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新认识我们的党
重新认识我们的党
敬爱的党组织:
以前在高中我选修的历史和政治,所以在对党的认识问题上不能说是一无所知。我对我们的党的性质、宗旨、党的组织原则、党的执政方式......还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历史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是代替中国广大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党,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于这样的一个党,我想即使是我们周围那些不积极要求入党的人来讲,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执政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想如果每个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进入大学学习,虽然我们都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但是我发现无论我们在中国的哪所高校上学都必须要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主义理论等等一系列的课程。我想国家教育部要求所有大学开设这些课程并不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想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让我们对我们的党、党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就我自己而言,我进入大学生活以来,我自己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主义理论等课程,以及有时参加系、校组织的团课和党课培训一系列的方式学习党的知识、历史。经过这些学习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自己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党的性质决定着我们党的执政方式、方针政策、宗旨、组织原则……因此党的性质决定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深入认识和理解党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性质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更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民主党派的本质区别,所以要想深入了解我们的党就必须先从认识我们党的性质开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所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所以中国共产党又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性质是我们建设党的核心问题,只有确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党的建设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够永葆他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他代表的不是某个人的利益;不是中共党员的利益;更不是资本家的利益。而是代表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得利益。这就决定了我们党的执政方式凸显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他无时无刻要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求发展,始终要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中国革命时期到中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时期,历史证明了就是这面旗帜在不断指引着我们前行并不断取得胜利,因此我们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拥护这一领导核心,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汇报人:王卫青 2011年9月15号
第二篇: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推荐]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观后感
一工区吴倩
40岁的陈大惠先生原本是一位央视工作者,然而,这位在常人羡慕的目光中背靠着央视大平台的著名主持人、资深制片人,却在辉煌时期放弃炙手可热的事业休假做起义工,并且一做就是4年时间,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这一切呢?怀揣疑问,观看了“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透过影像,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认识: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是规律,德是遵守规律。太阳东升西落,作物春种秋收,就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然而,反观现在,越来越多的自然规律被改写,暴风雪、洪涝干旱、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屡屡侵袭地球,我们的家园危机浮现,靠什么来拯救?靠和谐!当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在实践中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只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才是我们的生存法则,自然界才会与之和谐相处。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我们常说“五伦八德”,何为“五伦”?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不难看出,家庭在其中的重要性,古训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既是一种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更是一种清旷豁达的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是事业兴旺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不和谐,这个社会又怎能和谐。实现和谐社会这个理想的方法和路径在那里?核心就在于家庭。
感恩的心: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家庭生活中,有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自然界尚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更应以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敬奉孝道;工作事业上,身为热力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所经历的正是热力事业的快速平稳发展时期,创业的艰难对于我这样的年青一代不曾经历,是领导、前辈们的拼搏、开拓,使热力事业在短短几年迅速发展,使我们拥有现在稳定的工作,良好的环境,我们应以一颗感恩的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领导,以热情服务回馈用户。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片中宣传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并不是被大家嗤之以鼻的迷信思想,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谦虚谨慎的心态。影像中,陈居士借用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是啊,厚德才能承载万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常怀谦卑的心,不骄不躁,不断学习,向领导前辈们学习,向“十佳职工”学习,向技术能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提高自身德行修养。
有幸参加公司组织的这样一个旨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学习活动,意义非凡。通过观看该片,脑海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缓缓展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弘扬。常言道:创业难守业亦难,热力事业艰难前进的昨天我们未能参与,但我们有信心,在领导的科学决策下,为热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为热力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展现出我们年青一代的力量。
第三篇:重新认识数学
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才能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双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第四篇:热爱我们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XXX同志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站在历史和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当今,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2008年奥运会紧锣密鼓的筹备之际,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我们提出了言行的指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八句话,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
建党90周年征文之二: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 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驱赶着黑暗,卷起改天换地般的红色浪潮。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带回了八十三年来风雨飘摇的岁月。在那个时代,做一名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随时准备牺牲。血雨腥风之中倒下了无数的真正英雄,击碎了许多无价的生命辉煌,他们以五千年长夜中亘古未有的荣光使历代风流人物黯然失色。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多少革命先烈的躯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用血与火熔铸的铁锤、银镰砸碎旧世界的机器,铲平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在战争年代里的每一天,都会为每时每刻发生在战士身上的故事感动着。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刘胡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的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的名字与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连在一起,雷锋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雷锋成了为人民服务最闪光的符号。他圆圆的笑脸同五星红旗下的晴朗连在一起,他二十二岁的年龄同中国共产党永恒的青春连在一起。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在困难面前,有铁人王进喜,有投身治理沙患事业的谷文昌,有抗洪勇士李向群;有献身边疆的“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有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大庆油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虽然强国之路有过曲折,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缕缕春风吹开了改革开放的朵朵春蕾,殷殷热土涌起滚滚浪潮;“一国两制”的宏大胸怀,将失散在外的游子拥入祖国怀抱,绚丽的紫荆花和醉人的金莲绽露出久违的笑脸。申奥、申博成功、加入世贸„„中华大地喜事连连。“七一”宣言汇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托起了东方地平线上一轮不落的红日。
在我们新世纪医药公司,众多默默无闻的党员同志,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热爱本职工作,将“七一”厚望转化成拳拳之心,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红的誓言。他们时刻牢记入党誓词,把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在平凡的岗位履行着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庄重承诺。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
第一阶段: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
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 ;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3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尽管我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我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已,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我只是一颗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已生命的绿色。
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
聚在一起,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个天空!
站在一起,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信念不倒的墙!
让我们万众一心,面对挑战,勇敢前进,继续开创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篇章!
第五篇:重新认识ppt
第一讲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ppt达人进阶课,主讲化之之
谈到ppt,几乎每个身在职场的人都用过。各位在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也不可不免的要用到它,即使不用,每到年底,各种年终总结,述职报告,如果没有个ppt,总显得不那么严肃庄重,甚至有朋友说,站在老板面前做报告,如果没有ppt,就会感觉双腿发软,后背发凉,脑袋发晕,那紧张劲儿,就像是总结没穿裤子似的。
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一大波ppt小白,游荡在各个ppt论坛,在各处找模板,只为早日交差,应付了事。
也正是因为,大多数人一直以应付的心态对待ppt,所以ppt一直很难有质的提升,其实如果深入了解,会发现,PPT不仅是一个软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像微信,一开始,我们把它当做语音聊天工具,后来我们发现,看新闻,买东西,打车要用到它,干什么事都第一时间想到它。微信成了一种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那么ppt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本节用三个故事分享一下对ppt的认识。
1.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日本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街边艺术,叫“纸芝居”。纸芝居是一个日语词,“纸芝居(kami-shibai)”,纸的意思是图画,芝居的意思是表演,合在一起就是融合图画和讲述者现场表演的一种讲故事形式。表演者通常会在自行车上放置小木箱,木箱里放置一二十张图片,挑货郎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当以儿童为主的观众聚集起来,他就开始看着纸画片,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切换图片。
这里有现场表演的图片,和ppt很像。说白了,纸芝居其实是一种营销手段,用现在话说,卖东西的挑货郎就是乙方,听故事的小孩就是甲方。而连接甲方乙方的就是放在自行车上的低配ppt。
这时候问题来了,表演者想要卖出更多的糖果,必须要把故事讲的吸引人,小孩子并没有多少耐心,三句话吸引不住他们,就全散了,所以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很重要,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注意力最长也就坚持20分钟,小孩子的就更短了。
所以故事不能长篇大论,只能挑重点来说,5分钟讲不完,肯定有孩子跑走。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木箱里的每张卡片,必须经过仔细设计,因为卡片比较小,每张卡片放在人的面前停留的时间又很短,所以每张卡片画面必须简洁,集中,细枝末节一律不要,力争让每个孩子看一眼就一目了然。
那么我们胸纸芝居这种街头表演艺术中学会什么呢?首先演讲必须吸引人,开场3分钟还吸引不住人,那这场演讲基本就失败了;其次,故事不能太长,20分钟就是极限,即使是大型发布会,也要每隔10-20分钟左右换换人,或做做观众互动来调节注意力;第三,ppt画面要仔细精简细节,每张幻灯片只能说一个点,图片要大要清晰,力求做到一目了然。总之,观众就是你的顾客,你的上帝,关于ppt的一切设计,都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从观众的体验考虑,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设计,每一个节奏都要认真琢磨,努力优化观众的观赏体验,把控观众的注意力,说完纸芝居的故事,下面我们再来分享一个人人都知道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名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问第一个建筑工人,你正在干什么?那位建筑工人头也不抬的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问第二个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建筑工人,这名建筑工人回答道,我正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我并不觉得这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有高低之分,难道树天生就比草高人一等吗?并不见得,我们需要树来乘凉,我们需要草来绿化。人的世界也是一样的,这个世界需要高屋建瓴的政治家,同样需要专注于一门手艺的工匠,认认真真的把手里的活干好。把业内事情做到极致,这才是当前社会最欠缺的。
我们把话题拉回到ppt上来,这三名建筑工人的回答,在我看来,其实正好描述了我们做ppt的完整的过程。首先,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就像我们动手做ppt之前,要在脑海里构建一个完整的蓝图,我们要思考,我的ppt要传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故事和逻辑来说服别人,接受我的观点。第二个,我正在盖房子,既然盖房子,就要有图纸,做ppt就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结构图,总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之间有哪些联系?各个分论点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每个分论点需要哪些数据和事实做支撑?我们需要需要哪些线索来穿起这些分论点,这些都要在盖ppt这个房子之前想清楚。第三,我正在砌一堵墙,再宏伟的蓝图也需要落地,再宏伟的大厦也需要一块砖一块砖的垒起来,ppt是由一张张幻灯片组成的,要让观众感觉你的ppt好看,好玩,有干货,每个做ppt的人需要像工匠一样对每张幻灯片认认真真排版,对每个细节认认真真打磨,这就是ppt的工匠精神。
第三个故事,在雪地里长期行走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例如军队在雪地里行军,会极容易患上一种叫雪盲症的病,士兵看不见路线,以致迷失行军的方向。于是很多人认为是雪地反射的阳光过于强烈而导致,其实不然,强烈的光线只是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雪盲症并非是由此引起的。所以戴上墨镜同样会得上雪盲症。美国一个权威部门研究得出,引发雪盲症的首要因素,是雪地里空无一物,科学家曾经验证过,人的眼睛其实一直在不知疲倦的探索周围的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要是长时间连续搜索而找不到落点,就会因为紧张而失明。
美国陆军根据这个找出了应对学忙着呢的办法,他们派先驱部队,提前在行军路线上插上颜色较深的旗帜,这样在一望无际的白雪中,便出现了一个个醒目的标志,人搜索的目光就有的落点,就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空白引起视神经紧张从而导致失明。
其实,何止雪地会导致雪盲症,没有落点的ppt同样会产生雪盲症。我们周围有多少ppt让人不知所云,找不到重点,我们开的会有多少ppt让人感觉无聊透顶,昏昏欲睡。
Powerpoint顾名思义,就是要让point有power,让我们一眼就能找到,但是很可惜,我们大多数ppt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做到,听完这三个故事,你找到藏在ppt背后的那些核心思维方式了吗?
首先,做ppt要学会讲故事,不能勾起观众的注意力,后面的一切都免谈。第二个,做ppt就像盖房子,它需要一个结构化的蓝图,逻辑清晰,丝丝入扣。最后,ppt天生是视觉化的东西,不能给人视觉化的冲击,不能让观众一目了然,终究是没有power,没有point的powerpoint。但是,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悖论,一个没有power又没point的东西怎么能叫PowerPoint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出既有Power又有Point的PPT呢?做一个ppt不求做的多华丽,多酷炫,多精美,只要能满足两个条件,有power,有point。我们就觉得这个ppt是一个合格的ppt了。不要以为做一个合格的ppt很容易,能称得上合格的寥寥无几。另外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很多人做不好ppt,不去自身找原因,而去抱怨这个软件不好。就像我们小时候写字,字写的不好看,就说用的笔不好,从来不说自己写字本来就难看。
针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开始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其实我们真的不懂ppt,为了证实我的观点。
我们举几个例子,这张全是字,密密麻麻像是一堵墙,这么多的字,让人完全不知道重点在哪?既然做ppt,你的point在哪呢?
还有这张,在这里很严肃的说,作为一名演讲者,把自己要说的话全放在ppt上是一种很傻的做法。如果这样,观众直接看ppt就可以了,还要你站在那里干嘛呢? 这张,大家看看有哪不对吗?配色,是想让人看清ppt,还是不想让人看清ppt呢?作为一个演讲者,完全不考虑观众的体验。
再举一个例子,这张,比上面几张好那么一丢丢,但是和上面的毛病差不多,文字过多,让人找不到重点,powerpoint从字面上翻译就是强有力的点,如果ppt找不到重点,那还要ppt干嘛呢?
最后我们再看几张,无论是艺术字,剪贴画,还是模板,给人的感觉就是low,剪贴画给人感觉很弱智,艺术字一点没有艺术感,模板花花绿绿也毫无设计感。
如果你认真观察周围的ppt,你会发现,很多ppt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字太多,懒得看;配色差,不好看;没重点,不想看。总之,虽然上面几个例子也叫ppt,但完全找不到我们想要的point,更别说我们想要的power。归根结底,我们做不出power,做不出point,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正确认识ppt。
那么我们回到本节课起点,一起回答一下,学习ppt必须要面对的终极问题,ppt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看到这个问题就来气了,ppt是微软出的一款办公软件,这个谁都知道,这个当然是人尽皆知,但是,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我们要问的是,ppt的本质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向大家做一个实验,假如微软CEO任命你为powerpoint软件的市场总监,让你为ppt写一段广告词,你会怎么写呢?
这是化之之设计的广告词,想做报告不被骂,用好ppt;想要甲方不说no,用好ppt;想从风投拉到钱,用好ppt。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在工作时你都会用ppt和对方沟通。
到头来,你会发现,ppt,其实是一种沟通方式。
而作为沟通方式,ppt需要满足三个目的。让沟通更准确,让沟通更高效,让沟通更生动。Ppt能让我们的沟通更准确更高效,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能用语言描述一个事物的过程,但是很难把这个过程最小化,而ppt正好弥补了这一个短板,例如,向听众解释如何到达某个地方,需要先怎样,后怎样,然后再怎样,说了老半天,可能听众听不懂还记不住,而有了ppt,地图往上一放,路线往上一标,听众一目了然,不需要你多费口舌,直接用声音传递信息往往是很难精确的,于是人们发明了文字,ppt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就是要辅助演讲,让传达的内容更准确,同时人的大脑也更容易记住具象化的内容,一句话听完可能很快就会忘记,而如果观众能看到,就不太容易忘记。另外一点,ppt能让我们的沟通更加生动,举一个例子,由于垂直手机延迟发布的原因,有一些粉丝最终离他而去,语言上很难描述,结果在演讲上用了这张图片,一个孤单向着夕阳走去的背影,生动展现出一个人无奈的形象。说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搞清楚ppt具体是什么了,PPT是辅助沟通,使沟通更加准确、高效、生动的一种重要工具。Ppt被广泛使用,像微信一样,成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知道了什么是ppt,好ppt的标准也就呼之欲出了。什么是好的PPT?让沟通的体验变得更好的PPT就是好的PPT。具体说来,就是让沟通变得更准确,更高效,更生动。这三个要求,总结为了ppt三段论,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首先,这三个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准确是第一要求,没有准确这个大前提,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我们会追求沟通的高效,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高效的追求更是超越以往任何时代,如果准确和高效都没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做些创新,让ppt变得更加生动,让ppt给别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除了递进,ppt这三个要求之间还要寻求一种平衡。准确是第一要求,但同时要在准确的前提下使沟通更加高效,更加生动。不能为了准确,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放在ppt上,结果搞的满屏都是文字,让人找不到重点,这就违反高效原则。同样,也不能盲目的为了生动,为每张图,每个字都加上动作,文字图片飞来飞去让人眼花缭乱,这样,同样违背高效原则。总之,三者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
在明确了ppt是什么和好ppt的标准之后,我们再回头看举的那些反例,我们其实很多时候把ppt做成了四不像,有些人把ppt做成了word,满屏都是字,让人懒得看;有些人把ppt当成excel,对着一张密密麻麻的ppt表格讲半天,这样讲,换成谁听了都会犯困;有些人把ppt当成了ps,搞的整张ppt五颜六色,眼花缭乱,看着狂拽酷炫,其实非常难看;还有人把ppt当成了视频特效软件,各种特效动作吊炸天。得出结论,正是因为我们没搞清楚ppt是什么,才会做出四不像的ppt。如果我们明确了ppt的作用,ppt将会成为辅助我们沟通的强大工具。
总结一下刚讲过的内容,通过三个故事,从感性层面上重新认识ppt,以及想要做好ppt必须具备的三个重要思维,故事化思维,结构化思维和视觉化思维。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面案例总结了常犯错误,这些错误让我们意识到,其实我们并不懂ppt,我们需要重新认识ppt。最后一部分,我们站在沟通的角度,抽丝剥茧的分析了ppt的本质,ppt本质上是帮助我们沟通,使沟通更加准确、高效、生动的一种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