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剖析盈余管理的目的
剖析盈余管理目的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
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
第二篇:盈余管理现状
一、我国盈余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的基石。社会监督是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拥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自主权。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约,理财权力越大,就更需要会计监督。因此,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领域中出现的盈余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因此,要从会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同时着手,建立起一个由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群众参与其中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体系,只有通过内外两方的共同监督之下,盈余造假现象才可以得到彻底的杜绝。
第三篇: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盈余管理作为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话题,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和研究方法的描述多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盈余管理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盈余管理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再此基础上对盈余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应计利润;动机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一般可以从“信息观”和“经济收益观”两个角度来理解。Scott、Schipper和Healy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目前学术界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WilliamK.Scott(2000)是最早给盈余管理下定义的。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背GAAP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理人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行为。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将盈余管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之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Scott从经济收益观的角度,强调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制。在此观点下,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令管理者满意的财务成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满意与否的重要依据;而Schipper(1989)则认为,以信息观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信息观认为,盈利是许多决策和判断的重要信号,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便在于其具有“信息含量”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即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为目的而对财务报告对外披露过程进行干预和歪曲控制的“一种披露管理”。在此定义下,盈余管理不仅是对财务结果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涉及的盈余管理范围比前者大;Healy和Wha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Healy和Whalen的定义也是广义的,将改变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和规划交易也包括在盈余管理的范围内,并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问题。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利润结果。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盈余管理是否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即盈余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盈余管理的方法是仅指会计方法还是包括非会计方法,如交易的构建和交易时点的安排等。孙铮、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空间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又称利润操纵,是指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一)应计利润总额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模型:
(1)Healy模型(1985)。Healy模型是用估计期总体应计利润的平均值来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并假设企业每年的非操纵眭应计利润的均值是不变的。
(2)DeAngd0模型(1986)。与Healy模型有所不同的是,DeAngelo模型是用事件期的上一年的总体应计利润来作为事件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值。
(二)应计利润分离法
由于在计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模型。(1)Jones模型。该模型假设,由于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和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应收应付项目及折旧额等相应的应计利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应该是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
(2)修正的Jones模型,该模型认为,定期增加的信用营业额是营业收入中被人为操纵的部分,所以,回归方程中的营业收人的增量应扣除应收账款的增量。
(3)行业模型。行业模型认为,在同行业公司中,决定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变化是一样的,而不是设计模型来直接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
(4)截面Jones模型、与Jones模型相比,截面Jones模型参数只是不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而是用截面数据估计。
(5)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与修正Jones模型相比,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参数也是用截面数据,而不是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上面5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有些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有些则是截面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根据每个公司估计期时间序列上的数据,估计出每个公司的一个总应计利润和相关主导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因此,时间序列模型需要样本公司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并且要求公司在估计期每进行系统性的盈余管理。截面模型假设样本公司在同一行业中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其实根据事件期每个行业的公司数据,估计每个行业的总应计利润和相关主导变量的回归系数。由于上述5个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所以有关的争议很多,而且实际应用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
(三)具体项目法
具体项目法是专门针对具体的应计利润项目进行的研究。比如,对坏账准备货保险行业的索赔损失准备进行研究。
(四)盈余分布法
会计盈余的某些特定值可能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类特定值被称为会计盈余的临界值。这些临界点通常包括零点、上期盈余和本期财务分析师的预测盈余等。管理当局有进行盈余管理来达到临界点的动机。特别是当实际盈余位于临界点附近时,这种动机更为强烈。盈余分步法就是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临界点附近的不连续分布来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
第四篇: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
管理者当局短期内可以通过操纵盈余来影响公司股票的价格,是因为投资者或相关利益者会通过会计信息来估价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说这一动机主要是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以改变股票价格来看的。比如说企业是否为了上市而提高发行价格;是否为了避免持续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为了企业配股融资而进行盈余管理。
1.提高发行价格的盈余管理动机
根据我国相关条例法规的要求,在我国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近三年连续盈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没有连续三年盈利的话就没有资格申请上市。因此不难理解,一些企业为了上市就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使得自身连续三年盈利。相关学者通过观测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发现,我国企业在IPO的前两年、前一年跟上市当年的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其它年份显著下降。
同样的,企业不仅仅在IPO的时候希望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股价,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避免报告亏损,也同样会采取各种盈余手段提高股价,扭转自身形象。这里所指的亏损公司既包括那些已经报告亏损的企业,还包括濒临亏损的企业。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不够成熟、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亏损企业的退市制度等一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亏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2.为了获得配股融资的资格
很多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无一例外的都准备上市,因为上市可以给企业带来相当的资金和其他好处。通过上市直接融资这种方式成本较低周转还快。在我国,上市公司所需要的配股融资成本低于企业的举债,再加上实现的可能性又比较大。所以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存在有配股的动机。那些具有配股权资格且处在临界值的企业应计利润比处在非临界值企业的应计利润明显要大。也就是说处在具有配股融资的资格的临界公司的应计利润总额指标明显大于其他的上市公司。这就意味了该上市公司很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因此说上市公司业绩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为了达到配股的资格而参与了盈余管理。
在我国对于会计的盈余指标的临界要求也包含在了配股政策中。比如说,1999年以前针对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相关政策明确表示要连续三年超过10%,于是出现了所谓的“10%现象”;在1999年以后又指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找而已指标必须大于10%,同时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要大于6%。于是我国上市公司又出现了“6%现象”。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普遍实行的配股政策是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要符合连续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平均要大于6%。尽管是较为均衡的指标,但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有一定空间来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还会随着配股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配股政策需要政府必要的监管,有研究表明1999年我国推行的配股政策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是有效的。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一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处于改变股价的动机,但是这种动机发生的频率高低还没有得到证实。
第五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3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A、B股)4000多家,其中深市和沪市各占一半的比例,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如为国营企业融资、促进国企改革等。甚至许多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方保护主义情节非常严重。
由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以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控制政策不完善,由此造成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现象,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等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和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仍然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在利用盈余管理谋求暴利。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1、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样,就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社会大众也是一种“欺骗”。
为了减少这种“欺骗”,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这样,广大投资者便能够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进行检查、评估、判断,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益,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能够被广大的投资者理解和接受,能够正确的做出投资判断,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日渐成熟,对公司要求上市的制度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当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满足上市的要求时,公司便会采取盈余管理来扭亏为盈,以达到上市目的,这样造成了证券市场信息的失真,可能影响投资者错误的判断。所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中国来说,是一种普遍及不可忽视的现象,研究和有效的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也是当代社会必须关注的事。
2、研究目的
盈余管理是当今国内外会计学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虽然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也不成熟,对上市公司的规范约束也还不完善,所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盈余管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概括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盈余管理问题的状况,并从公司的治理结构、会计制度等方面来探索和寻找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从而有助于全面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研究内容
首先,提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其次,阐述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然后,分析上市公司能够实现盈余管理的原因,分别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最后,通过以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方法为基础,从而提出一系列控制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夏立军、鹿小楠(2005)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1]。
戴光旭(2008)认为公司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理举措,已是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的迫切问题 [2]。
吴克平(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进行盈余管理 [3]。
张雷(2009)对处在不同盈利程度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各自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4]。
郏宝云(2010)从财务报告角度看,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影响公司股票价值。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了解盈余管理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助于其更深入地认识报告净利润对投资者的有用性 [5]。
2、国外研究现状
Jennifer(2004)指出外部审计师和金融分析师都会对报告盈余产生重要影响,当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能够保持独立性,将会降低被审计单位的盈余管理程度。影响盈余管理的内部管理因素主要是公司的治理结构,而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组成部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管理层薪酬等都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Laux(2009)研究发现,增加 CEO 的股权激励并不会提高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因为股东会因此增加对管理层的监督。
Prawitt(2009)基于 SAS No.65,通过运用 6 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对内部审计进行评价,以实现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程度来度量盈余管理,研究内部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有证据表明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与盈余管理相关。
Zang(2012)发现公司管理层会基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对成本来权衡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行为选择,两种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呈现替代关系。
综合上述国内外的观点,盈余管理是指在法律法规及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各种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运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的辅助信息进行管理,最终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行为;其目的是误导与公司经营业绩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盈余管理的相关阐述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现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盈余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有许多的学者及专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最具代表的有三种:
一、凯瑟琳.雪普(Katherine Schipper,1989)的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当局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威廉斯考特(Willian K 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采取对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兼职最大化的合法行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
三、美国会计学教授保罗-M-希利(Paul M Healy,1999)和詹姆斯-M-瓦伦(James M Wahlen,1999)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以误导利益相关人作出错误决策或者影响基于会计财务数字的契约结果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允许的条件下,通过会计和非会计的手段,改变财务报告的某些数字,控制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导致有些信息不能及时的披露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的面前,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也使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公司股东、高层管理人员等,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资金运营情况、潜在风险、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及内部信息的披露。客体是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即收人减去成本的差额。同时上市公司实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股东还是高层管理人员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虽然一些外部利益相关者及投资者是理性的,具有能够辨别财务信息的能力,但还是有少数的外部相关利益者和投资者是不理性的,所以这就给企业的管理者创造了制造盈余管理的机会,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外部条件
1、会计准则不完善。
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性,所以导致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地带进行盈余管理。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由政府通过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制定的,虽然采取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但他们的最终出发点是政府的利益为首要前提。其次,制定会计准则的人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囊括所有的会计规则,他们只能制定一般的会计准则,所以这就给上市公司创造了实现盈余管理的条件。
会计实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当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活动发生变化时,会计实务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的随之改变,作出相应的更新。但是,已经制定的会计准则很难随着经营活动和会计实务的改变而改变,就算是能够改变,但是也不能跟上企业变化的速度。所以,当上市公司出现新的经济活动时,没有会计准则可寻,企业就会根据主观的态度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存在缺陷
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必须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而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准则有: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重要性性原则等。权责发生制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它以收入或者费用的实际归属时间作为确认时间;而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作为收入或费用的确认时间。这就使得交易发生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交易发生的时间来调整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如果会计信息的漏报或错报可能会改变或者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那么就说明该项信息是重要的。所以,对于重要性原则来讲,会计理论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来说明一项信息是否重要,它只取决于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即企业在确定重要事项时,就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对待。
在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遇到许多含有估计因素的会计方法。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这些都必须依靠会计人员的经验来做出估计,这就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先决条件。
3、政府支持
上市公司能够进行盈余管理,政府机构也占了很大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为了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对上市公司往往抱有支持的态度。因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会推动地方经济,所以政府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通过财政政策来援助上市公司的“业绩”。政府对上市公司的优待包括:税收减免,用地审批,提供贷款等。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公司的经营业绩的提高,从业对整个证券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就变相的导致了盈余管理的产生。虽然现在很多公司都按照《公司法》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但依然存在着缺陷。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股权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就存在着畸形。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存在“一股独大”“两职合一”的现象,持股比例高的股东决定着公司的所有决策,让内部控制机制严重失衡,“关系户”“空降军”也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进而严重影响董事会对经理层的选聘,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控制了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从而使中小股东无法在公司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力。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还不完善,使得经理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盈余管理就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经理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包括企业和自己的,从而会把盈余管理发挥到极致。
2、片面追求业绩
上市公司的领导层为了片面追求业绩,进行盈余管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人的欲望,对金钱和权力的向往。领导层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越大,那么就只会关注公司的业绩状况,从而忽略了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有强烈的欲望,所以他们就会不断的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不考虑盈余管理会给社会经济以及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人性是自私的,不论是公司的股东还是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员工,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早期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工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而现在,工资开始浮动,许多的公司都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而来反映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业绩越好,工资越高,盈余越多。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另外,除了每年工作的年薪之外,他们还会获得非金钱的好处,如声望、前途、公款消费、经验积累的机会等。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看中的是声望和前途,而普通员工看中的是高额的年薪。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是通过盈余信息来反映的。所以上市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
(二)节约税收等费用
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另一目的是避税。由于我国现在的税收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也特别多,就导致了很多的上市公司打着“合理避税”的幌子,通过关联交易把利润从税负高的公司转移到税负低的公司,从而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公司的税收减少,从而增加公司的盈余。另一方面,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25%的比例税率,但是我国又规定了两项照顾性税率——微型企业减免20%和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减免15%.由于公司管理层在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为了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按照照顾性税率来缴纳所得额,往往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三)追求良好的企业形象。
1、维持债务契约关系
在我国,许多的上市公司都与债权人签订了借款合同、保证合同,而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无时无刻都会关注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估企业是否有归还借款的能力,风控严格的债权人还会不定时的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检查。所以,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改变对外报送的盈余信息,造成企业经营状况非常好的假象。
2、加强消费者信任度
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为了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收益率,往往会对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非常严厉,对盈余信息的关注非常大。所以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面子和良好的口碑,通过合法的手段调节盈余信息,让消费者对这个企业产生好感,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利润。
(四)降低政治成本
由于各地政府的管理措施存在着差异,某些上市公司就会面临着严格的地方管制和监控。一旦公司的财务成果高于一定的界限,公司就会遭受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营情况。所以公司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层常常采用将其利润递延至未来的会计政策,从而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的情况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整报告盈余。对于报告盈余较高的企业,政府迫于各种压力,通常会对其开征新税,进行管理或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战略性企业、特大型企业、垄断性企业,更加能够引起媒体、政府、消费者的注意。
(五)促进企业的融资业务
上市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还包括促进企业的融资业务。上市公司除了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融资来满足公司大量的资金需求。但是银行往往会和公司签订条件严格的借款合同,同时还会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等。企业为了达到银行融资的条件,就会进行盈余管理,一方面获得了银行的支持,避免利益流失,另一方面银行也因为企业最大限度的满足债务条款而使得银行的投资利益最大化,形成双赢的局面。所以,盈余管理可以帮助公司满足债务条款和融资的目的。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一)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
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存货计价的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变更等。虽然会计准则的一致性要求会计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那种会计政策和估计是恰当的,所以公司管理层往往根据自身的利益来变更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是实现盈余管理的方法中成本最低、变更程序最容易的。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因变更会计估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导致2012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了6.89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5.85亿元,从而提高了盈余利润。
2013年11月29日金地集团发出声明,公司决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自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此次会计政策变更需对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经初步测算,此次会计政策变更将增加公司2012年初所有者权益约21亿元,增加公司2012年净利润约4亿元,增加公司2013净利润约13亿元。
(二)非经常性损益
与企业的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但却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正常的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即为非经常性损益。上市公司在面对差业绩的时候,会通过出售资产、转让股权、税收减免等措施来弥补亏损,从而来调整财务报告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2013年已公布年报的1740家上市公司中,有189家公司借助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为盈。例如,深国商(深圳市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净利润为23.21亿元,非经常性损益24.4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1.23亿元。而深国商控股的子公司在建投资性房地产皇庭广场完工,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并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产生收益54.58亿元,对公司的业绩贡献颇大。
(三)关联交易
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都被称为关联交易,如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代理和租赁等。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的,所以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上市公司常常会为了增加银行流水、粉饰财务报告等与关联方之间进行不公平或者虚假的交易,从而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盈余管理。
天津磁卡原控股天津环球投资公司94%的股权,2001年双方签订了由后者代理销售13万台静态验钞机的合同,天津磁卡随即在当年的中报就确认2.15亿元的收入,确认实现的利润占其但当年主营业务利润的54.56%,交易完成后天津磁卡从环球投资抽身而退,将关联方转为非关联方,并将其从合并报表中剔除。
(四)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两种基础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不同的基础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平滑对外报送的盈余信息。
一是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费用。在经济低迷时,销售还没有完成之前,不满足销售确认的条件下,企业就提前计提相关的收入,将后期的利润转移到本期,减少企业本期的亏损。在公司业绩下滑时,公司也会递延减值准备的时间、费用支出资本化等,从而润色业绩,虚设利润。二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在企业销售业绩好之时,企业就会对销售收入实现权责发生制,同时,大额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折旧,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
天津磁卡公司2000年与吉林天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书,向吉林天洁提供价值1200万元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和价值1100万元的软件系统、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至年末,公司将吉林天洁支付的11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记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经查,截止审计报告日,该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
北大科技2001年年报称,公司“技术服务收入376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3.28%,纺织品销售加工收入3991.7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7.99%。”经查,北大科技通过虚构合同履行的方式,虚构取得技术服务收入3760万元,虚构取得纺织品加工收入3063万元,虚增利润3662万元。
四、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盈余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着漏洞和缺陷。所以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在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时,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尽量减少准则中出现的模糊语言,减少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企业管理者带来的主观意识和自由空间。同时,对已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该不定时的进行评估、修正,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出正确的修改。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制度、法规对企业管理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约束几乎为零。这样就使得企业管理者毫无忌惮,以为提供虚假信息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我国相关机构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对违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行为加以重罚,从而减少管理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机会,抑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虽然明文规定有完整详细的组织机构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将其舍弃,从而才给管理层创造了盈余管理的机会。所以,在治理结构方面,公司应该合理利用监事会的职能,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控制,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权利。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审计部门人员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公司应该合理分配权利,强化独立董事权利,并不是说独立董事要“独立”。独立董事应该参与董事会的运作,发现公司有违规或者不当行为应该提出警告,从而对管理层起到制衡作用。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减少“内部人控制”的情况。通过职权分离、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制度,来控制整个企业的运作,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三)加强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财务人员应当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等。而在我国,由于企业管理者把股东的目标变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在披露信息时,就只会考虑股东的利益是否会受影响,从而偏离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盈余管理,扰乱经济发展。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账务和信息披露时,往往迫于领导的压力、金钱的诱惑,会把基本的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导致不真的财务信息被披露出来。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素质,意识到不当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减少盈余管理发生的机会。
(四)减少地方政府保护行为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政府都参与其中,造成了产能过剩,甚至形成垄断的现象。上市公司有政府作保护伞,盈余管理行为也更加的猖狂,所以只有减少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才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现象,一举两得。
(五)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盈余管理现已成为普遍现象,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外部审计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对外报送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度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审计单位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必须保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同时体现注册会计师的客观、公正。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公司的管理层,他们直接决定着会计师的受聘、报酬、续约等等。所以,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下,会计师们便很难达到所谓的独立、客观、公正。所以,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机制、管理机制,加强法律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约束能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体系,从而,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他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发生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利益达到最大化,受害的则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投资者。上市公司发生盈余管理之后的影响是导致当年的账面财务数据与实际盈余存在差异,导致利益相关者进行再分配,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盈余,只是改变了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所以,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合规但是不合理的欺骗行为,没有违背现存的法律法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唆使管理者甚至是会计人员加入到盈余管理的行业中来。因为没有法律约束,所以他们可以是无忌惮的实现盈余管理。
在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通过关联交易,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利用会计业务处理的时间差等方法来改变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这些都是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公司治理解雇存在缺陷等造成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妨碍了投资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应该通过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改善、对公司的严格要求等方面进行控制,从而降低盈余管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