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某县文广局•2011年3月25日)
3月16日下午,我县召开了2011年客家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根据会议要求,我局选取部分乡镇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又先后召开了全县文化站长会议和民间文化能人座谈会,并对各乡镇上报的农村文化现状调查报告进行了汇总和梳理。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近年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县围绕着力打造“客家某”、加快建设“客家名城”的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目前已建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投入了使用,建成农家书屋92个,村文化活动室105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某县支中心和59个村级服务点。
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每年举办“新农民周”活动,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场次数量稳步攀升,其中2010年开展送戏下乡112场,各乡镇自办文体活动98次,送电影下乡1680场。
3、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去年圆满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建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2010年,积极向上争资580万元,全部用于了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实施了燕翼围、乌石围、龙光围的保护维修工程。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村组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但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团体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得不紧,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以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 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玩游戏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致使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客家传统美德逐渐淡化。
5、农村文化阵地在渐趋萎缩。乡镇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较普遍,设施落后、设备紧张;农家书屋缺乏管理,难以真正惠及农民。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由于缺乏经费,更难以挖掘、培育农村文化能人。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按照全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近一个时期,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就如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着力推动我县农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进行了比较深入认真的调查思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多样性。它不但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凝聚社会的粘合剂,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一、全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今年来,我县农村文化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逐步丰富,电视、网络等文化媒体逐渐增多,“村村通”建设使全县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以上,每年送电影下乡2100多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广泛,全县30多个业余剧团、10多个铜管乐队常年活跃在乡里村头。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无关论--认为文化建设只是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单纯的娱乐,搞不搞都一样,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行了;二是等待论--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决定文化,只有等把经济搞上去了,富了有钱了才能搞文化;三是赔钱论--认为文化建设是赔钱的买卖,投入大产出少,搞文化建设得不偿失;四是无绩论--认为搞文化建设,出政绩比较慢,不如搞经济来得快,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帮助不是很大。表现在工作上,往往把文化建设看成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了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和摆不到位的问题。
2、设施保障不充足。从调查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对这一问题解决得不够好,文化建设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全县现有36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大多由个人出资或集体集资维持。乡镇文化站建设,除东湾、大芦、乌兰有相对标准的文化站外,大多数乡镇仅以机关办公用房临时顶替,加之经费缺乏,设施陈旧,文化站形同虚设,利用率极差。又如乡镇图书室建设,除去年争取到位的31个“农家书屋”外,全县只有东湾、靖安、平堡等少数乡镇设立了村级图书室,装备了少量的帮扶部门捐赠的图书,18个乡镇均没有专项购书经费。全县175个行政村只有35个村建有文化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3、投入经费难维持。大多数乡镇对文化站实行财政脱钩断奶,造成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大幅减少,县财政下拔文化包干经费随之取消,文化站没有相应的购书、订阅报刊、开展活动以及开展正常业务工作的公用经费。要开展活动,完全靠拉赞助,四处讨钱。乡财政文化专干与其他干部待遇差距甚大,致使乡镇文化专干位虚薪低待遇差,无心工作。
4、机制体制不完善。文化站既不是乡镇政府的直属部门,又不是县文化局的派出机构,成为乡镇可有可无的单位。重视文化工作的乡镇,将行政工作能力强的文化专干安排兼任政府其他职责,享受乡镇其他干部同等待遇。不重视的乡镇将文化专干作为包袱甩开。群众文化工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活动日益匮乏。全县虽有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51名,除靖安、兴隆、永新各为2名外,其余乡镇均为3名,但绝大多数乡镇没有配备到位,到位的也多为兼职,基本上都用在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加上乡镇缺乏对文化干部有效的管理机制,致使文化干部调换比较频繁,缺乏稳定性。而村级的文化工作基本上由村干部的喜好决定。一些乡镇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基本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
5、整体素质不够高。一是文化水平不够高--我县农村中,没有文化的人占5%,有小学水平的人占35%,初中水平的人占45%,有高中水平以上的人员只占15%左右,文化水平高一点的大多到了城里谋求发展。二是大局观念不够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大局意识和长远打算,对国家、集体、社会缺乏责任感,有的甚至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三是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大部分农民对农村环境漠不关心,有的家里干净整洁,但对于村街是否整洁不管不顾,随意乱堆乱倒,有的家庭都是杂乱无序、肮脏不堪。四是文明程度不够高--有许多农民开口闭口就是粗话脏话,有的甚至开口就是骂人的话,以丑为美,乡风不够文明。
6、改革创新没力度。全县农村大多数的群众性业余文化团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员老化、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缺乏与时代合拍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对传统的继承也不够完全,处于半瓶子状态。全县的春节社火、民风民俗缺乏有效地组织辅导和展演传承。对此,县上连续三年举办了“国鼎”杯乡镇社火表演赛,在一点程度上起到了引领作用,但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8个乡镇中,乌兰、平堡、北湾、刘川、五合、永新等乡镇能经常有效组织农民文化活动,多数乡镇文化活动和水平尚未达到一定层次,致使农村文化活动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缺乏足够的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文化工作宣传人、教育人、鼓舞人、凝聚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体现。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村素质是关键,要提高农民素质就要大力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呢,就必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在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切实把乡镇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思想决定行为,认识决定觉悟。乡镇干部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自觉把文化建设摆到位,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有针对性的从解决模糊认识入手,建立起对乡镇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文化培训机制,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首先要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中有关文化建设内容的培训,把他们的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其次是要进行文化内涵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加强他们对文化的认识。第三是要对他们进行文化艺术素养和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而且还要使他们愿意抓文化、喜欢抓文化、知道怎么样去抓好文化。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真正放到重要位置。
2、要解决好设施保障问题,努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问题是乡镇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乡镇只有解决了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不足问题,才能使农村的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所谓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城乡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文化成果的共融、共享和共同发展。过去,我们在城乡文化一体化上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一些努力,如送文化下乡,文艺节目调演,举办各种比赛,到基层辅导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文化建设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城乡文化二元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按照2006年两办《意见》中“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的明确要求,积极抓好落实,加强对文化建设投入。二是要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捐助。研究制定一套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捐助的机制。如采取由政府发出倡议,然后由有关部门为捐助者建立功德碑、光荣册或在电视、报纸上进行宣扬等方法对企业或个人的捐助给予鼓励,使他们能够积极对文化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三是要引导农村文化建设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对于乡镇公益性文化设施要允许进行一些非营利性的收费,以此补充其在经营过程中经费的不足;对于群众性的业余文化团体,要鼓励他们进行产业化的运作和经营,以弥补政府补贴资金的不足,使他们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3、要解决好机制体制问题,大力加强乡镇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和体制,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只有调整和落实好机制体制,才能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进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是要督促其落实好人员编制。在明确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同时,要配齐配强专职的文化站站长和工作人员,村级的文化工作也要指定一名村干部专门负责,使乡镇的文化建设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干,保证乡镇文化建设组织上的落实。二是要督促其落实好管理机制。在明确文化干部职责的同时,各乡镇还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建立起一套文化干部正常使用晋升、待遇调整和奖惩的制度和办法,并督促其认真落实,以调动文化干部包括村级文化干部干好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督促其落实好培训机制。各乡镇每年都要有计划的加强对文化干部(含村级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文化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使各村镇的文化建设不但要有人抓有人管,愿意抓喜欢管,而且能够抓好管好。
4、要解决好农民素质问题,逐步完成培育新型农民的新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真正的主力军,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高质量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完成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而培育新农民正是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职责之所在。为此,我们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以及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法律意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普及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营造文明节俭、健康向上、团结互助、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气,逐步完成培育新型农民的任务。培养新型农民,完成向新农民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逐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培育新农民的任务。
5、要解决好改革创新问题,着力发挥乡镇文化的宣传教育作用。改革与创新,是文化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只有抓好了改革创新,才能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和吸引力,才能充分的发挥其宣传人、教育人、鼓舞人和凝聚人作用。对此,我们应采取三条对策:一是要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和密度。建立起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使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经常不断的欣赏到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同时,也为农村群众性的业余文化团体起到示范和导向的作用。二是要加强对农村业余文化团体的辅导。把辅导的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指定专业人员,采取分片包干、对口辅导的方式,帮助农村的业务文化团体,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使他们逐步提高艺术水平和自身素质,并不断为他们搭建参与和展示的平台,从而不断增强文化活动的活力和吸引力,发挥文化工作应有的作用。近两年,我县秦剧团认真扎实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深入到全县乡镇巡回演出,不但让人民群众欣赏到了一台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而且对构建和谐乡镇,打造平安乡镇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作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并根据有关规定实施从业资格证制度,使农村文化骨干队伍不断的得到壮大和加强,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更好的发挥文化工作的作用。
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农村是关键,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发展,才能使全县的文化建设真正的得到加强和发展。我们只有以人为本,科学谋划,抓住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才能真正的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才能真正建设好我们的新农村,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全县文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于临城县农村文化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河北文明网 时间:
中共临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志忠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临城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全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临城县农村文化活动情况
近年来,临城县不断加强宣传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百里宣传文化示范带”的辐射带动,先进文化典型的强力拉动,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县业余文化团体多,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大有燎原之势。全县有近140支文艺表演队,在农闲时开展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活动形式主要以传统的大秧歌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以业余戏曲队、鼓乐队、歌舞队、书画社,以及根雕、石雕、书法、绘画等文化形式的文化队伍发展迅猛,全县有光盘图书租赁户、歌舞队、戏曲专业户等专业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团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部分村已经出现多种形式、多个经营并存。目前,全县已经建立起县宣传文化中心1所,乡(镇)级宣传文化中心3所,宣传文化示范村3个,具有名人故里、旅游优势、传统艺术等特点的文化特色村10余个,宣传文化示范村和文化特色村交相辉映,互为交融,进一步建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多视角、高标准的宣传教育平台。全县220个行政村当中,有近60个村群众文化活动经常进行,并各具特色,占全县总村数的27%。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1%的村建有图书室,并坚持常年借阅,从事文化专业活动的有862户。县城文化活动发展迅猛,现有文化活动场点23个,其中县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场所影响较大。
二、临城县农村文化活动的特点及背景
农村文化相对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农村文化具有着鲜明的特点,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通过农村的文化能人、艺人、热心人的挖掘、整合,赋予了农村文化独有的特色品牌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1、农村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临城县地处太行山区,是革命老区。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着先进文化宣传活动,歌曲《在太行山上》、《八路军打临城》等在革命老区流行。解放战争时期,还有《纺棉花》、《妇女解放歌》、《一劝妇女要放脚》等,当时欢庆解放的秧歌遍及每个村庄,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据不完全统计,临城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多达28种,主要有秧歌、舞狮、舞龙、旱船、高跷、大鼓等传统表演形式。建国后,不同时期这些传统文艺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此外,在城乡民间还活跃着一批业余书法、绘画爱好者,戏剧、歌舞表演爱好者等。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传统的历史文化成为全县文化活动的深厚文化背景。
2、农村文化活动体现了农村群众的精神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渐富裕,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大提高,使农民有更多的空闲,人们也因此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的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要。在劳动之余、农闲时节,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村群众就会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自娱自乐和强身健体。
3、农村文化分子发挥着“领军”作用。在全县基层文化活动组织当中,文艺骨干往往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本地一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正规文化团队退出来的人员,以及农村文体活动爱好者,平日里或表演,或创作,或辅导,就象是在城乡播撒火种,在劳动之余、农闲时节,特别是重大节日,带领他们周围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成为文化活动的带头人、热心人。同时他还收集农村群众身边的生活素材,编辑创作了如戏剧《打碗记》、小品《找保国》等一批以道德伦理题材和反映农村新变化的乡土曲目,以生动活泼、烩炙人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达农村群众对新生活的思想感受和良好愿望。这些新曲目在全县巡回表演后,出现了广大群众传唱家乡戏、喜说身边事、颂扬共产党、歌唱新生活的文明景象。除此之外,这些具有一定文化功底的人员带领群众开展扭秧歌、舞狮子、唱歌唱戏、球类竞技等文体活动,也成为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4、党委、政府的重视是前提保障。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性文化活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对文化活动的发展方向给予正确引导,发扬先进文化引导,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省“太行山革命老区宣传文化工程”的组织实施,示范带动作用强,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由点组成带,由带展成面,以沿泜河流域的“百里宣传文化示范带”县、乡、村三级宣传文化中心形成了宣传文化示范网络,为临城文化蓬勃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伴随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一方面,各类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家庭之间、邻里之间、乡邻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使人民群众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还行之有效地杜绝了长期以来聚众赌博的恶风陋习,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临城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调查显示,虽然临城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亟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农村群众性文化团体的扶持力度和管理亟待加强。由于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文化活动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实现大的创新。农村文化活动仍然以表演传统的大秧歌为主,缺乏反映时代精神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文化队伍从业人员以书法、绘画、业余戏剧等为主,多散居农村,形不成规模,没有知名度,而且无统一组织和管理。根据上述特点,文化部门应该首先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分类指导,组织专业的文化骨干对口到农村开展文化下乡帮扶活动,加大先进文化示范引导和文化能人的培养力度,为农村培养一支常年固定不走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伍和创作队伍,不断提升乡村文化活动的品位,体现农村崭新的风格和特色。
2、具有文化特长的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目前,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大专文化以上水平的多以居住在县城,这部分人工作压力大,缺少文化活动、业余创作的环境和条件。而农村从业人员中在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算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文化队伍不专业、素质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要鼓励有一定文化特长的专业人员进修学习,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提高业务素质。要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农村,积极组建民间文艺社团,积极采取给荣誉、给地位、给物质奖励、给优惠政策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民间文艺社团的积极性,促其更快发展。
3、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存在脱节现象。由于市场经济影响,各类演出活动受到限制,一些大型公益活动大多在年关举行,演罢大多文化团体偃旗息鼓,无声无息,没有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当地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群众身边涌现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得不到及时的宣传推广。为此,要积极培养“常驻农村”、“常驻企业厂矿”的基层文化骨干力量,使他们能够及时捕捉身边的鲜活事例,进行创作、宣传,把先进文化活动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了先进文化活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做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才能真正达到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的目的。
4、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县城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丰富多彩,农村各种文化特色已初步显现、崭露头角。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文化设施长期的投入不足,加之文化活动经费的制约,农村文化建设举步维艰,设施设备相对简单。部分乡镇没有专兼职文化管理人员,注重发展经济,无暇组织文化活动。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扎实推进“宣传文化工程”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文化宣传阵地。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集文化活动经费,繁荣农村文化建设,使思想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强有力支持和后盾。
第二篇: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
摘 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1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
1997年至1999年,宿迁相继投入建站补助经费78万元,与省补资金合计为413万元。共计建成81个达标乡镇文化站,其经费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政府用土地划拨、政策性减免、劳动力和垫支、借支等方式解决。随着这一批相对较高标准文化站的竣工并投入使用,乡镇文化活动阵地得到了扩充和加强。
2001年起,县区文化局撤并到广文局,乡镇文化站撤并为文广中心”。全市由125个乡镇撤并为109个乡镇,“文广中心”也缩减到109个。文广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农村文化服务员1名、采编播音员1名、机务线务员1名、新闻报道员1名。编制核定到岗位,不具体到人,人员实行公开招考,择优选人,合同聘用,岗位管理,人事代理。乡镇文广中心设主任1名,在业务人员中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文广中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乡财政;行政隶属当地政府;业务上接受县(区)广播电视文化局指导。
2007年,我市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的支持,再新建10家达到省级标准的乡镇文化站。
1.2“三送”工程
2006年,我市建立了市“三送”工程中心,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提供了组织保障。市文化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了“百乡千村文化行”活动,并以此为抓手,统筹安排全市“三送”工作。去年,全市共送戏下乡418场次,送电影下乡836部近万场,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观众和读者人数逾200万人次。2007年,继续开展“三送”活动,计划送电影1万场以上、图书20万册以上、戏300场以上。
1.3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截至2007年底,全市完成省文化厅下达的“共享工程”共6个县级分中心和9个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农村文化服务功能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1.4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截至2007年9月底,全市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万户,入户率18%。94个乡镇实现县乡有线光缆联网,占91.26%。光缆通达村774个,占全市1449个行政村的53.4%。
1.5“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6年,完成了20个村级公益性“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并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2007年,扶持新建“农家书屋”22个。两向上争取资金44万元。群众自建19个。共计61个。
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2007年,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并成功申报省级代表作6项,编印了《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汇编》。
2.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2.1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 “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甚至部分乡镇文化工作出现“建站容易巩固难、文化队伍稳定难、群文活动开展难”的局面。
2.2:农村建设文化站难,巩固运营好文化更难
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是省政府提出的新五件实事内容之一,按照省文化厅、财政厅实施方案要求,2004年上报无站房的每个补助30万元,原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补助20万元,201平方米至400平方米补助10万元,401平方米以上不足500平方米的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要求市、县(区)、乡财政补足或社会捐助,而实际情况是我市财政难为其力。乡镇财政在新的财政体制下,自身运转尚存问题,让其兜底实在是勉为其难。从05年个别的试点到06年的实际建设,省补助的资金仅够基建费用。规划设计、土地划转、拆迁等费用均需乡镇承担,而乡镇财力匮乏,难以负担。即便房子建设起来,必要设施设备大多无力购置,巩固利用成了实际问题,出现建得起用不起,或建好无法用好的现象。实际上,国家及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也不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而效果始终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一是所有权归属乡镇,乡镇政府拥有实际处置权,文化站被任意挤占、转让、拆而不建的情形难以避免。二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公益性文化投入机制。文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以致文化站用房、图书、器材等设备设施老化,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06年开始的新一轮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要求把省、市、县(区)投入部分形成的资产确定为县(区)主管部门所有,乡镇及社会投入部分归乡镇所有,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市、县(区)补助难以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实际缺口多,乡镇负担过重,新一轮乡镇文化站建设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土地证、房产证,两权一证是否可行,有关部门可否照此办理还是个未知数,因而难以避免随着时间推移而重蹈旧辙的状况。
2.3缺乏投入保障机制,难以形成文化氛围
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的积淀可成的,开展
一、两次文化活动、营造一时、一个阶段的文化气氛或做一两件有文化品位的事是比较容易的,而要长期坚持,形成氛围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形成也难以持久,更难以发展,乡镇文化站的兴、衰就说明问题。
2.4:文化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文艺人员
群众文化是一个特殊专业,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从我市乡镇文化队伍情况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教师中择优选拔的,支撑农村文化工作近三十年的文化工作者,经过两次改革,大多退休或转岗,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状态。现有在岗人员是从现有乡镇事业人员中确定,相当部分人员既无专长,也无特长。同时他们还有下队、驻村任务,无暇顾及本职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致使文广中心地位每旷日下。加之乡镇文化站条件差、待遇不高,活动经费缺乏,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本来就很少的专业人才外流,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
3.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考核
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3.2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借鉴以往乡镇文化站建设巩固不力的教训和国土、财政等系统的成功经验,对无房或不达标的乡镇文化站,由市、县(区)文化部门按省里标准(建筑及占地面积等)统一设计多份建设施工方案,供乡镇政府选择;县区政府统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由省厅根据审计结果足额拨付;市政府协调土地、建设等部门办理土地、房屋产权证,所有权归县区文化主管部门,使用权归乡镇文广中心;乡镇负责内部设施设备添置及日常维护;拆迁、置换、出租等必须经县区政府或文化主管部门报请省文化厅批准。
3.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运作机制,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要改革不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释放和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公有民营,股份合作”的运行新机制,以及按照“集成、综合、联网”的原则,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农村现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针对目前农村文化现状,以“发展主流文化、管理宗教文化、培育民俗文化、引导休闲文化”为目标,切实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功能。
3.4放宽单位编制限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负责乡镇文化管理的领导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二是省、市文化人事部门每年推荐一批立志农村文化事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或支文。三是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放宽对农村文化单位的编制限制,完善引进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拘一格地引进文化专业人才到乡镇文化站工作。
第三篇:关于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某县文广局·2011年3月25日)
3月16日下午,我县召开了2011年客家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根据会议要求,我局选取部分乡镇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又先后召开了全县文化站长会议和民间文化能人座谈会,并对各乡镇上报的农村文化现状调查报告进行了汇总和梳理。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近年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县围绕着力打造“客家某”、加快建设“客家名城”的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目前已建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投入了使用,建成农家书屋92个,村文化活动室105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某县支中心和59个村级服务点。
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每年举办“新农民周”活动,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场次数量稳步攀升,其中2010年开展送戏下乡112场,各乡镇自办文体活动98次,送电影下乡1680场。
3、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去年圆满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建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2010年,积极向上争资580万元,全部用于了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实施了燕翼围、乌石围、龙光围的保护维修工程。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村组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但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团体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得不紧,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以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 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玩游戏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致使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客家传统美德逐渐淡化。
5、农村文化阵地在渐趋萎缩。乡镇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较普遍,设施落后、设备紧张;农家书屋缺乏管理,难以真正惠及农民。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由于缺乏经费,更难以挖掘、培育农村文化能人。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
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第四篇: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农村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反应农村生活的文化产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社团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的不是很紧密,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然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打麻将等,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少数的几个网吧也主要是以玩游戏为主,这些无不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
5、农村文化阵地日趋萎缩。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全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镇党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工作宣传组、规划建设组、综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等,负责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缑氏镇文化建设:规范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制订下发了《缑氏镇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创建活动的任务、目的、各自职责和达标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镇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村子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文艺室、娱乐室,村民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在说起自己村子的文化广场时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岳滩村,入目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楼房,广场上不时有锻炼身体的村民走过。村子里为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民在茶余饭后,或来到娱乐室里下棋、或在文艺室里扭秧歌、或在书屋里看书读报。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土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村民了解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好人好事等,充分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走进顾县镇段西村村委,首先看到的是在门口的“独生子女五好家庭评选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段志明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比让群众更能践行优生优育政策。此外,段西村还通过“好婆媳评选活动”、建立“家长学校”、建设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等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全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在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文化大院落成庆典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自豪地说。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8年以来,在庞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庞村两委采取市、镇财政帮一些、村两委筹一些、企业捐一些的办法,集中精力、多方协调,建成了全镇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性文化大院。西庞村文化大院累计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绿化面积660平方米,包括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集体卫生室、棋牌室、健身器材、露天舞场等,配备有活动坐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施,其中图书阅览室配备了崭新的期刊架、书架、阅览桌,拥有钢制家具产业、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7大类2万余册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图书门类齐全。
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远程教育电视、乒乓球台、台球桌等,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文化大院将来不仅是农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未见瀑布,先闻水声。还未走进偃师市西李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便听到了悠扬质朴的戏曲演奏声。跟随曲声而入,这个简单却又热闹非凡、充满着曲声歌声笑声掌声的地方,就是西李村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的场所。因为有了这个剧团,西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之乡。偃师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很快,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剧团,把田间地头、农民大院当成舞台,他们那带有浓郁地区乡土气息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艰辛起步,群策群力建剧团
2003年,在宋纪斌、宋更周(均84岁)等人的支持下,西李村业余曲剧团在消失多年后再度成立。
近年来,偃师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目前,偃师市共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大院190个,建成阅报栏560个、书架1200个,藏书120余万册,偃师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基层文化示范图书馆”。同时,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服务,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偃师市豫剧团和曲剧团每年下乡为农民送戏300场,偃师市演出公司每年组织20多个外地艺术团到农村演出400场,河洛风文化公司每年为农民演出100多场。自2007年12月起,偃师市利用国家投资的17套数字电影设备在全市建立了1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每月为每个行政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偃师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偃师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偃师市政府投入20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服务系统和电子阅览室。2006年被国家列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后,偃师以市图书馆为共享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基层服务分中心,依托村文化大院设立数十个基层服务点,在3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网络的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加大对贫困乡镇的文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使各乡镇文化发展的差距减小。加大对农民文化生活的引导力度,把农民的文化生活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顾县东王村自2005年起先后投资24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平方米,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综合娱乐室在内的高标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的综合活动室设备齐全,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麻将、军棋等应有尽有,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村委会还设立了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群众能够了解到村两委干部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等,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偃师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各个行政村开展了书画、秧歌、腰鼓、排鼓、乒乓球、篮球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乡镇狮舞队、排鼓队走出偃师,参加洛阳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多项大奖。顾县镇苗湾村建起了偃师农村第一个老年门球场,翟镇镇成立了偃师第一个乡镇书法协会。今年,偃师市以全市高度普及书法艺术的雄厚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国书法之乡”。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大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现在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体现在农村文化资源总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飞速提升。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
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课题的产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文明、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总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当中,无论是作为教师的我还是作为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摸索,并将调查资料向学校有关领导进行反馈,作为学校发展的参考资料。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小组讨论分工、资料收集整理、方案设计阶段、调查研究阶段。
㈠小组讨论、分工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潜在动力,但也存在依赖、逃避的心理。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明确整个过程是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所以必须完全独立地完成全过程,让其感觉到这是一次充分发挥个性特长、自我完善、争取成功的机会。我们是通过集体动员和个别动员来达到目的的。
㈡资料收集整理
课题确定后,组员们讨论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研究的第一步便是文献查阅。文献查阅主要分为二个阶段。
首先,五位组员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学校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分头寻找,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摘录下来。由于学校图书馆过于简陋,存书不多,一天下来大家累得半死,查找的资料不全。为了能获得更广泛丰富的资料,我们还进行了分工,两位同学负责上网浏览查询,另外三位则在校图书馆中进一步查找。负责网上查询的同学到各大网站进行了搜索,例如我们在百度网(baicu.com)、Google网站上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关键词检索到许多“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论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论述;我们还在新浪网(sina.com.cn)上查询到与校园文化定义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到这一课题背后的重要意义。另外三位同学也摘录了许多与校园文化相关的资料,进行分类汇集。文献查阅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了充分准备。
文献查阅的第二个阶段在校园内考察与小组研讨后进行的。经过了小组研讨和调查,组员们对于课题的研究已经形成初步认识,对于论文的框架也达成了一致意见。但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科学、更完善,组员们再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查询,为深入研究作了必要的资料补充工作。
㈢方案设计阶段
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归类、整合、分析。学校校园文化现状调查小组成员首先对其摘录的资料进行归类;接着再网络上的论文资料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归类汇总;最后是整理,归纳出整个校园文化涵盖的三大部份的情况,设计《南靖二中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高中部、初中部的学生分发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的统计。本次调查由全体成员协手合作,在调查进行中,各成员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顺利的完成了本次调研,体现了协作、团结精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回收率99%;调查范围包括我校高中部120份、初中部80份;整个调查问卷分为三部份16小题的问卷,问卷回收后,经过统计、总结,做成了科学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见附件一)
㈣调查研究阶段
通过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生活中的各项问题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我校通过制定校训、学唱校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营造正确、健康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赢得了同学的肯定;学生对学校开展文娱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也存在部份令人忧虑的问题:——学校缺乏对体育活动应有支持力度,且在学生心目中以为学校领导不支持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咨询,而我校的心理咨询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问卷调查为我们了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我们下一步撰写调查报告作了必要的资料补充工作。
三、报告撰写阶段
我们小组论文的思路在第四阶段的小组研讨中已基本形成,最后由组长田志远 李冰执笔完成研究论文。(学生研究论文见附件二)
定稿后的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
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调查
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环节
四、关于进一步搞好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我们总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和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接着从我校校园文化现状上谈起,介绍了我校校园文化的特点,结合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论,探讨了如何继承和完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最后小组讨论作了一番总结,提出关于搞好我校校园文化的几点建议。
我们的论文不仅通过调查提出问题,更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在“研究校园文化的意义和校园文化的含义”这一节,我们以校园文化为例,自己提出校园文化应包括“校歌、校训等精神形态文化”的观点。
四、我的几点体会
近几年来一般的学校都有开展研究性学习,我校也有多年的历史了。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和书本,走向社会,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协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追踪观察、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初期其劣势可能会更突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优点才会有慢慢的显示。由于我和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习过程中浪费了时间,走了许多弯路,也没有得到什么结果。
让我高兴的是虽是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指导,但我们五位组员相互协作,获得了许多实践经验,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活动对于我们今后进行课题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尝试。我们所获得的许多资料和建议,并未完全得到学校的认可,但却为我们了解研究性学习、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课题提供了帮助。当然,初次尝试课题研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所提出的观点还不够成熟,课题的纵向挖掘不够深入,论文也比较稚嫩,但我们都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题研究。
五、评价及反馈
10月份,老师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反馈。
㈠关于学校物质文化形态建设
在有关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份同学对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基本上比较满意。有89%的同学认为学校校园环境整体状况良好。这充分说明了,学校近两年来所提出的“平安校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是,从同学们所提的建议来看,有一大部份同学对食堂、小卖部和厕所报有很有很大的意见。主要表现在:食堂饭菜不可口,卫生状况差,偶有发现菜里面有虫子;小卖部老板对待同学的态度差强人意,且东西价格比校外要贵许多;由于学生数的增加,俗话说人有三急嘛!人多了而厕所很明显就不够用了,建议图书馆后的厕所应迁移,上课时厕所的传来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了。
㈡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形态建设
从这份调查报告反映的结果看,我校学生面对学校制度与执行之间的问题时处于比较复杂的心理状态。整体看来,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整体评价认为好的占64%,而认为不好的占36%;在问题15中你是否有过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有67%的人回答没有,33%的人曾有过。
具体来讲,学生比较能够遵守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但在生活细节上不够注重。比如有近40人曾经穿过拖鞋去上课、没有佩戴胸卡;13人偷偷去上网;3 人有过早恋的经历。
综上所述,我们学校的同学们在遵守纪律方面大多能自学遵守,总体上体现了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风貌,但个别在对待校规方面存在一些需要重视、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比如早恋现象。
㈢关于学校精神文化形态建设
问卷的第三部份主要是从学校精神文化形态建设的调查,问卷中第7、8题中,认为文艺活动做得较好的同学占50%,认为体育活动做得较好的同学占29%;而认为不好的,研究性学习占了49%,体育活动占34%。第10题中,调查同学的课外体育活动时,67%的同学偶尔会参加体育活动,29%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仅占4%。当问及是否支持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有83%的人表示非常支持,15%认为无所谓,仅有1%的人持反对态度。
当问及是否知道学校心理咨询室时,63%的同学知道,27%的同学听说过,10%的同学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心理咨询室的存在;同时问及上否有进行心理咨询的必要时,61%的人认为有必要,16%的人认为没必要,21%的人认为无所谓。
从以上的调查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我校对第二课堂学习和文艺活动比较重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不够积极,学校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但是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令人担忧。这次调查,希望能为学校领导进一步安排相关工作时要重视心理咨询的必要,同进也希望有关方面能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查,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为心理上有偏差的同学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地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学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但在精神文化形态方面,毁誉参半。在方艺活动和第二课堂深得同学的喜爱,但在体育活动和心理辅导差强人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文明、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总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当中,无论是作为教师的我还是作为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摸索,并将调查资料向学校有关领导进行反馈,作为学校发展的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面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南靖二中以诚信、协作、博学、创新为校训,放眼新世纪,以人为本,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力求推进素质文化教育。
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调查
校园意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要想成为一流的学校,物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从目前学校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景山学校的历届领导都非常注重学校的物质基础建设。当前学生公寓正在加紧施工,教学楼也列为学校明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不难看出现任校长对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视。不难想象,建成的公寓将是舒适、温馨的“家园”,未来的教学楼也是一座现代化设备齐全且华丽。学校将朝着花园式的校园迈步向前。
为进一步了解同学对我们学校校园文化的了理我们进行这次的调查。整个调查问卷把校园分为三部份16小题,包括基础建设、管理制度、精神文化。从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生活中的各项问题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同学们对我校制定的校训、学唱校歌,以及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营造正确、健康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给予的肯定;同时对学校开展文娱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I、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总体上稳步推进,办学的硬件、软件建设都取得了积极成果。在办学规模上,图书馆、科学楼、教师公寓的落成与学生公寓、新教学楼的正在施工建设。有89%的同学对学校环境和管理的整体评价认为好,得到了大部份同学的肯定,这都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学改革蒸蒸日上的景象,让同学感到二中不断发展的活力,增强了同学的信心。
Ⅱ、学校从以往单纯注重抓教学常规和教学质量,发展到以人为本,自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进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人本管理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树立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积极通过多维育人的手段培养同学的道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学校落实对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做好纪律、安全教育。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总要开展日常驻机构行为规范教育和检查,督促同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每个班极制定完整的班级公约,每位同学都必须签订《安全责任状》,以提高同学的自我约束力。第三,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学校为了让新生能够较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特别是高一年都要进行一周的军训、法制教育和学习《景山学校管理规定汇编》的教育活动。最后,政治处、团委会和学生会加强对同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成立了生劳部,纪检部和体育部,分别对环境卫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课间操进行评比。评比结果还被当作衡量优秀班级的重要标准。
Ⅲ、注重正确、健康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训、校歌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校风、学风的反映和最精炼的概括,对师生有提醒和激励作用。让“诚信、协作、博学、创新”的二中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努力奋斗,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今天你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以你为傲!
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每年都有举办校园文化节——合唱比赛、校园十佳歌手赛、书画展、各式各样的知识竞赛和高一年音乐艺术课。在学习之余得到很多的乐趣,而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的培养。在文学方面,我校有拥有四万册的图书馆、青橄榄文学社和校电台。方便了老师和同学的阅读和教学,文学社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机会的舞台。你若有什么得意之作,便可以去投稿,若被选中还有小礼品的奖励呢!
三、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环节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分析,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校园文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I、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管理关系没有理顺。在调查问卷中从同学们所提的建议来看,最多的前三个问题分别是:小卖部、食堂和厕所。这说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食堂饭菜不可口,卫生状况差;小卖部老板对待同学的态度较生硬,且东西价格比校外要贵许多;由于学生数的增加,带来许多生活上的问题,厕所问题尤其突出,俗话说人有三急!人多了而厕所明显就不够用。
Ⅱ、同学比较能够遵守学校所规定的规章制度,但在生活细节上够重视。在调查问卷问及是否有过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有67%的人回答没有,33%的人有过。具体表现在,比如有40人次曾经穿过拖草鞋去上课和没有佩戴胸卡,有13人曾经偷偷去上网,有3人有过早恋的经历。综上所述,我校总体上同学们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但个别在对待校规方面存在一些需要重视,改进的地方。
Ⅲ、当问及否支持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有83%的同学表示非常支持,有67%的同学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达到8H/周。显而易见,体育运动又是很大部份同学喜欢的课余活动。但由于三近四年年多没有举办运动会,这就造成在许多学生心目中认为学校领导不支持体育活动。
Ⅳ、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有61%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咨询,而我校的心理咨询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四、关于进一步搞好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渐加深了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激发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如何去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量。
我们针对学校的主要成就与不足,一边继续上网查找、整理有关改进和提高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料,一边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一些切合我们学校实际的建议。最终拟出以下几条改进的建议:
1.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艰难,图书馆的藏书量少,开放的时间短,给同学的课外阅读带不很大的不便。所以我们建议学校能增加一批适合我们阅读的图书和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
2.建议学校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多关注和改善同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小卖部价格较贵、厕所空间不够、食堂卫生不足的问题,以解同学的生活问题。必竟生活中小问题,就是生命的大问题。
3.在学校管理制度上,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注意隐形的问题,比如上网、早恋及心理问题。建议学校能够开展一场大型的心理咨询活动,以便了解、目前我校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让心理有偏差的同学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