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论文(5篇)

时间:2019-05-14 03:5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心理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心理学论文》。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中的革新应用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土木工程 陈彦桦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学者开始涉足积极心理学领域,积极心理学在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方法上不断得到完善。近年来随着国人物质水平提升,大学生恋爱也随之出现很多问题。经过在琴岛学院心理课的学习,我想就积极心理学在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方面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关键字:精神,潜力,乐观,自信,目标。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最美的风景往往在没有路的地方。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深深的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所在。在没有路的地方还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这句话说得何等的霸气,何等的乐观呢!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应用正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简单影射,但是很好的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对人生幸福指数的重要作用。下面就来谈一下我个人对于积极心理学在解决大学恋爱问题中的应用革新以及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这种主张,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现在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在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恋爱动机不正确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情感体验,只是为了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把恋爱当作了一种消遣;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获取生活阅历的实践活动;还有的大学生恋爱是受从众心理、虚荣心理、好奇攀比心理、功利实用心理驱动的结果。

2.难以保持爱情与学业的平衡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成才立业的最佳时期,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所以,正确对待爱情和学业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些大学生奉行爱情至上的原则,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这样的恋爱观很容易导致其对人生目标的误解,对于需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上的大学生来说危害极大;还有些大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恋爱上,错过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导致很多课程考试不及格甚至到了退学的地步;许多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不成熟,误认为只要自己对恋爱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期望的回报,当回报达不到期望值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是出现过激行为。

3.恋爱方式不文明热恋中的大学生感情比较丰富,情绪十分强烈,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尊、自爱与自律,在教学楼、食堂、校内景点、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地过度亲密,行为不检,表现恶劣,令人生厌。这些不仅有损爱情的尊严,造成爱情的庸俗化,而且有损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4.婚前性行为增加由于受西方和周围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许多大学生对性行为持默许或者支持态度。部分女生一旦陷入热恋当中,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交往的对象过度依赖,缺乏驾驭感情的能力。不正常的性行为和性心理会给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个别大学生因为同居而导致怀孕,影响到了学业乃至身心发展。

5.一旦失恋,难以摆脱困扰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一旦失恋就会感到悲伤、痛苦、忧郁、焦虑等,而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失恋,往往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大学生失恋后一蹶不振,消极颓废,陷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极少数大学生甚至产生报复心理,触犯法律,毁人毁己,葬送掉自己和他人一生的幸福。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心理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开导。把他们引导到正确价值观的方向。但是你无论怎样去解决问题,他永远是在挽救后果,我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去挽救,做应该的是未雨绸缪,提前预防!这就体现到我们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了。

在预防心理疾病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它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在它的看法中,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物质滥用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现以上问题可能性不大,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的力量,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例如,要防止那些在易于得到毒品的环境中的少年身上的药物滥用,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并发展出其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少年是不会形成药物滥用的。总之,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对于心理学研究者而言,在这方面所需的工作是可靠并有效地测量这些品质,进行适当的纵向研究来弄清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途径,并进行恰当的干预以塑造这些品质。心理学中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所带来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心理学中存在着精神病理学研究倾向的传统,那么,如何将对人用精神病理学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和治疗的传统转变为对其积极功能的研究?如何使专业的精神健康科研机构将珍贵的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上?这些问题都将是积极心理学家所面临的实际与迫切的任务。

所以应用在大学生恋爱问题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开展积极心理学概论课,开展这些课的意义非比寻常,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效果最好的。对于应用的革新我个人代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如下几点革新:

1.开展调查问卷。在学校开展恋爱常见问题调查问卷,调查一下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思想开放,当前大学生存在问题的趋势,这样以便于积极心理学在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努力方向。提前确定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最优方案。

2.课堂多样化普及。在学校展开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是知识性授课,应该趋向多样化。在知识授课的基础之上,采用多元化授课。比如采用故事,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深入感触出积极心理学的效果。在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之中发掘内心的自信与力量。

3.可以采用互动方式让学生深入发掘出内心乐观积极的一面。在游戏与互动方式中找到自己的优点,看到内心足够强大的一面。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对于已经产生问题的大学生来说,就只能采用治疗的方式了。对于治疗问题,积极心理学也存在着不断革新,不断创举。在对心理治疗的看法上,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在心理治疗是否具有效果的研究中,对于各种疗法整体效果的非实验研究所得结果远大于对某一特定疗法效果的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结果。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被调查者报告从心理治疗中得到相当大的益处,但只有65%的被试报告某一疗法有效。第二、将两种疗法相比较时,各自的特点倾向于淡化。即是几乎没有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在与另一种心理治疗技术相比较时能显示出显著的特定的效果,或显示的特定效果很小。这种特性的缺失在大量的药物文献中也可见到。第三、在几乎所有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的研究中几乎都可以发现明显的“安慰剂”效应。在有关抑郁的文献中,约有50%的病人对安慰剂性质的药物和疗法有好的回应;抗抑郁药物所产生效果的75%可以看成是安慰剂的作用。对于以上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看法是:在有效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非属某特定疗法所专有的“技巧”和“深度策略”,意即所有地疗法都具有共性,因而产生以上三种现象。在积极心理学的看法中,技巧是指:关注、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技巧(如“让我们在这儿休息一会儿”,而不是“让我们在这里停住”)、信任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治疗这一思想。深度策略主要有三种:灌注希望、塑造力量和叙述,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

对于大学生恋爱后问题的治疗方面,采用积极心理学也是对于他们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因此许多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如临床心理、咨询心理、社会心理、人格心理和健康心理学等,都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范式中将注意力转向对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

比如在临床心理学领域,Follette 等人提出了怎样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的行为,怎样教给个体控制环境和行为的技巧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又比如Fredrickson 提出管理心理学家应当努力培养组织成员的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等积极情绪,因为这些情绪不仅能使个人改观,也能通过影响组织中的他人和顾客给整个组织带来变化,从而有助于组织的兴旺和发展。所有这些不同领域中的研究都表明,强调人性的积极面可以使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更加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

所以应用在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中的积极心理学治疗方法的革新方面的问题,我也抒发一下个人的观点。

1.大学生恋爱前问题。大学生恋爱前往往有着很多问题。比如自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做事。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自信。不仅仅是对于自己自信,也不仅仅是对于爱情自信。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自信。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出他们内心的自信,对于一切自信了,就回归到自己的正常轨道。

2.大学生恋爱中问题。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比比皆是。患得患失,格外敏感。这种时候适当的利用积极心理学开导他们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他们对于爱情的认知,对于自我的认知很重要。自信是解决患得患失的重要依托。对于自己自信,对于对方相信,这应该是解决恋爱中问题的金钥匙。

3.大学生恋爱后问题。失恋无疑是大学生恋爱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由于很多大学生刚刚接触爱情,不会学会放手,更不能释然这段爱情的结束。所以失恋后产生的问题格外多。各种情绪都会发生。这时候适当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导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它的前途似也和这幅图画一样的光明。但正如任何新兴事物在其产生初期存在着不完善和乃至错误一样,积极心理学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所以积极心理学应该存在着不短的革新。我个人认为,在大学生恋爱问题方法的革新之中,对于总的积极心理学框架并不需要太大的要求。对于爱情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恋爱这个特定的背景之下。所以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来说只是暂时的。所以积极心理学的弊端不应该放大到急需改革的地步。所以积极提倡自信,乐观,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把积极心理放大到什么地步,对于处于恋爱问题中的大学生来说都不显得很过分。所以运用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中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

作者:冯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第二篇:积极心理学论文

积 极 心 理 学

——心得体会

姓名:

系别:

专业:学号:

指导老师: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第三年,面对选修课的选择,经过同学的推荐,最终选择了积极心理学,选择本课程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在于自己本身对这个课程比较感兴趣,想要了解与此相关的某些知识,以便很好的与人相处;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普遍有所提高,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以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正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由此看来,这门课程是需要我用心去接收的。

《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是由柯晓东老师担着讲解的,与众不同的是随意的课堂氛围以及老师饱满的热情,激情的演讲。使得每节课都非常轻松的度过,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从第一节课的巧克力开始,便奠定了这门课的独特魅力,也懂得了乐观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

印象里面最记忆犹新的一节课,老师问我们,你是什么样的你。当老师文到我的时候,我说,我是快乐的我。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我也在从心里面给了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是快乐的人,有着快乐的生活。

在此之后,有一次的课堂讲解中说到,我缺少激情,是因为我不会激励自己,回想自己的学习生活,总是在大学的生活中带着少许的懒惰,疲倦。对新鲜的事物,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提不起精神,没有热情去接受去处理区面对。细细想想自己的状态,真的像老师所说的,我不懂得如何的激励自己,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对待正确的事情,没有激发出自己的激情,不懂得如何让自己提高精神状态去迎接。从此以后,每每我开始消极散漫的生活时,我会为自己寻找点事情做,或大或小,可在心底里是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前进。也正是因为如此,会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去完成。与此同时,事情也做得更加出色,获得了成功和荣誉。

通过学习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在其他的课程学习当中,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学会了转变思维思考问题。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当中,乃至面对今后的就业,我相信,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我们对待生活的想法改变了,往往对于一个事情而言,就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无论是与人的相处,还是对待事物的看法,都会慢慢变得不同,更加有利与我们今后的个人发展。

第三篇:积极心理学的论文(模版)

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积极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一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本文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从而让积极心理学能更好成为人类的福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身心健康 和谐消费 心理咨询 积极幻想引言

提到心理学,人们可能更多的是想到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和病态人格及异常行为,而正常行为却常被忽视。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于是,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并从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哈佛等众多高校,积极心理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究竟我们能从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答案很多,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之前,我想先对积极心理学做个简单的介绍。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Seligman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他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在1998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3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2)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天才。由于心理学界过去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从此,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础任务。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当然能力也很重要,如智慧和运动技能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以及言论自由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3。1 关于身心健康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有助于人们更长寿。人可以活多长以及那些情况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科学家无法分离出真正的原因。但在修道院里,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吃同样的食物,不吸烟也不喝酒;他们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很多混淆变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当研究者把180位修女的自传拿出来研读时,一个惊人的差异显现了。欧潘修女(98岁仍然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幸福感的积极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的气息。再请对这些修女的寿命毫不知情的人,针对其自传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感受进行评分时,发现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超过85岁仍然活着,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的超过85岁仍然在世;同样,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岁时仍有34%的人在世,而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以上差异真的是来自她们自传中所传递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吗?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她们表达出幸福感的程度、对未来期盼的程度、虔诚奉献的程度,甚至是自传写得好坏的程度等变量引起的,但是研究发现这些变量都不相关,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所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上述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中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对人们能更加长寿有重要意义。

3。2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但它的实践却在上世纪的20年代初就已出现。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指出,长期以来的心理治疗一直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对病人的病痛的评估或治疗上,大量研究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致力于修复病人有缺陷的习惯、动机、大脑和悲伤的童年。积极心理治疗则与此相反,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积极心理治疗有一个预设:病人有生病能力的同时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生病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是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从而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的空挡,体现出更大的人性意义,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更好。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什么都失去了的、抑郁的或想要自杀的人,在意的不仅仅是解除痛苦,他们更需要的是美德、生命目的和生命意义。引发积极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抵挡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积极情绪就像防震保护层一样,使我们不受伤害,使我们在悲伤绝望中重新崛起。好的心理治疗不仅能疗伤,还能帮助人们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3。3 关于和谐消费问题的启示

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和谐消费的要点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强调了消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尊重他人,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同时,要限制贫富消费差距过大;尊重自然,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

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以人为本,旨在揭示在既定的物质财富水平下,如何通过改变物质财富(作为外部因素)的呈现方式和选择手段,最大化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它可以为引导正确消费,控制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会使商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制造出由大量的废弃商品及商品包装组成的垃圾,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违背了尊重自然的原则;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外部物质财富的呈现方式和属性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揭示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危害,揭示和谐消费所应具备的特点和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引导和促进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

3。4 关于积极幻想研究的启示

积极幻想这一概念是由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最早在学术界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幻想是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因为积极幻想显示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保护,所以虽然它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但它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

积极幻想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领域、调节心理资源领域、恋爱关系领域和跨文化领域。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感和对未来的盲目乐观。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幻想正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将更好更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总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带给了人们激情、挑战和质疑。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和前进的,但它无论怎么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造福于人类。心理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更能有效帮助人们发展自身优势,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前仆后继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一定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二

[摘要]

为了提高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本文从分析当前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入手,阐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探索新形势下积极心理学在消防院校应用的新途径,目的是突破传统心理学侧重治病救人的消极模式,转向积极开发学员的心理潜能,培养学员的优秀品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惠及到每一名学员,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消防院校作为向全国基层消防部队输送优秀指挥人才的院校和主力军,在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一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地方高校一样,在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病理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模式,工作任务主要定位在如何减少学员的心理疾病和矫正学员的心理问题,这一功能性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虽然解决了少数学员的心理问题,但忽视了大多数学员的心理发展需求。当前,消防院校学员进入学校学习后,虽然生活模式趋于简单轻松,但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学员入学前火场战斗经历对其心理冲击大,导致学员心理素质偏低,加之教育课程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等诸多原因,决定了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开阔教学视野,创新研究理念,合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从过去的预防、辅导和治疗逐渐转变为引导学员的心理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让每一名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够体验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助其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并展开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的心理学过于关注人的疾病和缺陷,忽视了人的潜能和活力。所以积极心理学注重对激发人的潜能和心理机能的规律进行研究,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探寻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挖掘人的潜力和优势,主动引导和提升人的自尊自信。积极心理学主要注重三方面的研究: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侧重于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受进行研究,强调人们需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我们的生活。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侧重于个人能力的发展研究。三是积极的社会关系,主要任务在于引导个体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和社会关系,系统地培养个体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而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员完善人格品质,挖掘学员的学习潜力,激发学员的奉献精神,以及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和压力时的应变能力,将为消防院校培养更加优秀的消防人才,为基层消防部队输送能力更加全面,素质更加过硬的指挥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将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全体学员积极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帮助个别学员解决心理问题两个方面。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就健全和完善学员心理品质方面要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增强学员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和智能,提高学习和生活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幸福感。从而变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此外,积极心理学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学员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接受并满意过去的良好心态。

2、塑造学员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认为教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帮助其树立自信、培养乐观生活态度、形成积极人生观,提高社会适应力。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的自尊作为塑造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勇敢、热情、主动地探索,培养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成为教学重中之重。

3、创建积极的校园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品质与积极的社会关系密不可分。[1]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校园是其主要的活动场所和生活环境,因此,在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为学员提供活跃、积极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让环境熏陶学员品质,让氛围陶冶学员的情操,从而形成人人互信互助,互相尊重的社会关系。

二、积极心理学在消防院校应用推广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为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途径。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消防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对推动消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向积极方向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1、建设积极的校园生活环境对于高校来说,整体的积极氛围对学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发挥能动性至关重要。而对于消防院校这样军校性质的学校来说,由于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让学生一直都处于一种神经紧绷的状态,课余时间,很少有学生在校园活动,失去了作为学生的那种朝气蓬勃的活力。所以很难让学员体验到幸福、满足的感受。作为学校,应该广泛听取在校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在校园提供各种平台,鼓励学员走出宿舍,参与到室外活动中去,让学员勇于尝试,挖掘自己的优势,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此外,干部作为学员在校学习的导师和领路人,要勇于突破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充分体现亦师亦友的角色,让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放开束缚,体验大学的美好生活。只有这样,消防院校的校园才能恢复大学应有的那份活跃和朝气,才能让学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教育系统做支撑,更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强大的后勤保障,消防院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全校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这也是这些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绩的重要保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消防学校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没有符合标准的咨询室,供心理辅导的团体咨询场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器材等,使心理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出现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在努力探索,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的同时,应该尽快完善消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让软件和硬件共同搭建起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3、增加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途径。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员的自我体验,使学员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美国,积极心理学被称为“幸福课”,它主张在学生参加学习和体验活动时教会学生如何获得幸福感。在消防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和教学,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而是要依托原有成果,转变以往以消极心理教育模式一头重的现状,将心理教育的重心均衡到怎样减少和预防学员的心理问题和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两个方面,并帮助学员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以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和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等形式,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其在教学过程中边学习边感受。

4、融入积极的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成为消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每年新学员入学后开展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经成为每年的惯例工作。虽然这项工作很好地帮助学校筛选出具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员,但在进行心理干预时,过于急促,给学员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对于新学员,初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的适应,集训的艰苦,都给他们带来一定不适感。特别是那些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的学员,本身就具有较为敏感的心理特点,心理较为封闭,同时带有恐惧、焦虑和排斥感,若在心理健康测查之后马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势必会给其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使学员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最终结果不但不能解决其现有的不良心理问题,还会加重其心理的应激反应。因此,此时采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进行心理干预就比较恰当,即不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而是在大环境下,通过学生的集体活动或是团体辅导的方式给予更多的关注,围绕学生的积极品质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员在没有压力的情景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辅导,在解决其不良心理问题的同时,维护学员的自尊,提高学员的自信,增强学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才能真正达到测查预防的效果,也更有利于消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浏览。

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1】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fPositive Psychology)是对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长处和福祉的科学研究(Positive 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sitiveexperiences,individual traits and well—being.)。它也是对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昌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过程的学习。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有专家认为,以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开始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从表面上看,人们可能会认为积极心理学只是徘徊在主流心理学的周边,但它在2000年~2006年六年中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和认可。心理学家们和心理工作者们也渐渐体会到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对积极心理学基础理论、看法和疗法的需求。积极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成果为这门心理科学提供了有效率的证据,提高了研究者对它的信心和期望。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是针对把临床心理学的主要焦点扩展到痛苦和挫折与它们的直接缓解之外。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有问题的人不仅仅希望痛苦和折磨得以消减,同时也会希望幸福和积极经历得以增多。也就是说积极的经历和个人长处不一定是和消极的经历与个人短处相关联的,积极不一定就是消极的对立面。比如说,低工资和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对工作的不满,但这两项的铲除不一定等于人们对工作的满足。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正面情绪与消极情绪运用不同的心理程序,有着不同的心理过程。并且,积极和消极情绪有着不同的进化功能。

2.真正幸福论

(1)真正幸福论的三个“部分”— — 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塞里格曼于2002年出版了《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一书,在此书中他第一次提到真正幸福论。塞里格曼推出的真正幸福论在积极心理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真正幸福论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所以塞里格曼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快乐生活(Pleasant Life)、充实生活(Engaged Life)和有意义的生活(Meaningful Life)。“快乐生活” 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关于过去的积极情感包括安宁、知足和满意。关于现在的积极情感包括躯体愉快(意指直接且相对短暂的知觉上的欢欣)和复杂愉快(是指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乐趣)。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则是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快乐生活是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充实生活”是指充分利用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围绕着这个基本理论生活的人会拥有接近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所说的“美好生活”fGood Life)。因为聪明地利用个人的特长和天生潜能会给人在生活中带来更多的参与和融入,也就是说拥有一个更充实的人生。“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参与和为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服务。生活的意义是从参与和在为这种机构服务中取得的。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宗教、政治、国家、社区和家庭。积极心理学家们相信积极和正面的品质和情感只有在积极和正面的环境中才能最好地得到发挥和发展。以上三种不同的生活是拥有幸福的三条不同的路线,它们各有出处,如下图所示。真正幸福论的三个“部分”

(2)真正幸福论的临床实践——积极心理疗法(Positive Psychotherapy)

塞里格曼和其两名助手——拉西德和帕克斯fRashid和Parks)~过六年的不断试验和研究,设计出了一整套建立在真正幸福论上的临床积极心理疗法fSeligman,Rashidand Parks,2006)。他们为真正幸福论中的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设计了相关的积极心理疗法练习。他们在一次次实验中,要求参与者运用这些练习并进行对抑郁症状的前测和后测,发现对生活意义与充实生活的追求和更高的生活满意水平与抑郁症状减少是密切相关的,而对快乐的追求只是小幅度地提高了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减少了抑郁症状。

A.“快乐生活”练习快乐生活包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塞里格曼等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通常在实验研究中要求参与者用六周的时间完成所有练习,每周完成一个。塞里格曼等设计了感恩和宽恕的练习来提高积极的记忆对人的影响。这是关于过去积极情绪的练习,叫做“感恩拜访”,要求参与者给应该感谢但从未正式感谢过的人写一封感谢信,然后通过电话或当面念给那个人听。研究者们设计的关于现在积极情绪的练习叫做“享受”,要求参与者每天都有意地慢慢去享受和回味一下一个平时没时间享受的事情或过程,如,吃饭或洗澡。当做完时把所做的写下来,写下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与急急忙忙做完时感受有何不同。这个练习可以使参与者感受到暂时欢欣带来的满足。塞里格曼等设计的有关将来积极情感的练习包括乐观和希望的干预练习,目的是抵消悲观的态度和情感。练习包括“运用你的特长”、“三个好事”、“讣告或自传”和“积极并有建设性的反应”。“运用你的特长”是参与者填写VIA—IS特长问卷(有240个问题)后分析出来五个个人优点,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起来。“三个好事”是要求每人每晚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并写下它们发生的原由。“讣告或自传” 要求每个参与者假设他们已经死去但有过充实、满意和有成就的一生。每人在此基础上写一个1至2页的小作文描述自己希望后人如何怀念自己。“积极并有建设性的反应”是最后一个有关将来积极情绪的练习,参与者们需要每天至少一次运用积极并且有建设性的反应,也就是说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对对方表现出积极而热情的反应。

B.“充实生活”练习

充实生活是人一生中不停地在工作中、在人际关系中和在空闲时追求参与和投入。(The engaged life,a lifethat pursues engagement,involvement and absorption in work,intimate relations,and leisure.)塞里格曼等认为充分了解和利用每个人的标志性特长是拥有充实生活的途径。研究者们相信抑郁症状的出现同缺乏生活中的参与及参与的充实性是相关的,同时,他们认为缺乏生活中的参与及参与的充实性可以导致情绪抑郁。所以,他们推断如能通过对个人优势的充分利用而达到积极参与生活使生活充实起来,应能抵挡消极情绪并减少抑郁症状。所以,塞里格曼等在实验中要求心理咨询者们帮助参与者识别他们的个人有标志性的特长并且引导参与者们如何在生活中更多更好地把它们运用起来。

(3)“有意义的生活”练习

塞里格曼等认为生活中缺少意义不仅仅是抑郁的一种表现,它也是抑郁情绪的起因之一。闵此,研究人员认为在带有积极性的组织和机构中充分发挥特长可以使人们由此得到个人能力与优点的肯定,并且同时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所以,在研究中参与者需要得到咨询者的鼓励与支持去参与带有积极性的组织,如与宗教、政治、国家、社区、家庭等有关的各种机构与活动。

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2】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学。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目前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提出构建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改变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和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等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商务礼仪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学会交流协作,形成良好品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商务礼仪;策略

一、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内在需要

商务礼仪是一门专业化打造人际交往的礼仪课程,是商务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活动中律己敬人、约定俗成的礼仪规则,它是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及商务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内容涵盖商务见面礼仪、商务往来礼仪、商务形象礼仪、商务言谈礼仪、商务宴请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仪式礼仪等。在现代社会,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广度和频率度不断加大,每一位职场人士都会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个人及组织要想生存、发展,进而求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训练以及模拟场景训练培养学生懂礼、知礼、行礼的意识,为学生提供最新的、适用的现代商务礼仪基本常识、规范、原则、惯例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礼仪素养,掌握个人形象塑造的基本要领,提高其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职业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商务活动的实战能力,为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生活与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奠定基础,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这是一门综合性、普及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心理环境。消极的心理环境使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思维、情感和意志得到体现,教学效果不佳;积极和谐的心理氛围,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利于通过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发展学生的幸福感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商务礼仪的学习对大学生顺利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需要从新的视角关注商务礼仪教学,使之成为符合当下大学生需要的课堂。在商务礼仪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性格,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幸福感。在教学中,采用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价值观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使商务礼仪教学充满活力;在学生实践训练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见,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引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是商务礼仪学科教学的需要;更是体现人文关怀、发展学生幸福感和积极品质的保证。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讲授商务礼仪课程一段时间后,发现目前商务礼仪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思考,试图采用新的应用策略去实践,旨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勤学、会学、善学、乐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行为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课堂教学中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商务礼仪课程不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本身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难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仅仅将其当作习得一些商务礼仪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可以描述为:“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思考,不爱提问”,而“思考”与“爱”最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准。想让学生对学习形成“思考”与“爱”的状态,绝对不会是上几节课就能实现的,而是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步积累来养成的。而目前的商务礼仪教学中,教师普遍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思想情感心理教育的渗透。

(二)课堂学习质量不高,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唯教育者主体观,把学生视为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忽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这种教师被动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大学课堂,商务礼仪课堂上也不例外。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往往都是特定几位表现积极的同学能主动回答,大部分学生都很被动,为了更多同学能参与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要求学生参与课堂。目前的商务礼仪课堂上,学生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三)重视学生共性培养,忽视其个性发展

在高校商务礼仪教学中普遍采用大班授课,大班课的规模超过60人。大班教学中,强调受教育者共性的养成,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课堂活动受限,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影响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大班教学中,因为人数众多,很难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导,因此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他们中的大部分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当被要求在人数众多的讲台上演练礼仪规则时显得非常紧张,一旦出错,自尊心受挫,不利于其个性的发展。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发掘个人潜能,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共性的培养,又必须使个性得到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目前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提出构建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改变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和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等操作策略。

(一)构建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在商务礼仪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其中。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爱思考、爱提问,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如何实现呢?关键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斯奈德和洛佩斯这两位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积极学校教育的要素,指出积极学校教育环境,就像建房子一样,先从地基部分开始,营造一个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性的积极课堂氛围。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积极情感可为年轻人提供安全的基地。

1.把微笑带进课堂学生普遍喜欢和蔼可亲的教师,教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生,是建立轻松课堂气氛的开始。[1]教师快乐、饱满的情绪能使学生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而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师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语言能建立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课堂上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比如“没关系,怎么想的就怎么答”“不要灰心,再换个角度重新思考”等等,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同时,微笑的表情、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语言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与学生间的感情,使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主动与教师和同学间互动。商务礼仪是一门专业化打造人际交往的礼仪课程,在课程设计上经常采用角色演练、分组讨论、交流解惑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营造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提高商务礼仪课程的学习效率。

2.利用商务礼仪现象的趣味性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趣味礼仪课堂就是把一些有趣的礼仪现象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一方面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又实现了教学目标。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贴切的礼仪现象,让学生判断对错,并提出修改建议;教师演示,比如在商务形象礼仪中的着装礼仪这一节,教师演示几种男士打领结的方法以及女士丝巾打结的方法,再让学生们自行操练,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快乐,找回自信,感受到商务礼仪是一门很有趣、很实用的学科。只要教师多花些心思,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趣味礼仪现象,把握商务礼仪的最新动态,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将趣味和快乐融于学习中,就能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改变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倡导积极人性。[2]积极心理学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角色和身份是平等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上教师被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商务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礼仪规范应用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是本课程的重点。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点,通过角色渐变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环节,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角色渐变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关策略改变被动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者的角色向主动学习者的角色渐变的方法。角色渐变法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变“被教”为互学在课堂上,改变教师主导的角色,激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之一。商务礼仪不是规定学,而是规则学,它是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在古代宾主相见时以拱手为礼(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现代则是以握手替之。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搜集变得非常便利,教师和学生在信息交流、相关知识搜索,甚至个体经验上是平等的。教师若在课前提出信息搜集范围,学生完全可以在上课之前收集整理相关的现象或经验,在课堂上就能进行相互的交流、合作、示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正成为礼仪规范的践行者。学生在成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效能感和胜任感,这种心理感受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变“被考”为加强自我检查与诊断通过改变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形式的被考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并且乐于参与考试的过程。商务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学目的重在实践,重在应用,不宜采用卷面形式考核学生的水平。考虑到教学对象是大三下学期的学生,很快将面临着就业,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若将期末考试与模拟面试相结合,既能将商务礼仪课程所涉及到的大部分章节内容,如商务形象礼仪、商务见面礼仪、商务言谈礼仪等有机结合起来,又能使学生利用考试来磨练自己、检验自己。通过模拟面试的考核形式,一方面能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面试的着装、形象、言谈中应用所学礼仪规则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能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建议和正确评价。学生能在这样的考试中真正体会商务礼仪知识给自身带来的价值,并通过自我检查与教师评价来及时反省,从中获得学习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三)发掘和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非常重视个体的发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充分发挥自身潜能。[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发挥个人潜能。积极心理学将塑造积极人格特质,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当今时代,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在现有教学资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大班授课还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要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发掘个人潜能,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可以运用“赏识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体验的能力来逐步实现。

1.赏识教育积极心理学提倡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运用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在课堂教学中,“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除了教师自身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人格素养外,更多的体现在对学生运用及时激励法,使用激励鼓舞、彰显个性的教学评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信任和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方式,善于发现学生商务礼仪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和赞美。及时激励法,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促进学生会学、善学学习品质的形成。运用及时激励法时要注意,评价语要有针对性,避免激励过程中的画蛇添足和词不达意。对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要毫不保留的真诚赞赏,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比如“你真的非常棒!能将微笑运用的恰到好处”“你的表达非常生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表现一般的学生,不能只有表面的激励,要结合时机,分清场合,使用鼓动性的评价语言,比如“你表现的不错,为什么不整理一下,那会显得更加有风度”“有一点儿可惜,离标准手势还差那么一点点,再好好琢磨一下”;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要发现他值得赞美的地方,有针对性地使用正面期待性评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对自己充满希望,比如“你聪明又勤奋,下一次一定可以提高发言水平”“希望你再勇敢一些,一定会进步惊人”。

2.培养学生积极体验的能力在大班授课环境中,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先讲授知识,设置一些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再总结。在相对开放的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展现自己,彰显并发展个性。例如,在讲到“商务言谈礼仪”时,先讲授了言谈礼仪的聆听原则、适度原则、赞美原则和避讳原则等相关知识,设计这样的情景问题:“某公司销售员A与他的老客户在展会上谈论新产品,请模拟他们的谈话,并注意以上言谈礼仪的基本原则。”再将学生按8人分为8组,每组学生选两对同学进行模拟练习,另外4人分(别记录并评价同组同学的表现……15分钟后,请每组各选一个代表发言,陈述本组同学模拟和点评的结果。最后做总结,深化学生对商务言谈礼仪的认识。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中,亲身体验礼仪规则,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此体验到学科乐趣产生的自主的、积极的、探究性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感悟论文

积极心理学明确表示在其缘起中可以追述至荣格部分关于生活意义的探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积极心理学感悟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本文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从而让积极心理学能更好成为人类的福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身心健康 和谐消费 心理咨询 积极幻想引言

提到心理学,人们可能更多的是想到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和病态人格及异常行为,而正常行为却常被忽视。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于是,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并从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哈佛等众多高校,积极心理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究竟我们能从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答案很多,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之前,我想先对积极心理学做个简单的介绍。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Seligman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他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在1998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3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2)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天才。由于心理学界过去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从此,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础任务。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当然能力也很重要,如智慧和运动技能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以及言论自由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3.1 关于身心健康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有助于人们更长寿。人可以活多长以及那些情况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科学家无法分离出真正的原因。但在修道院里,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吃同样的食物,不吸烟也不喝酒;他们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很多混淆变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当研究者把180位修女的自传拿出来研读时,一个惊人的差异显现了。欧潘修女(98岁仍然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幸福感的积极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的气息。再请对这些修女的寿命毫不知情的人,针对其自传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感受进行评分时,发现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超过85岁仍然活着,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的超过85岁仍然在世;同样,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岁时仍有34%的人在世,而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以上差异真的是来自她们自传中所传递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吗?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她们表达出幸福感的程度、对未来期盼的程度、虔诚奉献的程度,甚至是自传写得好坏的程度等变量引起的,但是研究发现这些变量都不相关,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所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上述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中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对人们能更加长寿有重要意义。

3.2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但它的实践却在上世纪的20年代初就已出现。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指出,长期以来的心理治疗一直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对病人的病痛的评估或治疗上,大量研究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致力于修复病人有缺陷的习惯、动机、大脑和悲伤的童年。积极心理治疗则与此相反,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积极心理治疗有一个预设:病人有生病能力的同时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生病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是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从而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的空挡,体现出更大的人性意义,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更好。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什么都失去了的、抑郁的或想要自杀的人,在意的不仅仅是解除痛苦,他们更需要的是美德、生命目的和生命意义。引发积极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抵挡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积极情绪就像防震保护层一样,使我们不受伤害,使我们在悲伤绝望中重新崛起。好的心理治疗不仅能疗伤,还能帮助人们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3.3 关于和谐消费问题的启示

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和谐消费的要点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强调了消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尊重他人,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同时,要限制贫富消费差距过大;尊重自然,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

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以人为本,旨在揭示在既定的物质财富水平下,如何通过改变物质财富(作为外部因素)的呈现方式和选择手段,最大化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它可以为引导正确消费,控制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会使商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制造出由大量的废弃商品及商品包装组成的垃圾,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违背了尊重自然的原则;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外部物质财富的呈现方式和属性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揭示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危害,揭示和谐消费所应具备的特点和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引导和促进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

3.4 关于积极幻想研究的启示

积极幻想这一概念是由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最早在学术界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幻想是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因为积极幻想显示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保护,所以虽然它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但它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

积极幻想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领域、调节心理资源领域、恋爱关系领域和跨文化领域。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感和对未来的盲目乐观。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幻想正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将更好更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总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带给了人们激情、挑战和质疑。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和前进的,但它无论怎么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造福于人类。心理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更能有效帮助人们发展自身优势,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前仆后继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一定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参考文献:

[1]陈景秋,唐宁玉,王方华.C.K.Hsee2.(2010)。.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心理科学进展,7,1081~1086

[2]任俊,蔡晓辉.(2010).积极幻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8,12901297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2003).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11(3):321~327

[4]崔丽娟,张高产(2005).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心理学科,28(2):402~405

[5]任俊,叶浩生.(2004).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心理科学,27(3):746-749

[6]Martin E.P.Seligman,真实的幸福.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积极心理学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心理学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论......

    浅谈积极心理学

    浅谈积极心理学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

    积极心理学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和体会 动科131 王姝怡 15113101 不知不觉间大一的时光已经进入尾声了,在这一年中,我选择了积极心理学作为我公选课中的一门。当时我对这门课并不了解,从字......

    积极心理学

    心得体会 很庆幸这学期选修的是积极心理学这一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本次积极心理学主要学习了性格特征、微笑、赞美、幸福和沟通等等 。接下来......

    积极心理学

    天 津 农 学 院 积极心理学期末论文 系别:______人文社会科学系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09级人力一班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孙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心理学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作者:冯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同寻常的。他们没有了父辈们大学毕业后包分配的优厚待遇......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护士之中的应用 实例1护士职业获益感 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卫生部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01 2年我国共有注册护士249.7万人,前两年的统计数据则为2011年 224万人,2010年......

    积极心理学大全

    积极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信念建立中的作用 姓名:郝飞飞班级:政法学院思政二班 一:积极心理学概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它最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