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憨山大师对《大学》的注释
憨山大师对《大学》的注释
大学纲目决疑题辞
余十九弃笔研。三十入山绝文字。五十被谴。蒙恩放岭外。于今十四年矣。往来持钵五羊。诸子谬推为知言。时时过从问道。余卒无以应。若虚来实往。愧矣愧矣。间有以禅视者。余则若哑人吃黄檗耳。己酉秋日。偶乞食来。诸子具香斋于法社。余得捧腹。是诸子果我也。食讫。请益。余但吐粥饭气耳。含羞而别。舟还曹溪。思诸子饱我。非一日矣。竟莫酬尝。有以颜子问仁章请者。余咿呜而已。即有言不能遍。遍亦不能尽。而求悦可众心者。谈不易也。以诸子之食难消。腹犹果然。舟中睡足。闻侍者读大学。聒我疑焉。因取经一章。按纲目。设问答以自决。且引颜子问仁章。以参会之。如鼓刀然。两半饷而卒业。读之不成句。非文也。谛思自幼读孔子书。求直指心法。独授颜子以真传的诀。余则引而不发。向不知圣人心印。尽揭露于二百五言之间。微矣微矣。岂无目耶。嗟嗟。余年六十四矣。而今乃知。可谓晚矣。恐其死也。终于泯泯。故急以告诸子。诸子年或过余半。未半者。幸而闻此。可谓蚤矣。如良马见鞭影。一息千里。有若鹅王择乳。岂不以此为粥饭气耶。是特有感于一饭而发。愿诸子持此以饷天下之饿者。非敢言博施也。己酉中秋前二日。
方外德清书于须阳峡之舟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者。谓此乃没量大人之学也。道字。犹方法也。以天下人见的小。都是小人。不得称为大人者。以所学的都是小方法。即如诸子百家。奇谋异数。不过一曲之见。纵学得成。只成得个小人。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一旦悟了。当下便是大人。以所学者大。故曰大学。
大学方法不多些子。不用多知多见。只是三件事便了。第一要悟得自己心体。故曰在明明德。
其次要使天下人。个个都悟得与我一般。大家都不是旧时知见。斩新作一番事业。无人无我。共享太平。故曰在亲民。
其次为己为民。不可草草半途而止。大家都要做到彻底处。方才罢手。故曰在止于至善。果能学得者三件事。便是大人。两个明字。要理会得有分晓。且第二个明字。乃光明之明。是指自己心体。第一个明字。有两意。若就明德上说自己工夫。便是悟明之明。谓明德是我本有之性。但一向述而不知。恰是一个迷人。只说自家没了头。驰求不得。一日忽然省了。当下知得本头自在。原不曾失。人人自性本来光明广大自在。不少丝毫。但自己迷了。都向外面他家屋里讨分晓。件件去学他说话。将谓学得的有用。若一旦悟了自己本性光光明明。一些不欠缺。此便是悟明了自己本有之明德。故曰明明德。悟得明德。立地便是圣人。此就工夫为己分上说。若就亲民分上说。第一个明字。乃是昭明之明。乃晓谕之意。又是揭示之义。如揭日月于中天。即是大明之明。二意都要透彻
问。如何是至善。答。自古以来。人人知见。只晓得在善恶两条路上走。只管教人改恶迁善。此是旧来知见。有何奇特。殊不知善恶两头。乃是外来的对待之法。与我自性本体。了不干涉。所以世人作恶的可改为善。则善人可变而为恶。足见善不足恃也。以善不到至处。虽善不善。故学人站立不住。以不是到家去处。非可止之地。以此看来。皆是旧日知见习气耳。今言至善。乃是悟明自性本来无善无恶之真体。只是一段光明。无内无外。无古无今。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所谓独立而不改。此中一点著不得。荡无纤尘。若以善破恶。恶去善存。此犹隔一层。即此一善字。原是客尘。不是本主。故不是至极可止之地。只须善恶两忘。物我迹绝。无依倚。无明昧。无去来。不动不摇。方为到家时节。到此。在己不见有可明之德在民不见有可新之民。浑然一体。乃是大人境界。无善可名。乃名至善。知此始谓知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一节
定字。乃指自性本体。寂然不动。湛然常定。不待习而后定者。但学人不达本体本来常定。乃去修习强要去定。只管将生平所习知见。在善恶两头。生灭心上求定。如猢孙入布袋。水上按葫芦。似此求定。穷年也不得定。何以故。病在用生灭心。存善恶见。不达本体。专与妄想打交滚。所谓认贼为子。大不知止耳。苟能了达本体。当下寂然。此是自性定。不是强求得的定。只如六祖大师。开示学人用心云。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上座本来面目。学人当下一刀两段。立地便见自性。狂心顿歇。此后再不别求。始悟自家一向原不曾动。此便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样子。又云。汝但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见心体。此便是知止的样子。所以学人贵要知止。知止自然定
静字与定字不同。定是自性定体。此静乃是对外面扰扰不静说。与定体远甚。何也。以学人一向妄想纷飞。心中不得暂息。只管在知见上强勉遏捺。将心主静。不知求静愈切。而乱想益炽。必不能静。何以故。盖为将心觅心。转觅转远。如何得一念休息耶。以从外求入。如人叫门不开。翻与守门人作闹。闹到卒底。若真主人不见面。毕竟打闹不得休息。若得主人从中洞开重门。则守门者亦疾走无影。而求入者真见主人。则求见之心。亦歇灭无有矣。此谓狂心歇处为静耳。若不真见本体。到底决不能静。故曰定而后能静
安字。乃是安稳平贴之义。又如安命之安。谓自足而不求余也。因一向求静不得。杂念纷纷。驰求不息。此心再无一念之安。而今既悟本体。驰求心歇。自性具足。无欠无余。安安贴贴。快活自在。此等安闲快活。乃是狂心歇处而得。故曰静而后能安
虑字不是妄想思虑之虑。亦不是忧虑之虑。乃是不虑之虑。故曰。易无思也。无虑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曰百虑而一致。又曰。不虑而遍。正是者个虑字。谓未悟时。专在妄想思虑上求。即一件事。千思万虑。到底没用。也虑不到。多思多虑。于心转见不安。今既悟明此心安然自在。举心动念。圆满洞达。天下事物了然目前。此等境界不是聪明知见算计得的。乃是自心本体光明照耀。自然具足的。故曰安而后能虑 得字。不是得失之得。乃是不渗漏之义。圣人泛应曲当。群情毕照。一毫不谬。彻见底原。一一中节。故谓之得。非是有所得也。初未明明德时。专用妄想思虑。计较筹度。纵是也不得。何以故。非真实故。今以自性光明。齐观并照。群情异态。通归一理。故能曲成而不遗。此非有所得。盖以不虑之虑。无得之得。故曰虑而后能得。言非偶尔合节。特由虑而合故。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一节
此释上本末先后之序。以验明明德亲民之实效也。就成己工夫上说。则以明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盖从根本说到枝末上去。今就成物上说。故从枝末倒说到根本处来。以前从一心知止上。做到虑而能得。到此则天下事物。皆归我方寸矣。今欲要以我既悟之明德。以揭示天下之人。愿使人人共悟。盖欲字即是愿力。谓我今既悟此明德之性。此性乃天下人均赋共禀者。岂忍自知而弃人哉。故我愿揭示与天下之人。使其同悟同证。但恐负此愿者。近于迂阔。难取速效。且天下至广。岂可一蹴而遍。故姑且先从一国做将去。所谓知远之近。若一国见效。则天下易化矣。昔尧都平阳。舜宅百揆。汤七十里。文王百里。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之君也。孰不从愿力来。余故曰。欲愿力也
身为天下国家之本。经文向后。总归结在修身上。可见修身是要紧的事。而此一件事。最难理会。岂是将者血肉之躯。束敛得谨慎端庄。如童子见先生时。即此就可治国乎。岂是身上件件做得模样好看。如戏场上子弟相似。即此可以平天下乎。故修身全在心上工夫说。只如颜子问仁。孔子告以克己复礼为仁。此正是真正修身的样子。随告之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此便是真正治国平天下的实事。若不信此段克己是修身实事。如何颜子请问其目。孔子便告之以四勿乎。且四勿。皆修身之事也。克己乃心地为仁之工夫也。克己为仁。即明明德也。天下归仁。即新民也。为仁由己。此己乃真己。即至善之地。故颜子隳聪明。黜肢体。心斋坐忘。皆由己之实效。至善之地也。夫人之一身作障碍者。见闻知觉而已。所谓视听言动。皆古今天下。人人旧有之知见。为仁须是把旧日的知见一切尽要刬去。重新别做一番生涯始得。不是夹带著旧日宿习之见。可得而入。以旧日的见闻知觉。都是非礼。杂乱颠倒。一毫用不著。故剜心摘胆。拈出个勿字。勿是禁令驱逐之词。谓只将旧日的视听言动。尽行屏绝。全不许再犯。再犯即为贼矣。此最严禁之令也。颜子一闻。当下便领会。遂将聪明隳了。将肢体黜了。一切屏去。单单坐。坐而忘。忘到无可忘处。翻身跳将起来。一切见闻知觉。全不似旧时的人。乃是从新自己别修造出一个人身来一般。如此岂不是新人耶。自己既新。就推此新以化民。而民无不感化而新之者。此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正修身之效也。不如此。何以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耶
心乃本体。为主。意乃妄想思虑。属客。此心意之辨也。今要心正。须先将意根下一切思虑妄想。一齐斩断。如斩乱丝。一念不生。则心体纯一无妄。故谓之贼。盖心邪由意不诚。今意地无妄。则心自正矣。故曰。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知与意。又真妄之辨也。意乃妄想。知属真知。真知即本体之明德。一向被妄想障蔽。不得透露。故真知暗昧受屈。而妄想专权。譬如权奸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要斩奸邪。必请上方之剑。非真命不足以破僭窃。故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知乃真主。一向昏迷不觉。今言致者。犹达也。譬如忠臣志欲除奸。不敢自用。必先致奸邪之状。达于其主。使其醒悟。故谓之致。若真主一悟。则奸邪自不容其作祟矣。故曰。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知即真知。乃自体本明之智光。此一知字。是迷悟之原。以迷则内变真知为妄想。故意不诚。不诚故不明。外取真境为可欲。故物不化。不化故为碍。是则此一知字。为内外心境。真妄迷悟之根宗。古人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众祸之门是也。今拨乱反正。必内仗真知之力。以破妄想。外用真知之照。以融妄境。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格也。且知有真妄不同。故用亦异。而格亦有二。以妄知用妄想。故物与我相捍格。此格为斗格之格。如云与接为构。日与心斗是也。以真知用至诚。故物与我相感通。此格乃感格之格。如云格其非心是也。且如驴鸣蛙噪窗前草。皆声色之境。与我作对为捍格。而宋儒有闻驴鸣蛙噪。见窗前草而悟者。声色一也。向之与我捍格者。今则化为我心之妙境矣。物化为知。与我为一。其为感格之格。复何疑
问。真知无物可对。如何感格于物。答。真知其实内外洞然。无物可对。而感物之理。最难措口。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寂然不动。知体也。天下之故。外物也。感而遂通。格物也。感通云者。不是真知钻到物里去。以真知荡然。无物当前故也。真妄心境。不容两立。外物如黑暗。真知如白日。若白日一升。群暗顿灭。殆约消化处说感通耳。以暗感明。则明成暗。今以明感暗。则暗自谢而明独立。故虽感而本不相到。而重在明也。物体本虚。以妄取著。故作障碍。今以真知独照。则解处洞然。无物可当情矣。以寂然不动之真知。达本来无物之幻物。斯则知不待感而自照。物不待通而自融。两不相解。微矣微矣。故学人独贵在真知。真知一立。则明德自明。元无一毫造作。大学工夫。所以言明。言知。而修齐治平。皆是物也。
问。始纲领。说明德。亲民。止至善。分明是三件事。今条目上。只说明明德于天下。终归到致知格物上。若一件事。是何意。
答。圣人此意最妙。千古无人会得。此中八件事。单单只重在一个知字。此知字即明德。乃本体也。前云。第一个明字。有二意。吾向所解致知格物。乃用前悟明一意。工夫已在知止中。止字即寂然不动之知体。知止知字。即第一个明字乃工夫。此一段已知致至极处。知体既极。则诚意正心修身之能事毕矣。如此则明德与新民。分明两事。今欲明明德于天下。乃用第二揭示昭明之意。则致知格物。亦可就新民上说。且知止而后有定。是已立。谓知所止。则自己脚跟已立定矣。虑而后能得。是已达。谓已于一切事物。通达而不遗。目前无一毫障碍。则法法皆真。岂非已达耶。其所以立。所以达。皆仗真知之力也。故今做新民的工夫。就将我已悟之真知。致达于万物之中。万物既蒙我真知一照。则如红炉点雪。烈日消霜。不期化而自化矣。故云。致知在格物。物自化。故谓之格。彼物既格。则我之明德。自然照明于天下。民不期新而自新矣。所谓立人达人也。如此则明德新民。只是一事。三纲领者。一而三。三而一也。故此八事。只了明明德于天下一句。且从家国而后及天下者。知远之近也。明甚
问。如何格物。就能平得天下。答。且道所格之物是何物。即天地万物。尽在里许。岂除了天地万物外。别寻个物来格耶。若格物平不得天下。如何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且道天下又是何物。归仁毕竟归向何处去。参参
问。致知格物。与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如何消会。答。克己即致知。复礼即格物。天下归仁即物格
问。学人不会。答。己是物。克是致知。复礼则己化。化己岂非格物耶。天下归仁。何等太平气象。是谓物格
问。正心致知。何辨。答。正心乃四勿。先将视听言动。绝其非礼。但可修身正己。不能化物。若致知专在格物。则达人。其功最大。所以大学。重在致知
问。格物物格先后之旨。答。前八事著先字。总归重在末后致知上此是说工夫。今从物格说至平天下。著后字。亦是提起知字。要显向后七事。都是知字的效验耳。学人要在此知字上著眼。前云。致知格物者。是感物以达其知。此格字。乃感格之格。今言物格而后知至者。是藉物以验知体。意谓彼物。但有一毫不消化处。便是知不到至极处。必欲物消化尽了。才极得此真知。如此则物格之格。乃来格之格。所谓神之格思的格字。正是天下归仁之意。物都来格。方是知之效验。所以格物。物格。学人须要讨分晓。若物都来格了。则一路格去。直到天下平方才罢手。圣人意旨了然明白。只是要真实工夫做出。乃见下落
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既云只一知字。如何归到修身上。答。不从修身上做起。不道向虚空里做。所以圣人分明示汝。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以己即己身。乃是我最亲之一物。比外物不同。克己乃是我致知先致在己身一物上。若将自己此物格了。然后格天地万物。何难之有。故通以修身为本
问。格有三义。谓捍格。感格。来格。答。三义通由一人而发也。请以喻明。昔杞梁之妻善哭。夫死哭之。初哭则里人恶其声。厌其人。故闻其哭则掩耳。见其人则闭目。以其哭。异乎人之哭也。其妻亦不以里人厌恶而不哭。哭之既久。里人不觉而哀痛之。亦哭。哭则忘其厌恶也。厌恶忘。则心转而怜之矣。其妻亦不以其人怜己而不哭。终哭之不休。久则通里人人皆善哭矣。人人皆善哭。则忘其哀痛。而不见若人之为哭者。人人善哭。哭久则通里以成俗。俗成则人人皆谓自能哭矣。人人自能哭。则视杞梁之妻。犹夫人也。不异己而与之周旋密迩。则无不忘也。且杞梁之妻之哭。非哭其夫也。哭其天也。天乃终身所依赖者。失则不容不哭也。恸则终天之恨也。以知天不容己。故哭亦不已。奚以人厌恶而可已耶。藉使通里之人。日日而询之。哭更哀也。殆非有意欲人怜己也。岂询而能止之。即自刃在前。鼎镬在后。威而止之不能也。何耶。以此天外无可哭者矣。初哭而人恶之者。以哭之痛。特异于人也。捍格也。哭久而人人皆痛者。以哭之痛。切于人心。故人人皆自痛。非痛杞也。感格也。盖久而通里善哭以成俗。则不知哭痛自杞出。抑视梁妻直类己焉耳。斯则来格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此憨山大师所著大学纲领决疑也。大师居曹溪。章逢之士。多负笔问道。大师现举子身而为说法。今年过吴门举似谦益曰。老人游戏笔墨。犹有童心。要非衲衣下事也。子其谓何。益闻张子韶少学于龟山。窥见未发之中。及造径山。以格物物格宗旨。言下扣击。顿领微旨。晚宋称气节者。皆首子韶。繇今观之。子韶抗辨经筵。晚谪横浦。执书倚立双趺隐然。视少年气节。殆如雪泥鸿爪。非有得于径山之深。而能然乎。今之为子韶者。愿力不同。其以世谛而宣正法。则一也。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今世尚举子。故大师现举子身而为说法。何谓非衲衣下事乎。子韶尝云。每闻径山老人所举因缘。如千门万户。一踏而开。今之举子。能作如是观。大师金刚眼睛。一一从笔头点出矣。
第二篇:让启功先生推崇备至的憨山大师,其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让启功先生推崇备至的憨山大师,其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让启功先生推崇备至的憨山大师,其书法到底有多厉害?惊龙轩
文化问答达人03-04 23:4717赞踩在我的印象当中,启功先生用诗文的方式积极推崇的书家并不太多,其中有两位书家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两位书法家并不被广泛认同,或者说如果没有启功先生的倾心赞誉,其书名在书法史上很容易被忽视。这两人一个是大家熟知,但是不乏争议的郑板桥;另一个就是被称为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说起憨山大师,似乎在书法史上籍籍无名,一般书法爱好者更是很少看到过他的书法作品。但是启功先生却对其书法水准评价颇高,并受其书风影响很大。启功先生为何会对憨山大师的书法情有独钟?憨山大师的书法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在启功先生盛赞憨山大师的诗文中有这么两句: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对于素来谨言慎行的启功先生来说,竟然评价一位书法名气并不太大的高僧书法水准超过同朝书法大师文徵明和董其昌,不能不让人惊讶。憨山大师12岁寻佛金陵报恩寺,19岁削发为僧,终成一代宗师。当然,启功先生并非佛教中人,对他来说,完全是因为憨山大师的书法水准让其一见倾心。鉴于启功先生在当代书坛的影响力,受其极力推崇的憨山大师书法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书法爱好者的关注。我特别留意了憨山大师的书法,并且很快被其淡雅、舒朗的书风所折服。纵观憨山大师的行书书法作品,明显受到二王书风影响极大。但是与其它源自晋唐书风的明末书法家作品不同的是,憨山大师的行书并不采用连笔顺带的行笔方式,基本上字字独立,并不趋于当时流行的章法。憨山大师的书法特点很明显,静穆中时有灵动,严谨中气韵流畅。联想到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的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当然,我个人认为,启功先生的书法更加注重力度的展现,憨山大师的书法还是有些地方稍显柔弱。不管怎么说,启功先生对憨山大师书法的推崇的确是慧眼识珠。建议大家花些时间用心品读或研习一下憨山大师的书法作品,一定会受益匪浅。6评论梁宇航
文化问答达人03-05 13:0130赞踩憨山书作,不急不躁,很稳。多字与圣教序中类似,得中和之气,又有秀润之神。明清尚态,尤其晚明,书家之作大多以顺势为主,连绵不绝。鲜有如此安静的小行书,大小错落,偶有重墨突显章法。很难看清憨山字中有多少前人影子,好像谁的都有一点,又好像跟谁都多大没关系,很个性。就此点来说,跟启老是有类似处的,都有中和秀润之资,取法诸家,又有新意。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学书追求上,好像都有共通之处。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启老推崇憨山了。憨山字转折的时候很“肉”,没有火气,很温润。点画中可能有一些我们看来类似于“笔病”的细节,其实在整体上是调整了通篇的“火气”的,让章法显得更“柔和”。字中还偶有“隶意”可见憨山是悟性非常高的,对动静对比,古拙意味的把控能力非常高。把字写好了不难,如要在通篇中把握神韵,那是需要一定能力的,非大家不能得其妙。观识容易,做到难,难如登天。感觉用笔没火气,少硬折~~说句玩笑话,与之对比的张瑞图金刚杵应该是上火上大了~明显可以感觉到通篇受董其昌影响,同样修禅,都有空灵感。担当破山明其实高僧用笔,都有类似之处,少硬折,多圆转,可能跟礼佛修禅有关系,多了一股和气。只不过性格有差异,担当还好,破山明一眼望去就知道火气很大,用笔飞动。跟谁抢了他的经书一样~ 3评论一人笔记
文化问答达人13小时前2赞踩我是一人。憨山大师的字没有启功先生说的那么好历史上没有过,字迹已经存在500多年,他在书法史地位还是没有受到认可的人。字要经受时间的验证,都几百年过去,憨山大师的字,没被认可就是不够好。为什么启功先生这么说
1、启功先生真的是喜欢,符合启功先生的审美。
2、启功先生的字,憨山大师的字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先看看启功先生是如何夸憨山大师的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其实启功先生夸了两个人,清明二僧:憨山德清和破山海明大概意思呢,我翻译的保守点,虽然启功先生书论文字中有一些是过于自信的。憨山大师和破山禅师的字,有晋唐风貌,某些方面比文徴明和董其昌好。文徴明和董其昌,学习过书法的基本上都认识。他们两的书法史的地位,比憨山大师高,也比启功先生高。看看憨山大师的字憨山大师的字,显然没有到晋唐大家的水平憨山的字,字形多趋向正方形,并不是很舒展,和明清馆阁体确实有区别。但是笔画和结构,相比晋唐大家相差很远。不需要学过书法,就阿鼻这两个字,笔画和结构到了晋唐了吗?为什么启功先生要夸憨山大师肯定有一些书法无关的原因,那个时间就不要花了。启功的字,尤其是启功体成形。稍微大点的字,字写快一点。就需要靠墨来平衡了。有些笔画特别粗,有些笔画特别细。显然启功先生是知道自己启功体的问题的。不能写大,不能写快,那怎么办,靠墨,有些笔画特别粗。再看一看憨山大师启功先生是可能喜欢,这样,笔画比较弱,不太讲究。有些字特别轻,特别淡,有些却特别浓重。这样的方法确实让观感上好一些,但是实际是在掩饰缺点。看看启功先生的字就知道了,他也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掩饰自己字的不足。但是启功先生,比憨山要高明有天赋。启功的字,看上去,较为连贯。刻意把墨迹加重的时候,整篇不显得十分的突兀。但是很多人学启功先生的字尤其是大字,会刻意加重字的一部分,让整幅字平衡,因为笔画特别简略,不用重墨,整幅字就不好看了。这是在画画啊,不是写字。书法这样写,我觉得是不好的。启功只有一个人啊,他这么做,是他。但如果启功体,通篇没有哪个字,墨迹特别重,笔画特别厚。如下这一篇字,如果启功体,写成这样,是不是就没有生趣了。启功喜欢用墨迹来平衡整个字,看着憨山字的,启功肯定是喜欢的。但是,憨山的字500多年历史过去了,一直评价是普通。我个人觉得学书法,如果不为了生存,吃饭,启功体千万不要练得太多。启功先生的书论,也还没经历过历史的考验,不要都信。如果很喜欢书法,可以练练经过历史考验人的字。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评论大成国学23小时前2赞踩我是大成,我爱国学。首先要说,启功先生这个人,别看他终生一团和气、气质高远、襟怀坦荡,在书法上能让他致诚推崇的人并不多,皆因人善不代表无原则,有胸怀不代表阿谀不诚实。近代书坛上,能做到陈寅恪先生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启老可算第一名家。启功先生对憨山大师书法评价极高,曾赞曰:“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文征明、董其昌是明代颇具影响的大书家,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席位,而当时身居国务院文物委员会主任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启功先生,写诗赞扬憨山书超文、董,必出于鉴赏研究的角度,可见憨山大师的书法价值极高。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1、功夫憨山大师在诗文书法方面造诣皆深,善行草,下笔平稳、含蓄凝炼、秀润中和,于平淡中见功力,这与他参禅净业有极大关联。他在《梦游集》的《杂说》中叙述自己的书法:“余生平爱书晋唐诸帖,或雅事之。宋之四家(即苏、黄、米、蔡)犹未经思。及被放海外,每想东坡居像耳时桄榔庵中风味,不觉书法近之。”憨山大师在海南想起的是有类似经历的苏东坡,事实上,憨山大师的书法与苏东坡真有前后辉映之感。苏四家中,黄、蔡(如果是蔡襄,假如是蔡京,嘿嘿,可能未必)不论,不如苏轼铁板钉钉,但米芾技艺高超,其八面锋即比之右军也不遑多让,但依然苏高居榜首,原因何在?书法的隽永飘逸、彻彻底底的文人气、高境界加之诗、词、书、画四绝的联动效应。憨山大师的书法,恰恰也是隽永飘逸、天赋自然,这些也许来源于深厚的禅宗修炼,也许只是境界到了就该如此。
2、境界作为一个高僧,其书法完全不是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师那种遁世的天然、慈悲的清淡,就是彻彻底底的“尚意”的文人书法,比较董的技法纯熟和文征明的点画飞动,憨山大师于无意技法中展现技法,有法和无法完全兴之所至、就该如此。恰恰,启功先生书法也有此特点。
3、惺惺相惜憨山大师书法只是玩票,其在禅宗中兴中所处的超擢地位和佛学造诣的精湛才是真正值得人推崇之处。启功先生的金石学、文物鉴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近代史上超擢地位。二者何其相似。所以,启功先生盛赞憨山大师,有后者的确书法高妙之故,恐也有审美一致、惺惺相惜之感。我是大成,我爱国学。敬请点赞关注,为了国学、为了书法。深夜码字,顿感温情!2评论左笔书法钱诗贵
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南京分院副院长03-05 08:3814赞踩这个问题问的好。严格来讲,憨山大师的书法得空灵、静穆之气,不输颜柳欧赵也。为什么憨山大师藉藉无名呢?这才是我们关注的话题。能流传下来的名家,诸如二王以降,莫不是高官,或者与权贵往来密切之徒。因为历史是官方所写,老百姓根本不入流,本领再大,也无人记载,就难以流传下来。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感谢自媒体时代,有了让我们每个人自由展示才华的平台。否则,谁能任意在报刊上发表言论呢?我干过二十年记者,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敢保证稿子被选用,枪毙率很高。因为得看方方面面的脸色。由此可知,憨山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少人知晓是正常的事。再细读他的书法,恐怕也是喜欢的人喜欢不得了,不喜欢的人讨厌不得了一类的书法。其实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憨山大师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只要有人喜欢就行,哪怕只有启功一个人崇拜。
第三篇:大师造大学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表示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一流的人才。其他的大学校长们在认同的同时,都表示了对大师的向往和对人才的渴求。
整场辩论可谓十分精彩,究竟是“大学造大师还是大师造大学”双方就此争得如火如荼。大师和大学是分不开的,一所好的大学必有好的大师,大师是大学的灵魂;然而大学又是孕育大师的摇篮,“培养高端人才”的理念造就了优秀大师。
“大学,乃大师之学。”——反方
反方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大师造就大学。”“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这就说明了大师对大学的不可或缺性。我们不否认大学对大师的有利影响,但是,谁的影响力更大呢?未上过大学的袁隆平和乔布斯依然能够成为大师,您还认为大师是大学造就出来的吗?”反方先展开了攻势。
“造不是从无到有,而是质的飞跃。”——正方
正方辩手不甘示弱,巧妙回应,条分缕析。“首先,我方说的„造‟并非从无到有,二是质的飞跃,理念的改变。大师的确对大学不可或缺,可是建筑对大学也不可或缺,难道您能说建筑造就了大学吗?大学为大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指明了研究方向。大学能够造大师,而并非说大学是大师的必经之路。再者,那我想问对方辩友,北大汇聚大师,按理说影响力应该提高啊,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啊,那这是不是说大师造不了大学呢?反过来说,大学为大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指明了研究方向。大学又有包容性,允许学生自由学术,造就了大师。”
“浙大当年被号称„东方剑桥‟,为何现在不成为„世界剑桥‟?”——正方
当面对反正辩友提出“大师能造就大学的名气”时,正方三辩反应敏捷,钻孔设问,“你也说,浙大的大师缘故,当年浙大就被号称„东方剑桥‟,为何现在不成为„世界剑桥‟?”同时,正方二辩也巧借身边事例,反驳道:“大家都知道,刘路获奖一时提高了中南大学的名气,难道你能说刘路造就了中南大学?”
“然而,岳麓书院名列四大书院之首,是什么原因?正因当年的朱张讲学,可见大师是大学的灵魂。法拉第和华罗庚等人自学,这也足以说明大师不是造出来的,大学只是港湾,可能锦上添花而已。”面对反方铿锵有力的阐述,正方三辩随即反驳道,“巴普洛夫临死前都要研究成果,像这样大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问,哪有时间来造大学?再者,杨振林等人为什么在国内少有建树,在国外却如鱼得水?又说余秋雨进入复旦,复旦又有本质的飞跃吗?”正方三辩滔滔不绝,连连发问,“反过来说,所谓的„珠峰计划‟,就是指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源来造就大学,那正是因为国家看到大学可以造大师,才愿意投入那么多钱财啊!”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反方
反方三辩文采飞扬,辞藻华美,“没有大师的大学,就如没落滚滚红尘,当你面对冷冰冰的建筑,当你面对一堆堆作业,没有大师思想的熏陶,你还能收获什么?你不会对这样的大学感到失望吗?”接着,反方又阐述了西南联大是由大师撑起来的,针对正方的质疑“大师拿什么时间来造大学”提出“大师不仅有研究型大师,还有管理型教育型大师”的观点。
辩论现场火药味十足,双方针锋相对,擦出了不少火花。评委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宣布了本场辩论赛获胜的是数学院,最佳辩手是土木院一辩刘乐招同学。评委蒋海松老师最后说:“两队理工科的学生的广博的视野,优雅的谈吐,都让我很震撼。正方气势更胜一筹,配合默契,反方辞藻华美娓娓道来。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类似正方三辩„东方剑桥‟,为何浙大如今不能成为世界剑桥‟的精彩反驳。本次辩题特别契合当代背景,能反映出大学生思想的广度与深度。”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
纪。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为其子孙后代的幸福,仿效当时英国剑桥大学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院。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第四篇:《峄山碑》碑文及注释
《峄山碑》碑文及注释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又名东山,与泰山南北对峙,孟子所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东山即指峄山。原石已不在,相传魏武帝曹操登山时令人推倒。碑文(共144字)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①,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注:①绎山:指峄山。
皇帝日:“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日可。注释: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维是发语词,不翻。嗣世,一代代,继承。这三句,是一句话。)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武义直方,就相当于说正义战争。)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戎臣,就是带兵的将领。灭六暴强即诛灭六国。)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群臣上表,请求秦王称皇帝号。就叫上荐高号。这个孝道,是说秦国各代国君,均有统一之志,始皇帝的统一,乃是完成祖先之道。)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溥惠,尃惠。溥就是普。我用的书里面,百度百科里面,都错成了专字。既献泰成,乃降尃惠,亲巡远方。应该是这样子才对。既,就是完成了的意思。泰成,就是大成。完成了统一大业。普惠,把恩泽给了所有的人。寴车巛,就是亲巡。从车和从辵,都是表示动作的形符。坐车出巡,就是车巛。)登于绎山①,群臣从者,咸思攸长(登上峄山,大家都发起了怀古之悠情。)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过去是乱世,起因于分土建国,就
第五篇:《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2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山市
清代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注释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奂山 :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孙公子禹年 :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然数年恒不一见 :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饮:喝酒。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想。
禅院 :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
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高垣睥睨 :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连亘 :连绵不断。
居然城郭 :竟然变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的像楼。
堂若者 :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坊若者 :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以:用。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一片迷茫。
依稀 :隐隐约约。
既而:不久。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危楼 :高楼。危,高。
直接:连接。
霄汉 :云霄与天河。
窗扉 :窗户。
皆:都。
洞开 :敞开
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黯然缥缈 :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而:然后。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或:有的人。
凭 :靠着。
不一状 :形态不一。
逾时 :过了一会儿。
倏忽 :突然。
遂 :终于。
人烟市肆 :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铺。
孤 :孤零零。
耸 :耸立。
惊疑 :惊奇,疑惑。
碧 :青绿色。
同人:同业朋友。
然:但是。
数:几。
明(出自文中“则明渐少”):光亮。
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
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孤塔耸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
通假字
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只有,刚刚。
乌:乌通“无”,没有。
词类活用
故又名“鬼市”云(名:叫,称。名词用作动词)。
窗扉皆洞开(洞:像洞一样,名词作状语)。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词作状语。依次译为:城市中有像楼台的,有像厅堂的,有像牌坊的)。
楼渐低(低:降低。形容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恒:
古义:常常,经常。
今义:持久,普通。
顾:
古义:看。
今义:注意。
念:
古义:1.思考、思虑 2.惦念、怀思 3.诵读
今义:1.想念 2.读.悟:
古义:明白。
今义:了解。
始:
今义:开始。
危楼:
古义:高楼。危,高耸。
今义:危险的楼。
直接:
古义:一直连接到。
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黯然:
古义:1.黑色的样子 2.暗淡无光的样子 3.神情沮丧的样子 4.和谐顺利的意思。
今义:1.阴暗的样子 2.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
层次:
古义:层数。
今义:说话、作文的次序。
睥睨:
古义: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亦称女墙。
今义:眼睛斜着向旁边看,形容傲慢的样子。
居然:
古义:竟然。
今义: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
(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连词,但是,然而(表转折)。
(原文:尘气莽莽然)助词,……的样子。
(原文:居然城郭矣)尾词,副词后缀。
数:
(原文:见宫殿数十所)量词,几,几个。
(原文: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动词,计数。(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多。
(原文: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有想楼台的,有想厅堂的,有像牌坊的。
无何:
古义:不久,一会儿。
今义:没有什么。
以:
(原文:以亿万计)用,(形容很多)。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用“......也”表示判断)。
始悟为山市(用“为”表示判断)
省略句
与同人饮(于)楼上,(他们)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孤塔)高插青冥,(他们)相顾惊疑,(他们)念近中无此禅院和“孤塔”)。
倒装句
惟危楼一座(一座危楼,定语后置)。
见宫殿数十所(数十所宫殿,定语后置)。
赏析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初生阶段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发展阶段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高潮阶段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时间的变化: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景致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消失
消退阶段
景象全部消失,山市景象结束。作者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一句话相呼应,给山市增加了神秘感。
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1、悬是作者笔锋一转“然数年恒不一见”,又给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氛,读者的好奇心被强烈的激发了。
融情入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描写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描写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忽然看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因为此处根本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强烈的惊奇、迷惑的情绪,既是对离奇的山市景色一种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一种媒介。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这种情绪,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随着惊异的情绪波动,层层展开描写,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变幻都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接着,“孤塔”旁又出现了数十所华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了“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朋友由“惊疑”而“悟”。伴随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观赏难得一见的山市奇观。
楼上各色人的活动,细腻地点染了楼中人物的姿态和神韵。如果说,前面是以粗、虚、略的笔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写起来气势飞动的话,那么后面则是以细、实、详的笔墨,具体描绘了山市中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这样的描写,我们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同时,也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实感。同时,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与玩味的空间。
动静互变
山市景象变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写的生动、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
首先我们要知道山市的形成:当光线在同一密度的均匀介质内进行的时候,光的速度不变,它以直线的方向前进,可是当光线倾斜地由这一介质进入另一密度不同的介质时,光的速度就会发生改变,进行的方向也发生曲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当你用一根直杆倾斜地插入水中时,可以看到杆在水下部分与它露在水上的部分好象折断的中去的光线了。这样的现象叫做全反射。
空气本身并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密度是随高度的增大而递减的,高度越高,密度越小。当光线穿过不同高度的空气层时,总会引起一些折射,但这种折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可是当空气温度在垂直变化的反常,并会导致与通常不同的折射和全反射,这就会产生海市蜃楼的现象。由于空气密度反常的具体情况不同,海市蜃楼出现的型式也不同。
在夏季,白昼海水湿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为冷,出现下冷上暧的反常现象(正常情况是下暧上凉,平均每隔100米高度,气温降低0.5~0.6 左右)。下层空气本来就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再加上气温又较上层为低,密度就显得特别大,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稀的差别异常显著。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
这就是他在蓬莱所看到的上现蜃景。1933年5月22日上午11点多钟,青岛前海(胶州湾外口)竹岔岛上也曾发现过上现蜃景,一时轰传全市,很多人前往观看。1975年在广东省附近的海面上,曾出现一次延续6小时的上现蜃景。
不但夏季在海面上可以看到上现蜃景,在江面有晨也可看到,例如1934年8月2日在南通附近的江面上就现过。那天酷日当空,天气特别热,午后,突然发现长江上空映现出楼台城廓和树木房屋,全部蜃景长20多里。约半小时后,向东移动,突然消逝。后又出现三山,高耸入云,中间一山,很象香炉;又隔了半小时,才全部消失。
折射光线到了贴近地面热而稀的空气层时,就发生全反射,光线又由近地面密度小的气层反射回到上面较密的气层中来。这样,经过一条向下向下凹陷的弯曲光线,把树的影像送到人的眼中,就出现了一棵树的倒影。
由于倒影位于实物的下面,所以又叫下现蜃景。这种倒影很容易给予人们以水边树影的幻觉,以为远处一定是一个湖。凡是曾在沙漠旅行过的人,大都有类似的经历。拍摄影片《登上希夏邦马峰》的一位摄影师,行走在一片广阔的干枯草原上时,也曾看见这样一个下现蜃景,他朝蜃景的方向跑去,想汲水煮饭。等他跑到那里一看,什么水源也没有,才发现是上了蜃景的当。这是因为干枯的草和沙子一样,可以被烈日晒得热浪滚滚,使空气层的密度从下至上逐渐增大,因而产生下现蜃景。
无论哪一种海市蜃楼,只能在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当大风一起,引起了上下层空气的搅动混合,上下层空气密度的差异减小了,光线没有什么异常折射和全反射,那么所有的幻景就立刻消逝了。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任务是使学生能顺畅地诵读,熟悉课文中的描写用语,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需时约35分钟。后一部分,任务是完成练习,需时约10分钟。前者是基础,基础打得扎实,练习才能顺利完成。
下面仅就怎样完成前一部分任务提几条建议:
一、预习还是要抓。本课生词较多,尽管都有注释,不多读几遍,仍恐难记住;文句要读得顺畅,也并非易事。对这些困难,必须充分估计到,要使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有有关联词或语末助词,如“(既而)风定天清”“居然城郭(矣)”;有的在句中,如“(然数年)恒不一见”“(见山上)人烟市肆”等。读好这些四字结构是关键。
读全文至少四遍(约需10分钟)。
三、把解词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结合在一起。全用启发提问的方式,按“山市”的三个画面(塔和宫殿;城郭和其他建筑;危楼一座)依次提问,最后再用时间词语把它们联结起来。(约需20分钟)
提问完毕,最好将全文再读两遍,要提示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山市”的图景,以保持印象的完整。
关于作家作品的介绍,切忌贪多,如果练习完成得快,也可以讲一两个短小的故事。题注已经讲到了的,用不着重复。
创作背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形貌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形貌山市奇景的。
名句赏析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起笔便写山市奇特,为“县八景之一也”,且数年难得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二变为宫殿。“碧瓦飞甍”展现出宫殿的宏伟壮观,有点明人看的清晰、真实。山市二字点名主题。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三变为城郭。“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这九个字,以虚代实,以略代详。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粗略的勾勒了一个庞大城市的规模和轮廓。“历历在目”再现了山市的清晰。“以亿万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示出城市繁荣的景象。由阴而晴。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楼五架,窗扉(fēi)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由阴而晴。四周变为危楼。”直接霄(xiāo)汉”突出楼高大、耸立的情状。
【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写楼上人的活动、风姿和神态,形象生动,使读者似乎触摸到“山市”里的人情风俗气息。楼的变化:由高而低,由大而小,由有而无。此处笔触细致入微,令人叫绝。“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写欢迎的消失,描绘了为楼的变化,使人目不暇接,又回味无穷。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末尾补叙,再写山市的多姿。“又闻”侧面证明“山市”之实有。
《山市》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2作品简介《山市》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出现在山上,所以称为“山市”。作者在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故又称此幻象为“鬼市"。
作品原文
奂山1山市2,邑3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4。孙公子禹年5与同人6饮7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8,高插青冥9,相顾10惊疑11,念12近中13无此禅院14。无何15,见宫殿数16十所,碧瓦飞甍17,始悟18为山市。未几19,高垣睥睨20,连亘21六七里,居然城郭22矣。中有楼若者23,堂若者24,坊若者25,历历在目26,以27亿万计28。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29,城市依稀30而已。既而31风定天清32,一切乌有33;惟34危楼35一座,直接36霄汉37。楼五架,窗扉38皆39洞开40;一行有五点明41处,楼外天也。层层42指数,楼愈43高,则明愈少;数至44八层,裁如星点45。又其46上,则黯然缥缈47,不可计其48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49,或50凭51或立,不一状52。逾时53,楼渐低,可见其54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55,倏忽56如拳如豆57,遂58不可见。又闻59有早行者60,见山上人烟市肆61,与世无别62,故63又名64“鬼市”云。
词句注释
1.奂山: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2.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3.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4.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数年,许多年。恒,经常。
5.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6.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人
7.饮:喝酒。
8.孤塔耸起: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孤,孤零零。耸,耸立。
9.青冥:青色的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10.相顾:互相看。
11.惊疑:惊奇,疑惑。
12.念:想。
13.近中:近处
14.禅院: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5.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16.数:几。
17.碧瓦飞甍(méng):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屋檐。
18.始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19.未几: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20.高垣睥睨(pì 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城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亦称女墙。
21.连亘(gèn):接连不断。
22.居然城郭: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内城。郭:外城。城郭:城市。
23.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若:像。者:的。
24.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25.坊若者: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
26.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7.以:用。
28.计:计算。
29.莽莽然: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广大。
30.依稀:隐隐约约。
31.既而:不久。
32.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33.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
34.惟:只有
35.危楼:高楼。危,高。
36.直接:连接。
37.霄汉:云霄与天河。
38.窗扉:窗户。
39.皆:都。
40.洞开:敞开,像洞一样地
41.层层:一层一层。
42.愈:越,更。
43.明:光亮。
44.至:到。
45.裁如星点: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
46.又其:再往。
47.黯然缥缈: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
48.其:它,指“危楼”。
49.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50.或:有的。
51.凭:靠着。
52.不一状:形态不一。状,形状。
53.逾时:过了一会儿。
54.其:代词,他(它)。
55.舍:房屋。
56.倏忽:突然。
57.豆:豆粒。
58.遂:终于。
59.闻:听见。
60.行者:赶路的人。行,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61.人烟市肆:人家和集市。人烟,人家。市肆,集市。肆,店铺。
62.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世,尘世。
63.故:所以。
64.名:称。
作品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白话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创作背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形貌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形貌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突然望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呈现了隐约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由于此处基础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凶猛的诧异、疑惑的情感,既是对怪僻的山市景致一种陪衬,又是传染读者的一种前言。作者在描写的进程中融入了这种情感,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奥秘。文中陪伴着惊异的情感颠簸,层层睁开形貌,使山市的每一风景,每一次幻化都给人以新颖的感受。接着,“孤塔”旁又呈现了数十所绮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白“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伴侣由“惊疑”而“悟”.陪伴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神色,齐集精力抚玩可贵一见的山市异景。
作品鉴赏
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艺术手法
悬念起笔
本文开篇就点明“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引起读者极大兴趣,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可是作者笔锋一转“然数年恒不一见”,又给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氛,读者的好奇心被强烈的激发了。
融情入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描写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描写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忽然看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因为此处根本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强烈的惊奇、迷惑的情绪,既是对离奇的山市景色一种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一种媒介。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这种情绪,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随着惊异的情绪波动,层层展开描写,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变幻都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接着,“孤塔”旁又出现了数十所华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了“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朋友由“惊疑”而“悟”。伴随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观赏难得一见的山市奇观。
由粗及细,详略得当
例如文中写城郭,仅仅是“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的九个字,以虚代实,以略代详,粗线条勾勒了城市的规模和轮廓,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具体事物,一概不做细描,只以“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概括。我们虽不知其详细,却能够产生无限的遐想,那城市是多么的繁荣。紧接着,作者对“危楼”的描述却是实写、细写。作者不仅摹写出楼的高大、雄伟以及它简明的结构,并且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写出楼上各色人的活动,细腻地点染了楼中人物的姿态和神韵。如果说,前面是以粗、虚、略的笔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写起来气势飞动的话,那么后面则是以细、实、详的笔墨,具体描绘了山市中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这样的描写,我们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同时,也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实感。同时,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与玩味的空间。
动静互变
山市景象变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写的生动、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2]族,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贡生。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概述图中的蒲松龄像为清朱湘麟绘,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藏。
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