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问答题5篇

时间:2019-05-14 04: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必修三问答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必修三问答题》。

第一篇:历史必修三问答题

必修三专题一

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什么?它的演变过程是,它开创发展在什么时候,代表人物是哪三位?它什么时候变成正统思想,代表人物是谁?它的新发展在什么时候?新发展成什么思想?代表人物是谁?它在什么时候遭到批判,代表人物是哪些人?它在什么时候正统地位被打倒,代表人物又是哪些人?

2、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孔子出生在什么时代?代表思想有哪些?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政治理想是什么?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对教育做出了什么贡献?

4、孟子提出了怎样的道德规范?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的“君轻民贵”的原则体现了中国早期的什么思想?荀子在天人关系是怎么表达的?指出人道有为,又提出什么观点?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唯物主义。

5、道家的处世方法是什么?历史观是什么?老子指出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体现了什么思想?庄子提出了什么思想,说明万物无界限和差别。庄子追求逍遥自得的境界。道家老庄是怎么看待自然的?怎么看待功利和自由的?

6、君主集权、奖励耕战是哪个学派的观点?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他吸收了哪家的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法家是怎样的历史观?法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当时的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独立法家学派什么时候消失,它的思想去哪里啦,对中国政治产生什么作用?

7、墨家代表人物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有哪两个?它与儒家的主张区别有哪些?墨家讲究实际功利。

8、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君主受命于天”的思想,这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他又提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体现了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对中国学术发展产生了正反哪两方面的影响?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哪里?使儒学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9、太学创立在什么时候?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培养什么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它的建立对儒学发展有什么影响?对中国官僚体制有什么影响?

10、宋代对儒学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二程(程颐、程颢)、朱熹分别对理学起到了什么作用?理学的新发展是在儒学思想中,吸收了哪两种思想?

11、二程确立理学的最高范畴是什么?它是将儒家的哪些思想提升,并形成了天人关系的思想体系。朱熹的理气论,强调理在先;修养论,所谓“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道统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又提出获得“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理学后来就逐渐演化为封建礼教。理学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高尚气节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学的消极作用是维护了君主专制,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人性。12、13、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分别是什么?四书是谁提出的概念?五经是谁整理编撰的?

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守仁分别对心学起到了什么作用?心学的出现对儒家信仰有什么作用?

14、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发明本心”。总之他认为,理在哪里?获得理的方法是什么?

15、王守仁提出天理就是“灵明”,就是本心,就是良知。推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请问是在什么方面相同?又提出至圣的修养关键是什么?而且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16、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在政治、经济、学术上的共性主张分别是什么?

17、黄宗羲思想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代表作是什么?他认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是什么?他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哪种经济的具体反映?他的思想对近代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18、顾炎武注重实学,提倡什么思潮?代表作是哪两部?他认为“亡国”是什么?“亡天下”又是什么?梁启超把他的思想归纳为哪一句话?有人认为顾炎武具备了近代“民权”意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并说明理由。

19、王夫之在哲学上提出了怎样的唯物史观?

20、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与同时代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仍旧主张明君贤臣的儒家专制政治,没有提出未来社会新的政治构想。而后者主张是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请问造成中外思想最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下面这些话是谁的主张?请注明作者。

“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循天下之公”

“天地之化日新”

专题二

1、中国科技明清之前一直领先世界,之后落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最为久远?一般认为它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出现?东汉蔡伦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西汉时期是哪四种文书用品并用?造纸术对社会文明和思想文化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3、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候?它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4、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是在什么时候?明朝的火器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它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5、雕版印刷术出现在什么时候?活字印刷术又出现在什么时候?活字印刷术有哪些优点?它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三项发明在什么朝代有了质的发展?

6、三大发明传入欧洲之后,总体上对欧洲社会的文明转型起到了什么作用?而在中国它们并没有发挥这种的作用,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三大发明在中西方发挥了不同作用,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7、中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中国书法有哪五种主要字体?哪种字体富于图案美?哪种字体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哪种字体写意最佳?书圣是谁?生活在什么时候?擅长哪两种书体?唐朝的欧体、颜体、柳体都是哪种书体?唐代狂草的代表书法家是哪两位?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以什么书体闻名?

8、中国画在什么朝代逐渐成熟?中国画按题材分有哪三类?按技法分有哪两类?按作者分有哪三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山水画特别讲究什么?山水画的灵魂是什么?士大夫画又称什么画?它在创作上特别强调什么?它是哪些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文人画的鼻祖是谁?文人画注重什么?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9、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线索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10、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作品的大致时间是什么?它分哪三部分?其中精粹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什么传统?

11、屈原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他是楚辞的杰出代表,楚辞的特点是句式灵活,使用方言。它奠定了文学的什么传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怎么的体裁?怎样的风格?“风”“骚”对汉魏之后是诗文影响深远。

12、李白和杜甫分别是什么艺术风格?造成他们艺术风格不同的原因有哪些?李白的诗风是盛唐气象的体现,被称之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诗风有强烈的什么意识和什么色彩?他被称为“诗圣”,诗被称为“史诗”。

13、北宋词坛的旗帜是谁?他的特点是市井风光入词,语言清浅婉约,流传最广,即“凡有井水饮处,即有歌柳词”。苏轼打破了哪两种体裁的界限,词风清新俊逸,刚健豪放。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宋词繁荣的原因是符合哪个社会阶层的文化需求,体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14、元曲的代表作是什么?作者是谁?是什么艺术风格?作品揭露了黑暗现实,讴歌了什么精神?

15、明清小说出现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明清四大长篇小说都是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哪两部作品分别树立了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楷模?哪部作品表现了个性解放,冲破传统,积极进取的精神?哪部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四大名著,请按产生时间先后排序,并写出对应的作者。

专题三

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向西方学习。分别经历了哪三个层次?体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趋势。学习器物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位?代表作是什么?典型主张是什么?学习制度阶段,先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什么派别,提出了什么主张,发动了什么事件?后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什么派别,提出了什么主张,发动了什么事件?学习思想文化阶段是资产阶级的什么派别,代表人物是谁?提出了什么主张,发动了什么事件?

2、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中国第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什么?作者是谁?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长计”是指什么?是指西方第几次工业革命的“长计”?这个主张最大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又有什么局限性?

3、康有为代表作是什么?他利用孔子宣传变法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他的这种方式叫什么?采用这种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康有为整个戊戌变法的精神领袖,构建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4、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宣传了西方什么学说,提倡维新变法?认为“„„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请问要把什么官制变成什么官制?因此他提出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5、谭嗣同的思想比较激进,他对什么和什么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6、严复代表作是什么?他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实际就是宣传什么理论?对维新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7、维新思想和维新变化是什么关系?并用三个词概括维新思想的积极影响。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因为它是为了什么?维新思想是进步的,因为它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制度?维新思想是启蒙的,因为它传播什么学说和知识?宣传什么观念?

8、新文化运动开始在哪一年?在哪里?标志是什么?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心在哪里?代表人物是哪五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哪三个提倡?哪三个反对?

9、新文化运动的德先生指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赛先生指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旧道德是什么?谁是批判旧道德的旗手?新文学是什么?旧文学是什么?提倡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位?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1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封建专制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儒家的权威地位有什么影响?对新思想的发展有何作用?它对民众的思想启蒙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对中国文化转型起了什么作用?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局限是什么?

11、谁最早在文章中踢到了马克思,因此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候在中国变成强大的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旗手是谁?有哪三篇代表文章?

专题四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哪三民?是哪十六字?是哪个政党的革命纲领?是哪一年提出的?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指什么革命,是哪个民?鞑虏是指什么?这八个字的含义主要是什么?

3、“创立民国”是指什么革命,是哪个民?这个四个字的含义主要是什么?这个民是什么地位?它有什么重大意义?

4、“平均地权”是指什么革命,是哪个民?是为了解决什么社会问题提出的?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美好愿望?

5、三民主义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直接指导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在中国历史起到了什么巨大作用?

6、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标志是什么?改造三民主义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上又得到了谁的帮助,使孙中山实行哪三大政策?

7、新三民主义在民族方面提出了什么新的主张?在民权方面提出了什么新的主张?在民生方面提出了什么新的主张?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新三民主义和中共的什么纲领是基本一致的?新三民主义直接指导了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品格?

9、毛泽东思想是在哪里形成的?形成的标志是哪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阐述了怎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思想成熟在哪里?这一时期什么理论是最大的理论成果?哪次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化?

10、邓小平理论又叫什么理论体系?它回答了什么根本问题?哪一次会议和哪一个报告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也就是成熟的标志。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专题五

1、新中国成立后,哪五位科学家成为我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2、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国防领域取得了哪两项重大进步?医学领域取得了哪一项世界第一?20世纪70年代在国防和农业领域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谁在哪一年明确提出的?提出的直接原因是文革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越拉越大。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什么号召?哪两次会议后,中国科学事业迎来了春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张,反映了当时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实施什么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空间技术和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如下成就:1980年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什么运载火箭?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什么卫星?掌握了卫星什么技术和什么技术?1999年以来,成功运用什么系列火箭进行了五次什么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20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几号载人飞船,谁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专题六

1、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是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产生。第二次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复兴,指导思想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第三次是启蒙运动,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指导思想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这三次运动,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文艺复兴发生在什么时候?首先发生在哪里?是哪个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借助什么形式来表达新文化,它用什么思想反对基督教教会神权统治?

3、文艺复兴最初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肯定什么歌颂什么?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分别是谁?代表作是什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高潮阶段讴歌人性的高雅和精致,代表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

4、文艺复兴初期描绘人性本能和质朴的作家是谁?提升人性高尚和尊严的作家又是谁?

5、文艺复兴对宗教和科学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它最大的局限是什么?

6、宗教改革发生在什么时候?首先发生在哪里?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爆发的标志是什么?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宗教改革后欧洲产生了哪三个新教?新教都倡导与上帝怎样对话?

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反对什么?都倡导什么?都起到了什么作用?都对人文主义有怎样的主要诉求?

8、启蒙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首先发生在哪里?高潮又在哪里?启蒙运动发生的政治原因是英法等什么国家形成;经济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哪种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文艺复兴后什么的兴起?启蒙运动的斗争对象是什么?思想武器又是什么?最终想构建怎样一个理想王国?

9、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谁?他提倡什么学说?赞成什么政治体制?他的名言是什么?代表作是什么?他的思想局限是什么?

10、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是谁?代表作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学说?这个学说体现了什么原则?对近代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11、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谁?代表作是什么?他的核心思想是哪两个学说?他的思想影响是,否定了什么的合法性,描绘了什么的蓝图,成为哪个事件的思想先驱?直接影响了哪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

12、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什么的新要求?人们已经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什么的崇拜?启蒙思想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崇尚什么,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是批判什么制度的思想武器?

13、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什么?启蒙运动对法国历史和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专题七

1、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与技术关系这三方面有什么不同?

2、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和革命者分别是谁?

3、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建立在哪一年?牛顿经典力学中的什么内容,是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经典力学对人类认识自然界有何重大影响?

4、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狭义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吗?请说明理由。牛顿力学反映的是什么物体在什么运动下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什么物体在什么运动下的客观规律,因此狭义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1916年,他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这是第一次阐述了什么和什么相关联的重要思想?

5、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近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揭示了什么和什么的可变性?时空的变化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这种全新的观点,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相对论是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一。

第二篇:历史必修三

必修三1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宏观大背景是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主要的派别有哪四家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3、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是谁,生活时代是 孔子 春秋

4、孔子的主要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是 “仁” “礼”“为政以德”

5、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举二例)

“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并重

6、孔子编订的六经是

《诗》、《书》、《礼》、《易》、《乐》、《春秋》

7、孔子言论被编为 《论语》

8、孟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 “仁政” “民贵君轻”

9、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 荀子

10、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主要观点是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11、春秋时期道家学派代表是 老子

12、老子思想中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是 无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13、影响中国哲学和文学发展的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是 道家

14、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韩非子

15、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主张变革

16、法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的两大影响是 推动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确立和秦统一全国

17、墨家的创始人是 墨子

18、墨子的主要观点是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

19、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是以上哪一派 墨家

20、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百家争鸣

21、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是 百家争鸣

22、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的时代是 汉代

23、董仲舒提出的主张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春秋大一统”

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仁”和“仁政”民本思想

24、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是 兴办太学

25、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四个阶段 先秦“世官制” 汉武帝“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26、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朝代是 隋唐

27、科举制下的选官标准和考试内容分别是考试成绩、儒家经典

28、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表现在 理学兴起

29、“理”学之“理”主要是指 忠孝节义、三纲五常是“天理” 30、“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探索了宇宙自然规律和天人关系

31、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朱熹

32、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是 陆九渊、王守仁

33、南宋朱熹的主要观点是 “三纲五常”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34、心学集大成者是明代的 王守仁

35、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是

心是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

36、明清时期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是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7、明朝李贽反正统的主要观点有 “吃饭穿衣,即为人伦物理” “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绝假存真的“童心说”

38、明末清初的三个思想家是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39、黄宗羲的主要观点是 “工商皆本”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限制君权

学校是公众评价是非的地方 40、顾炎武的主要观点是

主张“众治”、改革弊政、经世致用

41、王夫之批判封建专制的角度是 唯物论

42、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中国四大发明是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43、在四大发明是影响最为久远的是 造纸术

44、秦汉时期主要书写材料是 竹木简

45、纸发明和改进的时代分别是 西汉、东汉

46、最早的“指南针”是战国的 司南

47、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什么时候南宋

48、指南针产生的世界影响是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49、火药运用于军事开始于 唐末五代 50、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北宋毕升

5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长期领先、尊重自然和探求自然 重实用、重经验、重综合

52、商代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

53、“汉字七体”指的是(按顺序)甲、金、篆、隶、草、楷、行

54、秦代始创的富于图案美的字体是 小篆

55、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是,代表作是 王羲之、《兰亭序》

56、唐代书法中的欧体、顏体、柳体都是擅长(字体)楷书

57、宋四家指的是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或蔡京)

58、宋四家擅长的是(字体)行书

59、中国书法的特点是

是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60、按内容分中国画可以分为哪三类 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61、山水画的特点是

A、自然风光B讲究布局C意境深远 62、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是 文人画

63、文人画的特点是

抒情写意、强调个性、多方面文化修养 64、宋代著名的风俗画是 《清明上河图》

65、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 66、《诗经》奠定的中国文学传统是 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手法 67、产生于楚国的新的诗歌体裁是 楚辞体

68、《楚辞》奠定的中国文学传统是 浪漫主义

69、汉代的文学成就是 汉赋

70、唐诗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写两个)

李白、杜甫

71、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是(写两个)苏轼、辛弃疾

72、明清四大小说的作者分别是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曹雪芹《红楼梦》 73、明清四大小说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74、集中体现中国戏剧精华的剧种是 京剧

75、京剧产生的时间是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作寿(1840道光时期正式形成)76、京剧的最大艺术特色是 全面地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剧的精华 77、京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念、唱、做、打 78、京剧的四个角色是 生、旦、净、丑

79、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 林则徐

80、《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魏源

81、《海国图志》中学西方的主要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82、农民阶级(洪秀全)学习西方主要体现在“拜上帝教”、《资政新篇》 83、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是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84、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19世纪60—90年代 8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86、洋务运动的四个内容是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海军、新式学校和出洋留学

87、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是 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88、早期维新思想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关系是 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89、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康有为、梁启超

90、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91、康有为代表作是《孔子改考制》 92、维新运动中理论贡献最大的人是 严复

93、严复阐述变法必要性的作品是 翻译《天演论》

9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归纳为三点 ①挽救民族危亡②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95、维新思想的主要作用(概括为四个词)爱国、进步、启蒙、有利

96、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思想启蒙、思想解放

97、维新思想推动的社会变革是 戊戌变法运动

98、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 三民主义 99、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00、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二层含义是 推翻清王朝和满州贵州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101、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二个缺陷是 大汉族主义倾向、没有明确反帝 102、孙中山的民权主义的含义是

推翻帝制(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0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平均地权”

104、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方法是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涨价归公 105、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缺陷是 没有彻底反封

106、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哪些愿望(三个)

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国家富强107、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用是

辛亥革命

108、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努力是(三个)1913反袁独裁的二次革命; 1915反袁复辟的护国运动; 1917反段祺瑞独裁的护法运动

109、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时间是 1924国民党一大

110、新三民主义中的最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 突出反帝(明确反帝)

111、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 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

112、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提出(三个新内容)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工农生活 113、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指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是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方法、途径

115、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大革命的关系指导思想 11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新三民主义

117、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1924国民党一大

11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是 1924-1927

11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2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21、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袁世凯尊孔复古。妄图复辟帝制 12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 1915

123、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民主与科学

124、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指导思想(核心)

马克思主义

125、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的分界点是

五四运动

126、新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127、新文化运动的四个内容是 四“提倡”四“反对”

128、新文化运动中“旧道德”指的是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129、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作用是 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13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是

新文化运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1、新文化运动对民族觉醒的作用是 促进民众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关心 13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是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133、新文化运动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是 白话文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

134、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是

对西方文化完全肯定,对传统文化完全否定 135、近代前期学西方的思潮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从学军事科技(“器物”)-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思想文化(民主科学)136、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贡献最大的是谁

李大钊

137、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三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38、五四时期各种思潮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 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外来思想、思想解放 139、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根本上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革命性

14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理论指导

14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动结合的结晶是

中国共产党产生

1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三个)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3、20世纪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四个)

①三民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是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时期)14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46、毛泽东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三篇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7、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是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148、毛泽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1945春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49、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 新民主革命理论

150、“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151、“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是

无产阶级(领导)

农民(主体,最可靠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联合)

部分大资产阶级(特殊条件下联合)152、“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最终前途是 社会主义

153、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文章有(列二篇)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54、建国前夕中共中央所在地是 河北平山 西柏坡

155、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体现在 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156、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有(四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社会主义时期的两类矛盾学说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理论

157、毛泽东体现建国后革命和建设探索成就的著作有(三个)

《论人民民主专权》、《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8、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三大内容 ①中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159、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是(三个)

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60、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最主要的社会影响是

解放思想

161、邓小平理论就是什么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62、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是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63、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4、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

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 16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6、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 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6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理论品质)是 解放思想

168、“三个代表”指的是共产党要代表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9、“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0、1945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毛泽东思想 171、1997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邓小平理论 172、2002中共十六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3、毛泽东思想回答的问题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7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75、“三个代表”回答的问题是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176、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如何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社会

主义建设作了一些探索

17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指导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178、“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是 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9、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180、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指 ①191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②1949~195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独立,推翻三座大山);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③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

1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两大历史飞跃分别在什么时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82、表明中国人民找到自已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是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83、表明中国人民找到自已的建设道路的理论是

邓小平理论

必修三2

1、“双百方针”含义是 不同风格“百花齐放” 不同学派“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1956

3、“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正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4、“双百方针”的目的是

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建国初我国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扫盲教育;工农识字教育

6、“文革”中教育破坏造成的影响是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文盲、半文盲剧增

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现代化事业

7、“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哪一年 1977

8、为指明教育方向,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 “ 三个面向” 9、1995年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 “科教兴国”战略

10、我国教育实现的“两基”是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 1964

12、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 1967

13、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是在哪一年 1970

14、袁隆平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是在哪一年 1973 15、1883后中国成功研究出每秒运算1亿次的 “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16、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方面的成就是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7、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政治因素是 新中国成立,美国敌视中国

18、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世界背景是 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19、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何时开始 二战末

20、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21、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是(四点)加强了国防;促进现代化建设;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2、人文主义起源于(地点)古希腊

23、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 智者运动

24、智者运动产生的政治因素是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5、智者运动产生的经济因素

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成长)

26、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

27、普罗塔戈拉的核心观点是 “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

28、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的人是 苏格拉底

29、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 30、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具有 知识、美德(道德)、理性

31、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是 “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32、自希腊智者运动之后欧州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文艺复兴

33、文艺复兴的起止时间是14-17世纪

34、文艺复兴是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是 人 人性

35、欧州第一部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 《十日谈》

36、《十日谈》的作者是 薄加丘

37、《十日谈》讽刺的是 教会腐败、虚伪,歌颂的是 自然的人性

38、文艺复兴高潮时期代表莎士比亚

39、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 40、中纪纪宗教神学观点有哪些(列四项)神为中心;神权束缚;等级观念;来世观念;禁欲主义(体现蒙昧主义、神秘主义)

4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观点有哪些(列四项)

人为中心;个性解放;平等观念;现世观念;追求幸福、财富、享乐(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42、宗教改革的时间是 16、17世纪(1517年)

43、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是 打破天主教权威(精神独裁);理性和思想自由

44、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罗马天主教会的反动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5、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教皇的搜括(1517年出售“赎罪劵”)

46、宗教改革发端于哪个国家

47、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是马丁 路德

48、德国宗教改革的矛头指向 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49、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 因信称义(即信仰得救)50、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用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天主教神学(或: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51、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打破天主教权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52、启蒙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7-18世纪

53、启蒙运动兴起于哪个国家、高潮在哪个国家 英

54、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是

理性

55、启蒙运动的经济、政治、科学条件分别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与封建制度(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宗教神权、等级制度)的予盾。

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力学)

56、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二个主张 自然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专制”

57、孟德斯鸠提出的学说是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58、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确立影响最大的人是 孟德斯鸠

59、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是人生而自由、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说

60、对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直接影响的人是 卢梭

61、德国的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应当 “思想自由”

62、浪漫主义的创始人是 卢梭

63、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哪些新内涵 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宽容心态 64、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是 相互促进

65、近代自然科学的的奠基人是 伽利略

66、伽俐略开创的认识自然的方法是实验 67、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是站在哪三个“巨人的肩膀上”

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 68、牛顿运动三定律是指 惯性、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9、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包括哪些定律 运动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70、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于哪个世纪

17世纪(1687)

7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产生标志是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7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找到的行星是 海王星

73、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地位是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

74、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指的是

对自然界的现象做了系统的、合理..的解释,使科学摆脱神学束缚

75、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 量子理论、相对论

76、提出量子理论的德国科学家是 普朗克

77、量子理论产生于哪一年1900

78、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是谁 爱因斯坦

79、量子理论使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 80、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产生于哪一年 1905 81、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如何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指出时间、空间的可变性(时空的本质属性)82、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产生于哪一年 1916

83、奠定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的是什么原理

质量能量转化原理 84、20世纪初产生的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指的是 相对论

85、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否定;发展、概括(牛顿力学体系是低速状态下的特例)

86、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是 谁创造万物 87、科学与宗教分歧的根源是 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认识有限 88、达尔文进化论创立的时间是 19世纪中(1859)

89、达尔文进化论创立的标志是 《物种起源》发表

90、进化论基本观点(核心观点)是 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91、赫胥黎对进化论的贡献是 促进 进化论的传播

92、进化论“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指的是 推翻了神创说,动摇了宗教 神学的根基

93、人类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工业革命

94、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什么被称为“万能原动机”

应用广泛,用于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95、工厂大量出现的动力因素是 蒸汽机的产生

96、在电的发明和使用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爱迪生

97、交通运输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动力机是 内燃机

98、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99、1946年第一电子计算机产生于哪国 美国 100、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信息时代

101、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有

信息泛滥、有害信息腐蚀青少年、网络犯罪、一些青少年沉溺网络影响健康和学习102、工业革命影响下的19世纪两大文**流是

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03、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19世纪初(头30年)

104、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分别是

经济:工业革命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欧洲民族、民主运动 105、浪漫主义盛行反映了人们的哪种情绪 对“理性社会”感到失望;对现实强烈不满

106、浪漫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英 拜伦《唐璜》

107、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什么时候 19世纪中期

108、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经济、政治背景是

经济:工业革命完成

政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社会矛盾尖锐 ;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109、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11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111、印象派绘画产生于什么时候 19世纪中期

112、印象派绘画受科学(光学)影响的艺术特色是 追求光色效果

113、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是荷兰画家凡〃高,其代表作是《向日葵》

114、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

以主观并置重叠的绘画风格叫 立体派 115、立体派绘画产生于 20世纪 116、立体派绘画产生的背景是 心理压力和科技发展(支离破碎感)117、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是西班牙的毕加索,其代表作是《格尔尼卡》 118、德国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 承前启后(把古典音乐推向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

119、影响贝多芬的时代因素是 启蒙运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20、贝多芬充满着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时代精神的代表作品是(两部)

《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121、贝多芬以英雄为主题的交响曲是《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122、贝多芬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交响曲是 《第六(田园)交响曲》

123、音乐史上最早加入合唱的作品是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音乐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124、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发展

125、电影产生的时间是1895年,发明者是(法)卢米埃尔兄弟

126、电影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两个过程 默片时代、有声时代

127、电视产生于何时 1926 128、1931年美兹沃尔金研制出 电子显像管

第三篇:历史必修三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

一.选择题:

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这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时代发展的需要

2.汉代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下列行为中与此思想有关的是 ..A.祭天仪式的兴盛

B.皇帝的微服私访

C.郡县制的实施

D.科举制的推行

3.五代有个叫冯道的人,一生中也做过不少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但因为他先后追随过好多皇帝,为后世的文人所不齿。在他们看来,其行为和那些一嫁再嫁或失去贞节的妇女一样丑陋不堪。这些文人的评价标准是

A.民族气节

B.忠孝观念

C.义利思想

D.文化修养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摒弃了天朝中心说,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世界史地知识。该书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5.有人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7.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8.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此句体现国人的追求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C.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10.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和二十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各种思潮纷纷涌现,下列不属..于此阶段出现的思潮是 .

A.实业救国思潮

B.中体西用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社会主义思潮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中共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研究主题,他们可以查阅

A.《湘江评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12.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C.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D.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 13.杰克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其章节包括“个人的发展”、“古典的复兴”、“人的发现”等,此书最可能是

A.《地理大发现》

B.《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C.《科学与启蒙运动》

D.《论自由与代议制度》

1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15.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7.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先驱们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 A.把人从禁欲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B.把人从宗教信抑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C.把人从罗马教皇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D.把人从封建主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18.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19.称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朝国势日趋衰弱 B.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必然性 D.主张突破传统观念,学习西方

20.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者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之“新”主要体现在

A.完善了民族主义 B.提出了世界各国平等的要求 C.提出了平均地权的要求 D.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1.2006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主要体现在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主权在民 B.将新三民主义也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 C.把土地分给了农民实现了平均地权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2.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4.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新民主主义论》

25.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双百”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二.非选择题

1.(22分)

【材料】中国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来彻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国。康有为“上皇帝书”便说:“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心态,一直到今天都还不失其代表性。依照这种心理发展下去,革命便成了唯一的“救亡”之道。一旦“革命”登场,政治(包括军事)力量便必然上升到主宰的地位,而文化力量则退居于无足轻重的位置。长期的“革命”最后是许多人相信“政治是决定一切的”。

革命是以政治暴力改变现状,其效果是直接的,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革命可以摧毁旧政治秩序,并建立新政治秩序,但这种变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

——引自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

(1)为了救亡,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以哪些西方的“真理”来改造中国?(6分)

(2)康有为提出“全变”主张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办法以实现“全变”?(2分)

(3)结合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史实说说材料中的“旧政治秩序”和“新政治秩序”分别指什么?

(4分)孙中山为建立“新政治秩序”做出了怎样的努力?(2分)你怎样理解“这种变动只是表面的、形式的” ?(2分)

(4)谈谈你对“政治是决定一切的”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2.(18分)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对美德的认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 德

【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1)苏格拉底和孟子分别代表什么思想流派?他们对美德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4分)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2分)

(3)为什么说“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4分)

(4)你认为倡导人文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3.(14分)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得原因。(3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话,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2分)

答案:(l)三个阶段: ① 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或答“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3 分。每点1 分)② 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3 分。每点1 分)③ 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自• 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3 分。每点1 分)(2)原因: ① 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1 分)②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 分)③ 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1 分)

4、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著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学者不止一人,流派不止一家,著书不止一种,故称之为“诸子”,又谓“诸子百家”,又谓之“百家争鸣”。官失其守,学术分裂,由天子而诸侯、而私学,乃百家之背景也。

(1).古代中国在秦朝之后再也没有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试根据秦、汉、隋唐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2).据材料二,结合西欧16—18世纪所学史实指出这些科学技术“重新兴起”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它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5、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达尔文推翻了哪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四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2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1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1分)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分)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22分)

(1)①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中体西用;③康有为——维新思想,君主立宪;④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⑤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⑥马克思主义。

(每点1分,只答到技术救国、制度救国、文化救国,每点可得1分。本题最多不超过6分。)

(2)原因:社会危机严重(民族危机,专制统治危机);(2分,如果答到洋务运动失败认识到技术不能救国也可给2分。只写“甲午战改”给1分。)

方案:维新变法运动(2分)(写出“君主立宪”或能准确答出维新变法内容也可相应给分。)

(3)旧政治秩序——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2分)新政治秩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2分。如只答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给1分)。

理解:围绕“民国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分析,民主共和国有名无实,三民主义没有真正落实,封建军阀(北洋军阀)独裁、破坏民主政治;民主共和的影响力有限等(2分。每对任意1点得2分。)

2.(18分)

(1)苏格拉底代表早期人文主义(古典人文主义,古希腊先哲);孟子代表儒家(2不同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2分),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分)。

(2)观点:人生而平等。(2分。答“人文主义”得1分)

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2分)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或答理性主义)。(2分)(3)原因:①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共识,中国人急需先进的理念;②这些思想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批判封建专制、唤醒民众的强大武器。(4分,每点2分。)

(4)树立“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注民生;增强公民意识等(答对一点得2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3)理解:材料一、二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全盘西化不行,全盘传统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 分)4(1).秦朝统一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王朝的局面;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主要以儒家思想和伦理为考试内容。(6分)(2).原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推动。(4分)(学生任答两点即得满分)

影响: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冲击了教会的学说。(2分)(其它例子5(1)背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2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分)

(2)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分)原因: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3)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2(4)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1分)

分析说明:经济: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分)文化: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分)

第四篇:历史问答题(范文模版)

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C)A、汉朝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2、隋炀帝发动的三次战争是对(D)A、匈奴

B、北魏

C、东突厥

D、高丽 3、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是(C)A、李渊

B、李建成C、李世民

D、李元吉

4、唐太宗时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B)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5、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A)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6、我国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始于(D)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7、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D)A、曲辕犁

B、耧车

C、水排

D、筒车

8、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玄宗时被称作(C)A、突厥

B、回纥

C、回鹘

D、兀儿

9、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是(A)A、新罗人

B、高丽人

C、日本人

D、波斯人

10、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C)A、安息

B、大秦

C、天竺

D、大食

11、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年号是(C)A、贞观

B、开元

C、天宝

D、开皇

12、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C)A、唐玄宗任用奸臣

B、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13、建于隋朝的建筑物是(A)

A、赵州桥

B、大雁塔

C、大昭寺

D、佛光寺

14、后世尊称的“药王”是(D)A、僧一行

B、王叔和

C、李时珍

D、孙思邈

15、欧洲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并颁布的药典比我国晚了(C)A、600年

B、700年

C、800年

D、900多年

16、被后人尊称“诗圣”的唐朝诗人是(B)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7、《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A)

A、吴道子

B、阎立本

C、颜真卿

D、展子虔

18、下列唐诗中,属于李白的作品的有(A)

(1)、《早发白帝城》

(2)、《蜀道难》

(3)、《新乐府》

(4)、《登幽州台歌》

(5)、《望庐山瀑布》 A、(1)(2)(5)

B、(3)(4)(5)

C、(2)(4)

D、(1)(3)隋朝建立于(A)

A、581年

B、585年

C、586年

D、589年

19、杜甫在《八阵图》《蜀相》和《咏怀古迹》诗中都写到同一个人,这个人是(A)。

A、诸葛亮

B、刘备

C、曹操

D、孙权 20、岳飞《满江红》中,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其中“匈奴”是指(A)。A、女真统治者 B、西夏统治者 C、蒙古统治者 D、契丹统治者4、21、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C)。

A、《史记》

B、《战国策》

C、《论语》

D、《左传》

22、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最高峰的文学批评巨著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C)。

A、《典论论文》 B、《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23、下列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位卑未敢忘忧国”与诗词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A、李白,王安石,高适,王维 B、李白,王安石,王维,杜甫 C、杜甫,王安石,王维,陆游 D、杜甫,高适,陆游,王安石

24、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中,故事发生地点在浙江境内的有(D)。

A、《白蛇传》和《孟姜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牛郎织女》 C、《牛郎织女》和《白蛇传》 D、《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25、史湘云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C)

A、《西厢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26、我国第一部字典是(D)。

A、《康熙字典》 B、《辞源》 C、《尔雅》 D、《说文解字》

27、晚唐诗坛上,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又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D)。

A、李白

B、李贺

C、李煜

D、李商隐

1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出自(A)。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28、我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A)。A、王实甫 B、关汉卿

C、白朴

D、马致远

29、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B)。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柳永

30、“初唐四杰”除了卢照邻、骆宾王,还有两个是(D)。

A、陈子昂、王维

B、杨炯、王维

C、高适、王勃

D、杨炯、王勃

31、联合国总部设在(D)

A、华盛顿

B、伦敦

C、日内瓦

D、纽约

32、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人是(C)。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禹

3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B)。

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D、理学思想

34、道家学派在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老子和墨子 B、老子和孟子 C、老子和庄子 D、墨子和孟子

35、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人是(B)A、秦昭襄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36、我国最早的一段长城是谁下令修建的?(B)

A、秦始皇

B、赵武灵王

C、秦穆公

D、齐威王

37、《天工开物》是我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朝的(D)。A、徐霞客

B、沈括

C、郦道元

D、宋应星

3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C)。

A、吕雉

B、北魏冯太后

C、武则天

D、慈禧太后

39、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

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战国策》

30、我国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四级考试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院试

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31、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在杭州?(C)A、东汉

B、西汉

C、南宋

D、北宋

32、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军事著作是(B)。

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老子》 D、《易经》

33、当今英国国家元首是(D)。

A、总统

B、首相

C、外交大臣 D、女王

34、唐宋时期韩愈等八位文学家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这个合称是说明八人在哪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C)

A、近体诗

B、古体诗

C、古文

D、词

35、最早设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是(C)。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36、古人所说的“六朝”指的是哪六个朝代?(D)

A、东汉、东吴、宋、齐、梁、陈

B、东吴、宋、齐、梁、陈、隋 C、西晋、东晋、宋、齐、梁、陈

D、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37、关汉卿的代表作是(A)。

A、《窦娥冤》 B、《琵琶记》 C、《牡丹亭》 D、《长生殿》

38、下列哪部著作不列入“五经”?(B)

A、《书经》

B、《孝经》

C、《礼记》

D、《易经》

39、“琴挑文君”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B)。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司马光

D、扬雄

40、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指的是(C)。

A、宋太祖赵匡胤 B、宋太宗赵炅 C、宋武帝刘裕 D、吴大帝孙权

41、《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是指(B)。A、关羽、张飞、赵云

B、刘备、关羽、张飞

C、曹操、关羽、张飞

D、关羽、张飞、马超 42、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成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的刊物是(A)。A、《新青年》 B、《红旗杂志》 C、《创造月刊》 D、《共产党人》 43、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B)A、28 B、29 C、30 D、31

4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哪里召开?(A)A、杭州

B、嘉兴

C、永嘉

D、阜阳

45、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并且提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名言的哲学家是(C)。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46、下列哪个奖项不在诺贝尔奖之列?(B)

A、医学奖

B、数学奖

C、物理学奖

D、经济学奖

47、保尔〃柯察金是哪一部前苏联小说中的主人公?(D)

A、《母亲》 B、《怎么办》 C、《青年近卫军》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8、悲剧《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戏剧家(D)。A、萧伯纳

B、狄更斯

C、托尔斯泰

D、莎士比亚 60、二、判断题(10分)

1、“唇亡齿寒”一词中的“唇”和“齿”最初指代的是两个国家。(√)

2、我国第一位以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曾做过永嘉太守的谢灵运。(√)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语出我国女词人李清照的《虞美人》。(×)

4、《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和《桃花扇》都是著名的元杂剧。(×)

5、被称为“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资治通鉴》。(×)

6、我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7、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都出自小说集《呐喊》。(×)

三、填空题(30分)

1、“四书五经”是儒家主要经典的总称,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___论语________》和《___孟子 ________》。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诗经________》,汇集了_305______篇诗歌。

3、《三字经》的开头两句是___人之初,性本善________。

4、写出文学家姓名:A、青莲居士(___李白________)B、易安居士(___李清照________)

5、6、补充成语: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_______。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______

7、补充歇后语:周瑜打黄盖——____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_________。

8、写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屈原________)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范仲淹 ______)

9、闻名世界的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修建于__战国_________时期,是__李冰 _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

10、开创“贞观之治”的杰出政治家是__唐太宗 _________。

11、后世尊称____王羲之_______为“书圣”;尊称____杜甫 _______为“诗圣”。

12、在美国的国家航空博物馆里,立着这样的字碑:“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古代的_____风筝______和__火箭 _________。

13、毛泽东词中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人是_____成吉思汗 _________。

14、填写下列古都的现在地名: A、长安(__西安_______)B、大都(___北京______)C、临安(_杭州 ________)D、建康(__南京

四、问答题

1、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五河是哪四段、哪五河? 答:四段:通济渠、永济渠、邗勾;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唐江

2、隋朝的建立时间、地点、人物? 答:581年,长安

3、唐朝的建立时间、地点、人物? 答:618年,长安,唐太宗

4、说出唐朝和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答;吐蕃、回纥、靺鞨、南诏、突厥

5、唐朝和五个国家的科技交往和贸易,请说出交往的国家名称? 答:新罗、天竺、波斯、日本、东南亚

6、说出唐初的年代

(618—713年)

7、说出盛唐的年代

(713—766年)

8、说出中唐的年代

(766—835年)

9、说出晚唐的年代

(835—906年)

10、唐朝的“诗圣”是谁?代表作? 答;杜甫,“三吏”、“三别”

11、唐朝的“诗仙”是谁?代表作?

答: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12、彝族、白族的祖先是: 答:六诏

13、唐玄宗封的云南王是谁? 答;皮罗阁

第五篇:问答题(三)

问答题

(三)安彦东(学号:61020320206018)

一、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被动句有什么不同形式: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汉书·张骞传》)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5、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6、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汉书·张骞传》)

7、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答:第1句非被动句,2-8句皆为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 “„„于„„”、“„„见„„”、“见„„于„„”、“为„„”、“为„„所„„”、“被„„”等六种形式。

二、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答:上句并非宾语前置。“之”是代词,指梁王兔园。

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答:上句为宾语前置。“之”是代词,复指动词“有”前面的宾语。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答:上句非宾语前置。“贡之不入”的“之”是连词,作用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寡君之罪”是偏正结构,用连词“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

答:上句为宾语前置,前、后句中的“是”都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答:上句为宾语前置。其中“未之能行”即“未能行之”。“之”指代子路的所闻。

6、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传是楼记》)

答:上句非宾语前置。“守之”、“读之”中的“之”为代词,代“书”。另两个“之”为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答:上句为宾语前置。代词“奚”置于介词“以”前。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答:“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有何陋”。

2、子思曰:“如伋(子思之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答:“君谁与守”是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君舆谁守”。

3、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答:“我未之见也”是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我未见之。”

4、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答:“莫之能一”是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莫能一之”。

5、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答:“不余欺”是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不欺余”。

6、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答:“奚为”是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为奚”,即“为什么”。

7、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答:“弗敢我谋”、“弗敢我杀”均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弗敢谋我”、“弗敢杀我”。

8、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答:“唯余马首是瞻”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唯瞻余马首”。

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答:“吾孰法焉” 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吾法孰焉”。

10、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答:“恶乎”为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乎恶”,相当“于何”。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

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答:“陋”本形容词,义为鄙陋,这里用作意动,“认为鄙陋”,即轻视。

2、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答:“见”动词用作使动,句意为,使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答:“朝”动词用作使动,“朝秦楚”意为,使秦楚朝见(指向齐称臣)。

4、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答:来,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的意思。

5、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答:“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降巡,使巡投降。

6、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答:“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弱秦,使秦削弱。

7、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湍》)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第二个字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8、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答:“客”是名词作状语。“客待之”即把他当作客人对待。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答:“水”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义为会水,即会游泳。

10、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答:“云”、“景”都是名词作状语。

五、下列句子中加·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1、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汉书·匈奴传》)

答:“少”在这里为副词,义为“稍”、“略微”,用于动词前,表示程度轻微。现代汉语中“少”当作形容词,表示数量少。

2、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答:“稍”在这里为副词,义为“逐渐”。现代汉语中“稍”义为“稍微”。

3、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

答:“曾”为副词,表示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和现代的“居然”、“竟”相近。在现代汉语中“曾”为时间副词,表示“曾经”。

4、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答:“直”为副词,表示“只”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直”为形容词,义为“不曲、直接”等。

5、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

答:“因”为副词,表示“就、便”。现代汉语中“因”为连词。

6、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得月氏要领。(《汉书·张骞传》)

答:“竟”为副词,意为“终,终于”。现代汉语中“竟”也为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7、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史记·刘敬传》)

答:“但”为副词,表示范围小,和现代的“只”意思相当。现代汉语“但”是表示转折的连词。

8、献公说,曰:“壁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韩非子·十过》)

答:“虽然”是词组,表示“虽然,这样”。现代汉语中“虽然”是一个词,为连词。

六、解释下列名词:

孤平拗救 在近体诗中,如果出现了“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 这种句式就叫“犯孤平”,其特点是句中除了韵脚平声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近体诗中有些地方的平仄规定不能随意变更,违反了就叫“拗”。如果出现了“拗”,通过改变其它字的平仄使整句的平仄基本达到和谐,称作“救”。

破读 改变字(词)音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记词方法。

三十六字母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分别是: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晓匣影喻。

出韵近体诗的押韵字超出了所用韵部的范围叫作出韵。

双调 分为两段的词叫双调。上、下段叫前后阕或上下阕。

借对 即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以构成对仗,指一个字有甲、乙两种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而借用它的乙义以与另一字相对。

词牌 词牌是词调的名称。词调就是词的乐调,不同的词调其声情本来也不相同,后来词调失传了,不同词调的具体声情无从得知,但是根据某一词的平仄、押韵以及同一词牌的多数作品所表达的感情,是可以大致推知部分词调的原有声情的。

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代正式形成的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它的特点是: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

一字豆 “豆”就是“逗”,指句中语气上很短的停顿。“一字豆”不是独立的句子,其作用是领起一句或几句,是词所特有的句式。一字豆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领偶句和领排句的一字豆,管的不只是一句,而是好几句。

重唇音 古代音韵学家按照发音部位对声母的分类之一,即双唇音,是唇音的一种。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共四句。

排律近体诗的一种,凡超过八句的律诗都叫排律,或叫长律。排律多为五言诗。

疏 既解释古文献的原文、同时给前人的注释作注的一种注释。“疏”始出现于唐代,也叫“正义”。

读为 主要用来说明假借字的古注术语。“读为”有时候也用于说明音读。读若 主要用来说明读音的古注术语。“读若”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衍文 “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

句读 古书是不加标点的,读书时需要自己断句。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这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有一个停顿,古人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这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句读只起断句作用,和现在标点符号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十三经注疏 儒家的著作在唐代被详加注释,孔颖达等人撰成《五经正义》,即《周易》、《尚书》、《诗经》、《礼经》、《春秋左氏传》;贾么彦撰成《周礼疏》和《仪礼疏》,徐彦撰成《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撰成《春秋谷梁传疏》,总共九种。到了宋代,邢昺又为《论语》、《孝经》和《尔雅》作疏,孙奭又为《孟子》作疏。为了便于阅读,清人把以上十三种注释儒家的书和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合刊成一部书,统称《十三经注疏》。

作业认真。优。

胡老师阅07.12.20

下载历史必修三问答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必修三问答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必修三 U20要点整理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内容①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 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 ②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历史必修三练习(四)

    历史必修三练习(四)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12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理解1......

    七年级历史问答题

    七年级历史问答题: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7-1)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

    历史问答题(一)

    历史必修一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 一. 夏朝出现:约公元前2070年(出现了凌驾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皇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二. 商朝出现: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 内服制度与外服制......

    八下历史问答题

    1. 新中国何时何地成立?今年是建国多少周年?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答: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 周年:建国62周年1949——2011建党90周年 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

    历史问答题——辛亥革命

    历史问答题——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

    政治必修三1至6课问答题(5篇)

    1、首个广东“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于2012年3月5日正式启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启动仪式,全省各地也于当天同步启动“行动月”活动,省道德模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