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

时间:2019-05-14 21: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

第一篇: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

南昌市湾里二中

曲凤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原先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必然摒弃。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比较单

一、死板,教师采取一味的灌输,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至于消化知识、运用知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必须在三年内去适应教师的教法。其结果造成有的学生能适应,有的不能适应。

对教师的教法能适应的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较好;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被动,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导致成绩差。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对语文的感情有差异,接受能力也有强弱。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适应学生、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尽量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师的教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采取多种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学得轻松愉快,这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教学是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目的性、社会性。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除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生源外,另一方面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因而,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过目成诵、入耳不忘,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语文人才,这是其一。

文道结合,这是语文学者的宗旨。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历史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德,这是其二。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在确立语文教学目标时,就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重点。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树立大语文观点,把初中语文教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家庭和社会,与祖国和民族紧密联系起来,把初中语文教学与为人处世、奋发图强联系起来。在制订语文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市场经济。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刻苦耐劳,具有开拓精神、自强自立的一代新人。

二、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法受应试教学的制约,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的被动、学得枯燥、学得厌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消极的管、卡、压的办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潜力得不到挖掘,智力得不到开发。学习好的同学充其量起到了录音机的作用,学习差的学生整日昏昏欲睡。学生对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缺乏兴趣和新奇。学生厌学,教师只好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无条件的服从,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被抑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课堂上宝贵的四十五分钟被教师的天花乱坠占用去了,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造成这种课堂局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首先,注重每一节课的开端。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课的开端要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如讲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诵读孟郊的《游子吟》,以此作为这堂课的开头,并用“三春晖”比喻母亲,形容母爱的伟大,从而理解作者未能报答母亲深思的感情。

其次,教师讲课感情要亲切,语言而有信要平和,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学生之中,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是受教师情感影响的。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只有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最后,是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久而生厌,因而可一课一法,一节一法,视课文的目的和重点而定,如导读法、分析法、图表法、阅读法、训练法等。

如讲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就可用导读法和朗读法,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个画面去诱导学生朗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于春天的美好。青少年朋友们正处在春天的美好时期,应该把握自己。

又如讲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已》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孔乙已有哪些坏习惯?他为什么会养成这些坏习惯?孔乙已不争气,假如他放下读书人的身份,靠自己的劳动能改变他当时的状况吗?为什么?作者对孔乙已持的是什么态度?通过这些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认识当时的社会,认识孔乙已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教学方法确定之后,还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指挥者,教师要有驾驭课堂、吸引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一堂课,几十号学生,要把他们的注意力聚集在课堂这个焦点上,确非易事。我们只有努力做好“新、奇、巧、绝”四个字。

“新”是指教学手段新颖。听、说、读、写不能老一套,要多动脑,多想一些教学上的新招。如讲《黄生借书说》一文时,先让学生解释“汗牛充栋”这个成语,然后说一段与书柜有关的话。再以“借书与买书”为题写一段议论的话。

“奇”就是出其不意,出奇制胜。不同的体裁,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手段。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先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磨难”。然后引入课文,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番痛苦的磨难。

“巧”就是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动手又动脑,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有成效。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篇名作,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哪次是详写?为什么要详写这次?人们颂扬母爱较多,其实父爱同样伟大。

“绝”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一两手绝招,如板书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有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这些都是“绝”。当然,这个绝,还包括课堂教学上的随机应变,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等。

四、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一篇课文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要根据课文来确定教学内容是对的。“教材只有一种范本”,“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课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听、说、读、写,培养学生方面的能力,但是学生接受知识是死板的,而运用知识是灵活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应着眼于学生运用知识。

语文教学内容不仅是要以本为本,同时还要注重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

如讲说明文时,学生知道说明整理、介绍事物、科学小品、解说词等均属说明文类,但电视中的广告是否属于说明文类就有些茫然了。举例“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这条广告词,进行讲解,让学生说说这条广告的好处。广告巧妙地运用了“一毛不拔”这个成语,贬作褒用,形象地说明这种牙刷质量好,使用时间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手中的文具写一条广告词,字数不能超过15个字。

又如,在讲授怎样阅读报纸时,除了让学生在课文找一张报纸阅读外,同时还让学生每人办一张“语文手抄报”。

再如,指导同学写议论文时,要求学生把摆事实、讲道理作为论证的重点。以《小事不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学生能从现实生活列举许多人们忽视的小事,如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玩电子游戏机、看内容不健康的黄色书籍、赌博等。这些小事如不注意往往产生严重后果,酿成大祸。这样的作文不仅煅炼了学生的议论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小事确实要引起注意。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1.1 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的原则。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和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文因道存,道以文显。对语言文字形式的分析,能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能更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形式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并能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感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文悟道,经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同时,因道学文,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

1.2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二者相依存。在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都需要思维。语言训练不能离开思维训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1.3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吐。提高了听和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读和写的能力,反过来,读和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听和说能力的提高。同时,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总之,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必须全面训练,不可偏废。训练时,要注意各自特点,协调进行,共同提高。

1.4 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语言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接受检验。语文课课内时间有限,空间有限,而语文课堂之外却有广阔的语文活动天地。因此,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课内举一,课外反三;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内教学,鼓励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运用于课外,积极指导课外学习,发展学生的特长,使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互为用,提高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2.1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法上。一是培养学生识记能力。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要求学生对生字读音准确、书写无误,对新词语理解正确;二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理解课文的中心、结构、方法,对体裁不同或相同的课文进行分析比较,把教材作为例子,由讲读延伸到自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反复训练,以掌握阅读技巧;三是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欣赏文学作品的现象和描写,对学生同时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四是指导和训练学生默读、精读、略读、速读、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卷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心得笔记、列提纲的习惯;五是督促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多看报,多听新闻,多看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开心词典”等益智类节目),每学期应提倡阅读2~3部名著。阅读教学从以上五个方面认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定会大有提高。考试中的选择字音、字形、词语的运用等就不会出现失误,各类文体的语段阅读也会手到擒拿。

2.2 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教育形势的要求了,这就要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2.2.1 教师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如诗和散文,要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诗文中的意境。读戏剧,让学生分角色演读比赛,写出人物分析。读说明文和议论文,要快速阅读,然后写出文中几个要点。读小说,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写出人物分析。

2.2.2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经常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题,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

2.2.3 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争论使学生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2.2.4 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小结,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对教与学做出及时评价。语老师用大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做卡片、做笔记、整理知识系统。

2.2.5 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培养学生迁移与创造能力。教师设计作业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二是听、读类输入信息方面迁移性训练;三是说、写类输出或生成信息方面的训练。

第三篇:素质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改革

素质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改革

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实施过程。它涉及诸多教学因素,集中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二是为什么教,即教学目的;三是怎样教,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形式等。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概括。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就不能不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改革。本文试图从优秀教师语文教学过程改革的经验中探索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改革的基本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改革,总是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的弊端而发的。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弊端是:第一、重教轻学;第二、重知识轻能力;第三、重注入轻诱导;第四、重知识传授轻方法训练;第五、教学环节程式化;第六、班级教学组织单一,缺乏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第七、教学内容不讲求针对性,存在盲目性等等。考察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改革,基本上是为着变革上述时弊的。其改革的路子,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侧重于读书方法的传授与训练的教学过程改革。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是钱梦龙的语文讲读课“基本式”。其形态是: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1)自读式:是四种基本课式的核心,训练自读能力的基本途径。自读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由教师安排、指导进行。自读训练的关键,是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自读式,基本上分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评析六步进行的。(2)教读式: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读与自读同步结合进行,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学生在自读中提出疑问,教读就应给予解答。对于学生自读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予以解决。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读书方法的过程.(3)作业式: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在课内完成,因而称之为作业式,即作业课。学生所做作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补缺改错。即学生经教读后,对自己的自读笔记所作的补缺改错。二是迁移应用,即运用所学到的读写知识与方法,去指导阅读与写作的实践。(4)复读式:即复读课。学生读了几篇课文,教师就可把它们组成复读单元,进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从中探索新的规律,获得新的知识。复读可以突破课本上的现成单元,并不受年级、课本的限制。可把不同年级不同课本的文体相同的课文组成复读单元。比如,初二读了《茶花赋》后,就可与初一读过的《香山红叶》《荔枝蜜》组成复读单元。把三篇散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可从中探索杨朔散文的特点。

钱梦龙教学过程改革的特点是:第一、整个教学过程,显示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统一,而能力训练则作为主线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三主”教学思想。第二、它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方法的训练。“自读式”与“教读式”,教是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去把握读书的方法。第三、整个教学过程,把讲授知识、传授方法与训练思维统一在一起。在这方面的另一个主要代表,是宁鸿彬的五步教学程序教学法。其形态是:通读―质疑―理解―概念―实践。

五步教学程序,包孕着四个环节,即:认真读书,提出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掌握知识;加强练习,运用实践。宁鸿彬教学过程改革的特点是:第一、强调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时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纵观宁鸿彬的五步教学程序:“通读”,要求学生自己去通读课文;“质疑”,则是对学生阅读课文的严格要求,不深入课文内里,就提不出疑难问题;“理解”,是在对课文深刻钻研基础上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概括”,是对学习内容的抽象概括,概括不出规律性的知识,就不能进入下一步――指导实践;“实践”,则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即运用知识去解决听、说、读、写、思的实际问题。从这五步程序中,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在于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让他们从自学中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第二、注重读书方法的传授。在语文训练中,要适时向学生传授“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从课文中提炼知识,怎样写学习笔记等等”(宁鸿彬:《从学“教”到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学习过程,自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读书的效益。

第三、重视思维训练。五步教学,思维训练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把“质疑”作为突破口,如问题提得得力,就会产生理想的训练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力的提问往往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兴趣油然而生,学习情绪亢奋,学习有了内驱力,思维自会活跃起来,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被提出、讨论、解决,在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必会随之迸发,这是思维训练的极佳时刻。第二种类型:侧重于自学、自检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改革。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改革,便是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其形态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定向: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目的与学习重点。自学: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自学课文,独立思考,有疑难自行解决。讨论: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小组或全班讨论。答疑:对全班学生都无力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解答。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提出的要求,自己测试自己。试题由学生自己出,相互出,亦可由教师出。当堂测试,当场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自结: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用几分钟时间自己总结学习收获与寻找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兴义市猪场坪乡中学 赵滢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我们教育者的主要课题。然而,我国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小学生犯罪率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便成为了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语文是基础学科,肩负着人文教育的重大责任,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也可以渗透法制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现代眼光解读传统观念,学习法律知识。

在教学《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写得酣畅淋漓、痛快至极,让人大声叫好。体现出主人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侠义精神。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以暴制暴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恶人横行,好人受欺”的黑暗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教师应告诉学生可以学习鲁达除暴安良、扶弱济贫的精神,而不能仿效其行为。同时教育学生我们要有伸张正义的精神,赋予正义感;我们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人;我们如遇歹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不可也不应该鲁莽行事。同时,对于我们初中学生来讲,我们应该机智,充满智慧地去解决问题。可以请求他人,可以发短信,也可以直接拨打110……总之,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或损失。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法制观。这样学生在听老师的精彩故事中就学会了法律知识,真是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在解读写作背景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教学杜甫的《三吏》《三别》时,可以通过介绍杜甫生存的社会背景,突现封建社会的残酷、黑暗,从《石壕吏》的教育中,我们看到了老妇一家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痛场面,从中看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看到战争给劳动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在教学中可以渗透和平、民主、法治的社会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唤起学生对今天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三、在语文活动和阅读材料中,拓展延伸法制教育。

(一)渗透种族歧视观念的法制教育。如在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我们看到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揭示批判资本主义商人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视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这是明显的种族歧视。进而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决杜绝大汉族主义的滋生与蔓延,五十六个个民族一律平等,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民族关系,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

(二)渗透治安管理意识的法制教育。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孩子们在看社戏的归航途中,偷吃了六一公公的豆。这放在小说中是表现少年纯真的友情,赞扬农村少年的一些美好的品质。但在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讲清偷豆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虽然还未成年,但也应该接受治安处罚。杜绝学生盲目模仿。渗透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在我们国家刑法中第263条、264条、第269条都有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偷窃少量公私财物,虽然只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一般违法行为法律意识,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也是可耻的。

(三)渗透森林法的法制教育。在教学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对作者登西山的“斫榛莽,焚茅筏”的做法进行适当提醒,今天的法律是不允许的。这种做法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大量砍伐和焚毁山林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还可以请学生讨论“月半、春节、清明节等坟上随意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吗?等问题,渗透法律意识。

(四)渗透环保法意识。教学《秃鹰之死》一文时,文章开头以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杀死秃鹰的事件,引出了“光化学烟雾”、废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然后又介绍了废水污染、废渣污染、核污染、石油污染等等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的问题。链接《环保法》“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

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讨论“随手抛弃废旧电池,可以吗?其它物品呢?” 最后发出呼吁,在运用新技术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使学生懂得不能随意抛弃污染物,要遵循国家法律,特别是《环境保护法》,(五)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教学《心中的鹰》、《斑羚飞渡》等文章时,针对小战士打死鹰和狩猎队围攻斑羚等行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总之,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与普通的动物在法律上是不同的,它们比其他动物享有更多的权利,伤害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甚至要负刑事责任。

(六)渗透文物保护的意识。在教学《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文章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同时,又要向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文物的爱护意识,让学生明白:如刻字“某某到此一游”、私自据为己有,私自贩卖等凡是故意破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渗透很多的法制教育,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肩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把法制教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法律知识。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给他们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让他们健康成长。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班主任工作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李明萱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史上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作为班主任,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步伐,就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保姆”型向“引导”型转变

很多班主任管学生,重点抓的是学习、纪律、卫生,教导学生如何循规蹈距。一天到晚不辞辛苦。被日常琐事所缠绕,学生不出现问题便是好的。事实上很多情况下,班主任成了学生的“保姆”。难怪有学生说,我们的班主任就是一位“好警察”,时时看管着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保姆”型的班主任工作不利干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应是学生的引路人,应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愉快健康地成长。

二、从“独断”型向“民主”型转变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崇“师道尊严”,导致班主任工作存在独断专行弊端,对学生表现出一种“威严”,迟到了罚站,作业做错了罚抄无数遍,答不出问题罚背书„„如此等等的严格要求实乃出格了。班主任应民主、平等、友爱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积极性,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威严的架子,改变独断的方法,以自己工作的艺术性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从“专业”型向“全面”型转变

勿庸置疑,教学水平低的班主任,班级工作是不会出色的。学生最尊重有知识的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以“专业”型的标准来选择和评价班主任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唯有全面型的班主任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要求。学生生活在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时代,他们渴求的知识面广、渴望在科技、文学、艺术、摄影、音乐、公关等方面皆有所涉猎的“导师”,倘若班主任只能教书本上的那点儿精华,情趣单一,又如何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呢?

四、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在多年传统的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大多是以经验型为主,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今,素质教育已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科学”型的要求,也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如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都提供了理论依据,各级各类有关报刊都提供了新的信息、新的经验。班主任要提高自身

科学素养,成为科学型的班主任,就应当努力学习有关科学,并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指导育人,冲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力创班主任工作特色。

下载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魏书生谈素质教育

    魏书生谈素质教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阳春三月,记者走进盘锦市教育局,走近局长魏书生,听他谈素质教育的精髓,品味他教育思想的深邃。 记者:现在教育......

    魏书生谈素质教育

    魏书生谈素质教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205 更新时间:2010-04-28 16:36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阳春三月,记者走进盘锦市教育局,走近局长魏书生,听他谈素质教育的精髓,品味......

    教育-怎样抓好中学语文教学(精选五篇)

    教育范文:怎样抓好中学语文教学 论文题目:怎样抓好中学语文教学 摘要:教师作为学习的首席,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充满激情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语文的课堂教学将是高......

    怎样适应新环境

    怎样适应新环境 1. 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 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就能够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态势。 2. 尽快......

    谈谈怎样适应新课改的地理教学

    谈谈怎样适应新课改的地理教学 新课改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

    谈中学语文写作的专题化教学模式(推荐)

    谈中学语文写作的“专题化”教学模式 摘要: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对表达、智力、道德情操、审美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写作课堂的兴趣,并最终提高他们观察......

    谈信息化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相互作用

    谈信息化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相互作用 摘 要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应紧跟信息化的形势,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两者相互的作用。本文就信息化与语文教学......

    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远教资源对现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资源的正确运用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那么教师应如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