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教育公平5篇

时间:2019-05-14 03: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政热点: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教育公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政热点: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教育公平》。

第一篇:时政热点: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教育公平

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对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的运用,在认识上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概念是“社会管理”,自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我们党开始用“社会治理”这一概念来替换“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变为社会治理并非简单的“一字之变”,它反映了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范围、治理重点等方面的明显不同,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处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所取得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

2016年10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在组织学习时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方式的革新。认识到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体现出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态度。而在更大的棋局中看,从“社会治理+互联网”到“互联网+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们党提出的重要目标。因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的科技和经济,更需要现代的政府和政党;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不仅是器物和工具的现代化,更是制度和治理的现代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为发展扫除制度障碍,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才能显示出更旺的生命力和更强的优越性。目前存在问题:

(一)网格化泛化

目前,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体制正处于改革和不断完善的阶段,政府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整体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尽管各级政府大都成立了“网格办公室”等相关机构,但在许多领域进行的网格化改造,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风,为网格化而网格化,把互联网+网格化的管理模式简单化,难以实现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安全问题仍很严峻

(三)信息资源共享的瓶颈问题仍然突出 措施:

(一)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二)整合基础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聚、通、用”

(三)构筑信息安全的防火墙

(四)在保护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依靠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数据采集

点评:互联网+社会治理是公务员考试中综合分析的常见出题方向,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可供考生借鉴和运用。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十八大以来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可分为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上的公平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结果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

义务教育: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公平是最重要的价值追求。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

对于城市而言,均衡则更意味着消除择校与择班。2014年,教育部除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外,还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明确实施“小升初”就近入学的方法和流程,集中综合治理大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热”。北京等多个大城市推动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摇号入学改革举措。为保证过程透明,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投入使用,随机摇号,现场监督。每个孩子该就近去哪所学校,一目了然。对于在城市打工的随迁子女而言,可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是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兜住教育民生“底线”的一个缩影。截至2016年,全国80%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享受义务教育。教育部明确将通过增强公办中小学接纳能力、进一步推动流入地政府出资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等方式,不断提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并继续消除随迁子女就学障碍,加强随迁子女学籍管理,努力实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

对于农村偏远贫困地区而言,均衡就是要补齐短板。2013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经费保障方面,截至2016年,中央共累计投入“全面改薄”资金978亿元。

在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上,2016年生均中西部地区小学达到600元,初中达到800元。同时,国家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中央财政适时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

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方面,从2013年起,中央财政对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政策的连片特困地区给予综合性奖补。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2016年中央投入21.5亿元,实施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教师约160万人次,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15年国务院办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一步保障了乡村教师的权益。

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加速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

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优质资源班班通”有效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扩大。

对于近年的热点话题:“寒门再难出贵子”,一方面,政府积极作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理提到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未来还要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北大推出“筑梦计划”、清华推出“自强计划”,越来越多的高校降低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招考条件。贫困生考入重点大学的比例逐年增加。

自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缩小校际差距、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就成了教育督导的重中之重。截至2016年底,已有1824个县通过了国家督导的均衡评估认定,占全国总数的62.4%。未来仍需改善的方向:

1、在教育投入上,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2、在资源配置上,继续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向社会困难群体倾斜。

3、出台继续教育法或终身教育法。继续教育法和终身教育法在国际上公认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4、把国家的核心课程及绩效考评作为一个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5、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均衡教育资源。

点评:教育问题向来是公务员考试的热点话题,教育公平是重中之重。为什么很多人感受到教育不公平,主要是我们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太高,而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如寒门难再出贵子、乡村教师、留守儿童教育、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而最近爆出的“租购同权”显然不能破解学区房问题,因为学区房的出现其实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附属产品,需要从根本解决。

第二篇:从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看教育公平

从义务教育均衡问题

看教育公平

****

******大学****学院 *********专业 从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看教育公平

[摘要] 义务教育不均衡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推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了城乡、地区、阶层之间的义务教育差距。义务教育不均衡是教育公平的一大体现,教育不公平不仅影响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还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为此,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从改革教育监督制度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政府还可以从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流动等方面入手,从而妥善解决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教育公平问题。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此次的改革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被放在了首位,其中涉及了许多重大的、关系民生的问题,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义务教育作为中国人民的基础教育,其均衡发展引起我的关注和深思。

调查显示,2007年全国99%的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居121个被监测国家中第38位,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行列。虽说中国目前义务教育已普遍实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义务教育的质量存在着明显且巨大的城乡、地区、阶层、配置差距,义务教育不均衡已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推进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最为严重。2002年全中国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少数人口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资金,这个数字可见一斑。目前,在中国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危房中学习,学校缺少正规的教师„„据调查,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28年,比城镇低2.4年。虽然近年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还是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再加上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差距,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依然十分明显。反观城市中的学生,不断在校享受着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还在上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不均衡现象严重挫伤 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城市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将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

其次,地区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也不可忽视。长期以来,由于受“先重点,后一般”教育观的影响,致使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显。2003年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为平均数15%的3倍多,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初等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02年的毛入学率仅8.64%,两个地区的入学率竟相差5倍之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义务教育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在北京等大城市中,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水平较高,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较好。相比之下,那些偏远地区、民族自治区由于学校管理水平低、教育教学质量低、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差、学生生源和社会声誉差,而造成“薄弱校”问题一直存在。“薄弱校”的存在对整个义务教育的发展和革新也带了许多问题,如不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九年义务在教育质量上无法保证,加剧了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等等。教育决定未来。如果一个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那么其经济、政治、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将遭遇瓶颈,导致该地区的发展也相对迟缓,进一步导致义务教育的地区间不均衡,如此的恶性循环令人担忧。

最后,阶层义务教育不均衡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目前中国基础教育有一个越演越烈的突出问题——择校热。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阶层除了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在社会中享受更高的身份;而收入越低的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自然逐渐降低,失去了在文明进步中的话语权,沦为弱势群体。这些变化也衍生出新的问题,那就是阶层义务教育不均衡。关于这一点,人人都有切身感受,最明显地莫过于“择校”这一现象。这种不均衡必然导致了中上阶层将其自身的资本优势转化为子女教育获得上的优势,而后者教育获得的优势再进一步转化成为其社会地位获得的优势,如此周而复始,中上层群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此相反,下层群体虽然也同样具有改变现状和后代命运的强烈愿望,但在优质教育资源占有的竞争中,因受其自身资本条件的限制,只能处于劣势,下一代向上流动的过程与中上阶层子女相比将遭遇更大的阻碍。长此以往,终将造成阶层结构的再生产或社会地位的代际间传递,导致社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诸多类似“择校风”、“薄弱校”等不良现象的盛行不仅是义务教育不均衡催生的产物,它们更彰显了教育不公平这个大问题。教育公平的理念可谓源远流长,从两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信条,到18世纪末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通过法律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教育史上一直都在追求这一美好 的教育理想。具体说来,教育公平包括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以及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三大方面。也就说,要让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然而,义务教育的城乡不均衡、地区差异大、阶层冲突大无一不与教育公平相悖。

目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着人心向背。2005年,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搜狐网站就公众对我国教育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满意度最低的就是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如果教育不公平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进程将受到极大的损害。而且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意味着社会弱势群体丧失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由于起点的不公平,势必影响进一步参与经济、政治和、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机会,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及策略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不公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制定出一些解决之道。为了在未来十年内要真正做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强调了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并且在纲要的很多部分都提到了要建立教育的监督、教育质量的评估、义务教育的监督、均衡状况的监督督导制度,这个制度概括起来应该有四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制度;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绩效政绩的考核制度;三是建立一个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做得怎么样的公示制度;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我认为这些制度的配套执行是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措施。

此外,我认为解决城乡以及地区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国家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和财政倾斜,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促进城乡、地区教育不均衡现象得到缓解。第二,国家应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农村留住优秀教师。同时应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还要促进教师在城乡之间、在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和改善教学的积极性。第三,改善农村学校以及落后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为农村和当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第四,增加农村基础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给予薄弱校政策倾斜,进而为解决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创设前提条件。

意识到了危机就有希望带来转机,解决教育公平应从最核心的矛盾入手,首 先解决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并沿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信念,不畏艰难,相信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的教育公平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的理解与实践问题.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 米安安,马艳.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周元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政策走向.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2).[4]鲜万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北京教育学院学,2004(2).[5]骆娟.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7.[6]李星云.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中国模式.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李志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10(2).

第三篇:2012高考时政热点推进个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范文)

2012高考时政热点:推进个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时政概览】

2011年4月,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会议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6月28日、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两次召开会议逐条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一见。法律委员会认为,为了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是必要的、适时的,同时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 500元。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纳税期限由7日内改为15日内。

【知识链接】 经济生活角度

1.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本次个税调整考虑到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实际情况。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全面拉动内需。

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3.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体现了税收具有固定性,说明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

4.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将会减少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这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5.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意义。对个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结构的调整,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得越多,税率越高;所得越少,税率越低。这说明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个税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政治生活角度

1.民主决策的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这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进步。

2.政府的职能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说明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全国人大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广泛征求民意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4.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是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审议过程广泛征求民意,这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生活与哲学角度

1.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哲学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必要再度调整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所以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无限性。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无限性特征。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有必要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坚持了联系的多样性。

(4)将个人所得税之前施行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这是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体现,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有利于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更好地维护社会总体的公平。

(5)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充分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缴税,中等收入者少缴税,低收入者不缴税”的原则,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个税体制改革,属于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7)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利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征求民意的原因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个税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广泛征求民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个税改革的顺利进行。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个税改革广泛征求民意,是党和国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具体表现。

2011年6月30日下午,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据此回答1~2题。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

1.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个税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即起征点)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这一调整的目的在于()

①扩大个税征税范围 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是()A.立法权

B.表决权

C.审议权

D.决定权

3.2011年9月1日起实施新个税法,只要是9月1日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都会按照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计征。新个税法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B.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C.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2011年4月,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了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并最终于6月3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体现了()①国务院坚持依法执政 ②人大坚持民主立法 ③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为保障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我国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征税标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2000元上升为3500元。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④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说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关系是()

A.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相互监督的关系 C.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D.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7.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最终就是要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充分发挥个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以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个税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状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从今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但部分地区8月份的工资在9月份发放时却按照2000元的起征点来征收。上述地区的做法()

A.有利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B.采取灵活多变的征收方式,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C.违背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 D.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兼顾各方利益,构建和谐社会

9.2011年10月20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1-9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1-9月,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4995.12亿元,同比增长34.4%。个人所得税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B.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C.公民自觉依法纳税意识增强 D.我国税收体制不断完善

10.全国人大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征集意见,征求意见数超过23万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意见中85%都对3000元的起征点不满,个税免征扣除标准在提请人大常委会表决的最后关头提高到3 500元,舆论几乎众口一词地将其解读为“民意的胜利”。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国家立法的最终决策权在人民群众手中 ④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1.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安体富表示,应探索建立物价变动与个税免征额挂钩的机制。其他一些国家实行个税扣除额指数化,即物价上涨10%,扣除额也相应上涨10%。安教授认为,如果物价上涨,扣除额不提高的话,实际上是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A.坚持了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坚持了联系的观点,看到了物价与个税间的客观联系

C.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 D.遵循了客观规律,通过创造物价与个税间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从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由之前的28%下降到8%以下,从而使个税纳税人数由之前的约8400万锐减至约2400万。专家指出,从我国目前的个税减税来看,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减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拉动内需,尤其重要和必要,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材料三:个税调整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了个税调整的众口难调。“一刀切”的起征点,不考虑家庭负担的单一征税模式,使得个税调整一直饱受争议。从这个意义来说,此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只能说是个税乃至税收改革的一小部分,在这之后,税改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如何改变个税的“工资税”质疑、让税收结构变得更为合理;如何减轻工薪阶层的税负、改变国人“挣得比美国人少物价比美国高”的不合理税收现状;如何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完善税收信息,这些都需要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完善。因此,个税调整后的分配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3)根据材料三,从辩证法角度,为“个税调整后的分配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参与热情超过以往,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材料二:某网友提出:调整收入分配是应该的,但一定要务实。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

(2)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的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C。2.A。3.B。4.D。5.A。6.A。7.D。8.C。9.B。10.A。11.B。

12.【解析】第(1)问,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通过比较看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差距,指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第(2)问,分析意义时,应首先回答经济学依据,可以从收入与消费、个税的调节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分析。第(3)问,要注意审题,知识范围是辩证法的方法论,应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

【答案】(1)①“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均较快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基础。②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说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没有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居民工资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个税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调节,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面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3)①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分配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不断积累,才能促成质变。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配改革要从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实际出发,要避免“一刀切”的草率做法。③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分配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其前途是光明的,但任重道远,其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

13.【解析】第(1)问,应从公民与人夫的关系、民主决策的渠道和意义等角度分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影响,以体现公民与.决策机关“同历次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第(2)问,属于辨析类的设问。首先应回答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积极意义,以肯定设问中观点的合理性;然后重点分析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指出实现社会公平不能仅仅依靠个人所得税的调节。

【答案】(1)①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大代表进入决策机关,间接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我国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公民热情参与草案意见征集活动,既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对决策的理解和实施。③决策机关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随后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正式的法定渠道。

(2)①税收对经济发展具有调节作用,解决税收问题,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通过税收调节过高收入,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首先要解决效率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富总量;同时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使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整顿分配秩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社会公平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社会公平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多年来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昨天举行的中国改革论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论坛上,他认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加大公共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等诸多领域都大有改革的空间。

“消费拉动内需、结构性减税存在困难,社会矛盾加剧,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迟福林说。他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收入分配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他说,一方面,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收入分配不公本身,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身成为牵动改革发展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

“过去我们努力做大蛋糕,但是现在依靠经济增长这样‘一白遮百丑’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迟福林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要坚持民富优先导向,经济增长现在依然是基础,但是总量的增长并不能解决日益突出的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在迟福林看来,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迟福林说,这主要是因为消费投资结构存在突出矛盾,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严重不足,“这些矛盾和问题恐怕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基础性问题”。

“公平和效率始终是一个矛盾,现在看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平与效率正相关的系数大大加大了。”迟福林认为,社会公平不仅能够直接提高潜在增长,还能带来现实的效率提高。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方面的作用就是稳定劳动力队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另一个方面,能够逐步增大释放消费主体。

迟福林说:“现在很多制度上的不公平问题肯定对效率有影响,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公平和效率,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效率、提高效率、放大效率。”

迟福林在演讲中还讲到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问题,讲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他特别从基础制度建设方面谈了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观点和意见。

迟福林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制度之上。“现在由于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有些行业收入过高,但是有人不承认,这就要求以公开透明为重点建立基础制度。”

如何推进公开透明的收入分配基础制度建设?迟福林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其中包括全面推进政府预算公开,以官员财产公开为重点逐步形成覆盖全民的财产公开制度等。

“收入分配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宋晓梧在点评时说,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

第五篇:2012浙江省考申论热点—从教育公平看农村教育的振兴

从教育公平看农村教育的振兴

国以人立,业也人兴。在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为之根本的重要地位的同时,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不平衡性,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城市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农村不论在师资、教材、校舍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教育体制改革更是滞后,更有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甚至存在文盲现象。这都对农村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的人才培养,民主的全面振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究其根本,城乡之间教育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首先,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其次,我国教育投入存在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局面;最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部分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城乡之间出现了厚此薄彼的现象。

对农村教育的忽视,导致农村低素质劳动者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偏低,从而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一方面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对全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在经济集约型逐渐替代劳动密集型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劳动者个人的素质,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振兴将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第一,建立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科学划分和界定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财政分担机制,确保农村教育改革经费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第二,调整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的提高。首先,在农村教育人事管理方面,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定、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管理职能,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其次,通过人才引导,促进优质师资向农村移动,可采取“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下乡支教”等举措来实现。

第三,加快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根本突破。一要改革农村教育模式,构建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教育的良好格局;二要加强农村教育质量管理,监督农村办学质量,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三要加强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救济。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另一方面推广教育救济,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推行教育免费,减轻农村教育负担,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种补助,为农村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农村教育全面振兴将是教育兴国这条征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向标。

下载时政热点: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教育公平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政热点:从互联网+看社会治理 教育公平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论热点——促进教育公平

    申论热点三:促进教育公平 一、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着重加强农......

    申论时政热点:乡村社会治理重要力量[全文5篇]

    申论时政热点:乡村社会治理重要力量 有事都会找乡贤请教 在江苏省宝应县鲁垛镇贾林村,69岁的刁人贵的家是村里的“地标”。他家大门口挂着的“三和调解室”“三和人口文化书......

    教育学演讲稿--从等级分班制看教育公平

    从等级分班制看教育公平进入大学,我们似乎都认为教育公平对我们而言已经实现,可是事实是无论大学,还是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都存在等级分班制的问题.大家想必对刚入学的第......

    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

    人民时评:从总书记讲话看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精选五篇)

    人民时评:从总书记讲话看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詹勇2010年09月11日00:03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最近,教育公平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

    浅谈从教育公平视角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及基础教育存在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意见及建议。【......

    理论热点面对面:怎么实现教育公平

    理论热点面对面: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河北邯郸,一座以3000年悠久历史闻名于世的古城,如今又有了一张新的靓丽“名片”——“无择校”城市。前几年,邯郸市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

    从《资本论》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从《资本论》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国民财富和人民贫困是一回事。”从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效率即国民财富,与公平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