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安第一美女”出走台湾之谜
www.xiexiebang.com “延安第一美女”出走台湾之谜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注: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自中山先生过世后,]、斯诺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史沫特莱是继《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后到延安采访的第二位外国记者。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史沫特莱是一身时装出现在延安一片青灰色军装制服面前的。与她形影不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长发披肩,举止优雅,大学毕业后写过诗,演过话剧的吴光伟,时任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
大学期间,吴光伟认识了在北平[注: 北平是北京在历史特殊时期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大学读书的张砚田,两人感情迅速升温,于1934年3月1日结婚,当时吴光伟23岁。同年8月,张砚田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吴光伟大学毕业后,曾在北平中华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同时兼做家教,每月收入60元,自己用20元,其余都寄给在日本读书的丈夫,帮助他完成学业。不久,她也到了日本,对那里的国民教育水平有很深的印象。三个月后,她回到国内,正逢国立南京戏剧学校招收首届学员。
1935年10月吴光伟考入该校学习。1936年初,学校排演果戈里的喜剧《巡视专员》(即《钦差大臣》),吴光伟扮演市长夫人[注: 不同时代的夫人指代不同的内容。-furen],很受欢迎。演出后她却走了,学校挽留她,她以经济拮据而告辞。吴光伟自己解释离开南京的原因是:“我把演戏看成是大众教育的一种形式。我在该校学习演技,但不久就发现训练很有限。虽然这是一所新式学校,但它没有什么前途,只不过是给那些腐朽的官僚提供娱乐消遣罢了。”
吴光伟1911年出生于河南,两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父亲当时是北京盐务局局长,吴光伟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兄弟姐妹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就读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北平的教会学校,在学校里,她表现出了很高的爱国热情。1926年3月18日北平学生举行抗议段祺瑞[注: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国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为民国时期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政府的示威游行,在北平经世中学读书的吴光伟和同学们冒雨等候在段祺瑞政府门前,得到的答复却是有的学生被警察打伤,还有一名学生被枪杀。后来,她转学到上海,在一家商学院的女生部专攻英语。她学习很用功,在班里得过最高奖励。
离开南京后,吴光伟又回到北平,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看书。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北平地区的许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张研田和吴光伟也先后来到陕西西安,投奔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注: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17日)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原名忠祥,号虎臣,后改为虎城。],加入到救亡大军[注: 解释 大军 dàjūn(1)【large contingent】∶人员众多的军队,亦指气势很盛的军队(2)【army】 〈方〉∶敬称正规军队和军人(3)【Qing troops】 指清军,清人-]中。张研田任杨虎城的参议[注: 参议 官名。明代在布政使下设左右参议,以分领各道。清初沿置,乾隆时废。又明清于通政使司亦设参议一职,为通政使之佐官。清末新官制中各部于左右丞下亦设左右参议,掌审议有关部务之法令。],吴光伟则在陕西省政府民政厅当职员,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月薪60元。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之后,吴光伟就参加了西北救国联合会妇女部的工作。通过西北救国联合会的介绍,满怀革命理想与激情的吴光伟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延安。1937年3月底,美国合众社驻天津记者厄尔·利夫到延安采访。吴光伟受命出任其采访毛泽东[注: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曾用名:二十八画生、李德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朱德时的翻译 完成了给厄尔·利夫当翻译的任务后,吴光伟又担任了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工作。据史沫特莱记载:“第一天他(朱德)和我一起工作的时候,于黄昏时分,我和我的中文教师兼秘书和翻译、原来是女演员的吴莉莉(即吴光伟),在我住的黄土窑洞前面的平台上等他。莉莉的工作是在每逢我的中文水平不能够理解得清楚时,或是朱将军[注: 将军是一个消歧义的词条名称,它的含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有军衔等级,也有象棋术语,有烟草品牌,也有中医释义,有地名含义,也有游戏名称。]和我用一部分德文也不能传达意思时--这种情况时时出现--便由她从中翻译。”访谈中,遇到朱德不懂的美国文化内容,如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由吴光伟从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并翻译成中文,提供给朱德作参考。吴光伟的翻译兼秘书工作是很出色的,很令史[注: 名称官名。介绍(1)汉丞相府及以后三公府的属吏,在诸曹的掾史之下,秩百石。尚书的属吏也有令史,秩二百石,御史中丞的属官兰台令史,秩六百石,系中级官员,较特殊。]沫特莱和朱德满意。
1937年5月,埃德加·斯诺的夫人尼姆·威尔斯(又名海伦·斯诺)也以记者身份来到延安采访。她很欣赏吴光伟在舞台上对人物的塑造,更为生活中吴光伟高贵优雅又时尚现代的气质所惊讶,于是对请吴光伟作了专访。海伦·斯诺后来曾这样回忆吴光伟:“我第一次见到莉莉(即吴光伟)是在剧院里,当时她正在演出高尔基的《母亲》,并扮演主角。她当时是延安的明星女演员,不仅有当演员的天赋,而且能够在舞台上独领风骚。她很有教养,温文尔雅,容易接近,女人味十足,卓有魅力,二十六岁芳龄,已经结婚却并不依赖自己的丈夫,至少当时丈夫不在她的身边。吴莉莉看上去身材健美,脸色红润,皮肤白皙而细腻。她非常美丽。她留着三十年代所盛行的齐肩短发,而且卷曲美观。延安的其他妇女则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男子。在延安,只有我和莉莉烫发、涂口红,尽管我俩都很谨慎,不敢涂得太重,这也不合延安的习俗。她是抗大学员,空闲时间都在学习„„” 再后来,就发生了延安早期著名的“吴光伟事件”。这起所谓“吴光伟事件”,缘起于史沫特莱给延安带来的新变化。自称是“大地的女儿”的史沫特莱,不仅在延安采访写作,促成白求恩大夫[注: 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的援华,而且还倡导组织了灭鼠运动、节育运动,以及声噪一时的交际舞潮流。但是,在延安广受青年人欢迎的交际舞运动,却引起革命队伍里部分经过长征的女同志强烈反对,她们认为男男女女在一起跳舞有伤风化,会使自己的丈夫变坏。最终导致贺子珍冲进史沫特莱住处,与吴光伟发生肢体冲突。事后,吴光伟、贺子珍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尤其是吴光伟,她以一个现代知识女性的自我尊严和权利意识,要求有关方面对此作出裁决,给她一个公道说法。这在党内被称为“吴光伟事件”。该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并破裂,最后贺子珍出走,史沫特莱和吴光伟都被“礼送”出延安。这样的结局,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吴光伟事件”发生后不久,江青[注: 江青的人生是不寻常的一生,她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联盟“四人帮”,使中国经历了十年内乱。-jiangqing]来到了延安,于1938年11月与毛泽东结婚。
“吴光伟事件”的发生,是吴光伟命运的转折点,此后,她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毛泽东与吴光伟的交流,仅限于精神层面。史沫特莱后来对斯诺曾说起毛泽东和她俩交谈时说:“他(毛泽东)说他怀疑从西方小说中读到的那种爱情是否真的存在,它到底是什么样。在他认识的人当中,我似乎是第一个体验过这种爱情的人;他似乎觉得在某些事上若有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失。”史沫特莱还感到,吴丽丽好像在毛的内心深处唤醒了一种微妙的、细软的感情和青春的热望。每当她与毛讨论罗曼谛克的爱情时,对话似乎是说给原是充当中间人的吴小姐听的。讨论过程中毛做诗,吴丽丽当然比史更欣赏毛的诗。她以毛诗中所用的韵律赋诗作答,这使毛很高兴。他们详细讨论未来新社会中的男女关系,这些思想,都进入了以旧诗词的形式写就的诗篇。(《史沫特莱--一个美国激进分子的生平和时代》,页235-236)
离开延安后,吴光伟先在西安国[注: 安国市-安国市位于中国河北省中南部。1990年人口36.69万。汉族为主,有回、满、壮、藏、苗、蒙古、土家、白等少数民族。]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工作,她仍然希望能够回到共产党队伍里来,曾积极向党组织要求过,组织上也安排有关负责同志与她谈过话。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她被谢绝在革命阵营之外。几年后,她随丈夫到重庆,后来又到了台湾。她在延安时期的革命经历[注: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片名 《经历》The Experience/Tajrobeh(1973)伊朗电影,35毫米,黑白,60分钟。],也走进了历史的深处,几乎被人们所遗忘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出走的造句
出走拼音
【注音】: chu zou
出走解释
【意思】: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五四时代有许多青年为参加革命而离家~。
出走造句:
1、像大多离家出走的孩子一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森林。
2、他十五岁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3、于是,我们打算离家出走,去某个地方——在那里,母亲们不会对她们的孩子那么苛刻,而且像我们这么乖的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吃馅饼、蛋糕和曲奇饼。
4、此时,这两个可怜孩子的继母是个邪恶的女巫,她已经发现孩子们离家出走了,并且,她像蛇一样谨慎的跟着他们,还对这个树林里的所有小溪和小河施了魔法。
5、比如,当我在德国看到那个按推测应该是魔笛手引孩子出走的地方,它看上去和我之前想象的并非完全一致。
6、确实,不少受害者都是叛逆的少女——其中很多离家出走——她们和父母素有矛盾,或者触犯法规,有时甚至会觉得喜欢那些卖了自己皮条客。
7、希斯克里夫在收养他的家庭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后又沦为仆人,当他心爱的妙龄女孩决定嫁给别人的时候,他离家出走了。
8、在这个世界上孩子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但是我认为我对他们不够好,而且常常想自杀或是离家出走。
9、有一天,希望像鸟儿一样飞翔的孤儿院男孩从孤儿院出走了。
10、在塞林格1951年出版的书中,他从一间精英预科学校出走,连续几天游荡在纽约街头。
11、但我想说,遭遇到最严重的问题、最恶劣的虐待的并非外国女性,而是国内离家出走的孩子。
12、人们开玩笑说不久之后人们离家出走的唯一一个原因只可能是去寻求自己的另一半,因为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进行。
13、差不多七个中就有一个小孩(年龄从10岁到18岁之间)会离家出走。
14、除了离家出走,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吗?
15、现存的一些私人资料表明,也有因为家庭生活令人不满,所以她们离家出走了。
16、《纽约时报》最近的系列报道告诉我们,大衰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离家出走的儿童数量激增,这些孩子大都在危险的街头流浪。
17、西斯克里夫无意间听到了她们谈话的前半部分,但没听到后半部分,于是他愤而从呼啸山庄离家出走。
18、现在他不见了,佛瑞德认为他离家出走了。
19、离家出走儿童的数据令人很吃惊。
20、SreyMom在行驶途中不断担心着她妈妈会否再次接纳她,因为她就是14岁那年由于和妈妈的关系紧张而离家出走的。
21、总统应该下令释放所有为“离家出走”罪名错误被拘留的妇女和女孩,并对她们做出道歉和赔偿。
22、埃尔?马罗格女士离家出走后以跳肚皮舞为生,她说她向一个意大利百万富翁讲了自己的凄惨遭遇后,那个人主动给了她7000欧元(9800美元)。
23、走吧,让我们离家出走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去!
24、这只猫似乎知道到那里下车回家,之后又匆匆离家出走。
25、挑战可以带出走出你的窠臼并帮你开发自己的个性。
26、我不愿相信爸爸妈妈也像那样干过,再说,我之所以有此怀疑,是因为他们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有一个呻吟“出走”而毁了我的清纯。
第三篇: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教案
读。
3、小组同学练读课文。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
5、默读思考: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总结。
四、学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3、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
五、指导朗读,深入体会太阳特点及表达方式。
1、朗读课文。
2、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六、指导学习本课生字。
七、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1、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想,太阳和我们有哪些关系?
2、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4、全班交流。
三、前后联系,整体感知。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齐读课文。
3、鼓励学生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五、反馈应用,积累语言。
六、总结谈话。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继续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出一期黑板报。板书设计
21、太阳
动植物的生长
人类生活
和人类的关系
自然气候
人类健康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抄写好词好句。
2、分析、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团?
3、增长科学知识,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兴趣。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知识。难点:感受月亮的神秘河魅力。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
2、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出课题:
22、月球之谜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练习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之谜。
三、组内交流。
1、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2、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四、全班交流。
1、展示对课文的朗读。
2、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结合资料袋进行讨论。
第四篇:《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积累“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遐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写得好的词句。3.通过月球和地球的比较感受月球表面的奇异。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积累写得好的词句。
2、针对月球表面的写作方法对地球的表面进行仿写 一)导入
1、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别样的星球去感受他的神秘,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2、生齐说月球。
3、月球顾名思义就是月亮,谁来说说月亮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生说:()的月亮
4、月亮如此皎洁,柔美,古代诗人也特别爱写一些和月亮有关的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月亮的诗吗?谁来说一说。
看来月亮真是有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探求月球的奥秘。3.师板书:月球之谜 读课题:月球之谜
理解“谜”是什么意思?(谜,谜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自认为难读的生字词。2)想一想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及相关字词。
1、出示难写难读难解的字词:
夜幕 降临 悬挂 曾 遐想 奥秘 登上
师:老师发现这几个词有点难读,有点难写,还有点难理解呢? 你会读吗?(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在写法和读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吗?随机解释“夜幕”。
2、出示句子理解词语
老师发现这里有好几个词都集中在一个句子里,是哪个句子呢?
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1)配上图片指导读。3)感情朗读这句
3、看着这么美好的画面,你会有哪些遐想呢?你有什么想问问月亮的吗?
4、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
师:那么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去读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划出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自己读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2、交流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
(1)出示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读出了什么感受,能不能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师归纳并板书:奇异、一片荒漠)
(3)你们是从哪些字词体会到荒凉和奇异的?抓住关键词反复练读。(4)指导朗读:
3、小结:想想看,月球的天空黑沉沉的,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生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多么神秘的世界啊!齐读第二段4,小练笔指导:我们的天空(),地上()。地球上满是(),有(),有()。地球是一片()。
六、设置悬念,结束课堂。
人类翘首期盼登上月球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可是当人类登上了月球却发现了更多的谜。下节课我们将深入走近月球。
八、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遐想
奇异
荒凉
第五篇: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
【教学准备】
教师:
1、课件。
2、有关月球之谜的课外资料。
学生:
搜集有关月球的传说及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猜诗句。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关的诗句──出示诗句后齐读。
3、同学们可真能干,知道这么多的课外知识。读了这么多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吗?
(是啊,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4、月亮可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月球”图片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本课字词,自由读(你能读正确吗)
2、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这些词语在课文中找到,读正确。
3、指名读词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入:
(出示图片)看,这是一轮多么明亮的圆月啊,我们用这一个词来形容她:皎洁。理解“皎洁”。
2、当这一轮明月升上高高的夜空,是多么美妙的景色啊: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自由读
3、理解“遐想”:出示“遐想”,什么是遐想?你知道人们关于月亮有哪些美好的想像吗?
(请学生说一说)
追问:你是从哪知道这些故事的?
对啊,这也是学习课外知识的好途径。
看了这么多的传说故事,再来看看这迷人的月亮,你有什么感受?
4、对着神秘的月亮,你有些什么美好的想像呢?
(听音乐,边听边感觉)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像。
5、再读第一句:
让我们带着无限美好的遐想,再来读读这句话(配乐朗读)。
6、是啊,月亮太美了,人们多么向往有一天能到月亮上去,看看吴刚和嫦娥,和他们一起遨游月宫。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无法登上月球,只能望月兴叹。人们多么想知道。
(出示三个问题,齐读)
7、指导读好问句。
(是啊,人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些谜底。人们真想去月球看看)
8、齐读最后一句话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
1969年7月20日,是个值得全世界人类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月球,集中到了两个人身上。
1、介绍第一次登月的基本情况,观看图片。
2、自由读第2自然段:宇航员踏上了月球,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呢?
3、指名读句子,出示图片和文字。
4、指名说一说:读这几句话,月球上的景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理解“奇异”)
5、指名读:
能读出奇异的感觉吗?──齐读。
6、欣赏月球奇异的景色。
7、月球的景色真是奇异啊!对比第一自然段中人们眼中美好的月亮,你有什么想说的?
8、带着这些谜团,我们再来欣赏月球奇异的景色。──齐读
四、初读三至八自然段
1、宇航员们从月球采回来各种标本让科学家们做研究,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研究,那么,千百年来,缠绕在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解开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自由地读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边读边想: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月球产生了什么谜团?
2、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
3、想知道这些不解之谜吗?拿出关于月球的科学资料,读一读并想想:读读这些资料,看能不能解开你心中的谜团。
4、集体交流。
5、出示省略号。是呀,当我们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非常希望能真正地了解月球,解开月球带给我们的不解之谜。谁知却发现,月球带更我们这么多的谜团。
6、大家的资料都是不一样的,想知道其他关于月球的知识吗?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