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时间:2019-05-14 04:3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第一篇: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传统哲学观比较】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儒道佛三家、并称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基因和根由。因此,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或天人相分)的区别,乃是中西文化差异中最根本、最深层、最核心的差异,或者说,是一种本原性的差异。

一、重自然研究与重精神探讨

西方传统文化的天人相分、主客二分倾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人作为认识主体站在自然、世界之外去观察、研究,也即把自然作为客体,作为与人精神相对立的对象来对待、来思考,这当然导致重自然的研究,及随之而来的自然科学发达。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精神引导人们走向与自然的融为一体。按此精神,自然与人本为一体,不可须臾分离,人应以自然合一为最高理想。既然自然不在人之外,不作为人的认识对象,而是与人自身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体戚相关,那么,很自然地,就不会把重点放在对自然客体的研究上,而更多地是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这样,中国文化的重点就不是自然和自然科学,而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状态的研讨。儒家哲学追求天道、天理,实质上是探求人的生命之道、生存之道。

在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精神的基础上,很难发展起精细地研究自然对象与规律的门类齐全的各种自然科学,也根难建立起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自然科学。不是说中国没有科学,而是其一,中国的科学更技术化、实用化,虽也有不少重要的发明,却相对缺少科学的理论概括。中国古代数、理水平不见得低,却少有西方那种完整、精细、严密的数学、物理学学科体系。其二,中国的科学较少西方那种定量化、精确化的科学性,而更多与人的精神性相对应。因此,西方文化重自然研究,自然科学精神较强:而中国文化,更注重精神性探求与生命体验。

二、重认识与重人生

西方哲学观既然主客二分,重自然研究,其目的必在对自然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征服、改造自然。西方文化的重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从古希腊起,西方就一直把认识自然、求得知识作为人类的首要目标。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二是西方哲学思想从古代以本体论为核心,侧重对自然、世界本质的认识与说明,转到近代的认识论为主导,侧重对人自身的认识能力、机制的研究。中国文化,本于“天人合一”,重精神探求,其关注的重点自然从对象、客体而转向主 体、人自身。所以,重人生而非重认识,就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特点。道家的“以人合天”与儒家的“以天合人”,约略与这两种模式相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这两种天人合一方式,都是主客不分、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结果或认识心理。第二,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无论是“合天”还是“合人”,“合一”的内在精神或要旨均不在天而在人,落脚点都是人生、人事。

儒道两家两种“天人合一”方式,究其实质;均以人为归宿,均不注重认识,而注重人生。这一特点始自先秦,一直到明清并无改变,与西方文化的重认识而轻人生,适成鲜明对照。

三、求真与求善

西方文化中,真高于善,善服从于真,或者说是在真的基础上的善。古希腊早期哲学只涉及自然本体,即只关乎真,而未涉及人类德行即善的问题。后来,道德问题在哲学中地位有所提高,但若细究,则可发现,它还是奠基于真理的基础上的。西方哲学这种真高于善、善基于真的格局一直贯穿到近代。

中国传统哲学由“天人合一”而形成的重精神、重人生两个特点必然导致第三个特点以求善为主导。中国古代文化中,缺乏纯粹的认识论,认识、求真往往与伦理、求善结合在一起,并附属于后者。故有人称中国哲学为伦理哲学,中国文化为伦理文化。

中华文化在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总格局下,重善轻真,用伦理学压倒认识论,与西方文化在主客二分的哲学大思路下,重真轻善,由认识论派生出伦理学,适成对照,在此特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华文化为伦理文化,西方文化为认识文化。

四、重现象、实在之别与重本末、体用之辨

五、重推理分析与重直觉顿悟

六、重功利与重义轻利

西方的伦理文化,虽时有非功利、超功利论的出现,但功利主义倾向始终居于上风。早在古希腊时代,德漠克利特、亚里斯提卜和伊壁鸿鲁等哲人就提倡快乐论,以能否使人得到快乐、幸福作为确立德行德重要原则,成为功利主义的先驱。与西方文化这种重功利的伦理倾向不同,中华伦理文化的主流是重义轻利。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利之辨是极为重要而基本的方面,而重义轻利总体上始终属于主导地位。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重义轻利的原则,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确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而提倡义。

七、重宗教与淡宗教

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模式,在认识论上把现象界与本体界截然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实际上也为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现世与来世的分割提供了根据,而这种两个世界分割的观念正是宗教及神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

而中国哲学观中宗教意识相对淡泊,这首先由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人们不把天人、主客、此岸彼岸、天堂人间分为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因而从根本上缺少形成宗教的思想基础。此所以中国少宗教、宗教意识也淡漠的最重要原因。

八、重外向开拓与重内向探求

西方哲学从主客二分出发,追求科学真理,注重认识客观世界,努力征服自然;加之工商奴隶制发展早,向外开拓的商业精神萌发也早,从而形成其人格基本取向是外向开拓型的。而中国哲学从“天人合一”出发,不重外向开拓,而重内向探求,是一种内向道德型的人格取向。

以上我们从八个主要方面探讨了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这些差异追根究底,都源于“天 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两种文化精神的区别,是这一最根本区别的派生与展开。【中西传统建筑观】

一、实践理性与纯粹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相当典型地贯彻着理性主义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建筑历史中,浪漫主义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这与西方建筑是明显不同的,如果说西方建筑是体现着科学的“纯粹理性”精神,则中国传统建筑则是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气息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

1、结构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木构架。每一个构件的目的明确,自得其所,不多不少,各有各的用处,没有可有可无的构件,非常真实。

2、装饰艺术的理性主义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千姿百态,非常生动感人,然而,不管是室内装饰,还是室外装饰,都表现出很强的理性主义精神,中国人不喜欢没有目的、出之无据、缺乏结构逻辑的装饰。建筑中的结构构件往往是匠师们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对象,比如屋顶装饰艺术、斗拱艺术、梁架装饰艺术、柱础台基栏杆装饰以及室内的藻井艺术、彩画艺术,都无不是在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到构件进行非凡大胆的再创造,绚丽多彩、错彩镂金的彩画艺术,其首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木头表面,不致受潮、虫蛀、发霉而腐烂。西方建筑的柱式,如多立克(Dohe。)、爱奥尼克(Ionico)、科林斯(Cor加i。)柱式的柱头、涡卷、柱身的凹槽及曲线,它就不如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富有逻辑性和理性。因为它不一定必须如此,它是古希腊人感性审美的需要,是人性美的象征,是建筑形式美的创造。

3、宗教建筑中的现实理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西方的宗教,是供粮,供上帝;而中国宗教则是供人,把上帝神灵人格化了,即现实人间生活的主宰—帝王君主。这样可以说,西方建筑的重要成就是神庙和教堂,中国建筑的重要成就在宫殿建筑,而中国宗教建筑,比如说寺庙建筑,它和宫殿建筑、居住建筑相比,在平面型制、空间布局、形式风格上,并无二致。寺庙里,既可进行祭祀活动,还可进行世俗生活、祭拜活动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并不像西方宗教人士那样是一种出一世、反理性的观念,并不是去教堂倾诉如痴如狂的情感和悲J渗痛苦的思想。因此,寺庙的内部空间也不像哥特式教堂那样高奇伟岸,晦暗夸张,扑朔迷离。李泽厚先生说,中国建筑“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阔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空间组合。”

4、数象之理

如云南大理民居的平面布局是“三房一照壁”、“四角五天井”,房间的开间尺寸常用“六” 数,象征“福禄”之意。中国的塔则表现为垂直高度上一级一级异常明朗的数学整数节奏美。

二、重善轻美,重观念,轻形式

西方美学所强调的是美和真的统一,而中国美学所强调的是美与善的统一;西方美学更多地把审美价值等同于科学价值,而中国美学则更多地把审美价值等同于伦理价值;虽然在艺术上都要抒发情感,然而西方美学更多地导向外在的知识,中国美学更多地导向外在的意志,中西方美学的这种差异,也十分明显地反映在建造上。

中国人的建筑观念是先有善,才能美,即重内容,轻形式。所谓建筑善的概念,包括实用和伦理两方面。如“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中介”与“对话”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建筑观念上的巨大不同。中国人将建筑看作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物,西方人则将建筑看作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形式。

墨子:“室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困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易言之,则宫室不过是上待风雨,下避润湿,边御风寒的人的栖息外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简单中介。

正当孔子把宫室营造之类的百工杂艺,看作是不屑一顾的“雕虫小技”之时,古希腊人已经把建筑活动看作是“第一位的工作”了,现代英语中的“建筑”(Architeeture)一词,是由希腊文的首要的,或第一位的(Archi一)与工作者(Te虹)两个词派生演化出来的。希腊人最重要的建筑活动,是建造神庙,神庙是为永生的诸神建造的,是人向诸神的一种虔诚的奉献。【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比较】

其一,无论建筑群体与个体,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

尤其在宫殿、坛庙、陵寝与民居建筑上,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仿佛是冷峻的理 性精神在大地上留下的轨迹。这种“中轴刀文化观念,造成中国之大部分建筑的平面与立面 对称、均齐的空间形态。

中国建筑界一向认为中国“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梁思成也曾说过,中国建筑向来被看作匠艺,被视为“末流”,“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

其二,中国建筑文化无疑是重“理”的,它一般没有西方中世纪宗教建筑文化那样的神秘与迷狂,也一般地排斥如西方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那样的迷乱意绪。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它是绝对唯“理”无ttl清”的“冷调子”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礼〔伦理规范、实用理性)与乐(首先诉诸于情感的艺术与审美)的统一,是内在的令人意志整肃、发人深思的实践理性与外在的令人精神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从总体上看,中国建筑文化观念,达到了自然宇宙与人工宇宙(建筑)相同构的理性思维高度,具有以伦理(实践理性)代宗教、宗教伦理化的情感方式。恋“木”与亲“地”,是其真正令人感动的东方大地文化的情、理、交融的品格。从建筑造型及其文化意蕴看,它是空间与时间,材料与结构、方形直线与圆曲韵致、庄重与活泼、阳刚与阴柔、理性与情感之间所进行的一场美妙的文化“对话”方式。

一、和谐之美与对抗之美

西方传统建筑在造型上尤其体现了与自然相互对立与抗衡的态度。西方建筑中基本的造型元素,都是纯然人工趣味的几何形式,与自然界由山野、林木形成的自然轮廓线呈对立与相互反衬之势。在外观上,则强调实体块面的表现,在建筑外轮廓的处理中,有意强调由砖石砌筑的体量的各个凸出部分,使建筑有明显的实体团块感,在屋顶与外墙轮廓的造型处理中,十分强调凸曲线,凸曲线的运用,突出巨大的弯窿顶的富于几何意味的向外凸出的造型性格,并运用林立向上的尖塔,凌空飞架的飞扶壁,使建筑呈现出一种向上与向四周舒展的外张的性格,建筑似乎在努力挣脱自然的束缚,使自身的肢体的得到充分的伸展。

中国古代建筑,屋面反宇曲线,屋顶哉脊曲线,檐口翼角曲线,乃至细部处理上的柱顶升起曲线,柱身卷杀曲线,以及拱头曲线,月梁曲线,马酗条曲线等等,均为非几何的自然曲线,而且,基本上是凹曲线。这种曲线,一方面使由厚重的台座与屋顶造成的,对于地面的葡甸感,得到某种缓解,使建筑在稳重中显出轻巧。同时,非几何感的富于自然意味的建筑造型曲线,亦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取得了恰如其分的谐调。由于这种曲线往往与山峦的起伏,树木的姿态等自然轮廓线之间,存在着某种暗合,因而,常常能够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浑然而成为一个视觉上的整体。

二、皇权的威严与神权的崇高

三、随遇而安的观念与对坚固的追求

西方传统建筑除了在外观处理,空间形态上,充分表现出对于自然的抗衡态度外,也同时意识到了建筑在时间上应具有的抵御自然力销蚀的能力。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三原则,将“坚固”作为其中之一,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中国建筑之不求永远,表现在两个方面:

1、满足于木材之沿用,达数千年而不思变革。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其实,中国古代石构建筑与砖构建筑的技术发展还是很早的,汉代墓葬的拱券与弯窿技术,己经用得十分熟练,隋代建造的赵州大石桥,比西方同类桥梁建筑早了近千年,南北朝时的高层砖塔与石塔,在技术上也已经相当成熟。显然,中国抱残守缺于木结构建筑,不求改进,其原因不在技术水平方面,而在思想文化方面。

四、程式化的缓慢进程与快速多变的特色风格

我国的传统建筑在技术、结构、外形布局等方面都日益程式化,其发展的进程就更加迟缓。西方传统建筑的发展进程却表现为快速多变,表现为突变式、跳跃式的前进,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域性民族特色,各个历史时期风格迥然不同。

五、平面铺开的组群与挺拔高耸的个体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采用向平面纵深发展的群体组合形式。

方建筑着力于竖直方向的发展,向下凿挖地下室,向上则几乎没有遏制地发展,在西方传统观念中,向有在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空间的观念传统,如很早就在西方宗教观念中发端的天堂与地狱的概念。

中国古代建筑中,也不乏有比例修长,拔地而起的高塔建筑,但在这些建筑中,强调的是层层水平檐口,平座及檐下的阴影,使这种高耸而起的建筑特有的脱离大地升腾而起的造型感觉的了抑制。

六、有机的群体组合与独立自足的个体化造型

西方传统建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建筑个性的强调,每一座建筑物都是一个独立自足 的个体。

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而建筑组群中最富于空间意趣的是庭院部分。这种建筑与自然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思想,也往往表现在城市的总体布局上

七、与自然交融与隔绝的室内外空间

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空间的创造上,截然划分开室内与室外的空间界限,四周作为围护用的墙是固定的,实体的,而且是十分厚重的。

八、暖和的木头与冰冷的石头 文化/气候/资源

九、“适形而止”与巨大超然的尺度

第二篇:观《哲学与人生》有感

观《哲学与人生》有感

说实话,虽然到现在孙老师的《哲学与人生》中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理解,但无可否认,在观看完《哲学与人生》后,还是深深地感触了一番,开始真正的去仔细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哲学在人生中的指导意义,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智慧,去深深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去思考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将哲学运用到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孙老师的许多话让人醍醐灌顶,让我猛然间豁然开朗,明白了哲学好多时候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有时候太习以为常。孙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人的存在,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从这三方面谈论哲学与人生,谈论哲学对人生的意义,人生与哲学的关系。

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马克思说:“在太阳的光辉下,每一滴露水珠都会闪现出五颜六色的颜色。从我看来,人的存在是为了一种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为了寻求意义而生活,为了一种精神,可能每个人的具体来说的意义各不相同,但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动力。”是的确实如此,正是这种以意义是的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正是有了这种意义,人生就是为追寻这种意义,就在追寻中渐渐地实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对于大学生,我们更是如此,我们处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我们的人生画卷才刚刚展开,需要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寻求自己的人生的意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一生去实践,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的人化,人使自己成为人。人是一个人化的产物,是一种人化的结果,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人是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自己,现在人的存在方式,也是近代以来,人的人化的过程,人是有教养的,而这种教养来源于教育。但是现在,我困惑了,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道德水平逐渐下降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低素质事件层出不穷的出现,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小悦悦”事件路人的冷漠,伤的不仅仅是小悦悦本身,更是一个民族的伤痕,“地沟油”事件不仅仅包露出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报道地沟油的记者惨遭报复身亡更说明的问题更是让人不言而喻„„到底怎么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好好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好好珍惜,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自身做起,抵制不良作风,树立良好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提高全民素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的世界,有限世界的超越。这里有好多地方没怎么听懂,毕竟哲学有些地方对自己还是过于晦涩,自己的阅历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不过,这一部分感触最深的是孙老师强调的年轻人必须有两个修养:一个是文学修养,另一个是哲学修养。这对我们工科学校出身的大学生而言,确实有点难。但是孙老师讲的确实很有道理,因为只有有了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才会有一种深层次的真实的审美的境界,才会有一种最强烈的理性之美。有了这两种修养,看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但现实中,具备这两种素质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对于每个人而言,这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对于当代大学生,我们就在现在多培养自己的习惯,是自己在文学与哲学上有所理解,将来可以更好地品味人生!

渐渐地发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真的很密切,只是很多人已经淡忘了那就是哲学,认

为那就是司空见惯的真理。其实,有多事情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渐渐地你才会明白原来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让我们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真真实实的追寻自己人生路上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姓名:

学号:

时间:

第三篇:当代哲学观漫谈

哲学需要理解,但不能是自我封闭的冥思苦想,不能是固执己见的自我认同,对哲学的理解要以广阔的哲学视野为背景,要以开阔的哲学意识为基础,加强对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的比较和鉴别,从而深化对哲学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当代哲学观点为背景,大致可以概括出八种哲学观点。

一、普遍规律说

这种学说认为,各门科学只是研究世界的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种哲学观具有深远的哲学背景,在哲学的发展史上,古希腊哲学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德国古典哲学寻求全部知识的基础和提供一切科学的逻辑,这些都是对这种普遍规律的追求。从深层本质来看,这种普遍规律说的哲学观,深刻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根基。人的思维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在思考现实问题的同时,总是力图在深刻的层次上把握其内在统一规律,思考思维是人类独有的特性,这种特性敦促人们去追求能解释世界上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这些现象的一切知识的统一规律,思维的这种追求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古往今来追寻普遍规律的哲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的两个人。人的思维方式的产生是经历长时间并且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种不可回避的问题导致了不同的认识水平,在对规律的探索当中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规律不应该只有一个,不同的轨迹要有不同的方式,千篇一律的规律不能叫普遍规律。

二、认识论说

这种哲学观点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关于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不是通过对整个世界的研究来获得的,而是以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的方式来实现。

这种认识论说的哲学观,也具有深厚的哲学史背景。人们通常把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概括为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和现代的语言哲学,并把近代哲学的变革称作认识论的转向。在哲学还没有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提出问题的时候,只能是直接地思考这个世界,并试图直接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当哲学家开始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的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认识论转向,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出发提出问题,去寻求两者所服从的同一规律,并把这个规律作为真正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哲学对规律的认识,必须以对人类认识的反省为前提,哲学不能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能回答世界的普遍规律问题。

三、语言分析说

它作为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合乎逻辑的后果,哲学从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而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从而出现了语言分析说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是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反省人类认识的理论,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则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人类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有语言的理论,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在语言分析学看来,传统哲学家的根本弊病,在于他们企图穿过语言而达到对世界的认识。语言分析学的这种哲学观,存在着重大缺陷。他过分注重于技巧,而低估了理论的重要性。结果,他不是把语言升高到哲学的高度,而是把哲学降低到逻辑性语言的层面。真正的思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考,更是一种境界。如果说把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用机械的死板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描述和表达,那将失去思想本身的意义。

四、存在意义说

这种学说认为哲学的使命不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或澄清科学命题的意义,而是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这种哲学观的理论渊源一直可以追

述到最古老的哲学。古希腊哲学名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向内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观察就变的更加显著。人的天生的好奇心,慢慢的开始改变了他的方向。我们几乎可以在人的文化生活的一切形式中看到这种过程,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并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类的起源问题难分难解的交织在一起,宗教的出现并没有消除这种解释,相反,它保存了神话学的宇宙学和人类学而他们以新的形态和新的深度,同样,这种原则也适用于哲学思想的一般进程。在希腊哲学中,无论是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派、埃利亚派,还是赫拉克利特,他们总是确信,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去洞察自然的秘密是根本不可能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具有区别其他一切存在的独特性,人以外的任何一种存在都是本质先于存在,而人的存在则是存在先于本质。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哲学观中提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会迅速的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整个一生都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发生了一切。这是一种人存在所必须的状态。每一个人从动机出发,经过需求的满足形成不同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内心的潜能和价值,从而使人性达到一定境界,成为一个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因而,人的存在的意义贯穿了各种主客观因素,人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不仅仅在于人的起源,中外历史神话当中有很多故事讲述了人类的产生,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意义,神话的目的是在告诉我们人存在的意义。

五、精神境界说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致力于弘扬哲学对人生境界的意义的探索。这种哲学观被称为精神境界说。

在中国众多哲学流派中,儒家哲学思想认为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不断工夫修养,可以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道家哲学则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中国佛教认为我法无,佛法本身也是不拘自性的缘合物。墨家思想主张应从一般百姓的立场上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巨害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而这种兴利除害的理论预设即为其著名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无差等的理想命题。在法家思想里,世界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帝王的国家,世界的太平就要靠帝王的权威统治与法律的普遍奉行,才能可大可远。

现代哲学家贺麟先生以优美的文字精辟的概括了这种精神境界说的哲学观,他说:“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他还特别指出:“真正伟大的哲学并不是智巧的卖弄,而乃是精神上的粗茶淡饭。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其伟大出即在于能道出人心之所同然,能启发人的灵性,提醒人的潜伏意识。所以哲学若果要是有生命的话,是应该与大众见面的;大众要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话,也应该设法与哲学亲近的。”

六、文化批判说

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也是哲学最根本的特性。这种强悍的世界观点,在理论预设方面则有其承袭自道家对道的理性思考,认为自然界与人没有亲疏关系,只有其无意志的自然法则,而人也不能改变任何天道运行的规律,因此试图以天道影响人事的一切作为都是迷信,都是应该被打倒的对象,只有靠人为自身的努力才有可能发展人类福祉。这种朴素的宇宙自然观,为其重视现实的统治者之

权威与利益的君主专制言论,塑造了良好的理论基石。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哲学的批判在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和现代的语言转向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的哲学批判集中的体现了理性的批判,即对人类的理性的批判反思,现代的哲学批判在西方哲学中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批判。批判的哲学观点,从对人欲望理性的批判出发,进一步发展到人性的集合体—文化的批判,其性质和目的都是一样的。文化与哲学相融相生,都是由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的,当然也包含人的欲望。人类本性决定了,人的欲望不可消除。我们在对这种欲望的无休止的批判中,循环反复,这种过程促进了哲学思想的进步,但我们距离无懈可击的思想境界还是遥遥无期的。

七、文化样式说

一个比较通俗的比喻,认为哲学不是思想王国的王后,而是思想共和国的公民,即哲学只是一种文化样式,而不是其他文化样式的基础。这种文化样式的哲学说,是以否定哲学的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出发点的。

作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文化样式说,其突出特征就是消解人们对哲学的通常理解:所谓反表象主义,就是消解主题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也就是消解哲学所追求的思想的客观性;所谓反本质主义,就是消解现象与本质的逻辑二元对立,也就消解哲学所追求的超验的本体;所谓反中心主义,就是消解中心与边缘结构的二元对立,也就消解哲学所追求的全体的自由性;所谓反根源主义,就是消解本原与派生的二元对立,也就是消解哲学所追求的事物的规律性;所谓反基础主义,就是消解深层与表层的文化二元对立,也就是消解哲学所追求的全部知识的基础,即消解罗帝所说的知识分类表或自然等级秩序对哲学的诱惑。这样,哲学就变成了与其他文化样式平起平坐的一种文化样式,它的使命就是沟通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对话。

八、实践论说

在把现代西方哲学称作语言转向的同时,人们常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作实践转向,并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全部的哲学问题。这种哲学观被称作实践论说。这种实践论的哲学观,既是哲学发展史上的空前的革命性变革,也为我们合理的理解和解释现代哲学中的各种各样的哲学观,提供了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哲学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也不是裁判人的各种文化样式的学科的帝国主义,而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因此,只有从人类的实践存在方式出发去理解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哲学。

有人说过,哲学晦涩难懂,近乎愚昧,像国际象棋一样不实用。西塞罗说过,再也没有比在哲学家的著作中看到的东西更为荒诞的了。很可悲,他们忽略了非常关键的东西。我们的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无聊、犹豫中度过的,我们与自己内心和外界环境的纷乱作着散漫的斗争,但我们只要有一种信念,只要能够剖析自己的灵魂,就会发现我们身上存在着支撑我们活下去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在整体上把握哲学的意义,要在有生之年认清生活的真相,以永恒的观点看待永恒的事物,微笑面对命运,泰然面对死亡,我们必须成为完整的人,协调各自欲望,互相配合,达成一个共同的准则。热爱智慧,朴素、独立、豁达、充满信心。哲学也许不会带来财富,却能赐予我们自由。就像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所说的: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劳思光.中国哲学史[M].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3、汤一介.我的哲学之路[M].新华出版社,2006.4、冯友兰.哲学人生[M].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5、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8、谢路军.中国道教源流[M].九州出版社,2004.9、南怀瑾.南怀瑾选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中国古代哲学大典[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第四篇:文化营销哲学观

企业文化走向市场,形成文化营销。文化营销是创业哲学,经营理念和共同价值在市场中充分表达,文化营销把文化的包容性与感染力贯穿在经营行为中,是对传统营销模式的优化升级。在市场环境中协助于地区优势,品牌战略和文化营销进入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文化营销,其竞争力的说法包涵地区优势。品牌战略和文化的无形于有形,文化营销是直接的营销运转,而且投入很低,通过文化的多元空间和文化的亲和力化解各种市场风险,达到巩固市场的目的,落实文化营销,促进经营者与消费者在共同的人文

语境下亲密接触,经营者本能地推荐产品,消费者在释然接受的同时,获得充实感受,整个过程单纯透明,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依赖度。

落实文化营销为经营者创造了至少三方面受益:营销终端更加可靠,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产品附加值及时转化成资金。

第五篇: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辩证法-矛盾观

矛盾观

原理

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内容:(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二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

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

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 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

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

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普遍 1

性。普遍性、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内容:(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

展,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

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内容: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内容:(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

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 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

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重要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

①理论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②现实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下载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言哲学】荀子的语言观

    荀子(约前 325- 前 236 )姓荀,名况,字卿。中国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当时的赵国度过的。他从小勤奋学习儒家经典,也学习其他各家学说。他乐于求......

    【语言哲学】董仲舒的语言观

    董仲舒(公元前179——104年)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儒家大师,汉代著名哲学家,是汉代官方正统哲学的奠基人。以研究《公羊春秋》著名,汉景帝时做过博士官。汉武帝下诏选举“贤良之士”,他......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摘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指出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

    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区别

    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区别 传统教学观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

    (英语毕业论文)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

    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精神之旅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 On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Language fr......

    中西方戏剧观研究论文(优秀范文5篇)

    西方传统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摹仿,它必须真实地再现(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貌。因此,对真实与自然的标榜成为西方传统戏剧观念的旗帜。中西方戏剧观念在逻辑起点上的差异......

    哲学第七课联系观主观题练习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承载着广大农民的“中国梦”。根据2010年的情况,我国一个农民村居转化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吸纳10......

    弱者的哲学——观三国有感而发

    弱者的哲学——观三国有感而发 初二暑假,照例有着一箩筐的暑假作业,其中一项也照例有名著选读,而且要每天记下心得。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那本缺了页还泛黄了的三国演义。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