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逸夫小学同备同上同听同评一堂课活动掠影
同放异彩,魅力无限
——逸夫小学开展“同备、同上、同听、同评一堂课”
教研活动掠影
今年10下旬以来,平坝县逸夫小学开展了“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同听一堂课,同评一堂课”大型教学研究活动,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了旧的教学理念,设计了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加活动的全体教师尤其是广大中青年教师无论是业务能力上还是课堂驾驭能力上都得到很大提高,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成为学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在活动中,老师们紧紧围绕“如何开展高效课堂”、“如何构建优质教学模式”、“如何让课堂绽放光彩”等崭新话题不断探索更新,同一年级段的老师分在同一组,每组确定同一个课题,精心准备、公开观摩、同听同评、总结反思。活动中,老师们同放异彩,各展魅力:有的新课程理念落实透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到位,个性得到张扬;有的教学语言极具美感,娓娓道来会心一笑,很有亲和力;有的注重对孩子的过程性评价,在表扬和鼓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善于引导孩子们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探讨知识。
讲课前,各年级组教师首先进行了“同备一堂课”活动。共同研讨教材,认真分析学情,找出重难点,并且研究出解决方案,就课堂各环节的设置和活动的设计进行了讨论,然后,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并评选出最佳教案,作为下一环节——“同上一堂课”活动的蓝本。
在“同上、同听一堂课”活动中,各授课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
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手段,呈现不同的课堂风格,并高效地达到了各自的教学目标。而听课教师也是非常认真,聆听、记录、思考,时而对授课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艺点头赞赏,时而对学生精彩的个性表现会心一笑,时而对师生默契的双向互动蹙眉深思……
听课后,各年级组及时进行了“同评一堂课”活动。结合教案,针对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各个活动所显示出的优缺点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探讨了解决方案,重新修改了教案……
这次活动凸显了我校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特色:
1、能吃透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突出。
逸夫小学的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具有极高的工作热情,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平时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让孩子们每天都有收获,老师们在课前认真备课,仔细钻研。本次活动大家更是你追我赶,力争展示亮点,做到吃透教材,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2、教学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立足教材,把握教材主旨,在把握好教材的同时,能够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吴艳芳老师执教的《落花生》一课,教师不是仅仅让学生局限于了解花生的优秀品质,而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理解和体会为什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并拓展“人能否做既讲体面有对别人有用的人”,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认识。
3、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机制。
在活动中,各教师都能调整好师生关系,课堂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周翠明老师在执教的《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大胆
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操作材料、猜测、动手实验、小结、并应用到身边的数学问题中。这样的圆面积的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多种感官经历了圆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很好。再比如杨光亮老师的《平行线与垂线》,通过让学生独立搜集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来得出新方法。教者把整个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的语言需有待提高。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方面的问题是课堂上,教师重复的话语太多,总是害怕学生听不清再重复一遍。还有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些过渡语、结语并不连贯,特别是有些环节过渡的很不自然。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评价还不到位,效果并不明显,再有就是,教师用语言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注意到了关注学生的回答、交流。但是关注的力度还不够,比如说,对于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或是一些学生出现的错误答案,教师不能及时地作出有针对性地引导,往往一笔带过或是作出一个简单的评价就算了,这也可能是教师比较难以处理的一个方面。
3、受一些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堂上会有些放不开,害怕学生学不会,往往出现多讲的现象,所以有个别课出现拖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或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顾学生是否掌握一心赶进度的情况。
为此,今后全体教师应该向以下方向加强努力:
1、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2、观摩校内或校外的研究展示课,多看看外面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是怎么
上的,寻找差距,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多为其他老师的发展提供空间、搭建平台,使他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专题研究意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可持续发展。
4、保证各学科听课覆盖面,每位教师的课都应该听,整体把握学校教学情况,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本次“同备、同上、同听、同评一堂课”教研活动业已接近尾声,参与活动的广大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既忙碌着,又快乐着。在不断地备课、上课、评课、听课中,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同的展示;不同的教学水平,相同的舞台;不同的教学手段,相同的达标度。大家都在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各自教学设计、教学风格与模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交流,普遍感到获益非浅,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既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增强了提升自我整体水平、落实新课标准和优化教学的意识。活动留给我们思索的空间很大,需要我们做的就是不断努力,开拓创新,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努力。
2010年11月23日
(平坝县逸夫小学
供稿)
第二篇:小学语文“同一堂课
小学语文“同一堂课·走进东莞”活动体会
今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学校多媒体室观看了省教育研究院、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小学语文“同一堂课·走进揭阳”直播。
信息即资源,它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是像黑板、粉笔、三角尺和圆规一样使用得心应手的工具;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是像图书馆、资料室一样理想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时还是答疑解惑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创新的有力工具。
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都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了自我。使我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我的体会有以下方面: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课程整合中也要做大胆的尝试。首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检查语法,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同时,在使用电子媒体工具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使用符号、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比如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插入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配上插图等。在这种模式下写作的学生,比使用传统的写作工具更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
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采用网上互评、互议、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学生在上描写景物的作文课时,教师让学生上网自由搜索,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等,像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黄山、故宫、颐和园等旅游风景区都有自己的网页。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就会写出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收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所以说,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2017年12月7日
第三篇:“同课异构”听评课反思
“同课异构”听评课反思
本学期学校开展“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即“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的五同活动。我怀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了这次活动,感觉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总结如下:
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执教的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
通过活动,我认识到“同课教研”对于教学的积极的促进意义:第一,教材中的素材是相同的,但可以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第二,教材的知识点是确定的,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组合顺序;第三,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是剪开来观察好,还是整体感知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听课有感
上个星期听了两节校级研讨课,其中一节是李老师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个问题总是在我头脑中萦绕,不知对否,不吐不快。
本节课总体来说上得还是非常成功的,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式,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自觉地去探究新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整节课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组汇报等方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尤其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探索出三种方法,并在自我辨析中,得出其中两种都可以;从课堂结构来说,时间分配也比较合理,一直到公式探索结束是25分钟,然后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是结构紧凑;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投入教学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能够在探索中总结知识,运用知识。
但是在这节课中,教师有一个教学设计,我一直在思考,是新颖独特?还是有待商榷?教学前,教师事先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个长方体纸盒,标上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同时还用3种不同的颜色标出相对的面,并标出长、宽、高。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要求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又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用剪刀把长方体沿六个面分别剪开成六个长方形,先摆一摆,再在小组说一说,最后指名学生上黑板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先后请了三位学生上黑板摆,第一个同学把六个长方形一字排开,然后分别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第二个同学把相对的两个面(如上下)放在一起,得到(长×宽×2+长×高×2+宽×高×2);第三个同学把一组的三个面放在一起(即上+前+左),得到(长×宽+长×高+宽×高)×2;在此基础上,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在比较中发现后两种比较好。
在学生上黑板的时候,学生摆的和说的基本都还是正确的,但是,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正确的答案究竟是学生在这个动手操作中感知出来的,还是本来学生就有了整体认知,有了计算公式的答案,从而去迎合老师的设计呢?更或者是学生即使把六个面都剪开了,但是在思考表面积时头脑中仍然是围起来的想呢?如果是后两者,那么这个设计有没有必要?又或者这个设计是否无形中反而干扰了学生?把简单的问题反而复杂化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和疑问?其一,说老实话,当把长方体全部剪开,变成散开的六个长方
形后,即使是标了“上下、前后、左右面和长、宽、高”,就连我们老师也一下子难以看出各个面在原来长方体中的计算方法,就我而言还是把它在头脑中围起来再去想该怎么算。普通的学生是不是也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呢?其二,当我们把长方体剪成长方形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确实是简单,但是,在这里要用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去想各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个难度是否增加了?是否更为复杂了呢?其三,我觉得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应该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要让学生在以前所学习的二维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整体来感知三维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建立整体观念和空间观念我觉得很重要。从教材的设计意图来看,本节课要解决两个知识目标:一是对于表面积含义的理解,虽然这一点难度不大,但是也是一个重点,是学生由二维平面图形发展到三维立体图形的一个重要跨越,是学生首次接触“表面积”的概念,因此教材中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从“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让学生认识到就是要求“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即使学生已经知道了那叫做“表面积”,也还是要循序渐进地理解,最后要准确地总结出“表面积”含义。(很显然,教者只是在课始检查预习文稿时,提问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后面就直接到研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上了。我认为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最后总结概括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就是表面积方法的探索,我觉得在学生得出“就是要求出六个面的和”后,可以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呢?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完成自己的知识建构。借助长方体模型很重要,即使在后面有些实际问题的题目中,没有直观的长方体图形了,我们不是仍然提醒学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长方体来,再想想看每个面应该怎么求?如果可以这样想,那么,是不是不要剪开,而是整体感知更恰当一些呢?不知对否,仅提出来与李老师共同商榷。
第四篇:历史学科同备一堂课网络大赛教学设计_2010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
(2010年省级培训学员拟用标题格式:教学设计标题—新课程培训Ls07……)——副标题(如果教学设计呈现的是教学主题的某一方面,可用副标题注明)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注明:高中历史必修或选修中的哪一模块,或初中历史第几册)2.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单元(章节): 5.学时数:
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 2.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②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二)目标内容 1.基础性目标 2.发展性目标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的准备及课件的制作 2.其他
三、教学过程设计(可根据教学实际作灵活调整)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内容 2.活动
(二)复习旧知识
1.复习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方式 2.复习结果的期望
(三)呈现新知识
1.新知识的内容及教师活动和相应的学生活动 2.设计意图
3.教学活动结果的期望
(四)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1.“促进理解”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策略 2.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
四、完善策略
(上述教学设计是根据当地的现有条件而写出的。请进一步思考,做一些补充说明,使设计更理想,更体现自己的期望。)
1.对教学目标、方式方法的理想化思考 2.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选择的优化思考
第五篇:“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9月21日上午8时30分,我校全体数学组教师集中会议室参加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举办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本次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相关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情况介绍、现场公开课、专家点评等方式,总结、推广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做法与经验,让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活动中,江门市紫茶小学教师陈国柱和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教师梁庆锋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分别执教了一节《圆的面积》。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注重“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效果很好。听了两位教师的课,我觉得受益匪浅。梁庆锋老师另辟蹊径,利用三角形测量圆形面积的方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想法非常新颖。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刘徽的“割圆术”等,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当他们在课堂上遇到完全不懂的问题达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候,他们会对本堂课失去兴趣或者放弃对当前问题的探究。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问题使要由浅入深,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只照顾优生,而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负担,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