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说课稿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费红刚
1.小车下滑的时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了探索规律,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表格形式来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这些概念。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变量与变量的关系,在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在表格信息中发现两个变化的量,通过了解哪一个是主动变化的,哪一个是随着变化的,来识别自变量和因变量,这对今后学习函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法分析
二、学法分析: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分组学习、互相探讨、合作交流等形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具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本节的教学及学习任务是鼓励学生充分地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对表格的观察,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并发展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进行预测的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3.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概念介绍、练习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从现实生活入手,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直观体验。学生亲自进行试验,获取试验数据,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交流,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2.关于小车下滑时间的活动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的困难,一方面器材难以准备,另一方面测量的精度太高,不好把握。因此教师可以自行设计其他的容易操作的实验,例如弹簧秤的伸长与挂重的关系等等。
3.由于实验用的时间多了些,导致后面学习讨论的时间较为紧张,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2.变化中的三角形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意义和体会到了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对三角形的底边的变化引起三角形面积的变化问题的探索,探索出了变量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关系式来表达,运用表达式可以描述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具体变化的情况。教材通过机器图直观地表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即“输入”一个 x 值就可以“输出”一个 y 值,隐含了函数的思想。教材通过“做一做”和“随堂练习”进一步地体现了这一数学思想,特别是教材通过“读一读”不仅深化了本节的数学思想,而且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工具直观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如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领悟探索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学法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中又经常接触到一些具有变化关系的量,初步理解了自变量及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具备了从一个具体问题中辨别自变量与应变量的能力。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由于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本节课共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观察思考、诱导探究、体会归纳、变式探究、课堂练习、知识总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设计反思:
1.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本节课遵循这种理念,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基本上能准确地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单个自变量的数值可以找到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但是对于自变量由一个值变化到另一个值时,找随之而变化的因变量的值,有部分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3.温度的变化
一、学法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清楚变量的含义,并学会用列表和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表格和关系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能准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会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利用图象深刻体会变量之间关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多种表达形式,能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也为后期学习函数奠定了基础。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图象上点所表示的意义,会利用图象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共设计了情境引入,讲授新知,课堂巩固,课外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四、教学设计反思
1.本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教师教的高兴,学生学的开心,并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三个图象的练习,能够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且三个练习的内容要找基础较弱的学生完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展现他们的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多样性。
2.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操作、思考,而不是流于形式。要让活动充分的达到目的。教师在课堂中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要给每一名学生安排任务,让全体的学生都动起来。
3.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每一秒都是日新月异的,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但却蕴涵着无限的生机,越看越有味道,越想越有深度,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每一课都变得其乐无穷。
4.速度的变化
一、学法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初步理解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具备了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的基本技能。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之间关系,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研究变量内容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三种变量表示方法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通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境,进一步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从图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解; 2.能对实际情境中所蕴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图象表示;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课前准备、情境引入、讲授新课、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结、教学反馈、布置作业。
四、教学设计反思
1.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变量关系的图象,而且普遍掌握较好,因此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亲自去感受变量关系图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并且让学生利用小组调查搜集来的自己感兴趣的变量关系图象。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搜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变量关系图象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3.注意改进的方面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大部分同学能通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境,能分析出变量之间关系。但从图象中获得信息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第二篇: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散点图的概念及画法
(2)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
(3)会用散点图及回归方程判断相关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体会数形结合、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引出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类比函数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增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意识。利用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求回归直线方程。教学难点:
建立回归思想,理解回归直线。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二)初步探索,直观感知
探究一: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问题
1、有些老师常说:“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学习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按照这种说法,似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数学成绩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你如何认识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探究二:散点图
问题
2、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年龄 脂肪 年龄 脂肪 23 9.5 53 29.6 17.8 54 30.2
21.2 56 31.4
25.9 57 30.8
27.5 58 33.5
26.3 60 35.2
28.2 61 34.6 脂肪含量4035302520******年龄
问题3、观察上面的散点图,你能发现这些点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探究三: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 探究四:线性相关、正相关、负相关
(1)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负相关。
(2)回归方程中,b>0 正相关,b<0 负相关
(三)迁移拓展,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1、散点图;
2、回归直线
3、线性相关:正相关;
负相关。
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73-74页1-8题。
第三篇: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1、这节课首先从简单的图形入手,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很容易走进我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这种低起点,小步子使得后面的学习内容变得顺理成章,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充满信心,真正成了“大众数学”。
2、这节课由图象设计现实情境,学生答案众多,学生发言有欲罢不能之势,我为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而叫好。举生活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例子,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数学和学数学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这节课学生上课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发言积极,一些平时不发言的同学也兴奋地举起了小手,他们真正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为我的学生高兴。
4、部分学生语言表达欠缺,举生活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例子,并且画出大致图象,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1、本设计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语言表达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从图象中获得信息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给图形设计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教学中采用了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如在理解了活动一的一组图形后,再看活动二的一组图形,学生就容易理解,进而看教材上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应用部分具有一定的梯度,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地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探索,自己领悟出来的。本节课学习形式有分大组学习、小组学习、同桌学习、个人独立思考、一人表演大家猜。在设计中教师用“角色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由而舒畅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获得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在教学中学生活动是动而有序、动而不乱。
第四篇:初一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到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
2.已知变量x,y满足下面的关系
x…-3-2-1123…
y…11.53-3-1.5-1…
则x,y之间用关系式表示为()
A.y=B.y=-
C.y=-D.y=
3.某同学从学校走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同学,一块儿去文化宫玩了会儿,然后回家,下列象能刻画这位同学所剩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
4.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随着所处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与的关系可以由公式来表示,则随的增大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某校办工厂今年前5个月生产某种产品总量(件)与时间(月)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对于该厂生产这种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生产总量逐月减少
B.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产总量与3月持平
C.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停止生产
D.1月至3月生产总量不变,4,5两月均停止生产
6.如图2是反映两个变量关系的图,下列的四个情境比较合适该图的是()
A.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B.一辆汽车从起动到匀速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C.一架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速度与时晨的关系
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7.如图3,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图中显示的他们行进的速度关系是()
A.甲比乙快B.乙比甲快C.甲、乙同速D.不一定
8.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A.太阳光强弱B.水的温度
C.所晒时间D.热水器
9.长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其中一边为(其中),面积为平方厘米,则这样的长方形中与的关系可以写为()
A、B、C、D、10如果没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用y(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x表示圆珠笔的支数,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y=12x(B)y=18x(C)y=x(D)y=x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存入元本金后,则本息和(元)与所存月数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不考虑利息税).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固定,高发生变化时,面积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已知底边长为,则高从变化到时,三角形的面积变化范围是____.3.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升,如果每小时耗油升,则油箱内余油量(升)与行驶时间(小时)的关系式为____,该汽车最多可行驶____小时.4.某公司销售部门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5.地面温度为15C,如果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C,则高度h(千米)与气温
t(C)之间的关系式为。
6.汽车以60千米/时速度匀速行驶,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汽车的行驶路程s也随着变化,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7.小明和小强进行百米赛跑,小明比小强跑得快,如果
两人同时起跑,小明肯定赢,如图4所示,现在小明让小强
先跑米,直线表示小明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大约秒时,小明追上了小强,小强在这次赛
跑中的速度是。
8.小雨拿5元钱去邮局买面值为80分的邮票,小雨买邮票
后所剩钱数y(元)与买邮票的枚数x(枚)之间的关系式
为
9.拖拉机工作时,油箱中的余油量(升)与工作时间(时)的关系式为.当时,_________,从关系式可知道这台拖拉机最多可工作_________小时.10.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小学入学儿童数量有所减少.下表中的数据近似地呈现了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的变化趋势
年份200620072008…
入学儿童人数252023302140…
(1)上表中_____是自变量,_____是因变量.(2)你预计该地区从_____年起入学儿童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三、做一做,要注意认真审题呀!(本大题共38分)
1.(8分)某校办工厂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以后每年增加2万元.(1)写出年产值(万元)与年数之间的关系式.(2)用表格表示当从0变化到6(每次增加1)的对应值.(3)求5年后的年产值.2.(10分)如图5,反映了小明从家到超市的时间与距离之间关系的一幅图.(1)图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超市离家多远?
(2)小明到达超市用了多少时间?小明往返花了多少时间?
(3)小明离家出发后20分钟到30分钟内可以在做什么?
(4)小明从家到超市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10分)如图6,它表示甲乙两人从同一个地点出发后的情况。到十点时,甲大约走了13千米。根据图象回答:
(1)甲是几点钟出发?
(2)乙是几点钟出发,到十点时,他大约走了多少千米?
(3)到十点为止,哪个人的速度快?
(4)两人最终在几点钟相遇?
(5)你能将图象中得到信息,编个故事吗?
4.(10分)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的一组对应值.所挂质量
01234
5弹簧长度
***8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千克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时呢?
(3)若所挂重物为7千克时(在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的弹簧长度吗?
四、拓广探索!(本大题共22分)
1.(10分)小明在暑期社会实距活动中,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瓜到市场上去销售,在销售了40千克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4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售出西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求降价前销售金额(元)与售出西瓜(千克)之间的关系式;
(2)小明从批发市场共购进多少千克西瓜?
(3)小明这次卖瓜赚子多少钱?
2.(12分某移动通信公司开设了两种通信业务,“全球通”:使用时首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自付话费0.4元;“动感地带”: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本题的通话均指市内通话),若一个月通话x分钟,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元和元.(1)写出、与x之间的关系式;
(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讯费用相同?
(3)某人估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应选择哪种移动通信合算些?)
第五篇: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说课稿
《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邓州市春风学校
周晓莉
说课内容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4页《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纵向作用是让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运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横向作用是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会用统一符号表示速度(2)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养成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与时间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从未见过,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就特别需要感悟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速度单位表示法掌握了,学生也就真正理解、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因此我把难点定为: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是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而理解“单位时间”的含义是关键。
4、说教具: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本节课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二、说教学方法: 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本课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导学法,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和研究,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问题导入,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轻松愉悦的谈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场景”(PPT展示场景),问:如果你去北京,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但为下面理解速度的含义奠定基础,而且也自然地引入新课。
2、教学速度
我认为速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这里要指导“速度”统一表示法的读法和意义。因此,我直接用PPT展示了课本P45的内容,告诉学生像这些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人们通常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读作:160千米每时。
当学生知道了速度统一表示法后,我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进行了即时练习。
在即时练习的题目中,出现了不同的时间和路程单位,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下一个环节,即:
4、“单位时间”及“路程”的介绍 1、出示自学提示:
(1)P54例3的题目中己知什么?求什么?(同桌互相说说)(2)独立列式解答例3。
(3)从上面的两道例题中可以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有什么关系? 自学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组内总结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二、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1、反馈自学情况,全班交流题目中己知什么?求什么? 2、找两名学生板书解答例3中的题目。
3、师生合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基本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4、拓展延伸:从“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中你还可以得出哪些数量关系式?(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三、总结引导,知识生成
师生谈话: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让学生再次巩固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2、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说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160千米/时
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1)80×2=160(千米)
(2)225×10=2250(米)
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课 堂 检 测
一、用统一的符号表示下列速度。
1、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可以写作:____________。
2、刘翔跨栏的速度大约是每秒9米,这个速度可以写作:_______________。
3、飞机每分钟行20千米,可以写作: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解决问题。
1、已知速度40千米/时,时间5小时,求路程。
2、已知速度40千米/时,路程200千米,求时间。
3、已知时间5小时,路程200千米,求速度。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时速度只有40千米/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在平原的速度是50千米/时,在山区的速度是30千米/时,最后到达山顶。这段路程有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