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域城镇化”有关探索与概念解析
“全域城镇化”有关探索与概念解析
摘 要:我国总体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也进入了由外延扩张进入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全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成为各地探索实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国内外理论实践探索,全域城镇化概念解析,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全域城镇化的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全域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逐渐成为各界共识。全域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中高级形式,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进入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加强全域城镇化的研究探索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范式,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全域城镇化理念和实践的分析探索,对全域城镇化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界定,并提出了实现全域城镇化的实施保障措施。
1.国内全域城镇化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索
城镇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焦点问题。近期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域城镇化”正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
“全域城镇化”在部分地区也被称为“全域城市化”,以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为主,如宁波、成都、大连、重庆以及近来的青岛,其中以大连最为典型,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最为丰富。大连市委党校教授宫希魁(2009)认为,“全域城市化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就是在大连市行政辖区内,经过一定时段的社会发展、市场扩张、自然演进和政府推动过程,逐步实现全地域按照一般通行的城市标准、制度框架、人文理念运行;而‘量的规定性’则是指全域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在量的规定性上,有存量和增量之分。存量是指已经城市化的部分,比如主城区、先导区、下辖市县及中心镇政府所在地、新兴工业园区及居民生活区。在这些区域内,尽管还存在着城市化程度和水平上的较大差别,但在质的规定性上已经实现了城市化。增量是指那些还没有具备城市资质的区域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发展和演进过程,具备了城市要素的主要构件,可以不再把它们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而应该按照一般城市规则加以管理运作并纳入城市序列”。
推行“全域城镇化”的地区,则以强中心地区或县级行政单元为主,如云南昆明、辽宁部分县市,其中昆明的全域城镇化最具影响,将其界定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加、扩大的一种历史进程,其实质是在市域层面进行全域谋划、全域布局,把整个市域城乡按照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要求来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2.全域城镇化概念解析
“全域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传统城镇化的核心是城镇,以资源和要素向城镇地区的单向聚集为基本特征;而全域城镇化则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以全域为基础统筹配置资源要素,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安全高效的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一种历史进程。
从内涵上看,全域城镇化并不是要用城镇取代乡村,而是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各自优势,使城镇与乡村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全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景观特质的差异化、要素流动的平等化、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公共服务的同质化。“景观特质的差异化”是指全域城镇化过程中应尊重乡村地区和城镇的景观差异、人文差异,最大程度的保留乡村传统文化积淀,保护乡村特有的生态人文景观和空间肌理;“要素流动的平等化”则是要求在城乡间建立平等的要素交换平台和交换机制,保证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则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潜能;“公共服务的同质化”要求乡村地区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现代安全高效的公共服务,城乡间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3.实现全域城镇化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全域城镇化的空间支撑
空间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全域城镇化应建立在对市域空间资源的合理调配的基础之上。应科学研判市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发展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并据此对市域空间利用格局进行统筹安排,将市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针对每类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人口、产业发展策略。应进一步梳理市域城乡居民点体系,明确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有效提升中心城区和外围各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向城乡社区有序集聚,产业向园区有机集中。
3.2 夯实全域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产业现代化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全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导向,大力推进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等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人才倍增计划,着力打造区域创新基地;应充分利用本地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特有的人文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内外物流体系,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并加快培育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研发设计和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引导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关联发展。应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技术培训投入,促进冗余的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3.3 优化全域城镇化的服务供给
城乡公共服务的平等高效供给是全域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应以城乡社区为基础,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设施、大型超市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地区覆盖,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重点突出两圈(社区公共服务圈和镇区公共服务圈),完善两型(公益型、经营型),着力构建安全、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现代服务网络。中心城区应重点增强区域级和市级公共服务的综合承载能力;乡村地区重点培育以乡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小城镇为核心的乡村公共服务圈。公益型公共服务供给应强化政府主导,增强后续保障能力建设;经营型公共服务供给应积极向乡村地区普及,重点完善城乡市场体系,保障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安全、高效供给。
3.4 完善全域城镇化的机制保障
从人口、土地、投资、财政、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政策机制,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保障全域城镇化的有序实施。
参考文献
[1] 赵龙、李敏.昆明市全域城镇化建设的初探[C].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2011.[2] 鲍家伟.城镇化推进中的土地文章――云南省嵩明县全域城镇化调查[J].中国土地,2011(4).[3] 王倩文、张闯.全域城镇化背景下中心镇建设分析――以大连市普兰店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5).[4] 刘正海.昆明市全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5] 任文菡、柳宾.全域统筹视角下的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 周斌.全域组团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路径探究――基于对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发展模式的思考[C].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2013.[7] 方佳军.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力打造全域城市化的国家中心城市主城核心区[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5).
第二篇:解析新型城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解析新型城镇化
解析新型城镇化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及与此相关问题探索成为当前社会研讨的热点。
一、国际城镇化发展道路
国际城镇化发展道路与城市发展道路是一致的。自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世界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增长,城市①人口数量也从几十万增加到上千万人,产业变革、人口迁移、城市发展、社会分工细化成为近百年以来社会发展的主脉搏。城镇化发展的过程性、产业结构变迁、人口迁移、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
一是城市发展过程具有快慢交替的规律性。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工业发展带动了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集聚增加,但由于交通、生活、服务、医疗、居住等问题发展滞后,城市化增速减缓,在这一时期,社会服务、交通、居住条件等逐步改善。此后,城市化进入第二次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技术和管理的变革为核心,大批从业人员集聚到城市中来,工业现代化解放了低层次劳动工人,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增加,社会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此后,城市化进入了第二个缓慢发展期,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促进人口转移趋势放缓。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了第五个阶段,大中城市人口部分人口转移到周边城镇,城市人口相对减少,中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二是产业结构变迁存在相同规律。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完全一致的。在农业社会末期,农业产业地位开始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开始提升;工业社会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后工业社会中,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是从业人口迁移具有方向性。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口迁移原则上是单向流动的,即人口迁移是与产业发展具有一致性。随着工业化的开展,从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而随着人口集聚所需的社会服务的增加,从业人口则又从第一、二产业迁移到第三产业。
四是发展的动力是基于技术改革和管理创新。制造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支持,一部分劳动力人口从农业人口中脱离出来从事制造业;制造业生产流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从生产流程中脱离出来从事服务行业。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提升、交通设施的建设,城乡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加深,技术的变革和管理手段的提高使得城乡差距缩小,城市规模发展趋缓。
二、国内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我国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折点,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如大中城市发展困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的开端。
不断拓宽的马路和拥挤的交通是大中城市发展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这并没有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人口和城市的双重扩张虽然带来了GDP年均16.2%的高速增长,但其所带来的交通拥挤也不容忽视。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差异性增大,政策制定标准难统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中西部发展、沿海与内地发展的不平衡。其根源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不一致性决定;二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衡。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其所具有的人才、资本、技术、交通、区位等优势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因区位分散、资源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等原因而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即使在目前,由于没有完全打破二元体制对农业的束缚,农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政策层面、内外在动力机制、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一系列障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收入差距扩大。由于地理区位、发展政策、垄断、特权等问题,我国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过大归根结底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虽然我国一直努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如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将农业老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完善税收调解制度,调整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破除垄断,进行国有垄断企业改革。但由于改革涉及利益阶层的权益,改革步履维艰。
2013年,雾霾一词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重点,2013年,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遭遇到雾霾天气的影响,2013年的北京创下了单月25天雾霾天气的记录。而造成雾霾横行的原因在于城市的扩张和城市空气的严重污染。人口集聚、交通拥挤、森林减少、水资源缺乏都是造成雾霾的原因。如果城市进一步扩张,其所带来的后果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而这只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生态环境的失衡、水污染、垃圾包围城市等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解决城市矛盾,构架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在我国当前经济转折的关键时期提出的,其对于下一步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新型城镇化内涵在理解时应注意:
坚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城镇化以城镇居民为主,其选择权在自己手中。如居住权的选择,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的流转和出让等由农户自由选择;企业参与农业活动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政策引导,不能以强制措施干预企业或者农户的选择。新型城镇化不是农民的被城镇化过程,不是农民失去土地的过程,不是农民变工人的过程;是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是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过程,是农民自由选择工作及职业的过程。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型城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过程要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城镇化建设规划设计、人口集聚度、产业布局、社区建设都要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考虑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循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持续发展。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之内进行循环发展,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决维护农民的利益。我国的城镇化实际上是城乡一体化,通过破除城乡的二元体制,实现社会产业、人口的合理集聚。改革的关键点在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农业社区、劳动力转移这三个问题中,农民是改革的关键点。农民要实现身份、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坚决维护农民的利益,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二是确保相对公平。如在目前土地确权过程中,由于村集体对于农民土地承包制度长期的不调整,造成土地在农户之间分配不公平。一些死亡人员、户口迁移人员长期占有村集体土地,而一些因婚迁入人口及其婚生子女确难以分到赖以生存的土地。且由于各地土地承包时间的不一致性,土地承包权时间不一致,不利于全国土地制度的管理。
明确政府的职责。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之后,相关部门纷纷开始研究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技术、财政补贴、免税等政策呼之欲出,足见政府积极性之高。可与之相反的,农民和企业反而对新型城镇化担忧。对企业来说,整个经济增长趋缓状态下,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投资积极性较低;对农民来说,也担心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权益的受损和“被上楼”。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明确自身职责,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协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政策和法律方面提供指导,为职业转型农民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弱势群体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参与主体意愿。
坚持内在质量提升,统筹协调发展。在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各级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的是城市房地产建设的数量,各地大规模的征用土地,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城市中的楼越建越高,城市中的植被越来越少,虽然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城市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个别城市水资源紧张,地下水资源枯竭,饮水资源全部或者部分依赖地上水资源。城镇化发展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也不是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的发展,城镇化应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双重提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注释:
①城市是指大中城市,不包含乡镇。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是人的城镇化[J].重庆与世界,2013(3)
[2]龚义清.国外城市发展的趋势[J].城市规划,1987(1)
[3]朱吉玉,朱丹.国外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县域生态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13WC58)阶段性成果〕
(崔照忠,1971年生,山东诸城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地理。李芳,1978年生,山东临朐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赵立增,1970年生,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地理)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昆明市大力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
昆明市大力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
当前,昆明市正进入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镇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首位度、经济集中度、产业支撑度和社会集聚度优势进一步凸现,已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核心地区。提出并加快昆明全域城镇化建设,是在准确把握我市城镇化发展阶段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遵循国内外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和趋势走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既是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长期战略。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城镇化率达到63%,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和城镇为核心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发展体系,已进入城镇化发展中级阶段,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带动、拉动和支撑全域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2010年7月,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和提升全域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坚持以当前的规划、指导长远的建设,全盘考虑、全面谋划、全域布局,把整个市域城乡按照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要求来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全市各级按照“一板块一步城市化、二板块城乡一体化、三板块城乡统筹,三个板块协调推进”的要求,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城镇体系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驱动,大力实施主城品质提升、县城规模扩张、新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着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昆明特色,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全域城镇化道路。
2010年10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扩大)会议,标志着我市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近半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规划编制、土地整治、试点推进等重点工作,认真安排,积极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全面开展。成立了规划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规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域城镇化建设规划全覆盖工作。目前,全市乡镇总体规划基本完成,覆盖率达到96%;村庄布点规划完成率达52.6%;2251个村庄完成规划编制,完成率达21.9%,形成了规划逐步向村级覆盖,城镇综合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局面。
二是全域城镇化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在全域城镇化建设中,实行“县区为主、市审方案、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运作机制。全市14个县(市)区、3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和骄子山旅游开发区各选择1个共19个试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整体推进。试点工作中,要求做到“四个有”:即有一套科学规划、有一个项目整合及资金运作平台、有一套相应的政策措施、每年有一个新亮点。目前,试点建设已从“选试点、定方案、批规划”向“抓开工、促进度、见成效”转变。试点建设涉及的农村居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后,可将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全市已批准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5个,正在积极探索土地周转指标在市域范围内流转。同时,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2010年共计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29个,其-34-
第四篇:昆明市全域城镇化问题的探析
昆明市全域城镇化问题的探析
赵俊臣
在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全域城镇化正加速推进,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农村小城镇化的推进速度不快,已经影响到全域城镇化的大局,建议引起高度重视。
一、昆明市全域城镇化正加速推进,取得了突出成就
2010 年 7 月中共昆明市委工作会议作出提升全域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以来,市委成立了“市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坚持全面谋划、全域布局,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着力探索具有昆明特色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路子。目前,全域城镇化建设总体进展稳步有序,全市城镇化率已达64%。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有下列几点:
(一)科学规划先行
市级规划强化从战略层面研究城镇定位和空间布局,按照“重点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开发”功能区要求,明确并实施 1 个主城、4 个辅城(安宁、嵩明、宜良、富民)、4个次级城市(石林、寻甸、东川、禄劝)和 19 片重点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构筑 “中心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镇(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现代城镇体系,最大限度聚集核心区带动力,形成阶梯层次带状带动力。
(二)政策支持有力
针对全域城镇化建设试点出台了 13 个市级配套政策;明确了市级财政每年从缴入市级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 4%,专项用于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此外,在新型社区建设、城乡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研究,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城乡一体的无缝对接。
(三)放宽户籍控制
进一步放宽城镇居民准入条件和迁移限制,实现农村居民到乡镇“零门槛”落户,构建农村居民转户的绿色通道。同时,对附着在现有户籍上的城市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区管理等城乡差别政策进行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差异,让进城的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同城同权利,同城同待遇,在城镇落户定居下来,变成市民。
(四)推进三重三置换
通过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以宅基地、承包地及农村集体资产的用益物权置换城镇产权住房、社会保障和和股份合作社股权,从而盘活农民的资产、农村的资源,促进产权、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流转,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和土地等难题,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和新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建成区集中。
(五)试点推进顺利
目前,全市 19 个全域城镇化试点已有 17 个开工建设,试点拆旧区面积达 47859 亩,建新区面积达 17914 亩,投资估算 400 亿元以上。试点建成后,将盘活土地资源近3 万亩,实现近20 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
二、昆明市农村城镇化推进不快的表现
在以现有城市城镇和试点区为代表的全域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远离城市城镇的农村主要是不临交通主道的乡镇的城镇化推进不快,成为了影响全域城镇化的“短板”。
(一)全域城镇化的多种解释需要统一
昆明市要实现的全域城镇化,目前尚未一个权威的概念阐释,更缺少一套具体化的指标
体系,实践中人们的理解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有的认为,按照字面理解,所谓全域城镇化就是市域内全部实现了城镇化,不存在空白死角。另有的认为,所谓全域城镇化的实质是市域内的农民从农民身份转变成为市民。还有的认为,将全部乡村变成城镇、将全部农民变成市民是不切实际的,准确的提法是让农民实际上享受与市民一样的福利待遇。由于认识不统一,实践中分管全域城镇化的有关部门的工作重心,没有更多的放在广大的乡村如何城乡一体化,没有更多的放在市域内的农民怎样从农民身份转变成市民,没有更多的放在农民实际上享受与市民一样的福利待遇上,而是对于早已城镇化的城区和县城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被称作关注锦上添花。在此,我们不但没有任何反对昆明主城区和县城的进一步发展、继续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意思,而且希望它们继续发展的更好;我们的建议是,广大的乡村和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更有力的部门和更有力的措施为他们谋划利益,才能最终消除城乡二元差距。
(二)农村城镇化规划需要根据新要求认真组织修改
截至目前,昆明市远离城市城镇的农村特别是不临交通主道的乡村的城镇化的规划,大都是前些年编制,具有范围小、标准低、排斥农民市民化等特征,急需根据全域城镇化的新要求认真组织修改,有的需要重新编制。
例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位于禄劝县城东北部,距昆明233公里,离县城193公里,是该县边远、贫困的一个山区乡,目前有2825户、11802人(其中少数民族1732人),集镇人口1531人,城镇化率12.97%,按照市里规定三板块城镇化率40%计算应该有4721人转入城镇。目前乡政府所在地原有的集镇规划面积仅有 0.75平方公里,由于规划年代久远,适应不了小集镇的发展要求,该乡“十二五”规划决定把集镇规划区面积扩大到 1.0平方公里,详细性规划 0.3平方公里,要求2012 年完成集乡镇农贸市场建设,面积 2000平方米;2013 年完成乡集镇排污管网建设,管网全长 5 公里;完成乡集镇牲畜交易市场建设,面积 2000平方米;2014 年底完成全长 2.5 公里、宽 30 米集镇环城路段;2015 年底将建成沿环城路建集镇商业街。显然,雪山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规划按照现有条件而作,是实事求是的,但是,用全域城镇化的要求看,集镇的面积、人口、基础设施等,都离城镇化相距甚远,需要新的规划。
至于不少集镇目前普遍存在的有镇无街、有路不平、有水不净,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建议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加以解决。
(三)前些年乡镇改街道后需要尽快落实实质内容
2009年下半年,昆明市主城四区所辖的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乡镇长变成街道办事处主任,农民一律变成居民,政府希望此次撤乡改设街道办不是简单地改名称,而是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但是,由于配套的政策措施没有跟上,多数乡改街道办事处的仅仅是换了个牌子,农民并未得到较多的实惠:一是医疗,多数仍是新农合的办法;二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不可能享受,不可能像城里人一样让孩子去上更好的学校,就算挤进去了,还要交一大笔择校费;三是在街道办事处范围内,都没有像样的大医院,只能在小医院里接受医疗服务;四是街道绿化、卫生管网、路灯照明、消防、安全保卫等都没有像城里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有专门的部门管理,还需要自己筹钱建设,有的筹不到钱只好不建设。
(四)已决策的农民转市民的成本需要具体落实
市里已决策到 2015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70%以上;未来 10 年,昆明将有近12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市民,进入城镇生活。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今后20年,中国需要解决4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按照每人平均10万元计算,每年需要投入2万亿元。按此推算,昆明市未来 10 年将有近120 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市民,约需1200亿元。这样庞大的数字,需要市、县、乡、个人各投入的数量,特别是各级分担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需要认真研究与具体落实。
据市全域办测算,按照转户后享有的城市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社会援助等5项可以明确测算的类别来统计,昆明市农转城每转一个人财政投入大约在1850元。而这笔钱并非由昆明市单独承担,中央和省承担75%,市县两级大概承担25%。其他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由于数据缺乏,暂未测算,尚未纳入成本计算中。
(五)指派的带动需要有实际的内容,市里已决定,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拓展发展空间,以委托管理方式,分别把呈贡区马金铺乡委托高新区、呈贡区洛羊镇和官渡区阿拉乡委托经开区、呈贡区大渔乡委托度假区实体化管理,以满足开发区发展空间需求,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征地、拆迁等重点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设立市级园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各园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亿元建设资金,加快道路、给排水、供电、环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及征地拆迁工作,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项目等土地、等基础设施的老大难问题。
就实际效果看,得益最大的是托管者,因为他们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发展的土地空间。与此同时,被托管的当地农村农民的需要有具体实际的内容。
(六)警惕有可能重复其他省市区曾出现的重大问题
昆明市在推进全域城镇化进程中既定的政策之一,是推进三重三置换三区联动,突破城镇化建设瓶颈。“三重三置换”即通过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以宅基地、承包地及农村集体资产的用益物权置换城镇产权住房、社会保障和股份合作社股权,从而盘活农民的资产、农村的资源,促进产权、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流转,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和土地等难题,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和新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建成区集中。
根据国内其他省市区的实践,要特别注意并村、置换中强迫农民进城上楼的问题,尤其是在土地出让制度中的出让金制度不规范,产生对农民的强迫与掠夺,造成大量的贪污腐败现象,要给予高度重视。
三、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把全域城镇化上升为全域城市化
易宪容认为,应该把“城镇化”更推进一步,把“城镇化”改变为“城市化”。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城镇化中的“镇”字与传统的“乡镇企业”的“镇”联系在一起,仅仅是广大的农民走出一小步而不是一大步,即没有让农民从农村真正走入城市,而是停留在与农村不远的乡镇,仍带有某种歧视的味道。只有“城市化”才能把传统的农村与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及融合,让农民真正进入城市。
实践中,农民工进城有的到大城市,有的到小城市,又得到小城镇,这既有政府引导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市场选择,相当多的人都在自愿适应选择过程中已各得其所。政府一方面应该尊重农民的自愿,另一方面当然应该对此进行服务。
(二)把农村城市化作为全域城镇化的关键点
大家取得的共识是,全域城市化的关键点在农村。目前,昆明的主城区早就是“赛欧洲”的城市,县城城区以及乡镇政府所在地也早就是城镇了,不存在城镇化的问题,需要城镇化城市化的,是那些广大的乡村。
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作为“短板”的广大的乡村没有城镇化,广大的农民没有实际享受市民待遇,就全域城市化的全局
来看,全域城镇化城市化也就不能算是实现。
(三)以新型城镇化代替传统城镇化
目前国内专家已经达成共识,传统城镇化难以为继,迫切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所谓传统城镇化,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工业化为主线,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土地为主要内容,以外延扩张为特点,以外部需求为牵引,以物质资本大量消耗作驱动力,是高成本、低收益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带来很大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要素结构失衡、空间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和大城市病的爆发等。新型城镇化模式是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以市场运作为主导,以内外需为牵引,以创新要素为驱动,以内涵增长为重点,以适度聚集为原则,“三化”互动,实现低成本、高收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考虑城乡怎么一体化,城乡怎么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怎么解决,农村怎样繁荣、农民怎样富裕起来。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能搞土地城镇化、城镇楼房化,而更应注重人口的城镇化、可持续的城镇化、生态的城镇化。
因此,新型的城镇化当然要考虑城镇化率,但是并不过分追求特别高的城镇化率,由此反而鼓励有的富裕阶层到农村居住,到城市城镇郊区的山区半山区居住。
(四)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
国际上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表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一对统一体,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它的周边农村的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单纯的城镇化就是割裂的城乡二元体,是不可持续的,是要遭到人民群众反对的。
为此,我们在制定全域城镇化战略时,一定要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一起谋划设计。针对我国国情,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使农民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通过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大部分农民转移出来,离开农业,离开农村,变成城市居民;剩下的农村人口可以很好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五)把农民进城转为市民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
不少学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5,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成为城市人口,这将有效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仅按每人住房投资10万元计算,5,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成为城市人口就可以拉动5万亿元的房地产投资。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化将成为经济转型及增长的关键。但是这些内需还仅是潜在的,而这种潜在住房内需要释放出来,就得对未来中国城市化要有清楚界定,要对当前中国住房市场政策进入重大的调整。如果住房市场不能够转型为一个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如果住房市场赚钱功能不去除,那么这种住房消费需求是无法释放出来的。比如,当前已经在城市的中低收人居民都没有能力进入住房市场,那么刚进入城市农民居民的购买住房的能力更是望尘莫及了。
(六)农村城镇化应考虑农村空壳的现象
许多学者指出,在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规模化过程中,农民大规模进城后必然使不少乡村人口减少,而当村庄人口少到一定程度时就将形成村庄“空壳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公共设施出现无人使用的浪费问题。这是我们制定全域城镇化战略和规划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财政体制上最大的挑战是怎么样让公共服务跟着人走。现在的城镇化使我们变成一个动态的社会,再按照这种静态的人口分布来设计体制就不相适应,就会出现人与公共服务相脱节。因此,中央财政改革应更多向中西部倾斜,向农村倾斜;省市级财政应更多向农村倾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人口的迁移。否则农村搞了很多公共设施建设,却出现空壳村的现象,使用率很低,浪费非常大。
四、建议省、中央尽快出台的若干具体操作办法
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市一级全域城市化中的有些问题尚需要省、中央政策予以解决。一是改变纵向行政架构。我国现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纵向行政架构管理模式,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种治理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城镇化的公共治理结构最重要的是赋予市更大的自主权,除了直辖市外,不要再分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应实行平行政策。二是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改善政府资金的管理,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以此杜绝腐败;同时,大刀阔斧地改革土地出让制度,是地方政府走出土地财政的陷阱,作为补偿,设立房产税,代替土地出让金收入。
三是建议中央今后新出台城市公共服务政策原则上不应该再跟户籍挂钩。例如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需要尽快解决。2012年9月1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披露了异地高考的三大准入条件:家长工作稳定有房上保险、学生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以及城市发展需要这个行业群体。这三个条件比较苛刻,尤其第三个条件,会制造新的门槛和不公平。既然随迁子女的父母能够在城市用工,就说明他们已经被城市所需要。如果高考政策“放开”,不仅能够有利于社会人员流动,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平均化,当然,还会有利于各地民办学校的招生。
参考文献
1.仇和:在昆明市全域城镇化推进工作会暨市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0月13日)。
2.张祖林详解“昆明全域城镇化”,新华网云南频道2011年08月18日。
3.刘正海(昆明市全域城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昆明市全域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和路径,百度文库2011-7-19。
4.市委农办、市全域办:昆明市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做法、措施、路径,百度文库2011-10-27。
5.昆明市大力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百度文库2011-4-22。
6.张蕾:昆明全域城镇化:喜看“考卷”变画卷,昆明信息港2011-11-12。
7.和向红等:引导“农民进城”加速城镇化建设,香港文汇报2012-6-13。
8.记者观察:“农转城”需要重视户籍背后的东西,云南信息港2012-6-12。
9.易宪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愿景,中国改革论坛 2012-10-02。
10.甘露、马振涛: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中国改革论坛2012-9-24。
作者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第五篇: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
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
邹少宏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必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将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政府如何科学地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将是现在乃至未来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回顾新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思想解放的历史,是党内思想意识从僵化保守到开放灵活与时俱进的演绎历史。
按社会重要历史变革来划分大约分两个时期,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分为改革开放前(1949-1978)城市化的滞涨期,和改革开放后(1979-至今)的高速发展期。
按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进程来划分为:
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探索期(1949-1978)。计划经济时期因国内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工业化水平不高,物质极度匮乏,导致中国长期坚持毛泽东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至最后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因实施计划配给制,不仅人为控制城市即所谓“国家粮”人口的规模增长,反而促进农村人口增长,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居民下放”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现象产生的背后实际是与当时的经济规模和工业化水平不高密切相关。
2、以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城镇化孕育期即“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1979-1984)。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效率开始提高,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又解决了长期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解脱的问题,完全自由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家庭作坊式的小农经济开始繁荣,手工业开始萌芽。
3、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辅相成的萌芽期,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5-1991)。这一时期,国家鼓励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首次把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种补充并给予肯定。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了像大邱庄之类的龙头乡镇企业,集体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意识地小城镇建设概念开始形成,小城镇建设已初见雏形。
4、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后的高速成长期,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至今)。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兼容问题上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从此,中国的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从城镇化的萌芽期到现在,中国经历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刀阔斧地推进,由传统、自然地发展,到政府科学引导合理规划布局的过程。
第一阶段(1986~2000)政府主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个阶段的主张,造成了中小城市发展迅速,但大城市发展滞后;这一时期,以华西村为代表的大批小型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星罗棋布集约化的小集镇,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沿海城市转移,人口红利开始显现。
第二阶段(2001~2005)政府强调要兼顾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解除了对于大城市的发展限制,从允许农民工进城到鼓励支持态度的转变,推动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内地各省、市纷纷向中央申请成立一大批国家级、省市级的经济开发区也开始成熟,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配套政策也极具吸引力,这一时期,以外商为代表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一改过往低调发展姿态,猛虎下山般加速在全国布局,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链跟着内移,为各地城镇化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06~至今)政府主张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二、从富士康产业扩张,看新型城镇化的未来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富士康产业扩张过程的历史经验证明,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即成熟的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支撑+稳定的就业人口聚集+完善的综合设施(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配套。因此,从富士康产业模式及产生的社会效应可以窥探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和方向。
1、类富士康创新型龙头产业将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就拿在中国发展最典型的企业富士康来说,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极速扩张,产业规模呈50%增长。投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力度之重,引发社会和媒体极度关注。至2012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超过15个,总产值超过7651亿元人民币。
富士康是专业生产6C(电脑、手机、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等)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在中国大陆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西部等地创建了多个科技工业园区(深圳、郑州、成都、重庆、武汉、昆山、廊坊、烟台、太原、秦皇岛、营口、北京、杭州、天津、上海南京、淮安、广西等),就业人数最高达130万之众,其中,安臵农村剩余人口就业最高达120万左右。要说工业带动城市化,富士康就不愧是一个典型的拥有百万人口的规模“城市”,而围绕富士康形成的上下游产业及配套服务业就业人口无法统计,其产生的辐射效应更是无法估量。富士康产业快速扩张,为中国各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仅就富士康而言2012年人均年产值就达70多万元,按单位占地面积计算产值,更是一个高效产出城市的典型范例。所以人们戏称郭台铭为“市长”应该当之无愧。由此可见,一批新型产业,将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力,而以富士康为代表的高新、创新型巨型龙头产业将会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领军。
2、未来新型城镇化道路机遇多,但挑战会更多。
在人口和土地红利即将谢幕之际,新型城镇化战略又将为下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又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新型城镇化将为我们创造新一轮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升至51.3%。按国际经验,这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当下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基本在75%—80%,甚至更高。而我国城镇化率要按真正的户籍计算则还要低不少,潜力也就更大。和发达国家比,未来我国至少仍有20多个百分点提升空间。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城镇化步入加速推进阶段将推动产业升级,在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能在较长时期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形成驱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乃至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正处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大好时机。
其次,在未来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我们还要冷静应对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要使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这个城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就必须先行破解城市两大困局。
一是“安居”的包袱越来越沉重。商品房市场作为“安居工程”的主力,因被投资和投机性房地产消费绑架,房地产泡沫一时难有效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还在无限制膨胀,市民房价收入比已经超乎寻常。“房地产泡沫”迟滞了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与意愿,使一大批中低收入阶层在城镇化边缘徘徊,甚至望而却步,而“房叔”“房姐”们还在不断制造城市虚假繁荣掩盖城镇化真相。政府保障性用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虽然是国家为解决民生而推行的“安居工程”等惠民手段,也因投入资金和分配机制的瓶颈,面对庞大的刚需团队,要想缓解住房需求也只是杯水车薪。
二是“乐业”的措施难有新突破。过去城镇化的观念就是单纯地城市土地扩张,只是过多的关注基础建设,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城市人口同质化增长和人口质量提升。近些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市在对待外来人口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放宽了入户门槛,比过去有些进步,但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带有计划经济思维痕迹,深层次的户籍制度改革仍然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城市人口管理还在沿袭过去“三六九等”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外来人口称谓变化上看,经历了从过去的“盲流” “农民工” “劳务工”到现在的“打工者”“建设者”。从对人口管理形式来看,深圳市就经历了从过去的 “暂居证”到现在的“居住证”。“暂居证”也好“ 居住证”也好,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外来人口,要突破最后一里路视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挑战之二,如何化解和消除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趋势所带来的城市热点和难点。
在城市人口密集的一线和沿海发达城市,解决外来人口的住房、教育、福利、医疗等问题,是历年“两会”关注的中心话题。城市人口膨胀使城市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城市人口安全容量受到极大地挑战。
一方面,后备城市人口队伍庞大,对一线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和生活造成极大地压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按照09年入学人数创新高来看,2013年的人数会比2012年高不少。每年从全国各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就业人数高达1000多万人(含中专、技校),这些毕业大军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为新型化城市人口的主力。也就是说中国潜在的城市化人口每年至少以1000万递增。
另一方面,城市非户籍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深圳市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确认,深圳市将加快扩大户籍人口规模,2015年户籍人口争取达到400万,比目前增长100多万;目前在深圳市实际生活工作的总人口数已经突破1400万人,而深圳户籍人数不到300万,只占总人数的20%左右,远远低于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深圳市属于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而配套的“软硬”措施严重滞后的典型代表。这种状态的后果不仅会放缓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深圳市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骨子里的那种“优越感”,而且更要有当年敢吃螃蟹的改革勇气,做新型城镇化改革先锋。
挑战之三,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与“伪城镇化”的 “人祸”现象呈蔓延之势。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其根源是很多地方政府迫于政绩压力大搞形象工程之类人为城镇化,在配套产业、交通、自然资源开发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大量圈占农村用地,实施“伪城镇化”。其主要表现形式不外乎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盲目兴建开发区,曰之“筑巢引凤”式“城市泡沫”型。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招商引资的政治需求,缺乏科学发展观思维,在配套产业及配套措施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开始东施效颦式地“人造城”,导致产生大量“城市泡沫”。新型龙头产业进不来,传统产业壮不大。很多地方巢多凤少,甚至麻雀都没几只,其结果是政府融资平台隐形不良债务节节攀升,政府财力不堪重负。
二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产生依赖不能自拔的“房地产泡沫”型。许多二三线城市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狂热,卖地收入成了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地方政府乐于对土地财政长期依赖,因此,“城市泡沫”催生房地产泡沫,致使“鬼城”层出不穷。鄂尔多斯康巴什,一个泡沫经济的典型样本,房价从2万多人民币一直跌到3000元,跌去85%。类似康巴什这样的鬼城,在中国可以说是星罗棋布。山东威海、乳山、天津滨海、上海外环、杭州西城、南昌红谷滩、长沙三角洲、三亚和海南海岸线等等,北有鄂尔多斯,南有三亚和海南海岸线没有人可以统计出来究竟有多少鬼城。
以上这些都属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拔苗助长式有悖自然发展规律的典型案例。这种趋势危害极大,政府如不及早遏制,将会诱发中国式“次贷危机”。
因此,政府要以壮士断腕之决心、铁血斩顽疾般果敢和短痛易久安的思维来治理整顿之,唯此方能换取未来经济发展的健康环境。
三、构筑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迫在眉睫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变单纯的基础产业城镇化,为文化意识和基础产业城镇化并举,物质产业是基础,文化意识是灵魂,要让未来新型城镇植入更多的健康文化基因,形成先进的文化理念,要让新型城镇具有长久生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体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扶持培植一批创新型极具国际视野的巨型龙头产业,继续深化改革现有的社会、经济体制,重塑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1、打造“高效、节能、环保”新型基础产业群体系
建设新型基础产业群,是形成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基石,因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造,将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一是经营战略调整:由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衰退,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国内经济提升,内需开始扩大,因此,要把传统单纯的外向型经济,逐渐调整为“内部市场求稳,外部市场求新,”的经营思路,确保新型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动荡的世界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保持企业可持续性经营就必须努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培植一批低能耗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百年老店”。三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把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作为着力点,坚定朝着核心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少、发展可持续性强、群众得实惠多的方向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2、构建和谐、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新型化城镇,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发展新型化城市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人人要有尊严地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的经济成果,因此,就必须深化改革现有社会保障体制,逐步缩小地域差别、行业差别、社会群体间的差别,引入行业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
首先必须解决体制上的差别,即所谓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别。这一差别产生的历史原因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是思想解放和改革还不够彻底的结果。具体表现在社会福利的差别,资源配臵的差别。行业垄断关系到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关系到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其次就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因地理优劣原因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国家资源配臵分布也不平衡。造成这一现状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客观现实的原因。目前总的态势是,东部优于西部,南边优于北边,核心城市优于普通边远城市。要打破这一现状既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又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手段。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意在改变这一历史现状。
3、重塑“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指导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精髓。科学发展观、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适时提出,就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因此,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体系,坚持改革,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才能不断焕发出创新意识,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赋予改革的勇气,才能大刀阔斧地除弊兴利,永葆青春活力。
四、正确处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几个关系
新型城镇化,既要保证物质经济和文化意识同步发展和提升,又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向前推进。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正确处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三个重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处理好自然发展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即规划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自然发展就是尊重市场经济自然发展规律,不违背市场自然规律;政府合理引导,就是因势利导,科学规划,两者关系处理恰当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要以对城市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城市顶层设计,牵头组织专家和社会公众参与,形成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引导好城镇化科学有序健康推进;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市场发展的自然属性,不能拔苗助长。
二是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新农村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是实现新农村的前提,并带动新农村的发展。新农村是基础,推进城镇化,要靠夯实“三农”基础来支撑,不能顾此失彼,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三是要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和新型产业化的关系。许多近现代城镇的初期发展主要是靠工业化带动的,工业化是龙头。近现代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的统一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一般呈密切相关的正比例关系。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就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不断聚集,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同时,随着城镇劳动力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会不断满足工业化升级对劳动力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会使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并且日趋多样化和高级化,这会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向更高阶段发展。(全文完)
本文写作背景:2013年富士康百万大奖征文大赛 注意:本篇文章的几个亮点
1、“城镇化历程分类”有别于其他专家学者的,目前属独创。
2、把富士康与城镇化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了,符合富士康利益,也是郭台铭的意思。
3、首提“城市泡沫” 概念,并提由“城市泡沫”催生“房地产泡沫”观点。
4、新型城镇化概念:就是物质产业城镇化与文化意识城镇化并举。把新型城镇化融入要更多文化元素,目前还没有专家学者提,此乃首创。
5、委婉地批评深圳市政府“思想解放”还不够彻底,改革不大胆。
6、文章多次引用“十八大”中央主要领导人“习、李”的讲话和观点,符合“郭”有向中央“示好”的倾向。主要观点:
保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在由一批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支撑的同时,还必须融入相应的先进文化理念;还必须坚持用市场与计划科学结合的手段加以推动;还必须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