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民生”一词,但民生意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广义的民生是指人民的生计,包括同民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情,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其实这是把民生问题泛化了,容易冲淡人民对于直接、切身、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不利于具体民生问题的解决。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重的“四大建设”之一。2005年2月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上,党对社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局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国家财政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支持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再到及时保障汶川、玉树地震等抗灾救灾资金需要„„国家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国家更是将一揽子计划的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8年末确定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民生部分接近7000亿元。据财政部统计数据,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2.43万亿元、6294亿元、1.95万亿元和3104亿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1.27倍、1.41倍和1.3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到1.6万亿元。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其中,重点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同时,还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支出增幅都在20%左右,高的甚至超过30%。从各地区的情况看,2010年全国许多地方,如海南、云南、陕西、山东、新疆等地以及很多市县对民生的投入都超过50%,不少地方还达到70%以上。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624亿元,年均增长23.6%;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从5464亿元增加到1245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421亿元增加到47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4394亿元增加到9081亿元;文化体育支出从685亿元增加到1528亿元。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补助资金从2007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603.64亿元,增长29.2%;2009年合计7426.48亿元,增长31.8%;2010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预算安排合计8077.82亿元,增加651.34亿元,增长8.8%。
本文中主要是从狭义上理解民生的,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来讨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
从收入分配看 和谐社会需要公正的收入分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积极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具体的安排,特别强调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收入过高”,通过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和分配调节力度,达到缓解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治理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党的十八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强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主要是围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等五个方面展开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7.2%。此外,党和政府采取了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打破垄断经营,实施“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等等,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造就“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财富分配格局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9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9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0年我国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这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也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的3.33:1缩小为2010年的3.23:1。
从教育方面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以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党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学有所教的新目标新要求“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全国教育经费从2002年的5480.03亿元增加到2009年16502.71亿元。2005年,我国开始启动免费义务教育,当年政府免除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2006年,这一政策推进到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2007年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国农村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试点的基础上,从当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进入真正的免费时代。同时,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从就业方面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也就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位置。2002年,党制定实施了促进积极就业的政策,并连续三年召开全国性会议,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就业政策上升到法律位置,建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就业问题提升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十八大中更提出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措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末的36.0%增加到2009年末的39.9%。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从社会保障看
党的十六大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21世纪头20年我国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提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六大以来,我国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医改”迈出坚实步伐。经过几年的试点,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5亿人和1.88亿人。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23%左右的县。目前,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老人均已领到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从社会管理看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社会管理主要包括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等。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为主题,对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内涵进行了阐述,为当前和以后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调控房价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近年来,我国政府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性购房,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2009年12月的“国四条”,到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以及9月底多部委联合调控房地产„„短短一年之内,从中央政府到各职能部委、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几乎没有停歇。2011年“国八条”的出台,再次掀起了房地产调控的高潮。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政府着眼于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费政策,支持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少数民族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未来展望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出台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重大举措。除上述几方面政策措施外,还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另需强调的是,我们既要看到党和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和困难面前作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艰难,也要看到这些重大举措取得的可喜成绩,还要看到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仍任重道远。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极不容易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极不平凡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必将激励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要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党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最终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发展和改革中,把民生问题置身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公平程度,促进社会和谐,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
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
小组成员:朱恒超 李若辰 夏玮 尹冠乔 蔡立新 王珏 张士尧
徐子豪 张翔飞 任亚坤 赵恒毅
一.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2012年,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
国际社会评价: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全民教育的进步十分明显,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124个国家中排第四十三位,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为全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00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从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比2000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00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10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这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
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2000—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
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2011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010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国家启动实施10大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此外,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1169万名和146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分别免费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温度计”。2011年,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92.3%提高到98.1%,接近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3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处于发展中国家最好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比2000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而1990—2000年10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45个千分点。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全国婚检率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11年的41.0%,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达181家。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62.9%。
10年间,一个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已经形成。全国28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10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截至2010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9.1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4.9%。6.8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1.7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
2011年底,全国累计命名150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和456个国家卫生镇。
到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3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8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1.65人,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国际上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不超过50%,而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郭惠琴的团队通过个体化综合治疗,使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达到90%,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三.农业免税 田野劲吹反哺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农业成为了突出亮点:粮食在“八连增”高平台上继续增产,夏粮总产量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亿斤,增长2.8%。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增速已经连续10个季度快于城镇居民。
宏观经济专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央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加速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攻坚从减轻农民负担开始。2000年,国务院率先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推开。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减负不易,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更难。中国能否摆脱历史上税制改革循环往复、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3631个乡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占乡镇总数的98%。
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11年底,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通过构筑长效机制,一系列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大大缓解,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良种补贴、农机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相继实施,农业补贴从2002年的一项扩充到2006年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
排7631亿元。
农民收入“八连快”。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充满活力,随着国家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农业生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更是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4%,超过了GDP增幅。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可喜现象,农民吃穿住用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宽广。四.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就业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
定和发展。
千方百计促就业,过去10年成为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人社部统计显示,2002—2012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了27%。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
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让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城市顺利就业;一视同仁,农民工也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惠。到201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人,比2003年底增加1.39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人们记忆中“一半劳动力务农”的状况悄然改变。2011年所有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续性。
过去10年里,中国就业曾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形势最严峻的2008年末,大量中小企业关门、1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岗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2009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当年底就业
率达到87.4%,集中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全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达1.45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来临。“政府帮扶+市场调节+个人努力”,2003年至2011年,我国实现4000多万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发挥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许多国家面临失业难题,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2012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就业仍创同期新高,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五.基本医保 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10年来,我国逐渐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6%,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据卫生部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5%。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加,群众看病负担相对减轻,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显著改善。
基本药物制度----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共遴选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各省平均增补210种。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药价虚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门诊费、住院费相应降低。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10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在城市,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弱不禁风”到“强筋健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我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手抓,加快医师队伍培养。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末,全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32人;到2011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上升到1.85人。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目前,全国2000多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北京市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形式。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六.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住建设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
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2007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补助资金由72亿元大幅增加至1713亿元,年均增长121%。同时,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也由26.2亿元增加至1618.2亿元,年均增长180%。
继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12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
完善保障房分配管理制度----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各地均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摇号、公开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通过政府的补贴,降低保障对象所交的物业费。不少社区把物业服务的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不仅使保障对象实现了安居,还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服务,如社区医院看病很方便,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也实实在在地帮大家找到了工
作,各种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住房保障体系与保民生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去年起,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并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品种。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全覆盖。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七.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全国84%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
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3月至10月,全国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人次514.45万,比2010年全年429.8万人次增长19.7%,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4.27亿,比2010年全年3.28亿增长30%。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公共文化机构,尽情享受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成倍放大。
有外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写进了全会的《决定》,为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2.42亿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凸显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理念的进步。从“一五”到2001年,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共计610.42亿元。而2007年至2011年,5年间国家投入的文化事业费达1454.99亿元,年均增长20%。5年相当于前50年两倍有余。文化事业费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层、用于农村,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通过文化事业费结构的调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2011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108.59亿元,占全国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1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占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八.保护生态,为了百姓健康
10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暴露于未达标空气质量的城市人
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近3/4;七大水系741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十大水系的46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1.0%。
根据1996年国家环保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报告,83.31%的地表水源和27.71%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近十年来,国家对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力度空前。2011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监测38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结果表明,环保重点城市年取水总量为227.3亿吨,服务人口1.63亿人,达标水量为206.0亿吨,占90.6%。
“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05年增长94.8%。
在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正在改变。中央财政自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农村污染整治提速。截至2011年底,共安排8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地方投资97亿元,涉及1.63万个村庄,受益人口4234万人。2012年中央财政又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适宜农户数的34%,受益人口达1.5亿人。目前全国每年沼气生产量达到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年替代化石能源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九.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由此,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10年来,城市在扩张,农村在发展,城乡界限不断淡化。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超过1000万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这10年,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大步跨越——
交通更顺畅。我国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10年间,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串起了座座城镇,物畅其流,人畅其流。
出行更便捷。10年间,高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百姓生活半径不断拓展,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住房更宽敞。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构成的保障房供应体系加速建设,朝着“住有所居”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这10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空调、冰箱、电脑等稀罕家什变身“日用电器”;农村消费潜能释放,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呈现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局面。
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城镇化不仅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
这10年,公共服务体系不断迈向均等化: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张张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让百姓生活更安稳。
这10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
增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总量达到1.1亿,城镇就业人员占的比重从2002年末的34.3%提高到2011年末的47.0%。到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
10年城镇化历程,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城市时代,一个更加现代、宜居的城乡体系正在成为现实。十.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同时,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今天的中关村聚集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11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1.9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7。
信息时代,技术先行。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过去10年,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的大规模研发和建设阶段,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试验网所用的中小容量IPv6路由器技术、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12年6月,全国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1343.2万公里,已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移动电话用户数由2002年的2.06亿增加至2012年的10亿,手机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拥有量从2002年3800万台增加至2011年的3亿台,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在过去10年增加了10倍,计算机向农村普及的趋势十分明显;我国的网民数量在2008年跃居世界第一,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以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使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过去10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
2011年,我国5亿网民中,约有4.15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沟通,4.07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2.44亿人使用社交网站进行信息交流,1.94亿人使用网络购物,4002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
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
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 511.9 亿元,超过报纸广告的规模;网络游戏市场规模468.5亿元,同比增长34.4%。
截至2012年6月,我国通过新浪认证的政府机构及领导干部微博已达45021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为25866家,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目前,已经建成的政府门户网站超过5万个,75个中央和国家
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公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不足10%提高到了100%。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20**年~20**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治》科目考查
班级:****姓名:***任课老师:***成绩:
论“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关健字]:十二五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
“十二五”中明确指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是贯穿“十大任务”的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的结果,同时也是提出并贯彻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创新理论的结果。保障和改善民生,它在当前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生产力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尚待完全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具体体现,如果不深刻认识这样的国情,不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保增长、促发展、促稳定的战略方针产生重大影响。党中央正是在准确把握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民生是与经济相系,与政治相关,与社会相连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则经济就发展,政局就稳定,社会就和谐。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则经
济就滞后,政局就动荡,社会就不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广大人民的需求,也适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保民生理论,需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民共同努力,我国社会必将出现更加和谐的大好局面。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支持党的领导,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南方日报》2011.01.30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10:1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本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详细]
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二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详细]
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回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增产”、“增收”、“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同步“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形成了日益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框架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详细]
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四
惠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稳就业、增岗位,人们感受温暖,实现价值,走向富裕。[详细]
基本医保: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五
病有所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10年来,我国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速度”。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详细]
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六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详细]
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七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十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数以十万计的书屋、文化站点、电影放映队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把偏远地区和祖国的心脏连接起来。
中国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动,带着知识文化的营养从城市流向乡村,流向每一个需要的人。他们在这里取得知识的火种,点亮人生的梦想。文化惠民,在这里改变中国。[详细]
保护生态,为了百姓健康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八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让百姓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山青,解决人们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详细]
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九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向前延伸,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这10年城市“长”大了,城镇增多了,大量农民变成居民。
这,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中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10年快速城镇化,“乡村中国”成长为“城市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详细]
十年,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十
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被称为人类“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过程中,中国和世界第一次站上同一条起跑线,信息化推进速度之快让世人惊叹。
这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升的10年,同时也是信息化加速推进、互联网日益普及的10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网事”,成为中国人这10年的共同记忆。[详细]
网站编辑:岳扬
【打印】 【纠错】 【求是论坛】 【网站声明】
分享:
相关文章
《我们家这十年》:展现中国民生的黄金期
四部委负责人就民生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网:民生永远是最大的主题
中国的改革仍须将民生改善作为动力与目标
重实效惠民生 各地扎实工作迎盛会
民生专题片《变迁》“基层”筑史诗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山西日报:改善民生是重点
网友评论查看更多 >>
第五篇: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就业扶持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就业培训8000人、安置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做好社保扩面工作,扩大城乡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配套政策,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并网改造,扩大城区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启动化工工业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城区燃煤锅炉的监测检查力度,实行市民举报奖励机制,严管重罚,严厉查处超标排污行为。三着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编制米东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加快米东区文化活动中心后续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花儿”的挖掘、保护、创新和传承工作,筹备举办首届“新疆花儿”艺术节。继续开展“百日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四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验收和自治区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好重大疾病、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快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中医院、人民医院综合楼续建项目;组织实施米东区急救中心、中医院辅楼、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基本药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