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_(精)
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 主要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 前言
成员:XXX及其他
实践主题: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时间:2012.01.10 地点:江苏无锡及周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随机采访两种方法得到基本素材,结合文献和专家的分析,总结得到此次报告。
一、网络问卷和采访中发现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第26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手机网民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 2.77亿人。其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
结合调查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 问题:(一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们很容易从网络中得到信息。而现在是信息大爆炸 的时代,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信息。而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期间,是非观并没有定型,极易受到影响而扭曲。这些良信息不仅严重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还极
引诱青少年走上歧路,一去不返。(注:括号中为犯了网络问题例子例如: 1.色情信息→对性持开放态度。
曾有网友开玩笑说,此项造成医院妇科生意兴隆及某种商品种类纷繁并保 证销量。11年曾破获的某宗卖淫案件,其中的私娼大多是90后,令人叹息。2.网络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道德层面:表现为漠视权威,忽视规则,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价值观层面: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价值观物质化等(辛蓓, 2002 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更容易在早年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初中生比高中生 表现得明显。网上聊天、浏览色情网站、网络游戏、网上赌博都与攻击性行为 有关。
(二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
网络的匿名性会增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Ybarra, 2004,在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19%会卷入网络攻击行为。攻击者与传统的欺凌弱小者类似,他们可能会将网络上的攻击行为过渡到现实生活中,伤害他人或者自我伤害(焦君华, 2008;Whitlock, Powers & Eckenrode, 2006;Kimberly, 2004(三过度使用网络的不良影响
1.造成青少年的日常活动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到身心健康(Chien & Chun, 2000 2.造成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危珊珊, 2008,并且更可能产生抑郁、交往 焦虑等消极情绪(林伟,黄子杰 & 林大熙, 2004
3.即使是因为交流需要而过多上网,也会减少青少年在真实社会中的卷入度,降低心理幸福感(Kraut, 1998 “网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 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不仅能够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应,同时会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Young & Rodger, 1998、学习生活(Young, 1996、人际关系(Kraut, 1998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对问题的研究及分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应充分认 识到它的负面影响。
(一严重损坏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呆在电脑前,会致使上网者腰肌受损,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精神 疲惫,身体受电脑辐射,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 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甚至一生的幸福。(二严重干扰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
由于上网占用了网络成瘾者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致使这部分青少年无心 向学,忘记工作,甚至影响其与家人的和睦关系。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只有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网络上的交流,我们不知道是不是经过加工,这不是人与人真诚交流的体现。
(三严重妨碍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发展。
有如百科全书或者十万个为什么的网络,帮青少年养成了依赖性。有问题?找百度!这句话就是网络依赖性的体现。网络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它具有高度的
综合性,超越简单文字或静态图像的桎梏,然而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必然会使青 少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依赖性的人们,也会不自 觉的增加上网的时间,令自身的思维能力更加趋于沉睡,这个恶性循环。(四严重污染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犯罪增多。
网络是个信息宝库。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地利用网络中的信息,但是,网络 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着信息垃圾的场所。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混杂其中。有些缺 乏网上伦理道德意识的青少年,人为制造网上病毒,破坏别人的系统或进行金 融犯罪、经济犯罪,而这部分青少年以网络成瘾症者居多。(五严重影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由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而计 算机网络又将全世界联成了一体。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交融冲突。这对没有成型的青少年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六严重混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
沉溺虚拟空间,将会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在网络上,用户所处的 环境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电子设备所形成的电子空间,交往的对象是失去了相貌、身材、年龄、性别、地位、情绪、心态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个个符号, 表达感情的方式仅仅是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无法把符号与表情、手势、语气 等联系起来;交流模式是简单的人机交流,久之,则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群体,造成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等身心健康问题。
三、建议与感慨
关于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这方面,专家、学者们也进 行了较多的探讨。
网络文明与文明网络。这是我得出的结论。文明网络由成年人与网络管理者为青少年创造;网络文明由青少年和所有网络使用者遵循。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班华教授的《网童的特点与教育引导》一文就很有代 表性。针对部分教师和家长惧怕网络的现象,他明确指出,对青少年进入网络 世界不能采取“禁”或“堵”的办法,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根据网童的特点对之 加以教育和引导:引导、帮助网童学会关心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指导网童 提高自我教育力,学会教育自己;指导网童学会自我控制,保持并增强善的道 德力量。
互联网的问世,不仅在当下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他们的终 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文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即促进了“前喻文化”,凸显了“文化反哺”。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年轻
一代易于接受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乐于探索、喜欢创造的积极面。既要继承传 统的修身养性方式,更要重视新型的网络道德学习方式。在道德自我修养上应 当拓展和改变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会新的学习方式,即网络道德学习。所以, 作为成年人,不仅仅要教育、引导孩子的网络生活、网络学习,同时也要争取 做孩子们的网友,向孩子们学习。
而有了网络这个近乎万能的生活帮手,我们也不能放弃动手能力。虽然我们已经得到某些问题的答案,但是也需要我们去实践。这实践出真知,同样 的一个实验,在不同的人手中会有不同的结果。
开放性的思维与动手实践的能力,个人觉得,这才是网络应该带给我们的。而不是理论上的依赖。
四、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德]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94.3.[美]Jones.G.R.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4.《书摘》编委会.面对自我完善自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1988.5.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7.计算机工程学院 10软件2Z 黄秋妍
第二篇: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
前言
成员:XXX及其他
实践主题: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时间:2012.01.10 地点:江苏无锡及周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随机采访两种方法得到基本素材,结合文献和专家的分析,总结得到此次报告。
一、网络问卷和采访中发现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手机网民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 2.77亿人。其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结合调查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化娱乐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们很容易从网络中得到信息。而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信息。而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期间,是非观并没有定型,极易受到影响而扭曲。这些良信息不仅严重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还极引诱青少年走上歧路,一去不返。(注:括号中为犯了网络问题例子)例如:
1.色情信息 →对性持开放态度。
曾有网友开玩笑说,此项造成医院妇科生意兴隆及某种商品种类纷繁并保证销量。11年曾破获的某宗卖淫案件,其中的私娼大多是90后,令人叹息。
2.网络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道德层面:表现为漠视权威,忽视规则,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价值观层面: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价值观物质化等(辛蓓, 2002)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更容易在早年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初中生比高中生表现得明显。网上聊天、浏览色情网站、网络游戏、网上赌博都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二)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
网络的匿名性会增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Ybarra, 2004),在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19%会卷入网络攻击行为。攻击者与传统的欺凌弱小者类似,他们可能会将网络上的攻击行为过渡到现实生活中,伤害他人或者自我伤害(焦君华, 2008;Whitlock, Powers & Eckenrode, 2006;Kimberly, 2004)
(三)过度使用网络的不良影响
1.造成青少年的日常活动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到身心健康(Chien & Chun, 2000)
2.造成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危珊珊, 2008),并且更可能产生抑郁、交往焦虑等消极情绪(林伟,黄子杰 & 林大熙, 2004)
3.即使是因为交流需要而过多上网,也会减少青少年在真实社会中的卷入度,降低心理幸福感(Kraut, 1998)“网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不仅能够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应,同时会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Young & Rodger, 1998)、学习生活(Young, 1996)、人际关系(Kraut, 1998)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对问题的研究及分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
(一)严重损坏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呆在电脑前,会致使上网者腰肌受损,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精神疲惫,身体受电脑辐射,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甚至一生的幸福。
(二)严重干扰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
由于上网占用了网络成瘾者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致使这部分青少年无心向学,忘记工作,甚至影响其与家人的和睦关系。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只有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网络上的交流,我们不知道是不 是经过加工,这不是人与人真诚交流的体现。
(三)严重妨碍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发展。
有如百科全书或者十万个为什么的网络,帮青少年养成了依赖性。有问题?找百度!这句话就是网络依赖性的体现。网络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超越简单文字或静态图像的桎梏,然而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必然会使青少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依赖性的人们,也会不自觉的增加上网的时间,令自身的思维能力更加趋于沉睡,这个恶性循环。
(四)严重污染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犯罪增多。
网络是个信息宝库。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地利用网络中的信息,但是,网络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着信息垃圾的场所。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混杂其中。有些缺乏网上伦理道德意识的青少年,人为制造网上病毒,破坏别人的系统或进行金融犯罪、经济犯罪,而这部分青少年以网络成瘾症者居多。
(五)严重影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由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而计算机网络又将全世界联成了一体。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交融冲突。这对没有成型的青少年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六)严重混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
沉溺虚拟空间,将会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在网络上,用户所处的环境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电子设备所形成的电子空间,交往的对象是失去了相貌、身材、年龄、性别、地位、情绪、心态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个个符号,表达感情的方式仅仅是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无法把符号与表情、手势、语气等联系起来;交流模式是简单的人机交流,久之,则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离了社会实践,脱离了群体,造成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等身心健康问题。
三、建议与感慨
关于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这方面,专家、学者们也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网络文明与文明网络。这是我得出的结论。文明网络由成年人与网络管理者为青少年创造;网络文明由青少年和所有网络使用者遵循。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班华教授的《网童的特点与教育引导》一文就很有代表性。针对部分教师和家长惧怕网络的现象,他明确指出,对青少年进入网络世界不能采取“禁”或“堵”的办法,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根据网童的特点对之加以教育和引导:引导、帮助网童学会关心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指导网童提高自我教育力,学会教育自己;指导网童学会自我控制,保持并增强善的道德力量。
互联网的问世,不仅在当下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文化传承方式的改变,即促进了“前喻文化”,凸显了“文化反哺”。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年轻一代易于接受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乐于探索、喜欢创造的积极面。既要继承传统的修身养性方式,更要重视新型的网络道德学习方式。在道德自我修养上应当拓展和改变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会新的学习方式,即网络道德学习。所以,作为成年人,不仅仅要教育、引导孩子的网络生活、网络学习,同时也要争取做孩子们的网友,向孩子们学习。
而有了网络这个近乎万能的生活帮手,我们也不能放弃动手能力。虽然我们已经得到某些问题的答案,但是也需要我们去实践。这实践出真知,同样的一个实验,在不同的人手中会有不同的结果。
开放性的思维与动手实践的能力,个人觉得,这才是网络应该带给我们的。而不是理论上的依赖。
四、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德]孙志文. 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美]Jones.G.R.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书摘》编委会.面对自我 完善自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5.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计算机工程学院
10软件2Z 黄秋妍
第三篇: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化娱乐方式的调查分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化娱乐方式的调查分析 成员:林烨馨
专业班级:会计电算化1班
主题:网络时代大学生文化娱乐方式的调查分析 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参与生活……作为网络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重要推动力量,人们正越来越多地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舒适和便利。当网络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网络素养状况、网络文化生态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正确地对待网络,适当运用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于文化生活的发展,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随着电信、移动、联通的激烈竞争,校园内网络的覆盖及条件也越来越优越。大学生上网方式以电脑为主,手机上网也较为普遍。但由于手机便于随身携带,因此在大学校园中,时常可以看到有学生拿着手机,有时是走路时,有时是在教室内,有时是在食堂中…………
2.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四小时以内。大部分学生有电脑的,回宿舍后没事就会打开电脑上网。至于在教室或在外面时,则是通过手机进行联网。日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76.8%。其中,上网时间在1-2小时与2-4小时的大学生,比例都在30%左右。
3.上网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达开始多样化。起先,上网对于人们来说是工作的辅助,了解资讯信息的渠道,但现在科技发达,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内容改变了人们上网的目的。大学生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兼顾交流和学习。在关于上网目的的调查中,有28.1%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学习、网上聊天交友,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2.1%。
男同学的娱乐主要以游戏为主,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游戏每日都在更新,吸引他们;也有人通过网络看球赛,或者网购、看车,研究数码产品、软件等等,再者近一年来微博在网络中盛行,五花八门的资讯信息,新闻大事、琐碎生活都可在微博中见到。
女生则是网购,看电视剧,聊天,看小说等等。IT行业,各大B2C企业的拓展及低廉的价格深深抓住了女性爱逛街,买便宜、时尚的心理大学生更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4.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青少年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前人做过的一些有关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总结归纳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以及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并对前人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撰写本文时存在的问题。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特点;成因
一、引言
随着青少年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造成的危害以及损失的不断增加,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十分复杂突出的问题,因而前人根据青少年犯罪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在近几年的研究当中,前人的研究总方向主要是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犯罪现状和特点以及治理措施这方面来写,也有针对某一个方面来写,例如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特征,心理结构,暴力犯罪以及团伙犯罪等的研究。其中在前人的研究当中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主要包括生理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本文当中,在提到青少年犯罪的界定以及犯罪现状特点的同时,将主要归纳前人的研究,总结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以及造成其犯罪心理的原因,并对前人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撰写本文时存在的问题。
二、青少年犯罪的界定
在前人的研究当中,很少有提到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以及相关界定,如果是研究需要才稍微提及一下,但并不是十分地规范化。在马慧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团伙现象的研究中,由于研究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对研究对象的年龄特别提出,并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与青少年人的年龄范围的比较提出宽泛地讲,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是基本相似的。可见,如此的界定还是很不严谨的。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简而言之,青少年犯罪是以主体的年龄特征为尺度归纳出来的一个犯罪类型,它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因为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的范围界定问题尚无定论,因此,使得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在概念上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不仅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某些违法行为。主体不仅包括14岁以上25岁以下的青少年,也包括某些儿童。
狭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己满14周岁至不满25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这个概念有两个突出的含义:其一,犯罪行为的主体为青少年;其二,青少年中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受到刑事处罚的人。
三、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
3.1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女性犯罪比例增加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未成年人因有违法犯罪行为而遭到公安机关查处,其中3万余人被判为少年犯。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如此之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另外,据山东省关于女性青少年犯罪的资料统计,2003年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25人,占本收押总数的18.9%;2004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19人,占本收押总数的20.7%。2005年收押的女性青少年有183人,占本收押总数的27.7%。呈逐年递增趋势。其增长速度是少见的。
3.2 犯罪低龄化,作案成人化
首先犯罪低龄化体现在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犯罪率卒年增长的同时,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突出。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8岁这个年龄段达到犯罪的高峰,而20—25岁犯罪人数却呈逐渐下降。这一特点明显的体现在了犯罪率持续上扬的“90后”人群中。
其次,团伙犯罪案件增多。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案件除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外,还在犯罪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团伙化、集团化趋势。这些犯罪团伙以一定的方式和社会联系为纽带,少则3-5人,多则20余人。相关统计资料表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在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占据60%以上的比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团伙现象已然成为当今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
再次,暴力抢劫犯罪比例居首,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和调查获取的比例显示未成年人主要以财产犯罪为主,排在前五位的犯罪类型依次是:抢劫、强奸、盗窃、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杀人。在调查中还发现未成年罪犯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似乎有着清醒的认识,甚至自认为经验丰富,在犯罪过程中,目的性、预谋性更加明确。
第四,犯罪实施趋于智能化。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犯罪分子能够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各种电子设备、化学材料等先进手段作案,使得青少年犯罪犯案率增大,造成的危害严重。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技能的提高,设计型犯罪作案大大增多,青少年犯罪分子运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逃避司法机关的打击,达到违法犯罪的目的。
3.2 犯罪主体复杂化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外来人口的青少年犯罪增多。仅以北京为例,随着“农民工”等来京务工人员为主的流动人口的增加,外来青少年犯罪案件在北京犯罪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上升。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组成人员中,打工子弟的数量占据了青少年犯罪人数的七成。二是在校生犯罪率上升。与以往的社会闲杂人员犯罪多发的情况不同,如今在校学生的犯罪有抬头的迹象。在校杀人、强奸、故意伤害的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显示出了更加恶劣的社会危害性。此外,随着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不断涌入京城,农民工的下一代在校犯罪率也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
四、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表现
本文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表现归纳为三个方面:认知特点、动机、情绪控制、人格特点。
4.1认知特点
在认知方面,由于青少年犯罪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对事物的判断也不够准确,往往瑕瑜不分,良莠不辨,极易受到暗示和影响,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现象及其影响难以做出客观的比较和正确的选择。此外,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求知欲十分强烈,对任何问题,不论是理论层面的,还是实践层面的,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强大的求知欲对他们知识的增长非常有利,但是由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十分有限,造成他们的选择、判断和识别能力不高,有时会急于求成地学习、吸收或模仿,而对问题的解决却存在着各方面的缺陷,使他们遇到问题往往采取非理智手段。同时,逆反心理也是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是他们渴望独立、摆脱他人束缚的集中体现。由于认知能力偏低、法制观念淡薄,求知欲强烈,问题解决能力低下,因而青少年很容易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来。
4.2 动机
在动机方面,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欲望和不良心理的影响,产生犯罪动机。其一,为满足一己私欲、贪图物质享受而引起违法犯罪。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使子女养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同时,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讲,若强烈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往往会产生低收入与高消费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现挫折感,为达到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抢、骗的犯罪道路。其二,基于嫉妒、报复心理而作案。青少年追求我行我素的生活,他们渴望拥有足够的个人空间,如果有人闯入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打破了他们的生活秩序,干涉了他们的自由生活,他们就会产生敌对情绪,采取行动进行反击,甚至运用犯罪手段进行反抗报复。
4.3 情绪控制
青少年脱离儿童期的幼稚型情感,逐步从低级、单纯、原始的情感活动向高级、复杂、社会性的情感发展,情感逐渐变得丰富、活跃、强烈,很容易动感情。同时,其情感活动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易失衡、易冲动的特点,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无法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缺乏情绪调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往往容易使他们过于冲动行事,容易做出违法犯罪之事。
4.4 人格特点
犯罪者的人格缺陷,是个体因社会化程度不足,导致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心理基础。据研究,犯罪青少年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较常人偏高。犯罪青少年容易产生孤独感,敏感,淡漠,好挑衅,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等。青少年的这些人格特点往往容易导致他们走向极端,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五、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受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
5.1主观因素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容易使其产生犯罪行为。青少年生理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不同步,产生的各种矛盾容易使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首先,青少年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使其容易产生叛逆,摆脱家庭与学校的束缚,向同类寻求依靠。其次,青少年的闭锁性和封闭性矛盾使其既渴望交往又觉得无处倾诉,从而产生孤独感,一旦得到不良分子的“理解”,便会跟随着做出一些不受理智控制的行为。
5.2 客观因素
5.2.1 社会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在网络传媒方面,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网络游戏所带来的网络暴力容易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网瘾的产生也极易使他们采取非法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上网欲。其次,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多种腐朽的价值取向开始慢慢在社会中生根、发芽,甚至分别拥有了为数众多的拥护者与信奉者,而对于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更是极易受到这些不良观念的侵蚀,而一旦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低级的物质需求上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很有可能产生违法犯罪的念头。最后,社会竞争压力的无法有效的疏导,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的产生。过重的竞争压力使青少年不能很好地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发生变化,甚至产生犯罪心理。
5.2.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思想行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德和智的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片面理解为以智育为中心,管教不管导,教书不教人,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度重视中、高考的升学率,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把思想政治课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经常把道德教育课占为他用。对德育工作所表现出来的轻视,导致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下降,为青少年滋生犯罪心理埋下了隐患。另外,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必要保障。而在全国的初等教育体系中,法制教育课尚未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因此,青少年罪犯的法律意识薄弱,与学校对法制教育的忽视显著相关。
5.2.3 家庭因素
首先,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家庭中离婚、分居或外出而产生的破碎家庭或单亲家庭的现象在现今社会屡见不鲜,进而对青少年犯罪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活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由于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得不到关心,缺少家庭温暖,会使其形成不良人格:孤僻、冷漠、粗暴、自卑、报复心强。
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较高,却不能以身作则;重视子女的物质生活,却未能顾及子女的心理需要;以打骂方式要求子女服从,却未能很好的与子女沟通;凡事要求子女循规蹈矩,却未能给予信任与支持;只懂施行权威式命令,却不给予自主的空间等。这种既溺爱放任又粗暴打骂的家庭环境,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六、存在的问题
尽管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人们一直都在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十分地多,然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现有的研究中,描述性的研究多,具体调查研究的少,思辨的多,实证的少。研究所得多是人所共见的常识性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套式化的原因分析,不能揭示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深层原因。
第二,我国现有的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甚至是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对于一些造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主客观因素存在较大的人为的主观猜测性,其信效度有待检验,因而其实际参考研究意义有待衡量。
第三,对青少年犯罪以及犯罪心理研究的模式大部分相同,尽管有的是针对不同的被试或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最后得出的犯罪心理及成因基本一致,很少有因为研究群体的不同而体现了该群体在具有共性的基础上存在的不同的特点。如果每个研究都是一成不变或变化不大,那么这样的研究其实际研究意义并不大。总的来说,尽管是要参考前人的而研究,但照搬前人研究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第四,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虽然对前人的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归纳,但仍免不了有些内容是未经过验证便直接采用。另外,由于看的文章较少,研究年限的范围较窄,因而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还是不能更好地发现。
参考文献
【1】马慧.透析未成年人犯罪中团伙现象的成因.前沿,2010(9).【2】江琴,郑星有.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0,2.【3】陈润龙.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探讨.法制与社会,2010,5.【4】张岩,林琳.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法制与社会,2009,10.【5】牛兰英.青少年犯罪的临界心理及心理干预.法制建设,2009,12.【6】熊宗鹏.试论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法制与社会,2009,11.【7】张扬.犯罪青少年心理结构分析.科技信息,2008(30).【8】郭婧.谈女性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及预防.法制与社会,2008,11.【9】李如响,唐永,侯袆.由青少年严重刑事犯罪的现场透视其犯罪心理.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10】孟庆铂,刘萍.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及矫正的研究.法学研究,2009(10).【11】杨荷泉,季文静.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不当家庭教育.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罗莉娅.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及其对策.法学研究,2009(24).【13】王国芳,李丽芳.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综述.枣庄学院学报,2009,2.【14】王鑫,黎明,张帅.青少年犯罪成因分析.法制与社会,2010,8.
第五篇: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有多少青春年少可以重来
——由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发的思考
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曾几何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期我院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敲诈勒索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女,在看守所里看着面前这张稚嫩的脸,让人很难将她与犯罪联系到一起。通过与张某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了整个案件的始末,更引发了我们对未成年犯罪这一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一、花季少女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犯罪
(一)张某的成长环境
张某的父母均在葫芦岛市政府机关工作,家庭收入较为稳定,是典型的小康之家。张某作为家里的独生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她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从小到大张某不管犯什么错误,最严重的顶多只有父母几句责骂;在生活方面,张某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读书以外,几乎所有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十几岁了还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自理能力很差。
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张某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任性、骄纵、自私且依赖性强。2008年9月,张某被父母送到阜新市某职专读书,娇娇女的性格使张某在新的学校里很难处理好同学关系而倍受排斥,于是张某开始频繁出入学校周围的网吧,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安慰和寄托。
(二)交友不慎入歧途
白某是张某的男友,二人在网吧里相识,确立了恋爱关系。白某没工作、没收入身边却有一群酒肉朋友整天游手好闲、花天酒地。趋新求异的张某沉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不能自拔,最终因逃寝被学校退学。退学后的张某非但没能深刻反省,反而千方百计摆脱父母的管制,于2010年年初只身从葫芦岛返回阜新和白某过上了同居生活。和白某同居后张某每天除了上网就是和白某 1
及其的一干朋友继续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终于入不敷出生活捉襟见肘。
2010年4月,张某在网络上结识了田某(本案的被害人),通过网上聊天,了解到田某是阜新市另一所职专的学生,家在锦州农村,家境困窘,于是萌生了介绍田某卖淫的念头。2010年5月张某先是以陪人吃饭赚钱为由约田某见面,田某欣然赴约。张某介绍田某同白某的朋友白某某认识,一顿饭过后白某某给了张某、田某各500元。田某见识到白某某的“大方”,在第二次和白某某见面时未能抵御金钱诱惑而和白某某发生了卖淫关系,白某某因此而前后给了张某几百元钱作为“好处费”。张某因此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于是,开始在网上发布卖淫信息,通过网络又联系到嫖客王某介绍给田某,之后王某又介绍自己的朋友王某某给田某,这样张某又分别从王某、田某等处获得几百元“好处费”,这种不劳而获让张某尝到了“甜头”。
(三)利欲熏心,无知女孩身陷囹圄
在王某同田某第二次发生性关系时,张某将王、田二人的卖淫过程用手机拍成视频。张某拍摄视频的原因至今三方各执一词,但正是这段视频引发了本案这场闹剧。
拍摄完视频后,张某把此事告知白某,白某脑筋一转立刻想到了一条生财“妙计”。白某唆使张某给田某打电话并教张某如何恐吓田某让其出7000元钱赎回这段视频,田某万般无奈之下答应了张某和白某的要求,双方约定每周末在兴隆大家庭交易,直至付清7000元。双方交易数次后,田某无力承担7000元费用索性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花季少女缘何以身试法——陨落的童真谁来买单?
十六岁正值女孩最美的花季,然而张某在此时却走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而使自己的大好年华暗淡无光,让人唏嘘感叹的同时,更加发人深省。综合考量案件的缘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与以往的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不同,张某有一个完
整的家庭、父母都在政府机关工作、小康之家,集父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某却最终走上的犯罪的道路,让人很难理解。
在看守所里,当我们问及张某父母的一些情况时,她的态度很漠然,她坦言被学校退学后曾被父母强行带回家中,后来趁父母上班时离家出走回到阜新,并和男友白某同居。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她回答“不想面对她的父母。”问她不想面对父母的原因时,她说“因为他们不够关心我。”
其实并不是张某的父母不关心张某,而是他们对于女儿的教育陷入了一个误区。客观地讲,张某的父母对张某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她问一问父母:“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张某的犯罪看似是她自己的选择,其实从一个侧面来讲是父母行为的反作用的结果,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二)学校教育失当
张某于2008年9月来到阜新某职专读书,2009年9月退学。和张某的谈话中了解到,其之所以退学是因为连续逃寝十五天而被学校退学处理。我们不禁要向学校发问:张某为什么逃寝十五天?她怎么能够连续逃寝十五天?这难道不是学校监管不力导致的问题吗?
学校的监管不力导致张某沉迷于网络,每天流连网吧而疏于学业;学校的监管不力导致张某认识白某后更加恣意妄为,夜不归寝,整日沉醉于白某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学校对于未成年学生本负有监管的义务,但学校的监管体现在哪里?仅仅是学生连续逃寝十五天后被校方发现而退学么?可以说张某之所以一步一步走向犯罪,学校难逃其咎。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谈及社会不良风气,我们不得不提本案的其余几位当事人,白某、白某某、王某、王某某及田某。
白某是一个典型的“三无”社会青年,好逸恶劳、只会和身边的酒肉朋友吃喝享乐,是他一步一步推着张某走向犯罪道路。白某带给张某的不是爱情而是不计后果的放纵和享乐、是灾难。该人在本案案发前即因涉嫌盗窃罪被羁押在看守所。白某某、王某及王某某三人年纪都在四十多岁,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白某某是一名药剂师,是一名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王某、王某某是事业单位的职工,然而这三个人在个人生活方面的不检点却与其职业形象南辕北辙,让人心寒。田某今年20岁,作为一名学生,她非但没有运用个人学识为自己获得一份正当职业,反而自甘堕落到以出卖个人肉体换取物质上的享乐。从刑事犯罪角度出发,田某是这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但是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上来讲,田某又何尝不是将不良风气带给张某的媒介之一呢?
这五个人在整个案件中的地位不同,但是从道德层面而言和对未成年人交叉影响的角度而言,这五个人又何尝不是将张某推向犯罪的帮凶?
(四)张某自身问题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皆是外因,相比之下内因——张某自身的问题更加不容忽视。通过和张某聊天不难发现张某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1、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张某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抗腐蚀能力较差,尤其当她脱离父母管教时这一问题就会变得特别明显,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很难做到事事明辨。面对新鲜事物时,猎奇心理更会占据上风,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或熏染。
2、自身文化水平和阅历局限。张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终归阅历有限加上过早地脱离学校教育,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于许多问题的认识仅流于表面,对于诸如犯罪此类严肃的话题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容易被蒙蔽,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3、性格各方面综合问题。作为独生女,父母的溺爱造就了张某自私自利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令她难以在新的环境中交到朋友;另外,处于叛逆期的她对于父母的管教抱有逆反心理,内心
渴望独立但经济、人生阅历等诸多方面的局限让她难以独立,白某的出现让她将自己对独立的渴望寄托在白某身上,对于白某产生依赖心理,而被其利用,导致自己身陷囹圄。
三、让凋谢的花儿重新绽放
在和张某谈话的最后,我们问到张某对日后生活的打算,这个16岁的孩子抬起头茫然地看着我们,哭着说只想安安心心地守着父母,对于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的打算,抱着一种听之任之、得过且过的心理,她的回答让人忧心忡忡。其实,在少年成长的路上,面临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台阶,他们只有稳健地登上这些台阶,才能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人。在台阶上摔倒并不可怕,让人担忧的是他们自己直接放弃了攀登台阶的渴望,在某一个不被认可的边缘徘徊,这不仅对社会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使其自身承受更大的痛苦,付出惨痛代价。
为了避免这种后果的出现,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迷途的孩子重归正途:
1、张某的性格骄纵、自私,她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孩子,但从本质上来讲,她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应加强思想教育同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让她明白哪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张某的案例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针对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学生,我们的法制宣传工作是不到位的、近乎空白的。应与在各中小学、职专、中专等学校沟通、开设专门的法制教育课,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守法意识。
2、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回访制度。以本案为例,责成专人负责张某的教育改造工作,定期进行回访,再此过程中,充分重视社区在未成年人犯罪分子矫正中的作用,与张某所在社区积极保持联络,形成“双保险”。了解其近况及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即使沟通,以其杜绝再犯罪的可能性。
张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条的规定,构成敲诈勒索罪,等待她有可能是刑罚的处罚,刑罚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而言的确是一道沉重的枷锁,但张某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其应当负刑事责任。然刑罚仅仅是一种
手段,并非目的,我们更希望看的是张某能够吸取教训,迷途知返,让凋谢的花儿重现绽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