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校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
进入大学已经有一年了,对学校的了解已算深入了。因此做了这次关于校园环境的调查。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同时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树立起“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为建设美化校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反映一些问题,能对学校领导们改造校园的计划有所帮助。
这次调查,针对校园、餐厅、宿舍等与生活最贴近的设施。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好的方面我们将不再赘述,只将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结论如下:
一、关于澡堂:
澡堂是同学们每天必须去的地方,与同学们息息相关,影响着同学们一整天的心情。因此有关澡堂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次调查中澡堂问题比较突出:
(1)开门时间太晚,关门时间太早,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往往得掐好时间才能洗到澡。
(2)北大山离澡堂太远,同学们极不方便,怨声极大,建议在北大山宿舍直接安装热水器。
(3)澡堂未设暖气,同学们冬天洗完澡出来受不了,容易感冒。
二、关于教室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最主要场所,同样,安静、卫生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同学安心学习,心情舒畅,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乱糟糟的教室只能让同学远离而不想学习。可见教室的卫生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但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仍发现了教室卫生存在着很多问题:
(1)桌洞内有较多的杂物,很多同学吃完东西之后便随手往桌洞内一塞,而不丢进垃圾筒,因此桌洞内随处可见口香糖、卫生纸、零食袋等废弃物一大堆,俨然成了“废弃日用百货”。
(2)“课桌文化”盛行。文化分好的和坏的,看来“课桌文化”只能属于第二种了,有85%的同学表示反感厌恶,10%的无关紧要,5%的随波逐流。“文化”的内容无非是打油诗、无聊之语及一些学科答案。试问:为何身为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竟仍创下“课桌文化”?一则无心学习亦或上课无聊,便随手涂鸦;而则本身缺乏环保意识,认为无关紧要,只是画上几笔而已。可见,身为大学生环保意识竟如此缺乏,看来呼唤每一个人保护环境,保护美丽的校园迫在眉睫。
(3)课堂的气氛较差,同学们普遍都比较随意,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吃东西,旷课的较多,而认真听讲的很少,发短信、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睡觉等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每个课堂,看来,如何保证上课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的教育问题不由得人深思。
三、关于餐厅
校园、教室是同学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吃”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吃”的卫生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餐厅成了同学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餐厅基本上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餐厅的就餐环境很好,桌凳干净,且有电视机供同学们了解新闻,餐具也经过了高温消毒,饭菜的口味多种,同时也有特色餐厅如清真,满足了来自各地的同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打饭时插队现象非常严重,往往是一进来看见熟人便让人代打或直接插到前面,出现了一个队伍老是不见减或一人打三四份的情况。
(2)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垃圾桶内很多剩菜剩饭,往往有的同学吃一两口便倒了,全然不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3)很多同学不按餐厅的规定摆放餐具,增加了餐厅工作人员的负担。
四、关于宿舍
讲完了学习的地方、吃的地方,接下来便是住的地方——宿舍的卫生环境了。
(1)低年级同学的卫生保持较好,也经常拖地,但高年级就显得很乱,地不拖,被子不叠,甚至地也不扫。
(2)宿舍内东西摆放杂乱,书架书桌往往是杂物一大堆,床上更是如此,没叠的被子、书、衣服等。
(3)有的宿舍噪声严重,特别是男生,放的音乐往往能穿透整个楼层,楼道内大声喧哗,周日通宵打扑克,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
(4)卫生间打扫太不及时,没有专门的清厕工具。
学校环境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营造美丽家园。最后,我们的队员在这次调查过程中都非常地卖力认真,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我们的问题能得到领导的认同和思考,大家一起来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好!
第二篇:浅谈我校教学教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校教学教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黄家口中学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校全面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教研就是研究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开展教研活动,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品位。通过行风评议自查活动,发现我校在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教会精神,有序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概况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家校之间联动的链条松弛
由于国家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世代耕种的农田,走向城市,导致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一个孩子的成长仅仅依靠学校的单边教育和管理是不够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温馨关爱和适度的管教与监护。然后,这些学生的家长远离家乡,远离孩子,在千里之外,联系起来很不方便,即使联系上了,家长也显得很无奈,给家校联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他们的祖父母又缺乏监管力,有的甚至对孩子溺爱,这样致使家校联动管理教育的链条不够紧密,学校单边教育监管的负担与日俱增。
二、职业倦怠与教师队伍整体老化
我校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教师队伍老龄化。由于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同一个主题,在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上复制太多,对于职业已经没有过多的激情。又由于农村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局限,有的教师的职业献身精神在经济与精神碰撞的强烈反差的现实中疲倦,“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张旧船票已无法乘上社会飞速发展的快船,在那些匆匆的人流中,自然免不了会有泄气者、受伤者,这些人累了、病了,对职业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
三、教学思想和方法更新进程缓慢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甚至应该先行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建设者。作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更新,作为一名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然而,由于受社会环境、教师个体思想状态和教学条件等诸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校显得有些滞后,就如教学条件来说,我校大部分教师已经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能自制简单的教学课件,会借鉴教学资源,可“班班通”却离我们很遥远,致使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陈代谢过程缓慢,学校教学和教研仍“重复那昨天的故事”。
四、学生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
“为了一切学生”是当前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由于家长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教师对待有个性的学生的态度以及学校为了社会声誉过多追求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发展很不平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行为习惯、处事态度等等都存在明显的差距。两极分化现象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和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篇:我校图书室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设想
民办庆宁小学图书室存在的问题与整改设想
吴一飞
我们庆宁小学是一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校舍是原来的村小。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校图书室基础建设薄弱,特别是室舍面积和藏书量距达标悬殊;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有部分设施及服务内容没有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图书室的发展,也给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尽管如此,为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更优化地为我校广大师生服务。在此将图书室的现状及建设性意见和整改措施一并向上级汇报,希望通过改建使我校图书室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图书室现状
1、图书室建筑面积:我校图书阅览室合计面积约 50平方米。按学生总数880人,与上级标准有差距。
2、文献资料:纸质图书16000余册,VCD体育专业电子光盘1300余盘。距优秀指标相差较大。
3、管理手段:
(1)、目前我校图书室借还书仍是手工目录卡片式检索服务方式。面对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校现有的阅览设施及服务方式显得尤为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学校为此非常重视,于2009年安装试行了一套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目前管理员正在投入建库工作中,图书数据库建成后将实现借还书、分编、统计、检索等项服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不过现在机器老化,不能使用。(2)、图书室自动化刚刚起步,于2010年建立阅览室,室内有1台电脑,同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为师生提供网上查询资料、学习、存储磁盘等服务。
存在问题:购进的VCD体育专业电子光盘和电子图书,因未有存储设备转换,目前尚未给予读者提供使用。
4、服务设施:
(1)、学生阅览室:阅览室即图书室,室内有阅览桌10张,椅子60把,办公桌椅一套,图书架4个。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四中午12∶00到13∶00,下午16∶00到17∶00。
存在问题:①、图书室位于教学楼一楼右侧,由于房屋陈旧,学校已维修数次仍未解决问题,2010年暑期经过防水和室内粉刷墙壁,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印迹。②、10个阅览桌和60把木椅为学校新置,但因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师生需要。
另外,图书室设工作人员1人,无法在借书还书集中时间妥善管理,书籍归类,信息录入等工作进展较慢。因面积窄小,下课时间学生集中借还书拥挤。书架已摆满,部分书籍无法上架。
二、建议和整改措施
根据图书室现状和上级要求,我们感到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有些工作经过我们努力能够做到做好,有些工作则不是我们马上能够做到的,如:图书室面积、藏书量等等,这需要学校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投入。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图书室目前急需应该解决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整改措施:
首先,请老师们帮忙一起完成图书室整编、数据录入和归类上架的问题。其次,优化布局和服务,根据图书分类标准化要求,为使布局合理,管理有效,方便师生。
再次,调整各年级学生借书还书的时间,实行延长借阅时间和增加借阅数量等手段控制周期,达到分批有效管理的目的。
最后,为阅览室添置桌椅,安装灯具和窗帘,摆放室内绿植等,为师生营造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的汲取知识的环境,服务到位满意。
第四篇:关于我校大一新生存在问题的初步统计
关于我校大一新生存在问题的初步统计
由于今年具体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我只能根据往年以及部分今年大一新生的回访记录粗略统计了一下我校范围内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人际交往问题:占到问题总数的39.4%,主要表现有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与异性交往困难、恋爱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问题、师生交流问题、与同学冲突的处理问题等。原因大多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常识。
学习问题:此类问题占总数的26.7%,主要表现有无法权衡社团活动与学习之间的轻重、对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否转专业、记忆力差和思想不集中等。
性格与内在品质方面的问题:占问题总数的16.9%,主要的问题表现有自卑倾向、完美主义倾向、承受不了挫折、害怕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情绪波动大、不善交际、缺乏热情及积极性、过于关心外界评价等。
不适应问题:占总数的17%,其实上述的人际交往以及学习问题都与不适应有莫大的关系,这里特别列出一些重点表现以供参考:对家庭的依赖性强,一时无法适应独立的生活状态;对入学后的表现不满意,对上大学的意义产生怀疑;对自己的未来迷茫,不知如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理财方面的问题;睡眠质量问题等。
第五篇: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近年来教育业务部门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的一种广泛而普及的形式,它有特定的内容、方法和任务。但是多数学校校本教研中存在很多不足:
一、农村校本教研要真正取得成效,除了校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外,最能发挥引领作用的专家应该是县教研室的教研员,可县教研室又普遍存在人力配置不足的问题。加之县教研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应对各种行政事务,因此难以深入基层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如果要向师范院校聘请专家到校指导,不要说仅有三、五人到十多人的学校办不到,就是把一个乡(镇)的小学教师集中起来,一年请一次专家来指导也存在困难。
二、教师能力结构的制约和对校本教研认识不够,校本教研工作开展难。
不足而缺乏工作责任心和组织能力,虽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兴趣浓厚,而且蠢蠢欲动但能力有限。实话实说,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举步维艰,实际工作开展实为遮遮掩掩效果极差。
三、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性,缺乏现代意识。
目前农村学校能正常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为数不多,而即使开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往往也只是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或搞好一次活动,不能按校本教研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对关系全校实际的教学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或不敢或不力研究。更缺乏整体研究和全局把握,缺乏校本教研的深度和实质性,不能体现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不能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关系,校本教研工作不但未能促进其它工作的开展,有时反而还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有些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缺乏现代信息意识。致使对国内外重大的教研信息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及时地采集和利用,校本教研与教改相结合也成空话。
四、各级教研专门机构未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致使教研机构中教研结构和设置不合理、学科不配套,多数教研员业务素质能力不强,因而工作起来总是畏手畏脚。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能力和精力深入学校与教师交流和指导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而教研机构特别是基层教研室大多仍是“杂货部门”,要做的事太多太繁本末混杂,其工作内容和方式失去了专业性。而上级教研部门在拟定工作计划时也有意无意地把“校本教研阵地在基层”的这一主要板块进行“缩水”,而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年会)不外是收收评审费搞搞论文评选,根本未能深入教学一线做实质性的教研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更难看到校本教研的“活力”,也因之而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校本教研工作不能名副其实,很难有实质性效果。
五、认识不足
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形式及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校本教研的理解仅限于“名词”上的了解。虽然嘴上讲着要认真抓好校本教研.实际上“校本教研”从哪里人手、怎么推进、如何评价等还是一片处女地。因此,不少学校的校本教研实际上是有名而无实。
六、质量不高 由于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的投入总期盼着快出成绩、出好成绩.而这成绩的典型标志就是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考上好学校。于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评价学校的核心指标。学生的考试分数成了学校声誉、领导实绩的“标杆”,进而成了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绩效工资等的“标杆”。教师生存的好坏几乎都寄托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在这样的境遇下,可以说教师们维持正常的教学运转已经不易,再要他们把精力投入到校本教研工作中,真的很难。因此,校本教研质量不高。
七、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模糊,重视不够
在推进农村小学校本研修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率先垂范,认真组织教师自修反思,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但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对开展校本研修的必要性认识模糊,借口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研究能力薄弱,专家匮乏而对此项工作敷衍了事,各项活动尽管也开展了,教师消极应对,仅有活动的形式,没有活动的实效。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条件较差
城市教育手段普遍进入了现代化层面,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查阅资料、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互帮互学,做到资源共享,为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五大”困难:一是没有图书室、资料室,不少教师的学习基本上是盲区;二是没有集体办公地点,集体活动难于开展;三是没有电脑或有少得可怜的几台电脑也上不了网,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四是农村小学点多面广,教师分散,不少教师一人承担一个班所有学科教学工作或两三个教师在一个校点的现象十分突出,组织集体教研难度大,团队优势难以彰显;五是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等等。
二、理解不透
缺乏对校本教研的基本活动形式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就目前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来看,首先是多数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没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习惯,因此提不出有价值的、需要同伴帮助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教师群体不同成员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戒备心理和封闭意识,缺乏借用群体的智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促进共同成长的意识;再次是农村小学点多面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科研人员的指导难以惠及大多数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规模较小的学校。为此,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基本上是在一种“无序状态”下的“自由散打”,根本谈不上形式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效果的显著性、评价的科学性等。
三、发展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教师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工作和生活着。不少教师过早进入“心理衰老期”。对教师职业丧失了应有的激情。职业倦怠心理较为突出。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每天按部就班地在“两书(教科书、教师用书)一本(备课本)三尺讲台”上匆匆劳作,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为数不少的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时具有大中专学生水平,参加工作5年以上几乎只有小学水平。参加工作10年以上差不多只有所教学科该年级学生的水平。面对这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发展意识淡漠的现状,要把校本教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渠道。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