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调查报告
1、你的年级是______
2、你来自()
A、大城市B、中小城市C、乡镇D、农村
3、你身边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
A、存在B、不存在4、你如何看待不公平现象()
A、很正常,不存在绝对的公平B、危害社会稳定,必须制止
C、放任自流,人们素质提高了就会消失
5、你身边存在哪方面的不公平现象()(多选)
A、公务员考试 B、就医 C、升学 D、办企业 E、就业 F、升迁
6、你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是()(多选)
A、政府官员腐败B、政府信息透明度不高C、社会监管不力
D、法制不完善E、政策执行不到位F、人们素质不高
7、当面对不公平现象时,你会()
A、检举告发B、效仿C、不理会
8、你是否赞同媒体加大曝光不公平现象的力度()
A、赞同,利于消除不公平现象 B、不赞同,会激化矛盾不利于稳定
9、你认为亟待解决的不公平问题是()
A、政府官员腐败B、就医C、升学D、就业
10、你认为如何才能消除不公平现象()
A、弘扬民主B、健全法制C、坚强监督D、信息公开
第二篇: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第三篇:社会公平问题
学易解析09年公考申论热点系列:社会公平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收入分配不平衡,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突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贫富悬殊加大。
二、现象解析
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不公平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宗旨,不利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三、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
1.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立足点;
2.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前提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障;
4.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四、对策
1.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2.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努力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
3.着力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条件:
要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要完善分配政策和制度,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平等的政策和保障机制,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第四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问题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在欢呼社会进步的同时,越来越为社会不公平和腐败现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所困扰,并由此而导致社会各界对社会公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及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平;关系
一、正确理解公平的涵义
公平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人们对公平的理解并不相同,且许多人在公平的理解上存在偏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公平的涵义。
首先,我们通常说的公平至少可分为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公平主要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各个经济主体能够实现等价交换。社会公平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概念,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享有均等的机会,拥有平等的权利,特别是拥有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其次,从动态层面来看,公平又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这三种状态的公平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和保证,公平的起点和过程最后都要通过结果表现出来,并且要受到结果的检验。结果公平是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最终目标,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都是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因而我们在谈论公平问题时,不光要看结果是否公平,同时要从起点和过程的角度来衡量是否公平。在解决公平问题时应当三者兼顾,不可偏废。
二、全面地理解“社会公平”概念
社会公平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从社会角度看,它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法律、文化、道德、教育等上层建筑领域方面所受到的公正、平等待遇,即表示利益和权力分配的合理化。从经济角度来考察,社会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在财产占有、产品支配,以及就业、生产、分配、交换、收入、消费等方面所得到的平等。
首先,社会公平要求人们参与经济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上的均等。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平等地位;二是指人们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的平等。显然,这两层含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即在均等的生产条件、劳动权利、收入分配标准下,获取相同的经济效果。然而一些非经济因素,诸如人的天赋能力、受教育程度、劳动经验、人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及自然条件等,也会影响人们最终获得的经济利益。因此,即便在均等的条件下,也未必取得相同的结果。
其次,社会公平要求与效率相统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两大主题。效率的提高必然依靠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又取决于劳动者对自身经济利益实现公平与否的感受。因此,只有精心自觉地去协调它,达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一致相互促进,在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三、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辨证关系
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之间是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辨证统一关系。
首先,二者是一致的、统一的。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人们思想观
念的更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宏观上促进社会公平;而且在微观上有利于增强经济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整体意识,实现社会公平。
第二,强调社会公平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要求市场经济系统内部各类经济主体必须按照公平、规范、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平等地参与竞争,保证市场竞争公开、公平和公正,使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强调社会公平,改变高低悬殊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做法,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谐、更有凝聚力的市场经济系统外部环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这对于发展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强调社会公平,对高收入者征税,对待业者和低收入者实行救济、补助等福利措施,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的社会保障体系。它不仅有利于企业减员增效,也有利于企业破产法的实施,对那些负债累累、扶助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从整体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强调社会公平,消除两极分化,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有序发展。
其次,二者也有矛盾和对立。
第一,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危害社会公平。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市场机制既有调节供求、有效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危害社会公平。这在市场经济系统运行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其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原则,会导致收入严重不均,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够完善,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商品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易于诱发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择手段的经济行为,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等。其二,在市场活动中,商品交换要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就容易使一些人产生对货币的神秘感,认为“金钱万能”,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从而诱发拜金主义思想。一些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和工作之便,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败滋生蔓延,危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其三,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的目标是自身的经济效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既有同一性,又有矛盾。市场经济对解决环境污染、公共消费品生产、公共设施建设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一些企业和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作出某种抉择时,过多地考虑个人或小团体的物质利益,产生利己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无视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这就使经济主体在权利和义务、地位与作用上产生不平等,危害了社会公平。第二,如果片面强调社会公平,则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社会公平,不能任意夸大,片面追求。例如,强行拉平人们之间的分配收入和财产,抹煞了劳动差别,实则剥夺勤奋苦干、贡献较大者的劳动果实,去添补懒惰、不思进取的“饭锅”;使得更多投入、更善于经营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同时也滋长了懒惰依赖之风,从而造成经济的低效率。又如,片面追求社会公平,为了保障职工不失业,通过政府行为或其它行为去阻止企业减人增效和企业破产,这在客观上起着保护落后、支持缺乏责任心的行为和懒惰态度。再如,西方国家实行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广泛福利措施,这些政策的确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是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竞争,牺牲了效率,以至出现“英国病”、“瑞典病”,经济增长减缓。
四、当前我国财富收入分配中的当前我国社会公平的特点、现状、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收入分配中的社会公平在整个社会公平及公正体系中处于重要的甚至核心的地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但一个国家、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实施的水平会严重影响其它公平实施的状况。
我们在讨论财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注意到竞争结果的不公平,却同避经济生活中规则的不公平(起点与过程的不公平);当然也不能把社会公平看成仅足财产的分配过程,并因此把社会公平看成是国家职能“必须强化”的合法依据之一,把财产所有权和市场配置资源视为社会不公正的原因。
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一个同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价值体系。盲目或无原则地追求平等或“公平”将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过度干预,进而造就一个职能、规模和占有资源都不受限制的政府,而过分。大”而。强”的政府对市场社会来说决不是福音,它将对市场和公民个人的自由及公平竞争秩序构成威胁,市场机制将无从发挥作用。这一切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相悖的。
我国现阶段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突出问题。目前中国社会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个社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的日趋失衡。而其特点不光是指各阶层人们的财富收人差距存在着日趋失衡的现象,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用不公正的手段获得或者说是凭借对行政权力的控制换取财富的现象(这是最大的特点和根本点)。目前中国公众最深恶痛绝的恐怕并不是财富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而是那些贪污受贿新权贵的以权谋私。当前我们无法接受的社会现实或现状是:一方面是少数权势者凭借特权成为暴发户,另一方面却是千百万普通劳动者被迫下岗失业,陷于贫困之中。其基本生存权失去保障;社会财富主要不足集中到勤劳致富、守法经营者之手,而是集中到了特权持有者、攀附权势者、贪污腐败者之手。
当前我国财富收入分配公平日趋失衡的成因主要有:
其一,一次分配存在缺陷。对此。至少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一次分配制度没有法制卜的保障。如中国尽管有最低工资制度,但法律名存实亡;并H最低工资制度在多数情况下只针对城市居民(不包括农民和在城市的农民工)。二是结构性的经济垄断。经济垄断对城市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分配差异影响最大。在“抓大放小”中的“抓大”策略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一些巨大无比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也往往是垄断企业.如电力、铁路、电讯、银行、证券、保险、烟草和石油等。尽管不同行业的收入不可能平等,但收入差异过大现象主要是通过垄断行业造成的。越是垄断性的企业,工资管理越是失控。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只要这个结构存在,不仅改善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失衡情况没有任何希望,丽且也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其二,公共服务没有到位。公共服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如果。以钱为本”,那么就难以提供真正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应当说是有效改善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失衡状况的手段之一,也是政府二次分配的主要内容。但现有的公共服务显然没有对改变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失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首先是公共服务的不足,甚至缺失。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大多都是向有钱人群倾斜的。无论是教育、医疗和公共交通等穷人都遇到种种障碍,尽管所有这些领域较以前都有较大的发展。
其三,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一方面,国家用于改善基本民生方面(如社会保障、扶贫解困、义务教育以及公共卫生等)的资金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豪华性的公共投入(如楼、堂、馆、所等的基本建设及高比重的行政公务开支等)比例过高。
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和方法
实现社会公平不是要改变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相反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来推进社会公平,同时也借助其他身段来弥补市场经济自身的不足。目前,我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科学的社会公平观。
首先,我们所讲的公平是有效率的公平。社会公平只能是在效率基础上的公平,离开效率基础的单纯公平没有任何意义,因而我们追求的公平应以保障最低限度的效率为极限。其次,我们所讲的公平是有差异的公平。不承认个体差异的公平表面看来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事实上,没有差异的公平也是不存在的,差异性公平才是现实社会中真正存在的公平。当然这种差异性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不能超越社会的心理承受底线。再次,确立科学的公平观还应懂得: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社会公平是一种目标,是一种追求。是需要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的美好理想,我们需要为实现这种理想而不懈努力。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地位。一要加快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本和其他资本的公平竞争。二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减少市场主体起点的不公平。三要加强市场监督,严厉惩治各种违背市场公平规则的经济行为。四要推进劳动力和要素的市场化,矫正不合理的要素价格,调节劳动和其他要素以及各要素报酬之间的比例。五要强化垄断收益的分配管理和调节,减少或消除由于垄断带来的不合理超额利润。总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的优势和实现经济公平的本性。
(三)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无论起点如何如何平等,过程如何公正,其结果总是有先后胜负之分。因此,政府必须从公平与公正的出发,从关注经济建设转向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具体而言:一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完善公共财政要求政府减少对生产领域的直接投入,加大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二要改善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也是保障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政府通过对高收入者和高消费者的高税收,可抽取高收入阶层一定数量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阶层,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我们可以学习国外一些做法,实行累进税率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房地产税和消费税等针对富人的税种。三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不仅关注过程的社会公平更要关注结果的社会公平。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对社会公平与否有切实的感受。因此,要在鼓励和保护勤劳、合法致富的前提下,加强对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保护。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应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四)强化社会整合机制
现阶段我国公平问题突显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市场不规范,经济秩序混乱,以及社会其它领域中同样存在的管理失范。即拿1994年通胀中的情况看,由于秩序混乱和失控,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实现和利益交换就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于是纷纷采用涨价这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垄断价格到处出现,不规范的“泡沫经济”猖獗,“暴利”现象成为高收入阶层获利的突出方式。由此而刺激投机行为、寻租行为、欺诈行为、犯罪行为的滋长,促使政府腐败现象恶化。这可说是一场社会整合的危机。因而,要造就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格局,必须强化社会的整合机制。根据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经验,“软政府”的管理失范和社会整合危机将沉重打击工业化的进程。所以规范市场,使竞争有序化,防政府必须能够有效管理社会,止秩序混乱和失控,防止社会行为的非理性和盲目性。从这一要求出发,政府必须尽快加强自身的调控能力,提高自身的管理功能,尤其要强化中央政府的调控权威。同时,必须强化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坚决消除盲目的集权倾向和实际管理中的自行其是并存的状态,坚决刹住以“敢闯、“变通”、“绕道走”的名义抵制政令,为“小地方”、“小群体”、“小部门”谋取特殊利益的行为。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在体制上和方法上阻止政府权力向市场生活中的不正常的渗透和市场交易行为中向政府行为的渗透,切断社会中的利益集团向政府行为游说,企图左右政府决策的通道,保障政府体系运转的整体健康。
(五)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事业是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救济和从事公益活动,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捐赠可以弥补公共财政之不足,客观上起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作用。慈善事业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经济的,还有社会与政治的,能发挥市场和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赢得弱势群体对社的认同。目前我国慈善机构所掌握的资金总额还不到GDP的0.5%,而美国每年捐赠的慈善资金高达GDP的9%。积极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立全社会认同的慈善环境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可以明确目标,激发斗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使人们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和慈善事业可以更加促进这种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张屹山,于大力:试论我国的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社会科学战线。2007.22、张晓林,要有一个科学的公平观。江汉论坛。2007.53、杨小明,张涛:论有差异的公平。学术论坛。2007.34、李强、洪大用,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第五篇: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写写帮整理)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报告 组员
一、前言
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三大难题是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主要指向的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而且由于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国情,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毫无疑问,“教育公平”正日渐成为社会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今年年初,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 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之后不久“,教育公平”四个字便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使用频率一路攀升。近年来,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占有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日渐呈现失衡状态。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嗯农村却只获得全社会5800多亿元 教育投资中的23%,而最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高考录取地区化差异问题则将教育不公平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只能上当地一般学校的高考成绩,拿到北京可以上清华、北大。人们还可以从“择校费”、“借读费”等众多名目繁多的收费问题上感受公平失衡。
教育公平问题绝不可等闲视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教育不公平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使收入不公平加剧,如果任由这样的“马太效应”循环不断下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创造一个公平的受教育环境,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应该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真谛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重在振兴教育这一道理,更应关注在现有情况下如何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教育部今年将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二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2005年将会对全国3000万学生提 供免费教科书,同时对592个贫困县的家庭贫困学生免除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
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如果作为社会 个体的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应将教 育公平问题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地位。在教育投资、规划、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公平做出决定和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二、调查问卷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对教育公平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在暑假期间, 我们以广东地区的网民或者其家人为对象,开展了对教育公平看法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是用网上调查、抽样调查的方法,本次网上抽样调查共在网上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80%,筛选无效作答后得到有效问卷依然是400份,有效问卷率为80%:问卷分布从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覆盖面广泛,涵盖年龄全面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 第1题 你认为我国公民目前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公平? 第3题
您是否觉得中国越来越重视的教育改革会促进教育的更加公平?
三、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1、地区差别:教育差距加大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据胡鞍钢等的研究,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异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值还要大。而且,“八五”期间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同时呈扩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相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各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8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是2.2:1,1997年这一差距为2.5:1。以地区差距论,199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中部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45:1:1.04;以农村居民收入论,以东部为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0.75:0.63。[ii]这是认识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基本背景。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一片地区(东部)达到96.47%;二片地区(中部)达到81.87%,三片地区(西部)仅达到42.26%。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
据上海智力所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全国可分为五类地区,最发达的A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B类地区为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最差的E类地区包括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1994年,A、B、E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之比5.6:2.9:1.0;当年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之比为3.0:2.0:1.0,与1988年(这一比率为2.8:1.5:1.0)相比,呈加大趋势。
我国地区差距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各省区之间差距明显,在同一省内、以及地区之内县际差异同样很大。据上海智力所对县际差距变化的研究,Gini系数由1994年的0.238下降为1997年的0.235,县际差距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最低10%县的不利状况更加突出。
据对1782个县的统计分析,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均经常性支出,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地区内县际差距大于地区间差距。比较而言,小学入学机会平等较令人满意;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初中入学率差距比较突出,少数民族自治县与非民族县的初中入学率组间差距也较明显。由于初中教育的急剧发展,初中教育投资增长滞后的矛盾突出。
2、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26.23%;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该比例为28.85%,1997年10月,该比例为29.92%,农村人口约占70%。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在校生的比重差距明显,1995年,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占全国适龄儿童总数的80%以上,而在校生占全体总数的比例为小学在校生占70.5%,初中在校生占57.17%。以1998年我国城乡普通中学的状况看,农村学生拥有初中教育份额约一半强,但在高中阶段在校生仅占一成四。城乡之间的差距,就高中教育而言,1998年比1995年扩大了2个百分点。
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仍然较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农村辍学率偏高。199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3.23%,达167万人,比1997年上升0.09个百分点。农村辍学率为4.2%,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应当指出,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全国目前现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农村。虽然危房占全国中小学总校舍的比例不足 1%,但在“二片地区”、“三片地区”比例较高,宁夏中学危房面积达5.32%,小学达4.6%;新疆中学危房达4.05%,小学占3%;青海中学占3.16,小学占4.33。有的贫困县危房面积高达10%-15%以上,如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小学危房率高达28.3%。由于七八十年代解决校舍问题时经费不足、建筑质量差,80年代末兴建的校舍中有“豆腐渣”工程,使一些地区劣质房的比例较高,不足10年的校舍成为危房,新危房出现率每年约为2%-3%。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据全国教育工会1999年上半年调查,全国有2/3省、自治区、直辖市拖欠教师工资。大量代课教师的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解决。
3、阶层差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阶层逐渐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成为我们观察公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据李强的研究,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1/5人口占全部收入的51.4%,次高的1/5人口占有8.63%,收入最低的1/5人口占有4.06%,高收入阶层占有总收入的比例是低收入阶层的12.7倍。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1979年为0.31,1988年为0.38,1994年为0.434,1997年0.4577,已经超过国际上一般认为的适度范围,超过国际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另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第三季度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调查结果,如果按户人均收入由低到高将全部调查户五等份分组,其中2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的
42.4%;20%的低收入户仅占总收入的6.5%,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户人均收入比为8∶1,差距相当大。按1999年8月份户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达到0.354。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教育收费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受地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中的“贫困生”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农村大量出现的流失辍学的调查显示,贫困仍然是使许多任上不起学的第一位的原因。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当前许多地方出现的令农民难以承受的教育负担,是由不规范的乱集资、乱收费造成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全国数千万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是被忽视的。
由于大学、中专等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行收费,校园中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贫困生阶层。据魏新的研究,即使是在前几年每年1千多元学费的条件下,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尚有25%左右的贫困学生。研究显示,1997年入学学生组对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095,这意味学费增加10%时,约有11%的学生会因难以负担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贫困阶层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情况,农村的是绝对贫困阶层;城市则是原先的中等收入阶层降下来的失业者、退休者等,心理压力和相对剥夺感更大,社会影响力也更大。由于升学和进入好学校除了能力竞争之外,越来越依赖家长的社会关系、经济能力,弱势群体往往缺乏选择性,城市不同阶层对入学机会和学校质量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受增加。
一些调查显示,在城市的重点中学,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存在明显差别。占人口90%以上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试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北京市招办统计:1990年北京市录取新生17248人,其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13474人,占78%;工农子女3561人,占21%。北京市一所重点理工科大学1998年招收的新生,其中出身干部家庭的占27.0%、知识分子占9.4%、职员占3.6%、军人占2.1%,工人占26.4%、农民占 18.7%、其它占12.2%。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来自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即便上大学,贫寒家庭的学生进入军校、师范、农林及一些冷门专业。在城市的重点中学,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干部家庭的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其它阶层。不同阶层在学业成功上的差异同样巨大,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孩子。
4、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在整体上有很大进步,发展的态势也较好,见表
二、表三。1998年与1990年相比,男女童入学率差距由1.28个百分点降至0.14个百分点;民族聚集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3.7个百分点降至0.7个百分点。女性教育的问题集中在农村的贫困边远地区,主要表现为女童教育不足。1997年,我国仍有1.45亿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3775万,70%为女性。“八五期间”全国扫除文盲2441万,女性仅占41%,比男性低8个百分点。在城市和高层次的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涉及用人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改变,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4%(1991年)。比较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类学校在校生的比率不低,但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尚未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是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四、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