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对慈善活动的看法
企业对慈善活动的看法
摘要: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慈善捐赠水平较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慈善公益机构发展刚刚起步,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弱,多数尚没有足够的社会公信力;由于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统包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造成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使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只能裹足观望。
关键词:慈善事业,社会,企业
慈善应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舍.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基本解释: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慈善一词翻译成英文为“P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人的爱”,大约从公元十八世纪开始使用。还有一词“CHARITY”也是慈善的意思,该词出现的历史较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其本意为“爱”的意思。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大多数中国企业慈善的现存问题:
首先,理念有待更新。不可否认,目前中国慈善事业还在探索阶段,关于慈善的现存问题,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尽管政府现在大力倡导,但一些人仍对慈善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甚至一些慈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也只是将慈善事业看成是单纯的“道德事业”,未能将其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及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来对待,在理念上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存在着较大差距。
其次,资源匮乏,捐赠水平低。另外慈善机构的数量太少,慈善捐赠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慈善公益机构仅有100多家,而且绝大多数是“官办”的,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资源不到全国GDP的0.1%(美国慈善公益团体掌控的资源高达美国GDP的8%--9%),并且我国的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海外捐赠,如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有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多一点来自内地。一份慈善组织的公益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这意味着国内有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
第三,法规尚不完善,系统内自律有待强化。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规条款,发展慈善事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和完善。即使是已经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亦因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落实。我国目前只有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慈善机构获得了政府特别许可,有权开出能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这种垄断格局,成为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难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主要障碍。
最后,慈善组织缺乏足够的公信力。许多有心捐赠的人或者组织不太放心将钱物交由他们管理。公信力不是某个慈善组织自诩的,自信来自“他信”—他人的信任,最大的难题在于,慈善市场需要一个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对所有慈善组织进行合理、科学的长期化评估。
企业往往对慈善行为不够重视,认为慈善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善举,与企业经营无关。企业的捐助通常缺乏明确的目标性、系统性、持续性。殊不知,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通过开展慈善性活动来改善其竞争环境,进而促进其长期繁荣发展。从企业角度讲,慈善的目标在于帮助增加销售额、建立新的业务关系、提升客户忠诚度、提高公司整体声誉。在社会角度讲,慈善目标则包括提高公众对社会需求的意识,鼓励企业消费者和合作伙伴采取行动,或者踊跃捐款等。但是,这种营销方式却很难监督各方参与人员的行为,很难公正区分各方的责任,欺诈、合谋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来说,企业不应该从许诺的慈善收益中索取任何收入,甚至是必要的成本也应该排除在外。
慈善活动是为了赢得民众行为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善意,企业对慈善活动的开展就是对社会资源的索取,这种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的成本就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和必要的成本支出。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有能力创造公平正义,应该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而积极的献身慈善事业是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一个标志。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在为企业战略性慈善“支招”时,总结出了如下六项方案:(1)只选择支持少数的社会主题;(2)选择当地社区关心的主题;(3)选择可以与企业的使命、价值观、产品和服务协同配合的慈善事业;(4)选择有能力支持经营目标的慈善事业;(5)选择关键群体关心的主题;(6)选择能够得到长期支持的慈善事业。因为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需要救助的群体和项目又太多,所以如何选择支持少数的社会主题,对于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战略性慈善机制非常重要。
目前,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往往漫无目的,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今天向遭受洪灾的地区捐款,明天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后天向某医疗基金会捐款。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法就像往不同的方向使力一样,对于企业并无多大裨益。有利可图的作法是,选择向与自己用户群体密切相关的方面捐助。为此,专家指出,企业进行的慈善捐助,在战略上要和业务有一定的联系,最基本的要求是“改善竞争环境,从长远的角度对业务增长有帮助。” 不少国内企业的赞助捐赠对象往往会忽视了企业所在的社区。事实上,专家建议战略性慈善要以所在社区为主要捐助对象。这是因为社区是企业最直接的生存环境,它为企业提供了生产资源以及最直接的劳动力来源。企业可以借助对当地的慈善捐助实现一种有利的循环:一方面,企业对当地教育、医疗卫生、灾害的捐助,能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帮助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实现与当地居民的友好共处。
国际上的很多成熟企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慈善活动的基本原则,总结为以下几条:
一、企业家的慈善活动和企业的慈善行为分开;
二、企业负责慈善公益的部门与营销部门严格分开,归不同的领导分管;
三、企业的慈善行为要得到员工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很多企业采用1+1方式,即员工捐助多少,企业加倍,使慈善变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四、慈善活动日常化,有长期的计划,特殊情况下追加要经过严格的程序,而不是由企业家拍脑袋。
工商086 吴佳
08012073
第二篇:6 大学生对企业慈善行为的看法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企业慈善行为的看法调查报告
前言
企业慈善行为本质上是企业承担某些社会责任。传统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实体,创造利润是企业管理者的唯一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成本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企业慈善是企业利用慈善资源将潜在的利益相关人建构到企业社会网络,进而促进企业价值链的生长。
近年来,中国企业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汶川大地震之后企业的纷纷解囊相助,到青海地震后,企业的慷慨解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在慢慢发展企业慈善的中国社会。从王老吉做慈善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投身公益是凝聚企业文化与价值的最有效方法,是企业做大做强必走的一步。
那么,企业慈善到底是吸引公众眼球、为自身利益打基础,还是真的因为企业希望担负起社会责任?公众有着自己的看法。本调查报告利用已有的调查问卷,以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各大高校论坛发布问卷,进行历时30天的问卷调查,最后收集有效的问卷,分析大学生对企业慈善行为的看法。
一、大学生对企业公益开展情况的了解程度
问卷首先了解大学生对企业慈善事业的认知度,在被问到“对企业慈善公益的开展情况”以及“所知道的民营企业涉及公益的情况”时,两个问题都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选择“相对不足”的选项。
这个结果似乎和许多企业的宣传极其不符合,说明企业慈善事业并没有得到公众、起码是大学生的认可。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首 先,企业在进行慈善活动的过程中,总带着浓重的商业色彩;其次是企业慈善行为没有相对的连续性,总是在发生重大灾害才会出现引起公众的捐款注意,免不了给人一种吸引眼球,趁机牟取利益的感觉;再者,企业在进行慈善公益活动之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纰漏被曝光,这样不但没法给公众留下好的印象,反而使得公众对民营企业慈善公益的开展失去信心。
对于企业慈善事业涉及的领域,约67%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了“灾后重建”“扶贫基金”,选项占据了约26%,其他只占有不到10%。
这说明大学生对于企业慈善领域的了解非常有限,基本就是了解重大灾害发生之后的捐款,或者是报纸报道的一些基金,这从侧面说明了企业慈善事业的广度与深度都严重不足。作为群众中认知度相对比较高的大学生对企业慈善事业的认识都如此的局限,更不用说其他阶层的群众。民营企业慈善活动的发展,今后应该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发展,而不是走走过场,昙花一现。
二、大学生对企业慈善行为的看法
对于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这个问题,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开展公益活动只是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认为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能够惠及公众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五。而对于问题“公益活动对企业本身的影响”,超过百分之六十五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这些公益活动有助于打响企业品牌。
这更直接说明企业的公益行为并没有得到大部分群众的认可,企业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将注意力投放到开展的公益活动是否真正能够为民众、有需要的人带来好处,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慈善事业能 否给他们带来效益。
在汶川地震中,王老吉集团迅速捐款一亿元并拒绝采访的低调行为深深地震撼了消费者,短时间内,王老吉成就了中国企业营销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名誉与实际利益上实现双丰收。这个例子也充分说明,真正为公众做好事的企业慈善行为,往往可以达到长期的营销推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关于企业公益活动所面临的阻力这个问题,有约百分之五十二的受访者认为是企业内部文化。这说明在公众眼中,企业并不是没有实力进行公益活动,也不是得不到社会与政府的支持。缺乏社会公益活动,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某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高,在做慈善时总是将公益活动与收益挂钩,直接导致了公众对企业慈善行为的不信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如果企业把握好这一个时代的脉动,多做一些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和关爱员工,贡献更多的公益活动,对于企业的价值认同以及品牌巩固是个不可小觑的力量。
3、企业涉足公益事业的意义与不足
对于企业开展公益活动的意义,受访者基本报以肯定的态度,认为企业开展公益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个人的利益,但是这些活动还是能够帮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促进社会和谐。
而对于企业开展公益活动的不足,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过于形式化、太过注重表面功夫、透明度不足等是主要的问题。
这实际上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首先,形式化往往导致慈善活动成为一场走过场的秀,这可能不仅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且部分
第三篇:大学生对中国慈善危机的一些看法
大学生对中国慈善危机的一些看法
前言: 一直比较关注慈善事业。最近几个月以来,从轰动全国的“郭美美”事件,到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中国“慈善晚宴”,到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的“巨型雕像”事件,中国慈善事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摘要:慈善是出于对人类的热爱,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慈善事业有利于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合作,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一、对慈善的理解
慈善,一是“慈”,要有仁爱之心,二是“善”要有善行义举。慈善应该不计回报,不计结果,慈善只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们的一种善举。参与救助和志愿活动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我们参与慈善活动的过程就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在许多人对慈善心存疑问和不理解之时,慈善和志愿活动会慢慢消解人们心头的坚冰,让人们重新对这个社会充满信心。这种精神意义上的结果,比什么现实的救助结果都重要,需要我们的救助和慈善活动来慢慢改变。
有一个慈善基金会的宣言中说得好:
“也许你我没有丛飞那样圣徒般伟大的胸怀,可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也许你我没有比尔.盖茨那样富有,但我们能用一元,二元筑起我们爱的宫殿,心的长城!也许你我甚至一无所有!但我们的爱心就是所有!因为我们有同一颗心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行动!
我想爱心足以使一座城市更加美丽,并使之改变!
二、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
从2006年6月开始,寻访到了目前在中国做慈善风头最健、知名度最高的三个人:年过八旬的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长余彭年,他因为将自己20亿元的财富捐给社会而声名远播,被称谓中国的慈善冠军;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先后捐款5.8亿元;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总捐款接近3亿。
通过和他们面对面地访问,我们看到了中国慈善业一个真实的侧面:做慈善多年的余彭年,叹息中国慈善环境的艰难;黄如论的观点则代表着大多数商人慈善者最朴素的动机:出于对穷苦者内心的恻隐与怜悯而一次次捐献自己的钱财;而翟美卿所运作的慈善基金会,现在则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她说她打算在10年后全心来运做基金会,“基金会规模最终将达到10亿元”。
毋庸置疑,中国现阶段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一种粗放、原始的阶段;而在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类主体中,商业力量、财富阶层虽往往成为其中夺目的明星,但囿于各种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实则有限。这就是今天中国慈善的现状,是谓“真相”。
三、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
1.对慈善事业认识的落后
除了来自外部的政府动员和社团劝募而不得不做的捐赠之外,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受怜悯心的驱使,而这难免使他们的慈善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在慈善事业上并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规划。
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来自内心怜悯心的驱使,这种慈善行为随意性比较强。在现代基金会没有成为慈善的主体组织形式之前,中国社会大规模慈善的时机还远远没到来。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并不缺乏同情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媒体所报道的东南亚海啸惨状令网易丁磊深受震动、心下恻然,随即决定个人捐出一千万元现金。而翟美卿在一次做美容过程中碰见一个家庭困难的女孩,就决定帮助她。这种随机性捐赠的例子在其他富人身上也多次发生,这和西方企业家有目标、系统性的捐赠有很大不同。
“目前中国的慈善是结构性而不是规则性的,大多是伴随着大的灾难事件发生。”宁向东说。从已经发布的慈善榜来看,教育、社会公益和健康以及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仍然是企业家们热衷的捐赠领域。
显然中国现阶段的慈善还处于“零售”阶段,大多数捐赠是零星的。慈善的组织化运作才刚刚起步。在现代基金会没有成为慈善的主体组织形式之前,中国社会大规模慈善的时机还远远没到来。
2.富人做慈善反遭嫌疑
怕露富、纸上富贵、担心“越捐越麻烦”让“首富”们成为慈善的配角。
对于富豪们在慈善上的慷慨,很多人心存芥蒂,揣测他们的动机,怀疑他们是为了做秀,赢取名声,或者怀疑他们有不可告人的商业或政治目的,或者是为了赎罪,为了享受丰厚的税收减免。而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慈善被当作企业的一种软竞争力,用来政府公关和提升企业形象,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而且也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宽容。
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5年“美国最慷慨的50位富人”中,盖茨夫妇、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迈克尔·戴尔等名列前茅,与他们在《福布斯》杂志2005年“美国400富豪排行榜”上的排名大致相当。这似乎表明,在美国,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他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
中国的情形怎么样呢?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做慈善最多的企业家并不是最有钱的。排在富豪榜首位的黄光裕、严介和、陈天桥、丁磊等人是这个创富时代的标杆,而在慈善榜的前列,他们无一例外地缺席。根据胡润的统计,2005年百富榜的前4名(黄光裕、严介和、陈天桥、丁磊),所有的捐赠加起来还不到4000万元人民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慈善业还没有真正开始。”胡润说。
目前在财富阶层还有一种普遍的担忧,一是富豪们对不透明运作的慈善机构不信任,另外担心“越捐越麻烦”,怕接踵而至的各种拉赞助的捐赠活动,扰乱工作和生活秩序。
3.大规模展开的价值观并未成形
出于中国人传统思维和财富安全方面的考虑,把财富尽可能多地传给家族子孙继承或管理是富人们普遍的想法。这样的选择让一大笔财富失去了慈善的机会。
“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卡内基这句名言已成为美国100多年富人作慈善事业的某种驱动力与信仰。有学者这样分析美国国民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寡头们利用残酷无情的方式巧取豪夺大量财富,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捐赠中又如此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虽然过程血腥,但结果温馨。美国的财富史是一幅充满矛盾的画卷。
反观中国,财富创造和传承的历史是中断的,而现在财富积累的时间不过短短20年时间,而在对待财富继承的问题,大多数人没有作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出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和财富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大多选择把财富传给家族子孙,这样的选择让一大笔财富失去了慈善的机会。
4.缺乏透明公开的环境,人们对慈善机构信任度不高。
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环境,不能容忍慈善资源被垄断,也不能庇护落后、带病运行的慈善组织。慈善发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自愿。慈善法要为内在的“慈”转化为外在的“善”提供通道,确保外在的“善”能够始终忠实于内在的“慈”,锻造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的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和民间慈善之关系,厘清慈善与商业之关系。现在民间公益组织登记注册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把没有政府背景的民间公益组织都排除在外了。慈善资源的行政化垄断抑制了公众的慈善热情,窒息了民间慈善的活力。
四、中国慈善的前景
如何挽救慈善事业,这事关我们的爱心传递,更关乎着千千万万急需救助人群的切身权益。慈善事业在坦诚面对国内舆论指责的同时,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检讨,空前的危机局面绝对不是一场纯碎的公关应对,要秉持慈善事业的本源,积极自我剖析,让高尚和阳光及早回归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出路。另外,民政部及慈善相关管理机构应当牵头开展一次从头到脚,从高层管理到基层机构的全面自纠与自查。要积极主动的查处一些行业内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对于捐款去向,使用数目必须做到清晰条理,有依有据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坦诚地接受媒体与社会的监督。用实际行动换取昔日尊严,用自我完善赢得大众的重新信任,慈善要救助别人必须先救自己。
制定慈善事业法,从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运行标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着手,明确政府监督部门与社会协调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作程序,明确慈善机构的行为准则,接受捐赠和实施救助必须公开透明,合理合法,防止借“义演”、“义卖”等合法外衣谋取不正当私利,使捐助人放心自己的款项一定会用到需要救济的人员身上,从而调动富人捐款的意愿和积极性,确实十分必要。
在慈善家们行善义举时,社会各届也应多予以关注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媒体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对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语:
善者,乐者。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得到快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恶仅在一念之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善者喝彩!为善者鼓掌!好人一生平安!
第四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看法范文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看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习惯,文化的养成等于习惯的养成,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道德准则,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制度和行为的积淀。开始由先知先觉者发起,是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游戏;等大家都改变过来了新来者就成了少数,于是又变成了多数人改变少数人的游戏。广为流传的实验室故事,《猴子与香蕉》,实际上就是一个表达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好文化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固化积淀而形成,坏文化也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固化积淀而形成。而企业若想做大做强,做到永续发展就要形成自己特色的与时俱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在当今企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一)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三)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四)激励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五)调试功能。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
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六)育人功能。现在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盈利的组织更是一个承担着社会责任的学习型组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就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些优秀的思想需要员工的吸收与传承,所以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除了在知识方面培育员工外,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方面的培育提高了员工的道德修养。
(七)辐射功能。文化力不止在企业起作用,它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力辐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社会学家、《工会博览》杂志副主编艾君认为,计划经济、自由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现象是不同的。可以这样理解,自由经济下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以政治为纲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往往带有意识主导物质的发展痕迹;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实际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前提下,同时又会受到来自上层建筑这种意识的制约的企业文化现象„„
二、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
第一步:设定。希望员工身上具有什么习惯,领导者得先设定出来。习惯比如以下几个,追求效率,主动回话----不等领导要结果先主动回话;恭敬-----做事要考虑周全;事本位不是官本位----不以职位说话;主动一点----积极主动参与竞争,全局观念----凡事为企业大局着想等等,这些优秀的习惯需要企业领导者的提前设定,只有这样,员工才有明确的行为准则方向。
第二步:固化。用制度加以固化下来,制度是为精神文化服务的。只有将所有企业倡导的习惯用规章制度明文表示出来,才能为所有员工树立标杆,然后每天参照自己不断提高,才会逐渐养成习惯。
第三步:反复刺激,反复刺激才能形成习惯。除了将设定的习惯固化外,还需要不断的刺激,比如开公司先进员工表彰大会,开展学习榜样的活动,设定公司庆典日等等,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加深员工对企业制度和文化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更能贯彻公司理念和精神。
第四部:用故事传承下去。现在的消费者看中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他们还看中品牌的文化。海尔凭借《海尔品牌之路》《海尔的故事与哲理》两本企业文化书,传播了海尔的“洗地瓜的洗衣机”、“砸冰箱事件”故事,让众多消费者知道了海尔“用户永远是对的”的理念;蒙牛、格力、华为也纷纷通过《蒙牛内幕》、《棋行天下》、《走出混沌》,让消费者了解并认同了它们的企业文化,自然而然也就认同了这些品牌。企业文化书因为具备充足的典型故事、独到的总裁论道、易于创造效应三个基本特点,让海尔、蒙牛等知名企业均借助企业文化书的出版,从而扩大消费者和社会对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品牌运营的关注,无形中迅速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并改变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同时也样企业本身传承了企业文化,
第五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1(范文模版)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班
级:2006级经济管理大专班 姓
名:孙 爱 玉
学
号:06200502084 指导老师:许灵红
论文提纲: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直接运用
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导致企业文化发展走入误区
2、经济基础导致企业文化发展走入误区
3、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的还不够深入
三、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以注意的事项
1、要注意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3、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的搞起了企业文化,在我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衷于搞文化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的思考时,就不难看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我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得市场需求,来调整对我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类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企业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有其社会原因。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何预期,又如何实施,我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的舆论引导和喊口号能解决的。
2、从经济基础来看,我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很难想象小作坊和路边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都发展到了一定得规模,需要用文化价值来进行整合。而且,这些企业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是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
3、走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的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因此,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三、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事件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没有这些对社会生活得深厚积累,要塑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握其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发生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文化。
2、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探讨我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②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③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注重企业文化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改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总之,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我国的文化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