指乙酉日。干支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12.答案:B。B项“连古籍的名字都说不出来”错,应是没有人能说明白真实情况。13.(1)译文:(我们)已经出来了,就有人责怪那个想要退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尽享那游玩的乐趣。(5分,“既、或、咎、其”各1分,句意1分。)
(2)译文:有了志向与力量,而且又不跟随别人而松懈,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5分,“志、怠、以、相”各1分,句意1分。)14.答案:A、D。(A项“清新明快”错误,应为“苍凉”; D项,“雪满长安道”既表明了时令和地点,又渲染了一派冷寂的气氛,“隐射奸臣当道”属于过度解读。)
15.参考答案:①用典。词人借用折梅相赠这一典故,表现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艺术效果1分。)
②对写(或虚写、想象、悬想)。词人从对方着笔,想象朋友公度也同样会心怀思念,每天登高远望,他将会给我寄赠一枝报春的早梅。这样写使得诗人思念友人,渴望得到友人问候和慰藉的情感显得更加含蓄曲折,蕴藉深沉。(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艺术效果1分。)
16.答案:(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俯仰一世(5分)
17.答案:C。①“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或某种事物离奇,超出寻常。使用正确。②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多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③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本句中用来指文章,使用对象错误。④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使用正确。⑤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与前面的“大家”语义重复。⑥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指声音细微悠长。使用正确。
18.答案:A。B项,语序不当,应把“如果”调到句首。C项,偷换主语,应在“依旧”前加“北京市民”。D项,成分残缺,应在“人才体系和发展”后加“机制”。
19.答案:C。A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B项,“盐巴”不合语体,此处宜用书面语体“食盐”一词;D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20.参考答案:①吃素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 ②很多素食中的糖分含量都很高 ③所以不 知不觉摄入就超量了(6分,每点2分。)
21.参考答案:②喜欢阅读短文章未必产生浮躁之心 ③追捧篇幅短的青春小说未必会迷失自我(5分,答对一处2分,答对两处5分。)
22.(60分)阅卷提示:作文得分的高低主要看选材、语言和写景手法的恰当运用。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应注意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等,还应注意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整篇文章应尽量做到立意正确且有一定深度,选材典型,线索清晰,情景交融,叙议有机结合,语言有一定特色。
第三篇: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每小题2分)
中国上古神话有着一些截然不同的父本,据此呈现出驳杂、破碎、重叠、自相矛盾、风格多样的面貌,本土和异族的意识形态,并置于太平洋西岸的广阔空间,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梳理。《山海经》似乎是唯一的例外。它采用中国折扇式的空间叙事,将碎片重新拼绘,然后不断折叠与打开,形成一些奇怪的语词褶皱——“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山海经西山经》),诸如此类。这些副词“又”是褶皱的标记,它掩藏起“西四十五里”或“西六十里”的内部缝隙,将空间改造成一组彼此叠加的褶皱,犹如一把被仔细收起的折扇。
褶皱化的拼图,就是东亚失去神话的痛苦征兆。碎片制造了一种“谜语效应”,那些语焉不详的零碎字词,在跟历史叙事混杂之后,语义及其指向变得更加模糊。在战国和两汉的原野上,到处飞扬着从神话树上飘落的枯叶,仿佛是一堆来历不明的生物遗骸。
早期中国神话的破碎本性,盖源于春秋和战国,而非后世儒生所指认的秦朝。这方面的证据来自《孟子》,其中记录了战国时代卫国太宰北宫锜跟孟子的对话。北宫锜求教周朝爵禄如何排列的问题,而孟子则答道:我也不知详情,因为各国诸侯讨厌这些旧典会妨碍自己的作为,把它们全都毁了。正是这番出人意料的对白,揭出了翦灭上古文化的罪魁祸首,那就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诸侯们。孟说虽有为儒家贴金之嫌,但它却足以为第一代神话的亡佚,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尽管如此,鉴于上古宗教体系的瓦解和缺席,第二代神话只能长期保持碎片化的容貌,难以形成神话的内在叙事结构。但在今天看来,内在混乱的第二代神话,仍然不失为一种文化瑰宝。它的作者大多为各地移民,引用了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印伊的诸多原型,支离破碎而生气盎然,充溢着明快的童年气息。更重要的是,基于非洲原型的基因力量,第二代神话和第一代神话一样,基本沿用了相同的神名音素标记。正是这种识别标记,维系了两代神话的有限连续性。与此同时,在一个民族觉醒的年代,新神话所提供的素材,足以支撑中国人的价值信念,以重构民族血缘叙事的基本母题。
这是一场双向的精神运动:一方面是春 秋战国诸侯消灭古籍、秦始皇焚书坑儒和项羽的火烧咸阳,这些凶险的事变,导致上古神话的逐级瓦解,形成被洗劫一空的作案现场;而另一方面,战国和两汉文人,孜孜不倦地寻找残留的碎片,在捍卫神名音素标记(参见本书第一章)的前提下,以西亚神系和印伊神系为原型,挪用、捡拾、拼贴、填充、重释和新撰,辛勤勾勒第二代神话的模糊轮廓,形成东亚神系的南北两个支系。这种严重分裂的状态,正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化景观。但鉴于汉儒过于热衷血缘世系叙事,并掀起大规模的篡经运动,导致神话的再度受伤,双向运动虽然有过两个相反的向度,而最终的结局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加速中国神话的湮灭进程。最终,我们只能无力地面对掩埋众神的墓葬。
(摘编自朱大可《破碎的中国上古神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上古神话有着一些截然不同的父本,呈现出本土和异族的意识形态并置的情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梳理。
B.据《孟子》的有关记载,早期中国神话的破碎本性,并不是来自后世儒生所指认的秦朝,而源于春秋和战国时期。
C.内在混乱的第二代神话,虽然长期保持碎片化的容貌,难以形成神话的内在叙事结构,但一直是一种文化瑰宝。
D.汉儒过于热衷血缘世系叙事,并掀起大规模的篡经运动,导致神话的再度受伤,加速中国神话的湮灭进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山海经》采用中国折扇式的空间叙事,将碎片重新拼绘,然后不断折叠与打开,形成一些奇怪的语词褶皱.B.战国时代卫国太宰北 宫锜跟孟子的对话,出人意料地揭出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诸侯们,才是翦灭上古文化的罪魁祸首。
C.鉴于上古宗教体系的瓦解和缺席,新神话所提供的素材,足以支撑民族觉醒年代中国人的价值信念,以重构民族血缘叙事的基本母题。
D.东亚神系的南北两个支系是战国和两汉文人通过挪用、捡拾、拼贴、填充、重释和新撰而形成的,因此,这两种文化景观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褶皱化的拼图,碎片化的“谜语效应”使整个东亚神话失去应有的魅力,使战国和两汉时期的神话与历史叙事混杂,变得语焉不详,更加模糊。
B.一系列凶险的事变的发生,导致上古神话的逐级瓦解,孟说虽有为儒家贴金之嫌,但它为第一代神话的亡佚所做的解释还是合乎逻辑的。
C.第二代神话的作者大多为各地移民,引用了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印伊的诸多原型,且以神名音素标记,维系了两代神话的有限连续性。
D.这场双向的精神运动,虽然有过两个相反的向度,但最终却使中国神话系更加破碎,让人们只能无力地面对掩埋众神的墓葬。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 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易》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和《诗》《书》《礼》《春秋》合称为“五经”。
B.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C.天圣为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有司是指相关官员或有关部门。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5.下列四个选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B.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C.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D.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3分)
(3)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8.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齐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莼鲈之思这个成语现在已经成为了思念家乡的代名词,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与之相关的两句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刘义隆虽有 的雄心壮志,而最后却落得一个 的结局。
(3)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 _,_”的心底悲歌。
(4)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_”不仅是对蔺相如隐忍、退让的行动描写,更为后人留下了“回车巷”的典故,而“_,” 这两句语言描写更体现了相如以国家为重、不记个人恩怨的宽容大度。
(5)《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1)一(4)题。
凡忠必愚:冯道
刀尔登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
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这是一首骂冯道的诗。作者是元朝的“思想家”刘因。
冯道的挨骂,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拿丧君亡国不当一回事儿。但说起来,“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一转瞬之五十几年,中原五次易主,如走马灯;便是同一朝里,亦君臣互噬,父子相残,一镇之内,杀帅夺旄,习为常事;各路兵将尽是虎狼之性,称孤道寡者不过沐猴而冠,借《沙家浜》里一句词,叫做“忠在哪里,义在何方”。此时能知些廉耻的,便自谓胜人一筹,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主辱臣死?从后梁的张文蔚、杜晓,到入宋的范质、吕端,一批名声尚好的大臣,都是前朝旧人,岂独冯道为然?
冯道另 一挨骂处,是奉使契丹,有汉奸之嫌。不过唐代的华夷之防不像后世那么严,安史乱后,更是严也无从严起。陈寅恪曾论河朔藩 镇为“胡化集团”;中原五代,更有三代是沙陀人建起来的。石敬瑭父事契丹,固然无耻,但心甘情愿给他人做奴才的,从古代到今天,难道又少了?石敬瑭不过是“皇帝”,当天下之重,格外地没面子而已。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遗患二百年,罪过不小,但他自己就是沙陀人,“汉奸”两字,用在他身上,原本不伦不类。冯道虽是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又当极废州裂之季,责他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他在契丹的言语,“哄洋鬼子”而已,“弱国无外交”而已;脸皮厚是真的,但脸皮不能如此之厚,他也不用去了。
冯道不以谄媚事人,而能取容于四朝,可见这个人是很滑头的。逢大事则依违两可,不得罪武人,不预废立,这大概就是他的自全之道。冯道善持大体,若说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倒也看不出来。有个人嘲笑他,如果走得快了,怀里一定会掉出兔园策来,他也不以为愧。他的好处是心胸开阔能容人,得罪他的人,他并不报复。诗人杜荀鹤的才能倒高,但刚在朱温那里得宠,便在家中气冲冲地掰着手指头,算计都有谁得罪过自己,准备尽杀之。这等倾险之徒,不如冯道这样的庸人远甚。
五代兵连祸结,黎民深被荼毒,当此之时,忠为下,仁为上。冯道慈悲为怀,活人无数,然而他的口碑居然还不如史弘肇之流的“好汉”,这只能说是老百姓做刍狗做惯了。史弘肇这种人,不逢其会,杀猪屠狗而已。但人如草芥之时,必有视人如草芥者出,选对主子,多杀人,便可为英雄。史上名气最大的,不是大凶大恶之人,就是大仁大善之人,说明社会出了毛病,不是纵人为恶,就是逼人去做常人所难之事。如冯道者,一平常人耳,以其平常混世界,也以其平常挨人骂。
《宋史》批评五代臣子视事君犹如拿钱干活儿,改朝易姓,就像换个东家,一拍两散,——便该如此!司马光骂冯道为奸臣之尤,理由是冯道“求生害仁”。——在司马光的头脑中,“忠”与“仁”已经分不清了。汉代起,忠的地位上升,成为伦常之首。以忠君为大节,把它像草标一样插在头顶上,倒忘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只知吠非其主,不问善恶是非。这倒省心,最不堪时,至多落顶“愚忠”的帽子——愚忠愚忠,好像还有什么不愚的忠。其实哪里有呢?凡忠必愚。
评说人物,古人也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问题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以忠为大,则义为小;以节为上,则仁为下。在司马光、欧阳修看来,冯道所做的善事,只是“小善”——如他的廉俭,如他念诵聂夷中的《伤田家诗》来感悟李嗣源,如他劝耶律德光不事杀掠,如他救下违反买卖牛皮禁令的二十人;如武将把抢来的妇女送给他,他置之别室,访得其家送回去;及随辽北上到恒山,见到被辽兵俘掠的士女,掏钱赎出,设法送归乡里。——在忠字当头的史学家眼里,大节既亏,这些小善也就无足道了。
五代的惨剧,本可换回些出息的。但宋儒纷纷而出,把观念的旧山河收拾起来,重入轮回。此后纷纷攘攘,不出矩。至明亡,才有人认真地琢磨些事情。但——仍以冯道为例——无论是王夫之,还是顾炎武、黄宗羲,都以冯道为小人,批评誉冯道为“吏隐”的李贽为邪妄。在三人者,身为胜国遗老,自然要痛骂不忠之人,好像大家都来做忠臣节士,便有万年不倒的王朝了。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此其所以翻遍坟典,拍破脑袋,也想不出出路者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冯道在历史上为人唾骂,原因之一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不顾君臣之义。但在作者看来,历史上其实还有一批名声尚好的前朝旧人,因此冯道的行为无可厚非。
B.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冯道作为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都曾被后人视为汉好,但因当时本来就是乱世,责之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
C.冯道虽无特殊才能,却心胸开阔;诗人杜苟鹤虽才能出众,却心胸狭隘。在作者看来,杜荀鹤远不及庸人冯道。
D.《宋史》批评五代臣子事君不忠,司马光骂冯道是奸臣之尤,从此“忠”己 成功取代“仁”和“义”,成为儒家的主流价值观。
E.文章以“凡忠必愚”为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凡是无限忠诚于封建君主的臣子都是愚人;其二是凡以“忠”作为唯一价值尺度来评判古人者也都是愚人。
(2)作者刀尔登曾指出“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请结合冯道的有关事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3)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4分)
(4)作者认为“凡忠必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分)
第II卷(表达题共5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2.下面六句话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三个是(2分)
l.包钢一中曹继森被北大预录取的消息不翼而飞,曹继森很快成了鹿城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们在赞叹之余,也开始重新审视体育这条升入大学的“捷径”
2.京张高速铁路沿线地质地形复杂,建设难度较大,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才能做好沿途占用土地和搬迁住宅的工作。
3.这儿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秋季拍卖会上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4.和千千万万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大学生一样,从美丽而纯洁的象牙塔迈进光怪陆离的社会,小陆的心底充斥着惶恐不安的动荡感。
5.1946年5月,王云五担任国 民 党行政院的财政部长,对即将到来的币制改革,他踌躇满志可是不到三个月,金圆券贬值,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6.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B.邵逸夫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他随兄十几岁时闯南洋,饱尝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里打拼出成功。
C.近年来,政府在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工报酬等方面开始了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境遇的改革,但从社会基本面观察,国家现行体制还没有为农民工平等的产业工人地位作好全面准备。
D.只有当促 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 目。而_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①。正因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②。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③。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16.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3分)
五、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围观高考状元成为一道热热闹闹的社会风景线。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有识的教育界人士提醒不应炒作“状元”秀,但是新出炉的“状元”仍为学校、教辅机构、企业家争相追捧,成了商业价值飙升的“小金人”。围观高考状元,到底在围观什么?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千年“状元”情结,有商业时代对明星效应的炒作,有附着在分数崇拜牛的教育公平期待,此外就是人们对于未来可能的杰出人才的期望。
对于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你有那些感受、理解和思考?请就此写 一篇不少于800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四篇:河源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源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和蔼/雾霭 契约/楔子 碑帖/请帖 针灸/炙手可热 ........ B.誊写/家眷 晌午/响亮 虾篓/佝偻 菱角/模棱两可 ........ C.匀称/称职 破绽/沉淀 屏障/屏幕 笨拙/相形见绌 ........ D.偌大/诺言 晦气/悔恨 蹊跷/蹊径 迥异/炯炯有神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在享受先辈留下的丰厚遗产时,不能忘记他们创业时栉风沐雨的艰辛。.... B.李华同学的发言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人家深受启发,讨论的气氛更加的热烈。.... C.在电影配音比赛中,参赛选手栩栩如生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D.两个老同学已经多年没有联系,没想会在此相遇,他们一见如故,热情拥抱。....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日前发生的校园食品中毒事件,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B.广州市市长和其他市领导参加了珠三角经济论坛开幕式,此次论坛将重点讨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C.最近,粤北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大风裹挟着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部分地区积水严重,当地交通一度陷入瘫痪。D.美国德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能让物体在微波下隐身的超薄材料,这让人类离拥有隐身衣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草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作品的好处是首尾贯通。但即兴不是没有酝酿而凭空出现的。任何酣畅淋漓的即兴创作,都是作家调集平生的记忆信息,厚积薄发形成的。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实际上兴会的来临极难。没有气氛和契机,即兴无由发生。,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期酝酿的产物。,它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①即兴的刹那似乎容易
②情感炽热,有一气呵成之势
③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 ④有时即兴表现为“我不觅诗诗觅我”的紧急状态 ⑤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
⑥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A.③④⑥②⑤① B.④③⑥⑤①② C.③②⑥④①⑤ D.④②⑥①③⑤
二、本大题7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郭忠孝,字立之,河南人,签书枢密院事逵之子。受《易》《中庸》于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迁右侍禁。登进士第,换文资,授将作监主簿。年逾三十,不忍去亲侧,多仕於河南筦库间。宣和间,为河东路提擧。解梁、猗氏与河东接壤,盗贩盐者数百为群,岁起大狱,转相告引,抵罪者众。忠孝止治其首,馀悉宽贷。宰相王黼怒之,坐废格盐法免。
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入对,以和议为非是,力陈追击之策,谓:“兵家忌深入,金人自燕蓟兴兵,逾河朔,犯都城,其锋不可当,今锐气且衰,又顾子女玉帛之获,故议和以款我师。今诸道之师集矣,宜乘其惰击之,若不能击其归,他日安能御其来。”上命与宰相吴敏、枢密李纲议,忠孝复条上战守利害、士马分合之策十馀事。主和者众,卒不用其策。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措置保甲。初,议者请择保甲十万刺为义勇,分隶河朔诸郡。忠孝曰:
“保甲岁久,死亡者众,择三万人守都城可也,河朔骑兵之地,非保甲所宜。”上从之。忠孝亟走关陕,得胜兵三万,分隶十将,择一将统之。继遣兵趋泽、潞,听宣抚司节制。
金人再犯京师,永兴帅范致虚率诸军繇淆、渑入援,忠孝曰“金人深入,而河东无守备,愿分兵走太行,扼其归路,彼必来战,城下之围可缓。”致虚以为然。檄河中守席益、冯翊守唐重与忠孝同出河东,为牵制之擧,大军尽出函谷。
及金人犯永兴,兵寡,或劝忠孝以监司出巡,可以避祸。忠孝不答,与经略唐重分城而守。忠孝主西壁,唐重主东壁。金人陈城下,忠孝募人以神臂弓射之,敌不得前。已而攻陷城东南隅,忠孝与重及副总管杨宗闵、转运副使桑景询、判官曾谓、经略主管机宜文字王尚、提擧军马武功大夫程迪俱死之。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燕蓟:燕州、蓟州,地名。②河朔:河东、朔方,地名。③繇:同“由”,从,自。淆、渑:淆水、渑池,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孝止治其首 治:惩治
B.坐废格盐法免 坐:因犯……罪 C.非保甲所宜 宜:应该 D.逾绛州,破太平砦 破:攻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 忠孝募人以神臂弓射之 .. B.力陈追击之策 宣乘其惰击之 .. C.议者请择保甲十万刺为义勇 以和议为非是 .. D.卒不用其策 其锋不可当 ..7.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青,取之于蓝 A.受《易》《中庸》于程颐
B.忠孝独以蒲、解军三千至猗氏 C.河朔骑兵之地,非保甲所宜 D.斩首数百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忠孝曾师从程颐,少年时因其父荫庇而做官,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B.郭忠孝在惩治盐贩时只是惩罚了盐贩的首领,从犯都宽大处理,他也因此被免官。C.郭忠孝足智多谋,敢丁发表自己的见解,曾多次向皇帝和长官进言,而且都被采纳。D.郭忠孝在金兵进犯永兴时,没有采纳别人让他以巡视的名义躲避的建议,最后战死。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忠孝日金人深入而河东无守备愿分兵走太行扼其归路彼必来战城下之围可缓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今锐气且衰,又顾子女玉帛之获(4分)②会大军失利淆、渑间,乃引还(3分)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①远岫:远处的山峦。②畲田:焚烧草木,以灰肥田。(1)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颈联与诗人的情感矛盾吗?(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1空给1分。)(6分)
(1),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荀子《劝学》)(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闻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5)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批判性思维不是诋毁他人陈述
迈克尔•S•罗斯
①19世纪40年代,作为一种解释模式和指导人们信念与行动的评价体系,批判性思维首次获得它现有的重要地位。1962年罗伯特·恩尼斯在《哈佛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后,该术语在教育界突然大为流行。恩尼斯和紧随其后的无数教育理论家们为批判性思维大唱赞歌。
②判断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是否已经变得敏捷的一般方法就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了识破或诋毁别人陈述(或信念)的能力。因此,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实际上最擅长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方面——批判。因为对于今天的很多学生来说,聪明就意味着会批判。如能够证明黑格尔对叙事的界定把非欧洲人排除在外,或者芭特勒(Butler)关于脆弱性的立场和她关于表演性的概念是自相矛盾的,或者一位享有终身职位的教授没能解释清楚自己为何能享有“特权”——这些是人们已陷于诡辩的标志,也是一个人能够完全地参与到学术圈的预兆。但是这种参与完全是消极的,不仅完全无法令人满意,而且根本上是适得其反的。
③这种揭露错误或简单地表现自己胜人一筹的智力技能,并非一无是处,但是我们应该提防教出一群自鸣得意的“揭盖子人士”,或者,用当前大学校园里十分流行的术语来说,教出一群喜欢“发难”的学生。在过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批评教科书、机构或人们没能完成他们自己的既定目标;而我们可能正在剥夺他们从学习中获取尽可能多知识的能力。在人文学科的文化中,聪明常常意味着成为一个爱批判的真相揭露者,我们的学生可能会变得过于擅长证明某些事情为何毫无意义。那种技能可能会消弭他们发现或构建意义的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书本和现实世界中迷失方向。一旦走出大学,我们的学生继续通过展现超凡的批判威力来大展宏图,就像在学校时,他们曾通过这种技能获得嘉奖。他们为缺乏宽容的文化风气吹风点火,这种风气绝不容忍人们对意义的寻找或构建;而知识分子和文化评论家们以能够证明别人如何的不可信为乐事。
④我认为这并非是当代人的独创。18世纪时,有人抱怨启蒙文化只肯定怀疑论,只满足于怀疑一切。然而,我们当代人使这一趋势发展到了不可知论甚至是多疑癖的地步。我们连承认自己缺乏信念的勇气都没有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教导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觉得挑战某种设想或信念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一个人想要宣称自己想反驳某种观点,就要坚信自己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一个人想要宣称自己善于接受,乐于学习,就要具备开放的心态以便能够接受某种观点,尽管这种观点可能很快就会被解构(或只是被嘲弄)。
⑤我们在训练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时,可能会给他们讲诸多道理以使他们保持谨慎——这可以被学生们当成不去学习的理由。拒绝接受任何不同意见的风气似乎已影响到我们文化生活的绝大部分:从政界到报界,从筒仓式的学术项目(不管如何具有跨学科性)到唇枪舌剑的公众知识分子。然而,作为人文学科教师,我们必须设法让学生们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情感冲击和认知能力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最初可能会惹怒他们,或者只是让他们觉得这一切与自己毫不相干。没有移情的能力和深入本质的理解力,批判性思维就是枯燥乏味的。
⑥人文学科的一个关键性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他们可能或多或少会拒绝或忽视的材料。这种材料将经常会给学生们带来惊喜,有时也会扰乱他们的心绪。学生们似乎已经认识到,教学评估委员会会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我不喜欢这位教授或这个材料”的批评意见。这种抱怨非常有害,因为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不喜欢本来就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如同重视批判能力一样,重视从未知的和不喜欢的材料中学习的愿望,对于我们的学术和市民生活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贡献。
(选自《超越批判性思维》,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批判性思维在当下有如此大的影响,与恩尼斯及之后的教育理论家们对批判性思维的肯定与推崇有关。
B.批判性思维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能追溯到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呈一种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C.判断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是否已经变得敏捷的方法就是看他是否具备了识破或诋毁别人陈述(或信念)的能力。
B.在当前,学生们错误地以为,评判性思维就是批判,这种趋向会导致他们不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和意见。
E.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够著名黑格尔对叙事的界定把非欧洲人排除在外,这就表明这个人能够完全地参与到学术圈。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A.真正意义上的评判性思维应该不仅仅包含对事物的批判这个方面,它还应包含肯定事物价值的方面。
B.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时,学生对教师教育用意的歪曲理解,是造成学生拒绝接受意见的重要原因。
C.对批判性思维的错误认识如果得不到纠正,会更不利于人们对意义的寻找或建构。D.造成学生对批判性思维产生错误认识这一结果,人文学科教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14.对批判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有哪些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15.结合文本,请谈谈怎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16.从书房的布置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17.联系上下文,说说“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5分)
18.祥林嫂的“疑惑”表明其怎样的心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心理?(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9.把下列三个句子,组合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以调换语序,增删一些词语)(6分)
①叙永县教育系统在教育局主会场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②此次教育活动的主题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③教育局全体机关职工、城区中小学校校长和党务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20.根据下列材料,请你写一段文字,向外地有意出游的人们推介万绿湖风景区。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万绿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内有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葱茏青翠的龙凤岛、以客家喜庆文化为灵魂的客家风情馆、万绿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亲水泳场、水上娱乐景点——水月湾、按照清代小说《镜花缘》艺术构思开发的镜花缘景区。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孔子曾经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匆匆流逝的岁月,我们不禁感慨人生短暂,不得不思量短暂的人生该怎么过?
有人主张,既然人生短暂,日子过一天就少一天,那么我们应该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最后一天来过,因此要有紧迫感,时间观念要强,办事效率要高,生活节奏要快。
也有人至张,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赶时间,赶完了时间不就与世长辞了吗?所以,应该放慢脚步,带着一份闲适的情怀,从生活细节中体悟人生的别样美。
结合上面材料,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体验或你对生活的观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河源市2012-2013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1.答案:B(téng/juàn shǎng/xiǎng lǒu/lóu líng/léng;A. ǎi/ǎi qì/xiē tiè/tiě jiǔ/zhì;C.chèn/chèn zhàn/diàn píng/píng zhuō/chù;D.ruò/nuò huì/huǐ qī/xī jiǒng/jiǒng)
2.答案:A(B.谦敬误用。)
3.答案:D(A.成分残缺,不是“开展”“专项整治”,应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B.表意不明,“其他市领导”可以指广州市除市长外的其他领导,也可以指其他市的领导;C.搭配不当,“大风哗哗地下了起来”,不能搭配。)4.答案:D 5.答案:C.(宜,适合)6.答案:D.(代词,表领属。A介词,凭借/介词,用;B助词,的/代词,他们;C动词,作为/“以…为”固定词组,是)
7.答案:A(A状语后置,B定语后置句,C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8.答案:C(郭忠孝的进言并不是每次都被采纳。)9.(1)忠孝曰 / 金人深入 / 而河东无守备 / 愿分兵走太行 / 扼其归路 / 彼必来战 / 城下之围可缓
(2)①如今金国军队的锐气开始衰退,又要顾及抢来的人口和财物这类的战利品。
②恰逢大军在淆水、渑池附近战败,郭忠孝于是只得带着军队返回。
【参考译文】
郭忠孝,字立之,河南人。签书枢密院主事郭逵的儿子。跟程颐学习《易经》和《中庸》。年少时受父亲的荫封补授右班殿直,又升为右待禁。后来通过科举,考中进士,由武职改授文官,任将作监主簿一职。微宗宣和年间,任河东路提举。解梁,猗氏两地与河东接壤,偷偷贩私盐的人几百人串通在一起。有一年朝廷大举追查,盐贩相互牵连告发,很多人牵涉进去。郭忠孝只惩罚了他们中带头的人,其余的人都宽大处理。这件事让宰相王黼很生气,以不执行禁盐法的过失,免了郭忠孝的官。
靖康初年,郭忠孝又被进行召用,任军器少监。郭忠孝入朝应对,认为和议政策是不正确的,向皇帝(赵构)极力陈述追击金军的策略。说:“兵家不该孤军深入敌境。金人从燕州蓟州一带起兵,越过河东朔方等地,侵犯我国都城,他们的兵势凶猛不可抵挡。如今他们锐气开始衰退,又要顾及抢来的人口和财物这类的战利品,所以用议和的方式来拖延我们的军队。现在我国的各路军马都到了一起,最好乘敌人不想打仗的时候进攻。如果我们不能在他们回去时追击,以后怎么能抵御他们再来呢?”皇帝就让他和宰相吴敏、枢密院李纲商议。郭忠孝多次罗列出击和防守之间的利害关系、军队调遣分合的策略共十多条。但是,主和的人太多了,所以不采纳他的计策。郭忠孝改任永兴军路提刑狱,在任上设置保甲制度。刚开始,有官员提议挑选保甲民十万人为乡勇,分别派往河东朔州一带协助守城。郭忠孝说:“保甲乡勇调用时间长,死伤、逃亡的人很多,选三万人来守卫都城就适宜了。河东朔州一带,是骑兵用武之地,由步卒为主的保甲乡勇不适合在那里。”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金人再次侵略到京城一带,永兴路军的统帅范致虚率军从淆水、渑池来增援京城。郭忠孝说:“金人深入我地,而河东一带没有守备,我愿分一支兵从太行山那里过去,控制他们回去的路。金人一定来战,对京城的围攻自然会有所缓解。”范致虚觉得他说得有理,就发军书给河中太守席益、冯翊太守唐重,让他们一同和郭忠孝出兵河东,作出牵制金军的举动,大军全部出了函谷关。郭忠孝独自带蒲州和解梁的三千兵士前往猗氏,遇到金军,打败了他们。然后越过绛州,攻下了太平砦,斩得敌军首级几百个。再进攻平阳,都攻进外城了。恰逢大军在淆水、渑池附近战败,郭忠孝于是只得带着军队返回。
等到金军进攻永兴时,永兴的兵少(占不了优势)。有人劝郭忠孝,让他以监察下属官员为借口出巡,可以凭借(这种做法)躲避兵败之祸。郭忠孝不答应,和永兴经略使唐重分兵守城。郭忠孝守西城,唐重守东城。金人来到城下,郭忠孝招募军士用神臂弓射金军,使他们不能前进。后来金军攻破了永兴城东南角,郭忠孝和唐重以及副总管杨宗闵、转运副使桑景询、判官曾谓、经略主管机宜文字王尚、提举军马武功大夫程迪都战死了。10.(1)参考答案:描写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山馆晚景图。“野馆萧条晚”点明了时间地点,渲染了田园的冷落,也表现了诗人心情的黯淡、孤寂。“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写出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寻巢,映衬了他内心的悲哀。
(2)参考答案:诗人描写秋日傍晚的山村景色,通过与陶渊明对比,抒发了内心孤独惆怅之情。颈联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通过对美丽富饶的景象的描写,反衬诗人黯然神伤的心情,因此并不与诗人的情感矛盾。
1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4)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5)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12.答案:CE(C原文中为“一般方法”;E作者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13.答案:B(“是造成学生拒绝接受意见的重要原因”属于无中生有。)
14.参考答案:①导致缺乏宽容的文化风气弥漫,同时削弱人们发现、寻找和构建意义的能力,导致人们在阅读书本和现实世界中迷失方向。②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消解了学生从学习中获取尽可能多知识的能力。
15.参考答案:①提高学生移情的能力和深入本质的理解力,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②学生具备开放的心态,善于学习,乐于接受;③创造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引导学生从未知的和不喜欢的材料中学习知识。
16.参考答案:鲁四老爷是思想陈旧、腐朽保守、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形象(2分)。鲁四老爷在辛亥革命后却还在膜拜所谓的“陈抟老祖”的字画,足以窥见鲁四老爷的思想陈旧和腐朽保守(1分);巧妙设计的残缺的对联,象征鲁四老爷失掉了品节、没有了德性,寓含这愤憎之情,把鲁四老爷伪善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1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揭示出这个道貌岸然的“老监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知识贫乏的真实面目(1分);《近思录集注》《四书衬》表明了鲁四老爷的思想观念,揭示了鲁四老爷封建礼教维护者的身份(1分)。17.参考答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分)。我本意是出于同情和安慰她(1分),然而实际上起到了相反作用(1分),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恐惧(1分),加速了她的死亡(1分)。
18.参考答案:表现了祥林嫂想要相信有地狱却又害怕地狱的矛盾心理(1分)。她想要相信有地狱,是希望她可以和阿毛在地狱团聚(1分);害怕有地狱,是因为到了地狱后要被锯成两半分给她的两个丈夫(1分)。这种矛盾心理让她的心灵备受煎熬(1分)。这是祥林嫂所表现出的自发的盲目(1分)的反抗(1分)。
19.参考答案:叙永县教育系统在教育局主会场召开了由教育局全体机关职工、城区中小学校校长和党务工作者参加的“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20.参考答案:在万绿湖风景区,你可以观赏令人赞叹的自然景观,可以领略独特迷人的客家风情,可以漫步亦真亦幻的主题景区,亲爱的朋友,如此好去处,岂能错过? 21.评卷标准参照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第五篇: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遇到的难题便在于确定春秋后期的社会性质。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那是孔子在编次《春秋》中便揭露的。问题在于,这种动荡不安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先秦到清朝中叶,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是坏事,不但儒家如此说,道墨法诸家也都如此说。他们尽管倾向不同,论证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判断所谓好坏的逻辑却是相似的,那就是把社会秩序看作圣人贤人的创造,因而现存秩序的崩溃,自然就是非圣无法的结果。根据这种逻辑,必然会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有所不同)。只有当他们争论谁是圣贤、如何取法时,人们才可能判断出他们各自的实际立场。
到近代,由于接受进化论的学者逐渐增多,对于春秋时代社会状况的意见才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说,先圣未必比后圣聪明,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因此社会的变动不能都说是坏事,很可能倒是社会进化的表征。这样的历史观,自然是个大进步。但进化是怎样取得的呢?大多数学者仍然以为出于人们意见的改变,就是说后代圣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起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要成熟、进步,于是社会制度就改变了。
正因为如此,以上两个时代的学者在评论孔子思想的时候,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程度不同的唯心史观,使他们都不可能正确地估计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化,从而也不可能正确地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愈来愈多的学者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人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试图为包括孔子在内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形态找出存在的基础。不过,相信道理的正确,不等于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历史的实际问题。即使在熟悉历史唯物论的学者中间,由于种种原因,主观的或客观的,对同一历史问题也会出现认识上的分歧。例如关于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便至少有四种见解:奴隶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领主封建社会,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每种见解都有自己的根据和理由,至今仍很难确定哪种见解称得上完全正确。
确定观念的存在基础如此之难,进而分析观念本身自然更难。事实上,无论研究者对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持有何种见解,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都可以给予肯定、否定或半肯定半否定的结论。目前这些意见都有,而且都从历史材料中找到了依据。因此,确定材料的性质以及所反映的时间,便成为讨论孔子思想的必要前提。这一点对于研究他的政治见解尤其重要。孔子一生的经历很复杂,他发表的政见自然也有复杂的背景。不了解他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便不能正确判断他政见的是非。而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没有达到使人们可据此进行精确判断的程度,于是要取得一致的结论尚不可能。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只能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以期最终通过争论来弄清楚历史的真
相。(摘编自蔡尚思《孔子的思想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编次的《春秋》一书,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家认为这种动荡不安不是好事。
B.先秦到清代中叶,学者们的倾向、论证角度、判断逻辑不同,但都认同圣贤创造了社会秩序,社会动荡不安是坏事。
C.依据圣贤创造社会秩序,崩溃是非圣无法的结果,古代学者推导出“世愈古而治愈盛”的结论,法家观点有所不同。
D.受进化论的影响,不少学者对春秋时代的动荡不安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社会的变动很可能就是社会进化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代接受进化论的学者认为,后代先贤的社会政治见解比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的认识要成熟、进步,社会制度也因此改变。
B.“世愈古而治愈盛”和“先王之道未必能成为后王之法”这两种观点虽然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受到了唯心史观的影响。
C.愈来愈多的学者接受了唯物史观,他们开始认真探讨春秋时代的社会性质,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D.相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用它解决历史实际问题是两码事,由于种种原因,对春秋时代社会性质的认识仍有分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是否尊先王为圣贤、如何取法的意见,就可以判断出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是肯定、否定还是半肯定半否定的实际立场。
B.确定春秋时代社会性质四种说法中的哪一种完全正确已经很难,分析孔子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政治思想自然更难。
C.受研究水平的限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话的时间、场合和对象,不能精确判断他政见的对错,学者们的结论就不可能一致。
D.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求同存异,不断缩小分歧,就有可能通过争论从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木鱼 周海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雕塑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说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落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诞。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钢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木头雕刻而成的鱼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写到了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饥饿的年代,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又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满桌的人都知道桌上的那条鱼是假鱼,但是都不愿说破,这反映了村里人虽然贫穷但都好面子的老好人性格特征。
C.一条木鱼竟能“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略带夸张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美食对饥饿的冬子的诱惑。
D.一条木鱼,影响了冬子的一生,冬子曾经感到羞愧、困惑,而当他决定把长满虫眼的木鱼带回家的时候,或许已得到了解脱。
5.文章说“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这里的“沉重”是指什么?(5分)
6.小说以冬子在生日那天将木鱼烹调好,端上桌让儿子吃鱼作为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坚持依法办理,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合法权益;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政策,坚持综合配套,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与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收养登记、流浪乞讨救助、国籍管理等相关领域政策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努力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
(摘自《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
材料二:
方秀莲今年50岁,1993年跟随丈夫到广东生活,却没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娘家再次报户口时,也没有把她算在内,户口就这样“遗失”了。因为老家在1000多公里之外,交通不便、成本太高、程序麻烦,她没有回老家“找”户口。无户口让她遭遇诸多麻烦。“最难的是看病不能报销,统统要自费。”方秀莲说,没有身份证连火车都不能坐,感觉“寸步难行”。
“多亏派出所民警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娘家人赶紧把消息告诉我。我把材料交给现住地的民警,10天左右就领到了户口。”方莠莲说,“听说高铁速度很快,拿到身份证后一定要去体验。”
(摘编自《户口登记,一个都不能少》)
材料三:
美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行生命登记制度。政府对每个人的出生、婚姻、生育、死亡等人口事件进行记录,形成较完整的登记册,登记册的内容非常详细,除个人信息外,还涉及父母的基本情况及父母与子女的社会关系。生命登记资料与人口普查结合,可以为人口管理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
社会保障号(SSN)是美国政府进行人口管理的法宝和基石。美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身份证,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常常扮演身份证的角色,但它们的取得都必须以拥有一个社会保障号为前提。此外,社会保障号与联邦和各州的许多社会机构相衔接,是公民享受医疗保险、失业救助、住房补贴、看病就医的凭证。
(摘编自接栋正《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办法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材料四:
中国的户籍历史甚久,记录丰富,制度日趋完备。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户籍失实。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贪污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摊丁入地以后,户籍与赋役完全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注】①客户:即无土地佃户。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可知,无户口的公民都可以依法登记户口,政府相关部门要无条件为公民办理。
B.由材料二可知,国家在为无户口人员落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群众满意度高。
C.美国实行的生命登记制度可以为国家人口普查工作提供支持,比如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等。
D.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执行过程并不顺利,后来才渐渐趋于完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7年之前,我国的户籍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户口重复和漏报等现象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古而有之,甚至更严重,所以无法避免。
B.在我国,公民没有户口就不能办理身份证,就会给现实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看病报销、乘坐高铁出行等。为无户人员落户是民生工程。
C.到2017年底我国已基本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而且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以后办户口会很便利,不会再产生新的无户口人员了。
D.由材料
一、材料三可见,中国和美国都重视人口管理,也都有与人口管理相关的一些综合配套制度,这样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E.中国古代的户口登记之所以不够精准,与户籍和赋役挂钩有很大关系,不同阶级因利益关系虚报人口。如果不按人口征税,统计就能准确。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与美国的人口管理在形式上有何不同。(4分)
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或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威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B.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数千人/ D.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真两千石高一级。
B.“变节”和苏轼的《方山子传》“稍壮,折节读书”一句中的“折节”同义,都是“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的意思。
C.“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意思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D.“疏”指奏章,亦指上奏章。古代相关词语不少,如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浚志向远大。曾在盖房时,在自家大门前留有几十步宽的空间以备将来容纳长戟幡旗,受到众人的嘲笑。
B.王浚精通治理,恩威并用。任职广汉时因施恩深得百姓依赖;任职益州时,又因施威使异族不得不归顺。
C.王浚工作得力。武帝谋伐吴时,他受命大造连舫大船,巨船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王浚敢于进谏。武帝谋划伐吴之事,但朝廷百官却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力主伐吴。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5分)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人南渡 贺铸
②
①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作开篇用“兰芷”“汀洲”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并交代了地点,为下面的描写和议论做了铺垫。
B.下阕写女子形象,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语句,将女子形容为凌波仙子,步履仪态轻盈。
C.“人南渡”既是词牌名,也是上阕中的词句,对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半黄梅子”与词人《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都用“梅子”意象,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
E.本词的语言十分有特点,通过对意象和画面的细致描写呈现出了一派浓墨重彩、盛丽婉膩的艺术风格。
15.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虞美人》中,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三句以外出郊野为喻,阐述目标小则对外物的依赖和凭借也少。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B.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C.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D.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适合正统的继位,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材料:担当 法治 出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弃医从文 革故鼎新 有法可依 鞠躬尽瘁规 矩方圆 承前启后
21.下面文字是第三季诗词大会结束后,记者专访诗词亚军彭敏时,彭敏所说的一段话。但是他的感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我是一个风险偏好者,如果不是我的这个性格的话,就不会有命运的转机。性格里有这种敢闯的基因,如果你已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但最后绝对会成功,这时你的机会就来了。其实我参加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这个年纪来讲,也是一件冒险的事。一般来说30多岁的人不说功成名就,生活也相对平稳,不会和一帮初中生高中生比诗词,一不小心还会被斩于马下,输了的话影响心情。但是如果不折腾的话,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的。
①如果不是风险偏好这个性格,未必不会有命运的转机。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如微信、QQ上,常出现需要投票的情况。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信息:“XX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投票。”实际上这些活动大多意义不大;而即使是非常严肃的比赛,也常常依靠网络投票确定“最佳人气奖”。面对投票,有人说它能够反映选手的实力,有人说这给好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还有人说这是主办方和媒体在谋求私利。其实,这一问题涉及到媒介、人的交往状态、人的存在状态等深刻议题。
你怎样看待网络投票及其在当下显示的深刻性?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B(“判断逻辑不同”不当,原文为“相似”。)
2.(3分)C(“找到了当时的观念形态存在的精准基础”不当,依据原文“至今仍很难确定哪
3.(3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
44.(3分)B(知道是假鱼,但不愿说破,反映的是在那个贫穷年代村里人的善良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5.(5分)①指冬子对自己童年时因贫穷和饥饿而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的自责。②指冬子因打破乡村规矩、戳破富足和希望假象而受到的讥笑。③指冬子多年来承受着的贫困年代乡间颓废与贫穷的痛苦。(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3分,三点
56.(6分)①情节上,由冬子童年吃鱼的故事开始,到冬子让儿子吃鱼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②人物形象上,写出了冬子对过去、对农村的理解和释然,表现了冬子思想的成熟,使冬子的形象更丰满。③主题上,突出了“今天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生活?今天的孩子应该记住一些什么”的主题。④阅读效果上,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
27.(3分)A(“无条件为公民办理”错误,材料一说“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并非指无条件办理。)8.(5分)BD(A项,“所以无法避免”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不会再产生新的无户口人员了”推断不合理。E项,“如果不按人口征税,统计就能准确”错误。材料四中说“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可见。)
9.(4分)①中国采用户口登记制度,美国采用生命登记制度。美国登记的信息比中国的更详细。②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是享受各种社会保障的凭证;美国公民凭社会保障号获得护照、驾照、信用卡等证件。(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5(一)文言文阅读(1910.(3分)D 11.(3分)C
12.(3分)B(理解有误,任益州刺史时,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13.(10分)(1)(5分)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有用以节制他的方法。”(“兄子暨”“专任”“以”“裁”各1分,句意1分)
(2)(5分)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了。(“令”“ 卒”“ 更”“ 所”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14.(5分)BC(A项,“议论”表述错误,应为“抒情”。D项,“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分析错误,本词中“半黄梅子”对应的时间是春末,《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对应的时间是夏季。E项,“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艺术风格”错误,从“游丝横路”“细风吹柳絮”“一
15.(6分)①抒写了词人追寻佳人而不得的落寞情怀。佳人“南渡”,词人四处追寻,却不知她人在何处,表达出心中的落寞之情。②抒写了词人思念佳人的愁情。通过对“半黄梅子”“一帘疏雨”的景物描写来抒情,那不尽的雨丝正是无尽的哀愁。③抒写了词人对青春已逝的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516.(5分)(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2)适莽苍者 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由“留下王子们”可知应用“同室操戈”。“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根据文中“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津”。)
18.(3分)A(B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C项,由括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C项不当;D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19.(3分)B(A项,“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至“认为”前面,且此句句式杂糅;C项,“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成分赘余,应删掉“的继位正统”;D项,“适合正统的继位”搭配不当,20.(6分)示例:①弃医从文,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②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21.(5分)②如果已经历了一千次的失败,未必最后就会成功。③如果不折腾,未必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在哪里。
四、写作(6022.(60
写作提示:①就人的存在状态来看,网络投票体现的是人成为扁平化的图像符号,只能在媒介中得到部分的展现,受到了媒介本身的切割和剪裁;人更成为资本实现自身再生产(获取利润)的一个环节,成为宣传主办企业、媒体平台所利用的工具。②就人的交往状态来看,从前人们主动地交往,现在被动地交往,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投票所激发的厌烦感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信息媒介将其使用者置身于信息的风暴之中,即使不愿意投票,也不能装作没有看见好友的信息,因为不回复信息就意味着对人际关系的伤害。人交往的空间密度空前加深,与此同时,人交往的情感浓度却空前下降,很多要求投票的好友与我们根本不熟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投票本身成为人脉、资源的表征,背离了投票显示实力的初衷。③这一切都是在新的媒介,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急速普及的背景下发生的,技术在解放人的同时,也物化人;在便利化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可能对我们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地人。家世中有人做过太守。王浚博览古籍,姿容相貌俊美,不注重名声品行,不被乡里人称道。后来才改变了原来的志行,爽朗旷达,很有大志向。曾盖房,在门前开了一条几十步宽的路。有人问他为什么留下太多地方,王浚说:“我想使门前容下长戟幡旗。”众人都笑他,王浚说:“陈胜说过,燕雀哪知道鸿鹄的志向。”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不廉洁的人,都听到消息自行离去。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女儿淑贤有才,挑选丈夫尚未出嫁。徐邈于是广泛地召集下属官吏,让女儿在里面观看他们。女儿指着王浚告诉母亲,徐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参征南军事,羊祜深深理解厚待他。羊祜兄长的儿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做人的志向大,奢侈不节制,不能过于信任,应该对他有所限制。”羊祜说:“王浚有大才,我将要帮他实现愿望,必定可以任用。”转任车骑从事中郎,有见识的人说羊
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巴郡与吴国边境相邻,兵士们以劳役为苦,生男孩大多不养活。王浚于是使条令严厉,使徭役宽松,那些生育的人,都让他们休整并免除徭役,这样活下来的有几千人。转任广汉太守,实施恩惠仁政,百姓依赖他。等到贼人张弘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调王浚任益州刺史。王浚设计谋划,全部诛杀了张弘等人,因为有功被封为关内侯。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风俗的人,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征召授职为右卫将军,授官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很知道王浚有奇谋,于是暗中上表留王浚,于是又任益州刺史。
武帝谋划伐吴,下诏令王浚修造舟船。王浚于是建造大船相连的船,一百二十步见方,载两千多人。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开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都可以骑马往来。又在船头上画上鹢首怪兽,用来恫吓江神。舟船的规模之大,自古没有过。王浚在蜀造船,砍削下的当时朝廷的议论都劝阻伐吴,王浚就上书说:“我多次查访吴楚的异同,孙皓荒淫凶暴,荆扬的人不论贤愚没有不抱怨的。况且观察时机运数,应该迅速征伐。如果现在不讨伐,天意的变化难以预料。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自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就变成强敌了。我造船七年,逐渐会有腐朽败坏的,再说我已七十岁,离死已不远。这三条有一项不顺,就难于图谋了,诚恳地希望陛下不失时机。”皇帝深深接受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