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2016年学考复习资料最新修订
《民族团结》2016年学考复习资料 第一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五个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二、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 1、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
3、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源多流
1、古代,以炎黄部族集团为主流,以周边不同部族为支源,各部族集团通过夏商西周千余年的各种形式的互动交往融合形成了今天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2、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民族集团,加上华夷五方之民,交错居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婚联姻不断出现,政治上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初具雏形。
四、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
1、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
2、古代的自在民族阶段
(1)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各民族大融合
(3)元明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 趋稳定
3、近现代的自觉民族阶段
(1)1840年后从自发逐渐走向自觉的联合(2)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
(3)“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4、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发展新阶段(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当代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完成。(2)、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前统一。(3)、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正在走向新的伟大复兴。
五、新疆各民族在融合中发展
1、多民族共同聚居,共同生活,共同开发,是新疆历史的重要特点。
2、秦朝、汉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形成的时期。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
1、内涵: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特点:(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
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特点
1、“一体”“多元”的含义
(1)“多元”: 各民族都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
(2)“一体”: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2、“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三、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
56个民族既有本族认同,也有对中华民族的高层次认同(并不一定取代和排斥各自的认同),对本民族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相互协调,在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基础上保留并发展本民族的特点,形成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民族复合体。
四、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最本质、最深刻的文化特征,集中反映民族的特有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本质: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共同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2)团结统一:崇尚团结统一、反对分裂。
(3)爱好和平: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拼搏、节俭勤奋、不屈不挠。
(5)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开拓进取。
五、长城和天安门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第三课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对爱国感情的提高和升华,是关于爱国的系统思想观点,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祖国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及尊严感的统一。
二、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征
1、主 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内在要求----坚持对外开放
3、具体体现----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祖国利益紧密相连
4、崇高境界----紧跟时代节拍,改革创新
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
1、必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2、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为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四大文明”贡献力量。
3、必须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
4、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培养爱国之情,坚定报国之志,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
第四课 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最高利益
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实现了新疆与内地在政治制度上的统一管理。
一、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意义
1、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础(1)、带来辽阔疆域、强大的国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繁荣的局面。(2)、促进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的双向交流,增强民族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3)、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各民族的向心力,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保障(1)、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为重要;(2)、可以形成反对外来侵略的强大力量;(3)、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4)、分裂会破坏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阻隔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延缓民族进步,削弱国力。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前提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华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下来;(2)中华民族每一段强盛时期,都是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和睦相处的时期;(3)近代以来,国家一度陷入分裂的危机,外强入侵,国破家亡,民族尊严受到严重伤害;
(4)在中共领导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祖国日益强盛,各族人民同享强国尊严。
历史表明: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二、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统一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文化认同,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社会意识。
2、民族分裂主义是分裂祖国的邪恶势力,煽动民族矛盾,制造民族纠纷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
3、、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台独”、“藏独”、“东突”等。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三、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第五课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民族团结的含义
1、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相互适应、友好和睦的关系,是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理想、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 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2、在我国,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
1、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2、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
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和边防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国家才能繁荣昌盛,56个民族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3、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因素
三、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立场:民族团结是福
民族分裂是祸
1、“五个相互”: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支持。
2、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及以民族基本知识。
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团结思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四个人人”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四、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1、学习、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思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积极参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光荣、破坏民族团结可耻的浓厚氛围。
4、努力做到“四个人人”和“五个互相”
5、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冒犯少数民族禁忌。
第六课 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一、新疆在祖国大家庭中发展进步
1、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3、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5、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6、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7、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二、发展是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途径的原因
1、发展是当今时代振兴中华的客观要求。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振兴中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要靠发展。
2、发展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坚实的物 质基础。
3、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的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上。发展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是解决民族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
(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
1、“两个共同”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体现,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概括。
2、既是我党经验归纳,也是对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既顺应伟大复兴的要求,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4、既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深刻内涵,也准确阐明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是行动纲领。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三)国家的支持帮助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相结合
四、为什么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1、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在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2、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国家的支持帮助与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相结合(怎样实现发展?)
1、党和国家把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
2、关键取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3、离不开兄弟省市的支持帮助。对口援疆:中央决定,2010.3.30.19省市对口援疆。
六、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意义
1、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
2、是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
3、揭示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做好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向,有丰富的内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七、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含义: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主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各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各民族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充分展现。
第七课 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策保障
一、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3)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4)积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5)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政策;(6)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互相尊重;(7)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1、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社会地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任何民族没有特权。
2、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平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
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十项政策措施:
1、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2、优先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4、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5、采取特殊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6、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7、不断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
8、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9、组织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
10、照顾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需要。
四、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1、重视培养、使用。德才兼备、适当比例。
2、要紧行爱国主义教育。
3、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4、不断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5、各族干部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充分信任、密切合作。共同作贡献。
五、保障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1、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也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
2、民族自治地方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3、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出版物的编辑和出版,4、保障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
六、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1、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2、尊重饮食习惯、尊重照顾年节习惯、婚姻习惯、丧葬习俗,在大众传媒中防止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
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八课 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法律保障
一、新疆制定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1、两大依据:根本大法:《宪法》、基本法律:《民族区域自治法》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于2010年2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首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二、宪法是维护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大法的原因
1、宪法总结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了国家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宪法确立了民族平等和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3、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4、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的基本制度,为维护民族团结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
1、实质:要坚持国家统一领导,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
2、《民族区域自治法》如何体现民族团原则?
(1)、把促进民族团结上升为国家意志,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2)、规定自治机关应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
3、自治机关要团结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建设民
族自治地方;
4、各民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
5、规定自治机关对本地方内各民族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组干部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四、坚决维护法律尊严,确保中华民族大团结
1、维护法律尊严,妥善处理民族事务。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事务统一、尊严和权威。
现阶段,我国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方式: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
2、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怎样维护?)(1)、要树立法治观念,明确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与义务。(2)、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五、《刑法》对危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行为予以处罚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犯罪行为。
3、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的犯罪行为。
4、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犯罪行为。
六、新中华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 1、1982年颁布新《宪法》 2、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3、1993年颁布《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4、2001年修订《民族区域自治法》 5、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间:1955年10月1日
3、两个重要原则
(1)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之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各自治机关是国家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2)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是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原因)(1)、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利益相一致。(2)、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3)、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4)、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情况
(1)现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2)新疆:三级自治地方并存: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八、宗教信仰自由
1、含义(1)公民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3)同一宗教中的教派
(4)过去、现在信教的自由。
2、保障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1)国家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政府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坚持宗教与政治分离原则、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打击宗教极端势力。(4)宗教不干预教育、司法、计划生育。(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第二篇:2018学考时政复习资料(终稿)
2018时政参考资料
1.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
7月7日,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贯通。这一工程先后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被称为的“世纪工程”。
2.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3.国歌法正式施行
2017 年9 月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该法于2017 年10 月1 日正式施行。国歌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继国旗法、国徽法之后,又一部维护国家象征尊严的法律出台。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5.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7年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6.济南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济南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7.授予南仁东“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17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南仁东“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8.追授陈叶翠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陈叶翠,曾任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5年来,她以社区为家,把全部心思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带领社区党员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17年11月24日,省委宣传部追授陈叶翠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9.第四个国家宪法日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暨第十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10.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7“感动中国”团体奖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2018年3月1日,2017“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将团体奖颁给“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11.北京冬奥冬残奥会会徽正式亮相
2017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正式亮相。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冬残奥会会徽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
12.王泽山、侯云德获20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13.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台阶
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稳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5%左右。
14.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立
2018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标志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山东将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中先行先试、提供示范。
15.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8年3月5日-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议还同时选举栗战书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王岐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
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该法是为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而制定的法律。
16.中国选手武大靖获得冬奥会男子项目首金
2018年2月22日晚,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平昌冬奥会的首枚金牌。17.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
2018年4月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18.我国科技发展成就
(1)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成功首飞。这架大飞机带动了国内飞机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
(2)2017年5月18日,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3)8月10日,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使得我国在量子通讯领域达到新高度。
(4)9月21日,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5)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 ”卫星,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6)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将正式验收,又一“大国重器”交付使用。
(7)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成功。
第三篇:2014学考复习资料极简版填空02
1、西周实行____制和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宗法制。秦朝首创_____制、_______制、在地方全面推行____制。汉武帝颁布_____,王国越分越小。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把兵权收归中央,派_____担任地方长官;元朝实行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明太祖废除_____,明成祖时______出现;清朝_____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_____。汉朝实行察举制,以_____为标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以____为标准;隋朝创立科举制,以_______为标准。科举制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_______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__________》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_________》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统治和_____制度,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对近代欧美国家的____和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________制确立,____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法国_____政体,_____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__________政体。1721年开始形成英国责任内阁制,特点是: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成为____;内阁对____负责。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________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于______、行政权归于______、司法权归于_______)。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________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____精神,但允许______制存在,具有局限性。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________制,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宪法。
3、____年《南京条约》割______给英国,赔款__________,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处通商口岸。____年《天津条约》允许_________进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____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为商埠,割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英法赔款各增至________白银。____年《马关条约》割________、台湾等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______白银,开放____、____、____、____为商埠;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____。_____年《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______两,本息合计9.8亿两;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______性质的组织;改________为外务部。鸦片战争使中国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_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____,正式与清政府对峙。《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_____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________》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平壤战役、_____战役、辽东战役、_____战役。北伐战争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____会战、____会战、____会战、_____会战;1940年敌后战场组织____大战。侵华日军制造了____大屠杀、____惨案、______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____年成立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________革命政党,1911年____起义爆发,____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_____。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的开端。1924年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_____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______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八七会议清算了______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_____革命的总方针。____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整个_____;_____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____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共_____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1947年挺进______,揭开战略反攻序幕。1948—1949年,解放军发动了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____年香港回归,____年澳门回归,是邓小平________构想的成功实践。1992年达成“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5、辛亥革命是一次________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__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_____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4—____年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________;铸就了长征精神。抗战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__________。
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________、_______制度。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基本形成了_________制度。为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行了__________制度。1978
年提出了“有法可依,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法》。____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组织法》,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7、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成就:提出______________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________、扫庐请客和一边倒;_____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____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______会议;1955年参加_____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70年代:_____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_______访华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__________访华,中日建交。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展以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举行__________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建立__________并发挥主导作用。
8、_____年《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___________制度,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将___________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47年美国提出__________,标志着冷战开始;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________计划;____年北约成立和_____年华约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196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成立欧共体,____年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变为_________实体;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了_____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由于进行了____改革、美国的帮助、____战争的刺激、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提出_________,20世纪___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提出成为____大国的目标。
9、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_________。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法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时期推行的________政策,都是_____经济的产物,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唐朝形成________两大制瓷系统,_____时期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北宋出现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城市_____的界限和_____限制被打破。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_____。洋务派的近代军事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代民用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办了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_____年代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世纪末____发展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2—1919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_____年代较快发展的原因: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运动”,基本统一全国。近代阻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迫和束缚。
11、1953—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______。1958年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_________为工作中心,是改革开放的起点。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主要是在全国普遍实行以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__________经济共同发展;实行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1990年开放开发_____。____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体制的目标。1905年电影《_____》首映成功,标志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____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12、15—16世纪______发现美洲,达·伽马直达____,_______船队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_____开始出现;贸易中心从_______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西欧_________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____世纪的_____商船数量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被称为_________。____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16—18世纪早期殖民侵略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给被侵略地区和人民带来破坏和灾难,使世界市场进一步_____。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____时代;____取代手工工场;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_____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世界市场_________。1870年左右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西门子发明
了_______,______发明了电灯,_____发明了电话;影响有:产生了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_____工业成为工业主要成分,形成了____组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944年建立的__________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也加强了美国在_______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989年成立________,1993年成立_____,1994年美、加、墨建立__________,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____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既是_____,也是_____,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必须在____中谋求发展。_____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完整的_________体系,但也给本国经济带来压力和挑战。
13、1929—1933年经济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爆发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矛盾存在,贫富差距扩大,_______和________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____投机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_____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_____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________”等社会福利政策;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改善,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_________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有:盛行_______主义经济理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推行________政策;_________迅速发展超过一、二产业;90年代美国出现新经济,即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4、1921年苏俄实行_____政策,以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稳定了政治形势。“斯大林模式”是优先发展______,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______经济,推行农业______;这一模式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为后来_______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_____和_____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对农民的剥夺太重,压制了____和_____的积极性。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分别在_____、_____方面。
15、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____主张仁、礼、有教无类;____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____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____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祸福相倚。法家_____主张以法治国,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西汉董仲舒为适应中央集权需要,提出“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主张;为了加强君权,宣扬“_________”,提出天人感应;提出“________”的道德标准。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____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宋朝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他们认为_____是万物的本源,存天理灭人欲,提出“________”的认识论。陆王心学是______和______的学说。明清时期的思想家_____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黄宗羲抨击________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主张________;_______具有唯物思想。
16、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_____________”;苏格拉底提出“________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_______主张贤人治国,为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斯多德关注自然界和_______。14—17世纪由于意大利________________,资产阶级要求打破神学的束缚,以________为核心的文艺复兴兴起,文学三杰是_____、_______、_______。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_________,宗教改革开始;新教三大教派是______、_______、______;宗教改革使民众开始打破对________的迷信,_______得到传播和发展。17—18世纪随着_______的重大进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_______和______的压迫,启蒙运动兴起。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倡导_______制,提倡天赋人权;__________著《论法的精神》,提出________学说;卢梭主张人民主权、_________;______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提出人非工具,要自由也要_____。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封建专制统治,为_________作了思想动员。
17、鸦片战争后,魏源著《_________》,阐述了“_____________”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___________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后,______、_______、______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戊戌变法,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一战期间,1915年_____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还有____、_____、_____;倡导____和_____(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旧文学;冲击了_______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________的传播创
造条件。_______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_____阶级学造器物、_____阶级仿行制度、再到思想解放的过程。
18、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_______的理论指导(民族主义即“_______,________”,用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民权主义即“_______”,用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________”,用社会革命改善民生。)1924年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实际确立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思想;____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________,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________。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等。“三个代表”即中共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的发展要求、_______的前进方向,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
19、《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成书于东汉的《________》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元朝郭守敬的《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是西汉《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_______》、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________》。东汉张仲景著《_________》,明朝______著《本草纲目》。战国发明司南,东汉____改进造纸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北宋_____发明活字印刷;四大发明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孔子编《____》奠定了古典文学_____主义的基础;屈原的《离骚》具有_______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开放与繁荣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_____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婉约派的_____、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______是宋词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是元曲的代表人物。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_____、楷书的演变。楷书____价值高,草书____价值高,行书雅俗共赏。王羲之的《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魏晋的______有《女史箴图》,隋朝_____有《________》,唐朝阎立本有《________》,吴道子有《__________》,北宋_______有《清明上河图》。元明清_____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如元代_____《墨梅图》、明代徐渭《___________》、清代_____《墨兰图》。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于____年间形成京剧。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的______和________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振奋了民族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73年______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_。1956年毛泽东提出____问题上百花齐放、____问题上百家争鸣。1983年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面向_______,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5年提出_______战略。
20、1687年牛顿著《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定律,形成经典力学体系,促进了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__________,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爱恩斯坦创立______,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_______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859年达尔文发表《__________》标志着进化论的创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的看法,有力挑战了________。瓦特改良蒸汽机广泛采用,真正意义上的_________逐渐形成;互联网促使______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______的步伐,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新古典主义美术杰作有法国大卫的《_______》《拿破仑加冕》,______的《泉》。印象派美术杰作有法国____的《日出·印象》,荷兰_____的《向日葵》。浪漫主义文艺杰作有法国雨果《________》,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拉克洛瓦的《____________》。欧美现实主义文艺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如______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法国米勒的《______》《拾穗者》,俄罗斯_____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现代主义文艺杰作有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_______的《________》,西班牙毕加索的《_________》。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______,约翰·施特劳斯的《___________》、柴可夫斯基的《________》闻名世界。
第四篇:养猪学复习资料
注:其他题目请大家对照08的那份复习
1.简述宏观衡量养猪生产的主要指标,掌握出栏率、猪粮食比价等名词概念 出栏率、平均胴体重、母猪年提供出栏肉猪数、胴体瘦肉率、猪粮比价
出栏率=(年出栏商品猪的头数/年平均存栏头数)*100%,年平均存栏头数一般用(年初的存栏数+年末的存栏数)/2来表示,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综合指标。猪粮比价:指出栏商品肉猪单位重量收购价格与粮食价格的比例,粮食价格一般指玉米价格。
2.从家猪和野猪的形态特征变化
(一)野猪
体躯小,前重后轻 皮厚、毛粗、绒毛 黑、灰、棕色
吻、齿发达,杂食 性成熟晚、季节发情 昼伏夜出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
——生存和竞争的需要,形态与特征与野生环境相适应。
(二)家猪
体格大,前轻后重 皮薄、毛稀、无绒毛 毛色不一,光泽
头短、吻齿退化、杂食 性成熟提早,常年发情 白天活动
家猪是由野猪进行来的
——符合人类的需要,形态和特征与产肉性能相适应。3.依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猪生来就是被吃掉的动物”
猪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因自然选择和人工作用,逐渐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生物特性,不同的猪有共性,又各有独特之处,这种共性称之为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力强
二、生长期短,周转快
三、食性广,利用饲料广泛(杂食性)
四、肉质好,屠宰率高
五、适应性强,分布广
六、嗅觉发达,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七、喜清洁,易调教
八、对环境反应敏感
九、定居漫游,群居次序明显
4.中国地方猪种主要有哪些种质特性,保种与利用相结合,分析对中国优良品种猪进行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5.引入猪种主要有哪些种质特性,如何在生产中对引入品种进行合理利用?(补充)利用:
(一)约克夏猪(大白)
“全能品种”(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
(二)长白猪(兰德瑞斯)做父母本都可以
(三)杜洛克猪
世界著名瘦肉型终端父本
(四)汉普夏猪
世界著名瘦肉型终端父本
(五)皮特兰猪
• 眼肌面积大、胴体瘦肉率高
• 肉质不佳,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一般 6.主要数量性状
7.主要质量性状,毛色的遗传规律 8.猪主要遗传缺陷的表征及危害
9.应激综合征的表现、氟烷测定及其优缺点 10.性能测定、性能测定方案分类、特点 11.种猪选择原则、阶段选种规程 12.专门化品系、配套系
13.杂种优势、分类、表现规律 14.杂交繁育体系、各层次的任务 15.饲料配合考虑因素
16.母猪的年生产力,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途径 17.种公猪和管理与利用 18.种猪的淘汰
1、公猪
• 配种能力下降 • 精液品质下降 • 其它
• 一般年淘汰率30%以上
2、母猪
• 年老(7胎次以上)
• 久配不孕(二个发情期配不上种)• 无奶 • 疾病
• 其它(习惯流产、拐、残……)• 一般淘汰率25%~30% 19.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措施 20.发情鉴定
21.适时配种分析要点
22.提高母猪产仔数的配种方法 23.人工授精优点 24.妊娠检查的方法
25.胚胎发育胚胎死亡三个关键时期 26.胚胎死亡原因分析 27.妊娠母猪体增重与组成 28.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9.接产技术、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要点(补充)接产技术
• 温暖、干燥、舒适、卫生、安静
1.仔猪产出后立即掏出口鼻、擦净全身黏液,放入保姆箱 2.断脐、消毒 3.剪牙、断尾 4.仔猪编号 5.称重、登记
6.吃足初乳,必要时人工辅助 7.假死仔猪急救 8.难产处理 30.初乳
31.影响泌乳量的因素
品种、胎次、带仔数、饲养管理 32.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33.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成熟
3.缺乏先天的免疫力,容易生病 4.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34.分析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与提高措施 主要原因: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成熟
3.缺乏先天的免疫力,容易生病
二、哺乳仔猪死亡分析 1.死亡直接原因 • 压、踩、咬死 • 弱仔、发育不良 • 疾病
2.死亡间接原因 • 初生重 • 饲养管理 • 设备设施 提高措施:(1)猪场的规划建设(2)猪的饲养管理 • 及早吃足初乳 • 仔猪保温防压
• 2~3天进行仔猪补铁 • 固定乳头
• 寄养(最好吃足初乳再寄养)• 预防腹泻 • 提早开食补料 • 及时补水(3)猪场规范化管理
35.适时断奶的因素分析 确定断奶日龄应考虑因素
(1)仔猪的适应性 ①乳猪提前补料
②搞好三个过度------圈舍逐渐过度、饲料逐渐过度、采食逐渐过度(2)设备、饲料、管理
①网床培育------温暖、干燥、舒适、卫生
②使用优质饲料------适口性好、易消化、抗原性小 ③饮水干净、充足
④合理分群,密度适宜 ⑤驯练定点排粪尿 ⑥控制和减少腹泻
⑦逐渐加大仔猪的采食量(3)母猪产仔后的恢复(4)一般21 ~35d
36.建立SPF猪群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SPF猪是无特定病原猪的简称。SPF猪群建立后,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四大传染病的传染,也可以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提高猪的成活率、增重和降低饲料消耗,缩短育肥期,降低生产成本。方法:(1)母猪临产前剖腹取胎或无菌接产
(2)隔离饲养
(3)产生下一代SPF猪
37.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生产中如何利用规律合理组织生产
规律:
一、体重的增长
• 生长发育的综合度量指标
• 绝对增重(日增重)随月龄增加而增大,相对增重(生长强度)随月龄的增加而减小,成年时稳定在一定水平。
二、体组织的生长
1.神经>骨骼>肌肉>脂肪 • 生长顺序和强度不同
2.体组织发育高峰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期的长短与品种类型和营养水平有关 • 早熟易肥品种生长发育期较短,脂肪沉积高峰出现的较早 • 瘦肉型品种生长发育期较长,脂肪沉积高峰出现的较晚 3.脂肪组织的沉积顺序 • 腹腔>皮下>肌间 4.各组织生长速率不同
两个生长波:第一个:从颅骨开始分为两支,向下伸向颅面,向后移至腰部;第二个:由四肢下部开始,向上移行到驱干和腰部,两个生长波在腰部汇合。
三、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1.幼龄时猪体相对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的含量较高,随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2.猪体脂肪幼龄时相对较低,以后则迅速增加;
3.体内相对水分和脂肪变化最大,蛋白质、矿物质的变化较小。
利用:
1.猪发育规律既是遗传的又是可塑的 • 定向选育 • 控制表达
2.后备猪培育中控制性成熟与体成熟趋于同步,使其具备良好的种用体型。3.商品猪利用好生长强度大、生长速度快的关键时期 4.利用规律调整猪的胴体品质 5.确定适宜的屠宰体重
38.分析论述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适宜的品种与杂交组合
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与断奶重
三、适宜的饲料营养水平• 能量
• 蛋白质的质、量,CP %=18,16,14 • 矿物质、维生素 • 粗纤维 • 添加剂
四、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育肥方式和饲喂方法
育肥方式:阶段育肥法、直线育肥法
饲喂方法:自由采食、限量饲喂、二者结合
(二)饲料调制------粒度、熟化、料型
(三)饲喂次数:2~3次/日
(四)饮水------充足、洁净、卫生、方便
(五)促生长剂的应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中草药制剂、生长促进剂
(六)合理的分群及调教
(七)去势、防疫和驱虫------公猪15d内去势
(八)管理制度
五、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和湿度(16~23℃)
(二)密度和卫生
(三)气流
(四)光照
(五)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
(六)噪声
六、适时屠宰
39.PSE肉、DFD肉
(一)PSE肉
• 猪宰后出现肌肉颜色苍白(Pale)质地松软无弹性或柔软(Soft)和汁液渗出(Exudative)征状。
(二)DFD肉
• 宰前猪处于低而长期的应激下,宰后肌肉颜色外观呈现黑暗色(dark)质地坚硬(firm),表面干燥(dry)的征状,即DFD肉。40.分析猪适时屠宰考虑因素及体重
(一)影响猪屠宰体重的主要因素 • 生长发育规律 • 市场要求 • 售价
(二)适宜屠宰体重
• 地方品种75 ~90Kg • 引入品种100 ~120Kg
41.简述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育肥方式和饲喂方法
育肥方式:阶段育肥法、直线育肥法
饲喂方法:自由采食、限量饲喂、二者结合
(二)饲料调制------粒度、熟化、料型
(三)饲喂次数:2~3次/日
早、中、晚食欲不同:35%、25%、40%
(四)饮水------夏季多,充足、洁净、卫生、方便
(五)促生长剂的应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中草药制剂、生长促进剂
(六)合理的分群及调教
(七)去势、防疫和驱虫------公猪15d内去势,母猪一般不去势
(八)管理制度
42.简述养猪生产中环境控制要点
(一)温度和湿度(16~23℃、50~70%)
(二)密度和卫生
(三)气流
(四)光照
(五)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
(六)噪声
43.后备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塑造理想的种用体况
(1)群养或单养------公猪最好单养,母猪最好群养(2)基础免疫要牢固(3)建立免疫适应体系(4)环境管理适宜
• 饲养密度大于2平方米/头 • 足够的运动
• 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5)适当限饲,掌握适宜的膘情(6)用公猪进行发情刺激(7)利用淘汰
①利用—年龄、体重、背膘厚 • 地方品种
6-8月龄,体重60-70Kg • 引入品种
7.5~8个月,体重100~120Kg ②淘汰:10~12月后
44.猪肉卫生标准指标主要内容
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 45.简述猪场建设关键点
(一)隔离防疫
(二)猪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控制
(三)管理方便
(四)降低运行费用
(五)减少环境污染
(六)降低投资
(七)可持续发展
46.污水处理方法与原理 • 按作用原理分为:
1.物理处理法—固液分离、沉淀、过滤
2.化学处理法—中和、絮凝沉淀、氧化还原 3.物理化学处理法—吸附、离子交换
4.生物处理法(微生物的代谢分解有机物)• 厌氧处理(沼气)
• 好氧处理(曝气、生物膜)47.腐熟堆肥条件 ①保持好氧环境
②水分含量40%~60% ③碳氮比26~35:1,鲜猪粪8~13:1 48.沼气产生的原理与条件
原理:厌氧微生物分解粪污含碳有机物 条件:
1.温度(常温25~35℃)2.酸碱度(PH值6.5~7.5)3.碳氮比25~30:1 4.固态有机物含量1.6~1.8kg/m3 5.适宜的容积0.15m3/头存栏猪
第五篇: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一、社会保障的作用: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1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2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3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4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5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1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2捉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1社会保障以法律为依据,实行明显的强制性分配;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使用的社会性;3社会保障形式多样,具有复杂性);
二、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
1、失业者必须符合劳动年龄条件;
2、失业必须是非自愿失业;
3、失业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条件;
4、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三、工伤保险的基本含义是:国家和社会用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四、工伤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1、有过失补偿理论;
2、雇主责任补偿理论;
3、无过失补偿理论;
4、工伤预防与工伤补偿;
5、工伤补偿与职业康复;
五、医疗保险的涵义:是国家通过立法对被保险人非因工疾病或患病或伤残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并失去收入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
六、养老保险的概念: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七、社会救助的概念: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撑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无生活来源、丧失工作能力者,以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向一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难者,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以使被救助者能继续生存下去。
八、社会福利的含义:是国家及各社会团体为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举办的公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和集体福利事业。
九、现阶段国家抚恤和群众优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优抚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暴露得更加突出,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抚恤祖标准偏低,长期滞后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所规定的标准;优抚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极大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房屋破旧,年久失修,设备简陋,有待更新;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的政策落实不够;等等。思路:
1、依照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适时调整制定优抚对象的伤残抚恤对象的伤残抚恤(保健)金、定期抚恤金及各项生活补助费,建立一种抚恤补助标准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自然增长的机制;
2、调整伤残军人、烈属、在乡红军老战士抚恤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对在乡老复员军人给予定期定量补助,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拨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国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当地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标准,高于中央统一标准部分,所需经费由地方解决;
3、为了缓解优抚事业单位资金不足的矛盾,在国家财政不断增加对优抚事业单位专项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强优抚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支持优抚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服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确保重残、伤病、孤老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烈士纪念建筑物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阵地作用和抚慰优抚对象的功能,要本着“分级管理、分级维修”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在现有维修经费基础上逐步增加投入,维护好各级烈士纪念建筑物。
4、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提高抚恤保障的社会化水平。采取国家投入、社会捐助、群众优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扰抚对象的突出困难,不断拓宽拥军优属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容,建立相应的制度法规为优抚对象提供生活保障服务。
十、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原则和方向:首先,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其次,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要遵循收益性原则;
十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现状:
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4、优抚保障;存在的问题:
1、多头管理;
2、政事合一(1社会保障收支总量很难统计,2难以提高基金营运效率和保值增值)
3、社会保障缺乏监督管理;
4、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