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时间:2019-05-14 03: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第一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

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对“十一五”时期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部署。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准确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国人民和谐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只有农村发达了、农村繁荣了、农民富裕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才能有基础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文明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为重、发展优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消费水平,有利于开辟广阔国内需求市场,扩大内需,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新时期、新阶段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地改变村容村貌,而是一个全面科学的工作部署、一项系统工程。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涵盖“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含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把农村各项工作有机地串连起来,是农村全部工作的龙头和主线。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义,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把农村基础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平衡发展,使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更得力的抓手。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区提出并长期开展了以“好渠道、好条田、好道路、好林带、好居民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好”建设。这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坚持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和发展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农村教科文卫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改善。这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但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增加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推动农村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重点,以农村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稳步扎实地开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摒弃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思想束缚,从传统的体制、制度与机制中跳出来,谋划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新思路,营造城乡一体、平等发展的环境。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就是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农村发展的外部体制和机制创新。从我区实际出发,以城乡统筹为基本方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就要按照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机制的要求,努力做到“三个观念转变、加快三个传统改造,建设五个体系、实现‘六新’目标”。

促进三个转变:就是要由以土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由以农业增收为主转变为以非农增收为主,注重农民收入多元化;由农村发展单纯推进农业发展转变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整体推进,注重协调发展。改造三个传统:就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农村改造成为现代文明的新社区;把传统的农民改造成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四有”农民。建设五个体系:就是建设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调整农村工业布局和发展战略,积极有效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制定公平的就业政策,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的利益分配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直接支持保护力度;建设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服务事业投入,确保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支持重点向贫困农村转移;建设城乡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强化政府服务,依靠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现“六新”目标:就是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培育新产业。依托科技进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发展产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根本,提高新生活。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以素质工程为依托,培养新农民。通过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造就一代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倡导新风尚。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活风气;以乡村整治改造为抓手,塑造新风貌。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以创建平安、和谐乡村为目标,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促进民主化管理。

三、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全面性、动态性、层次性。不同地区的历史、环境、基础不同,建设的速度和目标也各不相同,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抓规划。谋定而后动,则事半功倍。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则。根据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主要以县乡为单位,按照具有前瞻性、和谐性、包容性特征,组织好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既要适度超前,更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便利农民生产生活,注意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寺庙等文化遗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

2.抓增收。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普及推广,依靠科技增收。围绕四大基地建设,认真抓好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农业节水、防灾减灾、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重大技术研究。加大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力度,积极采用先进适用农机具,科学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农药、农膜,减少环境污染,积极促进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发展。二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依靠规模效益增收。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突出“四大基地”建设重点,深化农业区域布局,建成若干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区域特色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新疆特色优势的产业区和产业带。三要加强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依靠产业开发增收。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壮大带动主体,集群发展食品加工业,打造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品牌、名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健全带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四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依靠市场开拓增收。要树立和运用大市场理念,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繁荣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利用好期货市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五要加强劳动力转移工作,依靠发展劳务经济增收。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进一步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依靠政策引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经常性、由自发性向有组织、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打工向自主创业的战略性转移。

3.抓培训。要大张旗鼓开展对农民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城市的教育培训资源,根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认真组织好农民务农技术培训,务工和其他服务行业就业技能培训,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劳动者知识化专业化,实现多能多岗就业增收。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农牧民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抓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保障能力。要继续认真开展好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灌区续建配套,干支渠和未级渠系配套工程建设,以及现代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林业五大生态工程建设,巩固完善绿洲生态屏障。加强草原生态恢复保护工程建设。

5.抓改革。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农民的积极性来源于改革。要突出两个重点,完善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八大体系。一是着力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主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征地补偿机制;二是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包括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要完善农村中介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同时,还要认真开展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服务实力,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6.抓环境。要以“道路硬化、环境优化、饮水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为目标,成片推进旧村改造整治和新村建设。实施“一气三改”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开展防病改水工作;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提高农村供电能力,改善农村用电条件,保证农民用电稳定安全。鼓励支持边远地区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风电和小水电,提高农村牧区用电覆盖面;加强农村社区规划,加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积极稳妥推行民居改造工作;动员农民治理脏乱差,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开展村庄绿化,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7.抓教育。加强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要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和相关教育减免补助政策,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人教育。鼓励农牧区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农牧区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继续加强农牧区校舍等基础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

8.抓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大事,要加大农村宣传文化站、文化中心建设,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以县城为龙头、各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搞活社区文化,积极举办重大节庆文艺晚会、农牧民文艺演出、春节、古尔邦节社火、麦西来甫、阿肯弹唱、敖包聚会等大型群众性文体节目。继续认真开展文化活动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广泛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建设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实施“六进村”工程及评选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和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牧民的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9.抓卫生。农民健康水平和提高人口质量与农村卫生事业、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戚戚相关。继续加强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突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牧民医疗互助制度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网,努力做到农牧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突破人才瓶颈,建立灵活自主的用人机制,加强村医培训,为乡镇卫生院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完善城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计卫整合,资源共享,落实计划生育政策,遏止计划外生育,控制农村人口增长。

10.抓典型。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切不可大铺摊子,更不能大拆大建,也不能搞一个模式、搞一刀切。要加强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自治区、各地、州、市、县(市)都应设立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必须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必须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这深刻反映了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必须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这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建设、工作摆布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二是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三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四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六是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二是大规模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三是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四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五是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制保障。

一是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二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三是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一是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二是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三是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八、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第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工作方法,切实做到“五要五不要”

即:①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②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③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④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⑤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坚决避免一切形式的“政绩工程”,切忌违背农民意愿、侵犯农民权益、加重农民负担,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力量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1-04-11 23:54来源:未知 作者:东方人事-时事政治学点击:

2273次

中国文化力量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从国家发展、党的建设,到旅游景点、工艺杂耍、地方小吃、明星表演,都在说自己的软实力。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经济力量增长和文化发展、文化多样化的情形,也要求我们加强和深化对文化力量问题的研究

中国文化力量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从国家发展、党的建设,到旅游景点、工艺杂耍、地方小吃、明星表演,都在说自己的“软实力”。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经济力量增长和文化发展、文化多样化的情形,也要求我们加强和深化对文化力量问题的研究。

一、文化有自己的规律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广义的文化,渗透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狭义的文化,涵盖属于社会建设领域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出版、医疗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也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情感等。

当前,我们既要研究文化怎样反映政治和经济,又要研究文化怎样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在人类历史上,有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实例,也有政治经济落后而文化先进的实例。

西方主流曾制造一种舆论,认为苏共失去执政地位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经济没有搞好。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研究这个问题的专著,题为《来自上层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主编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结论是“苏共的蜕化变质”。认为问题在于苏联共产党领导集团的意识形态转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转向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从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由此发生经济政策的错误和其他一系列错误。意识形态转向的力量如此之大,导致那样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党和强大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国家土崩瓦解,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也成为研究文化问题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版教材。

我们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对客观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的发现,不属于生产力。技术,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属于发明,不能直接归结为生产力,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生产力。比如核技术的发明,和把这种发明运用于物质生产特别是运用于造福人民,其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技术层面可以发现,伴随资本主义兴起的,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机械论自然观。由此产生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基础或者说前提,却是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制地掠夺自然、掠夺人和人的劳动。结果导致自然生态的毁灭性破坏和劳动者的悲惨境遇。一些欧美学者,已经就资本主义造成自然运行的新陈代谢断裂和社会主义前景问题,出版了一系列著作。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佐木力认为,机械论自然观及其衍生的技术,形成“大规模开发——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美国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里的“大规模废弃”的后面,还应该加一个“大规模污染”。这位日本学者认为,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仅标志美国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而且标志机械自然观已经走到尽头,需要转型为保护环境的自然观。他为此谈到中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出环境社会主义作为反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二、中国文化有自己的规律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文化数千年交融而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国家的长期统一格局相适应。中国历史上有过百家争鸣,也有过独尊儒术,封建社会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其中几乎随手举出一个派别、一个人物、一部著作甚至不过一句格言,都可以构建一个体系。然而终究没有能够解决长期困扰国家的根本问题即农民问题、土地问题。近代以来,也挡不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没有阻断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悲剧。在旧中国,“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文化反映和维护剥削阶级旧政治和旧经济。中国文化的力量,主要不在这里。现时代,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在新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历史地科学地分析文化现象,充分肯定、继承民主性精华和来自人民大众的文化,积极倡导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新的文化创造,已经成为历史本身的要求。这才是中国文化力量的主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自己的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继续,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所谓民族的,就是坚持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从第三世界走向社会主义,它的文化不能不具有这样的品格。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的民族性,包括尊重、保护、发展国内各民族文化,同时保障各民族文化以自己的特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存在和内在的丰富性。

所谓科学的,就是要求反对一切迷信和僵化——从对自己文化的迷信和僵化到对外来文化的迷信和僵化,主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文化形态的东西,都要在人民的实践中接受检验,根据人民的选择和利益决定取舍。和历史虚无主义不同,我们尊重历史。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一切虚无,而是仅仅虚无人民创造的历史,割断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传统的联系并把它一笔勾销。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本身是反历史和反文化的。

所谓大众的,是说它不是占人数极小比例的所谓精英的自娱自乐、自吹自擂,而应该是为大多数人民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自己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世界进步文化和中国进步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汇合。它的起点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这时传入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上,中国人的精神由被动转入主动,其意义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化转变的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和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种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论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真正精髓和力量源泉。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有:(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

(3)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就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公正与效率、改革与稳定的协调发展,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

(4)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社会的有序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6)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

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度结合起来,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八大热点“求解”2012年全国两会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宋振远、刘元旭、杨金志)两会召开在即,民生议题升温。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八大民生热点最受关注。这份“民生清单”显示,老难题与新问题相互交织,生存型与发展型诉求并存。

热点一:楼市指向“合理回归” 调控政策何去何从

各类两会热点话题的调查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控”位居网民关注度前列。

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到“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政策的最新变化,彰显中央楼市调控的决心。2011年,在限购令、限价令、保障房建设等调控“组合拳”冲击下,投资性、投机性需求初步得到抑制,楼市预期发生积极变化。

面对2012年复杂的经济形势,楼市“限购令”能否继续得到落实?房贷政策会否有明显调整?房产税改革是否会扩大试点面?保障房建设、分配和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预见,今年两会上,楼市调控仍将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热点二:物价涨幅“高位回稳” “控物价”面临新考验

新华网“2012年两会调查”中,物价问题名列最终关注的“十大热点”。

“稳定物价总水平”被作为去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在多次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强力调控下,以食品价格为代表的CPI增幅高位回落,但全年5.4%的涨幅仍明显高于4%的年初调控目标。

2012年物价调控面临更复杂的形势。各界最关注的是,在欧债危机前景不明、国内经济力促转型的情况下,CPI涨幅控制目标将定在多少?“稳增长”与“控物价”如何保持平衡?怎样既推动水、电、油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又防止推高物价总水平?

热点三:收入保障水平提升 “攻坚破难”备受关注

“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完善社保体系”等民生议题关乎个人切身利益,人民网的两会调查显示,社会保障的关注度已连续第三年位居榜首。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24个省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步伐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和社保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但深层矛盾也日益显现。

人们关心,新的一年,如何深化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如何进一步消除社保“盲点”,提升保障水平?如何缩小不同群体待遇差距,加快城乡社保一体化进程?

热点四:“老三难”喜忧参半 公众期待新突破

上学、看病、就业——“老三难”年年被关注,年年又有新焦点。

“教育公平”高居民意关注前列,公众关注教育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关注“择校风”和“乱收费”,关注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互相“掐尖”问题,关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考难”等。教育改革如何在“优质、均衡、公平”上实现新突破,令人期待。

实现“三年目标”后,新医改今年进入“深化期”,任务依然艰巨:挂号难、过度检查等让人焦虑,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尚未根本破除„„《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26个省份问卷调查显示,在个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减轻医疗负担”居首。

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集体学习。可以预见,如何看待和应对局部地区“新工荒”、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都将是两会关注的话题。

热点五:食品安全基础缺失 频频出招能否奏效

2011年,有关部门“重典”惩治食品安全问题,但“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集中曝光,不断挑战公众心理承受力。

在各种“两会民意调查”中,食品安全仍居于突出位置。近年来,人大代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非常高,最多的一年有上千位代表就这一问题提出过建议。食品安全“制度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食品安全标准为何“内外有别”?“小作坊、黑窝点”监管难、为何大品牌也频频让人“食”之难安?究竟该如何探求把好“入口关”的长效机制?„„这些问题无疑仍将是代表委员深度求解的焦点。

热点六:“校车安全”提上议程 落实“悬念”有待破解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校车安全”成为一大焦点,并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校车安全”从未像今天这样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去年发生的几起重大校车事故,刺痛了全社会神经。国家随即开展校车“大体检”,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和校车“新国标”并征集民意。

在民意调查中,不少公众关心:校车安全能否被写进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高校车安全标准后,如何防止一些学校以“停开”而了之?如何解决落后地区无钱投入校车服务的问题?如何避免“校车安全”成为短期“政绩工程”?如何探索建立校车投入和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热点七:“道德之问”引发反思 诚信“短板”亟待接长

清华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1年最受关注十大焦点民生问题》显示,最令人关注的是“社会道德风气”,从2005年以来首次进入国人关注问题前十名。

伴随改革开放,公平、效率、民主等现代理念深入人心。但毋庸讳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比较突出。“小悦悦事件”“撞人反称做好事”„„去年发生的一系列焦点事件,不断挑战公序良俗,拷问社会良知,引发社会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思考:为何诚信缺失事件如此触动国人神经?今天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重建社会道德和诚信,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当做什么?人们期待两会代表委员多“支招”、政府部门出“实招”。

热点八:“政务微博”方兴未艾 社会管理期待突破

2011年被专家和网民称为“政务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设“官方微博”。同时,织“围脖”成为许多干部征求民意的重要渠道,其中浙江省超过3000名干部开微博,居全国首位。而在今年两会民意调查中,不少媒体也通过微博收集民意。

种种迹象显示,微博正以其“秒互动”的传播优势,开启“人人都是参政者”的新阶段,成为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反腐倡廉、倾听呼声、化解矛盾的新阵地。

从担心、不适应,到接受、主动参与,各级政府对待网络微博态度的变化,彰显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人们期待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献计献策:如何利用“微博政务”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如何进一步通过网络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第三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在杜集镇刘菜园中心社区奠基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杜集镇刘菜园中心社区建设项目奠基,这是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又一新成效。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对中心社区的开工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成功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地方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有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全镇农民共享现代化

成果,走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

第四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九讲讲稿

陈锡文

中国人大网 www.xiexiebang.com日期: 2006-03-22浏览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春节前,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的课题就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元宵节刚过,中央又举办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在开班式和结业式上作了重要讲话。2月21日,中央已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下面,我就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谈几点认识,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以前的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去年10月11 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这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从思路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在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以前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追求的憧憬和发展的方向。而这次的提出,则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主要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政府有了比以往更多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有条件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和许多国家一样,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中国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多增长,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这样五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说,“‘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伤则国贫’。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这些农本观念和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思想,对我们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加到2005年的9680亿斤;肉类产量由1978年的856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700万吨。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客观地说,对这一成就无论怎么称赞也不为过。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

二是我国资源约束日渐趋紧。1996-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减少到18.37亿亩,8年间净减少1.14亿亩。而且这些减少的部分主要是地力较好的耕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1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以上。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三是我国农业科技体系还比较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目前农业科研和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也较低,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48%,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左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农村人口中有40几名农业科技人员,而我国仅有1.7名。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仍然很低。目前,我国机耕、机播种和机收水平分别仅为50.7%、31.2%和22.7%。全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6.5%。据有关组织对15个发达国家综合评估,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生产肉类3~4吨,分别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的20倍和14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率只相当于加拿大的1/108。

四是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近5年全国平均粮食作物遭受自然灾害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9%、23%和6%。年均造成粮食损失500亿斤左右。防疫体系不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不断发生。尤其是2005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事件的发生,更是充分暴露了我国动植物防疫体系的不足。

五是农村获得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还比较突出。2004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仅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

(二)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快速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

1978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两者收入差距的绝对额为209.8元,差距比为1:2.57。200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3.22。也就是说,改革27年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0149.6元,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3121.4元,农民每增加1元钱的纯收入,城镇居民就增加3.25元的可支配收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7—2003的7年间,平均每年只增长4%。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大制约。

一是城乡教育差距非常之大。2004年,农村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仍然占7.5%,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初中以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

二是城乡卫生差距非常大。2000-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为21986.6亿元,城市和农村卫生费用筹资总额分别为13013.2亿元和8973.5亿元,农村仅占40.81%。2003年,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274.7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92%,相当于城市平均水平的24.77%。三是城乡文化事业方面的差距也非常明显。目前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农村地区仍然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200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113.63亿元,农村文化事业费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目前,全国38240个农村乡镇中还有近4000个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0.03%。

(三)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

首先是国力明显增强。2000年,我国GDP为8.95万亿元,财政收入为1.34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3万亿元;而2005年,GDP已增加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

其次是经济和人口的城乡分布格局出现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2005年下降为12.4%;居住在农村的人口2005年已不足总人口的57%。

因此,我国总体上确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四)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比重,1993年占42.0%,1996年为39.6%,2001年为37.4%,2005年只占32.9%,将近60%的人口只有不到1/3的商品销售额,这是农村市场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市场难以持续扩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最终必将成为影响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没有和谐的农村,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拖欠工资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尽快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努力减少和消除农村的不稳定因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第一个“五”是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个“五”是五个建设方面,即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第三个“五”是五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的基本原则。第四个“五”是“五要五不要”的工作方式,即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第五个“五”是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建设任务繁重,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总体来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长期发展有深远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

要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一是加快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对全国400多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十一五”期间,规划全国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5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二是实施中部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近140座、装机容量约110万千瓦的大型排涝泵站改造建设,改善排涝面积3800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91万亩。

同时,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从2000—2005年,国家安排国债资金123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部分,总计220亿元,共解决了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1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2004年,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34%。饮用水氟砷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50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近4000万人,经常受季节性干旱影响的有9000多万人,因污染和自然饮用水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的有1.3亿人。这些人口的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根据发改委提供的材料,“十一五”期间,我国要解决农村1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继续建设农村道路,让农民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

“十五”期间,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全国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178亿元,其中中央安排国债投资和车购税资金1014亿元,银行贷款410亿元,地方自筹和其他资金2754亿元。2003年以来实施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新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30多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总里程达到63万公里,比建国以来翻了一番。

但农村交通不便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目前,全国还有近10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70%,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

2005年初,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落实该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3.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让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的燃料。

2003-2005年,国家每年安排国债投资10亿元支持“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沼气项目,新建成沼气用户300多万户,一些地方自己安排项目建设了150多万户,效果非常好,深受农民欢迎。总体来看,目前,农村能源紧缺,清洁能源尚未普及。在农村生活燃料中,秸秆占30%,薪柴占25%。

目前发改委和农业部正在编制“十一五”农村沼气规划。初步规划,5年间,全国计划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250万户,其中国家投资1500万户,带动地方自筹资金发展750万户。力争到2010年,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农户普及率达到30%,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到2010年,力争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示范县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要超过能源消费量的50%。

4.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让农民用上经济又有保障的电。

1998年以来,我国共投资2885亿元(其中安排国债资金612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农网改造基本完成。但农村用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全国还有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部分地区尚未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的用电问题。到2015年,全部解决农村人口用电问题。同时,要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十一五”时期,还要继续加强农村通讯建设,开展环境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搞好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农村发展的滞后,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突出地反映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方面。在以往较长时间中,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近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中央在2003年初就提出了“国家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明确“要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1.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问题基本解决。2003-2004年全国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2420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已经安排688亿元用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等项目。2005年安排70亿元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7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课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非贫困县17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提供免费教科书。但是,全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非常差。农村中小学现有危房面积3670平方米,危房率6.6%,占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的81%。西部地区尚有100多万中小学生因校舍短缺不能就学。

“十一五”期间,将根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按照“两年实现、三年巩固”的目标,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1亿元。2.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有了积极推进。到2005年6月底,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641个县(市、区)的2.25亿农村人口中,已有76%自愿参加了这项制度。但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仍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我国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基础条件差,服务能力弱,不利于农民就近就医。据调查,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危房率为33%,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需要装备或者更新X光机等常规设备。到2005年6月底,除了641个县(市、区)的2.25亿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其他农民极少能够获得医疗保障。目前近50%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达不到基本标准,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

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再次强调,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已经对此作出安排,一是将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将投入47.3亿元,比2005年增加41.9亿元。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计划在2004-2009年,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安排资金216亿元,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十一五”时期,要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在已经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要“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县、乡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农村地区仍然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农村有2.3万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或者设施简陋、面积狭小。尚有500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相当部分实现“村村通”的地区也只能收看三四套节目。

“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继续巩固和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

4.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今后,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有10多个省(市)、1000多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488万村民、235.9万户家庭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但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在城市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缺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则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会完善,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不健全。应在进一步完善以国家、集体和家庭等多方面力量相结合的农村现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建议》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是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议》非常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突显了党中央对保障失地农民生存发展权的高度关注。

三是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农业、农村落后的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近两年的农业和农民收入增长虽已出现转机,但粮食的产出和需求仍有缺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未见缩小,农村基础设施缺乏和社会事业落后的矛盾还很突出。正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的那样:“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新的重大举措,切实推进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一)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取消农业税,其余3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这一项减轻农民负担300多亿元。同时,通过取消、免收或者降低标准的面向“三农”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涉农收费项目150多项,累计减轻农民负担20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先后取消农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项目,减轻农民负担700多亿元。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共减免税费负担1200多亿元。为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2000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830亿元。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还分别安排780亿元和250亿元用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第一,增加投入。近三年中央财政和国债建设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包括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社会事业支出、减免税费、防灾减灾等)达到7726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2955亿元。第二,实施“三补贴”。2005年全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32亿元。近两年还安排良种补贴67.2亿元、农机补贴3.7亿元。第三,实施生态建设补贴。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828.9亿元,支持完成退耕还林1.35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84亿亩;安排231.9亿元,支持保护了14亿亩天然林,营造林木0.62亿亩;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50亿元,支持保护重点公益林4亿亩。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因此,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以及“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现阶段,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

建立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要求,“要加快建立任务明确、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指导和工作支持,地方各级党和政府要对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负责,市(地)县两级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中心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 各级党委要更加自觉地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各地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

有的地方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四川泸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专门成立了由10个部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工作。各部门在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协调配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的事情。为形成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加以规范,有的还可以上升为法律。

(三)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和办法,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建设好自己的幸福家园。《建议》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必须牢牢把握的两大重要原则,那就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目前,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韩国在这一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项目支持。江西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典型发言也讲,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干不干、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则由农民根据需要进行决定。

激发和保护农民自己的积极性,关键要坚持以下几条。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知道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避免喊空口号。

二是要发展基层民主,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要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觉悟水平。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觉悟水平和积极性。

(四)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建立城市医生取得职业资格和晋升职称必须先到农村服务一定期限的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实施文化下乡、送书下乡等工作,为农民群众创作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要鼓励各类企业与乡村建立交流关系,进行“一帮一”的支援。提倡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

例如,江西赣州在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有效地激励了社会各方面的投入。一年中,累计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4.9亿元。

(五)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内容,而当前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之一,就是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6%和20.2%,而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变为分别占56.7%和36.0%。尤其是农民人均来自工资性的收入首次突破了千元(1175元),也首次超过了来自种植业的收入(1098元)。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将日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无疑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

(作者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五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下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