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9:3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第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则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可以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培育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第一,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第三,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四,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第五,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培养新农民对策措施】

第一,要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力度,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

第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逐步组建农村人才开发完善的体系,建立乡土人才需求信息联系网络,形成政府人才开发机构和农村乡土人才民间组织纵横交错的乡土人才开发网络,为乡土人才开发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三,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积极建设好本乡镇人才库,按照乡土人才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乡镇本土人才库,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乡土人才纳入组织视线,便于对乡土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第四,做好对农民职称的评定工作,加大培养农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科技兴农带头人的力度,大力培育出一批畜牧、水电方面的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做好示范引导,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第五,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的作用,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建立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强调要“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意见称,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到2012年底,全国各级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并相应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标准表述】

[权威警句]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胡锦涛

[意义]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存在问题]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是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培育新农民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第一,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第三,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四,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第五,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培养新农民对策措施】

第一,要加大政府的扶助和支持力度,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

第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逐步组建农村人才开发完善的体系,建立乡土人才需求信息联系网络,形成政府人才开发机构和农村乡土人才民间组织纵横交错的乡土人才开发网络,为乡土人才开发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三,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积极建设好本乡镇人才库,按照乡土人才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乡镇本土人才库,真正把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等乡土人才纳入组织视线,便于对乡土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第四,做好对农民职称的评定工作,加大培养农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科技兴农带头人的力度,大力培育出一批畜牧、水电方面的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做好示范引导,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第五,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的作用,建立集教育培训、推广服务、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建立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

思路。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强调要“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意见称,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到2012年底,全国各级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并相应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标准表述】

[权威警句]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意义]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存在问题]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是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利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特别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节水灌溉。

——******

[战略地位]

第一,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

第二,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水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重要措施之一。

第五,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的民生工程,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当务之急。

[目标]

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措施]

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面临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匀的基本水情,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实现水资源管理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其次,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通过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和高效使用。

要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最后,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要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相关推荐:

一、背景链接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古人说:“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一个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某项工作,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

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归根到底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岗位上创造出来的。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使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挑战之一。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现状

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6.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9%、4.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8%。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处于频繁流动状况,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

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重庆方言称之为“棒棒”)、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其中,“棒棒”纯属体力劳动,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如泥瓦工、钢筋切割工等拥有少量技术,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的农民工和从事住宿、餐饮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其技术含量也十分有限。

(三)劳动时间长,合法权益受损。

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威胁。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活成本,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

(四)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500 元及以下的占8.2%,500~800 元的占25.0%,800 以上的占66.8%。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

(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

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2%的农民工得到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0.9%、18.1%;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政府失业补助的仅占6.3%。

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8.6%、13.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1.9%、59.5%,因经费困难中断的分别为41.4%、36.7%。

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朋好友救助的占66.6%,而得到政府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三、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在工业社会里,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不应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对立起来,而应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前提和基础,就业为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创造了必要条件,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又有效地解除着劳动者的诸多后顾之忧。

(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

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其就业空间越来越窄,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下就成了农民工获取公平就业机会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瓶颈。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必须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统筹城乡就业,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

扩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控力度。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在今年也依然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

一、时政背景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在今年也依然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除了城镇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实现顺畅转移接续,今年,多个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也体现了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重视。

2010年1月份,******总理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为当时正在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改进政府工作的目的进行考察。考察中,温总理在认真听取了残疾群众的意见之后说,“关于完善《工伤保险条例》,我们要认真加以研究、修订和补充”。李克强副总理今年3月份考察新疆时,切实强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要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7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

三、怎样促进社会保障?

(一)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总理在今年4月发表文章指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要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增加缴费收入,强化基金监管。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一是对城镇就业群体,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二是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对目前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的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 2011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尤其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华图教研中心的老师认为,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年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我国目前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水利设施建设仍成为瓶颈性制约因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第二,节水灌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第三,山区水利发展滞后。尤其像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水资源贫乏、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等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因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不佳,水费计收难,管护缺乏,等等。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第一,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第二,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第三,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第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五,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第六,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背景链接】

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过去的一年中的成果及展望,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762亿元,增长21.7%。大力培育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扎实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开展1500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普查工作,启动50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实现“三增”。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9%,农村公路养护体系基本建立,城镇集中供水覆盖的农村人口新增144万,解决231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3185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发展,省财政转移支付252亿元,增长14.5%,扶贫开发和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取得新成效,对景宁县和重点民族乡镇的支持力度加大,山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标准表述】

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

[措施]

一是城市和工商企业要吸纳更多农民就业。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必须落实“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善待农民工,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让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是要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农村居民变市民。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把转移农村人口作为当前城镇化的首要目标来考虑。要重视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三是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关键足要增加投入。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的机制。

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希望,真正落实要靠长期努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确立的战略目标就能逐步实现。

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小城镇建设

【背景链接】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实施福建省新一轮创业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010年2月22日,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见。

【标准表述】

[意义]

一是带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在原有乡镇企业发展基础上,培育出大量上下游产业,不断吸引周边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还可以利用各种优势,吸纳外部资本进入,形成一大批具有小城镇特色的产业品牌。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可以缓解过去的“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三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能力,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

[措施]

(一)总体措施

一是推进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带动新农村建设。

二是促进农村造福工程从边远乡村向中心集镇转移。

三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资源投入。在建设中心村镇的过程中,对修路、通电、通水、通信、建学校及医院等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可以一次投资,资源共享。

四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建议城镇化要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路子。

五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当地实际和发展优势,打破原有建制村区划界限,通过旧村改造、合村并点,推动居民及相关基础设施向小城镇聚集,促进小城镇发展。如,可建设小城镇中心学校、中心卫生院、中心电影院、中心俱乐部、中心文化站、中心集贸市场、中心养老院等,让村民共享,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六是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特别是要方便农村儿童就学。

七是提高农村农民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促进农民转为居民,变成工人或市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八是促进乡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这不仅是从瓦房、土坯房变成套房、商品房,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治安稳定、生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

九是节约农村土地,保护农村环境,合理规划、开发土地资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十是促进农村农民就地转移、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具体措施

第一,加快推进建设。

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要求,推动城市、县城基础设施向周边试点小城镇延伸、从试点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衔接互补、联网共享、辐射带动

第二,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

大力培育发展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规划区内一律停止办理个人零星建房审批、零星供地。

第三,强化建设管理。

一是加大规划管理力度。

二是严格建设工程管理。

三是加强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四是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

第三,加强指导监督。

一方面,强化服务指导。

另一方面,强化督促考核。

第四,推动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措施有鼓励措施和倒逼机制。

一方面,鼓励措施。

另一方面,倒逼机制。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提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专门就河南提出要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对河南农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

【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农业经济越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越高,越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保障工业化、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第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对策】

第一,积极倡导和发展农业循环生产模式。要实现改变目前“高投入、高产出、高废物”的粗放生产模式,代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生产模式,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平原区域重点是发展多元复合生态农业和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丘陵山区发展坡改梯和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生态循环农业;要科学指导,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并逐步用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并加大对沼气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培训。培训可采取农技服务体系、中介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进行;要推广关键技术,重点是农业生产技术集成推广、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重大农作物病虫预测和控制技术、农机农艺结合关键技术等,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子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大企业和大基地做大做强种子产业;还要抓示范引导,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步伐。

第三,积极研发品牌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农业招商引资中,要优先引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境外资本;对内制定激励政策,吸纳整合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通过“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订单方式,解决好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加工工厂化、销售品牌化。用工作化理念管理农业;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信息化引领农业。

第四,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功能,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确保中央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部署落到实处。要加强利益协调,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积极转变农业部门职能,重点强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借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做法,以主产区为重点逐步建立新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地方政府夯实农业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责任。

一、任何一个领导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总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尤其是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打开新局面,赢得群众的信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但现实往往是部分“新官”的三把火烧不起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不起来怎么办?

答题要点:(30分)

1、原因

(1)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2)不具备点火的客观条件(干群对新官不了解、不配合)

(3)情况不明,盲目点火(不调查、不研究、感情用事)

2、解决问题的方法:

(1)对新单位要调查 研究,加深了解,制定可行点火方案。

(2)克服主观主义,力戒盲目点火。

(3)选准火攻方向,把火烧到关键部位,做到有的放矢。

(4)力戒短期行为,做 好点火后续工作,确保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农村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农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造成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请你结合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出出路。

答题要点:(30分)

1、发展高效农业。改变粮食种植模式,增加经济作物比例。合理调配农业劳动力资源。

2、大兴养殖业。利用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 优势,以家庭养殖业为基础向规模养殖发展。

3、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4、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农业、农村为出发点,发展适合自己的企业道路,改变农民“打工仔”的地位,使农民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5、集体组织外出务工,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6、依靠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参加这次“村官”考试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优势是有信心,不足是经验少。

2.如何当好一名合格(优秀)的“村官”?

答:为全体村民的利益着想。

3.简要谈一谈你对这次选拔“村官”的认识。

答:民主进程给村民带来了希望。

4.假如你这次考上“村官”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答:清帐,修路,改善村公共结构。

5.中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出台了哪些惠民政策?

答:免农业税,拨款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村委会基建问题等。

6.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

答:深入群众,解决村民细小问题。

7.阐述:“和谐社会” “创新” “群众利益无小事”。

答:“ 和谐社会”有利于村民生活稳定。

“创新”使农民感到希望。

“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8.有人说:农民素质低,只有先发展了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还有人说:只要农村经济搞上去了,农民各方面素质就会提高。你怎么看?

9.如果有一笔钱,只能用来建学校或建敬老院,如果是你认为应该先建什么?

10.有人说基层工作艰.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成天跑村串户口.和村民打交道,现在多数考生是独生女,没有吃过苦,如果你被录取了,你打算怎么来适应农村基层工作?

答、如果我被录取了,我会牢记党的宗旨,以组织放心,领导信任,群众满意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便适应农村基层工作。

第一、基层工作艰苦,需要良好的身体条件才能适应,我会加强锻炼,保持自己健康的体魄。

第二、基层工作烦琐,难免会受委屈,我会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用自己十几年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第三、基层工作需要走村串户, 这就要求我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我会在工作中多向老同志学习多向领导求教,改进自己沟通技巧。

最后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会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为,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想。

11.有人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重要、人才重要、观念更新重要?你认为什么最重要?为什么?

答、首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要求,是对国家开发政策的误解,我对三者的辨证关系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关于资金,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农村贫困,缺乏资金,而资金是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支撑何来建设,所以说资金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关于人才,人才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农村贫困这么多年,就是缺少人才,无人带头致富造成的,所以人才是必需的;第三、关于观念更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进以前旧的观念,引进新的种植.养殖项目,需要新观念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资金.观念缺一不可,全都要重视。

12.一次到某村落实扶贫工作途中,你发现路边有二位村民情绪十分激动,不知什么原因正在拉扯,你怎么办?

答、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会保持冷静,不急不躁,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好这件事

第一、我会坚持感情中立的原则,冷静听取他们争论的原因并冷静思考,对的支持,错的指出原因,劝说化解他们的矛盾;

第二、坚持团结的原则,在工作中 ,凡是有利...争取化解他们的矛盾;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就是胜利的观点,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一名组织放心。

13.领导安排你到一个少数民族村工作,你工作热情,但你发现村干部们不怎么理睬你.对此,你怎么想?又怎么处理?

答:如果我工作热情,但村干部去对我不理睬,我难免会感到一使委屈,但是一个人的工作不可能会一帆风顺,遇到问题不怕,关键是看我们怎么正确对待它。

首先,我会保持冷静,不急不躁,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其次,冷静之后,我会认真反思分析查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还是由于自己工作方式方法不妥引起当地干部的误解;再次,沟通;最后,总结。

第三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九讲讲稿

陈锡文

中国人大网 www.xiexiebang.com日期: 2006-03-22浏览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春节前,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的课题就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元宵节刚过,中央又举办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在开班式和结业式上作了重要讲话。2月21日,中央已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下面,我就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谈几点认识,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以前的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去年10月11 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这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从思路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在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以前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追求的憧憬和发展的方向。而这次的提出,则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主要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政府有了比以往更多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更有条件去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和许多国家一样,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中国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多增长,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这样五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说,“‘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伤则国贫’。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这些农本观念和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思想,对我们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加到2005年的9680亿斤;肉类产量由1978年的856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700万吨。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客观地说,对这一成就无论怎么称赞也不为过。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

二是我国资源约束日渐趋紧。1996-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减少到18.37亿亩,8年间净减少1.14亿亩。而且这些减少的部分主要是地力较好的耕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1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以上。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三是我国农业科技体系还比较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目前农业科研和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也较低,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48%,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左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农村人口中有40几名农业科技人员,而我国仅有1.7名。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仍然很低。目前,我国机耕、机播种和机收水平分别仅为50.7%、31.2%和22.7%。全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6.5%。据有关组织对15个发达国家综合评估,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生产肉类3~4吨,分别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的20倍和14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率只相当于加拿大的1/108。

四是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近5年全国平均粮食作物遭受自然灾害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9%、23%和6%。年均造成粮食损失500亿斤左右。防疫体系不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不断发生。尤其是2005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事件的发生,更是充分暴露了我国动植物防疫体系的不足。

五是农村获得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还比较突出。2004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仅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

(二)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快速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

1978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两者收入差距的绝对额为209.8元,差距比为1:2.57。200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3.22。也就是说,改革27年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0149.6元,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3121.4元,农民每增加1元钱的纯收入,城镇居民就增加3.25元的可支配收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7—2003的7年间,平均每年只增长4%。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大制约。

一是城乡教育差距非常之大。2004年,农村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仍然占7.5%,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初中以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

二是城乡卫生差距非常大。2000-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为21986.6亿元,城市和农村卫生费用筹资总额分别为13013.2亿元和8973.5亿元,农村仅占40.81%。2003年,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274.7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92%,相当于城市平均水平的24.77%。三是城乡文化事业方面的差距也非常明显。目前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农村地区仍然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200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113.63亿元,农村文化事业费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目前,全国38240个农村乡镇中还有近4000个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0.03%。

(三)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

首先是国力明显增强。2000年,我国GDP为8.95万亿元,财政收入为1.34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3万亿元;而2005年,GDP已增加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

其次是经济和人口的城乡分布格局出现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2005年下降为12.4%;居住在农村的人口2005年已不足总人口的57%。

因此,我国总体上确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四)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比重,1993年占42.0%,1996年为39.6%,2001年为37.4%,2005年只占32.9%,将近60%的人口只有不到1/3的商品销售额,这是农村市场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市场难以持续扩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最终必将成为影响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没有和谐的农村,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拖欠工资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尽快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努力减少和消除农村的不稳定因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第一个“五”是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个“五”是五个建设方面,即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第三个“五”是五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的基本原则。第四个“五”是“五要五不要”的工作方式,即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第五个“五”是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建设任务繁重,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总体来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长期发展有深远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

要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一是加快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对全国400多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十一五”期间,规划全国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5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二是实施中部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近140座、装机容量约110万千瓦的大型排涝泵站改造建设,改善排涝面积3800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91万亩。

同时,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从2000—2005年,国家安排国债资金123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部分,总计220亿元,共解决了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1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2004年,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34%。饮用水氟砷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50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近4000万人,经常受季节性干旱影响的有9000多万人,因污染和自然饮用水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的有1.3亿人。这些人口的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根据发改委提供的材料,“十一五”期间,我国要解决农村1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继续建设农村道路,让农民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

“十五”期间,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全国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178亿元,其中中央安排国债投资和车购税资金1014亿元,银行贷款410亿元,地方自筹和其他资金2754亿元。2003年以来实施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新改建农村沥青(水泥)路30多万公里,农村沥青(水泥)总里程达到63万公里,比建国以来翻了一番。

但农村交通不便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目前,全国还有近10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70%,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

2005年初,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落实该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3.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让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的燃料。

2003-2005年,国家每年安排国债投资10亿元支持“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沼气项目,新建成沼气用户300多万户,一些地方自己安排项目建设了150多万户,效果非常好,深受农民欢迎。总体来看,目前,农村能源紧缺,清洁能源尚未普及。在农村生活燃料中,秸秆占30%,薪柴占25%。

目前发改委和农业部正在编制“十一五”农村沼气规划。初步规划,5年间,全国计划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250万户,其中国家投资1500万户,带动地方自筹资金发展750万户。力争到2010年,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农户普及率达到30%,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到2010年,力争建成5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示范县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要超过能源消费量的50%。

4.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让农民用上经济又有保障的电。

1998年以来,我国共投资2885亿元(其中安排国债资金612亿元)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农网改造基本完成。但农村用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全国还有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部分地区尚未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十一五”期间,要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的用电问题。到2015年,全部解决农村人口用电问题。同时,要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十一五”时期,还要继续加强农村通讯建设,开展环境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搞好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农村发展的滞后,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突出地反映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方面。在以往较长时间中,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近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中央在2003年初就提出了“国家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明确“要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1.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问题基本解决。2003-2004年全国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2420亿元。2005年,中央财政已经安排688亿元用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等项目。2005年安排70亿元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7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课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非贫困县17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提供免费教科书。但是,全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非常差。农村中小学现有危房面积3670平方米,危房率6.6%,占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的81%。西部地区尚有100多万中小学生因校舍短缺不能就学。

“十一五”期间,将根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按照“两年实现、三年巩固”的目标,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1亿元。2.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有了积极推进。到2005年6月底,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641个县(市、区)的2.25亿农村人口中,已有76%自愿参加了这项制度。但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仍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我国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基础条件差,服务能力弱,不利于农民就近就医。据调查,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危房率为33%,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需要装备或者更新X光机等常规设备。到2005年6月底,除了641个县(市、区)的2.25亿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其他农民极少能够获得医疗保障。目前近50%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达不到基本标准,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

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再次强调,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已经对此作出安排,一是将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将投入47.3亿元,比2005年增加41.9亿元。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计划在2004-2009年,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安排资金216亿元,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十一五”时期,要形成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在已经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要“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县、乡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农村地区仍然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农村有2.3万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或者设施简陋、面积狭小。尚有500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相当部分实现“村村通”的地区也只能收看三四套节目。

“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继续巩固和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建设,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

4.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今后,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有10多个省(市)、1000多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488万村民、235.9万户家庭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但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在城市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缺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则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会完善,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不健全。应在进一步完善以国家、集体和家庭等多方面力量相结合的农村现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建议》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是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议》非常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突显了党中央对保障失地农民生存发展权的高度关注。

三是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农业、农村落后的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近两年的农业和农民收入增长虽已出现转机,但粮食的产出和需求仍有缺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未见缩小,农村基础设施缺乏和社会事业落后的矛盾还很突出。正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的那样:“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新的重大举措,切实推进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一)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取消农业税,其余3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这一项减轻农民负担300多亿元。同时,通过取消、免收或者降低标准的面向“三农”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涉农收费项目150多项,累计减轻农民负担20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先后取消农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项目,减轻农民负担700多亿元。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共减免税费负担1200多亿元。为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2000年以来,中央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830亿元。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还分别安排780亿元和250亿元用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第一,增加投入。近三年中央财政和国债建设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包括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社会事业支出、减免税费、防灾减灾等)达到7726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2955亿元。第二,实施“三补贴”。2005年全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32亿元。近两年还安排良种补贴67.2亿元、农机补贴3.7亿元。第三,实施生态建设补贴。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828.9亿元,支持完成退耕还林1.35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84亿亩;安排231.9亿元,支持保护了14亿亩天然林,营造林木0.62亿亩;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50亿元,支持保护重点公益林4亿亩。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因此,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以及“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现阶段,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

建立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要求,“要加快建立任务明确、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指导和工作支持,地方各级党和政府要对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负责,市(地)县两级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中心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 各级党委要更加自觉地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各地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

有的地方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四川泸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专门成立了由10个部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工作。各部门在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协调配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的事情。为形成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加以规范,有的还可以上升为法律。

(三)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和办法,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建设好自己的幸福家园。《建议》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必须牢牢把握的两大重要原则,那就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目前,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韩国在这一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项目支持。江西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典型发言也讲,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干不干、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则由农民根据需要进行决定。

激发和保护农民自己的积极性,关键要坚持以下几条。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知道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避免喊空口号。

二是要发展基层民主,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要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觉悟水平。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觉悟水平和积极性。

(四)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建立城市医生取得职业资格和晋升职称必须先到农村服务一定期限的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实施文化下乡、送书下乡等工作,为农民群众创作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要鼓励各类企业与乡村建立交流关系,进行“一帮一”的支援。提倡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

例如,江西赣州在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有效地激励了社会各方面的投入。一年中,累计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4.9亿元。

(五)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内容,而当前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之一,就是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6%和20.2%,而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变为分别占56.7%和36.0%。尤其是农民人均来自工资性的收入首次突破了千元(1175元),也首次超过了来自种植业的收入(1098元)。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将日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无疑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

(作者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四篇:浅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我们应努力如实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当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实施措施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和宏观紧急政策的转变,以支持我国农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所以我们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第二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实践中要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第一,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概括的。我们根据平地村发展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协调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外部资金的投入,更要重视壮大本地的经济。开始我们要招商引资、征地办厂打开局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既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既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更要着眼于就地发展。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温总理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很多,不可能都很快变成城市人口。将来的模式是这样的,就算去城市务工的人,他也是经常回到农村住的。一个方面我们要想到农村要解决它的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与经济,第二要改变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的建设,让大家很高兴的像是住在城市里一样回到村里居住,决定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业化,更要着力加强农业与农村自身发展。第四既要面向外部的需求,更要面向农民和农村内部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于满足农民与农村的自身发展需要来推进,同时也要瞄准外部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三,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

第四个关系就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我们搞现代化不是以农村取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第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现代生活的健康特征,又具有传统社会的乡土风貌,不是说将城市的那种情况都搬过来。当然我们在传统的方面有一些东西要改,比如说传统的陋习、卫生习惯等,但是农村中的乡土特色、地方特色不能改,保护好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各有特色。第二,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是现代社会新公民,具有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新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不要走弯路,现在很多农村民风很纯朴,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巩固要发挥,要在意识上和时代性上赋予新的精神风貌,比如说一些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过去那种勤俭节约、诚信知礼等,我们要保持。

三、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培植宁夏农业的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

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转变,采取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农业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对我国农业适度保护,应大力实施属于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政策,包括政府的作物保护与收入安全计划、环境保护、贫困地区援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大江大河治理、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资,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国家投资逐步集中于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性项目,尤其是动植物品种资源和转基因工程研究,以保证充足的农业技术储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战略思考;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十七届二中全会与十六届二中全会内容

第五篇: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城市建筑,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市政府新政发【2009】46号文件《新泰市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开发改造工作的意见》,依据该文件规定,结合孙村社区实际情况,经社区两委认真考察论证,并征得居民同意,拟对我社区进行旧村改造,计划三年时间将旧村全部经行改造完毕,将我社区建成环境优美、生化便利、设备齐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孙村社区基本情况

孙村社区本次改造范围:本次开发建设范围,集中在蒙馆路以北及新枣路以东,分部在孙村路东西两侧,东至孙村煤矿宿舍区,西至新枣路,南至新都路,北至汶河路。全社区总户数3864户,总人口12362人。其中未安置人口4395人,1372户。共建3个回迁住宅小区、2个商品楼住宅区和2个商贸服务区,建设占地面积约728亩,48.58公顷。其中,需安置用地:约230亩,15.38公顷;集体发展用地:约498亩,33.21公顷。

二、孙村社区“城中村”开发改造总体实施方案

“城中村”改造计划

孙村社区拟将全社区一次性批复,共需拆迁1372户,回迁安置用地230亩,集体经济发展用地498亩,批复后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第一期(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拆迁100户,在新矿路以北建新府铭座商住楼一栋。建筑面积 26000平方。在新矿榴苑小区以南,孙村路以西,建设回迁住宅小区高层住宅楼8栋,占地约50.5亩,建筑面积90000平方。在孙村路以西(原孙村计生办)建设一栋小高层回迁住宅楼。建筑面积8624平方。在石龙小区建2栋多层回迁住

宅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可安置回迁居民748户。

第二期(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拆迁636户,在蒙馆路以北建设商贸服务区2处,占地约179.5亩。第三期(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拆迁636户,在新建一路以北,孙村路东西两侧分别建设:回迁住宅楼占地约202亩。

截止目前

1、全村计划共需拆迁1372户,现已签订拆除协议为823户,已拆除旧房屋378户。下一步打算分三年拆迁改造完毕。

2、新矿路以北中心医院对面新府铭座商住楼,图纸设计完毕,土地挂牌手续待土地局签字,土地公示一个月并购得土地以后,进行相关的立项开工手续。

2、孙村社区整体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已上报市规划局,待市政府第20次规划会议审议批复。

目前难度:

下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调查心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调查心得这个暑假,学校要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政治课实践调查报告,这次我们小组的实践主题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这次调查的新农村是湛江市......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篇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成教部题目 指导教师 班级 学生 学号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王维林周小林2011年12月12日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建设与发展我国的社会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大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内容提要]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建设社会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狭隘的“......

    社会学-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现象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成因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关键字:青......

    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陈国志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儒家文化传统自占至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苹和洗礼,其所受到的礼遇和评价也小尽相同。在我国当......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期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