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5篇

时间:2019-05-14 05: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第一篇: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

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解析: 解题依据“20世纪初”“阳历年”“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B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2.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摒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解析: 材料中“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答案: D 4.(2016·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一月测)“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 依据材料中“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

答案: C 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解析: 题干的材料已经说明是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只是评论的内容反映的东西,不是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 ①④(“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是受外来侵略的影响;②③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7.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均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与题干中的诗所述特点相符,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 D 8.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A.交通工具 C.男女合校

B.社交场合 D.男女合演

解析: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答案: A 9.(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月考)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马车及木船”,材料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最为全面,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6·广东肇庆市高一下期末)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无从体现;B项属于无关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广告”,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①《红色中华》 ②《新华日报》 ③《解放日报》 ④《中央日报》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的识记。《中央日报》 是国民党控制的报刊。

答案: A 12.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解析: 根据题中“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在中国存在。这体现出中国近代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A项学习西方的渐进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13.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答案: C 14.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 C.电影

B.火车 D.电灯

解析: 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C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讯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互联网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10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6分)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4分)(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10分)(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 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8分)(2)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6分)(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6分)7

第二篇:《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精)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单元分析: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用三个课时概述了中国近现代(也就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一百六十多年中国人民社会生活所发生变化的历史。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般来说,物质生活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精神生活指文化娱乐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把以上内容分成三课,其中第一课将“衣”、“食”、“住”和风俗习惯放在一起,进行粗线条但有系统地概述。第二课将在近现代史上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的交通和通迅进行重点阐述。第三课把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这些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东西阐述其影响力。

在教材内容中,本单元的各课间存在互补性和交叉性,如第一课的“物质生活”通常指的是衣、食、住、行、用等,而第二课则把“行”单独提出来做更详细地叙述,说明本单元是把“行”作为重点介绍的。第三课“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精神层面的东西,第一课的“风俗习惯”也是精神层面的,但本单元并没有合二为一,主要是为了突出“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从教材的结构上看,各课的内容是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这三大历史转折作为内容的分段。从而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说明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变得方便、快捷和有质量。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我们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那就是要搞改革开放。这样,学习本单元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达到一定的深度。

二、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①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迅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

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谈及为例,说明

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简要分析: ① ② ③

知识与能力:从以上课标来看,第一、第二点为“了解”,第三点为“举例”和“说明”近代以来的各项变化。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探讨各项变化的因素和影响。如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是让学生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观念。

三、学生分析:

我们所面对的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认为是理所当然,认为历史是遥不可及的,不关自己事的。他们是一些十六、七岁孩子,对现代的交通、通迅和互联网的知识了解很多,说明他们的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但历史的理性思维则较差。

四、教学建议:

1、2、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的重难点:

第一课时,重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生活。难点: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因素。

第二课时,重点:交通工具等发展变化的表现。难点: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基础上,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3、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多采用历史图表和历史图片,增强直观效果,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

第二课建议采用历史活动课的形式,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探究问题等能力。

五、说明:

第一课时《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参中认为的教学重点是: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本人认为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比较熟悉,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因此就将教学的重点放在1840——1949年这段时期,加上学生对断发易服和禁止缠足这些内容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感兴趣。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的角度来考虑,就此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教材中第二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重点叙述了近代以来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第三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讲述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在近现代的演变。现在的高中生对以上的内容在阅读和理解都应该没有问题。因此,本人就大胆建议,将这两课时的内容结合《历史探究活动一》,来一个三合一,成为一节历史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的能力。以此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历史学习兴趣。

六、个人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的导入:

矛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问题一: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 问题二:结合你的预习所知,吴老太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

问题三:从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什么问题?

(其余略)

第二课时:历史活动课安排:

1、在第七周布置好活动的任务,分好小组(可自由组合),确定组长。

2、布置好小组的探究主题(也可自主选题),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准备资料。

3、在上课前一天,学生将活动的成果(可以是WORD文档、POWERPOINT、FLASH作品)交结教师验收,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4、历史活动课上,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演示。

5、教师评价小结。

七、单元小结: 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第一个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次大的变化发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大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但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八、资料:

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而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难以想象,如果中国女子没有缠足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武则天与太平公主?

云南六一村——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在100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其最主要的标准并不是拥有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小不小,“三寸金莲”就是对当时妇女审美的一种评断。在清代服饰收藏鉴赏家何志华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双双做工精美,已经绝迹的“三寸金莲”,这些“金莲”的大部分比记者的手掌还要小。缠足——这种虽与吸食鸦片、男子留辫子齐名的陋俗曾被列为近代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可耻或最野蛮的三桩丑事,而男权社会崇拜小脚的畸形风尚却在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痛苦挣扎中千年不衰。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却得到了一张非常奇怪的地图。上面印有“六一村”三个大字,它指引我从昆明向南出发,经过玉溪市,到了通海县的一个小村庄———六一村。这里至今仍生活着300多位缠足的老太太,她们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

眼前,在这座乡村城堡迷宫式的老屋和巷道里,随处可见缠足的老太太。这些老太太们都是在“天足运动”呼声最高的时候,开始偷偷缠足。又在缠足已成为彻头彻尾的陋习时,超现实地塑造着她们的纤纤玉足,并向历史伸出了她们挑战似的“三寸金莲”。我曾精确地推算过十几位老人的缠足历程,如现年62岁的周秀英,于1946年缠足,1954年放足;现年65岁的海桂珍于1943年缠足,1956年放足;现年63岁的李翠芬于1943年缠足,1950年放足,1951年再缠,1958年解缠。其他如现年70岁左右的小脚女人,也是在共和国成立前后,缠缠放放,放放缠缠,成为名符其实的“解放脚”。现年八九十岁的老太太,也曾放过足,但终因无法复原,只得缠至如今。

你可曾想过“金莲”的真实面目

这样的“脚”是怎样缠成的呢?吴杨氏老太太告诉我,为了让她的脚形瘦削狭窄,使脚心凹陷深入,使脚背弯弓隆起,使脚缩短减小。她母亲用织布机上的“射通”,横垫在她的脚腰下,让脚腰凸起。然后,裹扎起来,逼她走路。慢慢的,脚腰被“射通”凸断了。她因此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走路。虽然脚腰折断了,但她的脚仍然臃肿难看。她母亲又念叨:你这双男人脚,怎么还不烂?她奶奶也说:难烂了,该使用法子了。于是,她母亲在她奶奶的指导下,找来半个瓷碗,砸成碎片,放在她的脚底、脚腰、脚面上,再用缠足布包裹起来,套上小鞋,让她下地行动。她的脚被划破了,血迹从缠足布中渗透出来,变黑,发腥,发臭。她疼得脸色苍白,精神恍惚,体重大减。她毛骨悚然地捏着自己变形的脚,看着苍蝇一群一群向她扑来。她的眼眶红肿得透不进一点亮光,她的内心已是一片漆黑。她奶奶又拄着拐杖,走到墙下,从老墙的缝隙里,捉来几十只黑色的虫子,把它们活生生地裹缠在她血肉模糊的小脚里。开始时,她感到小虫子在里边乱钻乱咬。后来,小虫子全死了,化成一种刺激性很强的东西,与瓷片、血肉混合在一起,发出刺鼻的恶臭。过了几天,她母亲为她解开缠足布,惊喜地说:化脓了,只是脓血不大。她奶奶说:不烂不小,越烂越好。母亲又把她的脚缠裹起来,安慰她说:快了,快了,脓血流干后就不疼了。从此,她母亲每天用白棉纸为她抹一次脓血。每次,她都是捂住鼻子,她害怕那种让人晕眩的气味。当然,她也不看一眼,她知道,那已不是自己原来的脚了。

喜鞋:新娘子穿的,通长是黄色或红色,又称喜靴、上厅鞋、踏堂鞋。

死刑吓不住 崇拜“金莲”是时尚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妇女缠足风气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最为流行。清朝统治者本来反对汉族女子缠足,康熙三年,皇帝曾经下诏禁止,违者拿其父母家长问罪。可是风俗一时不容易挽回,最后闹得康熙皇帝的禁令仅颁布了四年就被迫撤销了。

不仅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东施效颦。顺治皇帝曾下达“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的禁令,都难达到目的。直到乾隆皇帝屡次下旨严禁,才刹了些旗人女子缠脚的风气。格格们无可奈何,只得穿上底部类似金莲形状的木屐充充门面。眼见皇帝拿平民百姓的缠足没办法,小脚狂们自是欣喜,奔走相告,还演生出缠小脚是汉人“男降女不降”的说法,于是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女子的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

丧鞋:丧事或守丧时穿的,全鞋为白色,鞋面不绣花。

骨科专家说小脚 缠足挛缩软组织

民间谚语说得十分形象:“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三寸金莲”名字虽雅,但却是女孩子以健康为代价用血泪换来的。缠足开始的年龄,各地不同,天津大概从4、5岁开始,耗时3、4年,到7、8岁初具模样。据介绍,当时的女子,从还是孩子时开始就以热水烫脚,趁着脚还温热,将脚拇趾外的四个脚趾向脚底弯曲,紧贴脚底,并在脚下趾间涂上明矾,时间一长,脚缠得弓弯短小,使脚底凹陷,脚背隆起,脚的长度会被缩短。

雨鞋:在下雨天穿用,鞋跟不高,皮底或木头底,帮为布制的,上面敷上桐油以免受潮。

你信吗?男人也缠脚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三寸金莲”似乎是古时女子的“专利”,如果说男子也有缠足,肯定被视为天大的笑话。一个大老爷们,拥有一双纤纤细细的“三寸金莲”,想象大老爷们魁梧的身材配上一双尖尖的小脚,走起路来那种“婀娜多姿”的形态,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说起来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有“大老爷们”缠小脚的,这不但在小说当中有描写,而且在零零散散的各种史料当中也不乏记载。

清代章回小说《镜花缘》写男子林之洋来到女儿国,被国王看中,封为王妃,命宫女为他缠小脚。作者李汝珍把缠足过程描写得活灵活现——先用明矾涂在脚缝,五个脚指紧靠一起,脚面用力弯成弓状,然后用白绫缠裹,缠上两层,用针线密缝,一面狠缠,一面密缝,缠完后,脚如炭火炙烧,疼痛难挨,随后日子还要他人搀扶走动,以活络筋骨,如此日复一日紧紧缠裹,并用药水熏洗,不到半月,脚面弯曲,折作四段,十趾腐烂,鲜血淋漓。久而久之,腐烂的血肉变成脓水,流尽后只剩几根枯骨。遭受此等大罪,“林王妃”如有先见之明的话,说死也不会来到女儿国的了。虽然《镜花缘》的表述让人不寒而栗,但确实是对缠脚入木三分的描写。

睡鞋:为避免裹脚布在睡觉时松开,睡觉时需另穿睡鞋。

小说当中是这样,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男人缠脚呢?答案是肯定的。据何志华先生介绍,在乾隆年间的《清代声色志》记载,乾隆末年,有个叫胡幺四的扮演女角色的演员,自小时候学艺起,就把自己的脚缠成小脚,只是为了在演戏时让自己更像女人。其实早在明代,就已经有了男人缠脚的记录。明成化年间,有一个名叫桑冲的男子,为了方便自己更好地玩弄女性,他不但学习了女活儿,还把自己的脚也缠成小脚,扮成女人以教人学习手工活为名,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结果东窗事发,被送到官府凌迟处死。像这样的记录还有很多散在各种各样的史料当中,有的是传说,有的却是确有其事。

第三篇: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复习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复习

专题构成

所谓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个方面,一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意味着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初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16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解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探究其原因,进而理解这些变迁是适应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中愈加突出强调以“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摘自《河北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学科说明》)

考点罗列

张謇兴办实业及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轮船、火车、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

电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及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就业制度的变化,就业观念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爱迪生电器的发明,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考点详解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综述

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它反映在政治上,是一系列政治变革的此伏彼起;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人们在外来的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也受到猛烈冲击,发生了相应的变迁。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中国社会内部新兴的进步力量,为振兴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做出的努力;二是来自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其中,旧与新、中与西的冲突、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复杂多样的景象。

考点1:张謇兴办实业及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历史背景:张骞,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马关条约》后,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开矿山,利用廉价的中国原料和人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骞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就必须发展本国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发展缩影:张骞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华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过一步发展;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大生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深度理解: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考点2:轮船、火车、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

新式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深远巨大,而近代中国社会在这两方面的变化尤以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最具代表性。新式交通工具:①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社会相继传入中国,一方面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学科内综合:

①中国史: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通车,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②世界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试车成功。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

深度理解: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追根溯源,这西方工业革命作用于中国的结果。娱乐方式: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1896年电影在法国诞生,次年就传入上海。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发展渐趋成熟。)

考点3:电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众传媒不仅在历次政治变革中肩负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申报》和商务印书馆在这方面可谓别具特色。

新式通讯工具: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1882年,上海开办近代中国第一家电话局。)

文化1872年,上海创办《申报》是近代最著名的[注意:不是“最早的”。];1897年,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考点4: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辛亥革命后,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人们开始对许多不合理的风俗习惯进行变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要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链接]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各种生活陋习卷土重来,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批判旧道德、旧礼俗,提倡新道德、新风尚,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强调]传统的习俗因传统势力强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比如缠足的陋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废除。

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知识综述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因此中国现代史关注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众多的发生父辈和我们自己身边的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就业制度和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考点1: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及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二个阶段来掌握,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二是改革开放后到我们生活的今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对比:略

考点2:就业制度的变化,就业观念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发生变化,“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考点3: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保、医保改革正在进行中。考点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报纸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联系上文《申报》相关知识);影视是音像媒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在近现代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联系照相、电影等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即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应用的层面上讲,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前两类属于传统媒介,各自都有较长时间的发展轨迹,后一类是现代社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媒介类型。

我国政府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日益深入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三、世界史: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

考点1:“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影响:火车的发明促进了路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 “铁路时代”。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考点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工业很快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

1903年,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试验。他们制造出一架名为“飞行者1号”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考点3:爱迪生电器的发明,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他在一生中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主要发明:电灯、电话机、电车、电报机、电影机、电压表、留声机、蓄电池等。电灯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历史地位: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世界变得更加光明灿烂,人们称赞他是“打开电灯时代的领袖”。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推广和运用,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外,与之相应的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变化,看电影、听留声机播音、欣赏爵士乐„„成为时尚,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情感态度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性,所以应当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社会进步改变人类生活也让我们认识到物质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关系,培养与时俱进、富有竞争精神的积极人生观。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归纳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9世纪30年代 《中国丛报》(英文月刊)在广州出版

1833年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在广州创办

鸦片战争后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欧式洋房、轮船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维新派《时务报》,革命派《民报》

19世纪60年代 《万国公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丹麦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1872年 《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上海创办

19世纪80年代 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0”号机车投入运行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19世纪末 电影传到中国

20世纪前期 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中央日报》 20世纪初 汽车、有轨电车开始出现在大城市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辛亥革命前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受欢迎

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

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新节日

五四运动时期 《新青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

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出现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民航拉开序幕

1931年 诞生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5年 《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 宝成、兰新铁路建成建起汽车制造厂和公路网,有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自行车大国”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管理,发展较快

党报《人民日报》,党刊《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

20世纪50-70年代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20世纪50年代 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花布袄

1958年 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研制成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文革时期 军装、军帽,蓝、黑、灰、绿色为主

改革开放后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20世纪90年代末 高速列车在广深铁路奔驰

20世纪90年代后 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第四媒介)

2003年 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运营

第五篇:【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5·福州高一期末测试)有关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②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 ③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的习俗 ④吃西餐是受西方侵略的影响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图片显示的是买办和洋老板在吃西餐。吃西餐是西方的饮食风俗,可判断②③正确;西餐的出现与西方的经济侵略密切相关,说明④正确;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也符合史实。

答案:A 2.自19世纪60年代开埠以来,汉口城内的建筑呈现出西方低层联排式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并存局面。这体现了()A.西方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B.汉口的对外开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C.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西文化呈现融合趋势

解析:由材料中的“西方低层联排式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并存局面”可得出答案。答案:D 3.“在描写那个时代(20世纪20年代)生活的电视剧《橘子红了》里面,乡下的秀禾还穿着传统宽衣大袖的袄裙,上海的嫣红已经是一袭及地的西式连衣长裙了。此时的着装可谓是毫无规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为主流 B.东西文明激烈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异常艰难 D.女性服饰传统与现代并存,城乡差别大

解析:“乡下的秀禾还穿着传统宽衣大袖的袄裙,上海的嫣红已经是一袭及地的西式连衣长裙了。此时的着装可谓是毫无规矩”表明当时中国女性服饰多样化并存,城乡差别大。追求时尚成为主流从材料中不能反映,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西服饰难以共存、尊孔复古盛行说法明显有误,故排除B、C两项。答案为D项,答案:D 4.(2015·扬州中学高一期末考试)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活照片。据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长袍马褂曾是中国男子的传统服饰 B.中山装综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 C.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D.反映了溥仪政治观念的变化历程

解析:由图1溥仪身穿长袍马褂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说法正确;C项的表述符合三幅图片的发展历程。D项“政治观念的变化历程”由图片中无法得知。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5.著名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曾说过,女人穿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这说明近代女子穿旗袍()A.体现了女权主义色彩 B.是一场服饰根本革命 C.隐藏了效忠满清思想 D.是民国教育改革的结果

解析:A项由材料中的“蓄意要模仿男子”可得出。B项错在“根本”的表述上,旗袍是传统服饰改良的结果。C项与题中材料不相符合。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A 6.辛亥革命后,“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主要反映出()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 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 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主要在大城市中表现明显,传统风俗习惯在农村坚如磐石地沿袭下来,故A、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于无关;题干描述的婚俗中西合璧,恰恰说明中国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答案为B项。

答案:B 7.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这主要表明()A.妇女较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男尊女卑观念不复存在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民国初期妇女到各个行业工作,表明当时妇女较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故答案为A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能从材料反映出来,故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当时史实。

答案:A 8.(2015·合肥一中高一期中考试)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体现了()A.科学民主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解析:据材料中的“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可知,这体现的是一种由等级观念到平等观念的过渡,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9.下面三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主流服饰。造成这种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选D项。答案:D 10.“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租界内外的中国居民最初以为以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一时“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寝久人们渐悟电灯的优越,遂争相使用电灯照明,“戏园、酒馆、烟室、茗寮,更无不皎洁当空,清光璀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说法错误()A.所述史实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自然科学技术逐渐改变人类日常生活 C.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文化娱乐活动众多 D.工业文明成果逐渐嫁接到农业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电灯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A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材料相符。

答案:A 11.(2015·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期中考试)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所未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俱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解析:由材料信息“素所未见”“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可推断A、B两项错误;从“喜色”“喝彩”可推断出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项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C 12.(2015·成都七中高一期末考试)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右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外国控制并垄断了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近代化水运交通处于起步阶段 C.洋务企业在列强的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着中国社会发展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洋务派所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西方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A项说法错误;B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由“1934年”可排除C项;D项正确。

答案:D 13.近代有大量竹枝词对西方新事物进行了赞叹,如“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渡)重洋。顷刻音书东海来,机关错讶有神仙”。该材料反映的是()A.电报传输 C.电话传输

B.无线电传输 D.因特网传输

解析:电报不能传播声音,与材料中“音书”不符,A项排除;无线电传输主要是靠电波,与材料中“一线长”不符,B项排除;因特网是现代新事物,与材料中“近代”不符,D项排除。

答案:C 14.(2015·浙江嘉兴一中高一月考)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能作为1920年事件的是()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进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A项发生于1927年、B项发生于1871年、C项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20年”不符。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与题目中的时间相符,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15.(2015·南昌高一期末)近代中国,“洋—”族词成了当时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大家族,如:“洋伞”“洋油”“洋火”“洋布”“洋钉”“洋房”等等。“洋—”族词的产生以及使用与它们所指事物的出现、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后来这些“洋—”族词语在老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民族危机面前国人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B.新中国成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 C.国民政府规定不准使用“洋—”族词语 D.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近代中国,“洋—”族词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洋—”族词日益退出人们的生活。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16.中国第一个拥有手机的用户叫徐峰,如今是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他回忆道:“1987年11月2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成为中国第一个手机用户。虽然购买模拟手机花费了2万元,入网费6000元,但是手机解决了我进行贸易洽谈的急需,帮助我成为市场经济第一批受益者,”由此手机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为大众消费品,其主要历史意义是()A.是中国通信事业的重大突破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有利于地球村的构建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中国第一个手机用户的诞生,手机与以前的电话相比很显然是通信事业的重大突破。其他选项虽有些道理,但不符合“主要历史意义”,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17.(2015·淄博一中高一月考)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实际上指的是()A.报纸 C.账单

B.书籍 D.信件

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见闻历历备于此”“买一纸”可得知是报纸。由“买一纸”可排除B、D两项;“见闻历历”可排除C项。

答案:A 18.1882年康有为到上海,第一次接触到《万国公报》,第二年开始订阅,成为该报的热心读者。经过对这些书刊的潜心攻读,他的思想遂“日新大进”。后来他在万木草堂又把《西国近事汇编》《万国公报》作为弟子的自学材料。(注:《万国公报》,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早期为周刊,主办人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由此可见()A.西方报刊是康有为成为维新变法领导人的主要因素 B.西方报刊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工具 C.康有为利用西方报刊推进百日维新 D.西方报刊对康有为思想的转变有相当的影响

解析:概括提炼材料中“《万国公报》”“思想遂‘日新大进’”“在万木草堂又把„„《万国公报》作为弟子的自学材料”等可得出答案为D项。A、B、C三项过于夸大了西方报刊的作用,故排除。

答案:D 19.(2015·浙江金华一中高一模拟)民国成立后,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去购买一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实现了专门分工的报刊。那么下列属于这类报刊的是()A.《戏报》 C.《强学报》

B.《民报》 D.《时务报》

解析:B项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C、D两项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三者均与趣味性不相符;《戏报》是娱乐性的专门报刊,因此A项正确。

答案:A 20.1896年6月29日《申报》广告栏发布“徐园告白”:“本园于二十日起,夜至十二点钟止,内设文虎清曲童串戏法西洋影戏,以供游人随意赏玩„„马车可直抵园门,维冀诸君踏月来游,游资仍照旧。”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文化娱乐已经全面西化 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C.“西洋影戏”声情并茂 D.徐园文化活动商业色彩淡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辨识能力。材料显示清末上海徐园的夜生活包括三项娱乐生活:猜灯谜、看电影和变戏法,表明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当时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多种形式,传统活动仍占一定地位,A项错;当时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C项错;“游资仍照旧”,说明这是商业活动,D项错。

答案:B 21.抗日战争时期,进步电影工作者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以及《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上述材料说明()A.当时政府把电影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 B.电影事业是鼓舞中华民族抗战的有力武器 C.电影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D.电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解析:由材料中影片表现了军民英勇抗战等内容可得出答案为B项。其他选项均夸大了电影的作用,故排除。

答案:B 22.(2015·启东中学高一月考)1983年春晚,主持人刘晓庆在晚会上穿的两套衣服被仿制成“晓庆衫”在全国各地热卖;1984年春晚中的《吃面条》使小品成为春晚的“必备菜”;最近几年“西单女孩”“旭日阳刚”“大衣哥”等一批“草根明星”给荧屏带来了亮色,春晚中整点报时、贺电,甚至小品道具等广告形式时常出现。由此可见,春晚在一定程度上()①反映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②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流行文化 ③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④反映了电视艺术不断贴近社会生活的趋势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解题干中有关春晚的案例。从大牌明星“刘晓庆”到“草根明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解放,①正确;从“晓庆衫”热卖到小品成为春晚的“必备菜”,说明春晚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流行文化,②正确;题干案例总体反映了电视艺术不断贴近社会生活的趋势,但没有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④正确,③错误。

答案:D 23.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总书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人们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目睹了这一盛况。这主要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功能是()

A.知识普及 C.艺术欣赏

B.卫生保健 D.实时新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视媒体功能的辨析。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传播,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实时新闻功能。

答案:D 24.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往德国:“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其意义是()A.开创中国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模式 B.从此互联网迅速普及全国

C.互联网成为我国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揭开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解析:A、B、C三项对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意义的表述过于夸大,故排除。D项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25.2010年11月,即时通信软件“QQ”与360安全卫士展开了一场铺天盖地的网络大战,亿万网民纷纷参与,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思考。对此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B.国家应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 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网民应该集体抵制交战双方

解析:不论你支持网络大战的哪一方,可能都有自己的理由,但集体抵制交战双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9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4分,共计50分)26.(2015·常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球在太阳的周围,一刻不停的,遵了那个椭圆的轨道,在那里走,并不是有一个起点非拿他当做一年的元旦不可的,也并没有一个终点非拿他当做一年的除夕不可的„„无论元旦是任意选定的,或是天然注定的,总而言之,没有可贺的情节„„“恭贺新禧”不过是社会上一种习惯,随俗贺贺,原没有什么害处;不过费了精神做这样没意义的事情,似乎也大可不必。所以我的意思:我们很可废去这贺年的礼节。但是一年之中,没有一次写帖子恭贺,见了面说“恭喜”,大家热闹热闹的机会,人生也太索然寡味了。所以我想废了那无意义的恭贺,去找一樁有意义的恭贺来代。„„其中最该恭贺最该纪念的日子,我以为就是十月十日。„„这一天实在可以算得我们国民更生的日子,或是做人的生日。

——陈大齐《“恭贺新禧”》(1919年)材料二 除夕歌,歌除夕,几人嬉笑几人泣。富人乐洋洋,吃肉穿绸不费力。穷人昼夜忙,屋漏被破无衣食。长夜孤灯愁断肠,团圆恩爱甜如蜜。满地干戈血肉飞,孤儿寡妇无人恤。烛酒香花供灶神,灶神哪为人出力。磕头放炮接财神,财神不管年关急。年关急,将奈何;自我有身便有他。

——陈独秀《丁巳(1917年)除夕歌》

材料三 我写到这里,忽然听见外面有放砲(炮)的声音„„然则此刻的放砲,大约是“已未新正”的先声。我想写“已未”(1919年)两个字,也不要紧;但愿“中华民国八年”六个字不要删除,才好。

——钱玄同《通信·渡河与引路》(1918年)材料四 “过年”被新青年看作是与垂辫、缠足、吸鸦片烟、磕头、打拱、请安等“国粹”是一家眷属的旧物,理应遭到掊击和废除。„„“过年”虽然是一个日常生活小问题,实际所连带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民俗大传统,是属于文化肌体最坚韧的部分,“过年”作为这个文化基层的一个触角,不但与整个肌体质量相等,而且更体现着文化肌体的神经敏感性。启蒙者所倡扬的思想革命力图从改变习俗入手固然是找到了问题症结,但同时也等于是遭遇到了巨大的困境。

——王桂妹《启蒙之剑与习俗之饼》

请问答:

(1)材料一中关于“过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材料中“这贺年的礼节”的依据是什么?他是从什么角度确定“最该恭贺最该纪念的日子”的?(3分)(2)材料二中反映了陈独秀的哪些思想?(4分)(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新青年”要求废除“过年”的原因。废除“过年”的主张为什么“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12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第(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很可废去这贺年的礼节”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是社会上一种习惯”作答;第三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国民更生的日子,或是做人的生日”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穷人„„无衣食„„灶神哪为人出力”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但愿‘中华民国八年’六个字不要删除”、材料四中的信息“‘过年’被新青年看作是„„旧物”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实际所连带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民俗大传统,是属于文化肌体最坚韧的部分”作答;第三小问为开放型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观点:废除。(1分)依据:习俗。(1分)角度:辛亥革命。(1分)(2)体恤百姓;破坏偶像(反对迷信)。(4分)(3)原因:“过年”被认为是封建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先进分子从改变习俗入手倡导思想革命。(4分)原因:“过年”不是陋习;具有坚韧性和敏感性。(4分)看待:一概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去伪存真。(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抱着一种复杂且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美食传统,当看到西方人吃着半生不熟的牛排、带着腥膻味的牛奶乳酪,喝着冰冷还要加冰的饮料,手持杀气腾腾的刀叉时,一种蔑视的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上饮食本身的固有惯性,国人在对待西式饮食的态度上,表现出的是鄙视与排斥;另一方面,当看到西方人体格比我们强壮时,又不禁把它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强权政治联系起来,认为就如西方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胜过我们一样,饮食方面一定也有胜过我们的地方。因此,也有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强壮国人的体格、振奋国人的精神,以达到与西方人并驾齐驱的目的。

材料二 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外国邮政始传入我国,邮局自设于我国口岸。同治五年(1866年)驻京各国公使邮件改由总税务司署管理传递,此为我国自办邮政之始。光绪二年(1876年)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奏请钦设邮政。光绪四年(1878年),北京设送信官局,开始发行邮票,并收寄普通人之信件,但仍归税务司管。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之洞疏请举办国家邮政,次年3月20日获皇帝谕允,此日即成为中国邮政纪念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0日正式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我国邮政事业才独立发展。

材料三 互联网自1994年正式被接入中国,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在中国完全普及。很多人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了。有人戏称:“众里寻她千百度,有了‘百度’,就不愁找不到那个‘她’了。”

——据相关材料整理(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7分)(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趋势如何。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近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和邮政事业的发展具有的时代特征并说明理由。(5分)(3)据材料三说明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互联网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国近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和邮政事业的发展有何区别。(5分)解析:第(1)问,要对材料中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方可得出中西文化碰撞这一结论。第(2)问,“趋势”就是其发展轨迹,据材料归纳即可;对“时代特征”的概括和说明要考虑当时所处的时代以及饮食变化和邮政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问,首先可从其所处的时代去考虑,然后分析因为时代的不同造成性质上的不同。

答案:(1)现象:鸦片战争之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1分)看待:这种现象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国人不断追求自强而作出努力;饮食只是一种文化,无优劣之分,无需与政治、军事等联系起来;各国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必完全盲目效仿,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6分)(2)趋势:从外国包办到自主承办和独立发展。(2分)时代特征: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1分)理由:中国饮食结构和近代邮政事业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而出现变化和发展的,不是其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2分)(3)影响: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1分)区别:从时间上来看,互联网传入中国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从性质上来看,对于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完全是中国自身的需要,它是中国现代通讯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4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3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3分)(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4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第(1)问,报业的发展反映了清末中国的内外危机;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直接概括即可;第(3)问,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联系考查;第(4)问,要依据前三问的问题概括归纳。

答案:(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2分)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2分)(2)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3分)(3)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3分)(4)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4分)

下载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模块核心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历史条件: ①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

    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1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8分米和65......

    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污涩(sè) 一缕(lǚ) 嗔怪(chēng) 妄下断语(wànɡ) ....B.叮嘱(zh......

    高中历史一年级第一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A卷 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领导了......

    XX一轮简约版教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XX一轮简约版教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衣着:长袍马褂......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1分) 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7分) 嗔()怒聒()噪面面厮觑()谮()害 麾()军腆()着肚子啐() 在脸上避 huì()绾()着头发星xiù()攥()......

    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的实际运用1 、“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边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A. 请做好准备 B. 请把电视机关上C .小说不要带来。 D 、请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