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时间:2019-05-14 05:0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第一篇: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治安案件查处得基本原则,是指在查处治安案件,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遵循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处罚与违法相当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在此我主要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公开、公正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第5条第2款中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所谓公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依据要公开。即由立法机关采取一定的形式将处罚依据向社会公布。只有将处罚依据公之于众,社会公众才能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法律禁止的,进而使广大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发生。未公布的,不得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依据。二是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处罚内容、据以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处罚结果要公开。如:办案民警表明身份,问明是否要求回避,告知拟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举行听证,宣布、送达处罚决定,告知救济途径和期限等。这里讲的公开,一般是指向案件当事人公开,而非向社会公开。

公正,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正是法律的生命,是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的具体体现。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实体公正要求治安管理处罚的结果不偏不倚。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应当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对于性质相同、情节相近、危害后果基本相当、违法主体同类的违法行为,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行使自由裁量权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及处罚幅度应当基本一致。不能“重责轻罚,轻责重罚,同责不同罚,不同责同罚”。程序公正首先要求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置身于中立立场。该回避的必须依法回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案件处理不偏不倚。程序公正还要求要充分保障被处罚人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各项权利,维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只有实行程序公开,才能有效防止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进而保证治安管理处罚的公正。

但是,虽然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明确规定了,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要按照公开、公正的与原则,但是,现实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由于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不力,日常工作和办案的经费主要来源罚没收支返还,因此,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视罚款为一种“创收”手段,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不分情节轻重,一律交钱放人,不交钱就关人,执法办案只看重经济效益,常以罚代惩,特别是办理涉黄、涉赌案件,往往是先责令当事人交款或扣押当事人的物品,当事人如果交纳了,就将暂扣款作为罚款处理;若不交纳或交不出,就对当事人予以行政拘留,以致对一些违法事实责任相当的案件出现了罚款和拘留两种不同的处罚。还有部分民警认为治安案件是“小案”,马虎一点是无关紧要的,便利用处罚权送人情,在执法活动中照顾关系,对熟人、亲属或有关领导打过招呼、关照的,该从重的不从重,不该从轻的从轻,甚至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对一些本不应受到较重处罚的人也予以从重处罚,在社会上形成只要在公安机关“有人”什么事都好解决的恶劣影响。办“人情案、“关系案”,拿法律作交易。这些现象都严重违反了治安管理查处的公开公正原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面对现实中执法机关普遍存在的违法现象,我们应该更加明确公开、公正原则的内容和意义,并且必须要有切实有效地对策,以便达到的公开、公正的目的。因此要达到公开的目的,执法机关及其人员行使权力的外部控制机制必须完善,包括4项内容,一是立法监督,即立法机关监督所颁布法律的执行情况以控制权利的滥用。二是行政监督,即行政系统内部的上级对下级的一般监督和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的行政复议监督。三是司法监督,即由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控制权力的滥用。四是群众监督,这是由国家行政监管及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为了达到公正的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也要正确行使好自由裁量权。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时,根据具体情况在法定范围内自行决定处罚种类和幅度的权利”。要正确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所以合法是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基础,并且要求自由裁量者没有偏私,实施自由裁量的理由,并符合授权的目的,具体实施的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做到合理。

在治安案件查出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公开、公正原则,也要按照其他几项原则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它们并不是独立、分离的,而是系统的,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治安案件的查处中同时运用好这五项原则,才能够有效避免行政机关违法现象。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程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小结

目前概论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的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虽然经历过几次小小的挫折,但在学生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受益匪浅。

总结经验如下:

1、教学中盲目堆积案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案例,而每个案例都讲不透彻。最后下课后,学生只记得讲了什么有趣案例,而没有记住授课的内容,以致本末倒置。这样使用案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如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2、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作为教师仍处于传授者的地位,从案例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所涉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处于主导。真正让学生来思考、分析、讨论的情形并不多,反省一下,多为举例教学。在这种情形下的课堂,学生仍是看热闹的外人,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案例中去。没有积极的思考,当然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基于个人对于案例教学的思考,形成了一篇名为《探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案例选择与解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的论文,并获得“六届辽宁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二等奖。

仅此论文,作为总结的一部分,向领导汇报。

(一)原理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可听性:案例导入使抽象概念生动鲜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与再思考的方式,达到对世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把握。静态的基本原理是枯燥的,它们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应用的过程中。为此,《原理》课必须以案例为铺垫,使其生动化。比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节讲授中,教学案例是“南街村模式与华西村模式”的比较,不仅使学生看到中国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而且使学生能够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管理方式、多种运行机制共同发展。又比如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上,选用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关羽并没有真正接受诸葛亮的劝诫,他把孙权看成是同曹操一样可恶的“碧眼小儿”;同时打击曹、魏两家,主次不分,全线出击,最终酝成地失人亡的悲剧。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增强了学习兴趣。

2.通俗性:案例介绍加深学生对深奥理论的理解

学生不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有些基本原理教师觉得容易理解,学生就是想不明白,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思维方式有关。“案例教学法”能使抽象理论具体化、通俗化,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死记硬背的习惯。比如“哲学”中所讲的“属人世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他们所认

为的世界就是基本粒子与场,不自觉地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层次上。授课中可以通过对“费尔巴哈生平”的分析,讲清这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为什么不能冲破历史唯心主义牢笼。经过讨论,使学生对机械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个比较清晰的区分,从而带动一系列难点的解决。又比如,学生对“认识来源于实践”感受不深,觉得很多成功来源于灵感和偶然。教学中选用摩尔根纂写《古代社会》一书的案例,向同学说明,为什么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摩尔根能写出研究原始社会的一部杰作?这离不开他的亲身实践,他除了对欧、美许多未开化的原始部落进行调查、考察、分析外,还在印第安易洛魁部落居住了40年之久,对原始部落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习俗、宗教各方面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灵感和机遇的捕获,往往是多次实践的结果。这些都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从而有效克服了机械的思维模式。3.实用性: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必须要满足学生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追求事业成功和日后人生幸福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对它的认同感。如在讲“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时,列举人们对SARS、对甲型H1N1流感等的不断认识,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始终处于追求真理的路上,学习是无止境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有部分同学尽管对美国侵占伊拉克表示愤慨,但又认为美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做得不错。针对这一情况,在“人的本质与价值”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事件、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秘密设立的监狱以及美国国内的人权问题的大量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权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通过案例分析,深刻地揭露了美国人权政治双重标准以及人权外交的实质。

对于学生希望成才的渴望,可以在“意识”相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通过主观努力取得成功的伟人,如居里夫人等;也可以在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有关章节的讲授中,列举毛泽东、罗斯福等历史人物,回答“什么是人才?如何成才?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基本道理,受到同学的欢迎。

(二)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案例的典型性与新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关性与辐射性相结合。这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艰巨性、严肃性和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更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1.典型性与新颖性

典型性是案例选取最基本的原则,是指要以讲授的知识为中心来选择案例,使案例服务于讲授的知识,而且被选案例要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讲到“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时,可以运用“六度空间理论”加以阐释;在讲授“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选择詹姆士·琴纳推广种牛痘遇到的困难做作为案例。这类案例具有典型性,容易说明问题,案

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原则等。但有些典型案例比较陈旧,过于“正统”,如,用塞翁失马诠释对立统一规律,用田忌赛马诠释质量互变规律,虽然典型,但这些故事学生们早就耳熟能详。这个时候,就必须举一些具有新颖性的例子。

什么是新颖性?一是新近的。对于那些新近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新闻时事,那些最近发生在校园里和学生身边的事情,大家都会关注。二是别人没听过的。教师的知识面一般来说比学生要宽,掌握的教学资源也比较多,应当发挥自己的特长,多举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新奇案例。

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但有时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新颖的案例能够弥补典型案例的不足,为大家喜闻乐见,但未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案例的总体分配中,典型性案例和新颖性案例都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二者不可有所偏废。

2.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案例的选择和运用上,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首先,要注重知识性。只有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更多知识,他们才会对课程和教师有较强的认同感。例如,在讲“货币的本质”时就给学生举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葛朗台)的例子,往往这个时候,学生都在做笔记。

其次,趣味性非常重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演绎出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案例不一定要求很长,但一定要贴切。例如,在讲授“资本”一节内容时,需要讲清资本的本质属性(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表现形式(资本表现为不同的物质形式)和基本特点(资本的运动性、增值性和返还性)。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忆也不深刻。可以列举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孙悟空虽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它本身是孙猴子,以此来比喻资本虽然可以在不同运动阶段采取不同的物质形式,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为了说明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增值性,可以列举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回娘家》里的一段歌词,指出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带回的虽然不是“胖娃娃”,却也带回了“金娃娃”。通过讲述案例,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对“资本”这个知识点能有比较形象的理解。

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的过程中,如果二者发生冲突,知识性为先。学生自然希望案例越有趣越好,但教师有自己的责任,而且案例过多,会冲淡课本知识,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3.相关性与辐射性

所谓相关性,要求案例选取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与学生就业相关、与学生生活相关,即以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为原则。如在讲人生价值时,引入“北大才子卖肉”、“广州硕士卖猪肉”和“大学生做村官”等事件,由于这一系列事件和大学生就业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密切联系,在学生中间获得强烈反响,课堂讨论的气氛也十分活跃。

除了相关性之外,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一定要能够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要有较强的辐射性,要能够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如,在讲授经济和政治关系时,可以采用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后果,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引导学生要正确认识霸权主义。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激烈的争论,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均受益非浅。

(三)案例解释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三对关系 1.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以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简要介绍案例的相关背景,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思想道德水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许多学生往往受现实阴暗面的影响较深,看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偏激性。他们过分关注社会腐败的一面,怀疑和否定社会积极的一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进行总结时,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或批判,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启发,真正能够解决思想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切实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凸显科学性 案例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理论教学。教师对相关原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案例中往往同时包含多个理论知识点,分析时比较复杂,难以理出头绪,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理论知识讲透,又要能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实际。所以,学生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中,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运用。因此,教师可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精讲知识;同时,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使二者相辅相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理论讲授应当是诱导式和启发式的,应该与案例讨论结合起来。

3.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以提高有效性

在教学中除了有好的案例之外,还必须恰当运用所选案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来决定运用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①引子悬念式:上课前用案例引出要讲授的某一具体原理,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教师既可以结合案例讲授理论,也可以让学生听完理论,自己去分析判断案例,教师再做总结。

②简单列举式:是教师在系统讲授了某一理论后,举

一、两个案例,用刚讲过的理论去分析解剖,也可请学生先分析、发表意见,教师再做总结。这种方式

虽然层次不高,但灵活简便,节约时间,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各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

③课堂讨论式:教师把选择好的案例事先发给学生,并提出思考题,指定参考书目,由同学各自阅读、分析、思考,并将分析的意见写成发言提纲,在课堂上开展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辩论。例如在讲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时,引入取消中医的观点,请同学们分析评价。这种方式让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交流彼此的看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种方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多,适用于讲授教学重点内容,并且在人数较少的班级应用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强调“授之渔而非授之鱼”,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只是传授学生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成堆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够活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赋予学生思考及行动的自由,发展学生个人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倾听和沟通的能力,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案例选择与解释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篇:关于对旅游景点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的几点看法

关于对旅游景点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的几点看法

《案情简介》

事件一:

2003年12月29日,西城城管大队厂桥分队的城管队员在清理故宫神武门无照经营行动中,遭到无照商贩暴力抗法,并遭百人围攻。围攻事件中,无照商贩将城管队员打倒在地,拳脚相加,造成4名城管队员不同程度受伤。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迅速将涉案的嫌疑人员抓获,由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经过调查取证、审理,西城区人民法院认为任某等5名被告人构成了妨害公务罪,依法应予惩处。

事件二:

2008年11月27日,一名男孩在故宫午门广场散发小广告后为躲避城管追赶,跳入故宫午门与西南角楼之间的筒子河中。当事城管迅即下河营救,但男孩还是沉入水底,被救起时已不幸身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日趋上升,旅游热频频升温,旅游业内体制的不成熟,在旅游业的产业链条中,出现了诸如“追逐游客的无照商贩”、“违章停车的大型旅游车辆”和“黑车、黑导游”等不健康因素,而城管部门作为查处无照游商和黑车、黑导游的执法机关,对于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治理,一直存在捉肘见襟,力不从心的情况,上述两个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了在旅游发达地区,城管部门执法难的现状。据笔者分析,原因有几点:

首先,从整体经济发展来看,旅游业需要网罗人气,根据各区县情况不同,抓经济建设,就要有损环境保障,抓环境固然要对整体经济有所干扰,比如我区以前的红桥天民市场,在未改造之前,生意红火,造成周边地区黑三轮、无照商贩以及大型旅游车辆聚集,整体经济有所收益,但环境脏乱,多次整治,总是紧一阵松一阵,收效甚微。而06年天民市场迁到丰台京深以后,红桥市场前门可罗雀,不用大整治,也没有什么无照商贩的身影了,逼得商家只能在市场外面设立大棚进行经营,势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城管部门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中摇曳,是造成执法难的政策性因素。

其次,从个体经济发展来看,民间小工艺品作为旅游业的主要产出,像地图册、假表、小饰物等小手工艺品均成为了无照游商的主要经营物品。上述物品方便携带,一般游商只拿少许货物,追逐游客进行兜售,便于躲避执法人员检查;且小工艺品价格低廉,大部分游商经营物品被查抄后,都放弃接受处理。且大部分游商都是外地务工人员,而城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所采取的强制措施缺乏实际操作意义,是造成执法难的法律性因素。

最后,从执法外延来看,以我区的天坛公园南门为例:众所周知,天坛公园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市的市标,每年进出天坛公园游览的人员数以万计,城管队员在日常的巡视过程中都经常会有外国游客进行拍照围观,一旦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事件,由于围

观群众不明真相,局面有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且部分境外媒体一向不分青红皂白,断章取义,对于城管部门的正常执法行为混淆视听、曲解人意是造成执法难的宣传性因素。

如何改善上述情况造成的执法难问题,是城管部门对现存旅游景点查处相关违法行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情况,笔者建议:

一、执法人员应当从自身做起,把“执法型城管”转变成“服务型城管”,这个“服务”不光是为了百姓服务,还有就是在面对相对人的时候,耐心解答,热心服务,有效的把矛盾转化掉,执法以疏导为主,堵截为辅,这样,不管政策倒向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障,都有利于开展执法工作。

二、充分发挥联动机制,联合公安部门执法,为长效管理打好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能够弥补城管部门在法规上强制性和执行力等方面的不足。

三、通过与交管部门的联系,严厉查处旅游景点周边的违章停车行为,让大型旅游车辆不得不分散停车,把旅客打散,旅游车辆不能扎堆,从而分散无照游商的活动,使其不能合流,再各个击破。即使遇到国际友人也可审时度势,便于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把握分寸。

2009年10月1日

第四篇:浅议当前治安案件查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议当前治安案件查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发表用户:冬天光脚丫作者:佚名点击数:703更新时间:2008-3-6

此文章您已经消耗积分阅读过,重复阅读不再扣积分。

随着《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各级公安机关狠抓规范执法,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公安工作重头戏的治安案件查处工作也更趋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规范执法,推进公安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旧的思维方式和执法方式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加之新形势下治安形势日益严峻,治安案件情况日益复杂,当前公安机关的治安案件查处工作仍存在有不少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也损害人民警察的执法形象。因此,认真总结治安案件查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公安机关的办案活动乃至执法活动向制度化、法制化、正规化的方向顺利前进。

一、当前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经济利益趋动,以罚款代替行政拘留、劳动教养,导致案件降格处理的情况仍然严重。由于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不力,日常工作和办案的经费主要来源罚没收支返还,因此,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视罚款为一种“创收”手段,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不分情节轻重,一律交钱放人,不交钱就关人,执法办案只看重经济效益,常以罚代惩,特别是办理涉黄、涉赌案件,往往是先责令当事人交款或扣押当事人的物品,当事人如果交纳了,就将暂扣款作为罚款处理;若不交纳或交不出,就对当事人予以行政拘留,以致对一些违法事实责任相当的案件出现了罚款和拘留两种不同的处罚,案件的降格处理情况在人民群众中造成违法犯罪可以赎买的错觉,极大削弱了行政处罚的社会效益。

2、岗位目标责任考评不尽合理,导致少数民警工作只求“实绩”不求实效。

不少单位片面追求岗位考评得分,有些单位甚至制定了打处及罚款指标,有的民警在完成当月指标后就开始消极怠工,将手中其他案件积压到下个月处理,为下个月完成任务铺底;而有的民警为了在年终的考评中不致被评为末位,能加分的事就做,不能加分的就拖拉推诿或干脆不做,甚至对本不应立的案件予以立案,不应处罚的予以了处罚,这在查处赌博案件时尤为突出:由于赌博案件一次性查处人员多,加分多,有的民警对于一些亲朋好友间为了娱乐助兴,在打扑克、打麻将时输赢少量钱物的行为与以营利为目的赌博行为混为一谈,立案并予以处罚,不仅降低了案件质量,也恶化了警民关系。

3、部门、地区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执法的严肃性。

在一些地区或部门存在为了自身和局部利益,“袒护”本辖区的违法嫌疑人员的现象。有的对其他单位到本辖区依法办案时,不配合甚至阻挠该单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有的单位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本辖区内的美容美发业、娱乐场所等不严格管理,将之视为“增收创利”的源泉,更有甚者采取“圈养”的方式,对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及人员打一打、养一养,为的是保证“财路不断”。这些作法都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执法的严肃性,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威信,放纵了违法犯罪。

4、办“人情案、“关系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

部分民警认为治安案件是“小案”,马虎一点是无关紧要的,便利用处罚权送人情,在执法活动中照顾关系,对熟人、亲属或有关领导打过招呼、关照的,该从重的不从重,不该从轻的从轻,甚至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对一些本不应受到较重处罚的人也予以从重处罚,在社会上形成只要在公安机关“有人”什么事都好解决的恶劣影响。办“人情案、“关系案”,拿

法律作交易,势必会导致徇私枉法,是公安机关执法的腐败现象,极大破坏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形象,任其发展只会使我们公安队伍受到更大腐蚀。

5、民警重实体轻程序、缺乏证据意识的情况较为突出。

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公安民警认为实体法是目的,执行程序法是手段,手段服从目的,有的甚至认为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计手段,不顾程序,结果造成在办理治安案件时证据意识差,收集运用证据的能力低,存在以人找案,先抓人后找证据的现象,致使办案效率低下;有的民警不认真履行有关告知、送达、回告等行政处罚程序,有的办案人为了图省事,利用当事人不清楚行政处罚程序的具体操作规程,采取投机取巧的方法,在对当事人进行事先告知的时候就让其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更有甚者根本就不送达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认为只要填写了法律文书就算是完成了程序;有的在未作出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之前就将暂扣款作为罚款交到了银行。这些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同时也是导致公安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主要原因。

6、不具备公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和单位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的单位仍存在有让治安联防队员或是实习人员行使处罚权的现象;有的公安机关内部的职能部门不按职能分工,乱办案,明知自己无处罚权,仍超越职能办案,造成执法混乱。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从客观上讲,存在这些问题是有其社会原因的:一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较长,“人治”因素影响较深,政出多门,加之长期以来的习惯势力和个体素质的差异,执法人员的整体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不高;二是执法环境较差。由于公民整体的法律意识还较淡薄,加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难度增大;三是警力不足、经费紧张的矛盾严重困扰公安机关。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经费紧缺等问题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给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地普遍实行通过罚没款返还形式解决公安机关办案经费不足矛盾,这是变相地鼓励公安机关罚没款,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重罚轻处,以罚代惩等现象的发生;四是查处治安案件的重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刑法》和其他的行政法规之间衔接脱节,无法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给案件的查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亟待进一步完善。

2、公安机关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是监督制约不力,检查流于形式:公安机关内部全方位的警务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健全,现有的督察部门职能未得到完全发挥,更多只限于对警察队伍外在形象的纠察,不能深入到执法活动中;法制部门的执法监督多数情况下是事后监督、办案结果的监督,缺乏对办案过程的监督;办理案件的透明度不高,警务公开制度未真正贯彻到实际办案过程中,只停留在形式上,难以发挥社会监督力度;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与内部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监督检查的巨大合力;未建立起完善的执法责任制度;二是考评标准不尽合理,易形成唯“分”是从的局面: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实行末位调整、末位淘汰制度,评议的主要依据是岗位责任考评的得分。这本是激励民警努力进取,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有力措施,但是,由于岗位责任制的考评标准中破治安案件和处罚的得分远比作纠纷调解、办理暂住证的分数要高,且治安处罚还有所内处罚与分局处罚之分,案子办的多,分数就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警在工作中只注重自己得分的多少,忽视了案件的质量。

3、部分民警思想观念、法律素质、执法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和法律不断更新变化的要求。新的形势发展和新的法治环境对公安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一些民警不注重政治学习,在思想观念上不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要求,跟不上法制建设的步伐,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特权思想严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受经济利益驱动,使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执法活动中,执法不公;法律意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相关专业

知识缺乏,对业务培训敷衍了事,不能掌握法律的更新变化,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解决治安案件查处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切实加强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增强民警的法制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强化公安队伍的宗旨和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开展经常性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增强民警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同时,增强民警的法制观念,彻底摒弃以管人者自居、受经济利益趋动的陋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确立对法律负责的法律观念、证据第一的证据观念、互相配合的整体观念,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和投入,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法律知识和公安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在向纵深方向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同时,横向联系《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人民警察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更新、扩展全体民警的知识面;针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违法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大力开展技能训练和公安业务培训,提高民警应变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

3、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督察的职能作用,把督察工作贯穿于整个执法活动,增强民警的自律观念,而不是出了问题再检查;要把公安机关内部分散的政工、纪检、法制、信访等部门与督察机构、新闻舆论、人大等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

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在执法活动中,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落实公安机关领导、执法部门及其负责人和岗位执法民警三级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将公安机关的执法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执法民警,要切实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既要对违法错拘、错处的行为追究责任,也要对应该处理的违法犯罪人员故意放纵的行为进行追究,要严格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执行追偿制度。

4、完善岗位责任目标考评标准,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要在深入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的考评标准,使之更趋科学合理,要将执法责任和执法质量作为考评的重点内容纳入目标管理,使之更能准确地反映民警执法工作的质与量,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完善考评标准,充分发挥岗位责任制考评和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对规范民警执法活动的良好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严格考评、奖惩兑现。

5、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基层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

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就无法开展,各种激励机制也就难以落实,“科技强警”更无从谈起。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多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与评议,加大警务公开力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人民群众更多地理解公安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努力改善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问题,为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浅谈对治安案件的督察要点

所谓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立案查证,并给予行为人治安行政处罚的法律手续。作为一名督察民警,要想成功督察好一起治安案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督察治安案件查处的主体是否合法

实施治安案件的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政主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公安部关于查破和

处理治安案件的通知》的规定,治安案件的立案,由公安派出所所长批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案件的立案由本单位保卫处、科长批准,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公安机关可以委托人(镇)人民政府裁决警告,50元以下罚款的治安处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立案查处治安案件,否则,督察部门可以视其为违法。

二、督察治安案件的查处是否符合处罚法定原则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作为或不作为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应予处罚的,才受处罚,否则不得处罚。《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只要相对方起诉,人民法院将判决撤销,导致公安机关败诉。具体操作用中,尤其对作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体之一的公民应注意两点:

1、督察行为人是否达到法定年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只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人违反了治安管理行为,才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才能承担法律责任,对于没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即便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也不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否则就是违法。

2、督察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了责任能力的三种情况:精神病人的责任能力、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的责任能力、醉酒的人的责任能力。具备了责任能力的公民可以成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体,不具备责任能力的,即使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

三、督察治安案件的受理、立案情况是否及时准确

1、督察治安案件的受理情况。治安案件的受理是查处治安案件的第一道工序,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只有受理后,公安机关的查处活动才有执法的依据,否则属违法。另外,及时、准确地受理治安案件,对于迅速组织力量查处治安案件,教育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具有重要意义。

2、督察治安案件的立案情况。治安案件的立案是查处治安案件的前提和基础,立案的准确与否直影响到治安案件处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治安案件处罚的社会效应和影响,一经立案即发生法律效力,公安机关必需认真对待,依法查处,不得随意撤消或更改。

实践上,一些民警认为,不够定为刑事案件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就予立为治安案件,这是执法意义上的误解与偏差。以下几种情况即不予立案:

(1)已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不属于治安案件的其他行政违法行为;(3)虽有违法行为,但依法不予处罚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辫认、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4)相对人已经死亡的;(5)超越法定追溯期限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督察治安案件受理、立案登记表的写作情况。(1)简要案情填写时是否忠于报案人报案时的陈述;(2)对违法行为人或犯罪嫌疑人自身情况是否详细填写,以便查找;(3)对是否立案要严格依照审批权限,不能由填表人自行填写。

四、督察治安案件的裁决程序是否合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治安处罚的裁决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遍程序两种。

1、对简易程序的督察。简易程序,即当场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的,或者罚款超过五十元,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由公安人员当场处罚。”当场处罚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督察:(1)民警是否首先亮明身份;(2)对口头传达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单位,民警是否进行口头询问取证;(3)是否当场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并请被处罚人签名。

2、对普通程序的督察。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治安处罚的普通程序主要是传唤、询问、取证、裁决等四个步骤,督察也应从这四个方面首手。

(1)传唤时应督察:一是是否对其亲属、证人等适用传唤,应严格掌握对象,被传唤人仅限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二是是否严格控制口头传唤的范围。对当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予以口头传唤,对非当场发现的不没用口头传唤,一律采用书面传唤形式。三是传唤证的填写是否规范、准确。四是传唤过程中,使用强制手段是否适当。被传唤人能按时到达的一律不允许使用械具,只有对那些传唤后而拒绝或逃避传唤的,必要时经派出所长批准才可使用。五

是是否以连续传唤好形式变相拘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2)讯问时应督察:一是讯问是否超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项、第五项的规定,对情况复杂,适用治安拘留处罚时,讯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在法定时间内查不清案情的,必须先放人;二是讯问的人数是否少于2人,不能由一名干警自审自问,不能由非公安干警

进行讯问,否则讯问不具法律效力;三是讯问的对象是否作案人或作案嫌疑人,对被害人、证人不能进行询问;四是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是否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讯问聋哑人,是否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是否在讯问笔录上注明被讯问人的聋哑情况,以及翻译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业。对女行为人讯问时,是否有女民警在场。五是是否有刑讯逼供,以及不文明,不尊重被询问人的人格。

(3)取证时应督察:一是证据是否是经过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收集和认定的。二是收集证据是否依法进行。治安案件一进入行政诉讼阶段,处理案件的公安机关不得自行,私下取证,否则因违反法定程序,所取证据无效。

(4)裁决时应督察:看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是否有法可依,程序是否合法,处罚是否公正,以及《治安处罚审批表》是否填写正确等。

五、督察处罚过程中是否有告知程序

按《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行政机关给予违法当事人行政处罚时,必须告知当事人违法的事实,给予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受行政处罚时享有何种权利,未经告知的,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否则作出的处罚无效。具体包括:一是陈述权和申辩权;二是听证权;三是请求救济权。

六、督察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是否有听证程序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1)行政机关是否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2)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或个人隐私外,听证是否公开举行;(3)听证是否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4)听证时是否制作笔录。

七、督察治安处罚决定书是否认真送达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交给当事人,以往公安机关在办事治安案件时,大多是当场将治安处罚决定书交给被处罚人或被处罚单位,也有的事后才把治安处罚决定书交给当事人的,但缺送达这一关键环节操作,更没有送达的记载,常常因申诉、起诉期间的计算发生纠纷,而公安机关在承担举证责任时,查无实据,口说无凭,只有吃哑巴亏。

下载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的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警民关系在治安案件查处中的作用

    论警民关系在治安案件查处中的作用 姓名: 班级: 学号:指导教师: 【目录】 一、我国警民关系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警民关系。 (二)、构建警民关系的必要性。 (1)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

    《治安案件查处》课程项目化教学要素与设计研究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新大洲大道280号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公安司法系 甘勇 *** 《治安案件查处》课程项目化教学要素与设计研究 甘勇①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5......

    浅谈对性工作者看法

    浅谈对性工作者看法 摘要:我对于社会上一部分性工作者是报以理解态度。现在所谓的发廊随处可见,按摩场所,夜总会更是做的有声有色,但是更多的性工作者都是来自广大的相对落后的......

    对大学语文看法

    1.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41人,约占33%(其中68%为理科生,32%为文科生)。在开学初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对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制度的......

    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本原问题的思考(大全五篇)

    对中小学书法教学本原问题的思考 我不断反思当前书法教学中本原问题―――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并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想法,遂记此小文,以期与同道同参共勉。一、书......

    对文学的看法

    我对文学的看法 首先,文学总是聚集着情感的,反过来,作乾在写作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才叫文学。情感包括许多许多,美好的情感,愤怒的情感„„甚至放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也是可喜的,然......

    对工作的看法

    1、 对目前本人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答案应该是不满意的。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对目前状况满意,表明这是一个没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没有上进心的人。我热爱公司,热......

    对人生的看法

    对人生的看法 每当朋友聚在一起,偶然间谈论起人生,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有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享受,有的认为人生就是责任,有的则感到人生就是平安,有的则是认为金钱和权力等等,甚至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