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资本与城市农民工就业排斥问题探析
社会资本与城市农民工就业排斥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长沙市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农民工就业所处的“边缘化”位置具体表现在起点排斥,过程排斥,结果排斥三个方面。研究表明农民工社会资本拥有的多少和他们在就业中所遭受到的排斥存在很大的关系。为农民工建立顺畅的城市网络融入机制,提供完备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排斥;农民工;社会资本
一、导言
1、研究问题的提出
城市农民工这个群体从出现之初就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作为城市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从事着次属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凡是此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自然成为地位较低的收入阶层,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关注问题。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农民工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工的职业流动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民工在就业领域受到排斥呢?本文通过研究,阐述社会资本和农民工就业排斥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本文使用近年来社会研究中常用到的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一词,人们普遍认为“社会排斥”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是由雷纳尔(lenoir)1974年在其出版的一本书里首先提出了“社会性地排斥”(socially excluded)这一概念。[1]李斌博士对社会排斥的定义是: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2]本文主要采取这一定义来研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问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06年3月对长沙市进城农民工城市生活状况调查。研究对象是进长沙市务工的农民,本文中的研究对象——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零售、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几个领域。本研究资料收集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少量的个案访谈。调查过程中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了长沙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岳麓区,再从这个区中选取较2个社区,并确定了个社区的样本数量,然后按定额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者。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1.87%。本文对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二、城市农民工就业排斥研究
1、农民工就业起点排斥状况及分析
农民工就业中的起点排斥在本研究中指的是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对性别、教育程度,地域的限制,以及社会网络关系对这一群体择业的限制。(1).性别排斥现状及分析
有学者认为,农村外出打工妹,是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和流动群体中的一部分,她们属于弱势中的弱势——“双重弱势群体”,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于城市男性农民工。[3]从表中可以看出女性在就业过程比男性低将近20个百分点,女性农民工在就业中处于十分弱势的状态。
表一
用人单位在性别方面的要求(%)
N=271 无明确要求
男 女 Total(2).教育程度排斥现状及分析
教育作为现代人参与社会的能力基础和发展潜力,是人们地位获得的基础,实现向上流动的一个资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相对于在农村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其受教育程度较高,是农村社区中的“精英群体”,而他们在城市里从事的大多是一些对受教育程度要求不高或无明确要求的工作,多半是城里的低保障,低工资,低水平的工作。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群体的教育程度有34.4%的“无明确要求”,除此之外,要求高中的占21.1%,要求初中教育程度的占36.5%,大专或大专以上与小学的比例很少,分别占6.0%和2.0%。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农民工也只能在有34.4%无明确要求的用人单位工作,很难拥有实现其向上流动的机会。
表二 用人单位对教育程度的要求(%)
N=273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技校、职高)
频数 5 100 58
百分比 2.0 36.5 21.1
频数 168 77 26 271
百分比 62.1 28.4 9.5 100.0 大专或大专以上 无明确要求 Total(3).地域排斥现状及分析 94 273
6.0 34.4 100.0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见表三):当进城农民工和当地人竞争同一工作岗位时,用人单位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比例不小,即农民工群体在参与竞争就业之初就开始受到排斥,这种排斥的比例不容忽视。从表中我们看到,有30.7%的农民工对这个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有42.3%的农民工“不清楚”处于“模糊状态”,只有27.0%的选择了“不是”。
表三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情况(%)
N=270
是 不是 不清楚 Total(4).社会关系网络排斥现状及分析
农民工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信息渠道来源主要是靠血缘、地缘关系,通过亲戚、老乡、熟人获取工作(见表四),他们进城务工缺乏及时、有效、真实可靠的就业需求信息。由于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有限,对城市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不高,获取信息比较难,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差序格局”所造成的。在这种“差序格局”中,我们“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各不相同”。而这样的“差序格局”表达了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4]从问卷调查数据中显示出来农民工在就业之初——找工作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就是这种以个人为中心,从中心格局向外,成员关系从强关系向弱关系转化,其所获社会资源也就相应递减,隐性中受到了社会关系网的排斥。
表四 农民工获取目前工作的渠道(%)
N=271 方式 个人直接申请 亲戚、朋友介绍 通过当地政府
频数 85 88 7
百分比 31.4 32.4 2.6
频数 83 73 114 270
百分比 30.7 27.0 42.3 100.0 老乡介绍 职业中介所介绍
其他 Total
2、农民工就业过程排斥现状及分析
10 17 271
23.6 3.7 6.3
100.0 农民工不仅仅在找工作之初就受到排斥,在工作过程中往往有一种被歧视的感受,这样使得农民工群体的自我认同感很低,容易造成一个个的“落单者”。以下是对农民工群体打工期间被歧视经历和自我认同的现状分析。(1).被歧视的现状及分析
从表五中我们看到只有25.4%的农民工在打工期间从来没有被人歧视的经历,而有22.8%的农民工在打工期间经常有被歧视的经历。51.8%的农民工偶尔有被歧视的经历,也就是说有74.6%的农民工在打工期间有过被歧视的经历。这样的数据值得我们深思,农民工在从事城市次属劳动力市场中那些大部分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活时,不仅没有受到尊敬,反而受到歧视。这样的不平等状况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这种被美国社会学家帕金称之为“集体性排他”的现象不加以逐渐地消除,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也背离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表五 农民工打工期间被人歧视的经历
N=274 经常有 偶尔有 从来没有 Total(2).就业中的自我认同现状及分析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往往因为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与农村中的慢节奏生活方式的差异而产生文化震惊,这种文化震惊使得其很难对自己的身份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很难适应城市就业及生活环境。从表六中我们看到有12.7%的农民工对于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处于“不清楚”的状态,有16.2%的人认为自己是“半个城里人”即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处于模糊状态。就业中的低认同感往往对农民工的下一次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频数 62 142 70 274
百分比 22.8 51.8 25.4 100.0
表六 农民工自我认同感(%)
N=273 农村人 城里人 半个城里人 不清楚 Total
频数 179 15 44 35 273
百分比 65.5 5.6 16.2 12.7 100.0
3、农民工就业结果排斥现状及分析
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大量存在着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基本权利的现象。其中包括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和社会享受权等。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工资也被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等级。本研究在调查问卷中将其具体化为两个问题:薪水排斥现状分析和升迁机会排斥分析。(1).薪水排斥的现状及分析
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在进城后,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排斥。这是因为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博弈后,最终反映为:农民工的工资构成中没有包括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和子女教育费用。所以,工资并未完全反映出农民工所从事工作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用工单位给城市劳动者和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绝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仅相当于正式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5]从表七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在275个有效样本中,有139个(占样本总数的50.4%)农民工的工资和本单位从事同职业的当地人一样多,有136个(49.6%)的回答是否定的。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却有49.6%将近一半的农民工得到的工资和当地人不一样,在就业结果上受到排斥,况且这还是有形的明显的工资,我们还不清楚在其他待遇方面的差异比例有多大。这样的局面值得我们深思。
表七 农民工同工同酬情况(%)
N=275 一样多 不一样 Total
频数 139 136 275
百分比 50.4 49.6 100.0(2).升迁机会排斥的现状及分析
从表八中,笔者发现在有效样本中,有56.4%的农民工当和本单位工作的当地人表现一样时,升迁机会还是一样的,这样的比例让笔者感到欣慰,同时又有32.5%的认为当地人的升迁机会多一些,这个数据也不容忽视,同样的表现下出现如此大比例的不平等值得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表八 农民工升迁机会分析(%)
N=275
自己的升迁机会多 一样的升迁机会 当地人升迁机会多
Total
频数 31 155 89 275
百分比 11.1 56.4 32.5 100.0 三.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排斥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是从场域角度来描述社会资本的,用布迪厄自己的话说“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社会资本是场域的原动力,场域变化的原因都发生于社会资本。因为社会资本不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权力。[6]从布迪厄关于场域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因为缺乏可以支配的城市社会网络场域,因此在就业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也就是,这一群体没有能够拥有足够的社会资本(资源和权力)导致支配场域权力的剥夺。
城市农民工这一群体之所以在城市社会网络中遭到排斥主要是由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相对较少造成的。笔者认为解决城市农民工在弱势地位,必须解决他们社会资源占有贫乏的问题,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顺畅的城市网络融入机制
帕金在提出“集体性排他”时认为,集体性排他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共同集团”,由于这个共同集团是被整体排斥的,它必然会做出比较激烈的反应,由此会激化社会矛盾。[7]从研究中可以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地域等这些“集体排他性”因素的存在都成为制约农民工就业选择,薪酬以及升迁机会的“瓶颈”。从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业、服务业、零售、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劳动力密集、低技术水平的行业,这样一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农民工自身所背负的“身份标签”引起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排斥“他群体”的偏见,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社会资本之外,以维护“我群体”的利益。同时,农民工也将这样一种就业排斥状况内化,形成“客观性社会排斥”。解决目前农民工所处的困境就需要从制度上建立顺畅的有利于农民工城市社会资本增加的流动机制,通过相应的法规增加农民工在城市网络中向上流动的机会,如彻底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男女同工同酬,特别是从物质补助上向农民工倾斜,降低他们维持在城市网络中的经济成本,使他们逐渐融入到城市网络中,而不是被“边缘化”。2.提供完备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科尔曼指出,信息网络是社会资本的形式之一,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取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社会关系便构成社会网络。[8]城市农民工处于相对封闭性的社会结构中,获取就业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都很有限,直接影响了他们获取城市资本的可能性,导致了他们在城市就业中被排斥的局面。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帮助农民工收集、筛选就业信息,使他们从非正规就业逐步向正规就业转变,并大力协助推荐农民工就业,建立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的动态网络系统。格拉诺维特曾在研究中发现:个人求职过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其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强关系)获得,而是通过一般朋友或熟人(弱关系)介绍的。也就是,通过弱关系增加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的意义是重大的。[9] 3.引导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所受到的排斥一定程度上是由农民工自身较低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导致的社会资本占有的贫乏。改变农民工“先赋地位”带来的城市就业中的不利因素,首先可以通过再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和专业技能,如相关部门无偿提供提高农民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召开农民工就业专场招聘会,促进这一群体获得重新的“自致地位”。其次,农民工需要习得城市文化与行为规范,遵循城市网络的游戏规则,与更多的人打交道以扩展自己的交往半径。
参考文献
[1] 周林刚.论社会排斥[J].社会,2004(3):P58-60.[2] 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2(3):P106-108.[3] 吴鲁平俞晓程.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弱势特征及其后果[J].中国青年研究,2004(9):P7-24.[4]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P25-30.[5] 冉宏伟.农民工就业歧视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4):P85-89.[6]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P134-139.[7] 李强.城市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美]詹姆斯.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9] 赵延东 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3):P144.
第二篇:浅析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
历史与社会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08级
唐珊
20080510147
浅析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
【摘 要】: 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等四种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在城市中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社会应该采取全面的,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农民工 机制 对策
我们无法确认是谁第一次提出了“民工潮”这个概念,但时至今日恐怕谁也不会忽视这一现象。它既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现象,也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中国农民一向“安土重迁”,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绵不断地大规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这种大规模、潮汐性的跨区流动即“民工潮”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从根本上讲,“民工潮”形成的根本性原因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从八十年代初起,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农村普遍推行,农民在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获得了在农业劳动之外寻求就业和收入的权利,使出去务工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改变了粮、油统购统销制度,这样就能够满足进城就业农民食品供给,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经济结构偏差和收入差距的存在,是“民工潮”形成的直接动因。与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一直是低的,同样付出体力却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那一亩三分地,种出花来,所能得到的收入也是极其有限的。而沿海地区先发型经济增长和城市体制改革对劳动力的需求,直接拉动了“民工潮”的形成。沿海地区因为凭借优惠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实施了外向型的经济战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及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吸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主要因素。我们党和政府及时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是它的体制性原因。[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刻的调整,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以及利益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理论得到很快发展,不仅对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传统理论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欧洲国家的社会
政策(social policy)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制度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农民工虽然长期居住于城市,但无论在生活、工作,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社会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的排斥也是多维度的,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网络、文化、社会保障与教育、空间等方面。[3] 那么产生社会排斥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遭排斥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农民工遭受排斥,究其根本,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户籍制度。在我国,农民工遭受社会排斥究其根本,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户籍制度。我国的户籍制度是在工业化建设缺乏建设资金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策。它将人口的大多数限定在农村,仅允许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我国户籍制度的核心———属地管理和身份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严格的限制人口流动的管理体系,且重点是限制农民向城镇的流动。1956年到1957年,政府先后六次做出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外流的指示,采取各种强制性措施禁止农民进入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允许农民自带口粮到集镇务工经商和落户,到20世纪90年代降低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以及部分大中城市户籍制度的微调,户籍制度的社会功能已大大削弱,但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人口流动的限制或明或暗地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大中城市管理者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城市对农民工的管理却是异常的繁琐和苛刻。因孙志刚事件而被取消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和遣送条例》就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城市管理中对流动人口的行政不作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一个证明。城市对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太过随意和粗放,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空间和活动空间都受到很大约束,农民工成为虽置身城市但处境艰难的城市边缘人和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因为户籍的限制,需要持有暂住证、务工证、健康证、计划生育证、临时户口证、就业登记证等在内的达14张之多的证件。[4]
(二))用工与务工平台的错位
二元结构的社会体制下,不仅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处于二元分割状态,就是在大中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市场,即进城农民的就业市场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市场同时存在。从相对意义上,这两类市场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即使在进城农民工的市场上,农民工务工与用人单位的平台也远远没有实现对接。前些年,正规的招聘会对农民工是排斥的,农民工求职只有靠自己在家乡的社会网络资源,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
谋职;有些农民到非法的黑中介那里,或站在街头等着雇主上门。这样因找工作被骗,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4]
(三)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就业歧视目前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城市也制定了外来劳动力分类管理政策,对就业工种、专业、人数、使用期限作了全方位和近乎苛刻的规定,从而使歧视系统化、彻底化、公开化和制度化,以此来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特别是禁止和限制农民工进入某些岗位就业。如上海,1995年2月13日上海市劳动局发布了《上海市单位使用和聘用外地劳动力分类管理办法》将行业工种分为三类:A类为可以使用外地劳动力的行业工种;B类为可以调剂使用外地劳动力的行业工种;C类为不准使用外地劳动力的行业工种。限制的行业和工种包括金融和保险行业, 各类管理业务员、调度员、商场营业员等。这样的职业保留法规是在户籍和就业体制改革进程中发生的,足见农民工就业的艰难。进城的农民即使有了一种非农化的职业,在我国身份体系仍还是农民,与仍然滞留在农村的人口没有什么区别,享受不到国家给予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在户籍制的屏蔽下,城市农民工处在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很难进入城市生活的主流。
(四)农民工素质较低
农民工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素质普遍较差,这是农民工被社会排斥的表面和直接的原因。这使得他们即使有从事高层次工作的机会,也因不能胜任而失之交臂,从而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性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以及传统服务业等对文化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文化素质的低下与专业技能的缺乏,使大量农民工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也使许多企业对农民工们望而却步。
当前中国城市中农民中遭遇的社会排斥问题不利于城市中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形成了严峻挑战。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排斥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1.社会排斥不仅导致农民工边缘化地位的代内再生产,而且导致其代际再生产。首先,社会排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人力资本积累。由于被排斥在城市基础教育安排之外,农民工子女要进入城市正规学校就读,往往就必须交纳高额的借读费,大多数农民工经济收入有限,难以支付,只好让子女进入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与城市正规学校相比,这类学校无论是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质量,都有巨大的差距。因而,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着远为低劣的基础教育。一些农民工子女甚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整天流浪街头。对于许多农民工家庭来说,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还勉强能支付,而高中、大学阶段的昂贵收费,则让他们难以承受,一些农民工子女由此失去了上高中、大学的机会。其次,社会排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资本积累。由于农民工与城市主流社会在网络与空间上相对隔离,农民工子女从小就生活在高度同质化的生活圈子中,他们很容易积累起以亲戚、老乡等同质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而难以积累起以与城市居民的异质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而后者往往能为农民工提供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第三,社会排斥导致农民工子女难以摆脱边缘性的贫困文化。由于遭受多维社会排斥,农民工往往体现出物质生活贫穷、生活环境恶劣、与城市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生活方式传统、自我认同消极、对主流社会缺乏认同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相互交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边缘性贫困文化。农民工子女长期生活在其中,很难从中摆脱。
2.社会排斥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不仅不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而且影响到城市社会的整合、稳定与发展,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宏观进程。
3.造成被排斥着巨大的社会焦虑和心理压力。一些农民工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下,可能产生各种报复社会的行为。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其危害绝不容忽视。
社会有必要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促进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从西方的发展经验看,更多的农民成为工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更多的城市农民工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人阶级是社会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政策制度进行创新,更新观念,消除对城市农民工的各种政策歧视,还他们国民待遇,让他们有迁徙和定居的自由。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政府应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彻底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户口差别,使农民工获得与城里人同样的居民地位,不再是城市里面的“二等公民”。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是带有身份制特点的歧视性制度,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不能与当地的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他们在就业、政治参与及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受到全面排斥。可以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工无法在城市获得市民身份、从而遭受社会排斥的制度因素。为此要促进农民工权利保护,首先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改变现有
迁移人员所处的“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状况,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使户籍制度回归其应有的登记职能,逐步直至完全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其他职能。
2.改革现有就业制度,构造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管理基本上是城乡劳动者由两套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分别管理。政府对城市劳动者就业实施正规的劳动合同、人事档案、下岗证、失业证等;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实行许可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这种管理方式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得不到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构筑一个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平等就业、确保农民工获得较为稳定收入的制度环境。要进一步打破城市政府对市民就业的保护壁垒,撤销城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政策,建立起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要加强对企业特别是私营、外资企业的用人管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要依法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以确保农民工合法的基本权益。另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落实,切实提高他们的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5] 3.建立分类分层的劳动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与生活,遭遇着城镇劳动者可能遭遇的各种生活风险,如工伤事故风险、疾病风险、失业风险、其他意外生活风险以及生活贫困等,国家应当赋予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政府应当承担起为农民工构建合适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的责任。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社保政策都集中在社会保险项目,忽视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项目;过分注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未来收入保障项目,而忽视工伤、医疗、生育等短期保险项目;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加之各地社保制度的“碎片化”现象严重,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很难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转移而导致许多农民工流动或者返乡时只有选择退保。这些现象的存在致使目前农民工三险参保率过低,现有的农民工社保制度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应有的对农民工的保障作用,因而必须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加以完善。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我比较赞同郑功成教授的观点,按照分类分层保障原则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即按照工伤保障优先、特殊救助与疾病保障随后、养老保险分类分层设计的思路来落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6] 4.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农民工子女作为“第二代移民”,是未来市民化的主要对象,缺乏公平的教育机会将会诱发新的不平等。一方面应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使地方的这种谋利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有悖于公平保护原则的地方性制度应积极加
以监管;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加大纵向转移支付的力度,同时要协调流出地政府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的实施,使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再成为流入地政府的负担,更有效地保护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7] 5.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恶劣的住房条件、频繁地搬家让农民工没有稳定感和安全感,有了稳定的住处对他们来说才真正意味着在城市安了家。然而目前城市高企的商品房价,对于低收入的农民工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障碍,农民工即使达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条件,也不能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6.城市人员要善待农民工,给农民工一个公平的环境。一是城市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善待农民工。在依法、依规定对流人城市的农民工进行必要管理的同时,政府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程序、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如在实践中可以实行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即当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劳动部门可动用欠薪保证金向农民支付工资。从制度上、法律上着手,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坚决清除限制歧视农民工的不合理政策、规定。对歧视、虐待农民工的雇主、用工单位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因企业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企业须支付给农民工补贴,企业不得向农民工收取抵押金、保证金等不合理费用,不得扣押农民工身份证件。要加大对城市管理人员的教育、规范和监督,使他们既履行管理职能又善待农民工,要坚决预防、制止和惩处个别刁难、侮辱甚至伤害农民工的部门和个人。二是市民应重视和理解农民工,以温情善待农民工。作为城市居民应当重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贡献,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温情;克服潜意识中瞧不起农民的思想,城里人、农民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更何况城里人上溯三代其实也是农村人。总之,城市人员只有重视和善待农民工,城市居民和农民工才能和睦共处,城市社会生活才能健康稳定。
综上所述,农民工是这个社会中弱势群体,他们从事着足以辛苦的工作,却从未得到过公正的待遇,只有社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才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参考文献: [1]: 李景治、熊光清.政治排斥问题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6,(4)[2]:吴月华:汹涌的“民工潮”,如何让你回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3]: 李景治、熊光清.政治排斥问题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6,(4)[4]:曾 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
[J].新华文摘,2004(8).[5]: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 [ 18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7]: 曲正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公民身份缺失的归因[ J ].教育科学,2008(2).历史与社会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2008级 唐珊
20080510147
第三篇:浅论农民工问题与就业壁垒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农民工问题与就业壁垒 指导老师:洪 岚 院 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200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作 者:何菊霞 20060710264 江 莹 20060710279 丘美玲 20060710253 廖金玲 20060710251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年劳动力为主,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16岁~25岁的占45%,30岁以内的占16%。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民工流动就业以男性为主,农民工中男性所占比例为66%。
3、农民工多为初中文化程度,没有经过培训,务工通过亲友介绍。初中文化程度者占调查总数的66.3%,没有经过培训的占55.7%,务工通过亲友介绍的占66.5%。
从文化程度看,在被调查的农民工群体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仍偏低。如下图:
农民工文化程度70%60%50%40%30%20%10%0%2%16%12%5%农民工文化程度65%文盲小学中初高中中专及以上
从技能培训情况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8%,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仍占七成以上。
从找工方式看,主要为自发外出或亲友介绍方式,有组织外出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依靠自发外出的方式,通过亲友介绍实现外出就业有相当比例。调查中,33%的农民工是通过自发方式外出就业的,有66.5%的农民工是通过亲友介绍外出就业的。通过亲友找工作,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成本,提高就业成功率。
4、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娱乐业,所在企业几乎全部是私营及三资企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农民工工作时间工作时长(小时/周)超过6132.90%41~6051.3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6、调查分析表明,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少专门的技术培训,外出务工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低的高强度劳动,选择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其实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有在工作时间以外参加技能培训的意愿,只是限于时间与金钱的原因未能如愿,如果培训费用政府负担一部分或全部的话,对农民工的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7、拖欠工资使农民工的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
8、外出务工就业时间延长,举家外出比重增大。调查数据显示,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占9.7%,4个月~6个月的占14.5%,半年以上的占75.8%。如下图: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市场基本上是分割的,目前虽然已经在农业部门、农村非农业部门、城市新发展部门之间实现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但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完全统一并没有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仅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而且导致了就业中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农民工就业中的壁垒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成本高;
我国劳动用工制度中的一些限制性政策提高了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成本。具体来说,一些城市处于城市管理的需要,其劳动管理、公安、环卫、计划生育等部门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各种证件,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如要求农民工提供在流出地办理的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流入地暂住证等,交纳卫生管理费、治安费等。办证、查处、清退,基本上成了这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管理的主要方式。显然,具有城市户口的劳动者既不需要交纳这些费用,也不会被随时清退。据统计,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管理费有的城市高达一人一年收取600元,由此形成的外来劳动力管理基金主要用于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这种做法无疑强化了二元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2)农民工被排挤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
一些大中城市将行业、工种划分为农民工禁止进入、限制进入、允许进入等三种类型,以控制用工单位只用农民工的数量,腾出岗位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同时规定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政府举办的劳动力市场场所等,只服务于城镇居民,不向进城农民工开放等。劳动用工制度中的这些规定和政策使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被限制在脏、累、重、险行业及工种的极小范围内。相对于具有城市户口的求职者而言,农民工被认为地排挤在刺激劳动力市场就业。(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享受范围有限;
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职工大都多拥有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社会保障,而广大农民能够享受的社会保障几乎是空白,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普遍没有安全感。(4)大多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待遇低;
与拥有城市户口的劳动者相比,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拥有城市户口的劳动者相同的工作,工作绩效也相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庸置疑的。
(2)农民工就业壁垒制约了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农民工的就业壁垒使原本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难以统一,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序、有效地转移。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力能否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陷阱,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由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国内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形成,也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总之,农民工各种就业壁垒的存在不利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3)农民工就业壁垒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
由于农民工的身份特殊、地位尴尬,在城镇就业处处受到歧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而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往往带有临时工的性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也不是无限的。在供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我国农村可转移的劳动力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总量上都将持续存在供不应求的缺口。农民工就业壁垒事实上已经成为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主要原因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在用工方式和结构上的粗放和浪费。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现象会继续存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工流动就业会呈现三大矛盾,亟须解决。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需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仍然存在。虽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工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另一方面,近几年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如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诸如文化歧视、文明歧视、性别歧视、人格歧视等各种歧视。针对这些歧视,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消除各种歧视的法律法规,给农民工进城以法律上的保护。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平等就业的政策,呼吁雇主摒弃歧视性的雇用行为,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和必须的法律援助;二是进一步晚上劳动就业立法,在农民工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岗前岗中培训、子女教育、劳动合同、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加强对劳动法律的法规执行的监督;四是提高劳动执法队伍的素质,拜托地方保护主义,保持执法的公正性、统一性、权威性;五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发展和健全工会组织,吸收农民工假如工会,保证农民工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建立企业、劳动者、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3)改编户籍制度。
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因而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需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渐进地推行,即一方面降低城市户口地“含金量”,弱化农村人口迁徙地“寻租”动机,同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具体思路是:第一,在投资移民、技术移民地基础上,放宽农民进城落户地设定条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第二,把已经确定地放开小城镇户口的政策落到实处,使小城镇不仅对当地农民开放,也对外来农民开放;对大中城市中一批进城多年的农民工,应适应经济发展,尊重其在就业地定居的选择权,放宽入户条件,逐步取消农民工转化为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的体制障碍;在特大城市对进城农民的合法地位予以承认和保障。第三,在住房、求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使之逐步获得平等的权利。
政府应统筹规划,引导发展向中低收入的居民住宅产业,降低商品房价格,减少农民进城安居成本;同时消除就学制度中对农民工子女的户籍歧视,保护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的权利;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逐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让居住一定年限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加社会社区管理和选举;等等。建立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居民的制度环境。(4)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建立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一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农民工就业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外地进城工作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了解农民工就业壁垒的具体情况,特此调研,希望可以找出问题根源,加快解决问题步伐,构建和谐社会。
籍贯———— 性别———— 年龄———— 职业————
1、请问你的婚姻状况()
A、未婚 B、已婚未育有子女 C、已婚并育有子女 2.你的月收入是多少?()
A、5000元以上 B、3000~5000元 C、1000~3000元 D1000元以下
3、你的最高文凭是()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小学
4、你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A、人才市场 B、网络招聘 C、报纸杂志招聘 D、熟人介绍 E、还没找到
5、你现在的工作性质是()
A、制造业 B、建筑业 C、住宿餐饮娱乐业 D、批发和零售业 E、其他()
6、工作之前有参加培训吗?()A、有 B、没有
7、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A、有 B、没有
8、用工单位提供何种保险?()可多选
A、医疗保险 B、意外保险 C、失业保险中 D、养老保险 E、其他()F、没有保险
9、每天工作时间时长()
A、8小时 B、8~10小时 C、10~12小时 D、多于12小时
10、每周工作天数()A、5天 B、6天 C、7天
11、上班性质()
A、白天工作 B、白天、夜晚轮班制 C、夜晚工作
12、用工单位加班工资问题()
第四篇: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不断的进入城市,那么对于他们如何让融入到这个城市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重点重视。如何妥善的解决农民工问题1,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至关重要。2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孩子随着父母进入城市,那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有关户籍制度3,家庭文化背景4,生活状态与教育状态5等等这一些因素都给留守儿童的融入产生了影响,在融合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6,甚至是歧视等等,让孩子成为了城市边缘人7。因此,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要建立公平的教育体制8,消除歧视9。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
就业是维持生活的重要生存来源,但是近年来农民工在就业问题上屡遭难关。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10,农民工无法适应而导致失业,此外,歧视也是导致工资低一个主要因素,学者郭继强也进行了探讨11。就业与社会保障12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保障是农民工平等就业的一个重要保证13。因此,学者田青松把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放在国家宏观政策中,对就业变迁做了深入研究14。而另外有学者则从社会工作角度去论述农民工就业问题15。浙江省农民工流入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也有学者针对其农民工做了研究,从就业状况,就业渠道,就业限制与稳定性,雇佣关系等方面写出浙江农名工就业状况,这就为我们建立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参考价值。16
三、住房问题
在农民工的住房地都存在着过度拥挤,公共设施差,空间分割等等问题,不利于农民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必定会产生影响。17 我们需要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研究18,全面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19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12毛哲山.我国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述评[A].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 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A].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3周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4林宇:《家庭文化资本与农民工子女成就动机内驱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5王开玉:《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6汤林春:《 冲突•建构•融合: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史柏年:《城市边缘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A].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9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A].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10李长安:《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1郭继强:《工资、就业与劳动供给:对中国农民工低收入处境的理论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 12杨佳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赵曼:《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 14田松青:《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变迁:兼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地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10年 15戴均良:《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 16葛正鹏:《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视角》,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17郑思齐、曹洋: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从经济增长与社会融合角度的研究[A].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 18郭玉坤:《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19吴立群.:半城市化中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与对策思考——以江苏省为例[B].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 农民工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社会保障意识比较低,经常发生工资拖欠,工伤无法报销的事件,这些问题政府监管不到位,自主意识不强,增加了农民工权利保障的难度,20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21 对于农民工权利的研究,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探讨。从社会学与法学角度,学者谢建社就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教育权利和消费权利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其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展开研究。22 而学者刘小年则把中国农民工政策本土化,更具有现实意义。2
3农民工的医保问题是最突出的,其关系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但现在医保覆盖率低,区域利益也使得医保无法持续转移24,对农民工来说是一大难。所以,解决好农民工社会问题就要处理农民工的医保,养老保险25,工资拖欠,社会参与权等问题26,这才是关键。
五、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发展,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也进入一个新阶段。27农民工是有效地融入城市,还是被城市边缘化,是当前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28农民工融入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市民化问题29,这涉及到许多方面。首先,就业是否稳定30,是农民工能否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前提。其次是户籍制度改革。31再次是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需要。32然后是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33最后是农民工公民权发展。34另外,农民工文化活动场所少35,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匮乏36。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我们还要特别关注“80后”这个第二代农民工群体。37许多学者通过田野调查和记载农民工口述的方式38来研究这一问题。学者季文从社会资本视角来分析经济理性、个人理性之间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39
六、农民工返乡
笔者瑞雪·墨菲通过集中观察江西省内的三个村庄,研究农民工返乡40的影响。
2021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8年 李中元:《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工权益保护》,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22谢建社:《中国农民工权利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3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熊吉峰:《农民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52627王汝志: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问题与反思[A].浙江金融,2011年
赵立航: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五大矛盾探析[A].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钱文荣:《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8熊贵彬:《国家权力与社会结构视野下的农民工城市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29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0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31扈立家:《中国户籍制度创新与农村城市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32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群言出版社,2007年 33江立华:《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4王小章:《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5马纯红:《农民工闲暇生活与城市社区建设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 36黄进:《价值冲突与精神皈依——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7黄传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38吕国光:《农民工口述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9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40瑞雪·墨菲:《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第五篇: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
题目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问题 任课教师冯佺光专业年级2010级经济学 学生姓名谭博文学号20100514031日期
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问题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问题,根据当前的时代背景分析当农民工从城市打工回来以后他们的就业与创业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再从农民工就业与创业两个方面来阐述扶持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对策。
关键字: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当前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背景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大量的农民工涌进中国沿海地区,使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当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工渐渐老去,他们回乡的就业与创业问题就凸显了出来。但是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却不是在90年代,而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沿海的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后,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中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这一状况,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
二、当前农民工就业与创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民工回乡就业与创业在规模与比重上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势头,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体制、机制、政策等,使得农民工回乡就业出现了很大的阻碍。而也同时阻碍创业者艰难创业,让创业者承担更多的创业风险,农民工回乡创业尚处于自发、起步阶段,创业难度大,持续发展也不容易,目前回乡农民工创业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返乡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扶持项目与群众意愿不对接;二是返乡农民工在发展项目上存在盲目性;三是部分培训项目不适用;四是就业机会少。
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明确,政策措施缺乏针对和配套 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比例并不高,且各地之间发展不一,这与地方政府的服务思想还不够明确有很大关系。有些地方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不是当地经济发展扶持的重点。此外,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为鼓励农民工创业就业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但许多政策还不够具体,实用性和有效性较差,缺乏政策的吸引力,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并未能及时了解到创业就业所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
二、资金缺乏现象普遍。身怀技术、了解市场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虽然也积累了一定资金,但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和
贷款困难,已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障碍。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80%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回乡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有资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不到1/3。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满足不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需要。
三、自身素质“先天不足”。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经历了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洗礼,能力有所提高。但这批人中大部分只有中学甚至小学文化,“先天不足”导致其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应对创业的严峻考验。
四、势单力薄难“担纲”。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单枪匹马地干,势单力薄,形不成合力,抗风险能力差。一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差,难以成就大的作为。
五、熟练技术人才难招。大多数回乡创业农民工反映,管理、营销、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难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回乡创业者大多农民出身,创办的实体大多属微利项目,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困难,加之创业地的生活水准、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等缺乏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导致外地技术人才和优质劳动力不愿来,本地技术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则向外流失。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对策
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对策:第一,要把返乡农民工纳入地方政府的整体职业培训与就业计划。返乡农民工本来就是当地的农民,其回乡后与其他留守农民的身份相同,地位平等,应同样享受“国民待遇”。他们刚回来时,地方政府给予适当安慰,乃属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凡事都要享受“优先”而成为特殊农民,就会有失偏颇。当前,对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要切忌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即在安置返乡农民工的同时,轻视留守农民。所以,各级政府应该统筹解决农民问题,要根据国内国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编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规划,让所有农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培训和就业机会。第二,要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工的一技之长,引导、扶持其创业。一些返乡农民工,身怀一技之长,带回了发达地区的经营理念,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他们创业。只要是符合产业政策,具有示范和推广前景,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项目,就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策、金融、服务、舆论和治安环境。第三,要鼓励返乡农民工将带回的资金转化为资本。一些返乡农民工,在外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确实积攒了一些资金。但是,他们缺乏投资意识,赚点钱要不就是盖房子,要不就是大手大脚过大年,要不就是存进银行作为保障等。当前,就业紧张了,可能会出现“花光用光、坐吃山空”的局面。因此,政府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正确引导这些资金流向,鼓励他们参与农民创业活动,或者组织专业合作社等,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
一、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的渠道是多方面的:第一,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开发资金,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在开发性资金的使用方面,应注意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因为这是真正的创业和开发,绝不允许把开发资金挪作他用,搞非开发性、非生产性投资。第二,积极协调银行与返乡创业农民工之间的借贷关系,促使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第三,可以探索性地引导创业农民工寻找民间融资的途径。现在各地农村中都有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手中有一些闲置资金,而一些创业农民
工则急需资金。这是一条民间融资的新途径,政府可以给予引导和指导,以求双方互惠互利。但必须注意,政府在这种融资活动中,仅起中介作用,双方必须是自觉自愿,并签订合同,政府的责任是监督合同的执行。
二、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一般来说,在注册登记方面,要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并减少或免收各种证书费、登记费和管理费等;在税收方面,减免2~3年税收,使其在创业起步阶段减轻资金压力;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提供政策方便并给予适当优惠等。
三、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总体上讲,农民工返乡创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但其中也有一些企业,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如从事养殖业,也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专业知识。对创业者知识缺乏和技术积累不足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可以有针对性地从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科技机构和职业学校等处聘请一些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创业农民工开设专题讲座,现场指导解疑答难;帮助创业者同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使创业农民工遇到技术方面的难题时有所依靠等。
四、广开信息渠道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开拓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市场,信息就是财富。广泛了解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就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扩大产品市场,求得自身的发展。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在乡(镇)、村从事创业活动,处地偏僻,消息闭塞,这无疑会对其创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应该急创业者之所急,解创业者之所难,为他们多办些好事和实事。同时,建议每个乡(镇)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领导小组,同外界建立广泛的持久的联系,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通过多种途径(如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及时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农民工,帮助他们开拓市场。
五、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首先,要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其次,要加强对涉农机构的监督与约束。这样就会为创业者营造出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使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干事创业。
参考文献:
[1] 柯益群.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值得关注[J].发展研究,2009(5):95.[2] 韩 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
(11):6.[3] 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N].福建日报,2009-02-23(9).[4] 创业服务社:推动外出人才返乡创业[N].福建日报,2009-06-19(4).[5] 费 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