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五篇)

时间:2019-05-14 05:1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第一篇: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党的十八大期间维护稳定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维稳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创建“平安、和谐、生态、富裕”校园,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根据县教育局有关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一、成立维稳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俄日本(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娘格加(教学团队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副组长:陈列东智(生活团队副校长)成 员:

尕藏本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总务主任

拉项尖措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教务主任

旦正太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工会主席

毛峰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团支部书记

才桑太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食堂管理员

二、主要职责

1、俄日本同志负总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陈列东智.娘格加同志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及各年级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各班主任是安全第一责任人,时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自习,课外活动其间由各任课教师负责,如发现不稳定因素,立即进行制止并报学校领导。

5教学时间(含课间)教务上总负责,各课任教师是安全第一责任人。6放月假时值周教师、班主任、保育员要认真履行学生交接手续领导小组成员检查学生交接情况。

7其余时间(含午休)各值周教师、班主任、保育员要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8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班主任,值周教师、保育员的通讯工具和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若发现不安全事件或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现场指挥系统

日常安全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各主管副校长各负其责,组织人员统一行动。突发事件的临时指挥实行值周制度,即值周带班领导负责,再逐层报告。

四、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

值周教师——>副校长——>校长——>教育局 安全工作联络电话 :

俄日本:*** 陈列东智:*** 娘格加:*** 才让东智:***

五、应急措施

1、每天保证学校门口有门卫保安和值周教师值班。每月假放学时待全部学生离校方可下班。若在校门口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由带值周领导负责处理,班主任把学生送往医院,同时通知其家长,并及时报警。

2、学生上下楼梯,在各个楼梯口必须有教师看护。若学生发生拥挤踩伤事件,看护教师立即制止全体学生原地不动,通知值周教师、班主任救护踩伤学生。带值周领导派人把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教务主任、班主任教师负责疏散楼梯内学生。

3、各班选出一名安全监督员,每日在教室、班级门口楼道内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4、学生有病有事须请假,无故不到者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教务处。若查实学生离校出走,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并协助家长落实其下落。

5、学生碰伤、撞伤后,任课教师必须立即送医院治疗,及时通知学生家长,上报学校值周领导。

6、学生上操及集会安全由带操老师负责,下操及散会时学生回班由带操教师负责依规定顺序排队回班。

7、室内用电及电源插头,开关,照明灯安全由总务主任每周检查一次,教学设施“谁主管,谁负责”,每月检查一次。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总务主任立即切断电源。领导小组分楼层、班主任教师迅速进班组织学生按规定楼梯口下楼疏散。

8、实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六、宣传教育,确保安全

1、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

2、利用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安全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定期举行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

4、领导小组、少先队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救本领。

5、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时时讲,事事讲。

七、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学校发生安全紧急情况后的报告程序是首先由值班人员报告副校长,副校长报告校长,校长应立即报告县教育局,上报时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

总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全体教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若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事故的,将直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按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2012年11月6日

第二篇: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

贵南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背景

2011至2015年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攻坚时期,正确分析这一时期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明确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和有效措施,是保证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前提。根据我县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贵南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二、“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回顾

(一)农村牧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得到巩固和完善。

按照“巩固、提高、完善”的方针,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重点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了三级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发展后劲。从2005年开始,投资182万元全面完成了六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任务,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于2006-2007年两年时间投资195万元率先在全州完成73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村卫生室覆盖率为95%。

进一步改善县、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条件,累计投资655万元,配备医疗设备、医疗专用车辆、实验室检验检查设备等,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整体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目前,县级医院拥有CT、DR、彩超、电子胃镜、电子阴道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六乡镇卫生院100-200MA拥有大型X光机、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台式(便携式)B超、制氧机、心电图、手术床、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下腹部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基本达到了甲级中心卫生院和普通乡镇卫生院设臵标准,乡镇卫生院辅助科室检查率达到80%以上。各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了药房、注射室、诊断室、观察室“四室”分开,室均拥有业务用房40平方米,药品品种平均80余种;药品周转金3000元。2009年再投资22万元为所有村卫生室配齐了办公桌椅、观察长椅、病床等基本办公设施,各村卫生室实现了有医生、有房屋、有药品、有药品周转金、有简易医疗器械和落实乡村医生报酬的“五有一落实”目标。

(二)深化农村牧区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结合县情、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加快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步伐。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机制,制定下发了《贵南县县乡医疗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细则》,将县、乡医疗机构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有效规范了收支行为。二是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全面实行医疗单位院长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员、竞争上岗的原则,进行岗位设臵、定岗定员定责及聘用等工作。三是稳步推行医疗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差别人才、差别待遇”的原则,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报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兑现300元、150元和15年上浮一级工资。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四是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做到“一证五统一”(即:执业证、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药品价格),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三)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牧民受益受益水平。巩固和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新农合州级统筹工作,进一步提高参合农牧民筹资水平,增加州县财政补助标准,按3:7的筹措比例,在104.3元的基础上,人均增加补助资金10元,达到114.3元。从2月份起提高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63%和73%,提高3个百分点;年住院费补偿封顶线从3.5万元提高到5万元;县、乡医疗单位住院分娩统一补助标准为500元。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已全面建设完成新农合信息网络,搭建运转高效、方便快捷、便于操作的管理平台,县合管办与县、乡医疗单位、乡镇合管办和州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建立了网络直报系统,并4月1日起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网络报付工作。同时,与省州18家医疗单位签订协议,推行县外定点医疗单位参合农牧民住院医疗费用垫付直报工作。城镇居民医保网络报付软件正在州级开发当中,有望于9月中旬实行“三位一体”(新农合、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一卡通”。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有233096人次参加新农合,年平均参合率为99.2%,截止目前,累计有227525人次的参合农牧民受益,收益率为97.6%,累计报销医疗费用17938551.69元。

(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开展。加强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建立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信息系统,配备配齐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设备、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率达到100%,村级全面实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建立了县疾控中心强毒室,性病、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放射室,做到了人员、设备、工作“三落实”。足额保障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全县儿童常规免疫免费接种范围从五种扩大到十一种,儿童常规免疫疫苗覆盖率提高3.2个百分点,达到92.3%;高于全省的平均接种率,儿童可预防性疾病如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发病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一些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进一步控制。全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和处臵工作,针对突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邻近县份发生的鼠疫疫情,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和完善了8个应急处臵预案,储备了1万元的应急物资,做到了科学防控,防患于未然。狠抓妇幼保健工作,与“十五”未期相比,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提高21.05个百分点和10.58个百分点,达到89.41和97.63%,连续四年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比“十五”未递降3%;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五)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公共卫生监督与监测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履卫生行政执法职能,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日常监管,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卫生秩序,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设施、加工环境、设施布局、工艺流程、人员资质等进行全面的预防性审查。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对全县418户个体经营户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管理,努力抓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水平。根据食品行业的不同类型、不同环节,制定了经常性的巡回监督检查计划,指派专职卫生监督人员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对其卫生设施运行、卫生制度、措施落实、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提高。年监督频次平均6-8次以上,监督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六)全面提升藏药发展水平,推进藏医药现代化进程。

坚持“中藏西医并重”的方针,突出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全面继承和发展藏医药事业,加快藏医三级网络建设,培养不同层次的藏医药人才,加强藏医专科建设,做大做强藏药加工产业,使全县藏医药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迅速发展。县藏医院已建成了集藏医培训、藏医诊疗、藏药药浴、藏药加工为一体的藏医综合医院,建设藏医肝病和药浴治疗专科2个;加大藏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开始,由县财政投入21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的藏药制剂室,目前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藏药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可自采自制藏草药135个品种以上,年生产加工总值60万元左右,其中自行研制开发的“仁青佐志达协丸”、“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等药品临床疗效显著,市场前景看好;全县90%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藏医科室,开展藏医业务,60%以上的村卫生室有藏医人员、药品,能够用藏医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县、乡、村三级藏医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使其在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七)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重点加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县采取在职学历教育、临床进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和卫生队伍建设力度,鼓励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参加脱产学习、自学考试和远程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选培人才68名,在加大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加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十项技术服务建设活动。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的目标。目前,全县共有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83所,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4人。县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取得本科学历的11人,占8.2%;大专学历的81人,占60.4;中专及以下学历的42人,占31.4%。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8人,占7.3%;中级职称的52人,占40.2%,初级职称的64人,占52.5%;医师81名,护士39名,医护比例为2.07:1,县乡医疗单位共设病床187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7张。共有乡村医生111人,其中,中西医结合的77人,西医3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占乡村医生总数的73%。

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农牧区医疗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藏医药工作、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农村牧区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连续五年保持无孕产妇死亡目标。一些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源匮乏,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均卫生事业投入均低于全州、全省的平均水平,制约着卫生工作的长足发展。二是卫生资源配臵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较大。三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缓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构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缺乏竞争与活力。四是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滞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五是中藏医工作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致使中藏医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完全适应。六是农村牧区防病治病任务繁重,一些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如乙肝、结核等发病率居高不下,地方病防治形势严峻。七是是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卫生事业发展全局,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提高效率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城镇职工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

奋斗目标是: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符合县情的卫生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功能完善的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监督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竞争有序、多种形式并存在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到“十二五”未,儿童常规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逐年下降5%、3%和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达到90 %和95%;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

四、“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的总要求,以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目标,以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根本,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为目的,重点抓好“四个体系建设”,即:完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信息联网工作进程,强化信息网络建设,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人员,以县为单位联网,形成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纵横相通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提高疫情报告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切实加强疾控机构能力水平建设,以县疾控中心为龙头,进一步强化疾控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臵、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等工作,全面提高疾控机构处臵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结合实际,统筹规划,通过县、乡两级传染病科(室)和县级综合医疗急救建设,构成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形成平战结合具有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的急救网络;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水平建设,重点加大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起集公共卫生、医疗、妇幼等领域执法功能于一体的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到2015年,基本建立健全我县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在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县城关地区新建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过马营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建成后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承担,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负责辖区内儿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及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节育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诊疗及护理;开展简易的康复治疗,指导康复训练;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等七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按照“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要求,根据居民健康需求,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开展适宜技术服务,保证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解决在社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充分利用发达省份、国家中央机关和中央企业开展对口帮扶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482.2万元,新(改扩)建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及生活用房解决三个牧业乡村卫生室的生活周转房。到2013年39个牧业乡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有生活用房,进一步稳定村医队伍,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与村医服务相适应的报酬考核补偿机制,严格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增强农牧区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功能。(三)深化农村牧区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以引入竞争机制为核心,优化资源配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全面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医疗单位院长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后勤社会化服务,建立起权责明确、民主管理、优质高效、运营良好、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对医疗单位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民主推荐,加强民主评议。要改革单一的委任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聘任、选任等多种方式,理顺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干部管理体制,逐步取消医疗卫生单位的行政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实行低职高聘,实行高职低聘。工勤人员和临时工实行合同制,根据其专业工种、岗位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定期考核。二是稳步推行医疗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差别人才、差别待遇”的原则,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报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四是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做到“一证五统一”(即:执业证、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药品价格),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四)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实行全县新农合资金州级统筹统管,强化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减少运行成本,合理调配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发挥医保资金的社会效益,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利用五年时间,使参合农牧民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5--10个百分点,并适当扩大新农合用药目录范围,取消州内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限制,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全面整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管理资源,建立以县级新农合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管理为中心,辖县级以上2家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农牧场医院、部分村卫生室为联网的全县“三位一体”医保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州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垫付直报,实行医药费用直报IC“一卡通”,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异地就诊购药刷卡结算,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就医购药,全力推行一人一卡,为创建全省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综合示范区注入新的内涵。到2015年使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覆盖率达到100%。

(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专病专防措施,有效控制鼠疫、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性病、艾滋病等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积极开展常见慢性病的综合干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提高对重大疫情、群体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县、县要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儿童计划免疫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到2015年,全县计划免疫常规“五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建证建卡率达到100%;全县75%的乡镇卫生院开展性病、艾滋病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儿童计划免疫以县为单位抗体形成保护率达到85%以上。切实做好农村牧区妇幼保健工作,按照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落实母婴保健措施,狠抓农村牧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县、乡医疗机构妇产科和儿科建设,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逐年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降低孕产妇、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到2015年,全县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逐年下降5%、3%和3%。

(六)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公共卫生监督与监测体系。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加大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行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开展重点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监管,规范卫生服务行为;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药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及医疗器械监管。大力整顿医疗市场秩序,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

(七)切实加强藏医药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藏药发展水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普及和提高为重点,以发挥特色和优势为前提,有效促进中藏医药健康发展。加大对中藏医药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三名三进”工程(即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和推动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为群众提供便捷、廉价的中藏医药服务。由县藏医院制剂室负责承担为全县县、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藏药供应任务,对全县藏药制剂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大力开展藏医药浴和标本室建设,到2012年新建完成县藏医院藏药研究所暨标本室建设项目、住院药浴楼。着力培养高学历、高职称的藏医骨干人才10—20名。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中藏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藏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藏药加工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藏药资源,改善生产加工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引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具有本地特色的名优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做好中藏医药古籍挖掘整理和师承工作,推广适宜实用的中藏医药新技术。建立健全县、乡、村藏医药服务网络,藏医药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八)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公开透明、有利监督”的原则,通过采取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加强监管的“四统一和一加强”模式,逐步实行全县所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现县、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单位药品同质同价的目标。同时要加强全县医疗单位的药房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公开、规范、可控的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和实惠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九)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认真制定全县卫生人才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定计划,通过统一规划,分批培训,分层施教,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强县、县、乡、村四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县县两级医疗机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拔中青年业务骨干到省内外大医院进行培训,进修人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进修时间不少于半年;乡、村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分别到县、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临床和理论培训。乡(镇)卫生院进修人数不少于本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所有村医每年进行轮训。同时要认真选派领导干部和卫生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参加短期培训和学习。根据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

(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普及预防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健康体检率应分别不低于95%、90%和85%。

(十一)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施意见》和《海南县关于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卫生乡(镇)、卫生村、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快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步伐,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发动群众美化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净化城乡环境。到2012年,县级卫生县城、乡(镇)、村、单位创建参与率达到100%,创建率分别达到100%、65%、60%和6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卫生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统筹安排部署,协调组织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完善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卫生经济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规范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补助的范围和方式,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调整卫生支出结构,加大农村牧区卫生的投放力度,合理安排所需经费,重点对农村牧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人才培养、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给倾斜,为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三)继续深化农村牧区卫生改革。以社区建设为重点,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农村牧区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构和服务模式,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卫生机构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和成本效益。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全面推行和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

(四)依法加大卫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卫生行政部门自身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切实把工作职能移到制定卫生发展规划,严格服务要素准入,实行卫生经济政策调控,加强行业监督、促使多样化竞争上来,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依法依加强行业宏观管理,提高管理卫生事务的能力。

六、实施策略

(一)分级管理。调整县内各类卫生机构和卫生资源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倾斜,协调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各项内容和指标,将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上级汇报。

(二)分类指导。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要卫生问题,结合符合我县实际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以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为农牧区卫生工作的主要载体,县各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强对乡村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继续通过规范化建设,在提高综合质量水平的基础上以乡为单位实施,以保证农牧区卫生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分步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做到整体规划、分段实施、逐项完成,加大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力度,切实保证质量。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以最底线标准为依据,切实实施规划和计划,全面进行农牧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全力培训管理干部、技术队伍和群众卫生骨干。积极普及和推广初级卫生保健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开拓新的内涵,提高工作质量,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四)监督保障。以检查工作实绩,督促工作进展为出发点,改变单纯的以评代促、达标检查、复核验收的做法,尽量简化评审操作程序,务求实效。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社会团体、社会居民和社会舆论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把农牧区卫生工作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牧区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五)统计信息。信息资料是检测、评估“十二五”卫生工作的进度和调整实施计划的客观依据,是评价《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加强对工作过程实行运态监测,并定期开展自我评价。

第三篇: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2014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2014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县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党建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和谐发展”党建文化创建活动,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负重奋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素养

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以宣传党的文件为主线,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推进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的理论学习。

1、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做的良好风气,注重学习的实效性。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文件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写心得等多种形式,要求班子人员多看、多听、多思、多想,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和内涵。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读教育理论,学以致用;提升行政意识,多走走、看看、想想、说说、做做,在教育实践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增强服务水平。

2、加强党员教师和积极分子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党性

修养,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一方面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强化“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意识,另一方面更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用科学的理论去思考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提高教学艺术,完善自我品格。

(二)、落实上级规定,完善学校制度

学校党支部将继续指导学校认真落实“五严”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作息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同时倾听意见,强化沟通,逐步完善健全各种制度。进一步推进上下默契协作管理模式,促使责任到位齐抓共管,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效率。通过不断完善各类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规范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开展工作更有效,学校发展更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师德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继续切实加强校风行风、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学习培训,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重点落实好各职能部门(各处室和年级组)的职责与任务,发挥相互结合的优势,提升各项管理的服务效能。指导各组织进一步参与管理,做好监督与沟通工作,积极搞好丰富的教师学习、活动。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行政党员座谈会,要求学校领导和党员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规范教育管理行为,维护

学校和教师利益。通过全校教师的师德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2、积极开展向“身边最美教师”学习的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进一步弘扬先进教师的优秀教育品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教师成为“五种人”:自觉学习的带头人、师德高尚的榜样人、教育教学的领头人、课改科研的践行人、献身教育的事业人。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强学校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进一步从正面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树立学校更加良好的形象。

(四)、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堡垒作用

1、加强党建工作,提高党建水平。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党员学习和管理制度。党支部要继续坚持“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服务群众长期化”的工作要求,围绕党员承诺,落实党员责任。继续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的有序发展。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创先争优”的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以“一名党员一面旗”为要求,在党员教师大走访活动、党员教师帮扶活动、谈心促成长全员育人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要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党组织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增

强凝聚力,不断鼓励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到党组织中来。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坚持做到入党公开公示制和发展党员支部大会票决制度,使党组织永葆勃勃生机。

在新的一学期里,学校党支部将在县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辐射示范作用,积极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服务教育的热情,为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党支部2014、3

第四篇: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2013年学校工作计划[定稿]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俗语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校借着上学期各项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严格按照《中小学管理制度汇编》的相关规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全第一”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狠抓学校常规管理,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特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是兴校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继续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坚持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基本要求有:

1、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质量关。教学管理处领导成员要坚持深入一线,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落实教学管理。校领导不仅要上好自己的课,还要不定期进行听课,了解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思想变化动态,班级各项措施落实的跟踪反馈情况;要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坚持抓在平时,抓好每个环节,抓好备课、日常检查、教学成果检测等重要环节;建立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落实整

改措施,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促进“优秀生拔尖,中等生提高,学困生转化”;针对不同课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我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继续以《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为方向,加大校本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教师业务技能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强调教师研究教材、改进教法,苦练基本功,特别要求参加过省内外培训的老师在课堂中大胆尝试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模式和方法。

3、切实加强“三研活动”。着力抓好各年级组公开课、示范课工作,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评课、听课等活动,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改进教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教务处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务工作计划。

二、切实加强学校安全与维稳工作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理在校”的原则,健全我校安全维稳工作领导机构,把学校安全维稳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签订责任书,将目标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安全维稳工作做为各处室、年级组、班级、后勤工作人员、保育员、门卫、保安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后勤处要切实抓好食堂食品卫生,配合卫

生防疫部门,做好食堂达标升级工作,严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德育处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应急预案,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强化保安人员管理和进出人员登记等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知识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防灾教育和安全逃生演练,提高学生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确保各项安全维稳措施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三、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本学期学校将着力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实现方式,有效促进全体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具体做到:

1、健全和完善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2、建立优秀学科研修组织;

3、打造一支州、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蓬

勃进取队伍;

4、加大班主任校内培训力度。

四、狠抓养成教育、打造校园文化

1、进一步弥补“一校一品”不足之处,使得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开设课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每天特设1小时的课

外活动时间,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强健的气魄,确保学生能在轻松、和谐、愉快中度过紧张的学习生活。

3、结合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区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加大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力度,争取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4、继续创办《扎西啦》校刊,展示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搭建师生写作平台。

五、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加强五个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1、加强党、团支部、少队建设,发挥各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支部内大力开展党、团史教育,标杆树立学习活动,民主恳谈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党员“蹲点一个班级”、“帮助一个学生”活动。党、团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教育后进生,帮扶贫困生,积极开展“帮扶结对”活动。

2、加强学校工会、妇委会建设。发挥工会、妇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教师呼声,解决教师疾苦,为教师送去温暖。工会、妇委会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力争在重大活动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六、完善后勤管理,提高经费运转效率

后勤工作要牢固树立“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自觉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有序高效进行。

(一)、要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

1、进一步完善购物、保管、使用等财产管理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帐物相符,数量、价格准确;

2、完备购物申请,进出库手续,保管责任到人。确保每学年初和每学期末总务和教务分别按书面形式向教职工公开财务预算情况及公示支出情况。

3、学校各项支出必须执行“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管理,一本帐登记”制度。

4、实行各处室、各班级、学生公寓楼、食堂公物实行登记管理,力求兑现损坏赔偿制度。

(二)、要严格杜绝“三无”产品进入校园,加强每月假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力度。

(三)、要加强各处室、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实验楼、食堂餐厅的常规管理,从管理中求节约。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理念,加强对用水、用电、办公用品、打印耗材的管理,各处室实行登记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总之,新学期新气象,前景喜人,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及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群策群力,拓宽思路,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在新学期不断前进,为二小的明天不懈努力。

第五篇:寄宿制小学调查报告

完善寄宿制小学管理,创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006年,我县率先在全省进行学区建设改革,实行集中办学,规模办学,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小学的竞争力,提高了办学效率和办学效果,为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城市化的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200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到我校慰问师生,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7年,省市拨专项资金,投入530万元,建成了现在的御道口小学。学校建成后,省市县各级领导倾注了大量心血,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在办学方向上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诸如小班化教学、建设生态校园等,经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供上级领导决策参考。

一、取得的成绩:

1、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过去由于各村都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外流严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当地群众反应十分强烈。集中办学之后,师资集中使用,优化组合,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科开齐率和教师专任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学质量也明显有了提高,外流学生开始回流,人民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高。12、使有限的教育资金能够集中使用,发挥较大效能。

2007年到2009年,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充实,先后购置了蒸饭车、馒头机、开水锅炉、洗衣机、学生就餐实行卡式管理,充实了伙房工人,力争每天的食谱都有变化;增加了生活工人,负责给孩子洗校服和被单;建设了太阳能浴室,每大周组织孩子洗一次热水澡;安装了宿舍校园卡电话,方便了学生与家长沟通;这一切都改善了坝上孩子的生活质量,这也必将对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3、优化了教育资源,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

集中办学之后,各村校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购置的图书、仪器、微机等其他资源也进行了整合,提高了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开出率,几乎全部达到了100%。这一切都为在农村小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三年以来,从派学生参加县艺术节、组织学校艺术节、参加各种征文、演讲比赛等所获成绩来看,都充分展示了集中办学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了省市县领导以及外市县参观人员的一致称赞,他们由衷的赞叹道:城市的小学生也不过如此!

4、从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入手,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小学生年龄小,在家里的时候一切还是由家长代劳,有的小学生入学后连最起码的洗脸、穿衣、上厕所都需要帮助。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了相当大的功夫。首先是教师要形成教会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共识,并把它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再用高一年级的的好学生来辅导低年级的学生,组成帮扶对子,直到教会为止。

除此之外,学校还对学生的在校一日常规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建立了一系列的考核评比制度,制定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同时充分发挥少先队以及其他学生组织的作用,建立一支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制度,纠正错误、指导学生行为。这一系列措施的有力实施,使得新生入学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基本达到要求,经过一年的持续训练,到二年级就能够全部到到标准。

6、扩大了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在学校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劳动、安全、生活的各种技能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把从学校学习到的文明生活知识带到家里,影响了家人,也影响了邻居,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这样的影响势必对于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面临的问题

1、师资问题严重。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学校运行和发展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老师每天要上一整天的课,还要编写教案,批改作业,管理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同时每周还要值周几天,24小时与学生在一起,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事务,辅导学生的在校生活与学习,不堪重负。虽然每周只有那短短的一两天,但对老师的身心影响是全面而持久的,教师压力加大;建议加大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师配备比例,安排一些专门的生活老师

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再增加一部分学习指导老师,负责在正式上课时间以外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技能方面的训练,把学生的在校生时间更有效地组织利用起来,开办各类学习班,辅导后进生,开发绩优生,培养特长生,那么,我们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就更有希望了。

第二,现有寄宿制小学绝大多数建立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师资结构不合理。坝上土生土长的教师现在已经逐步进入临近退休时间,年轻教师几年也得不到充实。况且现在,人们追求城市舒适生活的愿望强烈,绝大多数年轻教师已经或正在打算在城里购房。同时,到城里教学,同样的工作,下了班就可以回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老师却还要值班,而且又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补助与待遇,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而,教师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长久的质量难以保证。即使是现在将要实行的农村教师住房流转制度真的实行起来,冬季取暖也是大问题。一家一户的取暖麻烦,不卫生,但却费用低;假如集体供暖,除非学校全额一管到底,否则支出大量增加,教师家庭难以承受。况且学校也管不起。这样的条件,不能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现在再谈“奉献精神”、“扎根坝上”,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了,还是应该制定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比如增加农村老师的工资、住房、冬季取暖、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待遇等,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农村工作是既光荣又有实惠的,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现在那些在坝上每月多的几十元工资,还是朝不保夕,今天有,明天没的,现在哪个人能够把这每年的几百元当成一回事呢?

2、经费问题:农村学生相对较少,上级按照人头拨付教育经费本身就是个错误。县城里面几千人的学校,拨付的经费可以统筹使用,资金较宽裕;而到了农村,即使现在的规模小学,也只有几百名学生,所拨经费比例一样,而且农村环境恶劣,设备损耗率也比城里高,维修成本加大,再加上正常运转,实在是支出面大,捉襟见肘,难以为继。要维持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运转,起码要城里学校经费的2倍至3倍。

3、交通问题: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道路也不尽相同。就我校而言,最远的后沟学生到校要绕道多伦县,大约80公里左右。虽然这几年“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农村大部分的交通道路问题,但是,村以下的自然居民点依然很多,很多地方不通班车。学生上学通常就是家长接送。因为家长条件不一,就有摩托、小型轿车、农用货车、面包车、还有的开小四轮拖拉机,绝大多数没有手续,安全难以保障。而且,目前也没有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涉及面广,资金太多,只有保持现状,提醒教育家长上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只此而已,别无他法。有的家长因为离家较远,来接孩子的时候就要在附近吃饭,喝点酒,还要骑摩托带学生回家,有的时候老师遇见了,没办法,只好自掏腰包打车往回送家长和孩子。当然,有些事情也许说起来与学校无关,但是,真的出现问题,我们怎能够心安理得呢?

4、幼儿园不宜与小学在一起。现在很多地方的乡级寄宿制小学都有附设的幼儿园,实际上,这样的过渡还可以,要是长期如此,弊病就大了。首先是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不能与小学同步。其次活动和教

学内容方法都不一样,管理上小学化,制约了幼儿园的独立开展教育保育工作。按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一定的时期内实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就必须按照标准建设合格的、单独的幼儿园。管理上也尽量脱离小学的管理。还有就是现在的幼儿园教师不能胜任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专业人士缺乏,教育小学化,办法小学化,老师年龄老化,极大地限制了幼儿的初期发展,本来应是普及学前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却成了阻碍这个目标实现的绊脚石。在这里,保育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孩子看起来,不让他们打架,等孩子家长工作完了来接孩子,这倒是比雇保姆看孩子省了许多钱。况且,因为教学考核目标的关系,学校规定了学前班要学会的文化的东西,每天还有作业,认真的老师,教的规范一些,到小学可以减轻老师的一点压力,可是大多数没有好好教,吃了夹生饭,养成了毛病,到小学难以改正,增加了老师负担,甚而为成为绩差生埋下了伏笔。我们这样的学前教育目标又怎么实现呢?搞好这个工作,涉及到的事情很多,比如领导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培训、教师的培训、资金的投入等等,也许会在未来《纲要》实施过程中实现吧。

下载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寄宿制小学招生简章

    XXX寄宿制小学招生简章 李汉小学是楚侯乡第一所寄宿制小学。为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水平,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李汉村党支部......

    如何管理寄宿制小学

    如何管理寄宿制小学 俄体小学 我们认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绝不是仅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就可以了。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反邪教工作总结(小编推荐)

    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反邪教工作总结 邪教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本质是反社会、反政府、反科学、反人类,是一种具有危害性、对抗性的破坏力量,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2012年春季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贵南二小少先队 工 作 计 划 2012年 2月 贵南县第二寄宿制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赤城寄宿制小学简介

    新窑镇赤城小学简介 新窑镇赤城小学原址位于赤城街道西边,始建于1938年,现有教学班6个,教职工14人,学生206人,学校占地面积15亩。学校现有图书2800册,微机27台。远程教育设备1套。......

    小学寄宿制自查报告(合集5篇)

    小学寄宿制自查报告范文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问题,非常值得总结,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自查报告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自查报告吗?下面是......

    寄宿制小学工会工作总结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工会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职工生活,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

    小学寄宿制管理工作总结

    曹碑小学寄宿制管理工作总结 我校现有住校生340余人,学校和管理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生活保育规律,积极进行生活教育管理,始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