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21:3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

第一篇: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

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

内容摘要: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本文拟从中西方姓名的起源、取名的方式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差异。这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商务活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姓名 传统文化 跨文化交际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以互通姓名开始。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民族衍复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姓名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色色的。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如汉民族的“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国家的“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等,都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建立企业及个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误会与磨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将汉族的姓名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因为英语国家的姓名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姓氏的来源

1、汉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姓氏是非常多的,但究竟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严扬帆先生编辑的《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收入5730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姓也就100个左右。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

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

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由此便以西门为姓。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

以官职为姓,即以祖先担任的官名为姓。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职,“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职,他们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为姓。

以职业为姓,即以祖先的职业为姓。如,石匠姓石、制陶人姓陶、巫术者姓巫、屠夫姓屠、乐手姓乐等。

以颜色名称为姓,即以自然界的颜色作为姓。如,白、黄、蓝、青等。

中国女性无论结婚前后都保留自己独立的家姓,即男女各姓。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按照传统习惯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即妇随夫姓。如,Marie White 小姐与John Brown先生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为 Marie Brown。香港地区的妇女结婚后往往将丈夫的姓加在自己的姓名前。如,徐小丽与张小刚结婚,婚后女方的名字为张徐小丽。许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华人,也包括外语院系的学生,为便于与外国人的交往,往往给自己起一个“洋名”,但姓是不改的。而许多来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为便于与我国人员的交往,常常给自己起一个汉语名字,不仅名是汉语的名,而且姓也是汉语的姓。

2、英语国家的姓氏来源

英语国家的姓氏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姓氏主要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随着18世纪英帝国的殖民开拓的兴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汉英姓氏来源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英语国家的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职业名称为姓。英语中以职业名称为姓氏的情况同汉语情况相似,但职业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名比中国要多得多。如,常见的Smith姓,是英语国家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姓,因为在早期的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如金匠Goldsmith、铜匠Coppersmith、铁匠Blacksmith等。其它还有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裁缝Tailor、猎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员Sailor、木匠Carpenter等都是常见的姓氏。

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丛林等。

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云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氏。

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称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有姓狗的Dog、有姓马的Horse、有姓羊的Lame、有姓公牛的Bull、还有姓鹅的Goose、姓夜莺的Nightingale、姓狮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Bunch驼背、Fatt胖子、Strong指身强体壮者、Armstrong指手臂有力量的人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

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人们求新求异的价值观非常突出,凡事都追求标新立异,别具一格,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如,有姓苹果Apple、桔子Orange、水稻Rice、小麦Wheat、玉米Corn之类粮食水果之外,还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咳嗽Cough、毒药Poison、骨灰Ash的,真是有些稀奇古怪。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都是采用音译的办法,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伯德夫人、Miss Fish费斯小姐、Mr.Fox福克斯先生、Mr.Strong斯特朗先生。

二、中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1、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 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强、志高等。

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湘(湖南)生等。

以植物、花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

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伯、仲、叔、季这四字此后常用于人名。

以历史事件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解放、新生、卫国、卫东、向东、跃进、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也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

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生下来是取名,等到成年之后再命字。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是有名有字,如,孔丘字仲尼。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命字时用了“仲”字。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意思相近。一般平民百姓往往有名无字。社交活动中,尊敬别人时称字不称名,自称时称名不称字。一些文人学者除了名、字外,还有自己给自己取的“号”。

2、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 Jame Smith, 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 J.Smith或 L.J.Smith。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Charles Robert 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 Darwin,他父亲的哥哥叫Charles 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伯父的名字,即Charles Robert Darwin就是他的名字。又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都为儿子取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名字。为了便于区别,就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Junior(小),通常缩写成Jr.如,Franklin Roosevelt Jr./ John D.Rockefeller Jr.。

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名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Diana(月亮女神)和Mary, David, Joseph, Peter, John等均直接选取自《圣经》。

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 Richard的昵称是Dick, 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

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len 意为阳光、Alice意为美丽、Anne意为高雅、Catherine意为纯洁、Emily意为勤劳、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要求用名字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等。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 为大丈夫等等。

三、中西方姓名的翻译

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又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增加了解与信任,姓名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务院在1978年曾颁布了关于我国人名地名一律以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决定,当然也有例外,如西藏就译为Tibet。目前我国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

1、中国人名的英译

中国人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风格,翻译人名时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原则。

按照中国人名的顺序翻译。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不妨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

3、英美人名的汉译

对英美人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要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

音译是翻译外国人名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但为了使音译名词不致于过长,某些不明显的音可不译。如:Engels恩格斯(不必译成恩格尔斯)、Elizabeth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丝);姓不必译成汉人的姓,以免引起误解。如:Tolstoy托尔斯泰(旧译“陶师道”过于中国化)、Gogol果戈里(旧译“郭哥儿”也不妥);妇女的名字可以女性化。如:Anne安娜、Mary玛丽等。

按照外国人名的顺序翻译,即先名后姓。名与姓之间用圆点间隔符号“•”隔开。如:Carl Smith卡尔•史密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过去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有按先姓后名的,也有按姓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选用中国人的姓氏翻译的。如:Bernard Shaw萧伯纳、Leigton Stuart司徒雷登、Joseph Needham李約瑟、Vincent Rurhnasearmy陆文星等。这些译名虽然常常引起不了解情况人士的误解,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需再更正。

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商务印书馆,1999

第二篇: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自居,这种礼仪被融入到国人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之交,小到朋友之情。“礼仪”一词已经深刻在了国人的价值观念中。而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中,饮食自然也难逃礼仪的管辖。饮食文化现象也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前端的表现。

孔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孔子的理念中,人活一世,不外乎两件事:男女,饮食。因此中国人对于饮食异常重视,中国主人接客待物的最高礼节也通常在饮食中体现。而在注重个体价值的西方国家,时间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单位,所以饮食通常也就不被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饮食在社会体系中价值也就不那么重要。所以,在中西方交流中,由饮食引发的误解也就越来越多,而这种误解恰恰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开放中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沟通。这种存在于沟通之中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饮食文化差异。例如,在中国餐桌上,盘子空着似乎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在传统菜品“蒸鹿尾”中,厨师往往会按照客人数量准备菜品,而在此之余,就一定要留出一片,称之为“压碟”。而在西方分餐式的饮食习惯中,剩下饭菜被看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当国人与外宾围坐一桌时,就会出现觥筹交错与拼命光盘相交织的奇妙现象。而在时下的价值观中,剩下饭菜已不被普遍接受,对错不论,在这里我们仅讲差异。

酒文化同样是饮食文化中不可不提的一部分。酒,甚至被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感情的催化剂。所以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这之中的差异性同样巨大,在西方国家中,酒仅仅被作为佐菜之肴存在着。

第三篇:从餐桌礼仪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

从餐桌礼仪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名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

餐桌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餐桌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他们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他们认为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个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认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第四篇:从万圣节看中国中元节文化特色(百度)

从西方万圣节看中国中元节的文化特色

摘要:宗教性、宗法性、神圣性是中元节的基本文化特色。中国中元节与道教的“地官”信仰、本土化佛教的盂兰盆会等节日及信仰有着直接关联,而西方的万圣节则仅仅关联宗教。基于农耕经济的宗法文化决定中元节的宗法性:祭奠血族先祖是中元节的核心内容,家庭或家族是实施的祭奠主体或祭奠单位,而当今万圣节没有祭祀节俗。尊崇天神的尊天意识与追终慎远的孝道意识构成了中元节的神圣性,而西方尊神未曾进入万圣节视域,个体自由等价值意识使万圣节不关孝道。

关键词:宗教;宗法;祭祀;中元节;万圣节

“中元节”本是道教节日,但现在已经成为融古老“七月望”、佛教的盂兰盆节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中元节与“万圣节”(包括“万圣除夕”——All Hallows’ Eve)分别是东西方的“鬼节”,比较二者的异同,一直是学界感兴趣的话题,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疏漏,甚至出现谬误。例如,对两种鬼节的对比往往流于现象列举,对本土中元节的讨论相当粗疏,甚至得出片面的结论,而片面的结论又被以讹传讹地互相转抄。因此,有必要以西方万圣节为参照,探讨中国中元节的基本文化特色。

中国中元节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宗教性

部分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宗教,因而西方的万圣节与宗教密切关联,而宗教介入中国人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有限,因此,中国中元节的宗教性淡薄。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中元节就是源于宗教,若将中西鬼节放在传统层面考察,我们会发现:中元节有着更浓郁的宗教色彩。

不可否认,西方的万圣节与古老的“原始宗教”及后来的“理性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广义)的关系紧密;然而,东方的中元节直接关联宗教,其节日活动也在宗教层面进行。

部分学者认为,中元节与道教有着更多关联。牟钟鉴认为:在夏商周三代,随着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形成及其体制的完善,多种多样的原始宗教最后发展为“国家宗教”,而天神崇拜是“国家宗教”的内容之一。1道教是影响较大“国家

宗教”。道教认为:神界存在天、地、水三官大帝,三位天神分别掌管天、地、水三界或上中下“三元”,其具体职责或“神力”分别是:上元天官紫微大帝赐福、中元地官清虚大帝赦罪、下元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这“三界天神”的诞辰分别是:上元正月十五(“元宵”)、中元七月

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地官清虚大帝在民间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因为此神于七月十五普渡孤魂野鬼,有罪之人也可在该日祈求赦罪。值此“赦罚之辰”,各地道观斋醮荐福。道家经典《修行记》云:“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从相关资料看,早在三国时期,“三界天神”就被广泛崇拜。例如,《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鲁的祖父张陵“造作道书以惑百姓”,“雄据巴汉垂三十年”。2宋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解描述了“五斗米道”张陵“惑百姓”的方法:“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张陵消灾治病方式是将病患姓名及“悔罪书”写成三份,分别置于山上、地下、水中,向三官告解忏悔,并祈求安康。由此不难看出“三官”或“三界天神”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影响以及“地官”赦罪信仰的存在。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促进了中元节的兴盛。马福贞认为:魏晋以来,社会尊崇门阀望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唐代自李渊始,视道家学者老子为李氏家族始祖,以李耳后裔自居,唐高宗、唐玄宗等皇帝多次为老子“加封”,唐玄宗后来又规定七月十月十四、十五是下元斋日,官民禁屠素食,随后自己身体力行。时至宋代,官、民、僧、道都看重中元节,官府经常组织或参与祭祀鬼神的仪式与游乐活动。3作为本土宗教节日,中元节在发展与演变的历程中不断吸收孝文化内涵,时至今日,尊崇地官、求其惩恶扬善、主持正义的节日因素所剩无几,而孝亲祭祖的风气日趋浓重。

中元节的另一重要内涵是来自印度的佛教。佛教融入中元节,似乎始于魏晋。佛教的原始教义漠视世俗人伦关系,主张禁欲、绝亲、不敬王者。正如唐朝韩愈所言:“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4然而,本土文化对外来佛教进行了中国化,最终使其成为富含尽忠尽孝内涵的宗教。印度佛教仪式中追荐祖先的“盂兰盆会”、勉励教徒孝顺先辈的《盂兰盆经》,似乎是佛教与中元节结合的切入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的轮回观念竟演化出超度先祖的佛事,衍生

出超度、祭奠鬼神的盂兰盆节。——梵语“盂兰盆”(Ullam-bana)意为“救倒悬”,但当时将这一音译词附会为盛物的盆器,梁武帝时依此制造出盂兰盆会。5南朝梁代官员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还描述了各地寺庙的盂兰盆节盛况:“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6后来,人们又对梵文《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故事进行本土的孝道阐发,生发出盂兰盆可解已逝先人倒悬之苦的“教义”。时至今日,每逢阴历七月十五,佛教寺庙大多会举行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等仪节,而民间的一般举行烧纸钱衣物、放河灯等祭奠活动——无神论的印度佛教在中国民间衍化出祭祀天神(“菩萨”)、祖宗及“野鬼”的民俗。

除开上述两大源头外,中元节还与中国久远的“秋尝祭祀”祖灵崇拜宗教有着源流关系,限于篇幅及相关文献的驳杂,对此暂不讨论。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中国的中元节与宗教有着渊源关联。尽管现在人们认为西方的万圣节与基督教有着关联,但这种关联是间接的。例如,从万圣节的相关活动中可见《圣经》故事的投影,与万圣节关联的鬼神敬畏则与后来基督教的天国想象及魔界憧憬密不可分;但这些影响未能直接促成万圣节。此外,某些带有宗教因素的民俗或事件与万圣节有一定关联,但不是促成万圣节的主因。例如,古代和中世纪,生活在英国不列颠群岛和法国北部的凯尔特人确定10月31日为收获节以感谢“太阳之神”的恩惠,罗马天主教堂于公元835年宣布11月1日为教堂的节日(All Saint’s Day),用以纪念活着的和已亡的圣徒,然而,后来的万圣节并不包含庆丰收或祭奠亡灵的节俗。我们由此认定:古老的民俗或罗马教会的命名与后来的万圣节运作没有直接关联。从总体上看,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已经渗入社会的每一角落、构建了西方的文明史,如人名、地名等就与具体的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7但至今人们尚未找到宗教促成万圣节的直接证据。正如张彩霞所说:万圣节既不是“独立日”等国家性质的节日,也不是宗教节日。8康志杰从宗教文化角度研究西方节日,在其著作《基督教的礼仪节日》中陈述:西方节日多与宗教崇拜神灵的庆典相关联,9但万圣节不在他考察的几十种宗教性节日之列。相关典籍表明,进入“理性宗教”时代后,万圣节“节日活动”宗教仪式逐渐消失。由此可见,万圣节虽然关联宗教,但其宗教性较为淡漠,而中元节与宗教有着直接关联,节日活动富含宗教节俗,因而其宗教性远远高于西方 的万圣节。

二、宗法性

宗法文化在中元节的形成、传承及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中元节的另一显著文化特征是宗法性。以西方万圣节为参照,中国中元节的宗法性有两大表现:

一是祭奠性。

宗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宗法制度是宗法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家族性或宗族性的祭祀,既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宗法文化具体体现。冯尔康、阎爱民等学者认为,家族性或宗族性的祭祀,起着凝聚宗族的作用,体现的是宗法思想及封建等级制度。10因此,中国人看重祭祀,尤其是祭奠先祖。祭祀是中国诸多节日的核心内容,祖先是主要的祭奠对象。毫无例外,中元节也受到祖先崇拜的烘托,祭奠祖先也是中元节的核心内容。

冯天瑜认为,“孝亲”情感是宗法结构下的社会心理集结,隆重的祭奠是“孝亲”的主要表现,而祭奠两大功利指向是祈求先人保佑后代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和表达“对活着长辈的顺从、孝敬”。11

祭祖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七月十五日祭祖源远流长,有学者认为七月十五日祭祖可能源于古代的媵祭,即以新谷祭祖先。以“中元节”的名义在七月十五祭奠祖先的习俗出现较晚。马福贞认为:“中元节到宋代已融合了儒释道及民间信仰多种因素,发展成为一个以祭祀祖先、追荐亡灵、宣扬孝道为主要内容并兼有礼仪性、娱乐性的综合性民间节日。”12在马福贞看来,时至宋代,中元节已经融民间“七月望”祭祖祀鬼、道教敬拜地官、佛教举行盂兰盆会于一体,显现出“一日三节的形态”。13从相关资料看,宋代七月十五祭拜祖先的风俗已经风行。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解制日》云:“七月十五„„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禁中车马出攒宫,以尽朝陵之礼。及往诸王妃嫔等坟行祭享之诚,后殿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14中国民间的祭祖活动主要有家祭、墓祭、祠祭等形式。在宋代,祭奠的祖先有四个大类:始祖、始迁祖、先先祖、四亲。15时至今日,就民间“俗众”而言,古老中元节的诸多民俗事项已被革除,但祭奠先祖仍被保留。刁统菊等学者对山东七月十五的节俗进行考察后得出结论:文献记载的许多节俗都消失了,唯独剩下祭祖。16

祖先崇拜曾经是人类共有的社会心理,并因此在特定范围内出现文化趋同现象。中国学者安哲明通过考察指出:古希腊古罗马有着与中国宗法社会相同的血缘礼法以及类似的祭祀规则,同中国一样,祭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敬畏先祖、祭奠先祖重于祭祀神灵、男性主祭、祭祀权利关联财产控制与氏族权利运作等。17然而,随着文明的演进,欧洲的祖先崇拜心理渐趋淡漠。例如,作为西方文化“元典”的《圣经》的主旨不是祖先崇拜,对于当代欧美人而言,出自耶稣受难节日的宗教情感可能浓于对先祖的怀念之情。西方祖先崇拜心理淡化的关键因素是氏族血缘纽带的解体及新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出现,而导致氏族制血缘关系瓦解的关键因素是“契约精神”的出现与现代工业的萌发。从相关传说及文献看,欧洲的“准万圣节”曾经有过祭祀内容。例如,传说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有在10月31日烧死活人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时至公元1世纪,罗马人占领凯尔特部落领地,他们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废止人祭习俗;随后,罗马人庆祝丰收、感谢丰收之神的“收获节”与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结合,生成了当今风靡欧美的万圣节雏型。一八四五年,因饥荒而移居美国的爱尔兰人把英国鬼节带到美国。至今,每到“万圣节前夕”,孩子们就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瓜灯”四处游玩或捣乱。近年,万圣节成为某些地区或国家的狂欢节。显然,当今西方的万圣节几乎完全消尽了祭祀的痕迹。

总之,以西方万圣节为比较对象,祭奠先祖是中国中元节显著特色。二是家族性。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庭承载着生产、生活和繁衍后代的主要功能,以家庭为中心而辐射和扩散的血缘关系形成农业社会的主要联结纽带,促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进而由家庭——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衍生出中国特有的宗法文化。

家庭、家族、宗族在中元节的传承及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造就了中国中元节的家族性。尽管我们认为中元节直接关联道教、佛教等宗教,中元节的许多重要活动由道观或寺庙主持或举行,但中国文化的宗法因素阻止了“全社会的宗教化”,18因而“俗众”是传承中元节的主要力量,是“过节”的主要群体。

仅就“俗众”及主要仪式而论,中元节的基本特色是:以父系为中心、以血

缘为基础、以祭奠家族祖先为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家族祖先祭拜为核心的祭奠仪式决定了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度过中元节。笔者认为,从古至今,中元节都有“分散”和“集团”两种度过形式。单个家庭或家族各房支焚香烧纸以祭奠家族祖先,是中元节的“分散”度过形式,宗族在祠堂、祭坛、墓地等场所群体性地祭拜宗族或家族的先祖,是中元节的“集团”度过形式。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相关政治文化介入社会生活,中元节的“集团”度过形式逐渐消失,其“分散”形式则转入“地下”,甚至在部分地区销声匿迹。进入“新时期”后,随着政治宽松、文化多元语境的出现,也因为宗法文化在农耕国家的特殊凝结力,中元节的两种度过形式开始“复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宗法血缘纽带解体的不充分和宗法文化传承的顽固性,传统宗族权力在乡镇权力重组过程中的重新定位,尤其是在“国家允许宗族有其政治生存空间之时”,“宗族精英”能够在乡村政治舞台上与“体制精英”、“经济精英”角力,19乡镇宗法力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干预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因而中元节的“集团”度过形式开始由“复兴”走向“兴旺”,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及客家民系居住地。当然,海外的“集团”度过形式从未中断,中元节在海外继续发挥着凝聚、宣示、结盟等特殊功能;近年,在国内“集团”祭祀的烘托下,其始祖祭祀、始迁祖祭日趋隆重、兴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西方万圣节而言,祭祀活动的缺失,尤其是祖宗崇拜的淡化,导致聚集家庭或宗族的晶核的消失,因此,西方万圣节的“各行其是”与中国的“群体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西方万圣节的“各行其是”还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启蒙运动”密切相关。因为,西方人在盂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等先驱的带领下,从充斥着蒙昧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的“黑暗时代”走向强调个人价值、个人中心主义的“光明”。至今,西方人即使走进教堂祈祷,也不一定是为了家庭或家族利益,而以狂欢为主题的万圣节更没有必要“集体行动”了。——如果恶作剧的孩子们在高喊“Trick or Treat”(不招待就捣蛋)之际,有家长在一旁,那么他们的“幸福指数”或“个性发挥”不就打折扣了吗?

总之,与西方万圣节比较,家族性是中国万圣节的鲜明特征之一。

三、神圣性

与西方的万圣节相较,中国的中元节具有庄重、圣洁等特征。有两大因素决

定了中元节的神圣性。

一是尊天意识。

尊天意识(狭义),在此是指尊崇、敬畏天神的心理。广大“俗众”的尊天意识决定了中元节的神圣性。在道教层面,人们敬拜主宰天地的大神玉帝、执管天地水的三官、神灵化的道教始祖老子等神众,在佛教层面,人们敬拜天神化的释迦牟尼(Sakyamuni)等天神及“观音”等中国化的“菩萨”,这两大敬拜使中元节显得庄重、圣洁。元明之后,随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神灵走出话本和杂剧而进入民间,中元节又增添了新的敬拜对象,同时也为中元节增添了几分神圣。在现代文明之光没有普照中国大地之前,中国人在中元节拜祭天神之际肯定是满怀虔诚与敬畏;在当代,或局限于是祭祀礼节氛围的规范,或受制于“有神论”遗绪的控制,中国人在中元节的相关祭祀活动中仍然循规蹈矩,包括受过无神论淘洗的知识分子。

与此相对,进入“理性宗教”时代之后,欧洲的万圣节日趋“世俗化”、游戏化。因为耶和华、圣母玛利亚、耶稣等“上帝”级别的天神未能进入万圣节的视阈,所以万圣节毫无神圣可言。古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天神及朱庇特、阿波罗等罗马诸神向来未曾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因而他们即使走进万圣节,也不会增添节日的神圣因素。至于死神萨曼、寻找替身的恶灵和骑着扫帚的巫婆,他们是人们在万圣节特别提防的对象,而不是敬拜的对象。

因此,尊崇天神的尊天意识赋予中元节神圣性。二是孝道意识。

从儒教伦理的角度看,祭奠先人是孝道孝行的具体表达,也是对孝道张扬,因此古人看重祭奠先人。《礼记·祭统》曰:“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孝经·孝纪行》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祭则致其严”,就是祭奠的庄严肃敬。古人认为:“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因为,在古人看来,祭礼遵循祖先崇拜的礼制,蕴涵丰富的人伦内涵,而祭奠行为是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是感谢列祖列宗的养育之恩的具体行为,即所谓“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奠先人或先祖,是诸多中国节日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元节的主要节俗或核心仪式,因而孝道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

祭奠活动的庄严肃敬,决定了中元节的神圣性。

在孝道层面,西方万圣节与中国中元节不存在关联点,因而二者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没有倡导孝道,万圣节一直没有祭奠先祖等与孝道相关的节俗。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构成、强调人格独立及个体尊严的基本价值理念、由“契约”决定的人伦关系,决定了西方社会与孝道的距离。——《圣经》的“十戒律”和天主教及路德宗的“十诫”中皆有孝敬父母的条款,但孝道伦理并未出现在西方。因此,从孝道意识角度看,神圣性是中元节独有的禀赋。

从总体上看中国中元节敬拜神灵的虔诚敬畏、祭奠先祖的庄严肃穆,与西方万圣节狂欢的放纵恣肆、浪漫张扬形成鲜明对比,但我们必须说明:中元节也有其欢愉游乐的一面。例如,从古至今,无论是寺庙道观敬拜神灵,还是民间祭奠先祖、膜拜天神,往往都有与之相伴的娱乐活动,“神人同乐”的场景经常出现。冯尔康、阎爱民等学者认为,庄重肃穆的敬拜与演戏、杂耍、乐舞等活动的欢愉并不矛盾,因为神仙与先祖也喜爱戏乐,而祭奠之后的娱乐活动具有“娱神娱祖”的作用。当然,中元节的游乐“指数”肯定远离恣肆放纵,在“中和”范围之内。20如今的万圣节,尤其是美国的万圣节,已经成为成人参与的狂欢节,而中国中元节游戏化、娱乐化的可能性极小,因为祖宗崇拜的神圣与庄重等因素制约了戏谑化倾向。

总而言之,比照西方的万圣节,中国中元节具有宗教性、宗法性、神圣性等文化特色,而农耕经济、文化底蕴、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中元节的文化特色。

文献参考资料:

1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载牟钟鉴《走近中国精神》,华文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2路志霄:《三国志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8页。3 马福贞:《“七月望”节俗的历史渊源与形态特征》,《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韩愈:《论佛骨表》,见《韩昌黎全集》三十七表状二,燕山出版社,1986年。6(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58页,55—58页。

7孙芳琴:《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2期。张彩霞:《中西方主要节日文化渊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9康志杰:《基督教的礼仪节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10 15 20冯尔康、阎爱民:《中国宗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29页,第19页,25页。

11冯天瑜:《宗法文化刍议》,《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35页。12 13 马福贞:《“七月望”节俗的历史渊源与形态特征》,《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153页。

14吴自牧:《梦梁录•解制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卷4。

16刁统菊,孙金奉、李久安:《节日里的宗族——山东莱芜七月十五请家堂仪式考察》,《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

17安哲明:《古代西方血缘礼法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法制与经济》2013年第10期第42页。

18冯天瑜:《宗法社会与伦理型文化》,《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19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103-108页。

第五篇: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

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

一、图书信息

书名:

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 作者:

高岩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版次:

2010年5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一次印刷平装:

499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787 x 1092 1/16 ISBN:

978-7-5032-4425-4 条形码:

9787503244254 印张:

字符:

450千 定价:

38.00元

中国版本图书馆GIP数据核字(2012)082634

二、作者简介:

高岩,女,汉族,1975年7月生,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2002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访学。2009年7月被评为渤海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在《编辑之友》、《求索》、《甘肃社会科学》、《理论界》等省级和国家级重点核心期刊及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一篇获锦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并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企业横向科研项目3项。

三、永恒的西方经典文化——奥斯卡(前言)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A.M.P.A.S.)。“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简称“学院奖”,旨在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给予表彰。

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 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这是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

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从1929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颁奖地点在美国好莱坞,至今已有八十四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进行,后改为发奖大会,在发奖大会上又增加了文娱节目。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酒店举行,所颁发的奖项都是为了奖励1927年至1928年的优秀影片和电影人,1928年制作的美国电影《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奖,简称“学院奖”。当时只颁发了十五个奖项。

奥斯卡奖的参选门槛很低:凡上一年在美国国内上映的影片,都可以参与翌年奥斯卡奖的评选。奥斯卡奖的评委目前已经接近6000人,他们分别来自于好莱坞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师、编剧等各个工会。从集体投票中评选出最佳影片奖。然后按专业评选出其它奖项,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并由著名演员主持奥斯卡颁奖大会,前奥斯卡奖获得者为获奖者颁奖。

在1940年的十二届以前奥斯卡颁奖时,纽约的报纸在颁奖大会前公布获奖者名单,这使得众落选者因没有获奖而不愿出席颁奖典礼,使奥斯卡颁奖大会很冷清。从1941年的十三届奥斯卡以后,组织者决定采用将获奖名单装在信封内封存,现场公布获奖者名单的方法,这使得奥斯卡获奖者在名单宣布之前成为一个迷。让奥斯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奥斯卡奖项侯选人争相参加奥斯卡颁奖大会。奥斯卡大奖从成立至今已走过84年,从最初的鲜为人知到今天的全球瞩目,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它不仅见证了好莱坞巨星们的事业起伏,也曾为众多电影大师加冕。

电影是科技、艺术、娱乐、商业的有机结合体,同时更是文化的体现。电影自诞生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人类,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享受方式。电影作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不可替代的。电影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奥斯卡电影更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我们以启迪。电影的教育意义更多不在于它们所呈现的画面,即银幕上我们看到的内容与表达方式,而是在于它所包含的一种文化,即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奥斯卡电影基本主题围绕爱、正义、家庭、亲情等,并把这些内容贯穿在一起,爱情和家庭是电影永恒的主旋律,是美国人最为看重的东西。9·11后,美国人彻底改变了生活观念,他们更加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所以反映爱情和家庭亲情的美国电影深受美国人的喜欢。同时奥斯卡电影宣扬人的各种欲望和要求,宣扬奋斗、解放、浪漫主义的精神;主张自由、民主、和平,崇尚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意识;强调以武力换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美国赤裸裸的文化价值观,本质上形成了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理性主义、享乐主义、冒险主义、恐怖主义思想的根源。

文化是人类共享的资源,电影也是全世界共享的文化。而奥斯卡的评奖用西方的文化模式,更多地折射了西方人文精神,因此本书从奥斯卡电影中透视了西方文化的特征,剖析了西方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揭示了西方人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希望、诚实、责任、勇气等美德和精神。

本书按“背景花絮”、“故事梗概”和“文化透视”等进行编写。通过奥斯卡影片来揭示西方文化,并剖析西方国家、民族、阶层的一些主观的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给观众以启迪。

每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然而电影让观众感受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电影传达的一种文化信息。通过奥斯卡电影,我们可以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电影展现出来的西方国家地理、地貌、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舞蹈、方言、菜肴、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是西方文化的体现。在奥斯卡八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些最佳影片不断丰富着西方文化,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实质。奥斯卡奖从1929年至今已有八十四届,但是我们可以从每一届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洞察历史,感悟人性,体会奥斯卡的西方文化内涵,挖掘西方文化的深层哲理。

正如其它电影奖一样,奥斯卡的获奖影片和获奖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票选结果有时常带有投票人主观意识,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加之欣赏水平和欣赏标准各异,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电影的艺术价值和深度,但不能否认奥斯卡最佳影片是西方文化之精髓,奥斯卡电影维持和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人类共享的文化艺术和奥斯卡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内容简介

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按“背景花絮”、“故事梗概”和“文化透视”等进行分类。通过奥斯卡影片来剖析西方文化,并揭示西方特定国家、民族、阶层的某种主观的意识形态及文化。每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情节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境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然而电影导演让观众领略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电影传达的一种文化信息。通过电影,我们可以认识西方文化或显或隐的人文性格与精神,以点带面,呈现其“心灵史”的历程。具体而言,电影中展现出来的地理地貌、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舞蹈、方言、菜肴、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都是西方文化的体现。在奥斯卡近百年的发展史上,这些最佳影片不断充实着西方文化,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内涵。通过奥斯卡影片的文化内蕴,我们感悟人性,洞察历史。警示现实,并对这些优秀影片中的哲学思辨和美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奥斯卡是一个很好的西方文化载体,它不仅使那些想成为艺术巨匠的人整日琢磨和费尽心思去创作的东西,同时更是启发人的思维.发展想象力,反映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后记

从电影开始有声的1927年到电视冲击电影的五十年代中的30年中,电影是整个世界的主导娱乐工具。而好莱坞主导整个电影世界,并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电影文化模式。

奥斯卡电影是西方电影文化的“主场”和“秀台”,在奥斯卡84年的发展史上,这些最佳影片不断创造着电影的神话。我们对这些奥斯卡最佳影片进行深层次的透视和探析,对西方电影文化中的哲学思辨和美学特征进行剖析,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奥斯卡电影承载着西方文化的特有模式,是获得奥斯卡奖项的艺术巨匠们精心创作的杰作,启发人们的思维.发展想象力。奥斯卡电影可以体现西方文化的内涵,可以折射或反映出蕴涵在其中的西方特定国家、民族、阶层的某种主观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特定民族文化的产物,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电影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社会和人的意识形态。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最古老的电影奖,奥斯卡奖为美国电影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促进了世界电影的发展。

本书中我们开辟了“背景花絮”、“故事梗概”、和“文化透视”等内容。书中我们对每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进行了分析。每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一个故事,通过电影中主人公的经历、境遇和喜、怒、哀、乐来影响观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然而电影导演想让观众领略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重要的电影想要传达的一种文化信息。通过奥斯卡电影,我们可以认识西方世界或显或隐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呈现其“心灵史”的历程。电影创造出来的音画空间堪比一幅幅文化长卷,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高岩 2012年3月1日

六、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翼(1929)„„„„„„„„„„„„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百老汇的旋律(1930)„„„„„„„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西线无战事(1931)„„„„„„„„第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壮志千秋(1932)„„„„„„„„„ 15 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大饭店(1933)„„„„„„„„„„ 19 第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乱世春秋(1934)„„„„„„„„„ 23 第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夜风流(1935)„„„„„„„„„ 27 第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叛舰喋血记(1936)„„„„„„„„ 32 第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歌舞大王齐格飞(1937)„„„„„„ 36 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左拉传(1938)„„„„„„„„„„ 41 第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浮生如梦(1939)„„„„„„„„„ 45 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乱世佳人又名飘(1940)„„„„„

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蝴蝶梦(1941)„„„„„„„„„

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青山翠谷(1492)„„„„„„„„

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米尼弗夫人又名忠勇之(1943)„„

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卡萨布兰卡(1944)„„„„„„„

第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与我同行(1945)„„„„„„„„

第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失去的周末(1946)„„„„„„„

第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黄金时代(1947)„„„„„„„„

第二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君子协定(1948)„„„„„„„„

第二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哈姆雷特(1949)„„„„„„„

第二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代奸雄(1950)„„„„„„„

第二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彗星美人(1951)„„„„„„„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2)„„„

第二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戏王之王(1953)„„„„„„„

第二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乱世忠魂(1954)„„„„„„„

第二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码头风云(1955)„„„„„„„

第二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马蒂(1956)„„„„„„„„„

第二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环游地球八十天(1957)„„„„

第三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桂河大桥(1958)„„„„„„„„

第三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金粉世界(1959)„„„„„„„

第三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宾虚(1960)„„„„„„„„„

第三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桃色公寓(1961)„„„„„„„

第三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西区故事(1962)„„„„„„„

第三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阿拉伯的劳伦斯(1963)„„„„

第三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汤姆·琼斯(1964)„„„„„„

第三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窈窕淑女(1965)„„„„„„„

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音乐之声(1966)„„„„„„„

第三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永远走红的人(1967)„„„„„

第四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炎热的夜晚(1968)„„„„„„„

第四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雾都孤儿(1969)„„„„„„„

第四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午夜牛郎(1970)„„„„„„„

第四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巴顿将军(1971)„„„„„„„

第四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法国贩毒网(1972)„„„„„„

第四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教父(1973)„„„„„„„„„„第四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骗中骗(1974)„„„„„„„„„第四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教父2(1975)„„„„„„„„„ 第四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飞越疯人院(1976)„„„„„„„第四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洛奇(1977)„„„„„„„„„第五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安妮霍尔(1978)„„„„„„„„„第五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猎鹿人(1979)„„„„„„„„„第五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克莱默夫妇(1980)„„„„„„„第五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普通人(1981)„„„„„„„„„第五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火的战车(1982)„„„„„„„„第五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甘地传(1983)„„„„„„„„„第五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母女情深(1984)„„„„„„„„第五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莫扎特传(1985)„„„„„„„„第五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走出非洲(1986)„„„„„„„„第五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野战排(1987)„„„„„„„„„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末代皇帝(1988)„„„„„„„„„第六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雨人(1989)„„„„„„„„„„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为黛茜小姐开车(1990)„„„„„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与狼共舞(1991)„„„„„„„„第六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沉默的羔羊(1992)„„„„„„„149 156 161 167 172 178 184 189 196 204 209 215 220 228 236 242 249 255 260 267 272 277 283 288 293 299 306 313 320 327 334 341 349 358 364

第六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不可饶恕(1993)„„„„„„„„

370 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辛德勒名单(1994)„„„„„„

375 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阿甘正传(1995)„„„„„„„

383 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勇敢的心(1996)„„„„„„„

391 第六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英国病人(1997)„„„„„„„

396 第七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泰坦尼克号(1998)„„„„„„„

403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莎翁情史(1999)„„„„„„„

411 第七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美国丽人(2000)„„„„„„„

417 第七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角斗士(2001)„„„„„„„„

423 第七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美丽心灵(2002)„„„„„„„

第七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芝加哥(2003)„„„„„„„„

第七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指环王3:王者归来(2004)„„

第七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百万美元宝贝(2005)„„„„„

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撞车(2006)„„„„„„„„„

第七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无间行者(2007)„„„„„„„

第八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老无所依(2008)„„„„„„„„

第八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贫民窟的百万富(2009)„„„„

第八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拆弹部队(2010)„„„„„„„

第八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国王的演讲(2011)„„„„„„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艺术家(2012)„„„„„„„„„ 428 434 438 443 449 455 460 466 472 478 486

下载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世界看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

    从莲花落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大年三十》看中西文化差异 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保守、传统的代名词,而西方文化就是奔放、现代的化身。因而不少人便把中国文化归结为落后文化,西方文化则为先进文化。其实......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2 3 4 5 6 因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

    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作者:随着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引进,中国观众和读者也看到了更多的译制作品,然而大多数作品一眼就看得出是翻译而来,不管是多有名气的翻......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

    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 姓氏的源流 由起源来看,中国的姓始于人类的原始部落,开始于上古的母系社会。《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从女从生。」不同的母系后代......

    从马克思主义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