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时间:2019-05-14 05:1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网 ”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网 ”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第一篇:“互联网 ”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摘要:“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49万人,这意味着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最难就业季”。而近期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所以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选择移动互联网行业进行创业已经形成一股潮流。创新创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研究生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有客观深入的分析,才能为其创业指明方向,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创新

研究背景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随即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互联网+”就是需要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

而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49万人,这意味着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最难就业季”。有专家认为,就业难已是常态,自主创业也将成为新常态,以创业促进就业,应是大势所趋。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这一群体的突出特征就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潜力,因此也最适合进行创新创业。对此,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说:“一般来讲,创业有两类:一类是生存型的,一类属于成长型的。各类群体都有可能创造出成长型的企业,但真正最有能力、最有潜力创造成长型企业的还是大学生等知识群体。”因此,国家力促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对我国经济转型与和谐社会建构意义重大。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适应“互联网化”的时代要求,更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主动的、广泛的、深度的与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化”发展中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近期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所以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创业所遇到的问题

“互联网+”是基于移动互联而提出的,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就已经掀起,大批创业投资者涌入。然而,在被视为最大的创业机会背后,却是越来越多的项目苦苦支撑,甚至最终寻求转型。而中国的互联网不论是移动终端或是桌面电脑领域,都牢牢地被BAT三家巨头的产品所垄断,绝大多数创业者做的都是长尾应用,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由于创业者的加入呈现喷井式剧增,然而明星应用从来都是少数,而且多被巨头垄断。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选择移动互联网行业进行创业已经形成一股潮流,他们选择这个行业进行创业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会有较高的利润并且有较低的成本投入,有时候三五个人,一台电脑就可以创业。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不确定性。

被大学生认为机会多多的“互联网+”,却并非大家想象中的是一片蓝海,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动资金不足,风险投资状况不容乐观。“互联网+”创业面临前期的烧钱状态,也就是说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处于支出远大于收入的亏损阶段,行业特性决定了必须要有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否则单靠创业者的自有资金难以长时间维持,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资金更是天然的劣势。另外,创业者们怀揣着梦想以及理想中的创业计划开始大规模创业,僧多粥少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造成大量投资项目争夺风险资本,但其中的优质项目却日趋稀缺,风险投资基金对优质项目仍然愿意加大投资,但对大部分普通的项目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却越来越谨慎。

2.巨头垄断。移动互联领域正在兴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各大巨头都在为自己旗下产品扫清障碍并布局新的产品线。一些获得成功的小众明星产品也只能是占据巨头细分市场布局以外的市场份额,比如唱吧的成功就是一个例证。巨头垄断的另一个影响方面在于推广渠道越来越狭窄。自媒体时代本来是一个十分有利的营销推广时代,微博、微信、人人、QQ空间,尤其是微博营销是广大创业者的首选,然而随着微博用户对“被营销”以及“推广疲劳”的消极反应,微博的活跃度大大降低。剩下的推广渠道大多集中在移动互联网巨头手中,创业者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付费推广途径也随之变窄。

3.技术难度较大,核心产品的独特性与技术壁垒不高。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选择移动互联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优势,有满足市场需求的独特的核心产品,但这对大学生来说困难很大,团队里必须有技术型人才与经营管理型人才形成互补,才能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开发出客户体验非常好的核心产品。“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创业遇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对于大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创业而言,创业的构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要想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条件做支撑。具体来说:

1.在选择创业之前,可以到相关的创业型公司进行实习,从实践中摸索学习相关公司的经营之道,避免走一些弯路,犯一些低级错误,而且可以加深对市场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

2.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详尽的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细分市场。像唱吧、陌陌等就是针对一些特殊细分市场用户的成功典范。如果在调研之后认为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就要果断转向。

第二篇: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要】

我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时代,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契机。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业平台,更低的创业门槛。相关法律法规的的接连出台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的网络环境,更为今后开展的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了研究,分析互联网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有关“互联网+教育、医疗、出行、餐饮、农村”的创业方式,以及在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创业方式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前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呈急速增长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面对着诸多压力,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诸多机会,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通过对互联网发展的分析,研究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优势,浅要提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式,以及针对大学生创业面对的挑战及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现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许多机会。截至

2017

月,我国网民数量达

7.72

亿,普及率达到

55.8%,全年一共新增网民

4074

万人,增长率达

5.6%,我国网民数量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另外,手机网民规模达

7.53

亿,互联网商业模式、线上线下服务加速融合,公共服务加快转变为线上模式,成为网民数量增长的助力。信息化服务快速普及、网络扶贫项目大力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超过百家,市场价值接近九万亿。发展现状一片大好。

同时2017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网络金融,网络教育发展形势良好。其中,1-11

月电子商务平台收入达2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

43.4%。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技术形态、赋能效力获得创新成果。

网络信息安全、海量存储、网络传输、远程操控、网络监控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网络流量统计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和成熟更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201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颁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接连出台,为今后开展的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政府与企业共同打击有关网络,网民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明显下降。高达

47.4%的网民表示在过去半年中并未遇到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较

2016

年提升有所提升。保障了大学生创业者及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为网民可能遇到的网络交易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

1.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机会

互联网的强劲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淘宝,是互联网+集市,完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需求,不用出门购物就可以买衣服、鞋子、包包学习用品、书籍、食品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美团外卖的出现解决吃饭问题,极大地方便了职场工作人员。滴滴打车APP方便了外出的人们,节省了等候时间,消除空间差异。不难发现软件的开发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应该看到互联网+创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在互联网时代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2.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业平台

可以说互联网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的平台,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信息技术发展强国,截至

2017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7.72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4074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5.8%,较

2016的53.2%增长2.6

个百分点。④

2017

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

7.18

万亿元,比上年的5.16万亿元多0.32倍,增速比上年的26.2%加快

6.0

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4806

亿元,增长了

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

15.0%,比上年12.6提高

2.4

个百分点。从规模和增长速度上看,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良好,已成为一流的创业经济平台,并且成就了一大批的创业者。

3.国家重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

从2014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①《意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将网络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创业带动就业。

另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速度加快,发布主体由原先几个部门增加到现在的十几个部门,大学生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财政方面,国家对于创业的财政支持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拓宽了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鼓励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力度。四是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众创空间,改进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这些政策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平等的创业机会,也将有利于解决大学的就业难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1.创业资金难以获取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过程往往缺乏资金支持,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大学生创业财政政策,但在实际落实过程往往落实不到位,缺少正规的资金获取平台。目前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有一、父母资助,亲友资助,自筹资金的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创业运营资金的需求,一旦失败就背上沉重的债务,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情感负担。二、创业扶持资金,但是帮扶范围窄、申请门槛高、申请手续繁琐,在工商、税务、银行、街道等多个部门之间奔走,同时大学生缺乏商业信用也是贷款困难的原因。三、风险投资,一些创业机构更加青睐于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创业项目,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项目的发展。

2.创业社会环境差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中国报告》显示中国创业质量在提高,2016年中国商务环境创业环境条件得分为2.58但是相对于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国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学术层面,认为读书教育只是一种脱离农村,脱离贫困的一种手段或者途径。导致缺乏技能型人才,而知识型人才又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进而导致整个整个社会创业氛围不高。

3.受技术的制约

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于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过程一定要有相对的技术,而无论是管理型还是技术型的大学生都难以发挥其所长,创新结构不完整,优势互补难以形成。更加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技术壁垒低,受到其它同类企业的挤压,商业模式易被模仿甚至超越。

4.社会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认可度不高

虽然在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覆盖率很高,许多的人民群众对于网络的使用还停留在娱乐和消费层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网络资源的丰富。相对于实体经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使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产生质疑。另外,近年来由于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泄露,虚拟运营商实名制度落实不力,虚拟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社交软件冒

充好友进行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招聘信息诈骗、钓鱼网站诈骗等原因致使网络诈骗时有发生,使得人们对于网络信息更加不信任。更甚有父母亲朋好友认为从事互联网工作是不务正业。这些社会思想都会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开始与进程。

5.人脉硬化

大学生长期居住生活于校园中,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对于商场中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式不大了解,缺乏经验;并且人脉圈子太小,致使人脉资源整合能力差,阻碍创业的步伐。

6.缺乏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有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一方面,知识,能力,眼光等综合素质都影响着创业。长久以来,大学生注重于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制约着创业活动的前进。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创业需要的不是心血来潮,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门槛降低,许多大学生创业凭着一股热情,盲目跟风,对于创业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对市场的分析与定位。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也没有做好承受风险和失败的心理准备。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方式的创新

(一)互联网+教育

2017年国内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预计达1941.2亿元,占整体教育市场份额仅7.9%,创业空间很可观。创业模式是:一、大学生可以通过录制小视频或者在线直播,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分层教学。并且建立qq或者微信群发送作业,实行集体管理,对于学生不懂提出的问题,随时随地解决,提供更加自由,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二、可以寻求线上辅导平台,将学生和老师连接起来,利用晚上时间对于学生在白天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同时可以发布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答疑,解决为孩子请家教的问题。具有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无限次回放,打破空间限制等优势。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城镇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

(二)互联网+餐饮

当今外卖平台快速发展,到

2017

月为止,我国网上外卖用户数量达到

3.43

亿,比2016

年底增加

1.35

亿,同比增长

64.6%,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

3.22

亿,增长率为

66.2%,使用比例达到

42.8%,提升

14.9

个百分点。但是在线点餐服务系统不完善,于大学生而言应当看到其中的发展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号,或者开发在线点餐APP,实现在线点餐。积极拓展与商家合作,通过收取服务费、推广商家产品、与食品有关广告等形式获得收益。在线点餐可以让消费者体验线下服务的优越感,享受服务;同时节省购买餐饮的时间,也为餐饮服务人员减轻了服务压力,错峰点餐也为后厨减少了供餐负担。

(三)互联网+医疗

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挂号在线预约渐渐得到完善,缓解了老百姓求医难、买药贵、排号时间长的问题。但是中小医院还是出现排长队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不会使用APP。由此可以开发更为简单的APP加上语音播报系统,更加适用于老百姓。

有时我们太过于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忘记其他人的需求,医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医生有很多的社交需求,虽然现在微信,qq方便交流,但是医生需要更多地垂直社交,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学术交流,方便快捷的展开医疗合作,实现专业领域里的实时交流,同时在同类职业里找到归属感。可以开发一种APP专门针对医生这个群体,用户全为全国在职医生,医生可以打破空间阻隔进行行业内联络,情感交流,学术交流,研究病历,医疗合作,共享资源等。主要功能有:一、建立朋友圈,相互认可或者感兴趣的医生可以加为好友,为了保护隐私,医生用户可以选择开放对象,确保医生的人身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安全。二、设置面向大众的区域,医生可以选择免费或者有偿服务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三、连接继续教育系统,在线学习,无需离岗出差就可以学习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四、增设普通人专区,进行实名注册,在这款APP上,可以通过向医生提问,自主选择有偿或者免费的医疗服务,及时得到具体方案,更加快速有效的选择诊疗方式,不会延误病情,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

(四)互联网+出行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小假期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与旅行相关的信息越来越被人们需要。出行时12306、美团、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等各种APP占满了手机的内存,越来越不方便,这就给大学生带来了机会,开发一种综合APP。这种APP的主要功能有一是购票,可以订购机票、动车、火车票、汽车票、景点园区票等;二是订酒店;三是具有定位功能,自动推荐附近旅游景点,人性化定制;四是导航以及查询公交车路线,方便快捷,高效;五是保存照片,当用户注册后,选择旅行地点,选择照片上传,自动生成时间轴记录旅行的美好时光,为旅行的人提供方便。

(五)互联网+农村

截至

2017

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

27.0%,规模为

2.09

亿,较

2016

年底增加793

万人,增幅为

4.0%;城镇网民占比

73.0%,规模为

5.63

亿,较

2016

年底增加

3281

万人,增幅为

6.2%。但是无论是电商还是快递配送,在农村普及率还是很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应用特别少。大学生应抓住时机,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农村实际。一是建立合作社,采用“农户+合作社+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实现“种、产、销”一条龙服务,农民种植,合作社收集,互联网售卖采用O2O模式

(online

to

offine的简称,是指将线下传统经营模式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平台,主要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进行营销推广。)建立属于农村人自己的网站,提升知名度,设计商标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二是建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处理方式,通过测评土地收集信息,以及综合天气情况,来推算农作物发生虫灾,草害,鼠灾以及干旱,暴雨,冻害,酸雨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未雨绸缪。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推算粮食丰产情况。三是建立农村物流服务中心或者自主快递柜,提升物流配送覆盖面,解决农村快递配送困难的问题。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地方高校方面

1.打造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团队

为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学生的思想以及提升创业成功率,需要有一个具有专业知识且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教师团队并且具有互联网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这个团队应当包括:知识储备丰富,创业成功实践经验,精通互联网技术的教师,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律师等;知识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相关创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分析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以提高学生创业竞争力为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2.开展创业课程并纳入学分

一完善选修课。开设跨学科专业开设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以及建立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课程。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开设的各类专业课程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的创业政策分析、创业基础研究、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选修课,享受全国各地、各高校创业资源共享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制定在线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对学生进行监督。二将创业课程列入专业课的范畴,定期进行课程考核。进行教学改革,创业课程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采用多师教学方式,因为术业有专攻,多师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的优势;开展实训课程,帮助大学生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具有创业的基本素质;另外可以进行实地参观,到当地网络创业比较成功的企业实地观察,近距离接触,提升对于创业的立体感。三是改革有关教学制度。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可建立自主创业得大学生创业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将学生获得的专利和成功自主创业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的创业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计入学分纳入综合评价。同时也为有意愿并且潜质的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活动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视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最终列入学生的综合评价。

3.创建学生创业社团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立学生创业社团,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在有同样兴趣的环境下迸发更多地灵感。同时社团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加入,提供指导以及经验,解答学生的困惑。定期组织开展讲座,邀请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的人来分享创业心得,提升学生与第一手资料的接触。组织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创业竞赛:邀请创业指导老师及企业家担当评委。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参赛。参赛者将自己的创业思想进行加工创作,做好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分析其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挖掘其价值所在。通过竞赛发现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以防学生跟风盲目创业。

4.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

学校根据自身经济,环境等情况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基地,比如,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和实验教学平台。

5.学校积极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

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成功。学校发挥其人才和科研的优势,企业发挥其有资金,有项目,有经验的优势。两者结合发挥出最大优势,一是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企业与学校开展项目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帮助大学生将创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难题,提升企业的利润。二是企业帮扶大学生创业,大学生与企业以合作的形式共同研发,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将风险分担,减轻企业和大学生双方压力。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帮扶大学生创业团队,以此带动自身业务的发展,实现共赢。

(二)地方政府方面

1.完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十分重要,一是加大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5年内按每户每年10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二是降低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门槛和利息。大学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以地域划分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可在学校所在地或者生源地申请,贷款额度为15万元。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结合风险高低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大学生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2个百分点以内的。三是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或者免除。毕业3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自主创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减免或免除证照类、登记类和管理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的各类收费。四是提供免费创业服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其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创业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五是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由直辖市按相关规定执行)。在此基础上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人员到各大高校以讲座的形式传播相关政策,或在政府网站上重点突出。让跟多大学生关注,了解相关创业政策,让创业政策落到实处,让学生尽享政府政策利好。

2.建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创业的部门

大学生不关注,不利用政府的创业政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办理手续复杂,流程多,时间长。建立专门负责大大学生创业的部门,并且在高校周边成立创业咨询中心,提供咨询,宣传等服务,向高校,企业双向传达信息,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

(三)社会方面

当地政府、企业、人民群众等构成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给予大学生鼓励和支持。一是政府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二是政府鼓励企业提供项目,资源给大学生,同时企业通过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参与解决一部分难题实现共赢。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创业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应该注重自身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方法有:一是关注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及时了解政府动向。二是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类互联网科技创新、互联网创意设计、互联网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以及高校成立的创新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使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三是加强与企业联系。与高校合作的企业接触了解,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提高洞察力,增加责任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发现商机,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而且能够扩大人脉圈子等等对于创业成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主动学习网络新技能

就目前来说虽然大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缺乏专业性的知识及训练,对于网络知识的学习少之又少,实际操作技能不足,动手能力也不强。所以从自身做起,增强学习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知识的意识,将学习互联网技术视为自己的必备技能,就如同学习外语一样,放在重要地位。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技术壁垒,增加创业竞争力,减少同类企业模仿的机率。

3.锻炼自身心理素质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遇到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拼搏,自我调节等。另外克服盲目冲动,独立,自主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参加学校开设的创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次,自主学习《心理与情商教育》、《心理训练》和《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陶冶》等书籍。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挖掘和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做到“一日三省我身”,检验自己的心理品质是否否和要求,做到以人为镜,审视自己,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最终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篇:“互联网 ”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走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音乐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被层出不穷的新模式替代,教学的时空关系重新定位。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为国家培养大量音乐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慕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41-02

“互联网+”这一词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2015年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互联网+”中,很多成为了加数,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加数。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形成资源共享。音乐教学也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如何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引导音乐教学健康持续发展是目前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的优势

手机客户端、微信和慕课等走进课堂,形成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音乐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闲散时间去学习,除了课堂上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向指导教师咨询,与指导教师互动交流。随时随地的教学指导增加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互联网、手机与微信平台交流可以最大限度获取最新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量,随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上资源的开放性,链接手机和电脑就可以学习。同时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也不受师资力量限制,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爱好寻找自己的学习资源,特别方便那些没有进入高校的学习者学习。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学习的平台让学校系统教育、教室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随时随地的教育模式。网络课程设置能够根据学生个性需要,学生查询自己所需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大限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和手机APP客户端,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源,开阔了视野。传统教学都在教师和学生框架大纲内进行,所有的知识都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互联网、微信和手机平台打破原有狭隘的纲目限制,让学生接触到音乐的最新知识和动态,甚至可以快速获取国内外的信息资料,让自己知识始终处于最前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音乐学习者通过“互联网+”获得学习资源,立足于最前沿先进的知识和学习理念,不会被落后的思想束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习思维方式,更多的是推动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四)实现了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互联网+”背景下的慕课、微信平台等把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汇集到网络上,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可以获取到相关的知识。传统模式下,很多教学名师都只在各个重点院校讲课,即使偶尔出现,受众者也是有限。“互联网+”背景给了教学名师更广阔的舞台,都实现了资源的网络化,让很多音乐学习者都享受到名师授课的待遇,优秀资源实现了全社会的共享。

二、“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的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一)互联网资源管理不到位。网络上的庞大资源为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也因为网络资源管理不到位而出现问题。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分布比较杂乱而零散,学习者要费很大精力去搜集和整理资料,缺乏专业系统的资源管理,会浪费很多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很多学习者如果没有线下的专业指导,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学习资源。同时海量的音乐教学资源,也是良莠不齐,一些运营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质量和水平不到位的音乐也在网上传播,没有专业者组织和管理,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缺乏面对面交流。科技进步,让音乐教育有了深刻的变革。传统教学师生在同一个空间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也可以面对面交流,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的特色。“互联网+”教育形式下,教师通过微信等客户端指导,有时候会出现滞后,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的偏差进行纠正。人与手机屏幕或者电脑屏幕上沟通,是没有办法跟现实中面对面沟通相比的。“互联网+”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完全依赖学生的主动和自觉性,没有教师的监督,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网络音乐声音失真。目前手机、电脑普及,但是也是有质量区别,不同的手机质量和电脑音箱,导致的音乐传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不同于原始的声音,会出现音乐声音失真现象。教师在慕课、手机客户端进行教学时,并不是所有的设备、技术和网络环境都能达到专业水平,会影响音乐声音效果,学生在最初的时候是采取模仿的手段去学习,由于失真的声音会给学生误导。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愿意去演唱会现场,而不是简单的在线倾听音乐的原因。网络教学会因为录音师和录音设备等原因出现偏差。

三、“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育带来很大益处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解决。

(一)整合?W络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网络教育,发挥网络带来的优势,必须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整合。统一建立音乐教育系统,让各种音乐网络资源在严格把关情况下加入进来,节约学生的搜索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应该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于学习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统一进行管理。

(二)加强网上学习交流的互动。互联网资源在学习上可以让时间与空间分离,不受限制,同时也会减少互动反馈。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可以加强在线交流,这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同时在线,能够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建立在线空间讲堂,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出现在同一虚拟空间中,针对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解决了由于地域限制,难遇见名师指导的问题,更多人能够实现网络“面对面”的教学。

(三)提高音乐音质效果。受到录制人和设备条件限制,网络音乐的音质与现实的音乐效果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实现网络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各位音乐教师上传网路学习资源资料的时候,尽量在录制时候,找专业人士和专业设备,毕竟音乐在网络传播广泛,受众群体数量庞大。同时在网络教学资源投入上,相关部门要给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录制出好的音乐。录制教师也要给予充分重视,加强录音技术学习,平达到音乐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的学习是音乐教学的重大发展,电脑、微信,手机APP改善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有机会在触手可得的平台上获取自己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模式会与时俱进地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哲.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云亮等.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韩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传统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00-101.[4]单莺歌.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音乐时空.2015(19).[5]陈茴茴.音乐教育如何搭“互联网+”这班车?[N].音乐周报,2016(9).

第四篇: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网络教育资源和手段向学校教育渗透。本文围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相关热议论题,结合课堂应用与教学实践,比较分析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功能。分析表明课堂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互动会产生不同影响。课堂教学应理性处理和积极应对教育生态的新变化,秉持开放姿态和价值坚守,在对比权衡的基础上慎重取舍。

时至今日,互联网在微观领域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在宏观领域,更是引发产业创新、引领新兴业态的强大引擎。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涌现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新资源、新形态、新模式,相关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持续升温。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学校教育如何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生态的新变化,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谋划的重要问题。

一、近几年我国教育网络化进程及其校园实践

慕课(MOOC)是最主要的网络化教育载体,它打破了教室的限制,翻越了院校的围墙,使知识成为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物品。2012年,美国Udacity、Coursera、edX相继成立,并很快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慕课平台供应商。2013年5月21日,中国北大、清华在同一天加入edX,在该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慕课。国内高等院校迅速跟进,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985”学校,还有国立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等都在同年陆续加入慕课的三大平台之一。国内的慕课平台也陆续上线,如网易云课堂、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过来人公开课、好大学在线等,2014年,“爱课程”与网易联袂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有39所大学的340门网络课程在线。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微课也是发端于美国,经由可汗学院和TED-Ed的网络推广迅速成为慕课环境下的基本学习单元。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微课网站陆续推出各种类型的微课,微课也成为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仅2013年就先后举办了四个全国性微课(教学)大赛,涵盖大中小学各个教育阶段 [1]。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是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据了解,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学、中学、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实验规模有班级、年级甚至全校参与的,实验课目有文科、理科、信息技术等,山东昌乐一中于2014年9月实现在全校、全学科范围的翻转课堂,目前属全国首例。各校总结出不少本土化教学模式,比如“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2]、“在线导学”模式[3]、“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4],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争议与思考。

也许可以这样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是由互联网催生的“教育新宠”,校园“三课”——课堂、课程、课本将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校园教室变身为翻转课堂,再进一步,就是学校教育变身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互联网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向课堂教育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变身”不等于“替代”,学校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需要认真审视两个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互动的影响,在对比权衡的基础上慎重取舍。本文再次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论题并置,是因为它们与课堂教学发生的关联,并或多或少在改变着现有教学生态。我们试图通过对比分析的视角,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展开思考。

二、两个课堂:网络课堂与学校课堂

慕课的引入与本土化构建,丰富了在线教育资源。慕课平台构筑的网络课堂,其突出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开放性,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学习门槛的开放性和教学师资的开放性;二是即时性,包括内容更新的即时性、学习活动的即时性、学习效果反馈的即时性以及交流互动的即时性;三是个性化,海量的课程资源以及零门槛让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兴趣偏好决定学习的快慢、深度。

慕课作为网络课堂,其内容生产的开放性非校园课堂所能匹敌,其内容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也大大超过课堂教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内容、传播和载体的支撑,更需要教学的互动互促,即师生在智慧、情感、价值观上的成长。从“教”这一端来说,慕课充分利用视频制作的跨时空、组合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教学形式包括出镜讲解、幕后讲解、实景授课、专题短片和访谈式教学等,其丰富程度是课堂难以达到的。但是,从“学”这一端来说,慕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难掩其学习过程的单一性。慕课所有教学都是以单一媒介——视频呈现,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被动型“观看”占主导,缺乏情境刺激,容易产生注意疲劳和注意涣散。不管是电脑固定观看还是手机移动观看,学习者和屏幕之间的学习场较弱,干扰因素较多。教学双方通过网络进行的主要是信息传递,而缺乏体验与情感的沟通,这是网络课堂的“硬伤”,基于电子载体的网络互动(人—电子媒介—人)永远无法代替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课堂教学创设的场域有较强的凝聚力,教师可以随时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注意涣散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不仅传授“显性知识”,还传达“隐性知识”,因而能够承载更为宽泛的教育功能,实现教学相长[5]。另外,网络课堂的开放性在使学习者获得选学自由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学习的随意性。目前对慕课最尖锐的批评,恐怕就是说它“是最易实施的教育形式,因为它缺少„教育原则‟” [6]。

由此看来,慕课的优势是由互联网的特性(开放性、参与性、渗透性)所赋予的,慕课对课堂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就目前来看,基于学校课堂的全日制教育仍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和体系化,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但是应该看到,慕课的出现打破了教师-学生二元教育生态,以慕课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教育平台已经迅速成为教育生态中新的独立主体[7]。多元的教育生态需要探索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育应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开掘慕课的资源优势,适当纳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模式。比如,通过对慕课优质师资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非主干课程的慕课引入,降低教育成本;通过慕课学习资源的利用,消化与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而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或条件接受学校教育的人群,亦或缺乏师资的某些校园课程,可以通过扩大慕课传播,共享网络教育资源。

三、两种课时:微课10分钟与课堂40分钟

教学单元的时间设置,其基本依据是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保证学习者的注意力维持。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在主观学习动机与意愿相同的情况下,对学习者的注意水平的影响有所不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面对的是机器(屏幕),多视窗显示以及窗口弹出模式使得学习者随时面临多种选择,频繁的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直接影响知识学习和理解,影响学习效率,尤其是较为陌生与困难的科目;另外,由于网络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人-机之外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成为干扰因素,网络学习者注意力的维持会受到一定减损。因此,网络课程普遍采用了微课视频教学单元。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大多数则在10分钟左右,占用的贮存空间较小(一般几十兆),便于学习者在移动设备上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多手段、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形成多维学习刺激;在教学进度上采取“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一组微课可以呈现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的这些设置兼顾了网络环境和网络学习者的注意力特点,成为慕课普遍采用的“默认模式”。而在课堂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调节讲课内容、改变语音语调、或是直接提示提醒等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把控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他人在场”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与持续,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互动直接、交流活跃,这些都构成围绕学习内容的良性刺激,学校课堂的环境刺激要远远高于网络课堂,因此学习者可以获得较长的注意集中时间,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40-60分钟是被经验证明和普遍认可的课堂教学时长。以上分析表明,微课10分钟与课堂40分钟,是不同教学环境下的相应选择。由于对微课的内涵及其功能缺乏正确理解,造成在微课制作与课堂应用上的诸多误区[8]。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将微课简单理解为“10分钟课堂”,一是校园课堂“微时化”,将微课这一适合于网络的教学时长照搬到课堂,教师被要求将原来连贯的讲解机械地进行时段切割,将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生硬地撕裂、拆散,人为造成“思维断点”;二是将微课制作等同于课堂教学的分段视频,直接把教师的整堂讲课录像按微课的“规定时间”进行分割。究其原因,就是对不同情境下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长的机械理解,导致了“削足适履”、“东施效颦”的错位。因此,首先亟需加强对微课的内涵和功能定位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微课制作能力,突出微课“问题聚焦”、“多维呈现”、“同步反馈”等特征。其次,准确把握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适恰度,微课应当是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第三,随着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日益普及,微课建设的主战场应当在校外,使之成为共享的新型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个性化需求。

四、两类教学:常规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

一般认为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流程,即由传统的“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把网络学习纳入组织化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必须较高质量地先行完成学习任务(视频中会设置问题、习题等跟踪学习效果并控制学习过程),以保证课堂交流的高效率。实际上,翻转课堂所依托的授课视频承担了“网络家教”的角色,教师是虚拟在场。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先教后学”,老师一般都会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不过对预习效果难作硬性要求和严格评估,默认学生对新内容的知识掌握为“零”,在实际讲课时仍然会“从头说起”。因此常规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教”与“学”的孰先孰后,而是孰显孰隐。常规课堂中,“教”是显性的,“学”是隐性的;翻转课堂中,“学”是显性的,“教”是隐性的。另外,交互性被认为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存在交互性,学生发言、提问、上黑板做练习、做演示等等,都是穿插于讲授之中的师生互动。相比较而言,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是更高层面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则答疑解惑启发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的主要价值在于问题导向的知识生成价值,即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经过互动探讨,加深知识理解,产生“新质”。

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学生的同时,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9],教师、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信息技能、问题意识、心理品质,才能使翻转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成效的互动教学形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翻转课堂的高效能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方面的高效能,缺一不可。第一是学生自学的高效能。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交流讨论”互动的前提,只有在较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较高层次的讨论,也才可能在翻转课堂促发具有生成价值的互动,否则回到课堂,即便有讨论,也只能是在低水平上重复教学内容而已。自学的学习效果除了学习者的努力程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品质,这不仅需要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较好的坚持力、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等。第二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高效能。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要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生成式的教学互动,需要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更为敏锐的信息筛选、更为灵活的现场把控,才能聚焦问题、层层推进,促进认识深化。第三是教学媒体的高效能。不管是授课教师自己制作,还是选用网络资源,教学媒体在内容上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讲解、演示等必须优于现行教材,在技术上保证易操作、有反馈。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这种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如单纯的课堂教学,如果不顾现实条件,很容易陷入“翻转课堂”形式化的误区,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目前一些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以短时期、单科目实验性教学为主,不能排除“实验性”给师生带来的“社会助长”效应;有的学校用“快班”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其结果不具备广泛的推论性;有的学校占用了学生在校的自习与晚自习时间进行“在校翻转”,增加了学生的时间负荷,违背翻转课堂的初衷。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而言,教学科目多、强度大,学生自学与自控能力普遍欠缺,网络课程资源不尽人意,翻转课堂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使师生应接不暇,嚼多不烂。

我国的翻转课堂是由教育信息化推动、在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这种变革的成败与否不单单由数字化技术水平决定,更多地是取决于是否尊重了基本教育教学规律,是否顺应了数字化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发展性、目的性、适切性、变革性”原则[10]。

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翻转课堂的条件目前尚未成熟,需要在充分的适应性评估和效率评估基础上,理性谨慎对待。

五、教育新生态下的课堂教学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三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更多、更新颖的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和教育模式一定还会出现。如果把教育领域比作一个巨大的秀场,那么借力于“互联网+”,在传统教育的“校园秀场”外,“网络秀场”蓬勃发展,“校园”与“网络”教育的互动还有望形成更值得期待的“校-网创生秀场”。因此,要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引擎,必须发挥“校园秀场”和“网络秀场”的各自优势,并在融合共赢上多下功夫。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开放姿态面对“互联网+”,借由网络引擎注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要稳固价值坚守,警惕“技术至上”和“行政律令至上”,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不能无视现实条件。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坚守,都应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发展与成长。

第五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进了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如何在大学课堂中普及,是现代一个较重要的课题。互联网创新的概念是什么,计算机类的学生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投入到创新创业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鼓励,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创新的概念

互联网创新的主要概念是凭借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那么创业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个很多人都可以理解为在某一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称为创业。新时代的互联网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在2013年的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雷军、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对此问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论断:董明珠认为互联网是渠道,服务于传统制造业;马云认为互联网是工具,一种与传统思维兼容的工具;雷军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新思维,需要抛弃传统制造业的思维。

3种思维,3条路径,谁胜谁负?马云当晚说得好:二十年后再看。

众所周知,参与互联网创业的大佬们都毕业于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技术出身。马云除外,马云从小并没有互联网方面的天赋,他从事互联网实际上是投资于一个自己并不十分懂得和擅长的领域,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凭借了预见网络发展前景的独特眼光和对新生事物超乎一般的悟性,再有就是他的坚持。小米总裁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基本完成了大学四年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武大所有的奖学金。腾讯总裁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等。

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模仿并超越对手。马云是在去美国考察,看到美国的EBAY是如此的方便和快捷,于是联想到了中国内地的空白市场。马化腾模仿以色列人开的OICQ,转化为风靡全中国的实时交流工具QQ等等。在90年代,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起步较晚,便很多互联网产品能很快占领中国市场,为什么他们能一枝独秀呢,最主要的是: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创造奇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高职院校,目的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可高职院校很多课程模仿的是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理论多于实践。最终导致这些本来对理论课就不太感兴趣的同学,被逼无奈去接受那些课程,谁知怎么听都像听天书,非常的痛苦。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实操的话,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充满了激情。像计算机的课程,有些理论较枯燥,不太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些需要实际的操作才行等。

打游戏,看电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多同学都是无所事事,不知何去何从。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想改变自己,送外卖,手机贴膜等,认为这就是一种创业,有些学校提供了场地,也是化妆、修甲等,有一点技术含量的网站建设,网络开发几乎看不到。教育厅让报创业项目,就临时想几个项目,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情况怎么能算创新创业呢?2014年6月搜狐网做了一份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8.4%。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成功创业率只有2%~3%左右。

教育部已发文《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新工作。通知还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

虽然教育部针对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已明文规定,虽有些高职院校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实际行动,已把创新创业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但是,一般都是学生即将毕业时突击开设的课程,很多都和就业指导课混为一体,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1)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导师缺少,具有互联网实战经验的老师稀缺,很多老师都是一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导致为了充数,很多学校的这门课由辅导员来完成。(2)部分条件不错的学校提供了创业基地,供学生去发挥,但大部分也只是餐厅、奶茶店等初级的服务行业,可模仿性较高。

再看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创业成本较低,现在已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已风靡全中国,农村已有了农村淘宝,过年回家都是网上购买火车票。

再来看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走过10年,如果一个B2B网站不能实现在线交易,只是企业信息展示的平台,它就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作为第二代电子商务网站,CEO相信最难的就搭建平台,你必须让买家和卖家对这个平台都有很高的信任度。她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江浙等外贸出口发达的地区,在阿里巴巴的眼皮底下,撬动了敦煌网的第一个客户,直至第一批用户。随后,又去东莞、温州跑一家一家企业,求着别人来敦煌网注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敦煌网作为一个敢于超越的“小萝卜头”。以下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行性:从2004年到2010年,敦煌网的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高达1700%多,到2010年,敦煌网已有210万买家,来自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大约占到了80%。2010年成交额达到60亿人民币。对此,王树彤说:“这个时代给留下了很多机会,雅虎曾经如日中天,也差点被谷歌并购了;两个大学生的企业(face book)又把GOOGLE”给超越了。大企业很优秀,但是阻挡不了‘小萝卜头’的超越。”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信息时代,每一天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现在,王树彤可以底气十足地向市场推销她的新概念:敦煌网实现了国际贸易的彻底在线化,从而给成千上万的国内中小企业带来了线上丝绸之路。

不可否认,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先知先觉者,在国人尚不知互联网是何物,更不知道通过网络能够完成商品交易时,马云已经领悟到了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对人们生活将会造成的影响。

下载“互联网 ”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网 ”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背景下的证券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的证券创新 SMBA2014无锡周荣锴 摘 要:“互联网+证券”方兴未艾,对于传统券商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从“互联网+证券”的必要性、现状、模式、特点、优......

    浅谈“互联网 ”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摘 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更促进了企业的迅速发展,也改变了不同行业的商业形式。例如,目前比较常见......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俨然成为企业经济繁荣与腾飞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有效途径。诚然,“互......

    “互联网 ”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探讨 1 引言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与......

    “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课堂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课堂教学 过去的教育理念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了大批的一级劳动者。如今,教育理念要转型步入信息化时代,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满足每个孩子个性化发......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创客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创客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武小龙 贾金元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培......

    互联网教育创业计划书范文

    互联网教育创业计划书 现在是“互联网+”盛行的年代,教育也开始使用互联网教育方式,传统的线下培训教育机构纷纷依托互联网,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创业者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在线教育。......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外语教学(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艺术类院校研究生外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韩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社会迫切需要既精通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