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浅谈电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电化教学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河北省固安县第一小学 杨茂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用电化教学手段揭题激情
一切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高昂的情绪,引导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是关键一环。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设计些既紧扣教材又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故事录音、投影片或录象带,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
如教十一册《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我就以激动的情绪说:“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我打开电视机,播放关于十里长街当时情景的录象带,于是那感人的一幕又展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催人泪下的一幕,庄严凝重的音乐,使学生对总理产生无比崇敬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感情,这时,我紧接着说:“你们知道我们的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吗?学了今天的课文你一定会有所了解。”这样学生通过看录象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达到了揭示课题的目的。
二、电化教学可以使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一些与学生生活空间距离较大的课文。这些课文,往往是些感情深切、难以理解或历史性课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将相和》《少年闰土》《海底世界》等。教师在设计这些这种类型的课文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器材的一切优势,发挥声、象器材的记录功能,把现实生活中不能短时观察到的现象或不能达到的境地引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的主观感受,缩短时空距离,减缓教材难度。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设计用录象放映“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等语句所显示的形象,理解其中包含的知识;设计静听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江上竹筏小舟,山上绿树红花。”的美丽境界。在通过教师的语言点拨、启发,使学生耳目并用,如身临其境,其感情活动参入认知活动,有效地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桂林山水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美丽景象。这样的电教设计会使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三、电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电化教学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教学的改革创新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电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丰富和改进了长期沿袭哦下来的黑板、粉笔、卡片、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使教学的手段和形式现代化和多样化。
其次,传统的教学主要使用文字教材,电化教学以幻灯片、电视片、录象带、录音带、计算机软件等为教材,这就改变了教材单一的状况。
再有,电化教学要求教师更全面地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等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制作电化教学材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电化教学的技术,并且要深入研究教学,从而促进了教学改革。
大量事实证明电化教学,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小学语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广大小学教师都要积极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让它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第二篇:浅谈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注重超前思维推进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进行不断创新和超越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相信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切实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一改以往的死气沉沉局面,而变得情知交融,充满无限生机和魅力。
尤其是作文教学投入多,收效甚微,学生怕写,教师难教。原因在哪里?我认为,偏重于如识的传授,没有真正从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出发,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学生对作文无兴趣,作文水平提高缓慢。针对这些情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采用分层递进的作文教学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小以小成,大以大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而且使整个学生作文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一、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依据
初中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每班学生都存在着层次差异,素质教育强调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若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按同一要求,同一尺度,同一标准,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统一作文教学,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因要求过低而压抑个性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因标准高而不能完成作文。因此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分层递进作文教学就是面对有差异学生,实施有差异的作文教学,以便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二、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1、学生的分层。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础如识,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等次。对于哪个学生是哪个等次,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效,而且要记在教案上。不宜公开,否则会助长高层生的做气,挫伤低层生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2、目标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突出高、中、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递进作文教学,使高层学生达到一类作文水平;中层学生由“二类”向“一类”作文水平递进;低层由“三类”向“二类”递进。由于教学中赋予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各得其所。其写作兴趣、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高。少数还可发展“超常”。
3、训练分层。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仅包括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和书面语言的运用,还包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它是独立的创造性复杂劳动。作文的单项训练,如指导某个景物,记叙一个事物的侧面或一个场面,刻画一个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以及人物间的某段对话,或者专门练习文章开头、结尾、过渡,专门训练某种“逻辑推理、修辞手法”等筹都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4、评论的分层。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实施分层递进作文教学,一般以纵向对比,自我评价的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只要学生比上次作文有一点点儿进步,就应肯定,使之逐层推高。层次的递进就是新的首我发展。
找好联想回忆的触发物。本单元作文训练中有篇《XX引起的回亿》,XX可以是一文笔,一个文具盒,一本书,一张照片等,凡是记录着回忆者品格与某种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联想触发物,即文中的XX。学生有了这些物品,也有类似的经历,再引导学生由一件有意义的“物”引出与此物有关的人,进而联想到与该人相关的典型事例,从事中体现出该人的性格、精神、品质,最后照应点题,升华中心。这样学生觉得有“例”可仿,有事可写。(2)材料启示。八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作文训练中《我最再欢的一门课》,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可提供材料,打开学生思
路,指导学生构思。可参考《第二次考试》中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采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正面描写一堂课的内容,任课教师讲课艺术,侧面写学生对这门课所产生的兴趣,写自己如何天天盼上这门课,一上这门课便精神振奋,如痴如醉,象倾听音乐,象观看精彩电影。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生动、形象,寓于感染力。至于学生喜欢哪门课,写哪位老师及老师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特征都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以免千篇一律。
总之,分层递进作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教学目标的分层次设置是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制定目标时,既要注意与各层次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又要注意它的现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分层递进的初衷。对学生进行分层应遵循动态原则,即教师要把握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状况。对层次进行调整,又要做到有进有退,有上有下,使他们处于始终在对其提高作文能力具有最佳的影响层次中。
样激发,怎样创造激发的意境,这就需要电化教学的辅助。在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它配有插图是静止的,无法展现全过程,不能很好的激学生学习观察的兴趣。但我们精心制作动画软件,通过多媒体电脑展现在学生面前,声、像的渲染就会使学生融入其中,如《吆喝》一课,当学生观察街头吆喝的片段时,学生眼晴都瞪得大大的,被那清脆优扬的吆喝声所吸引,观看完后,提问题,你感到这些喝精彩在哪里?学生发言要求强烈,可见,情境动画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到语文易学、易懂,达到“我要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电脑能重点突出,全员参与,理解课文
学生掌握知识,一般都要经过“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一个过程,“理解”阶段,学生如果没有理解课文的文字,这四个阶段就不会顺利进行。可见,阅读课文中,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如果运用电脑展示的直观、具体的历面能帮助理解、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吆喝》其中“卖馄饨的吆喝声”精彩所在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等词语的理解上,如果不理解就难以体会其精彩。但我们制作动画软件,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情景中体会精彩同时理解词语,加上中学语文教师指导,不需教师去多讲,学生通过讨论就会准确理解词语,同时,学生演讲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培养训练,这样,每个学生其中也包括中等生,甚至差生也会主动参与学习,主体得到了发挥,机会是平等的,加上中学生本来就喜欢玩电脑,通过多媒体电脑辅助,学生不感到这是上语文课,反而感到和看动面片一样,甚至更精彩,这样学生参与面广,反馈及时,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多媒体电脑能突破难点、读写结合
对阅读不感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不好的。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电脑辅助作用,在当前,尤其要注意利用电脑,创作适合中学生理解水平的光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完全是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作,学生根据需要在电脑里阅读,完成课后练习,电脑全自动报出成绩并给予奖励,学生也可以一起完成后面的练习,互学互助互启,共同提高。这就扩大阅读量,学生也感到不累,也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改变了“重讲轻读”的现象,注重了“精讲多读”,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五、运用电教媒体加大了教学容量和密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传统教学手段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随时成功转移学生注意力,学生的配合,给增大课堂容量捉供了前进条件。老师在课前准备好电教软件,节省了谋堂时间,人机交流,作业练习,运用投影即实现了预期教学效果又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这样省下的课堂教学时间,可加大练习量,可培养多向思维,课堂上重、难点突破,练习完成,课下负担当然减轻,一般情况下,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参加兴趣小组,培并兴趣,提高素质。
生将会出现的问题作了预想,估计到开学后可能出现三个问题:一是小学生跨人初中之后,将会感到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二是对新集体的陌生所产生的对小学班级的“怀旧”情绪,从而影响新集体的形成;三是在新集体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会有反复,出现的时间预计在第五、六周。根据这些预想,对新学期的开学工作制订实施计划:一是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生活的衔接工作。二是设想一系列的班会活动来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以情感人,增强对集体的凝聚力。三是对第五、六周的工作重点作出安排,避免出现松懈现象。所以,当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刚露端倪之时,就能有效地加以解决、疏通,从而使班级工作顺利地开展,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对于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是如此。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时时处处想在学生之前,即思想能比学生快“一拍”,就能起到防忠于未然的作用,也可以防止或减少学生的障碍性心理的出现,而不断形成学生的成功心理。
二、同步思推。即保持教师思维的“年青化”。作为班主任,要能抓住当代学生的思想脉搏,就必须学会站在青年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步思维的目的是缩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方位差,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说:我们过去当学生时如何如何,现在学生如何如何。感叹很多,但是作为教育者不要忘记时代在前进,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认为我们自己应当按照当代青年的思想方法对某些问题换位进行思考,学会站在今天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思维。
比如,多年来,学生中兴起看武侠小说热,有人认为这些书腐蚀了青年一代的思想。有些学枝把这些书作为“禁书”。我曾为解决这个问题
0很多教师往往是有意无意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事实上,这样的思想工作往往是软弱无力的。有时会挫伤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还会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如果班主任具有同步思维能力,就能较容易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班主任讲的话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也会感到这样的班主任理解他们,感到可亲。教师思想工作也在无形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反馈思维
这种反馈思维将通过三种渠道来完成。(1)自我反馈思维。当班主任每完成一次思想教育工作之后,要经常思考:工作的成果在哪里?失败教训是什么?对学校起了哪些教育作用?要使自我反馈思维提高深度,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习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用学到的这些理论来评价自己的工作,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班主任的工作从经验型转化为科研型。(2))直接反馈思维;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当班主任的一次教育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从学生中接受信息反馈,从中看出工作中的差距,减少班主任工作的失误。经常了解学生对班主任的意见,可以为今后班主任工作积累材料,作为改进依据。在平时,要通过学生的周记、作文、书面调查,个别谈心等途径。了解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看法和建议,这一工作做得好,学生中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为班主任对自己工作进行反思积累了物质基础。(3)间接反馈思维。即学会从班级集体的综合指标即班集体的班风、学风好坏,学习成绩优劣,班级集体在年级中的地位,其他任课老师对班级工作的评价,反思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和得失,从而为进一步捉高班级的总体水准而努力。
我认为,班主任的反馈思维的完成,靠的是班主任对工作的高度责
第三篇:浅谈电化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电化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巢湖市第六中学 周到
近年来,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进入实施阶段。许多语文教师已开始利用语文学科这一主渠道对学生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对学生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只凭教师口授、学生听讲加上单一的“黑板加粉笔”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很不适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手段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发展,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所呈现的优势,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课堂教学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语文素质的关键。教师在掌握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后,再适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下面仅从两个方面浅显地谈一下课堂教学运用电教手段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语文课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语文课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思想认识、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
中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它涉及了文学、艺术、美学、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领域,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教师可利用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辅助,营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通过多次放录音,让学生深味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等等,这对学生的人格、道德、思想的形成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播电影《上甘岭》部分镜头,在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可播放《渡江侦察记》中的部分镜头,这样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又如在教学《春》、《苏州园林》、《海滨仲夏夜》等课文时,可借助投影、录象等展示课文所表现的美,引导学生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感。
二、语文课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语文来说,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1、电化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时,能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幻灯、投影等具有形象性和方便性,在传授知识时,可以扩大课堂的容量和密度,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实现“高质量、轻负担”。这样,学生也有时间和精力广泛参加课外活动,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我们不仅可以播放朗读录音,而且可以制作若干张投影胶片,分别将醉翁亭、欧阳修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将欧阳修的个人资料、专家评点及他的《丰乐亭记》加以展示,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至于课文的结构提纲也可利用投影加以展示。
2、电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是指读写听说能力,可以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传授辩论知识时,我们可播放“国际大专院校辩论赛”的部分片断,在学生掌握知识后,拟题搞模拟辩论赛;如在教学某个成语知识时,可播放中央电视台“东方小故事”栏目(2)在作文教学上,合理运用电化教学,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中的相关片断,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灵活运用。能力。如利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等进行看图作文要比传统的挂图作文效果更好。可先让学生看画面,边观察,边思考,要求学生先口头作文,然后再用文字记下来。如可让学生看《小孩·老人·驴》的一组动态画面,让学生谈体会,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选准某一角度,写作文。除了看图作文外,还可以让学生听音乐写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正确运用电化教学能够使课堂生辉,让学生们融于其中,多种感觉器官能被启动运用,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华丽,一节课把多种电教手段频繁的换用,让人感到电化教学画蛇添足,或是可有可无,那就适得其反了。
总之,电化教学对于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电化教学与素质教育
电化教学与素质教育
濮阳市华龙区实验小学 尹瑞珍
当前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目的。而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其色彩绚丽的画面,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声情并茂的台词,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运用电化教学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电化教学能将课文所体现的思想形象化、情景化。学生能通过视听材料,能“触景生情”,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北京》的主题是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在学课文时,播放录像,伴随着画面的是优美的解说词,学生看到的是庄严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马路,便利交通的立交桥,翠色欲流的草坪,闻名于世的古迹,风景优美的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此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说“啊!北京真美啊!”。爱首都的感情油然而生。
二、运用电化教学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电化教学往往能将语文基础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如利用抽拉幻灯片“睛、晴、请、清、情”等字。学生更能清楚地区分开。而且,电化教学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学生的智力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电教媒体更能引起学生对观察对象的兴趣和注意,增加观察的可见度和清晰度,突出观察的重点和本质特征,还可以对观察对象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剪辑、组接,使之更集中,更典型。如《北京》一课,按课文叙述顺序展示录像,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基本背诵这篇课文。同时,运用电教手段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像听录音辩音辩调,捕捉关键词语等,既是听又是说;看电化技术提供的课文图像,结合练笔就是读写;运用计算机按一定速度显示教字材料,进行速度训练,就是读说或读写;还有的更高要求,注重语文的综合训练。如教《黄山奇石》一课,让学生边看录像便叙述“奇石”的形状,对于书上没有详细介绍的,学生可看着录像,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说的训练,在写下来。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运用电化教学能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语文电化教学能根据课文内容或教学要求设计出丰富的视听材料,展示自然美,弘扬社会美,表现艺术美,同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如《观潮》一课,作者通过自己的见闻,描写了潮前、潮后时和潮来后的壮观景象,针对学生没见过钱塘江大潮,很难体会作者的惊叹、热爱之情,我们剪辑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录像,让学生如临其境,体会大潮的壮观美景,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操。
语文课电话教学的优势
电化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地扩大了教育教学功能。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地去看、去探究,有诸多的好处。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图像、声音很感兴趣,而电化教学就能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秋天》这篇看图学文,虽然有图,但由于现实生活与书中的“秋天”有一定距离,学生兴趣不浓。采用电教手段,讲完第一自然段,老师说:“我们先来看看秋天的景物”。电视屏幕上陆续出现了:“郊外”、“蓝天碧空下,一片金色的稻田”、“梧桐”、“蚂蚁”、“鱼”、“果园”,把秋季的“美”、“丰收”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边观察画面,边听电视的语言描述,激发了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获得了美感。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训练之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给学生展现各种复杂的场面,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能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从而达到明理。
如上古诗《草》,学生对于“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较难理解,因为很多学生没见过草原,不知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利用电教手段,出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及草被烧后根留在土里的情境。让学生边看边听电视朗诵诗歌,边理解文字。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对“离离”,“烧不尽”有了充分的理解,较容易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电化教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68316-1.htm
浅谈电化教学的作用及要求
作者:灵宝市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8 更新时间:2007-11-9
21:05:31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可以弥补此中不足。
人类社会己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化远为近,弥补感知不足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电教手段,就可缩短学生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如索溪峪的“野”是张家界的一个景点,我们的小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因此,在《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教学中,我紧扣“野”这个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从“山野”、“水野”、“动物野”再配上凝炼的文字解说,扩大了学生的观察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2、化静为动,激发审美情感
在人教版入编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含着美的因素。电教为美育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它能让学生透过语词和声象的结合,从交替穿插运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情景中去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知和领悟,得到多种多样的审美感受。如在《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用精心剪辑而成的录像镜头再现了课文描述的特有的异国的水乡风情。通过画面观赏、情节演示、感情朗读等教学手段的配合运用,不仅使静态的文字变“活”了,而且在品味船夫娴熟的驾驶技术中所用的“左拐可拐、急转弯、飞一般”的一系列动作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和图文中的人们一起享受坐船、行船的乐趣。教育形式美与教育的内容美的统一,不能不说是让学生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
3、化难为易,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思维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突破教材难点,把握重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如《鸟的天堂》一文,有两处描写大榕树的大和美的特点。尽管课文描写极为细致,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榕树如何大,如何美仍觉得很陌生,也就很难理解“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尤其是对文中叙述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很难置信。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投影片从各个角度以及特写画面展示榕树的千姿百态,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综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大榕树的?”,“作者抓住哪几个特点来写大榕树的?”学生受投影片的启示,思维十分活跃。明白作者“由远及近”先看大榕树的全貌,然后仔细观察它的局部来写大榕树的。“是抓住大榕树的大、奇的特点来写的,重点写了它的形态和颜色。”这样,学生便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去读文章的难点,加深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4、化少为多,获取新的信息
传统教学中,利用实物、挂图、实验等手段,无疑有直观作用,但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反映的效果不够明显。但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不仅突破了时空界限,还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外形的美丽、广阔的面积以及地球资源的枯竭等知识。因此,要学生充分了解地球应借助电教手段。为此,我特意搜集有关图片,让学生走近地球,感知地球。然后再学习这篇课文,效果还真不错。
二、激发学生乐于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教者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冲动,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场面描写时,放映学校组织拔河比赛的场景,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看到激烈的场面,学生写作兴趣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记下了这动人心弦的场面。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1、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麻雀》一课,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麻雀是猎狗的腹中之物己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教师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猎狗恶狠狠扑向小麻雀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猎狗是不是把小麻雀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猎狗向前扑的时候,作者把猎狗叫走了。”有的说:“猎狗向前扑的时候,小麻雀一躲,突然飞走了。”有的说:“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敢下住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猎狗向前扑的时候,不小心一头撞到树受伤了。”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麻雀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2、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学习”己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明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同时,要求教师除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现代教育理念,广阔的视野以及课程开发设计、网络知识的运用、课件的制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开发优质学习资源,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几点要求
1、课件要有创意性
制作课件需要采集大量素材,可以录相捕捉,光盘截取,图片扫描,更方便的是从网上下载,但是这些素材要靠教师进行整合,这个整合过程就渗透了教师的脑力和汗水,也理所当然成了教师的知识产权,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创意,力求构思巧妙、新颖。要力求与众不同,有个性。只有有个性的东西才有资格拿出来供别人分享。
2、要有利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多媒体课件尽管有很多引人入胜的优势,但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不能把计算机变成大量传递信息的机器,把学生看成接收信息的容器。应当记住,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要把多媒体变成一种新的灌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摆正其“辅助”地位,不要喧宾夺主,应当让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新功能,从多种渠道激发学生思考,如,运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布下疑阵,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探索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意境中发现他们自己能够发现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一个崭新的网络教育正向我们快步走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己经不足以支持新的经济发展,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紧紧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学习、生活、工作在充满梦幻的21世纪。
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作者(来源):十堰市五堰小学 盛燕 发布时间:2006-03-13
论文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深刻的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打开封闭的课堂教学限制,使学习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构建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环境。具体从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
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正文:
当前,随着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如汹涌的浪潮一般席卷而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并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必然影响着人们教育教学、认知世界的方式。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必须迎接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
网络把全人类的智慧与知识汇集交织在一张庞大的网络之中,形成了一条覆盖全球、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就如同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从中汲取到无尽的智慧营养。语文来源于生活,仅仅局限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闭门造车,无疑是学不好的。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打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通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通道,从而构建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使语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电化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课前导入、精读欣赏、重难点突破还是讨论探究,时时都可以见到多媒体技术的身影。从简单的图片展示、视听效果、到精美的CAI课件制作,使我们的课堂愈来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但是,所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技术仅仅还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局限于教的范围。学生依据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被动的去接受、理解、认知。如果媒体容量偏大或教师处理失当,学生将处于更加被动的不利地位。然而,如果把信息技术这一有力武器交给学生,让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学生失去了教师这根“拐杖”,必然得打破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放开手脚,自己去针对问题,解决疑问,寻找答案。学生必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狼和鹿》时,课文通过一百多年以前,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人们为了保护鹿而人为的大量捕杀狼,而导致整个森林被破坏的真实故事,教育学生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课文语言活泼简洁,却暗含着较为深刻的逻辑思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悟明理,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寻找相类似的事例,帮助自己理解课文所阐述的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时,我运用CAI课件演示,将课文的内在因果联系层层推进,较好的说明了“狼”何以是“功臣”,而“鹿”何以成“祸首”的道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所思考与探究的话题却远远大于我开始的设想:学生不仅谈到了“食物链”和大自然中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还谈到了目前环保面临的种种危机和困难,以及因为人类的无知与贪婪,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恶果的担忧。有的学生甚至将自己收集的具体事例与课文相互映证,借以表述较为深奥的事理。话题大到南极的臭氧洞,小到身边的一次性碗筷„„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活跃、探究的热情,让老师都惊讶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内在的活力。
如今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自主学习已逐渐成为教学常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文背景、人物生平、收集格言警句、课文相关知识延伸和补充、探究质疑课文、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等等。当学生面对计算机时,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学生自主参与,需要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崭新的学习方式,必将对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和将来的终身学习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络资源把全人类的智慧与知识汇集交织在一起,是巨大的知识宝库,它的优势是任何一种技术都无法比拟的。但正因其庞大,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只能让人置身迷宫,如入宝山而空回。网络技术在培养人的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获取、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创造性的利用信息解决问题,逐步具备良好的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习作五时,教材要求学生选用提供的资料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也可以介绍当地端午节的风俗。写作前,我带着学生审题,明确作文旨在根据主题选用恰当的资料,加入自己的认识和想象形成作文。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除了书上提供的还可以搜集哪些相关资料,使作文更富有个性和创意。结合学生查资料的经验,总结搜集利用资料的具体做法:
1、根据主题选择有用的资料,精选五六条为宜,不要堆积太多。
2、资料尽量简洁明了,不宜长篇累赘、生僻晦涩。3可以适当的对资料进行剪裁和加工。
4、搜集的资料要进行再选择,把需要写进作文的语句划上横线。然后,要求学生当晚回家查资料,明天根据资料在学校里现场写作文。这次写作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作文资料丰富多彩,内容别具一格。有的学生写到了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有的学生写到了端午节和数字“五”的联系;有的学生写到了向外国人介绍端午节;有的学生写到了在吃粽子时,和家人一起说端午节;还有的学生绘声绘色的描述人们在江面上的赛龙舟的激烈场景„„选择的资料内容包括屈原的故事、不同的来历说法、与农历节气的关系、相关的名人诗词、风俗习惯、疾病防疫、别称、民族精神等等包罗万象,体现出学生灵活的创造性的利用资料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时代里,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创造成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与创造的舞台,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创造性学习的快乐,是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学习活动结束后,仅仅将这些资料归类收藏,储存在资料袋里,是很可惜的,达不到学习利用资料的目的。因此,我鼓励学生,每隔一个月,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把资料拿出来,加入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所思所想,确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设计整理成剪贴读书小报的形式,张贴在教室里,供同学们学习欣赏。要求形式新颖,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与创意。这一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比赛竞争,常常可以看到非常精美的作品。比如学生设计的“菊花吟”,全是古今中外关于菊花的诗词,配以精心绘制的五彩缤纷的菊花图案;“桑兰姐姐,我想对你说„„”图片、文字资料,搭配小作者的内心独白,体现出对桑兰的敬佩和关怀;“我的水上飞机”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历史,还有自己想象设计水上飞机的得意作品;“沙漠之舟”介绍了野骆驼艰难的生存环境„„这一活动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实践的机会,网络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开阔,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了充满情趣的游戏。
第四篇:浅谈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马洪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恰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蓬勃着生命的律动,充盈着收获的精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十分必要。下面,我以《恐龙》一课为例,谈谈本课中几处电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落实产生的作用。
《恐龙》是长春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所选的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恐龙。文中介绍了鱼龙、梁龙、翼龙、雷龙和霸王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也简单介绍了恐龙生活的年代和神秘消失的时间,本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认识恐龙这种动物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漫游、主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并初步掌握说明事物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一、“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它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像、生动优美的画面大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本篇课文教学之初,我并没有着急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喜欢恐龙吗?大约在两亿年以前,恐龙是地球的主人,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去看一看它们。”在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以后,我就用多媒体播放恐龙的视频:大片的森林,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湖水,蔚蓝的天空,在这美丽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恐龙在陆地上散步、嬉戏、玩耍,还有的在天空飞翔,孩子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不停地说着各种恐龙的名字,不停地为恐龙有趣的动作发出笑声。我抓住这一时机,进行了第一段的教学:“大约两亿年以前,恐龙是地球的主人。它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因为之前有了录像片的播放,学生对这段的理解没有任何困难,尤其是结合看录像,学生也理解了重点词语“漫游”,即漫无目的的游玩,当然看到了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恐龙,他们也就理解了“主人”这个词语的意思,所以这一环节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同初绽的蓓蕾,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点亮了一树春光,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落实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与掌握的地方,所以有些老师在这一环节伤脑筋,找不到好的教学策略,甚至常常有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慨,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恐龙》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内容如下:“恐龙的种类很多。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轻型飞机在天空中飞翔。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呢。最有趣的是梁龙,它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有二十多米,其中蛇一样的脖子和鞭子似的尾巴就占了大部分。梁龙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吊桥在移动。”这一段的教学是让学生了解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并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因为恐龙这种动物学生在生活中没见过,所以仅凭语言文字介绍不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好呢?我陷入了沉思。在经过细致思考与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我重点抓住了两种恐龙的介绍,运用了电化教学手段进行了教学。首先是关于鱼龙的描写,本段只用了一句话“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来介绍。学生不知道鱼龙的样子,但学生们都熟悉海豚,所以我就运用多媒体先出示了海豚的图片,海豚是一种外形灵巧而又聪明的小动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它的图片出来,马上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紧接着我再出示鱼龙的图片,二者进行对比,学生不但记住了鱼龙的样子,还知道了它和海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会游泳,进而了解了鱼龙的生活习性,相信学生们也会像喜爱海豚一样喜欢鱼龙,因为它们是一对长得像的朋友。对于梁龙的学习,我依然运用多媒体出
示了梁龙的图片,让学生亲眼目睹了梁龙蛇一样的脖子和鞭子似的尾巴,学生一边看一边发出“真大呀!”“真长呀!”的惊叹声,同时我又在梁龙的旁边出示了吊桥的图片,让学生看着吊桥的样子想象梁龙走起路来的样子,摇摇晃晃的,真的是“好像一架吊桥在移动”,从而了解打比方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本环节的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没有见到过的恐龙,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它犹如一束清丽的阳光,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灵感与激情,扎实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实了第三个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完本环节时我真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俗话说:“想象力是创造之母。”《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根据本篇课文的内容,我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科学的兴趣作为第四个教学目标,在最后一段落实。本篇课文最后一段是:“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至今还是一个谜。”在教学这段文字时,我先让学生讨论恐龙这种动物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之前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喜欢上了恐龙这种动物,所以对这个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火山爆发把恐龙烧死了;有的说是地球变热,植物都没了,恐龙因此就饿死了等等,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趁热打铁,又一次运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灭绝的几种推测:
1、气候环境使恐龙灭绝。从白垩纪开始,地球上的环境和气候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四季分明的气候,两级变冷,恐龙喜欢吃的植物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纷纷灭绝。和哺乳动物相比,恐龙各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而灭绝。
2、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地球3个月一片黑暗,恐龙找不到食物而灭绝。
3、恐龙蛋壳变厚使恐龙灭绝。科学家研究表明: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壳变厚,孵不出小恐龙。
学生看完这几种推测之后,我又告诉他们,其实直到现在,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是一个谜,只等着你们在将来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真正的答案,让学生在充满疑问与想象中结束本课。本环节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看似几段不起眼的文字,不像录像与图片那样有吸引力,但它确如一粒种子,一粒探究科学兴趣(奥秘)的种子,悄悄地跑(埋)进了学生的心里,等到春风吹来的时候,就会盛开出千树万树的梨花,芬芳满园。
合理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它)(会)让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如鱼得水,它(会)让我们的学生在听课中如沐春风,它更(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魅力四射,绽放异彩。
第五篇: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浅谈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于欣
电化教学是非常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它是指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仪器,通过对信息的储存、传输、调解和再现技术所进行的教学。长久以来,电化教学法往往只被应用于英语和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其在数学教学领域,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往往不受关注。虽然近些年来电化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学领域,但是,电论文化教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优化课堂电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运用电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必须肯定的一点是,电化教学对各科教学课堂的影响一定是与日俱增的,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不仅仅是小学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是由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
心理学实验证明,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2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要想让一个小学生全神贯注地上完40分钟的课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当课上到一半之际,老师们常常会发现,小学生们开始开小差,不专心上课。这时,大部分老师会通过暗示、提问等手段强行将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但是这种强迫的手法往往收效甚微。毕竟不管怎么看,黑板,粉笔,以及枯燥的课堂都难以对小学生们产生吸引力。
为了适应学生的注意规律整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电化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有板书和简单教具的现状,将多媒体手段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如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或者Flash,适当加入音频、图案、视频等。教师通过电化教学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从而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在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同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由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性决定的。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与生活紧密相联系是小学数学的学科特性之一。而数学学科本身特有的抽象性及其对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让部分小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电化教学能够充分再现生活场景,将课本知识还原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以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电脑技术还可以制作3D课件,展现整个立体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建构立体空间思维体系,丰富学生的空间几何知识。
3.这是由教育发展的趋势决定的。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现象,这导致了我国的教育发展也不平衡,而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明显,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东部地区以及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超过了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所以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的教育质量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这使得电化教学的推广变得极其有必要性,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同学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上传教师们的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新老师也可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观摩老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场景,从中汲取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对策思考
1.巧妙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个知识,如果用文字来认识需要时间大约是10分钟,用图形却只需大约一半的时间。如果采用Flash动画则大约只需三分之一论文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PPT和Flash动画等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第五单元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的知识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传统教学中,老师的直接讲授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电化技术再现割补法的整个环节,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
2.运用电教手段要有明确的目标。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运用电化教学时候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从电化教学的本质上看,各种多媒体工具只是辅助教师进行更好更快的教学的手段而已,不是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电化教学而进行电化教学。电化教学还不能太过花哨,宣兵夺主,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完全被丰富多彩的图像与动画所吸引,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样就会使得电化教学的运用陷入误区,起到了反作用。因此,教师在使用电化教学作为教学手段之时,要先确定明确的目标,还论文整理要掌握合理运用电化教学的度。在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时候,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主次分明,避免陷入使用误区,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做贡献。
3.运用电教手段要注意师生互动。
在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之时,教师的注意力经常会更多地集中于对多媒体材料的控制之中,而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电化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在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运用电化教学之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那么就是舍本逐末,违背了运用电化教学的初衷。教师在课堂教学之际应时刻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运用电化教学的方式和时机,这样才能让电化教学服务于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学习。.运用电教手段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电化教学是新颖的,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电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将会被不断地丰富和扩大。那么,如何将电化教学手段用好、用对,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电化教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电化教学的技能。这些包括:确定目标课件的能力、搜寻课件的能力、整合素材制作课件的能力以及在课堂上巧妙运用课件的能力。教师还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立足传统,不断创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电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能力,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