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沟通风格及改变策略
我的沟通风格及改变策略
一、沟通风格分类
沟通风格是组织管理者在信息沟通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风格,体现了管理者人际关系的基本结构与面貌。它不仅与组织的凝聚力、生产效率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绩效水平。
沟通及沟通风格不良,是目前许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在总结乔哈瑞理论和J.Hall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也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管理者沟通风格诊断问卷》。借此工具将管理者的沟通活动分为如下四种典型风格。
(一)封闭型
封闭型管理者的典型特征是既很少进行自我披露,也很少运用反馈。焦虑和不安全感是封闭型管理者的典型心理,他们经常担心失去工作或职位,并认为维持现状是唯一安全的策略。
(二)隐秘型
隐秘型管理者的沟通特征具有单一性和防御性,即一味追求他人的反馈信息,却很少披露自我。猜疑和寻求社会认同是隐秘型管理者的典型心理。
(三)盲目型
盲目型管理者更多地进行自我披露,而忽视了反馈的运用,其管理行为具有 独断 ” 色彩,过分自信是他们的典型心理。
(四)开放型
开放型管理者既重视自我披露,又注意运用反馈,能在团体中营造出宽容互信的开放气氛。他们敏于体察员工需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事务,因此这种沟通风格不仅创造了健康融洽的人际氛围,而且提高了团队的工作绩效。
二、我的沟通风格类型
自进入大学以来,社会实践越来越对多,人际交往范围也越来越大。如今,我在一个创业团队已经近一年,一直扮演着团队一员和人事的角色;而在学生机构也担任着领导者的角色。对于人际沟通也有些自我认识,沟通风格也逐渐显现!
在人际沟通中,我的一些日常习惯或许更能体现沟通风格。例如:在我与人交谈时,尽力想保持目光接触但又不时地把目光移开;当我如人发生争执时,会马上正视争执以便于争执能尽快得到解决,而后又会尽力把注意力放到积极因素上,从而使形势有所缓和; 当我想使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时,一般会先听他们的观点然后很有礼貌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会我强烈的表达我的观点,以便使他们都能明白我的立场; 当我有求于别人时,向他解释自己遇到的难题时,总是抱着难题不大的态度,而不是试图充分表明我的困境,多么希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当我参加工作会议时,更倾向于坐在后面,并在提出我的观点之前考虑一下要说的内容,也会尽量支持会上他人的意见;当我在众人面前发表意见时,我希望能更风趣幽默,但大多时候是直接,具体,语速较快。。。
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可以概括出我的沟通风格。大多时候表现出亲切、稳定、埋头苦干、大局为重、以和为贵的风格;有些时候也表现出愉快、幽默、鼓动气氛的特点;因此,沟通中我更倾向于批漏自己满足对方使沟通继续下去;另一方面,不擅长追求反馈信息。由此,可推断我是具有开放性沟通风格和盲目型风格的一些特征。
三、我的沟通风格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首先,具有开放型的沟通风格的我能在团体中能营造出宽容互信的开放气氛。我乐于和每个成员交流感受,体察他们的需求,积极融入他们之中。因此这种沟通风格不仅创造了健康融洽的人际氛围,而且能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其次,我愿意真诚的披露自我信息,以此获得信任。所以,我的沟通中会体现出,坦诚、友善、有耐心、有求必应的的形象。也因此,我的沟通大多时候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的目的。
再次,在团队中始终以大局为重,发生争执时能冷静应对,以和为贵,营造出愉快、幽 2
默、融洽的气氛。
(二)不足
首先,我认为自己在沟通中最大的不足是不能使自己的意见、观点充分的表达,有时候是因为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大多时候是与他人意见相左便过于谨慎的表达,在大型公开场合也会消极表现,有时候需要激励才能更自信。
其次,习惯扮演协调者,乐于助人者,妥协者,给人以“老好人”的印象,在人缘好的另一面是许许多多的求助和要求。而我却不擅长拒绝,有时还会失去原则。换个角度讲,“老好人”也会不被人重视,在着,我不擅长沟通反馈,既不能有效的从沟通对方身上追求想要的信息,也不能对沟通对方流露出的信息进行反馈分析。所以,沟通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沟通效率也是较低。
四、沟通风格改变策略
如何改善消极的沟通风格,培养积极、健康的沟通风格,一直是我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管理者的沟通风格诊断与完善》中,我也得到很大启发。文中提到,反馈与自我披露是两种改善沟通风格的重要策略,从具体方法和技术层次而言,这二者又是改善沟通风格的有效技术。
从反馈来讲,反馈的目标应指向外部事件或行为而非具体的人,即“对事不对人”;反馈的主旨应是信息共享而非训导他人。用平等的、经验分享的口气来反馈信息,容易为人接受,如果采取坦露自己过去遇到类似问题时的感受和做法供对方参考和决定,这样会促进彼此的合作关系;反馈的信息量不宜过大,应以别人能接受为准。应根据对方的个人特点和工作性质,有主次、分阶段地提出若干意见,使其既感到压力,又能看到希望;反馈应迅速而适宜。迅速的反馈能使对方及时改正错误,起到强化作用。同时,反馈也应分时间和场合,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个别反馈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馈时应注意运用转述和知觉检查技巧: 转述,即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言语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加以反馈,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语义,也有助于对方有机会剖析自我,重新组合那些零碎的语句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知觉检查,即个体把对方的非言语和副言语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反馈给对方。
从自我批漏来讲,披露不应用作获取同情或者向他人宣泄消极情绪的手段,而是寻求建 3
立牢固的人际关系,随着我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便在相互披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自我披露应是彼此开放,双向共享。在交流中,如果只有一方披露个人信息,是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只有所有成员能相互坦露个人信息,大家共同承担人际风险,便会营造出信任、安全的人际气氛,就能实现有效的沟通;自我披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真正开放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磨炼,并非一蹴而就,即随着人际关系由浅入深,双方共同心理领域将逐步扩大,个体的自我披露水平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个体应富有耐心,注意洞察他人的言语与非言语反应,了解对方对自己的接纳水平,据此把握自我披露的快慢节奏。当然,在沟通中,必须有人先行一步来承担风险。一个组织要创建一种开放性气氛,总裁或管理者应首先进行自我披露,打开沟通大门,员工也会随后自我披露,人际开放度便愈来愈大,凝聚力也自然越来越强。
第二篇:沟通之学习心得及行为改变
“沟通”之学习心得及行为改变
俗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及阅人无数”,这种所得完全是建立在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基础上的,这句话表明,沟通与交流,每时每刻都在与每个人相伴。而有效的沟通,则可以取信他人,可以减少误会,更可以使自己少遭受伤害而感到愉悦。通过郑确教授三天来“沟通与谈判”的精彩讲授,我更是深深理解了沟通的要领及真谛。郑确教授在教学中告诉我们,沟通的关键在于对两大平台的把控,一是自己,二是他人。通过学习我认为,有效沟通的实质,其实就是激发他人对自己的接受,从而建立起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即指创造一个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信、从相信到共赢的通道。因此有效沟通能够成功拓展个人关系网络,能够通过轻松愉快的交流来减少因误解造成的压力,更能够促进自己与他人的身体健康,携手共创幸福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与他人有效沟通呢?本人认为,其一,沟通的基础首先应从成功审视自我入手,所谓“人贵自知之明”,这需要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入手。如果一个人不能客观全面认识自我,那么他必定会失去客观全面认识他人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情感体验上连自己都难以悦纳,那么他对别人就很难去主动接纳,也不太容易被他人接纳;如果一个人缺乏在行为上成功控制自我的意识,那么他在引导他人行为的时候也一定会经常乱掉章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三者入手,先行修炼自己,不断自省、不断超越,练好内功、面对他人。其二,沟通的关键,在于能够读懂他人并让他人感知到你的善意而愿意与你作深入的交往、合作。因此首先要准确表达出自己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和态度,其次要学会洞察他人的言行举止准确判断他人的内心世界,最后要找寻与他人是否能够继续沟通与交流的切入点并作友情提示。其中,洞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最为重要,有“听、看、闻、触”等途径,因为它可以让你更准确地掌握他人的脾性、需求、态度和潜能等等,从而使你在沟通取舍上能够找寻到更为有效的突破口。
郑确教授同时告诉我们,沟通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有:犯了错误自己常常还不知道,得理往往不饶人,说话不注意对象、场合、时间等等,这让我感悟颇深。比如,我经常在家向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怎么教你多少遍了还不会”,烦躁的表现很显著,而每次看到的都是儿子忧郁、害怕的眼神,真是又气又急。而学习“沟通”理论后,我懂得了儿子也有他的思维、方法和尊严,他应该拥有我的肯定和有效鼓励,于是我刻意去修正自己,即便他的行为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也努力从中找出闪亮点加以赞许,然后用征询的口吻提示他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途径使自己做得更好。不知不觉中,我感受到了儿子明显的进步,一是更会思考了,二是动手能力更强了,三是学习也进步了,四是与家人的关系更亲密了。再比如,作为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经常要与公司领导和各个部门打交道,我有时候显现出的就是我行素,导致即使我的提议是正确的往往也要好事多磨才让人接受。而学习“沟通”理论后,我开始学会换位思考,而且将别人拒绝我提议的各种可能性都尽可能地罗列出来,并开始运用所学的“感觉、感受、发现”这一完美法则,然后再去与他们交流,这样我发现他们反而越来越容易接纳我的想法、建议了,相互间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就是学习“沟通”理论后我的一些行为改变,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有效沟通的意识、技巧、方法等并不能一蹴而就,它体现在如何有效捕捉他人的肢体和非肢体语言,如何表现自己的肢体和非肢体语言,并选择好恰当的时机、场合来达成自己与他人在言行举止和思想上的共鸣,因此需要每个人都要长期坚持学习和修炼,而且沟通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始终无极限!让我们记住郑确教授所言:“沟通有法而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沟通的三大要素——定位自己和他人、注意肢体语言、善于倾听,不断从有意识的修正自己到无意识的熟练应用,人人都能成为沟通高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我们所处的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第三篇:师生沟通策略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而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又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 而“乐其道,学其道”,只有这样,教育教学质量才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明确师生沟通的原则,了解师生沟通的途径,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
一、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
1、理解是沟通的前提。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尝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学生,与学生产生相似的感受或体验,同时
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表达、自我 探索和自我了解,当教师的回应是具有同感的时候,学生回感到我们很明白他,从而有一种舒畅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师生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 沟通氛围。反之,如果教师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回应,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就很容易提出无益的指责和批评。如果学 生觉得教师不理解自己时,就会觉得教师并不关心自己,随之会感到很失望、很沮丧,对教师的信任度会降低,向教师敞开心胸的欲望会很快消失和终止。
2、教师对学生要真诚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其本身工作的职业道德,是其教育工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师本身需要不断成长的生命品质。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 愿望的,但事实并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愿望都能被接受,甚至被抵触。我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的高低感受不同,教育的效 果也就截然不同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必须要信任,这样教育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如果作为教师们真地做到了理解学生,那么信任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老师信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结合学生的特点使其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教师的体贴与关怀,体验 到自身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去不断的主动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得以充分发展。夸奖和鼓励是一剂良药,可以帮助孩子确立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
3、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爱的能力的体现。尊重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即使我有缺点,淡水老师仍然喜欢我。当然,对学生尊重并不等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更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也懂得尊重老师。那么老师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学生:例如,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叫一声:“老师好!” 下课后的一声:“老师您辛苦了!”那么老师也应该回应学生一声或是鞠躬示意这是举手之劳,尊重学生应从课堂开始。如果能鞠躬示意,学生必将对老师产生敬佩 之情,觉得老师不会摆架子,更敢于跟老师交流沟通。
在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都会问候一声:老师好!老师如果只瞥一眼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学生,这样会很伤害学生对你的尊敬之心,老师如果回一两句话问候,学生会很高兴。
学生来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顺手拉把椅子让学生做下,共同探讨问题,把学生当朋友,不但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会让学生喜欢上你,喜欢上你所教的科。
二、师生沟通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沟通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沟通的最直接的途径。课堂上的沟通无处不在,比如,当教师走进课堂,沟通就开始了:从学生书桌上的摆放物 品,教师可以看出学生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而师生双方也可以从对方的面部表情读出对方的精神状态;课堂上师生的问答是沟通;教师从学生焦虑的表情上读出了学 生对知识点的疑问也是沟通;教师对学生的思路投以肯定的微笑也是沟通„„
2、通过作业评语与学生沟通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如果能主动写一些评语,或鼓励,或建议,或善意的批评,并及时把作业发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则又架起了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
3、通过课余交流与学生沟通
课余交流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对要小得多,沟通的话题可以更广泛一些。不光是学习上的,还可以涉及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 心、爱护,自然而然,学生也就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校园里、操场上、食堂里、宿舍中都可成为师生进行沟通的地方,只有在这些时候,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学生身 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学生也可以理解到老师除了上课以外的另一面,这样的沟通更自然也更亲切,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书信交流沟通。
书信交流进行沟通虽然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沟通策略。但在某些环境下、可能有某些事情师生之间不方便直接面对面沟通,那么通过书信来进行沟通不失为一 种较好的方法。其实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家长则可以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等等。这种书面交往手段具有特殊功能,有 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保持私下亲切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5、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进行沟通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已经普及,因此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已经是很容易做到并且是很正常的了。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6、通过家访或与家长联系达成与学生的沟通
虽然现在传统意义上的家访被采用得越来越少,但是它仍然有其他方式不可代替的优势:一是在探讨和处理一些难点问题、深层次的问题上,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甚至是多次面谈,家访可现显示出教师对处理问题的诚意,避免总把家长叫到学校而在家长心中产生的抵触情绪。二是家访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基 本的居住环境、往返家校的情况以及家长的情况,亲朋好友的情况等,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另外,家访有利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7、通过共同参与活动促进沟通
师生共同参与一些教学之外的活动,如文体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相互理解教学常态之外的对方,从而使相互了解更加真实、更加丰满。事实上,师 生之间的一些隔阂,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暂时离开了产生隔阂的环境,一起投身到活动中,欢乐、挫折、成功一 起分享,彼此敞开心灵的门窗,会使沟通变得容易。
三、师生沟通的技巧
1、讲究与学生沟通的语言艺术
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语言的表达技巧。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 语;委婉的话语会使学生感到你尊重他,他就会从理智、情感上接受你的意见。教师善用含蓄的语言,可以起到曲表观点、巧避锋芒、暗示批评、美化语言的作用。下面例子中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一定的语言艺术而使得沟通比较顺畅,并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老师看见一个男生在吸烟追问原因,一男生说学习太紧张,抽烟可以解 乏。老师说:“对!抽烟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呢。抽烟可使人永远不老--不老而死;可以防盗--半夜咳嗽不止,小偷不敢来;可省布料--骨瘦如柴,小老头一 个;不怕恶狗伤人--腰弓背驼,恶狗以为你拾砖砸它呢!不是有人说,男人不抽烟,白来世上走,女人会抽烟,潇洒又风流吗?来,把烟拿出来,让咱们一起潇洒 潇洒。“几个男生惭愧地低下头,说:”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抽烟了。"随即把藏在口袋里的香烟全部掏出毁掉。
2、积极聆听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沟通技巧,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聆听和应答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聆听的态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还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带来好的沟通效果。常见的聆听技巧有专注行为、简述语意、善于提问、积极回应等。
4、讲究批评与表扬的技巧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常用手段,要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尊重人格,不要指责屈辱;要理智 冷静,不要“电闪雷鸣”;要进退有度,不要千篇一律。例如,当教师看到教室里一片凌乱,他可以说:“我看到的是一片混乱的教室,我很不高兴,也有点生气。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应该保持整洁”。但决不能说:“你们这群懒惰胚!看看你们把教室搞得象猪圈一样,你们怎么这么不负责任”,这种话只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很 凶、很野蛮,而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
表扬学生不能随意而为,要抓住时机、准确到位、入情入理、因人而异,以充分发挥表扬的鼓励和促进作用。
总之,沟通是双向的,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而学生不配合,则沟通也不可能有效,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师生沟通的原则,了解师生沟通的途径,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让我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光荣的教育事业的奉献中得以更大限度的实现。
第四篇: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很多家长见到我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进入中学,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没原来听话,而且家长一说还爱激动、发脾气、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动不动就和家长对着干。家长说十句,还不如老师说一句,平时不管是上街还是走亲戚,都不愿和家长在一起,注意刻意打扮自己,每天心事重重的,对家里的事不关心,对家长不体谅……
从小学进入中学,所有以前用过的方法都失效了,做家长的实在是无语。
实际上,这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特有的表现,孩子的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伴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段断增长,家长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陈旧的教育方法也该“与时俱进”了。
一句话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也足以给他一个如花似锦的前程。
如果家长换一种方式去与孩子沟通,效果就会截然不同——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沟通,孩子会越来越叛逆,父母与孩子就会存在代沟,关系逐渐疏远;如果父母与孩子能成为朋友,孩子不仅愿意与父母沟通,而且还会懂得感恩。
青春期是家长和孩子最难沟通的一段时间,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和隔阂的几年。在中学的几年里,父母的沟通技巧如何,决定了孩子日后与你疏远还是亲密,是回报、叛逆还是浓浓的爱意。
建议各位家长,要想改变孩子,就从沟通开始!要想改变孩子的一生,就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开始!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多看一些关于青春期教育心理学的书籍。
沟通时一定不要忽视了沟通的地点,沟通的时机,再加上一些沟通的小技巧,这样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沟通不要仅限于学习,必要时还可以和孩子就青春期方面心理进行沟通,比如谈谈理想、畅想未来,关于交朋友的问题等等,不要等发现问题再去沟通,早点未雨绸缪,就会有效避免出现问题才发愁无从下手的局面。
学生除了学习外,其他方面还是愿意与父母沟通的。父母在和孩子谈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婉转的谈,要细节化不能口语化,这样不仅不令孩子厌烦,又能对孩子的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的帮助。
要想真正与孩子心贴心,父母应该明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说就说他爱听的,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的话,脱口而出的话。
另外家校练习本鼓励性的语言,平时的一些肢体的接触等等,都可以帮助父母走进孩子的心灵。
请记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未雨绸缪,沟通的最高境界是亲密无间!
第五篇:家校沟通的策略及技巧
家校沟通的策略及技巧
做好家校沟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一个班级四十多个学生,八十多个家长,所谓众口难调,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长总会有不满意的,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因此,要求我们班主任去思考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以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矛盾。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联络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如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班级主页等。
1、利用电话促进家校沟通
这是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种联络方式。如果能够善用,这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在给家长打电话时,我会注意到以下几方面:(1)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我会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孩子挺聪明的”“小家伙非常机灵、反应很快”“孩子可关心集体啦”,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就比较听得进去孩子的其他缺点,自然就会接受老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2)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我都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始至终以亲切、自然、流畅的语调,心平气和地、耐心地与家长交谈。(3)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一般我会避实就虚,不马上切入正题,而是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
2、利用网络促进家校沟通
作为家长,谁不关心自己小孩在学校的一举一动?而家长想知道小孩的“详情”,必须从老师的口中才能具体得知。给老师拨个电话吧,白天怕老师在上课不敢贸然打,晚上怕影响老师休息还是不敢“下手”,一天下来总找不到适合的时间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是一种很好的联系方式,在班建立班级QQ群,在QQ群的群空间里大家发发讨论帖,把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写在讨论帖里,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家长有什么教育问题上的困扰,也及时地提出,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在群空间里家长也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项表现。
二、适时进行家访
家访既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感情投资,它可以加固家庭、学校之间的桥梁,缩短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紧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
根据不同目的和内容,我家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沟通式。即学生在校内发生的事情及时和家长沟通,以共同商量教育措施。如:学生犯了错误,需要和家长沟通,我先做让学生本人主动和家长讲,然后再和家长见面沟通。考虑到家长在得知孩子在学校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在刚与家长见面时,我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此时再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2、谈心式。班主任和每位学生的家长都应是知心朋友,经常交流,征求意见。有时我与家长谈班级管理,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与家长谈学生本人的身体、智力、学习成绩、兴趣与爱好等解,以便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有时与家长谈教育规律,共同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在交谈中逐渐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与手段、家庭生活状况等,以便全面分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3、相助式。即学生本人或家庭出现什么矛盾对学生构成影响时,我会及时进行家庭走访,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三、精心组织好家长会
组织家长会是家校教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班主任同家长沟通,凝聚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学校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长通过家长会,不仅能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还能了解子女所在班级其他学生的成绩与表现等,从而能更客观地了解自己子女发展水平在集体中的位置。这是对学生施以教育不可缺少的信息。因此,组织好家长会是不容忽视的。
四、设立家长开放日,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发展大计。在指定的日期,组织家长到学校听课,针对老师的教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用以指导教学。
在具体的家校沟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电话:用电话沟通,多半应该是一些小事情,同时应该以积极地表扬为主,因为在电话里只能通过语气语调来判断对方的态度,所以很容易引起误会,反倒会起到副作用。
打电话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用礼貌用语,语气要柔和。我们很多老师说话语气太生硬,这应该是职业病,总是很烦躁的感觉。让家长有一种法院传票的感觉。有人说,打电话时对方会通过语调语气看到你的脸。所以要学会着微笑着打电话。
2、要询问家长是否方便接电话。应该是“你说话方便吗?关于某某有件事我想和你谈谈”。
3、不要长篇大论,不给家长说话的余地。尽量长话短说。如果解决不了,就约请家长见面。
4、要注意告诉家长实情,“孩子出事了,你来学校一趟”,这一句话家长神情恍惚,来了一看,手刮破点皮。如果真的出现大问题,也要讲事情,对结果要轻描淡写。有人认为不说严重了,家长不重视。
5、遇到不配合的家长,要有耐心,应该说“您没时间,您什么时候有时间,那我再找时间打给您”,而不是“反正我和你说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6、遇到比你还啰嗦的家长,一定要明确打电话的目的,而且时刻要将谈话引回到关键问题上,礼貌地制止家长谈论其他的无关问题。不能由着家长的思维,天南海北漫无边际地说。到最后撂下电话,我要说什么了?忘了没说。回过头来家长还纳闷,老师为什么给我打电话啊。这就是无效工作。
(二)、家访、约见
我们经常会因为学生的问题家访或约见家长,那么与家长会谈应该怎么做,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那?
与家长会谈的七大策略
(1)要摆事实,不要讲观点
在跟家长谈话时,要记住一点,要摆事实,而不要讲观点。要拿出关于学生成绩和行为的具体事例,而不要直接使用形容词,给学生贴标签。比如,不说“孩子数学不好”,而说“上周我们学习某个知识,孩子感到有困难,没有交作业”。任何时候都不要泛泛而谈,空下结论,而要为家长提供具体事例。(2)表示出对孩子的真正关心
一定要向家长询问孩子的特长、兴趣和成就,比如,孩子在家里的日常起居,在家负责哪些家务,怎样处理家庭作业,在家里是怎么玩的,有什么令人欣喜的好事,面临着哪些挑战,等等。对进一步了解孩子表示出真正的兴趣,获取有助于加深你对孩子了解的信息。
(3)把负面信息做成“夹心面包” 如果你要告诉家长一些负面信息,一定要把负面信息做成“夹心面包”。也就是说,一开始说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然后再说负面信息,最后再以正面信息来结尾。
(4)使用“积极聆听”技巧
一定要使用“积极聆听”技巧。积极地聆听家长,对家长表达的感受要抱以同理心,尽可能地感同身受。比如:“我知道,你对孩子在课堂上没有获得更多的关注感到失望。”“看得出你对这件事情感觉很气愤” 这表示出你真的在尽力理解家长的想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同意他们的观点。对于那些心中有怨气和怒火的家长,使用“积极聆听”技巧尤其有效。
通过类似这样的“积极聆听”,你便能成功地搭建起跟家长沟通的桥梁,这对于家长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5)不要对家长发号施令
为家长提供两三条他们可以在家实施的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具体建议。不要让他们感到这是命令,而要让他们感到这是在其他孩子身上起过作用的经验。不要对家长使用“你应该”、“你必须”这样的字眼,而要以邀请的口气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比“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要强得多。比如:通过我们今天的谈话,我在想,你和孩子是否能够每晚多花10分钟在背单词上?
(6)给家长充足的说话时间
给家长充足的说话时间,认真聆听家长的话。鼓励家长提问,回答家长的问题要真诚,得体,不失机智。如果你心里紧张,你就会不停地说话,这样会占据很多时间,甚至会占据90%的时间。最好让你和家长的说话时间各占一半。(7)时时寻找共识在讨论你跟孩子之间的问题时,要避免情绪化,更要避免跟家长争辩。记住,你的目的是争取家长跟你一起解决问题。在跟家长讨论孩子的困难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公正、坦诚,而不是指责。
在会谈中,教师应时时寻找共识,力争找到双方意见一致的解决办法。比如,你可以对家长说:“我理解你们对罗斯的担心。让我们看看能否一起来为之想办法。”
然后把你和家长的意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你还可以为家长复印一些他们或许用得上的材料,如社区服务机构的信息、家庭作业帮助热线或网站、社区私人辅导信息,等等。
2、教师在家长会谈时的七大谈话禁忌教师在跟家长谈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当心一些话题陷阱。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都知道,有些话题是永远都不宜在会谈上出现的,这包括:
(1)把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2)给孩子贴心理学标签,用精神分析法对孩子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个障碍那个障碍的。
(3)使用教育界的行话或术语。
(4)谈论其他教师。
(5)因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怪罪家长。
(6)对孩子无法改变的特质和家长很难控制的因素大做文章。
3、与家长会谈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
(1)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2)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
(3)学生家长来校以后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4)谈话尽量做到一对一,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三)、家校联系本
家校联系本传递的是一份责任,一份爱心,一份成功。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这些进步告诉同学、家长,而作为家长,又有谁不想听老师对自己孩子真诚赞美那?记得有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要赞美一个母亲,您只需赞美她的孩子就可以了。”所以我们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我们的赏识。
(四)、家长会
与个别家长或者个别情况下沟通要掌握如下技巧;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搬把椅子请坐,倒杯茶请喝,消消气,慢慢来。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时时保持超然、客观的态度,特别是当家长激动起来的时候。要降低你的音量,不要跟家长一起咆哮。多使用客套话,并想办法让他们冷静下来。
比如:我理解你的担忧。我能理解你是怎样获得这个印象的。我知道这给你添麻烦了。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帮助你的孩子。我想更好的办法或许是……总之,教师要把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担心很重视,并愿意跟他们一起努力帮助他们的孩子。
张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