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经小论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和思考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和思考
邓山 41634030
金融数学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重大变化。在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取得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居民的利益差别出现了明显失衡。而贫富差距扩大已成为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这一问题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推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现象。贫富差距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实问题,研究思路各不相同。
由于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期,而当前的贫富差距虽不断扩大,但处于我国居民尚能承受的心理范围内。但如果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这将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
一、分配制度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为打破平均主义的束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分配机制改革首当其冲,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客观地讲,它对于消除平均主义,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通过市场力量的发挥,刺激社会成员提高效率、扩大产出,彻底扭转计划时期供给短缺的现象,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原则无形中导致人们只重视提高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随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方针的实施,我国总体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作为利益初次分配的价值取向,尽管实现了对平均主义均富公平观的修正,却偏离了现代公平观的应有意义,致使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偏向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个人和企业。这加剧了当前社会的不公平程度,并且使得收入再分配调控乏力。
二、财税体制改革滞后
在不受干预的条件下市场将趋于扩大地区差距,采取税收手段来平抑地区差距是一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年的分税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地区差距扩大的倾向未得到有效的抑制。
分税制使地方和中央共同分享主要财税收入,地方收入必然减少,这客观上给税源单一的贫困地方政府带来极大的冲击。财政收支不平衡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对等使得贫困地区的政府压缩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而发达的东部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惠条件获得用于地方公共支出的税收,来提升本地投资环境和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分税制下的“税收返还”是调节区域经济的一项主要政策,以其来改善各地区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严重状况。但由于延续旧体制的以各地区上年为基数予以支付的基数法,使得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无实质性改动,达不到平衡地区发展和调整地区间财政分配的功能。而且富裕地区得到的转移支付额不断增加,实际上冲抵了分税制改革的效应,没能起到缩小地区差距的目的。
当前税收的征缴和分配也存在很大问题。体现在衡量居民的资产和收入标准不
一、产权界定和保护意识缺乏、居民自觉缴税的积极性不高以及税收中的交易成本。这就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引导税收的运行和调控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垄断行业的存在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产生于垄断。行业之间收入差别的扩大,致使在不同行业工作的员工的收入差别不断扩大。在我国的石油、电信、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这些自然和行政垄断部门,它们凭借对关键资源的占有或政府赋予的生产某种产品的排他权,具有独自定价的能力和垄断优势,从而在产品或要素市场上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利润中的相应部分会以额外收入的方式发给员工,形成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垄断部门通过经济租金获得非生产利益,己被人民群众所垢病。要消除这种收入差异的有效措施,就必须打破部门垄断。改变其内部的单一所有制,构建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使利润分配更趋合理。
四、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指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和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灰色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共资金的漏失、金融腐败、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土地收益流失和垄断行业收入等五个方面。而公款消费是“灰色收入”中的一个典型。超范围的职务消费和部门经费,使得财务预算不仅未起到控制公款消费的预期目的,反成为领导随意突破标准和谋取私利的借口。特别是政府部门配置的公务车、手提电脑等,基本上是私人消费、公私兼用,政府买单。制度缺陷下产生的灰色收入干扰了我国正常的国民收入分配。不仅在初次分配上扭曲要素的配置,导致效率降低并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国民收入的逆向再分配,使得该用于低收入居民的资金被权力相关者以各种非正当途径挤占挪用,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当前灰色收入的产生均与政府部门公共权力的滥用有关。这就需要加快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上消除灰色收入滋生的空间。
五、改革开放本身的阶段性调整
改革开放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先沿海后内地”的开放次序使得各地区间存在明显的改革收益差距。1978年开始,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东部地区获准了优越于西部地区的较多优惠性政策,使得其经济快速发展,非均衡的开放策略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制度上的“势差”。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粤、浙等东部区域,由于制度优势,使得资源的积聚配置能迅速实现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及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使得要素的积累、投入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东部明显优势的吸引下,内陆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东南飞”,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如果沿海与内地差距继续拉大,将会加深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带来不利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但渐进开放形成的内陆地区的不利局面使得的地区分布无显著改变,改革开放仍将深刻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
总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年年,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但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以来,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开始出现贫困者收入下降的现象。在当前转轨和转型背景下产生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是体制、政策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贫富差距拉大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受生产力总体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制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意识主导下还可能扩大。经济增长和开放并不能自动解决贫富差距现象,也不能自动地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贫富差距作为我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问题,其性质决定了只能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协调这种利益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适中的利益补偿和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利益关系调适中的各自作用,实现群众利益共享,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的扩大。
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看到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所带来的消极性,切实采取措施消除改革道路上的这种不利影响。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和谐的社会环境要求解决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因此:
1、当前要采取有力措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平,使地区、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2、在实现第三步宏伟战略目标中,党和中央政府应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缩小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统筹发展战略的一项具体任务,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及其规划。
3、继续深化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国家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地区发展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和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在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为合理控制好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体现并发挥出改革与各项政策的积极效果。
第二篇:政经论文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摘要:1978年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的36年中,它从“对国民经济有益的补充”一跃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十多年来,我们很高兴看到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迸发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艰难,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制约因素的分析以及摆脱这种制约的建议,希望能对民营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 发展 制约
正文: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腾飞必不可少的力量,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大功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从而有利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4)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5)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6)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3000多万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将近一亿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将近千万,占全国总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的60%,工业增加值4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的年生产值增长率高达30%,远远高于同期国营经济的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扩大城乡就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在看到民营经济的“闪光点”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这里我们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阐述。
一、外部因素
(一)所有制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尽管各个政府的政策都力图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但由于历史、现实的一些原因,民营企业仍然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在一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声中,民营企业并没有激发出应有的潜能,还不能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进行平等的竞争。国有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不断扩展,民营经济却低位运行。据统计,2006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数只增长9.5%,个体工商业总产值只增长9.4%,销售总额甚至下降了2.9%。
(二)市场准入、行业垄断仍然存在。
目前,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政策差异:一是尽管有些产业领域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民营投资经营,但由于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民营资本往往难以进入或者充分进入。二是很多产业早已对外资开放,但对民营经济至今还没有开放。三是有些产业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已承诺将按期对外开放,但没有明确是否也对乃至首先对民营经济开放。目前,民营经济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尤其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业、通讯业、教育与医疗业等社会服务业以及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投资进入很少,呈现出严重的投资结构不均衡的状况。
(三)税负负担较重,政策上的歧视还远未消除。
八成民企反映税收负担较重。《2011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于今年10月下旬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联合发布。在这项调查中,对于当前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有超过八成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很重”或“较重”,15.6%认为“一般”,仅0.5%认为“较轻”。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分析,此次调查的税收负担总体评价值仅为1.83,明显低于中值3,也明显低于2010年这项调查的结果。况且,对民营企业业主的财产性收入还要实行双重征税。
(四)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而风险投资本来也可以是资金的一种来源,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不规范,股票政策的上市较为严格,资本很难退出,因此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国有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资产运营激励机制不健全,由于民营企业产权单一,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甚至由于无能力偿债而逃债,从而使得信用等级很差,从而很难获得国有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直接途径是股票和债券,但是企业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其上市条件与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而债券发行又以基建等资本密集型的项目为主,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大,并且债券利率也较高,这些都使企业很难获得融资。而除了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外,企业更倾向于便利的民间融资方式,但是贷款利率下浮限制,上浮开放使得地下民间融资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成本,并且我国社会信用环境较差,司法制度不健全,出了问题不易解决,因此民间融资还不能解决民营融资的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仍需时间解决。
(五)中介组织发育不全,民营企业的投资质量难以保证。
我国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缺少担保机构,在众多担保机构中,流动资金供给却是相当有限。此外我国投资服务市场也不完善,应该要完善投资引导机制,摆脱盲目投资,调整投资方向。因为投资过程覆盖面广,涉及到多领域与专业,由于小企业无法同时顾好每一环节,存在缺少较优的战略理念,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缺少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缺陷,因此投资质量难以保障。若要提高投资质量,保障投资的顺利进行,则需要大力发展建设与投资各环节相关的机构。
二、内部因素
(一)产权高度集中。
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家族经营与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通过家人,朋友的支持即由他们共同出资持有企业的部分股权通过共同控股来挺过创建之初的艰辛,通过某人以对市场的精确把握或将凭借某种特色产品开拓市场并逐渐扩展壮大的方式创立企业,因此我国民营企业的家族特征浓厚,股权结构较为单一,股权集中度较高。虽然高度的权威使得生产决策执行得快速有力,但是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时,可能会由于家族中控股最大的某一人的独断即“一股独大”的决断使得经营决策方面出现问题,并且可能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此外,家族内部资金比较有限,这种家族控股的封闭性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我国民营企业初期的股权高度集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扩大,高度集中的股权制将不适合民营企业,而需要逐步向公众开放股权,实现公众化和社会化。
(二)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
中国中小私营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最普遍的老板身份,大部分企业是投资者与经营者一体化,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表现出深厚的家族控制特色。在组织结构方面,有限责任公司占较大份额但往往名不符实。在我国,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基本都是由“自己人”所主管,尤其是重要的部门,如财务、人事和购销等部门基本上都是由创业共同体内的成员所主管。1998年,全国第三次私营企业普查资料显示,在私营企业中,已婚企业主的配偶有50.5%在本企业从事管理工作,9.8%负责购销;企业主的已成年子女的20.3%在本企业进行管理工作,13.8%负责购销。到目前为止,一些改制的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中,家族经营有增无减。
(三)产权主体的原始界定不清晰
民营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红帽子”企业与主管部门的关系理不清。企业初创之时,有些民营企业找主管部门作挂靠单位,虽然挂靠单位并没有实际的投入,但在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却出现了所有权归属之争;其次是初始投资主体不明确,创业者共同体成员内部产权不清晰。在创业之初,创业者之间没有认真界定产权。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管理股权和技术股权未作明确界定,对创业资本主要是借贷、科研经费等方式积累起来的情况,也未能及时明确初始投资主体。对于家庭式的企业,创业者总觉得反正都是一家人,因而在建立之初就没有产权意识;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合办的合伙企业只是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也没有注意产权问题。但是当企业一旦经历了成长期,尤其是当企业面临搞股份制或融资的情况时,就出现了种种难以解决的产权问题,难免引发冲突。
(四)民营企业的产权日益股份化,家族控制却根深蒂固 当企业做大之后,都在走股份制之路。股份制公司是最重要的现代企业形式无法回避。作为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它的股份通常不会由一个家族全部拥有。但是很多股份还是在家庭成员间进行分割。说股份公司是家族企业有两点含义。一是它由一个家族控股,控股的股份可能大于50%,也可能小于50%。关键是它控制的股份在公司中可以有决策权,能作出重大决策。换言之,这家股份公司无论有多少股东,也无论他们占多少股份,实际上控制这家公司的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家庭。二是这种控制的状况在两代人之上。由于民营企业领导人决策并不明智,做决策时缺乏专业性客观性考虑,所以早成很多损失,高度集权导致企业缺乏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导致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效率低下,影响企业发展。建议: 面对这些制约,社会和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呢?
一、创新观念,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为先导。
广大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再教育。不要误认民营经济发展了 ,资本主义成分多了 ,搞到资本主义那边去了 , 其实我国公有制成分的经济总量大于其他经济成分 ,不论成分重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不能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者对立起来 , 两者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二、优化政务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1)以政策倾斜为支点,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力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③减少中小企业负担。完善中小企业税收制度,加大对中小企业财税扶持力度。(2)为民营企业营造政治平等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良好环境。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放宽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领域和投资空间 , 打破一切对民营经济歧视性市场准入障碍 ,除法律规定外 ,凡是外资进入的 ,民营经济也能进入;凡公有制经济能进入的 ,民营经济也能进入。
三、.改革民营企业体制 , 进行体制创新是保证。民营企业 ,包括家族企业 , 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受到资金、人才、规模、管理等全面的约束。因此 ,应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搞好体制创新 ,建立有民营企业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和帮助企业突破单一产权结构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鼓励企业大胆突破独资经营和业主制的局限 , 发展混合经济 ,变单一投资主体为多元化投资主体。引导、促进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分工协作 , 建立以骨干企业为主导 ,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把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做优 ,提高到新的发展水平。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经济越来越有影响力。希望在社会和政府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民营经济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贫富差距思考
贫富差距思考
将眼睛仅仅盯在收入工资上,要想说清楚中国的贫富格局,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要将中国贫富问题说清楚,至少要考虑到这样四个环节:首先是当年创造财富的分配状况,其次是财富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转移,再次是个人存量财富的变化,最后是个人或群体之间的财富转移。
这些年我们讨论贫富问题,更多的是用收入分配的概念,但我觉得现在以收入分配的概念来说明当前中国贫富问题,能解释的已经很有限。要将中国贫富问题说清楚,至少要考虑到这样四个环节:首先是当年创造财富的分配状况,其次是财富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转移,再次是个人存量财富的变化,最后是个人或群体之间的财富转移。
[b]当年创造财富的分配状况[/b]
一年里创造的财富,大体可以用G D P表示,2010年中国的G D P近40万亿,也就是说2010年新创造的财富大约是40万亿。这40万亿的财富是怎么分配的?理论上来说是在三家之间分———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但问题首先就出在这三家分的时候。
最近这些年在分配上有些明显的趋势,比如企业拿的越来越多。企业利润已从几年前的19.0%上升到31.3%.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近些年来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财政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工、电力、有色金属、交通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一倍。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政府和企业拿的越来越多,劳动者拿的就只能越来越少。2002年之前,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基本在50%以上,2003年下降到49.6%,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39.7%.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有指标调整的原因,但尽管如此,劳动者的收入现在只占当年创造财富的40%.而且,就是劳动者拿到的很有限的这一块,还有相当部分是垄断部门的职工拿走的。一个说法是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达到15倍。另一个说法是占全国职工总数8%的垄断部门职工所有的工资、奖金、津贴加上福利,相当于全国工资总额的55%.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问题在哪儿了。
在当年的收入分配上,创造财富的分配上,接着的问题是什么呢?政府拿的多,这不见得就是问题,一些西方福利国家政府拿的也不少,但是有一点,它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在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公共保障等等方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进行直接投资和维持庞大行政机构的运转,用来进行再分配的部分很有限。
政府拿的多之后,这钱用得还有问题,这是当年财富分配和使用当中的第二点。但是还没有完,在这个环节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当年创造的财富当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可以说分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给分没了。
经济学家王小鲁先生的研究表明,2008年中国G D P是30万亿元,而隐性收入总计有9.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63%的部分集中在10%的家庭。而这一年中国的灰色收入金额有5.4万亿元,也就是说在这30万亿元当中,接近20%,5.4万亿元分得不清不楚、,给分丢了。这些灰色收入主要来自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腐败、寻租行为、公共资金流失、和垄断性收入的不合理分配。
王小鲁等人据此推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按城镇居民家庭10%分组,2008年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分别是5350元和13.9万元,差
距是26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9倍。用城镇最高收入20%的家庭和农村最低收入20%的家庭来近似地代表全国最高和最低收入10%家庭,那么全国最高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9.7万元,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1500元,两者在2008年相差65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23倍。由此可见,灰色收入对于拉大我国国民收入差距,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b]财富在政府和个人之间是如何转移的?[/b]
第二个环节需要考虑的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财富转移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个人财富会通过一些途径转移到国家的手里,反过来转移到国家形成的公共财富又有一部分会流到个人的手里。将个人的财富转移到政府的手里,有明的、有暗的,其中最明显的环节有三个,税收、社保缴费、出让土地的收入。从中我们能看出,政府从社会中抽取的资源过多。
首先是税负的增加,这是我们都会明显感受到的,尤其在最近的这几年,政府所有的调控到最后几乎都变成了一个字,那就是钱,如果说两个字那就是收钱,还有一个理由,“理顺税制”,说要理顺税制很多税种要出台,你有房子要收房产税,开车要收环境税,你要社会保障要收一点社会保障税。税负的增长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几年前我就说过,税负的加重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矛盾新的焦点。
第二个是社保缴费。根据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的研究,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最新测算的实际承受税率,中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香港和台湾)的4.6倍。
再有则是出让土地的收入。严格来说出让土地的收入不能看做是个人财富向政府的转移。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加63.4%.2010年中国卖地收入2.7万亿,增幅超70%.虽然土地收入不能完全看做是民间财富向国家的转移,但至少其中农民在土地上的损失是具有这种性质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暗的途径。一是物价,现在国有垄断企业无论提供的是商品还是服务,价格都非常高,人们在消费这些商品和服务时是多花了钱的,通过这样的途径,个人的财富直接转移到了国有垄断企业那里去,这等于间接向政府或向国家的转移。
还有一个是人们不太容易发现的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以及由这种体制造成的财富缩水所导致的财富转移。按照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人们在出口获得美元之后,是要把美元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再按照汇率印发人民币。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经济的陷阱,即经济增长越快,出口越多,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越多,印的钞票也越来越多。换言之,中国的经济越发展,通货膨胀会越严重。这样就使民间财富以贬值的方式流入政府手中。
财富到了政府的手里,形成了公共财富,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个人转移。这个转移有正当的途径,有不正当的途径。正当的途径就是所谓的再分配。政府提供公共福利、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等等。总体上中国政府再分配的比重比较小,再分配的职能也还是有限。但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也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国家财富向个人的转移在明显增加,这对于缓解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失衡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但与此相伴随的是更大的政府公共财富向个人不正当的转移,这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有资料显示,国有资产改制破产过程中,通过低估漏估、低价转让,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入个人腰包。此外还有矿产资源领域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个就是不正当的福利和三公消费,这实际上也是国家财富向个人转移的过程。
[b]个人财富存量的变化[/b]
改革开放30年我们正在从一个无产的社会变成一个有产的社会。财富的变动可以说对整个现在中国的贫富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有的财富价值变动,对于现在的贫富格局的影响很可能超过工资收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因素。
现在中国有产的究竟有多少呢?如果以住房来表示,现在中国居民拥有的住房总的价值大约在100多万亿。这100多万亿按照有的学者提出的3/4和1/4在城乡之间进行划分的话,城市居民大约拥有的75万亿元住房,农村居民拥有的是25万亿元。在研究中国目前贫富格局的时候,我们应当对这个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近些年来,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由此实现的财富升值是相当可观的。
我在2009年曾提出过在我国存在一个“以房地产为主要载体的财富形成过程”的问题。而这种财富形成和升值过程对整个社会的贫富格局有着重大影响。
比如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2010年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城市居民。这是1998年之后这12年中的头一次,假如说就从收入的意义来说,过去这一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是有所缩小的,但我们能够据此说这一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也是缩小了吗?这一年城乡贫富差距其实是在急剧拉大,别的都不说,城市居民拥有的这75万亿元的房子,按照去年统计局的说法,7 0个城市平均房价涨了9.99%,也就是说城市居民这一年通过财富增值的就有六七百亿,远远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那一点。从收入的角度,这一年可以说城乡差距缩小,但是从财富的角度是大大扩大了,这个因素考虑进来和不考虑进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朋友说这算什么财富,房子还不是房子,都是纸面上的财富。我个人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这当中肯定有泡沫,有物价的因素,甚至有人为的炒作因素,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但是我认为现在的房价上升不完全是因为这些,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当中其实隐含着财富的转移过程。
更形象一些来说,假如说一个人在这里以3000块钱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子,两个人同时在这里买了房子,过了一段时间地铁修过来,在那个地方有一站,3000一下子变成了6000,那个也涨了一点,变成了4000,多出来的部分是从哪儿来的呢?不能完全是看做泡沫或者是物价的因素,实际上地铁这部分的一部分财富转移渗透到这里了。现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超常发展时期,另外从分配的角度来说,这个社会在整体分配的盘子里,直接分到个人人头上的比较少,政府拿的多,政府拿的多的部分,相当一部分也要投入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中,转移过来的财富、渗透过来的财富量就很大,对于现在的贫富格局影响也就很大。
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因素,但是也要注意,这样的一个财富转移和渗透的过程,其实也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不平等的。
[b]财富在不同群体或个人间是如何转移的?[/b]
刚才说了分也分了、转也转了、征也征了,这个时候你口袋里的还不就是你的,还得有一个掏腰包的过程,就看谁掏谁的。这个掏腰包的过程,是指财富还有一个在个人和群体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北师大的经济学家钟伟,他在2004年时曾经进行过一个研究,虽然他不是正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但是涉及到这个问题,他计算了四种方式的掏腰包。
第一种是企业老板掏劳动者的腰包、掏工人的腰包,指以压低工资、少给社会保障的方式获得超额的利润,当时他说工人的工资和社保偏离正常的状态大约每个月有200块钱,打工者当时是1.85亿,计算下来老板和企业大约是掏了工人4400亿元的腰包。
第二,通过银行存贷款的方式实现的掏腰包。银行的存贷款,实质是富人、企业向一般的老百姓、穷人借钱的过程。这在中国有掏腰包的意思,不是说不还,问题是出在
利率上,就是说你借了钱,你得付给人家利息,但问题是我们这是负利率,正常情况下是两个点的负利率,简单来说就意味着你年初时将这100块钱存到银行里,到第二年初了,银行将这个本给你了,同时给你3块钱的利息,但是这103元已经相当于你存进去时的98元了,也就是说借钱的人少向被借的人支付了利息,这就相当于掏腰包了。按照当时钟伟的计算,这个大约一年有600亿元,但是考虑到现在存贷款的规模,考虑到今年和去年的物价,通过这个实现的掏腰包,也就是说借钱的人向被借钱的人掏腰包应该是在1000亿元以上。
第三是中小股民的损失。2004年时还是一个熊市,根据他的计算当时中小股民在股市上的损失是1500亿元。
第四是在土地转让的过程中,钟伟计算是3300亿元,上面提到耕地变成商业地,100万中政府拿40万,我们将之算在第二个环节里,但开发商拿的40万,就属于掏腰包的过程。
按照今天的情况来看,至少有另外几种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首先是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中实现的财富转移。这主要涉及两个环节。一是直接融资。按照道理说,个人在股市中的投资应当是属于投资的范畴,应算在个人财富的变动当中。但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股市融资额达到3.7万亿元,而给予公众投资者的分红却不到4000亿元。但在同时,由公司上市造就了824个亿万富翁。二是个人或机构在股市交易中的盈亏。2010年全年中国股市蒸发了上万亿元财富,年跌幅达14.31%,投资者70%亏损。由此实现的财富转移是一个无法计算的数字。
另一个因素就是通过价格实现的财富转移。“移动通讯与中国社会”课题组对居民使用手机的状况的调查显示,手机资费已经占到居民收入的5.43%,而在年收入不到10000元的手机人口中,占到了10.31%.世界银行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认定,受高通行费的影响,中国成为了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 D 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由此可见,由垄断造成的财富转移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
再有是行贿受贿。类似的财富转移渠道是广泛存在的,比如提成、回扣有许多就属于这一种。人情往来中实现的财富转移也值得重视。这方面既缺少相关的统计数据,也缺少系统的调查数据。但推断应当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当中有一部分会互相抵消,但我们知道,在不同地位人们人情往来中,远不是对等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掏腰包不仅仅是在国内掏的,国与国之间还得掏,但问题是我们中国肯定是被掏的。被掏至少有这么三种方式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是资产直接向海外转移,通过移民的方式也好,留学的方式也好,或者人不出去直接将财产转出去的方式也好,我们每年大量的财富转移到海外,这个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第二是出口的补贴退税。出口补贴退税实际上是财富向国外转移的过程,为了保证出口,价格就得低,就要大量补贴退税,造成了国外很多商品比国内便宜得多,这等于用我们公共财政补贴了国外消费者。现在每年对出口的补贴和退税有多少呢?5000亿,美国差不多占1/3.还有就是海外上市公司的分红。像中石油,中石油在海外上市时融资29亿美元,在最初的四年当中分红高达119亿美元,相当于融资的四倍。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个公司四年海外分红就超过一千亿美元,合计六七千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在18年里给全体股民的分红总额才刚刚超过2000亿人民币。
将眼睛仅仅盯在收入工资上,要想说清楚中国的贫富格局问题,其实解决不了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来贫富格局究竟是怎样形成 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环节出现问题。现在我们要调整利益关系,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应当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环节上做文章,可能看得清楚了一些。
第四篇:缩小贫富差距论文
(一)应统筹建设城乡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功能。巴西在发挥社会福利制度效能、消除城乡贫富差距中的做法,启发我国应统筹城乡社会福利制度,以消除日益拉大的城乡贫富差距。我国一直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社会福利制度也呈现“二元”格局。总体看,城市社会福利无论覆盖范围,还是制度水平都远高于农村。因此,缩小城乡贫富差距,首先应在社会福利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保证城乡居民在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让福利制度同等地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这就要求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中,应建立全面、公平、适度的城乡一体化社会福利度,打破因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不公平而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公共卫生服 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共享、共用;打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新农保”之间的制度障碍,实现养老保险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其他生活救助项目的一体化,做到社会救助资金的城乡统筹使用;实现基础福利设施等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总之,统筹建设城乡社会福利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和制度保障。
(二)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再分配功能
收人再分配在巴西减贫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中国,再分配的减贫作用则没有那么明显,更多的是依靠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来达到社会减贫的目的。¨纠社会保险对个人的再分配功能体现为:不分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凡是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都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以达到风险预防的目的。当这种风险变成事实时,根据损失大小确定补偿的多少。一般来讲,高收入、生活富裕的劳动者对于疾病及其他风险的承受能力要高于低收入和生活贫穷的人。因此,高收入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多但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反而较低,从而实现财富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缩小贫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我国在消除贫富差距时应十分重视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较低收入水平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从而实现财富从富裕者手巾向贫穷者手中的转移。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从2000年的13 617.47Y人,增长到2009年的23 549.97)-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也达到30%左右。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无疑使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到收入再分配中来,能实现财富从富裕者向贫穷者的转移。而且,从2005年开始,我国已连续七年提高企业养老金待遇,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富差距的作用。(三)整合发展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内容广泛,但从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情况看,无论哪项救助活动,在城市的实施都要比农村全面且有力。而且,城乡之间的救助资源很少能共享和统筹使用,形成城市救助资金来源广泛、数额巨大、救助项目齐全、救助标准较高而农村救助资金来源单
一、数额较少、项目不全、标准偏低的状况。我国可借鉴巴西“家庭补助金计划”的社会救助做法,整合与统筹发展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可继续发挥城市吸纳救助资金渠道广、数额大的特点,做大社会救助资金的“蛋糕”。尤其是在救助资金的使用方面,要实现城乡统筹,扩大农村社会救助的范围,提高农村社会救助的水平,从而缩会救助的水平,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四)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首先,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由于农村教育础差、教学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教育水平和 质量一直难以与城市相比。城市在教育方面的优势,使优秀的教学资源流向城市。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直接导致乡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并成为他们日后谋生和致富的障碍,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农村劳动力的收入逐渐与城市拉大,形成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应从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开始,应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其次,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化。当前的城乡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公平,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等。这些教育不公平将导致城乡居民素质和能力的差距,最终将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公和财富分配的不均,从而拉大城乡贫富差距。因此,消除城乡贫富差距,主要应消除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与不公平,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国富民强之路,但不容否定的是,百姓收入差距也日渐扩大。国际上,通常把0.4(用来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的一个数值)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说明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表明社会不安定。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造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居民收入低于GDP增速
对于基尼系数的发布,中国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起只发布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解释说,靠现在的城镇住户调查计算出来的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偏低,主要是难以获取高收入阶层居民真实的收入信息。仅看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已逼近国际警戒线。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称,中国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在2011年已达到0.3949。
无论基尼系数是否突破警戒线,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低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该《报告》引用统计局数据测算,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
虽然十六大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分配改革并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快速提高,但整体上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仍然明显偏大。《报告》认为,过去一年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扭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将影响到经济进一步升级和社会转型,应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
资本收入高于工资收入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事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究其原因:一是在工资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的一次性分配结构中,资本收入比重大,工资性收入偏低。二是在二次性分配中,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调节做得不够,通俗说,就是“杀富济贫”做得不够,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还需要加强。三是在经济转轨中,有些人抓住机会先富了起来,拉开了收入差距。四是长期以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更低于税收增长,政府收入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较慢。五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够发达,老百姓投资理财的机会较少,而资本市场,比如股市也没给股民带来更多回报,老百姓大多只能进行储蓄,可是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又偏低,这也造成了收入差距拉大。六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历史欠账多,账户也做得不实,影响了老百姓收入。
收入差距的形成还与国有企业和农村土地制度有关。徐洪才说,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不分红,而国有资产规模又一直在壮大,普通老百姓从中却得不到实惠,政策在这方面也没什么突破。还有就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没有突破。农民的自留地、小产权土地没进入商品流通,农民因此就没得到级差地租带来的增值收益。如果农民富了,消费也就火了。
“提低控高”提高百姓收入
如何遏制收入差距扩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下一步收入分配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为此,要下大力气“提低控高”。其中,“提低”尤其具有紧迫性,同时也具有可行性;而调节高收入虽然具有必要性,但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大,需要从长计议多方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因此,当前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重点是“提低”,同时创造条件“控高”。做好上述收入分配改革工作,必须同时“治本”:在一次分配领域,其侧重点应该放在更好地营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上。此外,二次分配一定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某些逆向分配的状况,切实保证二次分配发挥调节初次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的功能,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随着经济发展,应该把普通百姓收入适当领先经济增长2到3个百分点作为目标。老百姓收入提高后能拉动内需,也能转变过去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那么什么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促进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在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历史、社会自然条件、政策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另外之前中央对东部地区以及城市的政策优势,使得这些地区快速发展起来,造成东西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未完全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一方面,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
三、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因为种种原因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主要是因为我国人过众多,国情复杂,从而形成我国目前的“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新三座大山。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地区,下岗失业人员的扶持力度也不够大。
因此,要解决贫富差距不多扩大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差距太大,再分配纠正的成本就会过高。初次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应国民收入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制度,努力促进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要扭转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再分配的作用,关键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加强财税调节。财政政策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强力工具。在收入方面,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利用税收杠杆达到“限高补低”的效果,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取方式、对高档商品住房开征房产税等。在支出方面,应建立起财政增加对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比如硬性规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省(区、市)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占比等。通过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降低中低等收入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开征某些特殊的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缩小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充分就业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基础。促进就业创业,一靠发展,即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比如支持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优化配置等;二靠政策,即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新生劳动力和困难群众就业,比如推行免费中职教育帮助农民工及新生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带动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创业等。“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要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
第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充分发挥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孵化器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不让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输在“起跑线”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农村教育在“软件”、“硬件”两方面的“短板”,比如始终保持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 D P的4%及其以上、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教育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等。
第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中,不能不考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要正视当前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风险 提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切实解决困难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失业保障金的管理上,严厉打击某些贪赃枉法者将“救命钱”挪作他用的行为。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通过各种措施解决他们的难处。
第六,消除政策性因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推进城市化,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2)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
第七,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要通过立法规定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政府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
第八,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当前,政府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节,只限于个人所得税,这既不会取消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也不会对职工的高收入发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该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第九,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加强制度建设,杜绝腐败和非法收入的渠道;加强收入管理,提高税收的再分配作用;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切实保证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第五篇:经济学论文-中国贫富差距的再思考
中国贫富差距的再思考
【摘要】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民营化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也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文章就高等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扩大进行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贫富差距;学杂费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扩展。且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业的总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扮演了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角色。而其在自身的发展以及与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等诸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本文将对高等教育迅速扩展,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入学费用节节攀升的过程中带来的加重贫富差距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本文将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分析:首先,我们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一个简要介绍;接下来分析这种发展模式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我们将就一些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这里,我们所谈到的高等教育产业化不是指公立院校所有权完全改变,转变为私立院校,而是主要指高等教育经费中来自私有资源部分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高等教育改革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不管是高等学校数量还是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比上年增加126所。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成人高等学校505所,比上年减少53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9个,其中高等学校454个,科研机构315个。在生源方面,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447.34万人(比上年增长近17.05%),其中本科招收209.91万人,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研究生招生32.63万人,其中博士生5.33万人,硕士生27.30万人。2004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1333万人,在学研究生82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4倍和2.7倍,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为475万人,其中本科为230万人,报名数达到867万人。
接下来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情况。在高等学校收取学费,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和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重要措施。因此,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各地收取的学杂费由1987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01年745.6亿元,增长61倍,学杂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也由1987年3.7%提高到2001年的16.08%。在各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中,学杂费成为仅次于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第二大渠道。
从1994年至2004年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1994年至今1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从图2我们也可以看出(IGDP表示以1991年为基数的GDP增长率,II表示以1991年为基数的我国个人分担教育经费的增长比率),学费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平均为24.21%。成人高等学校达到 37.04%。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交纳学费3985元,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8.0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8.4%。
二、原因分析
(一)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产业化”随之产生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各种高等院校得到了以数量和规模为特征的高速发展。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教育“产业化”支撑了这种高速发展。而随着教育“产业化”而来的就是教育的高收费、乱收费等不合理现象的滋生。
(二)政府放宽管理,学校自主性加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出现以内需不足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衰退。中央政府财政部适时采取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多项举措,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以教育“产业化”拉动内需。不可否认这项举措确实在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其负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各大高等院校自主性加强,于是就出现了疯狂扩招、专业重复设置、学杂费暴涨等等现象。
(三)高等教育私有化国际趋势
高等教育国有化的世界趋势到70年代中后期达到最高潮后来开始逆转,高等教育私有化的趋势开始出现,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这一趋势正方兴未艾。我国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就注定我们将融入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在教育私有化国际浪潮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私有化步伐也正在加快。
三、这种发展模式对拉大贫富差距的影响
这种发展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其对当前我国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的影响。
(一)城乡之间由于高等教育私有化而进一步加剧的贫富差距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而由于高校扩招、学费的暴涨也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以2004年为例,一个三口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大约为12000元,城镇家庭的年收入约为31000多元,而2004年的高校学杂费大约为6500元,我们假设一个学生的月生活费为400 元,一年的总共花费约11000元。现在我们看看在供完一个大学生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比较,城镇居民还有20000多元可以支配,而农村居民确只能勉强支付。而他们自己的生活生产费用只能借债来支撑。不能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二)这种发展模式对我国居民个人之间贫富差距的影响
在一份2004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居民之间贫富的差距。从个人收入来看,20%的最高收入的人群占有了全部收入的55.6%,20%的最低收入组占有收入不足1%。从家庭人均收入来看,20%的最高收入组占有近60%的全部收入,最低收入组所占收入比重不足3%,高低收入的倍数是 22:1。特别要注意的是,中间收入组所占收入的比重,从原来的接近本分的份额20%,缩小到目前的不足15%,这意味着,目前中等收入群体的状况也是堪忧的。而在我国随着大学学费的增长,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1999年秋季的调查显示:1995、1996、1997、1998年入学的贫困学生占贫困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2%、21.9%、34.8%、36.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240多万的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因此高等院校的“产业化”所带来的学费的飞涨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两极分化式的贫富差距。
另一方面,高额的学费使偏远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的家庭丧失求学的动力和信心,或者有的家庭在中等教育阶段就有可能转而选择学制更短、学费更低、周期更短的中等专业教育,放弃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追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纷纷推出了名目繁多的高收费低学分式的入学门槛。研究学费水平对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收入人群中分布的影响的一种衡量方法是考察各收入阶层人口在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的比重随学费水平的变化情况。有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与学费水平逐年提高相伴随的是高等学校学生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的比重的下降(如表1)。
这种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发展机会不如高收入家庭的学生。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起点不公平带来的贫富差距。
四、针对上述讨论的一点建议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严峻后果,2005年9月国务院学位办通知,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研究生收费试点暂停,原定将于2006年推行的研究生收费被搁置。但是其主要问题还没得到彻底解决,还有很多贫困学生上不起大学,即使上了大学也使家里负债累累。且近几年大学生找工作难也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认为:
(一)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管理
减缓高校收费飞涨的步伐,调整高校乱收费现象,特别是一般本、专科等学校的高、乱收费现象。
(二)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调整高等教育投入的结构
大家知道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或称外部现象,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应当对高等教育进行补贴,以矫正其外部性,而且由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资金应当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也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对象主要是大学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些公共资源在我国居民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也就是说贫困学生享有更少的高等教育的资源。因此应该调整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结构和方向。
(三)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体制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重的不断扩大,政府部门也相应推出了助学贷款这个举措。但是其实行程序、实现的方法等很多方面还是阻止了很多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步伐。
(四)进一步完善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奖学金评选和学费的减免制度
近年来,很多大学院校纷纷实行了特困大学生的学费减免制度。但是其实行的面却是很窄,实行的条件很苛刻等。因此可以考虑实行与社会捐助的形式相结合的学费减免制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奖学金的评选与发放,既可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又可以对学生在经济上进行一些资助。
(五)完善学校的勤工检学的工作
大学里在不影响本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大学生适当的进行一些与自己专业相适应的勤工检学,不但可以部分弥补自己家庭的经济,还可提前学习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自己以后要用到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政府完善劳动力市场,为在校学生或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工作与就业机会。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接受高等教育是我国居民当前摆脱贫困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高等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某种程度有利于减缓这种差距的扩大。如今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道路应该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产业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经之路。根据我们的国情,我们是否可以放缓产业化的道路,走一条更适合我们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3,(11).
[2]沈百福.浅议高等教育的学费、价格与市场[J].中国教育投资评论,2003,(4).
[3]王蓉.教育水平的差异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4,(9).
[4]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5,(3).
[5]教育部.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R].
[6]刘少雪.高等教育不宜过度膨胀[J].高等教育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