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写写帮整理)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组员
一、前言
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三大难题是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主要指向的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而且由于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国情,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毫无疑问,“教育公平”正日渐成为社会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今年年初,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 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之后不久“,教育公平”四个字便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使用频率一路攀升。近年来,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占有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日渐呈现失衡状态。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嗯农村却只获得全社会5800多亿元 教育投资中的23%,而最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高考录取地区化差异问题则将教育不公平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只能上当地一般学校的高考成绩,拿到北京可以上清华、北大。人们还可以从“择校费”、“借读费”等众多名目繁多的收费问题上感受公平失衡。
教育公平问题绝不可等闲视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教育不公平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使收入不公平加剧,如果任由这样的“马太效应”循环不断下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创造一个公平的受教育环境,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应该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真谛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重在振兴教育这一道理,更应关注在现有情况下如何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教育部今年将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二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2005年将会对全国3000万学生提 供免费教科书,同时对592个贫困县的家庭贫困学生免除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
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如果作为社会 个体的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应将教 育公平问题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地位。在教育投资、规划、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公平做出决定和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二、调查问卷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对教育公平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在暑假期间, 我们以广东地区的网民或者其家人为对象,开展了对教育公平看法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是用网上调查、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网上抽样调查共在网上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80%,筛选无效作答后得到有效问卷依然是400份,有效问卷率为80%:问卷分布从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覆盖面广泛,涵盖年龄全面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 第1题 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公平? 第3题
您是否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改革会促进教育的更加公平?
三、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1、地区差别:教育差距加大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据胡鞍钢等的研究,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异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值还要大。而且,“八五”期间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同时呈扩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相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各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8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是2.2:1,1997年这一差距为2.5:1。以地区差距论,199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中部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45:1:1.04;以农村居民收入论,以东部为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0.75:0.63。[ii]这是认识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基本背景。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一片地区(东部)达到96.47%;二片地区(中部)达到81.87%,三片地区(西部)仅达到42.26%。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
据上海智力所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全国可分为五类地区,最发达的A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B类地区为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最差的E类地区包括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1994年,A、B、E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之比5.6:2.9:1.0;当年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之比为3.0:2.0:1.0,与1988年(这一比率为2.8:1.5:1.0)相比,呈加大趋势。
我国地区差距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各省区之间差距明显,在同一省内、以及地区之内县际差异同样很大。据上海智力所对县际差距变化的研究,Gini系数由1994年的0.238下降为1997年的0.235,县际差距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最低10%县的不利状况更加突出。
据对1782个县的统计分析,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均经常性支出,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地区内县际差距大于地区间差距。比较而言,小学入学机会平等较令人满意;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初中入学率差距比较突出,少数民族自治县与非民族县的初中入学率组间差距也较明显。由于初中教育的急剧发展,初中教育投资增长滞后的矛盾突出。
2、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26.23%;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该比例为28.85%,1997年10月,该比例为29.92%,农村人口约占70%。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在校生的比重差距明显,1995年,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占全国适龄儿童总数的80%以上,而在校生占全体总数的比例为小学在校生占70.5%,初中在校生占57.17%。以1998年我国城乡普通中学的状况看,农村学生拥有初中教育份额约一半强,但在高中阶段在校生仅占一成四。城乡之间的差距,就高中教育而言,1998年比1995年扩大了2个百分点。
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仍然较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农村辍学率偏高。199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3.23%,达167万人,比1997年上升0.09个百分点。农村辍学率为4.2%,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应当指出,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全国目前现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农村。虽然危房占全国中小学总校舍的比例不足 1%,但在“二片地区”、“三片地区”比例较高,宁夏中学危房面积达5.32%,小学达4.6%;新疆中学危房达4.05%,小学占3%;青海中学占3.16,小学占4.33。有的贫困县危房面积高达10%-15%以上,如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小学危房率高达28.3%。由于七八十年代解决校舍问题时经费不足、建筑质量差,80年代末兴建的校舍中有“豆腐渣”工程,使一些地区劣质房的比例较高,不足10年的校舍成为危房,新危房出现率每年约为2%-3%。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据全国教育工会1999年上半年调查,全国有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大量代课教师的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解决。
3、阶层差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成为我们观察公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据李强的研究,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1/5人口占全部收入的51.4%,次高的1/5人口占有8.63%,收入最低的1/5人口占有4.06%,高收入阶层占有总收入的比例是低收入阶层的12.7倍。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1979年为0.31,1988年为0.38,1994年为0.434,1997年0.4577,已经超过国际上一般认为的适度范围,超过国际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另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第三季度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调查结果,如果按户人均收入由低到高将全部调查户五等份分组,其中2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的
42.4%;20%的低收入户仅占总收入的6.5%,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户人均收入比为8∶1,差距相当大。按1999年8月份户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达到0.354。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教育收费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受地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中的“贫困生”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农村大量出现的流失辍学的调查显示,贫困仍然是使许多任上不起学的第一位的原因。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当前许多地方出现的令农民难以承受的教育负担,是由不规范的乱集资、乱收费造成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全国数千万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被忽视的。
由于大学、中专等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行收费,校园中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贫困生阶层。据魏新的研究,即使是在前几年每年1千多元学费的条件下,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尚有25%左右的贫困学生。研究显示,1997年入学学生组对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095,这意味学费增加10%时,约有11%的学生会因难以负担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贫困阶层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情况,农村的是绝对贫困阶层;城市则是原先的中等收入阶层降下来的失业者、退休者等,心理压力和相对剥夺感更大,社会影响力也更大。由于升学和进入好学校除了能力竞争之外,越来越依赖家长的社会关系、经济能力,弱势群体往往缺乏选择性,城市不同阶层对入学机会和学校质量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受增加。
一些调查显示,在城市的重点中学,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存在明显差别。占人口90%以上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试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北京市招办统计:1990年北京市录取新生17248人,其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13474人,占78%;工农子女3561人,占21%。北京市一所重点理工科大学1998年招收的新生,其中出身干部家庭的占27.0%、知识分子占9.4%、职员占3.6%、军人占2.1%,工人占26.4%、农民占 18.7%、其它占12.2%。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来自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即便上大学,贫寒家庭的学生进入军校、师范、农林及一些冷门专业。在城市的重点中学,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干部家庭的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其它阶层。不同阶层在学业成功上的差异同样巨大,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孩子。
4、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在整体上有很大进步,发展的态势也较好,见表
二、表三。1998年与1990年相比,男女童入学率差距由1.28个百分点降至0.14个百分点;民族聚集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3.7个百分点降至0.7个百分点。女性教育的问题集中在农村的贫困边远地区,主要表现为女童教育不足。1997年,我国仍有1.45亿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3775万,70%为女性。“八五期间”全国扫除文盲2441万,女性仅占41%,比男性低8个百分点。在城市和高层次的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涉及用人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改变,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4%(1991年)。比较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类学校在校生的比率不低,但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尚未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是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四、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
第二篇: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第三篇:教育公平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一项崇高的公益性事业。教育公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一、努力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贯彻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一是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二是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取得全面胜利,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三是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四是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推动职业教育步入发展和改革的快车道。一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1.5亿人次。二是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改善,办学能力有很大提高。三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01万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大体相当,实现了我国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
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质量稳步提升。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566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为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招生计划增量部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呈现逐步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促进全社会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三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四是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目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有2.6亿学生,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学校。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为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我们国家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开始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历史征程。
二、努力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能够上好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惠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仅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中西部地区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23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410元。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是在普通本科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每年奖励资助约51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平均为每生每年2000元,每年资助约400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二是建立了以风险补偿金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代偿制度。三是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确保每一位考入公办高校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四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2006年,国家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制度。这项具有普惠性的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对象覆盖了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国家还将采取有力措施,实行中职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政策,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经过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普通本科高校、高职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高校资助面超过20%,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面超过90%,资助标准大幅度提高。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此外,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部署启动。
重视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为主,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保障进城农民
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列入当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制定有效的教育与管护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三、努力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规范管理的力度,从严治教,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学校收费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广泛开展全国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普遍建立了教育收费公示和听证制度。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加强教育经费审计。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加大对民办高校招生收费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和曝光一大批违纪违规收费案件,不断加大教育收费检查和惩治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教育投入和规范教育收费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教育行风的评价明显好转。
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深入开展高考移民、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监督”的招生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成为教育战线落实公平公正的民心工程。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促进他们充分就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管理制度、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了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涌现了一批服务基层、扎根基层,茁壮成长的优秀分子。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0%左右,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建设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确保青少年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广泛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活动。认真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谐校园建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维护了教育系统稳定。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任重而道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上好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
“三抓” 促进教育公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2009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如今,教育公平基本上成为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教育不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然而,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21世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达到4%,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4.4%,而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5%。二是政府的资源配置不平等。尤其是城乡之间、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的资源协调得不够。三是教育立法不够完善。法规政策的相对欠缺导致了高校的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办学评估等制度不够规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贯彻国家这一思想方针,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快的推行平等的国民教育制度。在此,我们必须实行“三抓”制,促进教育的公平。
一、抓根本,转观念。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平等是教育不公的根本所在。为此,政府应当担责。首先,应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把教育支出优先纳入国家预算之中。其次,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对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要恰当。最后,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建立“以人为本、制度为辅”的教育观,各项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公平教育的机会。
二、抓难点,聚人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仅北京一地就有40万因制度性的不公而命运无助的孩子。针对此现象,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建议在城市中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口子女应享有同所在城市学龄儿童一样的入学待遇和入学标准。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要心为民所系,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抓重点,严管理。
国家应始终把完善教育制度与改革创新摆在重点位置。在此,我们必须做到几个结合。第一,须把法治建设与保障制度相结合。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收费制度、办学评估制度等。第二、须把落实相关政策与监督教育法规相结合。做到有法必依,形成政府
部门与社会部门共同监督的有效模式。第三、须把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在保持以前教育优势的同时,解决教育弊端。在高考招生制度时,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考卷、统一录取线、统一分专业。第四、国民教育与私立教育相结合。发展国民教育的同时,允许私立,扶持私立,有利于形成教育界的竞争优势,也可减轻国家办学的经济负担。
总而言之,我们要掌握问题的根本,解决问题的难点,抓住问题的重点,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
第四篇:关于教育公平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公平的调查报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几年,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始终把教育公平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位臵来提。而对于真正的教育公平的提法,对于我们西部边远县市、边远学校似乎有些遥远。所以,人们也就很少去思考教育公平这一问题,似乎只要能让所有的孩子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段的教育,教育部门也就算是完成了这一义务。带着问题和好奇,我于2010年1月,利用自己当教育专干的亲属,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一些学校进行了调查了解。在调查过程中,立足于教育公平这一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进行有目的活动,先后调查了我县第一初级中学、城关小学、东风小学、布多附中(县城);麦禾营初级中学、麦禾营中心小学、板榻小学、雨碌乡小铺小学、小米小学、付加村小学(乡村)等10余所学校。
调查中,主要采取访、看、查、问的方法进行。访。主要是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当地政府访问学校的社会效度,家长、学生心中的效度;看。主要是看校容校貌,看教师、学生的精神面貌,看学校的管理制度,看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查。主要是查学校的横籍管理,查学校各年的成绩,查学校的各种档案建设;问。主要是问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培养导向,问校长的管理去向,问家长、学生的要求和建议等等。
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以以下内容为主,进行由点到面的调查了解。
一、不同类学校之间,在诸多建设上的差别。
二、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效益,在周围民众心中的地位。
三、清查各校设施建设隐形投入,看教育发展差距。
四、看教师的学历结构及学科搭配情况。
五、看各校的制度建设,了解管理情况。
六、听教师课堂教学,看教学公平程度。
七、看各学校的校风、教风及学风了解学校的发展去向。
八、从校容校貌看学校精神风貌,了解学校各种健体怡情、娱心的活动。
通过围绕以上八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了解,发觉在县城中小学校与乡镇中小学存在以下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且存在问题多由于历史的原因,积淀较深,隐患较大。一是各类学校之间固有的硬件建设差距较大。乡村学校及教学点,仅有一点教学楼及办公设施,活动场地较窄,且不规范,有的教学点只有几间老而陈旧的教室。而对于县城中心学校或者县直学校,则有专一的教室,专一的办公室,专一的活动场所,专一的现代设施设备。
二是现代教学手段乡村小学明显滞后于城镇小学、中学及县直学校。条件好的城镇及县直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规范完好,上课进行得很高效,各种活动趋于现代化,且日新月异。而对于乡校及教学点等,现代设施落后,无正规的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三是教师缺编现象严重。在乡校、教师紧缺,而在城区及县直学校,教师超编,且学科结构搭配合理。
四是学校投入欠公平均衡。不知是因何原困,普遍调查结果反映,乡校的投入远远小于城区及县直学校。
五是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明显差距。对于乡校及教学点谈不上校园文化建设,而对于城区及县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了醒目的窗口性文化。
六是教师课堂教学欠公平性。主要反映在同一教室,同一教师操控下的作业批阅欠公平,提问鼓励欠公平,优差生的关心程度欠公平,道德品质优劣差别的学生欠公平。针对调查所得的以上几个问题,我认为当前应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实现其教育公平。
第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行为,改变传统的乡村小校,单小随便张落的观念,而把教育工作的考核纳入当地政府的德政工程考核内容,树立大校小校都是校的观念,真心认识到投入不足便育人不足,投入不足便育人的质量不高,合理规划,真正实现“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学校规划。对于乡村的学校,更应沿续这一要求,多投入资金和关注给这些学校,尤其是那些村校及单小教学点。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尊师重教的宏扬及保护意识,支持、教励支边教师,把教师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在细节处抓好学校的规划、教师的教学、生活等工作。近几年,各种项目学校如数落户每一片角落,对各种项目学校的争取,政府不应只看作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应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不断投入到共同建校的良好氛围之中来。
第二方面,要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手段的公平发展。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只觉得,只要有几只粉笔,几个本子,几本教科书,便能实现上好一堂优质课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课本、粉笔、讲台这些只是成为了实现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与此相匹配的电脑,电视、光碟等设施,绝不应理解为这是好学校才能使用的教学用具,应普及!
要解决这一现象,还是得依靠政府重视教育,加大提高投入,努力实现这一手段的普及化。对于条件差的乡校,可把先进的一系列教育手段从他们借用或实现学生接对又互补提高学习的一种方法。同时,为真正能使条件差的学校能实施或承担起这一使命,可派员培训或全员培训,或请专人到学校辅导,或分配优秀且有这一技之长的教师到边远的乡小工作。在研究开发这一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承研单位可以通过更先进的更超前的科研方法,努力让这一教学手段普及化,以达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此项工程。
总之,要解决这一突出性较强的矛盾,关键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使之进行到一个比较充裕的校园,让现代的环境时时闪现在乡村学校,单小学校的上空,以达到育人的先进性。
第三方面,努力解决教师紧缺编及学科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这得建立一个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长效机制。首先,政府应把教师编制纳入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比例及搭配的合理性,在教师紧缺的状况下,应多渠道地招聘力争得到充实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广大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充实教师更利于调整其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支教体系,要把条件好的教师,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条件差的学校,进行合理的支教活动,让去支教的老师真正送去好的管理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对支教的教师,应建立合理的流通机制,进行鼓励或褒扬,让他们时常看到成绩的光环,奋斗的希望。第三,努力实现学科搭配合理。当然,只有拥有充实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这一合理的搭配,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尽量考虑其使这些机制盘活的措施。并在不断的实践之中,力争实现循环上的跨越和质量上的合理提升。
第四方面,努力实现教育投入的公平及均衡性,严禁投入出现极左的不良现象。经调查发现,乡校及单小投入较少,甚至是有的单小学校仍然存在原始自发搭建的校舍,这似乎是教育上的一种敷衍塞责现象。面对县直学校和城区条件好的学校,往往又有资源浪费的现象,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我认为应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改变以往考评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以点论英雄的做法,而应把对教育内容的考评放在一个大的平台,即本着以服务全县或全县为重,要看整体学校的布局、建设、规划及教育教学质量,不然,以短时间就出成绩的思想来平衡量其教育发展情况,势必急功近利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合理性。二是要坚持公正办学,无论校大校小,边远与否,都属于自己的学校。不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因校与政府的所在地的远近,均应根据村落情况,人员情况,合理规划,合理施工建设,以使其各学校的建设都在进步,并实现大校大发展,小校小发展的格局。三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着眼于教育全局,不歧视边远学校,不偏袒城区条件好的学校,无论从建设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实施运用上,应达到目标一致,进度一致,投入一致,步调一致,使其科学合量地发展和规划,实现校上同步,全乡镇整体发展的格局。
第五方面,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调查发现,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参差不齐,公路边的学校和集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趋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边远的村校及单小,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粗放,难以入标准之流。针对此现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利已利彼更利当地的群众。让学生投入到一个文化浓郁,底蕴深厚的学校,便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心正规,求进求上。二是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墙壁文化,综合起来,应是制度文化,墙壁文化,人文文化的三者合一。制度文化牵涉到学校的诸多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自我约束的制度等。墙壁文化学问深远,校风,教风,学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涵盖了绿化美化等内容。因此,墙壁文化应着眼于死变活,把一堵墙活化成一幅美的山水画,一首动人的小诗,一句警醒世人的名言等等。便可以真正发挥其巨大的功能。三是强化师生的人文意识。学校是带出来的,严格说来,是校长带出老师,老师带出学生。校长应是一个博学上进的校长,老师应是一群勤学上进的老师,学生应是一群具有求活,求新,开拓上进的队伍。这样的风气,还存在教和育上的困难吗?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重视之路,提升之道,全员参与的格局。
第六方面,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公平。通过入课堂,我发觉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公平,老师提问的不公平,批改作业的不公平,鼓励进步等方面的不公平,在具体的过程中主要受制于学生与老师的亲疏关系,坐位离教师距离的远近,优等生和差生之间的关系,经济条件好与坏的关系,捣蛋学生与品质优秀学生的关系。面对这些关系,老师便不再站在公平的立场,而是凭一时的印象产生了对待学生的不同看法。我认为,要改变以上的一些做法和看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公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消除传统歧视差生的不良现象,对待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知道面对的这些活生生的人如同自己的子女或友人,便会改变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也看到在统一要求学生求识进步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到各有所长,便会因材施教,一举提高了。二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身份,知道教学不是为个别,教学更不是为学生的今天,很大意义上是为了学生的明天。知道这份责任的艰巨性,知道这份使命的神圣性,只有以面对全体的心态,才能逐一实现提高自己的目的。三是不要急切近利,忙于出成绩,而是要在不断的总结,慢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其成绩,应把学生这一整体视为是一个能动前进的整体,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威信度和成绩。
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相应的整改处理,教育教学便会提高得很快,且学校的发展等便会在规划中得到进步。但就相应的调查问题中,群众的反映,学校的管理等情况,我觉得也应进行整改和提高。比如以学校的管理为例,先前以封闭式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发觉了一个问题,封闭式的管理已远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这封闭,虽然放心了学校,安稳了家长,但学生的思想却难以解放而出,因此,我觉得管理应是随时代的要求,适应现代的管理,开放型的管理更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就群众对学校反映的问题来说,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点,而忘却了对面上的评价,他们会因一个老师一句话,一次批评,一次考分或一次现场所见现象来评价学校的老师和办学的情况,就此,我们应客观对待,并采取恰当的方法,不断地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真正使学校的规划,建设及教育教学走在同类前列,便会赢得更好的社会赞誉。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在宏观上着手,微观上调控把握,把学校的发展微格细化到每一个环节,那教育公平的发展便会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第五篇:关于教育公平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公平的调查报告
当民富与国强终于能够摆到相同重要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解决和提升。这些年来一直为社会多方面所关注,为国家所重视,但是,仍然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待。目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现象日益突出,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教育人文质量有所下降,教育公共投资不足,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实在令人忧虑。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1996年还一度跌到2.44%,2003年才占到3.41%,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5.1%)。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不相适应。
这一较少投入在配置上又存在不合理。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引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此外在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问题,本来应该随同每年大学招生人数的调整和增加,逐年着力加以缓解,但力度仍很不够。再加上这些年大学收取的学费增长过快,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带来困难。
以上这一切,人为地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并已将激烈的入学竞争和无从禁止的“择校热”,由高等教育阶段下延到义务教育阶段,使全社会公民本应大致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在一些地方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卖考分”泛滥使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遭到破坏,“钱学交易”、“钱权交易”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
去年,中央电视台揭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人在招生中敛财的报道,引起社会震惊,这并非个别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对如何维护市场环境中的教育秩序,维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教育公平的根本价值,均缺乏严格的制约和规范,导致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为扭曲,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如相当普遍存在的以钱“买考分”,就进一步加剧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加上教育仍属紧缺资源,学校之间又尚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致使学校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招生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也得不到市场的制约和惩罚。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所谓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
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而其所形成的原因如下:
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使教育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当前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三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随着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四是教育政策不尽合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平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区域差距。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专升本”等,也是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头。
五是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现在的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寄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上好学”,这就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
教育不公平后果严重,会影响到人的就业不公平,甚至一个人一辈子的不公平;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公,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平被认为是国家危机。确保教育公平是关系国家战略的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念的需要。
教育不平等造成了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和城市贫困群体子女进入社会高层的门槛大大提高了,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上下流动的障碍增大了,教育这一最有效的扶贫和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手段减效了。
我们呼吁再适当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其中首先是要增加义务教育的投资。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而且在若干年内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逐步增加至5%~6%,并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从实际条件看,当前我们国家一是经济发展到了历史上最好时期;二是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本身有这样的要求;三是从计划生育的角度看,现在孩子的出生率下降。因此,目前已经具备条件抓教育均衡发展了。建议政府通盘研究和解决各种有违教育公平的做法。对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失范行为,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件件加以清理,分清缓急加以纠正。我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首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逐步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好坏和普遍程度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把基础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估计需要300亿到400亿的资金,现在农民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这已经是个共识了,连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1/3的国家,他们也在教育上完全免费了,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先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后逐步向全体国民放开。
2、严格限制公办高中收择校费。有些地方公办初中,也以“民办”为名收择校费,更应完全禁止。重点公办中学也一样不能收择校费。对违规校长经举报查实后应严肃处理。
3、像抓“义务教育达标”一样,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提高工作。现在有些地方对重点中学建设还在不断升温,有的还花巨款征地建新校,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而对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校的工作,则冷冷清清,进度缓慢。我们应当急基础教育之所急,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制订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的规划,并切实付诸实践。上级政府在考察下级政府教育工作时,亦应以薄弱学校的变化为主。
4、加强师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儿童,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少年的最充分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正确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在面向全体学生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狠下功夫;学校应关心、爱护和尊重全体学生,使人人得到充分发展,都成为学业上的成功者。
5、应在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教育及所有薄弱学校教育的面貌。
6、支持和关注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城市薄弱学校教育、偏僻农村地区儿童教育、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女童教育、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和移民子女教育等。
7、摒弃教育中任何有关性别上的陈规陋习,实现性别上的教育平等,确保女童入学机会并完成学业。招生和就业工作中,应制订不带任何歧视的选拔与录取程序。为此,应充分认识实现性别上的教育平等具有重大意义。
8、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不断扩大教育规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会是自信的一代、身心健康的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绝对按同样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学生,也不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同样的学业成就,而是要充分了解并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这也意味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赋而因材施教。
因此,我們必須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少年的最充分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正确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在面向全体学生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狠下功夫;学校应关心、爱护和尊重全体学生,使人人得到充分发展,都成为学业上的成功者。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