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一五”云南三大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十一五”云南三大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云南省统计局 发布人:办公室 2011/9/17 11:29:3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把扩内需作为云南经济增长的根本着力点,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消费、投资协调拉动云南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为“十二五”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期间云南三大需求的结构变化特征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流出需求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生产总值支出法计算,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169.75亿元,比2005年增长55.1%,年均增长11.6%,其中:消费需求(最终消费)为3745.96亿元,比2005年增长40.3%,年均增长8.8%,低于GDP年均增长2.8个百分点;投资需求(资本形成总额)为3756.61亿元,比2005年增长87.9%,年均增长17.1%,高于GDP年均增长5.5个百分点;而净流出需求(这里的净流出是指省际间的货物和服务调出与调入额的差额,有别于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净出口需求。当调出大于调入时,净流出为正值,当调入大于调出时,净流出为负值)为-1332.82亿元,比2005年减少了630亿元。
从“十一五”期间云南三大需求的结构分析,2009年,云南消费需求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68.3%下降到60.7%;投资需求占 GDP比重由2005年的52%上升到60.9%;净流出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20.3%上升到-21.6%。到2009年底,全省消费、投资、净流出在经济总量构成中的比例为60.7︰60.9︰-21.6。消费和投资,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十一五”期间云南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云南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较快增长,为保持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2005年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8.5%。2009年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6%,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虽然消费在经济总量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滑,但由于其占GDP的比重依然较高,贡献率较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成效,消费市场新特点逐步显现,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绿色消费悄然兴起,住房、汽车等引领消费热点,消费需求对促进云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投资需求是拉动云南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看,云南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速的变化高度相关,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投资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随着景洪、小湾等电站建成投产,新昆明的建设、昆曼公路等一系列重大投资项目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了基本建设投资明显增加;其次,由于全省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企业增资扩产和设备更新改造投资步伐加快;第三,是以住房、汽车需求为代表的居民消费升级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2009年,全省资本形成额达375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0%,比2005年增长了87.9%。全年资本形成总额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27.9%,拉动GDP增长15.4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全省资本形成额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全省GDP年均增速5.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消费年均增速8.3个百分点。可见,投资已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净流出需求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短板”
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不仅要靠本地产品提供,还要从区域外调入一部分产品,同时本地生产的各种产品除供应自身需求外,还要依靠外地区的市场来实现其价值,这种产品调入调出是地区经济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当调出大于调入时,净流出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但是当调入大于调出时,调入的大量增加就会对一个地区相关产品产生相应的挤出效应。云南是一个社会产品供需“两头在外”的内陆地区,大量的消费品、投资品从外地流入,并没有真正创造属于本地的增加值,而是拉动了生产地的增加值,使得构成全省三大需求中的净流出需求不断下降,2009年,云南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为-1332.82亿元,比2005年的-702.80亿元下降了630亿元,2009年净流出对GDP的贡献率为-86.5%,负拉动GDP增长为10.4个百分点。净流出需求在云南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起到拉力作用,而是对经济增长的起负拉动作用。
由此可见,从云南“三驾马车”发展态势分析看,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拉动全省GDP增长的主动力,而净流出对经济增长则产生负拉动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流出需求的关系至关重要。
三、从三大需求看云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云南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三大需求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居民消费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长
2005~2009年间,云南居民消费需求年均增长9.0%,低于GDP年均增速2.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0.3%,低于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增长6.5%,低于GDP年均增速5.1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005年以来,云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低于同期经济总量增幅3.6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消费支出预期压力较大,消费倾向下降。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加之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支出刚性增长,居民的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对消费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二)投资总量相对偏小,投资总体水平不高,对云南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2009年云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3502.4亿元,占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仅为1.8%,在全国排名24位,仅仅是山东的19.7%,江苏的20.4%,广东的25.0%,河南的26.9%;占西部地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仅为9.5%,在西部地区排名5位,仅仅是四川的46.9%、内蒙古的47.2%、陕西的 66.5%。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近似一条平缓的“马鞍型”曲线(或称为“倒U”型曲线)。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在一定阶段都会加大投资力度,刺激生产和消费,逐渐使投资率升高,上升到“倒U”型曲线的顶端。正在大发展中的云南也不例外。投资水平过低,无疑会对云南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净流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负拉动,使三大需求的结构不尽合理,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待改善
从拉动云南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三大需求中投资、消费需求均呈正增长态势,只有净流出需求一直为负数,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不足,三驾马车的拉动不协调,制约云南经济发展。
2009年云南的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15.4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而净流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则为负的10.4个百分点。云南三大需求中的净流出为负数(-1332.82亿元),意味着云南的货物和服务从省外流入过多,是属于生产额少而使用额多的省份,创造的对应增加值少,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低甚至为负拉动。除个别年份外,历年的消费和投资的比重之和均超过100%,净流出需求均呈现出负数。也就是说,在投资和消费需求中,更多的包含了省外和国外的货物和服务流入的价值。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并不能真正创造属于云南本地的增加值,而更多的是拉动了相关产品生产地的增加值。
四、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开创云南三大需求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云南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一)顺势而谋,趁势而上,充分把握好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机遇
桥头堡建设规划涉及的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1、举全省之力,奋力突破交通瓶颈,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桥头堡建设必需交通先行,围绕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个战略目标,围绕完善云南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开辟一条我国西南贸易通道这个核心任务,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形成“七入省、四出境”公路通道的格局、“两入省、三出境”的水运通道格局、“八入滇、四出境”的铁路建设格局和新的航空网络格局,将云南构筑成为连接中国腹地、直接沟通东南亚、南亚乃至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国际大通道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全省投资需求的较快增长,还将成为云南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
2、以重大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在发展,缺少大项目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当前,全省上下以桥头堡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原油炼化基地、新机场、高新技术产业、多条铁路通道和高等级公路干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创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新阶段。同时再尽快带动一批扩大内需见效快、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大、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林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增强投入,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使云南从后发地区变为投资热点地区。随着云南 “面向西部桥头堡战略规划” 的进一步推进,必然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来云南投资、建设和发展,云南要抓住这一机遇,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位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提升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的层次与水平,构建起开放合作平台,提升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及中越、中老、中缅边交会等办会水平,进一步办好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东盟华商会和亚太华商论坛。积极创造条件举办中国—南亚博览会,多形式多渠道举办各种展会,全方位改善投资软环境,开拓云南的资本市场,新增大批投资区域,形成众多投资热点,提高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规模与水平,为云南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未来五年,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云南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搞活流通、扩大消费,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随着“桥头堡”重大项目的建设,大量资金涌入云南,将给云南的各项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贸易兴旺发达,物流大举涌向云南,必将拉动和刺激云南的消费。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规划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大型商业中心。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和大型商品集散市场、专业市场,把云南建成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物流枢纽。
2、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确立扩大消费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应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动为出发点,从当前云南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看,旅游、住宅、食品、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因此,应大力发展符合消费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的产业,开展信息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租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个人医疗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拓展消费领域,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3、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稳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普通居民的消费水平。一是逐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制度更加规范化和公平化。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财政收入好的形势下,继续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现代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稳定农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维护农村居民利益。三是增加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增加的收入最容易转化为直接的消费,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远远超过各类人员收入的普遍增加。通过增加居民收入,让人们乐于消费,敢于消费,不断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4、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最终消费不仅包括居民消费,还包括政府消费。在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在政策和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加大财政支出预算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力度,扩大政府消费,进而扩大最终消费。
(三)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扩大出口,发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1、扩大出口,努力开拓外需市场。随着国际大通道的建成,现代物流体系日趋完善,为云南优化生产力布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抓住这一机遇,尽快把云南打造成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日用消费商品的出口生产加工基地,把云南构建成辐射周边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借助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加大汽车、家电、日用消费商品等轻工产品的出口力度,扩大云南产品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开拓潜力巨大的外需市场。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云南本地产品特别是轻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云南净流出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拉动,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结构无法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消费市场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产品大部分是从省外调入,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大量中间消耗物资只能通过省外调入来满足,另一方面在投资所需的产品中,除水泥、部分钢材、玻璃等产品由本省提供外,多数建筑装饰材料、大型机械设备、光纤电缆等要依靠省外调入。在消费品中,除一些低端的食品及生活用品外,大到汽车、家电,小到日用品、化妆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轻工产品多是省外产品。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并不能充分创造属于云南本地的增加值,而是更多地拉动了省外相关产品生产地的增加值。因此,要加大云南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轻工业的发展,提高云南本地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步减少对省外产品的需求,努力扭转净流出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负拉动局面,尽快形成投资、消费、净流出“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云南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局面。
(云南省统计局 国民经济核算处)
第二篇: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现代培训教育的首要与必经环节,是指通过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技能、知识、态度等的分析,来确定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以及组织与个体的未来状况。因此,现代培训需求分析有三大层次:个体分析、组织分析、战略分析,它们共同
构成现代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一、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层次是以工作人员个体作为分析的对象,主要分析工作人员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及培训的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绩效分析。它往往是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对工作人员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绩效水平的高低,从而进一步寻找绩效水平较低的原因:知识技能问题、组织体制问题、士气问题等,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培训来
解决问题。
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分析。首先要确定一个分析标准,即工作人员从事某一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我们拿这些标准同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差距,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谁需要参加培训及培训的内容。
1.培训部门对个体的分析
在培训需求分析中,培训部门应同组织领导人员、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等加强联系,相互指导、帮助和鼓励。培训部门可以通过散发广告、布告、通知、传单等,同个体工作人员讨论各项培训选择;通过同面临各种问题的领导者一起工作,来决定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健全的培训部门都有针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培训详细目录,该目录记录了每一个工作人员曾经参加的培训,并指出未来培训和开发的可能性。这对确定工作人员的培训需要是非常
重要的。
2.组织人事部门的分析
组织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与工作人员的关系,决定了它也是确定谁需要及谁会获得培训的关键参与者。组织人事部门一般也是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来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
3.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分析
工作人员还通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和工作总结的方式来分析自己的现状。组织人事部门发动工作人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但发展计划的具体内容,即发展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还是由工作人员亲自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是确保工作人员不仅仅维持在一个水平上的最佳方式。同时,工作人员还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从而
决定通过适当的培训类型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工作人员进行自我需求分析与组织的培训需求可能有冲突,同时工作人员的自我需要分析有时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作为机构和组织,它往往更多地是从组织需要和角度来确定和衡量人员的个体培训需求,因而个人的培训意愿可能与组织的培训需求不一致;工作人员有时可能会“当局者迷”,不能觉察到自己可以利用的各种培训选择,往往需要其他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培训需求分析中没有工作人员的参与对于培训计划的确定以及培训目标的最终实现也是不利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工作人员最了解自己的培训需要,最了解自己的缺失与不足。没有工作人员的自从我分析,可能会造成培训与培训需要的脱节。同时,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对组织分配的培训没有积极性,那么他就会想方没法规避培训责任;如果一个工作人员没有完全理解培训的益处,那么他很难被激励起来;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对派出参加培训感到
不满意,那么他往往表现出缺乏培训热情,并且在培训过程中会因缺乏积极投入而影响最终培训效果。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如果没有工作人员自我需求分析,不但培训很难顺利进行,而且培训效果也很难保证。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组织层次
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影响培训规划设计和组织绩效的组织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系统分析,准确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及组织最需要的培训类型等。从狭义上讲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完成组织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状况
同现有状况的差距的分析,确定组织的培训需要及内容。本文采用广义上的概念。
1.组织目标的分析
组织目标作为一定时期内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动力和前进方向,既对组织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也对培训规划的设计与执行起决定性作用。一般说来,组织目标决定培训目标,培训目标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有什么样的组织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培训目标,组织目标与培训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组织目标不清晰、不明确时,培训目标便难以确定,培训规划也难以设计与执行,详细说明培训过程中应用的标准也不可能。因而在培训需求分析中,详细说明组织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明确、清晰的组织目标有助于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规划的设计与执行,那么当组织目标不清晰而组织绩效低下时,应如何处理呢?在该种情况下,对于组织来说,应通过组
织变革等方式首先确定组织目标,然后再决定是否是培训问题。
2.组织气候的分析
所谓组织气候是指在组织内存在的,能够影响培训效果的诸因素的总称,包括价值观、人际关系状况、态度、制度构成、领导水平等。一般情况下,培训与组织气候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组织气候决定、影响和制约培训效果,组织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培训效果的变
化;另一方面,培训效果对组织气候具有反作用。
很多研究看到了组织气候对培训的重要作用。有研究者指出,当培训规划与工作现场的价值不一致时,培训效果将很难保证;有研究者警告说,培训部门对知识、技能的获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对培训后将要发生的情况考虑不足;还有研究者认为,如果受训者同事的行为方式同受训者在培训中学习到的行为方式相一致,那么受训者在工作中将会被提醒 而运用所学到的行为方式。上述几种观点都说明了培训转换中的组织气候问题的重要性。
3.资源分析
资源分析主要包括组织人员的安排、设备类型、财政资源的描述,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
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主要是对组织内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它往往涉及到组织工作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一般说来,由于人们调离原单位到其他不同的组织工作、退休、在组织内部获得晋升、生产结构、工艺流程的改变导致的人员下岗,以及组织内产生新任务等,都会造成人力资源之不足。这就促使组织想方设法弥补人力资源之不足;或者到组织外重新雇佣一批人员,或者是迅速设计培训规划为现有工作人员提供指导,为新工作任务作准备。
这些工作都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源分析基础之上。
三、培训需求分析的战略层次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培训需求分析集中在个体与组织方面,并以此作为设计培训规划的依据。一般说来,集中于个体与组织的需求分析,对组织的过去和现在的需求比较敏感。但是如果组织发生了重大变化怎么办?这就要求在注重过去与现在需求分析的同时,还应该
重视组织及其成员未来的需求分析,即战略分析。
在战略分析中,有三个领域必须考虑到:组织优先权的改革、人事预测、组织态度,它
们是战略分析的主要工具。
1.组织优先权的改变
一般说来,组织优先权是指组织当前的工作重心,或组织当前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随
着外界环境的变化,组织优先权也不断发生变化。
组织优先权的改变,说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培训部门不能仅仅考虑现在的需要和建立在过去倾向基础上的服务提供,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它必须分析组织的未来需要,并尽
量为组织未来的可能变化作准备,这就需要提前制定培训规划。
既然培训需求的未来分析是重要的,分析人员如何了解或通晓组织优先权的改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同采购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询问有关新进技术设备的信息;同建筑商或房地产部门加强联系,因为建立新的组织或厂址可能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经常关注当地媒体对该组织的报道,如果可能的话,阅读单位简报,要特别注意关于组织的预测、扩张计划的信息;通过组织的发展计划和规划,了解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组织领导人定期召开的评估本单位工作状况的会议,经常涉及组织的未来发展问题,分析人员应申请旁听会议
等。
2.人事预测
人事预测是对组织未来人力资源状况的一种预先分析,主要包括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两部分内容。需求预测主要考察一个组织所需的人员数量及这些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供给预测不但要考虑可能参加工作的人员数量,而且也要考查这些人员所具有的技能状况。例如,通过需求预测,运输部门可能预测到需要增加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而通过供给预测,运输部门就可以发现全国,尤其是一些关键地区和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短缺状况。运输部门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一个包括培训、工资待遇、职务晋升、新员工录用的计划,以保证所需
人员的雇佣、培训和再培训。
3.组织态度分析
在培训需求的战略分析中,收集全体人员对其工作、工资、晋升、同事等的态度和满意程度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对态度和满意程度的调查能帮助查出组织内最需要培训的领域;其次,对态度与满意程度的调查不仅可以表明是否需要培训以外的方
法,而且也能确认那些阻碍改革和反对改革的领域。
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满意程度的不同,标出他们对调查问题的看法。根据工作人员的态度状况,我们又可以形成一些问题;如组织中的个人或团体是否缺乏技术技能?是否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组织是否被认为观念复杂和整体和谐?组织利益同个人利益是一致还是冲突?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将会产生不同的培训与组织开发冲动。如果认为技术能力欠缺,那么进行传统培训可能是适宜的。如果人际关系技能比较欠缺,那么管理培训可能是适宜的。如果观念认同是一个问题,那么组织目标的重新解释或重新确定可能是适宜的。如果工作人员同组织之间的一致性比较差,那么强化职业生涯开发可能是适宜的。因此,在培训需求的战略分析中,对组织成员态度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组织未来的培训需求及培
训内容。
必须明确的是,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互有交叉。具体表现为:个体分析是组织分析和战略分析的基础,无论是组织分析,还是战略分析,最终均体现为工作人员个体的培训需要的确定;战略分析是个体分析和组织分析的延伸和深化,个体分析和组织分析集中于组织及其成员的现有培训需要,战略分析集中于组织及其成员的未来培训需要,都是对组织及其成员培训需要的分析。因此,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把三个层次综合起来,同时进行,以保证培训需求分析的有效性。
第三篇:近期国内房地产政策及变化趋势分析
近期国内房地产政策及变化趋势分析
刘卫卫
2013-01-04 09:32:41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12期
一、中央政策:重申严格执行不放松,降息、优惠利率等房贷趋于宽松
1.国务院楼市督查:严格执行不放松,暂无需加码
7月下旬至8月上旬,针对3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总的来看,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落实,调控成效不断显现,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有效抑制。
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一是近期一些城市房价环比出现上涨,导致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稳定房价的压力加大。二是个别地方存在通过放松限购条件、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刺激住房消费的苗头。三是部分城市今年上半年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率较低,个别城市不到10%;一些地方的市场监管力度需要加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一些楼盘的价格公示不够规范。
针对这些问题,督查组已提出明确整改意见,要求各有关地方深入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求出现放松调控政策苗头的地区立即予以纠正,并强调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变相放松调控;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管理,提高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率,稳定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要求各地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预售许可管理,全面实施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要求各地进一步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策解读。
2.国土、住建两部门加强土地出让管理,重在防高地价再现
7月19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布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的通知,与以往政策相比,此次出台的政策并无太多新意,只是强调重申原有措施。针对6月以来,北京、广州、沈阳等城市土地市场相继出现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率的成交,引发有关部门的忧虑,进而出台了强化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对于预判可能创新高的地块,要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或配建保障房等措施,避免“地王”再现。但通过这种技术调整、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抑制高地价,并不能彻底地降低地价。
3.信贷政策:降息和贷款利率优惠,进一步促进市场成交活跃
7月5日,央行宣布降息,这是年内第二次降息。尽管降息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但却对房地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今年连续降息意味着信贷政策趋于宽松,信贷规模将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降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贷成本,特别是再加上利率优惠,将极大地刺激首套置业者和部分改善性购房需求的逐步释放,楼市成交量有望迎来持续平稳活跃。不过近期上海、北京、成都、深圳、长春等部分城市,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普遍收紧首套房贷款优惠利率至九成,甚至更高,反映出临近年末房贷收紧迹象又有所显现,对市场交易量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影响。
二、地方房地产政策:因地制宜、出现分化
在经济形势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全国房地产政策继续从严执行。8月份,国务院督查组得出现有政策从严执行,无须再出新政的结论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明朗化。京、沪、穗、汉等地贯彻楼市督查精神,加强政策执行力度;而深圳、宁波、大连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东莞上调普通住宅价格标准,部分地方楼市微调仍在继续。
1.京、沪、穗、汉等城市政策从严执行,加强市场秩序管理
京沪两地加强住房交易管理,严格执行调控政策。在国务院派出督查组检查政策执行情况的前夕,北京、上海两地分别出台了加强住房限购、住房贷款和交易环节的执行力度,向中央督查组传递出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决心。并且,上海在督查结束之后,9月又出台开展限购、预售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这是进一步落实严格执行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国务院督查组督查意见的贯彻落实。
该通知指出,要重点查处企业是否有捂盘惜售,特别是是否将全部准售房源一次性对外公开销售,这方面对当前企业普遍采取的销售策略将会有很大的冲击。当前房企普遍采取一次预售、少量多批次推盘的策略,如若严格执行一次性全部推出,则市场短期内的供应量将会激增,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同时对企业而言,面临的销售压力将会加大。
武汉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可能会加速房企洗牌。现行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一定缺陷,武汉也出现过开发商卷预售款逃跑现象。预售资金监管是对预售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贯彻督查组意见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在开发商已被收紧贷款的环境下,实施预售资金监管必将影响其资金运用、资金走向和现金流平衡策略。这一举措或将促使资金链相对紧张的开发商加快推盘销售,在短期内增加市场供应。这将有利于价格的降低,但能否产生此效果还取决于市场多方面合力博弈的结果。
广州拟对珠江新城等豪宅集中区域实行限售,控制预售房源和推出节奏,以调控全市房价。广州率先在全国实施豪宅限售,表明当前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近期,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又表示,将适时对执行调控政策不力、放松调控政策,造成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实行问责。为将房价涨幅控制在合理的区间,避免被问责,才通过行政性的手段控制高端楼盘的销售节奏,以降低全市均价水平。这一举措将会对广州高端住宅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企业销售周期拉长,资金回笼速度减缓。
2.东莞上调普通住宅价格标准,宁波、深圳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
东莞上调普通住宅价格标准,有利于首次置业者减负,短期将刺激成交量。适时调整普通住房价格标准,将有利于刚需购房者更好地享受税收优惠,减轻购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成交放量,使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当地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据统计,5年间东莞房价从2007年全市5822元平方米的均价上涨到今年上半年的8312元平方米,涨幅超过四成。原有普通住宅价格6000元平方米(一类镇区)的标准己5年不变,如果所购房屋的单价超过此线,则要征3%的契税。在2011年东莞全市成交的48978套住宅中,近八成的房源“被豪宅”。
宁波、深圳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首套刚需置业者。在各地“稳增长”加码态势下,地方楼市因地制宜的“曲线微调”。经济下行、财政收入下滑、地方债务到期等多重压力下,继宁波、南京后,广州、天津、重庆等地也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而楼市政策在从严执行不放松的前提下,针对首套置业的优惠措施还在不断上演。深圳、宁波相继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尽管部分城市针对首套房贷款利率的85折优惠在收紧,但相比年初,仍处于比较优惠的利率空间。在稳增长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对自住型需求的微调仍在因时因地上演。
3.京、冀、穗等地出台保障房新措施,健全保障房制度
北京出台保障房产业化建设意见,有利于全面推行住宅产业化。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已下发《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但是在这十来年间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北京率先在保障房中推行住宅产业化,大力推广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四节一环保”建筑理念,有利于大幅提高住宅建设、管理的劳动生产率,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
广州与河北出台保障房地方措施,完善保障制度建设。广州上调廉租住房保障收入线标准,进一步提高廉租房的覆盖面。河北出台保障房建设管理意见细则,这是贯彻国务院45号文的精神,细化保障房建设的具体措施。这有利于指导全省保障房建设管理有序有效的开展。
三、未来房地产政策走势:仍处博弈期,取决于经济和房价走势
1.中央房地产政策:调整与否取决于经济和房价走势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总体不理想,此外,房地产督查组也总体积极评价各地的调控努力和调控效果。因此,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加码,成为新政的真空期和市场的观望期。
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进一步降低了房地产调控加码的空间;但多数城市又面临着房价不断上涨的担忧,也存在为控房价进一步从紧的可能性。因此,尽管督查组得出强调严格执行现有政策的结论,但围绕房地产政策的博弈,在第四季度依然会持续。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或严厉的程度,直接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商品住房价格走势。
2.地方政策:行政性限价限售措施重现,因地制宜的“曲线微调”仍将上演
从国务院督查组做出从严执行现行政策的结论看,房地产调控延续“从严执行、稳定价格”的方针。这意味着限购、限贷、二套房等措施还将严格执行,并且如何控制在量升态势下,房价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燃眉之急。预计各地可能会采取控制高端物业入市规模,加大中低价位、非中心城区住宅的供应和成交,以拉平均价,保持相对稳定。如若价格控制不住、上涨过快的话,不排除更多的城市采取暂停高端物业的预售许可等行政性限售措施。
在各地“稳增长”加码态势下,地方楼市仍会因地制宜“曲线微调”。在经济下行、财政收入下滑、地方债务到期等多重压力下,预计各地仍会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对自住型需求的微调仍将因时因地继续上演。除了上调普通住宅标准、放宽公积金贷款额度和首付比例、首套优惠利率外,还可能会采取购屋落户、变相降低合理改善性购房门槛,促进市场成交,带动楼市行情回稳、活跃。
3.货币政策:趋于谨慎宽松
近期,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欧、日、韩、澳等也纷纷降息或保持低息政策。在新一轮政策宽松的背景下,政策外溢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担忧,无节制地宽松恐加大全球的通胀压力,加剧我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再加上国内物价水平在四季度有可能稳步回升,这进一步限制了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下,央行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在宽松工具选择上更加倾向灵活的逆回购工具。并且在逆回购已常态化的基础上,近期还拉长了操作期限,并明显加大了逆回购的力度。这充分表明货币政策基调趋于谨慎宽松。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2年第三季度例会中可以看出,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工具上将会更多偏向以逆回购操作方式灵活释放流动性。在信贷政策宽松上也将有所趋缓,首套房利率的优惠幅度缩小,审批时间可能会较先前有所拉长。
(作者单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第四篇:“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中宏摘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日前发表了研究报告。该报告在分析了我国过去二十年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工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十五”将是我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重要时期。但无论如何,产业结构的任何变化都是在当前格局的基础上展开,并将一定程度地秉承现有的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据此作者利用历史数据对今后几年中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进行了粗略估测,结果表明:
1.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明显降低。这种变动趋势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二、三产业,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大量滞留农村的劳动力难于在短时间内实现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这将成为第一产业收入比重下降,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其他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从需求角度考察,绝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在最终消费需求中的比重将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所降低,工业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比重也将随工业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这些需求因素会不同程度地限制第一产业的快速增长。
2.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收入比重将较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逐步显现并释放出来,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在过去几年形成比较稳定的高增长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中,既有补课的成分,也有结构升级本身的必然性。目前,第三产业弥补欠缺的工作尚未完成,结构升级要求的快速增长刚刚启动,高增长的动力仍然存在,加上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推动作用,可以肯定“十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将呈现旺盛的增长势头。
3.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和收入比重稳中有降。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二产业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型变化过程。从人均收入水平看,我国目前基本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即工业快速增长时期),第二产业比重仍存在继续提高的可能。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绝对比重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如果其比重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加大我国产业结构与“一般模式”相比较的扭曲程度。所以,以“矫正扭曲”和优化内部结构为核心的稳中有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工业以至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最可能的情形。近年来,这种变化趋势已经有所表现并在不断加强。需要指出的是,简单地从我国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明显增长的趋势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的结构变动特征十分相似,就判断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是不切合实际的,这种情况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才可能出现,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与此还相距甚远。
总的来看,“十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结构变化比较突出的方面,这一特点基本延续了过去较长时期以来形成的变动趋势。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二、三产业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中,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将使其贡献水平逐渐提高,并有可能在“十五”期间超过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第一位的拉动力量。
二、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分析与产业分类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影响和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力量将来自三个方面:
1.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内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在居民消费需求迅速扩张的推动下,我国消费品工业经历了一个“补课型”的快速扩张时期,并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和第二阶段(以重化工原材料为主的发展阶段)。但我国消费品工业是依靠进口设备、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发展起来的,缺少国内基础工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广泛支持,缺少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90年代中期以后,在买方市场特征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工业结构的这一内在缺陷凸现出来,并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工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矛盾也开始由资源供给,转到工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方面。就具体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趋势看,工业结构内在矛盾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传统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约束,一部分资源开始从消费品最终生产环节向中上游环节转移以寻求发展,并带动“引进型”产业的国产化过程不断加快;其次,传统消费品工业的改造升级将使设备投资大量增加,形成对装备工业的巨大需求,进而对材料工业、基础零部件工业和工业基础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最后,高加工度的新一代工业消费品产业和设备制造业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热点。
2.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
参考国际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速度将比目前加快一倍,并成为推动我国下阶段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化速度加快将首先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消除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瓶颈;其次,城市化程度提高将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地拉动汽车、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化程度提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推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并拉动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业、家用电器等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3.消费结构升级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左右,消费结构不在同一档次。现阶段多数城镇居民家庭已经基本解决了衣食和部分用的问题,正在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阶段过渡,住宅、轿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并拉动这些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 负责人:陈清泰鲁志强 课题总协调人: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杨建龙)
第五篇:新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作者:王永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6期
摘 要:通过对新乐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 描述其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 并进行成因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 提出进一步改善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及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大气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对策措施 新乐市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2(c)-0000-00概况
新乐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华北平原腹地。地处北纬38°16′-38°30′,东经114°30′-
114°55′,北距首都北京238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37公里,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三辅重地”之称。
新乐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暖夜凉,春季干旱少雨,秋季温和凉爽,夏季炎热,阴雨较多,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本文以“十一五”期间(2005~2010 年)新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 对区域内大气SO2、NO2、PM10 这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与污染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进一步改善新乐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为新乐市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进行单项因子达标统计后, 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物负荷系数探究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是表示空气受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污染物负荷系数则是表征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空气整体污染水平的污染贡献率大小的情况, 采用污染物负荷系数法确定空气中的主要、次要污染物。评价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
2.1 污染类型变化趋势
利用污染负荷系数分析新乐市市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变化,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负荷系数五年来变化。
“十一五”期间,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负荷由2006年的56%降低到2010年的52%,降低了4个百分点;二氧化硫的污染负荷由2006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32%,增加了6个百分点;二氧化氮的污染负荷由2006年的17%降低到2010年的15%,降低了2个百分点。
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负荷系数在三项空气主要污染物中均为最高, 均达到了50%以上, 为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但是从年际变化来看二氧化硫的污染负荷系数逐年下降;二氧化氮的污染负荷系数在三项空气主要污染物中均为最低,基本上没有波动。
2.2 环境空气污染物时序变化趋势
(1)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季度变化:各季度综合污染指数由大到小排放为一季度>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新乐市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总体上呈现“冬重夏轻”的污染特征。
(2)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变化: “十一五”期间市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明显呈现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的变化规律,这说明新乐市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受燃煤污染影响较大,煤烟型污染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因之一。
(3)年际变化:由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十一五”期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二氧化硫浓度除2009年略有升高外变化不明显,二氧化氮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4)按风向变化:统计“十一五”期间不同风向下市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值、综合污染指数及气象参数变化。
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居多,但以偏北风风速较大;污染物与风向关系中,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图形相似,二氧化氮则与风向关系不大。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气象因素有自然环境条件、风向、风速、降水量、热岛效应、大气稳定度、日照、能见度等。
3.1 自然环境条件
(1)区域条件。我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呈“避风港”式地形。受西部山脉屏障的影响,市区大风次数少,风速低,全年静风频率多,大气逆温现象发生频率较高,污染物聚积大气层底部,难以扩散,加剧了市区的大气污染。
我市生态环境功能脆弱,北部的沙河常年无水,植被稀少,沙质疏松。城区内绿化覆盖率低,裸地、垃圾和无植被覆盖面积所占比例偏高,生态环境系统脆弱,自然调节能力差。
(2)气象条件。城市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及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冬季采暖期,我市的大气污染元凶是燃煤烟雾,其次是汽车尾气,两者的共同作用使空气污染更加严重;而在非采暖期,则以悬浮颗粒物污染和机动车尾气和为主。对我市空气污染影响最大的是辐射冷却造成的逆温。
自然降雨、降雪对空气污染物能起着清除和冲刷作用。我年平均降水量少,且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8月,往往骤降骤停,持续时间短。由于降水量少、时间短,对城市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不利。
季节角度来说,由于我市冬季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刮风天气较少,光照较弱,日照时间短,逆温层最低,且温度较低,大气对流不活跃等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扩散的因素较多。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很强,大气对流活动旺盛,逆温层的生成存在时间缩短,且降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很大,对污染物质清除作用明显,使空气污染程度相对减轻。
3.2 市区污染源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落后的煤炭利用方式是造成我市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市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且燃煤煤质较劣,含硫份高,采暖期用煤过大,由此导致大量污染物排放。
3.3 沙尘天气
在冬春干燥季节,几乎每年都有强大的西北风席卷整个北方甚至南方广大地区,将内蒙古和黄土高原的大量地表泥土沙粒带到空中,形成大风浮尘、扬沙或严重的沙尘暴天气,使得天空呈现土黄色或漫天昏暗。沙尘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在沙尘天气中,尤其是沙尘暴发生的情况下,可能诱发人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及传染病。大气环境质量减轻和预防措施
(1)减少污染源。对市区电厂以外的所有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具备集中供热、供气条件的燃煤锅炉坚决拆除,不具备条件的必须进行“气代煤”、“煤改电”改造。
(2)优化城市布局。转变城市发展战略,做好城市规则布局,合理布设城市道路网络。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3)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确保稳定达标。防治煤烟型污染,强化煤炭管制,推广优质低硫煤,改变燃料结构,推广天然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集中供热,拆除分散燃煤锅炉;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污染综合整治,加强未端治理,燃煤设施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设施;
(4)综合整治开放源,控制扬尘污染。防治扬尘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工业料堆、垃圾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源的管理;加快城市建成区和周边区域绿色生态建设步伐。
(5)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严格贯彻实施《石家庄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行公交优先战略,优化道路和交通管理。在加强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工作的同时强化交通管理, 疏导机动车辆, 改善交通状况, 通过提高车速, 降低机动车怠速和减速运行时间, 来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参考文献
[1]周新.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改善大气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2003(7):47-51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GB3095-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