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05: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4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5日在新巴尔虎左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人民政府旗长 吴海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新左旗经受考验、克难奋进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旗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壮大县域经济的一系列措施,积极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成功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4亿元,同比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4亿元,同比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亿元,同比下降3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12.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亿元,同比下降24%。地方财政总支出完成8.7亿元,同比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980元和14310元,同比增长7.8%和14.8%。

资源开发步伐加快。统筹生态保护、区域合作和优势产业发展等因素,工业园区重新选址,更名为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并达成市旗共建协议,产业布局有序拉开。五一牧场煤田和嵯北煤田总体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评审,华能铁南矿煤炭项目列入国家煤炭开发十二五规划补充目录,投资11.7亿元,实施12项重点工业项目。石油产量保持5万吨,风力发电总量同比增长41%,达到7200万千瓦时。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列入全市重点工作,额布都格口岸通过国家卫生检疫核心能力验收,2014年对公众临时开放获得国家批复,原油进口实现破题。

畜牧业保持健康发展。建设固定棚圈307座,发放移动棚圈610座,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提高。新增水源井79眼。新建人工草地4万亩、饲草储备库11座,全旗储备过冬饲草47.7万吨。调整加强牲畜防疫队伍,疫病防控网络有效覆盖。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80万只肉羊深加工生产线投入运营,设立33家生鲜乳收购站,新增牧业机械557台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37.5万头只,出栏55.5万头只,乳、肉产量稳步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综合治理沙地85.5万亩,生态移民166户441人。落实草畜平衡1377.8万亩、禁牧750万亩、休牧50万亩、划区轮牧60万亩。严厉打击乱挖野生药材、非法采砂等违法活动,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查处违法人员800多人次,捣毁非法收购野生药材窝点8处,清理整顿采砂采石经营网点,办结非法采砂案件4起,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活动呈下降趋势。新左旗被评为“全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嵯岗镇和乌布尔宝力格苏木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新宝力格苏木和吉布胡郎图苏木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

城乡公共服务延伸覆盖。阿木古郎镇镇区供热、饮水、卫生等条件大幅改善,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3.6万平方米,新建自来水工程投入使用,主干街道路灯、中心广场完成亮化改造,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镇管理逐步规范,新增城镇住房面积18.5万平方米。城镇产业快速发展,新增非公经济实体624家。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建4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800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风光互补通电工程,解决837户牧民家庭用电难题;新增通村公路70公里,解决6个嘎查牧民出行难题;安装6000套户户通接收设备,地方自办电视节目实现全覆盖。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民生支出5.6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64%。发放各类惠牧补助补贴1.2亿元,发放社会保险基金1.1亿元。城乡低保年人均补助分别提高到5160元和2800元,分别提高16%和12%,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974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627套,低收入牧民家庭享受燃煤补助,80岁以上贫困老龄人享受高龄津贴,环卫工人等艰苦行业低收入群众待遇提高。新增城镇就业810人。扶持21个贫困嘎查,脱贫151户604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三所学校通过自治区标准化学校验收。新宝力格苏木、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幼儿园投入使用,嵯岗幼儿园晋升市级示范园。阿一中被评为“全国蒙语授课中小学双语实验改革先进学校”。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无偿托管旗医院,门急诊总量同比增长30%,120院前急救正式运行,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首次在北京举办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巴尔虎民族文化节目广受赞誉,文化和旅游品牌美誉度双提升;成功举办第八届巴尔虎文化艺术节;乌兰牧骑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晋升国家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旅游收入3.08亿元,分别增长6%和24.3%。

全力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去年,新左旗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雪灾,融雪性水灾,洪涝等自然灾害。面对接连的雪情、汛情,我们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恢复生产工作有力、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灾情损失。扎实开展信访工作,驻海批发站、土产公司,农民工讨薪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针对嵯岗牧场问题,采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新一轮草牧场流转,引导企业扩大规模等综合措施,实现嵯岗牧场地区发展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认真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自觉接受旗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旗人大代表建议276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项具体要求,狠抓作风转变,全旗三公经费下降20%,公务用车专项整治和办公用房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公正司法水平逐步提高。深入推进“平安新左旗”建设,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信访总量呈现下降态势,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管边控边能力进一步提升。全旗民族团结、边境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旗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旗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政府,向全旗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为新左旗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小,发展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畜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较多;工业经济受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影响短期提速困难;非公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动力;城乡统筹发展任务繁重;自然灾害延续性影响和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使牧民增收和民生改善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存在“四风”问题,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抓落实和破解难题的能力需要增强。对此,我们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工作

今年,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入实施,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宏观经济复杂严峻的形势没有改变。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当前的形势,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立足我旗的优势和特色,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和发展来势,在化解下行压力中坚定信心、尊重规律、因势利导、主动作为,在具体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理顺重大关系,把握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站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议和旗委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投资和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资源开发转化进程,培育壮大非公经济,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努力开创“美丽富强,文明幸福新左旗”的新局面。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达到35.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7%,完成1.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达到2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达到5.9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19778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到15884元。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确保经济稳步增长。解决新左旗当前主要矛盾,核心就是抓好经济建设。在经济基础薄弱、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形成工作主线,凝聚攻坚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一要抓重点。存量经济重点要实现本地肉类加工企业加工20万只肉羊,保持石油开采5万吨,风力发电稳中有升,引进旅游龙头企业进驻的目标。增量经济重点要确保白音查干煤矿、罕达盖鑫岳铁铜矿正式生产,额布都格口岸过货原油20万吨左右,同时抓好生态、城镇、交通、电力、民生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二要抓投资。要力争完成全年的投资任务,我们年初已经基本确定了15.3亿元的投资项目,但与今年的预期指标仍有一定差距。在全年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千方百计争跑项目、抓好招商引资,不断增加投资总量。

三要抓项目。全年安排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4项,其中:工业类4项,城市建设类2项,基础设施类3项,农林水利类1项,商贸社会事业和民生类4项。大项目欠缺是制约我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在确保以上项目有序建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再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

四要抓调度。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的日常调度,落实好旗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解决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有序推进各类项目,确保存量经济稳中有升,增量经济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大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新左旗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逐步引导牧民群众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稳步提高牧民群众收入。今年重点要加强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提升饲草保障能力。在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抓好人工种草和进口饲草两个增草渠道,利用南部退耕地种植牧草10万亩,建设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配套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推进从蒙古国进口饲草常态化工作。提高机械化打储草比重,补贴购置打草机械160台套以上。健全旗、苏木镇、嘎查三级饲草储备体系,探索建立饲草交易平台,完善饲草存储机制,新建饲草储备库10座。

二要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协调金融机构,放宽各类涉牧贷款的门槛,引导牧民群众加强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各类棚圈500座以上,新建水源井80眼以上,建设围栏130万亩。科学整合涉牧项目,以苏木镇为主导,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

三要提高产业化水平。支持肉类加工企业增加产量,引导企业合作,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鼓励乳品企业技改升级,支持企业建设奶源基地,继续规范生鲜乳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奶牛养殖业发展。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以“乳、肉、草”为主要内容的畜产品原料基地。创建地方特色的畜产品品牌。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

四要抓好组织化经营。大力发展合作社、养殖基地、牧民家庭牧场,提升中小户和散养户的组织化程度,完善牧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探索推广肉羊短期补饲养殖方式,新建5个肉羊养殖示范基地,育肥肉羊2万只以上。新增畜牧业动力机械400台套以上。

五要完善配套服务。优化畜群结构,新增呼伦贝尔种公羊扩繁场3处,牛冷配改良1万头以上,保质保量完成牲畜防疫工作。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推广牧草裹包青贮、日光采暖节能暖棚、移动棚圈等实用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完成牧户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牧民群众的基本信息,根据牧民群众实际需求提供服务。

(三)科学规划园区建设,构建多元支撑的工业格局。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富民强旗的目标,要加快走资源开发的道路。今年,要实现煤炭、石油、多金属、风电四个产业共同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格局。

一要推进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建设。启动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建设资源开发平台。适时启动阿木古郎食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园的服务功能,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围绕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产业定位,加强与盛虹、阜丰、枣庄等企业的对接,积极争取市级重点项目进驻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有针对性的承接产业转移。

二要实现多元支撑。煤炭资源开发,要服务好白音查干煤矿改扩建项目,尽早实现生产,协助企业办理“探转采”手续。加快推进白音查干—莫达木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满足矿区电力需求。石油资源开发,要调度好大庆石油勘探及接续性开发项目,努力提高石油产能。多金属开发,要大力推进罕达盖鑫岳铁铜矿项目续建工程,尽快办结采矿证,年内启动生产。风电开发要保持发电总量。

三要增强发展后劲。建设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要立足五一煤田,编制完成阜丰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可研报告,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支持盛虹集团争取资源配置,达成项目合作事宜,推动年产200万吨煤制聚酯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山东枣庄1000万吨褐煤提质项目、广东圣山300万吨煤制油项目前期工作,年底达到开工条件。盯紧五一牧场煤田、诺门罕煤田、嵯北煤田总体规划审批,及时启动编制呼和诺尔煤田总体规划。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积极与风电企业对接,跟进调度国华二期、华能一期两个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提升非煤资源开发空间,推进33处多金属矿的探矿勘查工作,实施吉布胡郎图苏木地热资源和新宝力格苏木膨润土资源勘查。

(四)以旅游和口岸经济为重点,加快服务业发展。新左旗旅游产业和口岸经济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完全有条件借助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新发展。同时,这也是为各类人才、社会资本敞开的大门,只要抢抓机遇、看准市场、尽快融入,就会实现产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一要创新发展旅游业。尽快编制完成全旗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整合旅游资源,建立共享开放的旅游发展平台,统一规划旅游项目,统一策划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升级全旗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资源。继续强化旗乌兰牧骑队伍建设,演绎精品文艺节目,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多层次开发客源市场。积极发展牧户游和境外游项目。完善甘珠尔庙景区、诺门罕战役遗址景区、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功能。建设民族用品加工厂,制作销售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二要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推进额布都格口岸常年开放,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实施口岸货物监管场所续建工程,启动口岸界河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落实7天工作日制度,提供便利通关条件,扩大口岸过货原油总量,围绕原油过货建设口岸物流基地,适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配套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加强与蒙古国毗邻地区的交流合作,谋划以农牧、旅游、物流为重点的跨境合作项目。

三要服务好非公经济。指导旗内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引进新的金融机构,扶持发展小额担保贷款公司,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全面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加强人才培养,做好高校毕业生、牧民子女、待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主动适应和融入服务业发展。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支持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新兴服务产业发展。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突出中心城镇聚集带动作用,推进基础设施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牧区覆盖,努力让城乡群众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要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按照阿木古郎镇城市总体规划,续建阿镇镇区自来水和供热管网扩建工程、镇区污水处理和雨水排放工程,升级改造镇区出入口景观,强化镇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殡仪服务园区投入使用,引导社会资本建设阿镇农贸市场。逐步平衡城镇商品房供求结构,适度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建设阿镇锡林社区、嵯岗镇额尔敦乌拉社区业务用房。繁荣城镇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各苏木镇要扎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和爱国卫生活动,规范沿街商铺牌匾,严禁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更新环卫设施设备,保持城镇整洁环境。

二要推进基础设施向牧区延伸。以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为重点,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水毁房改造495套,棚户区改造224套。实施阿拉坦水库除险加固、嵯岗牧场防洪堤和锡林贝尔排洪沟、吉布胡郎图苏木达赉嘎查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服务好阿拉坦额莫勒至阿木古郎一级公路建设,力争启动建设诺干诺尔至乌布尔宝力格至阿拉达尔图通村公路、阿木古郎至乌布尔宝力格苏木通乡公路、阿木古郎至额布都格口岸二级公路。续建阿木古郎镇二级客运站并投入使用,启动建设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甘珠尔苏木客运站。在嵯岗镇、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建设4个嘎查标准化卫生室。

(六)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为抓手,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当前我旗生态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草原退化沙化和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活动,要坚持不懈的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保持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一要加强生态建设。编制2014年至2018年全旗沙地综合治理5年规划。实施沙地综合治理工程43万亩,配套搬迁生态移民60户。注重提升草原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在生态脆弱区开展飞播种草,落实禁牧750万亩、草畜平衡1377.8万亩。推进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建立全旗义务植树基地。

二要抓好生态保护。严格管护生态公益林119.8万亩,规范管理集体林地59.3万亩。启动沙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工作。保护好呼伦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执行森林草原防扑火区域联防制度,认真落实防火隔离带开设任务。治理国道301两侧矿山地质环境,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乱挖野生药材、非法采砂等违法活动,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三要强化环境监管。加快安装环境监测设备,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实现独立开展环境监测。抓好节能减排、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工业项目“三同时”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指标以内。启动阿木古郎镇第二水源地划分和规划编制工作。

(七)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把发展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努力让全旗各族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

一要持续改善民生。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探索城乡低保“有进有出”的弹性管理机制,及时将贫困群众纳入低保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年标准分别提高360元和300元,“五保”集中和分散年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5100元和3200元。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实现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普惠制。严格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农牧民创业园、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新增就业800人以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牧民进城定居住房350套、廉租住房160套。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和整村推进工程,提升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扶持贫困人口脱贫600人以上。巩固嵯岗牧场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健全完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给予政策和项目倾斜支持,加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双娃乳业带动周边群众持续增收,逐步解决嵯岗牧场遗留的历史问题。

二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特色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发展,落实好教育惠民政策。完成第二蒙古族幼儿园、吉布胡郎图苏木幼儿园、嵯岗镇幼儿园活动室餐厅、阿二小风雨场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校园和学生交通安全。做好牧区特色的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健康保障小药箱”工程,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蒙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第九届巴尔虎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整理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严格规范整顿文化市场;做好蒙古族长调文化博物馆、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建设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特色小剧场。三要强化“平安新左旗”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民生工程的安全生产。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制度,正面引导社会舆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加快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军警民边防体系建设,巩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到为民、务实、廉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勤政为民。要忠于人民,敬畏人民,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主动深入困难矛盾多、群众意见多的地区,认真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肃风整纪,下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执法不严、办事不公,吃拿卡要、侵犯群众利益等问题。

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行政职权公开,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坚持务实高效。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做到思想上唯实,工作上务实。狠抓落实,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不计较、不埋怨、不回避,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

坚持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认真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监督检查。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旗各族人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幸福的新左旗”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呼伦贝尔市2011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3月25日在呼伦贝尔市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张利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以“五区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亿元,年均增长16.1%。财政总收入完成124.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3.22亿元,年均增长24.7%;地方财政总支出达到207.9亿元,年均增长2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39.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质量

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市粮食产量突破百亿斤,跨入全国20个百亿斤产粮大市行列;牧业牲畜存栏达到1610万头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白音哈达草原景区、蒙古之源•蒙兀室韦和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景区建设,旅游航线由4条增加到28条,年进出港旅客增长4.7倍,旅游总收入达到143亿元,增长3.1倍;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22亿美元,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到2632万吨,正式开通了呼伦贝尔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了长足发展,银行存款总量年均增长26.8%,达到762.3亿元,贷款额度年均增长34.7%,达到430.5亿元。我市先后获得“CCTV2006--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进了国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神华、中国黄金、江苏雨润、瑞士雀巢、云南驰宏、东方希望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67户增加到427户;初步构建了煤炭、电力、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石油和有色金属等十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开始成长,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项目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1%。三次产业由2005年的27.5:

30.5:42.0调整为19.6:42.1:38.3,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4%,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3.9%提高到36.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强化改革举措,着力破解体制机制的制约。呼伦贝尔电网整体划归国家电网,大雁、宝日希勒、扎赉诺尔三大煤业公司成功实现重组,森工、铁路、农垦、地方林业6局等企业剥离办社会和主辅分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牧区经营体制改革有序开展,全市流转土地710万亩,流转草场900万亩,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844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入驻我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中俄东段划界和中蒙两个口岸联检楼建设顺利完成,满洲里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主动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五年累计引进市外(国内)资金164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2倍;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2倍,要素流入势头和经济外向度不断增强。

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把生态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来抓,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7.37亿元,实施了天保工程、重点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开始启动,累计退耕542.6万亩、退牧25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9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1.25%;特别是近两年,实施了大规模沙区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资3.1亿元,治理沙地210万亩。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均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入115亿元,实施了市政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1026个;投资315亿元,房屋建设总面积达到197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510万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7.5%;启动实施了市中心城新区、满洲里新区、阿荣旗新区建设,市中心城新区市直机关业务用房、市体育馆、哈萨尔斜拉桥、满洲里新国门、呼伦贝尔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公路建设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93.7亿元,新建公路9250公里,开工建设了绥满国道主干线阿荣旗-博克图-牙克石段高速公路和海拉尔-阿木古郎-杜拉尔桥一级公路;完成了海拉尔机场路和北出口景观大道建设;实现了所有乡镇(苏木)通油路、行政村(嘎查)通公路的目标。铁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3.4亿元,建设总里程431公里,两伊铁路竣工通车,滨洲铁路复线全线贯通,开工建设了阿荣旗-扎兰屯地方铁路。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和机场跑道扩建、满洲里新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呼伦贝尔-辽宁50万伏直流输电工

程全面竣工,电力外送能力进一步增强。资源勘查开发成效显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基本完成。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发挥作用,尼尔基水库全面建成,红花尔基水库建成蓄水发电,呼伦湖水资源配臵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生态效益初显;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扎实推进,解决了53.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市中心城区给水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以“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为统领,全面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7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重点实施了4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和41项公共公益工程,解决了就医就学、住房出行、用水用电、生态环境等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57元,五年增加662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95元,五年增加3093元。投资1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669万平方米,惠及12万户家庭,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2%以内。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逐年提高,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8万人、30.99万人、130.09万人、20.48万人和22.08万人。开创性地实施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8.23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63.2万人,参合率97.3%。城市低保月均补助达到231元,农村牧

区低保年均补助水平提高了11.3%。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对弱势群众的扶助力度全面加大。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等爱心家园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累计解决了62.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自治区帮扶鄂伦春旗和莫旗工作扎实推进,累计投入11.9亿元,实施项目460个,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30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项目稳步推进。财政用于教育支出98.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推进,市职业技术学院、市特教中心和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建成投入使用。倾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天骄•成吉思汗》等五张文化名片进一步提升了地区影响力,各类博物馆达到37个。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市蒙医医院和市结核病院住院楼建成投入使用,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工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有新进展。人才队伍建设和智力引进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8%和93.9%。全市行政村(嘎查)通信网络覆盖率超过90%。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统计、粮食、供销、质监、物价、信息化、人防、体育、气象、地震、老龄、残联、邮政、工商联、档案史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和对外联络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7件,意见、批评和建议738件,政协委员提案983件。重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作用,深入开展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扎实开展“三抓一建”活动,有效解决了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法制意识,加强审计监督和普法教育,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水平逐步提高。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继续巩固。全面开展“平安呼伦贝尔”创建活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深入开展基层矛盾排查化解活动,大信访、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得以巩固。建立健全政风行风评议制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以会促创,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承办了全区第三届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展了两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博大、至诚、和美、共赢”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满洲里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为呼伦贝尔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和支持呼伦贝尔的朋友们,向驻市军警部队指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我市欠发达这个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困难,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政策、环境约束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帐多,交通网络、电力外送和农田水利设施等瓶颈急需破解;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压力加大;地区发展不够协调,有的地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培育和经济转型任务艰巨;长期积累下来 的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历史形成的国企改革等遗留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仍需加强;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转变和加强。这些,需要通过我们的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以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为主旋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加强“五区”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为持续动力,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幸福的呼伦贝尔。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7%和

15%,到2015年,以上指标均实现翻番增长。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生态市建设内容基本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

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分析我市“十二五”面临的发展形势,应该说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发展任务,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国家大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际原生态多民俗旅游胜地、边疆民族和谐幸福家园。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美丽与发展并重。生态良好是呼伦贝尔的最大优势、最大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须把生态建设与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用最小的开发节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坚持做大总量与结构调整并重。我市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优势和做大做强的条件。“十二五”时期必须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首要任务,以结构调整为主

线,全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林业现代化进程,着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着力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上寻求突破,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我们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全市各族人民谋福祉。在努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同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具体工作安排上,要拿出更多财力、物力和精力,用于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尤其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共享繁荣。

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务必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持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投资、项目和调整结构方面狠下功夫。一要狠抓投资。投资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深入研究落实好国家近期密集出台和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争取上级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支持本市民间资本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二要狠抓项目建设。既要抓立市的大项目,又要抓配套的中小项目;既要抓对经济支撑能力强的项目,又要抓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既要抓已落地的项目建设,又要抓新项目的储备和谋划,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三要狠抓结构调

整。坚持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中优化升级,依托大企业,实施大项目,建设大基地,促进资源型产业、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集中打造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龙头工业园区,构筑结构优化的新型工业体系。全力推进农牧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增产、增效、增收、增绿为目标,构建以粮、油、豆、薯、乳、肉、草等农畜产品为主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以打造国际原生态多民俗旅游胜地和联通俄蒙、对接东北的区域物流中心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大力改善发展条件。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以生态市建设为目标,实施“集中收缩”战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聚。坚持“面上保护”原则,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组织实施天保二期等各类重点生态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治沙行动。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和绿色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发挥碳汇优势,把我市打造成国家重要的森林草原碳汇基地。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铁路、公路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加快推进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前期、铁路煤运通道、出口高速公路、旗市通一级公路、支线通勤机场群建设,提高市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构建连通俄蒙、畅通周边、覆盖城乡的综合

交通运输网。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提高承载工业经济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网改造、电网主网架建设和电源外送通道、化工产品输送管道建设,解决外送通道制约瓶颈。加强农田水利和大型水利枢纽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水资源配臵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农牧林区安全饮水问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城市。三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做大做强呼伦贝尔中心城区,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旗城关镇和重点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做大中心城镇,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

(三)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森工、农垦等国有大企业深化改革,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草牧场使用权流转制度。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加强执行管理。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二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盟市合作,积极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先进地区生产要素向我市流动。三要扩大对外开放。

支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将呼伦贝尔整体纳入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打造口岸合作平台,建立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机制,努力提高开放水平。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劳动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容量。落实国家增资政策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贫困农牧民稳定增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廉租住房、公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游牧民族定居工程等建设任务。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体系,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巩固“普九”成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农村牧区为重点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市。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推进

公立医院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支持蒙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和全民身体素质。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坚决制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团结。支持国防、边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发展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地

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8项工作:

(一)以项目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施市级工业重点项目88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一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构筑大企业、大产业、大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有色金属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各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动大唐谢尔塔拉年产700万吨露天矿、国网能源鄂温克2×60万千瓦电力、驰宏矿业20万吨铅锌冶炼、云天化年产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福润莫旗年加工150万头生猪等项目达产达效;确保华电2×600万吨褐煤多联产、呼兴电网升级改造、华能牙克石2×20万千瓦热电、雨润阿荣旗年加工10万头肉牛、雀巢额尔古纳综合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呼伦贝尔—山东 800千伏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和巴彦哈达、五一牧场等煤田开发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并尽早开工;抓好有色金属探矿权整合工作,制定倾斜政策,鼓励有色金属探采矿权向大型冶炼加工企业流转,实现采选冶加一

体化。二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发酵和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华能、大唐、国华、国网、龙源等风电项目和东方电气风力发电机组组装、鸿洋药业生物制药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华通海拉尔4000台高低压配电柜5000千米电线电缆、天地公司年产1000台高低压配电柜1万吨空铝绞线项目落地。加快锦化机6000吨压力容器、牙克石北方药业系列抗生素原药和阜丰扎兰屯氨基酸生产基地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三要继续强化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推进园区整合,明确各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核心产业和项目的引进培育力度,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加工,形成大中小项目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四要全面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能耗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以内,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二)以农牧林业丰收和农畜林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繁荣农牧林区经济。高度重视“三农三牧三林”工作。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牧业牲畜头数稳定在1600万头只以上。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杨旗山水库和尼尔基下游灌区项目,争取扎罗木得水利枢纽和扎敦水利枢纽项目立项。全力推进晓奇水利枢纽、毕拉河水利枢纽、诺敏灌区和晓奇灌区前期工作进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和安全饮水建设任务。抓好防汛和抗旱工作。实施好百亿斤粮食水利项目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新增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二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把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大力扶持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将一产的初级原料尽快向二产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乳品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为重点,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肉类以牛羊肉、猪肉加工为重点,大力提高肉类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以冷鲜肉为主的系列产品,加大对畜禽内脏及毛、骨、血等附加产品的综合开发,发展生化制药,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粮油以玉米、大豆等加工为重点,加大加工转化力度,实现转化增值,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马铃薯要大力发展各种不同工业用途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提高加工转化率。三要扎实推进新农牧林区建设。围绕优化农牧林业结构和提升产业水平,全力扩展新农牧林区建设试点样板村(嘎查),培育主导产业。加大农牧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牧林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村容整洁美化”工程,改善居住环境。四要多渠道

提高农牧民收入。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实现政策增收;鼓励农牧民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展高回报的设施农牧业,实现科技增收;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培训,鼓励农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三)以旅游业为核心,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一要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157万人次,增长18%;旅游业总收入完成172亿元,增长20%。继续抓好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规划建设,确保白音哈达草原景区投入运营。全力做好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达斡尔民族园、东北抗联英雄纪念园等景区的续建工程,积极推进鄂温克风情园、扎兰屯昂勒滑雪小镇等新项目建设进程,着力提升莫尔道嘎、红花尔基、柴河景区等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面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努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整顿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冬季旅游市场开发为重点,借助媒体平台和利用我市特色节庆活动,重点针对俄蒙、东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客源市场,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协作。二要加快物流业发展。重点发展口岸国际物流带、滨州干线物流带和岭东、岭西物流区,全力抓好扎兰屯大乾粮食物流中心、海拉尔国安物流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牙克石综合物流产业园、阿荣

旗岭东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和报批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三要加快商业及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商业圈的培育建设,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城镇农贸市场建设有关政策和资金,推进全市各类市场升级改造。四要推动金融业发展。加快招商银行、盛京银行等域外金融机构入驻工作,推动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向旗市延伸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拓宽信贷领域、增加信贷投放。强化信用担保体系、诚信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融资平台。

(四)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抓好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必须要加大投入、全力推进。生态建设要组织实施好天保二期、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建设。今年完成100万亩沙区综合治理任务,并对上两年建设成果进行巩固。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森林采伐量控制在130万立方米左右。继续加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力度,全面加强城市绿化。落实好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切实做好草原生态保护。编制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统筹协调林地的保护与利用。公路争取完成投资70亿元,力争阿荣旗―博克图―牙克石高速公

路、海拉尔―阿木古郎―杜拉尔一级公路一幅建成通车,争取新林北―扎兰屯高速公路、根河―拉布大林、金界壕―大兴、满洲里―阿拉坦额莫勒―阿木古郎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海拉尔—拉布大林、那吉屯—尼尔基、阿里河—加格达奇一级公路、黑山头—室韦边防口岸公路及其他县乡路网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实施通村油路工程。铁路重点加快推进阿荣旗—扎兰屯地方铁路建设,全面完成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工程,加快海拉尔—黑山头、阿荣旗—讷河等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加大扎兰屯、根河等五个民航支线和通勤机场前期工作力度,完成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停机坪扩建工程。

(五)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进程。一要抓好城市规划。全面抓好《呼伦贝尔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中心城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设市城市、城关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二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呼伦贝尔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按照承载60万人口的规模,统筹抓好海拉尔区、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和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镇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心城新区管理体制,加大企业区域总部和生活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中心城新区河东部分建设,高标准建设好2.2平方公里中心文化区。继续推动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旗市所在地城关镇建设。三要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给排水、供热供气、城镇道路、污水处理和垃圾无

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四要着力推进移民扩镇工程。按自愿、依法、有序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农牧民和林区群众向城镇转移,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牧民工和林区群众在城镇的就业和住房等问题。五要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37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廉租房6364套30万平方米、公租房2200套13.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5.5万套290万平方米。

(六)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积极争取将我市整体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范围。进一步完善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年底前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大力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加快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继续支持森工、农垦等国有大企业推进改革。二要全面扩大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人文交流,支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带动全市口岸经济全面发展。积极争取将呼伦贝尔整体纳入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并将绥满开放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中俄合作纲要》的实施,加强与俄蒙在矿产资源开发、木材加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进俄罗斯诺永达拉果铅锌矿、别列佐夫铁矿和蒙古国乌兰铅锌矿等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扩大进口资源落地加

工规模。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28亿美元,增长20%;口岸过货量达到3000万吨,增长7%。三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北三省联合与协作,健全地市、旗县和部门、行业间的协调协作机制,推进吉林天富城市燃气、辽宁沈煤大型煤电基地、与黑龙江省联动发展煤化工等项目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主动承接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尽快构筑大范围配臵资源的开放格局。全年引进市外(国内)资金558亿元。四要大力扶持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大型基地搞配套。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与引进外阜企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提升本土企业发展竞争力。积极做好本土企业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努力推动幸福呼伦贝尔建设。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和困难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城镇新增就业达到3.15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7.5万人。认真抓好国家和自治区兴边富民重点县各项工作,积极配合自治区有关厅局,做好对鄂伦春旗和莫旗的帮扶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等工程,解决11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督促企业构建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

劳动者工资水平。扩大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参保人数达到25万人。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镇“三无”人员、孤儿、养老等困难群体补助标准,同步提高各类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加强物价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通货膨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民族教育和校外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部免除用蒙语授课的高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教科书费,三年内全部实现高中免费教育。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在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扶持蒙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加强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构建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续打造呼伦贝尔五张文化名片,积极推进呼伦贝尔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成立市民族演艺集团。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人才开发利用,统筹

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三支一扶”等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计划,做好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和农牧林区人才资源开发等工作,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抓好广播影视工作,启动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任务。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重视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全面做好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高质量按期完成社区办公场所建设。积极做好老龄工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统筹抓好统计、审计、国土、气象、地震、质监、档案史志和外事侨务等工作。

今年继续为群众办10件实事:一是建设1024户老年公寓,逐步探索解决老年人社会化养老问题;二是关爱老年人,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教育与体检,惠及20.2万人;三是实施草原畜牧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体系建设项目,集中进行牧业四旗饲草料储备和破雪开路机械购臵,增强草原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四是增加民族教育发展投入,安排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300万元,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五是实施市本级广播林区覆盖工程,使市广播电台汉语广播节目覆盖到所有林业旗市,惠及40万人;六是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投资1.14亿元,解决

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七是启动呼伦贝尔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为进一步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改善30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惠及近万人;九是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项目,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稳定增收;十是加大对呼伦贝尔学院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顺利实现本科验收。继续实施好市精神卫生中心、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及站前环境整治、艺术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23个跨公共公益工程,力争尽快投入使用。

(八)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着力点,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社会管理与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继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办好首届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社会诚信。继续抓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着力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着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预防和处臵各种自然灾害及城镇、森林草原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积极做好群体性事件预防处臵,确保社会稳定。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要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力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高度重视和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逐步推行网上审批、全程办事代理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二要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臵、重大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加快完善电

子政务系统,畅通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渠道,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政府工作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要努力建设法制政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职责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从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促进公正执法。四要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切实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使命,廉洁从政,以身作则,带动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望未来,前景美好,责任重大。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为实现呼伦贝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4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23日在呼伦贝尔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呼伦贝尔市市长 张利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负重前行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狠抓投资、项目和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生态、民生和社会事业,有效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全面战胜洪涝等自然灾害,成功迎接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检查,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30.6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0亿元,增长20.1%。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51.2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0亿元,增长12.9%。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节能节水减排任务。

(一)投资和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建立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推进机制,出台鼓励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年共实施1835个项目,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神华1000万吨褐煤提质、北方药业二期、阜丰技改等项目试生产,驰宏2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进行调试,宏裕“3052”化肥等项目进展顺利。房屋建筑面积1414万平方米,实施了供热管网、城市道路等286个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牙克石-海拉尔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阿荣旗-扎兰屯铁路竣工运行,扎兰屯支线机场和4个通用机场已获批准。扬旗山水库开始蓄水,Z866、扎敦水利枢纽和尼尔基水库下游30万亩灌区等项目开工建设。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47.7:33.9,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非资源型产业完成产值83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2%。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速,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达到120亿斤,荣获全国产粮大市称号。玉米种植面积超过900万亩。牧业牲畜存栏1882万头(只),农区牲畜头数保持增长,占牲畜总量的72.8%。制定了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措施。组建了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年屠宰肉牛能力达到10万头。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共接待游客1140.5万人次,增长13.5%,旅游业总收入完成278.8亿元,增长30.5%。满洲里万达、海拉尔红星美凯龙等商贸综合体开工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全年各项存款余额1114.3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621.9亿元,增长12.2%。

(三)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活力增强。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非公有制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加快,10个旗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注重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全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35.3亿元,占新增贷款的52%。非公经济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就业占比分别达到51.8%、50.2%和48.8%。

(四)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简政放权实现新突破,对64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取消、下放、精简422项,占行政审批事项的65.4%。理顺呼伦贝尔中心城区管理体制,新区管委会获得自治区批复。通过了农垦集团组建实施方案,集团改革深入推进。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赋予其市级管理权限。城投集团和水务投资公司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进展顺利。

我市整体纳入《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上报国家待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苏满欧”专列首次开行。开展了满洲里异地办证、海拉尔航空口岸外国人入境签证和台湾居民入境签注业务。外贸实现逆势增长,口岸过货量突破3000万吨,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3.7亿美元,增长8.3%。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引进国内(市外)资金79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呼伦贝尔——天人合一的地方”城市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治理沙地100万亩,禁牧和草畜平衡超过1亿亩,造林绿化120万亩。森林采伐量控制在110万立方米以下。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发放资金5亿元。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宝日希勒塌陷区治理。呼伦湖生态恢复成效明显,水位提高1.36米,水面扩大167平方公里。呼伦贝尔自然博物馆开工建设。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全年民生支出22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1482元和9990元,分别增长10.2%和13.4%,均高于GDp增速。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统筹推动连片开发和整村推进等专项扶贫工程,扎实做好重点帮扶、定点扶贫和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苏木乡镇工作,4.9万人实现脱贫。扎实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26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高度重视“百姓安居工程”,投资29.78亿元,开工建设44943户,基本建成20973户,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切实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到1532元/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标准提高到280元/年,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疗保险限额提高到6万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7.1%和16.3%,农村牧区“五保”标准提高12.4%,城镇“三无”人员和孤儿补助分别达到700元/月和1100元/月。为23万户低收入家庭每户发放600元购煤补助。投资11.5亿元,对中心城区热网进行改扩建,新增供热能力1500万平方米。解决了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设施建设,新增储粮能力1亿斤。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建5025亩蔬菜基地和一批蔬菜储备库,新设55家蔬菜平价店,缓解了菜价上涨压力。

(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组团参加了蒙粤科技合作活动周,成立了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海拉尔区、牙克石市等6个旗市区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称号。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成39所幼儿园和38个风雨场馆。市图书馆投入使用,市规划馆、科技馆、艺术馆主体工程竣工,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和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项目启动,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随同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演出,歌舞诗剧《呼伦贝尔大雪原》荣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完成11万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120医疗急救指挥网络建设全面铺开,卫生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人口计生、档案史志、体育、规划、气象、人防、工商、地震、工青妇、红十字会、科协、关工委、残联和老龄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八)抗灾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去年,我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54.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5.96亿元。灾害发生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积极应对,统筹抓好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拨付资金6亿元,修复水毁房屋12402户、重建1828户,完成了40处水利工程、20.6公里干线公路、1373.2公里农村公路和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修复工作,近9万受灾户获得保险理赔。下拨7394万元生活补助及帐篷、棉衣、棉被褥等各类生活物资,保证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不受冻”,无一人因灾死亡。

(九)民主法治建设继续加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全年共办理人大议案1件、建议108件,政协提案218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具体要求和市委相关要求,狠抓作风转变,全市“三公”经费压缩24.2%。加强公车管理,封停116辆奥迪车,取消350辆公车免缴车辆通行费特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清退工作基本完成。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和政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水平逐步提高。实施“平安呼伦贝尔建设工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信访总量下降20.4%。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各类事故下降50.1%。加强社会管理,我市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全市92%的社区办公活动场所超过300平方米。双拥和边防工作得到加强,承办了全军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建设研究活动。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呼军警部队指战员和所有关心支持呼伦贝尔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发展不足,加快发展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经济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紧迫而艰巨。我市处于市场末端,大宗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市场低迷、价格低位,市场约束仍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非公经济活力不足,产业支撑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财政收入放缓,民生支出刚性增长,政府收支矛盾突出。社会建设有待加强,发展环境亟需改善,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应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抓落实和破解难题的能力需要增强。一些长期积累的影响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新形势下产生的网络舆情等新问题交替叠加,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任务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当前保增长、谋划长远调结构、全面改革增活力、扎扎实实惠民生,转方式、强基础、抓城镇、保生态,努力开创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

从今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大形势和大背景看,这是一个积极的、自加压力的目标,只要我们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在化解下行压力中坚定信心、尊重规律、因势利导、主动作为,在具体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理顺重大关系、把握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是能够实现的。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欠发达、发展不足的基本市情决定我市将长期处于建设阶段,建设的核心就是投资和项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掌握保增长的主动权。

一要保投资。全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25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600亿元、城市建设投资38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农牧林及其它投资123亿元。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提供可靠保障。

二要保项目。市本级安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6个。其中,工业类65个、城市建设类65个、基础设施类24个、农林水利类10个、商贸社会事业和民生类52个。这些重点项目是保投资的载体和抓手,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按期开工建设。

三要保增量。目前,驰宏20万吨铅锌冶炼、宏裕科技“3052”化肥、荣达矿业4000吨/日矿石采选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具备了生产条件,要围绕这批项目,抓紧配套,解决问题,确保年内达产,形成增量拉动。

四要保运行。全力抓好经济运行的日常调度,落实好各项政策,从企业生产、物流和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入手,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做好原料、融资等生产经营要素的组织和优化,保障企业平稳运行。特别要解决好停产、半停产企业的生产问题,挖掘、释放闲置生产能力,盘活存量。

(二)以“五大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以增量促结构调整,以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强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推进大唐谢尔塔拉700万吨露天矿、宝日希勒1000万吨2号露天矿等项目建设,推动呼伦贝尔-山东±800千伏、呼伦贝尔-华北±66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和华能、神华等大型电力项目前期工作,抓好牙克石华能2×20万千瓦、扎兰屯华能2×35万千瓦和莫旗华电2×35万千瓦等热电联产项目。电力装机达到900万千瓦。建设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推进蒙东伊敏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规划,力争神华褐煤综合利用多联产升级示范项目开工,推动内蒙古矿业等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确保驰宏2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投产,开工中金10万吨多金属矿分步回收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大兴安岭中段整装勘查,加快探转采步伐,尽快形成有色金属日采选矿石9万吨、年冶炼金属20万吨能力,逐步打造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全产业链条。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依托农垦集团、阜丰、肉业集团、雨润及雀巢等骨干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转化率和精深加工水平,全年加工转化玉米300万吨、加工肉牛12万头、肉羊450万只。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统筹布局,扎实推进,着力打造原生态、多民俗、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二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木材加工产业,推动进口木材落地加工,支持满洲里木材加工园区做大做强。建材产业,加强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装备制造业,加快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今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乳品产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扶持额尔古纳雀巢乳业发展。加大重组整合力度,优化岭东、岭西乳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好马铃薯、蓝莓、黑木耳、蘑菇等加工企业的整合提升。

三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确保鸿洋药业一期和北方药业二期投产,开工鸿洋药业二期和北方药业三期项目。信息产业,启动浪潮呼伦贝尔云计算项目运营,开工中网云计算中心项目。

四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统筹推进“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实现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自备电厂建设,推进大用户直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低成本优势。加快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岭东工业园区、伊敏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建设。

(三)扭住农牧民增收这个核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一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牧业的支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集中扶持龙头企业和农畜产品基地发展,支持农村牧区水利建设。注重科技支撑,提高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二要继续调整种植结构。确保粮食增产增收,重点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今年达到1000万亩以上,玉米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

三要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结构。认真落实草原畜牧业三年转型规划和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草原畜牧业要稳定发展,农区畜牧业要加快发展,养殖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要有明显提升。

四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培育现有产业化骨干企业,大力引进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大型龙头企业。争取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30家,销售收入达430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升呼伦贝尔牛肉、羊肉、黑木耳和马铃薯四大品牌的影响力。

五要加快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突出抓好肉牛、肉羊、乳业、生猪繁育基地建设和农田草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各类规模化养殖场300个、人工饲草地3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40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30万亩,完成88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任务。加快发展牧区生态家庭牧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牧业,建立基地与企业间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享阳光、共担风雨”。推进“粮安工程”,建设1.2万套农户科学储粮仓和4000吨应急低温成品粮储备库。推广高效肥料和低残留农药,构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

(四)以旅游和物流产业为重点,加快服务业发展

一要全面推进旅游业。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抓好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拓拔鲜卑民族文化园、满洲里欧亚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扎兰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国家公园等景区建设。推进旅游驿站建设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强化战略营销,着力开发冬季旅游、森林旅游和边境旅游。承办自治区蒙古族服饰大赛,举办呼伦贝尔大型摄影展以及冬夏那达慕等旅游活动。加强培训和监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旅游业综合改革,筹建呼伦贝尔旅游集团。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均增长10%以上。

二要切实推进物流商贸产业。提升满洲里国际物流业,加快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物流和鄂温克汽车物流园建设,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牙克石大兴安国际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建设要有新突破。加快建设万达和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开工维多利商业综合体。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发展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快递配送等各类新型消费业态。

三要加快培育养老健康产业。高度关注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出台扶持优待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养老健康产业,加快全市养老健康产业体系建设。年内要建设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功能完善的养老健康设施。

四要努力壮大金融业。加大对金融机构考评奖励力度,通过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以存促贷。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方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壮大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投融资体制,鼓励支持金融机构、融资平台多渠道融资,扩大融资规模。

(五)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要注重规划、突出特色。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理念,依托我市独特的地域风光和民俗风情,科学编制和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和乡村规划,规划要显山、露水、留住根。要强调规划的权威性和刚性,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二要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各旗市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和培育1-2个具有支撑作用的优势特色产业,以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实施240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城市供热、供水、燃气、防洪排涝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镇园林绿化和城市出入口、公路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规范小区物业服务。

四要加大新区建设力度。加强中心城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完善入托、入学、就医、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设施和功能。强化中心城新区管理,以建筑工地和居民小区为重点,提升市容卫生水平,打造宜居宜业魅力新城。继续推进海拉尔组团、扎兰屯、牙克石等新区建设。

五要着力推进“十个全覆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我市村村通电、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和便民连锁超市已有很好基础,今年抓好完善提高。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农村牧区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社会保障等七项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从今年起,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决战3年,确保实现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

六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铁路投资31.8亿元,重点推进阿荣旗-莫旗、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等12个项目。公路投资56亿元,重点推进国道那吉屯-尼尔基、省道根河-拉布大林等11条公路建设。民航投资3.7亿元,加快扎兰屯支线机场和4个通用机场建设,推动中国民航大学在扎兰屯设立飞行学校。电网投资20亿元,开工建设扎兰屯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推进114项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中心城老城区电网改造步伐。水利投资34.8亿元,重点推进Z866和扎敦水利枢纽建设,加快尼尔基水库下游30万亩灌区建设和晓奇子水利枢纽、诺敏阿兴灌区前期工作。继续完善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六)建设美丽呼伦贝尔,构筑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到老账加快还,新账不再欠,不留生态赤字、环境赤字。

一要抓源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我市森林、草原、湿地等专项保护规划,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

二要抓过程。落实好退耕还草二期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各项政策,退牧还草480万亩、禁牧2851万亩、草畜平衡7508万亩。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二期和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森林采伐量控制在110万立方米以下。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完成15万亩重点区域绿化,实施中心城区环城绿化等36项工程。治理沙地100万亩。做好呼伦湖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为期5年的部分休渔措施。继续开展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推进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对废弃矿坑、矿沟、探槽、采石场、取土场和挖沙点进行专项整治。凡新上项目坚决做到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不上、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上。

三要抓结果。实施最严格的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惩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草原挖药等行为。对违法排污企业严管重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七)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改革。一要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加大耕地草牧场流转力度,今年流转耕地720万亩以上、草牧场1500万亩。推进国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抓好农村牧区“三资”清理后续监管和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交易平台。二要成立国有资本管理机构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三要积极培育新的发展主体。筹建呼伦贝尔能源开发公司,组建呼伦贝尔地方森林经营公司,做好呼伦贝尔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营执飞。四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和科技管理体制。五要进一步激发非公经济活力,落实好上级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下大决心降低准入门槛,千方百计优化发展环境,全心全意搞好服务,打造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融资、担保、创业和服务平台。努力培育本土企业家,加快本土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企业注册制度改革。

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努力建设国家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全面深化与俄蒙毗邻地区的文化、经贸往来。推动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和自贸区申报工作。抓好《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的实施。争取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方案尽快获得国家批复。推进中蒙跨境合作区建设,今年要有新突破。依托满洲里全国陆运指定粮食进口口岸的优势,加快绿色农畜产品落地加工。积极开拓广州、郑州等新的货源市场,建设经满洲里口岸的新铁路“丝绸之路”。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口岸过货量要有新提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八)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一要持续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落实好金融扶贫和“金种子”扶贫等工程,整合项目资金,精准推进各类扶贫项目,实现全年减贫25%以上的目标。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建设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和实训基地,实现高质量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抓好“百姓安居工程”,投资65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3万户。特别要抓好林区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地企协作、共同推进”的原则,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继续实施“人才强市工程”,加大各类紧缺实用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完善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0元/月和300元/年,“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5100元和3200元。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建设10个农村幸福院和2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爱心家园老年公寓投入使用,办好老年大学,实现全市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普惠制。继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加强反季节蔬菜和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在中心城区建设10个大型储菜库和一批平价菜市场,千方百计稳定物价。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作,实施中心城区小烟囱治理。做好灾后救助和水毁工程修复的后续工作。

二要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扎实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建设,做好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深化国有文艺院团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开发文化演艺产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程,逐步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

三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启动呼伦贝尔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发挥科技孵化器培育功能,加强重点实用性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落实学前教育二期规划,加大民族教育和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好海拉尔一中迁建和海拉尔二中新区分校建设工作,做好中等专业学校资源整合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加强学校管理,抓好校车安全、校园安全和学生食品安全工作。推进医改示范区建设,完善卫生工作评价体系,激活基层卫生组织,加强卫生人才培养,扶持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启动呼伦贝尔市医院新区分院建设,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快食品安全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15分钟健身圈场馆建设,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健康水平。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各项事业,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完成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提升统计科学水平。加强行政监察和财政财务审计工作。提升防灾减灾和气象预警能力,强化质量监管,发展广电事业,统筹推进人防、地震和档案史志等工作。

(九)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继续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与水平,及时反映和协调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并引导其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彻底分离。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化、常态化,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继续实施“平安呼伦贝尔建设工程”,推动法治呼伦贝尔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对网络舆情的规范管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推进国防动员和军警民边防体系建设,力争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四连冠”。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各项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

(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中央决定今年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廉洁。一要建设为民政府。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要始终牢记的宗旨。要忠于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作为政府施政的第一信号。要敬畏人民,以谦卑之心对待人民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把群众住房、医疗、交通、上学、供暖、供水、供电以及柴米油盐等问题解决好。二要建设务实政府。抓落实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和应急管理工作。继续简政放权,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启用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所有审批事项要在服务中心办理,所有公共资源集中进行交易。三要建设廉洁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具体要求和市委有关要求,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依法履行职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凡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按照规定执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做到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务接待、公费出国和公费购车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继续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和超标超编公务用车。加强政府采购、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强化建设领域的招投标和专项资金的规范化使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为建设幸福呼伦贝尔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2011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3月25日在呼伦贝尔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张利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以“五区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亿元,年均增长16.1%。财政总收入完成124.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3.22亿元,年均增长24.7%;地方财政总支出达到207.9亿元,年均增长2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39.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市粮食产量突破百亿斤,跨入全国20个百亿斤产粮大市行列;牧业牲畜存栏达到1610万头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白音哈达草原景区、蒙古之源•蒙兀室韦和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景区建设,旅游航线由4条增加到28条,年进出港旅客增长4.7倍,旅游总收入达到143亿元,增长3.1倍;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22亿美元,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到2632万吨,正式开通了呼伦贝尔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了长足发展,银行存款总量年均增长26.8%,达到762.3亿元,贷款额度年均增长34.7%,达到430.5亿元。我市先后获得“CCTV2006--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进了国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神华、中国黄金、江苏雨润、瑞士雀巢、云南驰宏、东方希望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67户增加到427户;初步构建了煤炭、电力、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石油和有色金属等十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开始成长,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项目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1%。三次产业由2005年的27.5:30.5:42.0调整为19.6:42.1:38.3,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4%,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3.9%提高到36.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强化改革举措,着力破解体制机制的制约。呼伦贝尔电网整体划归国家电网,大雁、宝日希勒、扎赉诺尔三大煤业公司成功实现重组,森工、铁路、农垦、地方林业6局等企业剥离办社会和主辅分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牧区经营体制改革有序开展,全市流转土地710万亩,流转草场900万亩,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844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入驻我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中俄东段划界和中蒙两个口岸联检楼建设顺利完成,满洲里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主动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五年累计引进市外(国内)资金164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2倍;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2倍,要素流入势头和经济外向度不断增强。

发展条件明显改善。把生态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来抓,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7.37亿元,实施了天保工程、重点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开始启动,累计退耕542.6万亩、退牧25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9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1.25%;特别是近两年,实施了大规模沙区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资3.1亿元,治理沙地210万亩。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均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入115亿元,实施了市政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1026个;投资315亿元,房屋建设总面积达到197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510万平方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7.5%;启动实施了市中心城新区、满洲里新区、阿荣旗新区建设,市中心城新区市直机关业务用房、市体育馆、哈萨尔斜拉桥、满洲里新国门、呼伦贝尔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公路建设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93.7亿元,新建公路9250公里,开工建设了绥满国道主干线阿荣旗-博克图-牙克石段高速公路和海拉尔-阿木古郎-杜拉尔桥一级公路;完成了海拉尔机场路和北出口景观大道建设;实现了所有乡镇(苏木)通油路、行政村(嘎查)通公路的目标。铁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3.4亿元,建设总里程431公里,两伊铁路竣工通车,滨洲铁路复线全线贯通,开工建设了阿荣旗-扎兰屯地方铁路。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和机场跑道扩建、满洲里新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呼伦贝尔-辽宁50万伏直流输电工程全面竣工,电力外送能力进一步增强。资源勘查开发成效显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基本完成。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发挥作用,尼尔基水库全面建成,红花尔基水库建成蓄水发电,呼伦湖水资源配置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生态效益初显;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扎实推进,解决了53.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市中心城区给水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以“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为统领,全面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7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重点实施了4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和41项公共公益工程,解决了就医就学、住房出行、用水用电、生态环境等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57元,五年增加662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95元,五年增加3093元。投资1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669万平方米,惠及12万户家庭,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2%以内。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逐年提高,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8万人、30.99万人、130.09万人、20.48万人和22.08万人。开创性地实施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8.23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63.2万人,参合率97.3%。城市低保月均补助达到231元,农村牧区低保年均补助水平提高了11.3%。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对弱势群众的扶助力度全面加大。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等爱心家园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累计解决了62.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自治区帮扶鄂伦春旗和莫旗工作扎实推进,累计投入11.9亿元,实施项目460个,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30项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项目稳步推进。财政用于教育支出98.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推进,市职业技术学院、市特教中心和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建成投入使用。倾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天骄•成吉思汗》等五张文化名片进一步提升了地区影响力,各类博物馆达到37个。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市蒙医医院和市结核病院住院楼建成投入使用,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工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有新进展。人才队伍建设和智力引进工作取得实效。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8%和93.9%。全市行政村(嘎查)通信网络覆盖率超过90%。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统计、粮食、供销、质监、物价、信息化、人防、体育、气象、地震、老龄、残联、邮政、工商联、档案史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和对外联络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7件,意见、批评和建议738件,政协委员提案983件。重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作用,深入开展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扎实开展“三抓一建”活动,有效解决了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法制意识,加强审计监督和普法教育,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水平逐步提高。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继续巩固。全面开展“平安呼伦贝尔”创建活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深入开展基层矛盾排查化解活动,大信访、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得以巩固。建立健全政风行风评议制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以会促创,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承办了全区第三届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展了两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博大、至诚、和美、共赢”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满洲里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为呼伦贝尔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和支持呼伦贝尔的朋友们,向驻市军警部队指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我市欠发达这个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困难,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政策、环境约束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帐多,交通网络、电力外送和农田水利设施等瓶颈急需破解;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压力加大;地区发展不够协调,有的地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培育和经济转型任务艰巨;长期积累下来的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历史形成的国企改革等遗留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仍需加强;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转变和加强。这些,需要通过我们的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以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为主旋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加强“五区”建设为重要支撑,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为持续动力,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幸福的呼伦贝尔。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7%和15%,到2015年,以上指标均实现翻番增长。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生态市建设内容基本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

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分析我市“十二五”面临的发展形势,应该说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发展任务,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任务,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国家大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际原生态多民俗旅游胜地、边疆民族和谐幸福家园。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美丽与发展并重。生态良好是呼伦贝尔的最大优势、最大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须把生态建设与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用最小的开发节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坚持做大总量与结构调整并重。我市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优势和做大做强的条件。“十二五”时期必须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首要任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林业现代化进程,着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着力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上寻求突破,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我们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全市各族人民谋福祉。在努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同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具体工作安排上,要拿出更多财力、物力和精力,用于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尤其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共享繁荣。

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务必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持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投资、项目和调整结构方面狠下功夫。一要狠抓投资。投资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深入研究落实好国家近期密集出台和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争取上级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支持本市民间资本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二要狠抓项目建设。既要抓立市的大项目,又要抓配套的中小项目;既要抓对经济支撑能力强的项目,又要抓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既要抓已落地的项目建设,又要抓新项目的储备和谋划,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三要狠抓结构调整。坚持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中优化升级,依托大企业,实施大项目,建设大基地,促进资源型产业、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集中打造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龙头工业园区,构筑结构优化的新型工业体系。全力推进农牧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增产、增效、增收、增绿为目标,构建以粮、油、豆、薯、乳、肉、草等农畜产品为主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以打造国际原生态多民俗旅游胜地和联通俄蒙、对接东北的区域物流中心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大力改善发展条件。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以生态市建设为目标,实施“集中收缩”战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聚。坚持“面上保护”原则,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组织实施天保二期等各类重点生态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治沙行动。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和绿色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发挥碳汇优势,把我市打造成国家重要的森林草原碳汇基地。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铁路、公路和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加快推进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前期、铁路煤运通道、出口高速公路、旗市通一级公路、支线通勤机场群建设,提高市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构建连通俄蒙、畅通周边、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提高承载工业经济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网改造、电网主网架建设和电源外送通道、化工产品输送管道建设,解决外送通道制约瓶颈。加强农田水利和大型水利枢纽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农牧林区安全饮水问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城市。三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做大做强呼伦贝尔中心城区,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旗城关镇和重点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做大中心城镇,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

(三)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森工、农垦等国有大企业深化改革,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草牧场使用权流转制度。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加强执行管理。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二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盟市合作,积极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先进地区生产要素向我市流动。三要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将呼伦贝尔整体纳入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打造口岸合作平台,建立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机制,努力提高开放水平。(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劳动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容量。落实国家增资政策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贫困农牧民稳定增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廉租住房、公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游牧民族定居工程等建设任务。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体系,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巩固“普九”成果,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农村牧区为重点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市。加快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支持蒙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和全民身体素质。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坚决制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团结。支持国防、边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发展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8项工作:

(一)以项目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施市级工业重点项目88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一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构筑大企业、大产业、大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有色金属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各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动大唐谢尔塔拉年产700万吨露天矿、国网能源鄂温克2×60万千瓦电力、驰宏矿业20万吨铅锌冶炼、云天化年产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福润莫旗年加工150万头生猪等项目达产达效;确保华电2×600万吨褐煤多联产、呼兴电网升级改造、华能牙克石2×20万千瓦热电、雨润阿荣旗年加工10万头肉牛、雀巢额尔古纳综合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呼伦贝尔—山东 800千伏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和巴彦哈达、五一牧场等煤田开发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并尽早开工;抓好有色金属探矿权整合工作,制定倾斜政策,鼓励有色金属探采矿权向大型冶炼加工企业流转,实现采选冶加一体化。二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发酵和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华能、大唐、国华、国网、龙源等风电项目和东方电气风力发电机组组装、鸿洋药业生物制药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华通海拉尔4000台高低压配电柜5000千米电线电缆、天地公司年产1000台高低压配电柜1万吨空铝绞线项目落地。加快锦化机6000吨压力容器、牙克石北方药业系列抗生素原药和阜丰扎兰屯氨基酸生产基地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三要继续强化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推进园区整合,明确各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核心产业和项目的引进培育力度,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加工,形成大中小项目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四要全面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能耗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以内,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二)以农牧林业丰收和农畜林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繁荣农牧林区经济。高度重视“三农三牧三林”工作。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牧业牲畜头数稳定在1600万头只以上。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杨旗山水库和尼尔基下游灌区项目,争取扎罗木得水利枢纽和扎敦水利枢纽项目立项。全力推进晓奇水利枢纽、毕拉河水利枢纽、诺敏灌区和晓奇灌区前期工作进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和安全饮水建设任务。抓好防汛和抗旱工作。实施好百亿斤粮食水利项目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新增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二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把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大力扶持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将一产的初级原料尽快向二产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乳品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为重点,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肉类以牛羊肉、猪肉加工为重点,大力提高肉类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发展以冷鲜肉为主的系列产品,加大对畜禽内脏及毛、骨、血等附加产品的综合开发,发展生化制药,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粮油以玉米、大豆等加工为重点,加大加工转化力度,实现转化增值,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马铃薯要大力发展各种不同工业用途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提高加工转化率。三要扎实推进新农牧林区建设。围绕优化农牧林业结构和提升产业水平,全力扩展新农牧林区建设试点样板村(嘎查),培育主导产业。加大农牧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牧林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村容整洁美化”工程,改善居住环境。四要多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实现政策增收;鼓励农牧民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展高回报的设施农牧业,实现科技增收;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培训,鼓励农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三)以旅游业为核心,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一要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157万人次,增长18%;旅游业总收入完成172亿元,增长20%。继续抓好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规划建设,确保白音哈达草原景区投入运营。全力做好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达斡尔民族园、东北抗联英雄纪念园等景区的续建工程,积极推进鄂温克风情园、扎兰屯昂勒滑雪小镇等新项目建设进程,着力提升莫尔道嘎、红花尔基、柴河景区等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面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努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整顿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冬季旅游市场开发为重点,借助媒体平台和利用我市特色节庆活动,重点针对俄蒙、东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客源市场,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协作。二要加快物流业发展。重点发展口岸国际物流带、滨州干线物流带和岭东、岭西物流区,全力抓好扎兰屯大乾粮食物流中心、海拉尔国安物流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牙克石综合物流产业园、阿荣旗岭东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和报批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三要加快商业及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商业圈的培育建设,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城镇农贸市场建设有关政策和资金,推进全市各类市场升级改造。四要推动金融业发展。加快招商银行、盛京银行等域外金融机构入驻工作,推动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向旗市延伸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拓宽信贷领域、增加信贷投放。强化信用担保体系、诚信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融资平台。

(四)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抓好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必须要加大投入、全力推进。生态建设要组织实施好天保二期、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建设。今年完成100万亩沙区综合治理任务,并对上两年建设成果进行巩固。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森林采伐量控制在130万立方米左右。继续加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力度,全面加强城市绿化。落实好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切实做好草原生态保护。编制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统筹协调林地的保护与利用。公路争取完成投资70亿元,力争阿荣旗―博克图―牙克石高速公路、海拉尔―阿木古郎―杜拉尔一级公路一幅建成通车,争取新林北―扎兰屯高速公路、根河―拉布大林、金界壕―大兴、满洲里―阿拉坦额莫勒―阿木古郎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海拉尔—拉布大林、那吉屯—尼尔基、阿里河—加格达奇一级公路、黑山头—室韦边防口岸公路及其他县乡路网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实施通村油路工程。铁路重点加快推进阿荣旗—扎兰屯地方铁路建设,全面完成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工程,加快海拉尔—黑山头、阿荣旗—讷河等铁路前期工作。继续加大扎兰屯、根河等五个民航支线和通勤机场前期工作力度,完成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停机坪扩建工程。

(五)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进程。一要抓好城市规划。全面抓好《呼伦贝尔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中心城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设市城市、城关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二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呼伦贝尔中心城区建设步伐,按照承载60万人口的规模,统筹抓好海拉尔区、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和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镇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心城新区管理体制,加大企业区域总部和生活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中心城新区河东部分建设,高标准建设好2.2平方公里中心文化区。继续推动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旗市所在地城关镇建设。三要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给排水、供热供气、城镇道路、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四要着力推进移民扩镇工程。按自愿、依法、有序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农牧民和林区群众向城镇转移,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牧民工和林区群众在城镇的就业和住房等问题。五要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37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廉租房6364套30万平方米、公租房2200套13.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5.5万套290万平方米。

(六)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积极争取将我市整体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范围。进一步完善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年底前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大力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加快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继续支持森工、农垦等国有大企业推进改革。二要全面扩大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人文交流,支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带动全市口岸经济全面发展。积极争取将呼伦贝尔整体纳入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并将绥满开放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中俄合作纲要》的实施,加强与俄蒙在矿产资源开发、木材加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进俄罗斯诺永达拉果铅锌矿、别列佐夫铁矿和蒙古国乌兰铅锌矿等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扩大进口资源落地加工规模。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28亿美元,增长20%;口岸过货量达到3000万吨,增长7%。三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北三省联合与协作,健全地市、旗县和部门、行业间的协调协作机制,推进吉林天富城市燃气、辽宁沈煤大型煤电基地、与黑龙江省联动发展煤化工等项目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主动承接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尽快构筑大范围配置资源的开放格局。全年引进市外(国内)资金558亿元。四要大力扶持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非公经济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大型基地搞配套。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与引进外阜企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提升本土企业发展竞争力。积极做好本土企业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努力推动幸福呼伦贝尔建设。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和困难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城镇新增就业达到3.15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7.5万人。认真抓好国家和自治区兴边富民重点县各项工作,积极配合自治区有关厅局,做好对鄂伦春旗和莫旗的帮扶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等工程,解决11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督促企业构建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落实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扩大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参保人数达到25万人。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镇“三无”人员、孤儿、养老等困难群体补助标准,同步提高各类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加强物价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通货膨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民族教育和校外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部免除用蒙语授课的高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教科书费,三年内全部实现高中免费教育。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在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扶持蒙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加强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构建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续打造呼伦贝尔五张文化名片,积极推进呼伦贝尔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成立市民族演艺集团。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人才开发利用,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三支一扶”等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计划,做好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和农牧林区人才资源开发等工作,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抓好广播影视工作,启动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任务。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重视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全面做好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高质量按期完成社区办公场所建设。积极做好老龄工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统筹抓好统计、审计、国土、气象、地震、质监、档案史志和外事侨务等工作。

今年继续为群众办10件实事:一是建设1024户老年公寓,逐步探索解决老年人社会化养老问题;二是关爱老年人,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教育与体检,惠及20.2万人;三是实施草原畜牧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体系建设项目,集中进行牧业四旗饲草料储备和破雪开路机械购置,增强草原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四是增加民族教育发展投入,安排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300万元,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五是实施市本级广播林区覆盖工程,使市广播电台汉语广播节目覆盖到所有林业旗市,惠及40万人;六是实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投资1.14亿元,解决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七是启动呼伦贝尔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为进一步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改善30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惠及近万人;九是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项目,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稳定增收;十是加大对呼伦贝尔学院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顺利实现本科验收。继续实施好市精神卫生中心、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及站前环境整治、艺术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23个跨公共公益工程,力争尽快投入使用。

(八)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着力点,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社会管理与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继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办好首届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社会诚信。继续抓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着力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着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种自然灾害及城镇、森林草原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积极做好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确保社会稳定。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要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力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高度重视和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逐步推行网上审批、全程办事代理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二要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加快完善电子政务系统,畅通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渠道,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政府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要努力建设法制政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职责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从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促进公正执法。四要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全面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切实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使命,廉洁从政,以身作则,带动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望未来,前景美好,责任重大。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为实现呼伦贝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6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