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时间:2019-05-14 05:5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一篇: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解奋斗的目标。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凝固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萌芽,逐渐形成,并在新的形势得以继续发展。它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一、从党的十六大到2004年底,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时期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并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先后六次提到“和谐”二字,例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仟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这是“和谐”首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和谐”二字由此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册,这不仅是我党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全面论述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求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要求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决定》还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此外,《决定》从五个方面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至此,十六大以来党的和谐社会思想以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为标志正式提出。

二、从2005初到2007年初,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时期

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标志着十六大以来党的和谐社会思想的初步形成。此次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至此,党的和谐社会思想得到进一步丰满。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同时,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中,并把“促进社会和谐”确定为规划的重要任务。贯穿“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在制定五年计划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表明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和谐社会思想逐渐形成。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该《决定》进一步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强调“我们要都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等。《决定》还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主要任务以及确保完成这些任务的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等,它不仅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的认识,而且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这也标志着十六大以来党的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

三、从2007年以来,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形成后又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中得以继续发展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一起写入报告,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报告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同时,报告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报告对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体系、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强调要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这也表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十七大之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鲜明主题。此外,报告还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些都是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阐释,表明党的和谐社会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8年2月,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行了论述,强调“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这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此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规划继党的十七大后,进一步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破口,表明了党的和谐社会思想扎扎实实地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提出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以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一论述,是我们党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就“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同时,报告还强调“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报告强调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以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并要求全力保障与改善民生,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阐释,表明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有了新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的和谐社会思想形成后又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中得以继续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党的和谐社会思想,使该思想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并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品质。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十六大以来,党的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形成及在新的形势和实践下与时俱进继续发展,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Social harmony is the goal of our party to understand struggle.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is comrade hu jintao as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new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based on the new century new stage of the new situation encountered new problems, new contradictions, from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marxism with China's actual produc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llective wisdom.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not achieved overnight, solidification unchanged, but bud in practice, gradually formed, and be able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e new situation.It is a perfect theory system,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One, from the party's 16 big by the end of 2004,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germination period In November 2002, the party's 16 big reports on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ffluent society's goal,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more harmonious, and use it as 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Party's 16 big reports referred to “harmony” has six times the word, such as “promoting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 “trying to form all the people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each gets, and the situation of harmony”, and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unity, lively, stable and harmonious political situation”, “to comple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eavy service, must keep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a long time, and so on.This is the first time “harmony” has appeared in the party's programmatic document, “harmony” word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is not only our part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milestone, is also a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October 2003,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of approva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bout perfecting syste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decision of the several issues “,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set up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 promote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and fully discusses the ideas of ”five plans“, namely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the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overal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as a whole, overall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the party's official documents complete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rough one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s, is required to achieve the social various aspects of harmony and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In September 2004, the party's sixteen session of fourth plenary sessio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about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rul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decision “for the first time complet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society “,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ficially on improving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e of the five big capacity requirements party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Decision“ points out: ”his each form all the people can perform,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s to consolidate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in power, to realize the task of the party's ruling history.“ Also stre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cision“ to ”to adapt to the profound social changes,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In addition, the “decision” from five aspect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proposed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respect for labor, for knowledge, for ability and for creativity, enhance the creativ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 ”the coordination of all aspects of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properly and correctly handl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etc.At this point,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s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in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cis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governance capability“ marked formally put forward.Second, from early 2005 to early 2005,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ought the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February 2005, comrade hu jintao at the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main leading cadr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project seminar important speech marks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s initial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ought.The speech,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important principles and main tasks, stressed that ”what we're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democracy, rule of law, fairness and justice, honest and friendly, vibrant, balanced, orderly society,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ut forward ”four o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eneral layou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ntioned ”a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arrangements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re specifically by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trinity development for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four.“ At this point, the party's further full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In October 2005, the party's sixteen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a great task, and work requirements and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At the same time, the meeting examined and approved the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eleventh five year plan suggestion“, th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cluded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nd put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for planning an important task.Through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the basic idea is ”based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cus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the system, promote social harmony“.Thi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ve years plan, or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gradually formed.In October 2006, the party's sixth plenary of sixteen session scrutinised and subsequently passed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bout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certain major issue decision“, this is the framework docu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Further put forward the ”decision“ and ”social harmony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 harmony is the goal of our party unremitting struggl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constantly resolving social contradictions, stressed that ”we wan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a, is o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s the people together, common to enjoy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learly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to build our country into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and so on.”Decision“ also ful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constructing a socialist society, the guiding ideology, target tasks and principles, main tasks, and major initiatives to ensure complete these tasks and work deployment, the party of the leadership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t not only shows that our party to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cientifically answered ”what is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how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the major issues, it also marks the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s thought the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Third, since 2007,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rmonious society thought form and then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actice to be able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n October 2007, the party's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write reports, a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port illustrat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unity withi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requires us to actively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is the unity within.Withou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re is no social harmony, not also difficult to achie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whole process of long-term historical task, is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rectly handling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social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port pointed out that the key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to accelera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s, the re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ealth care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 detail, this paper emphasizes to form a all people “learn to teach his time, work pay, sickness, and live in a hous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This is our party from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o solve the peopl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realistic interests problem, with the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proposed target and commitment.It also shows that the accelerating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s, become after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 distinct theme.In addition, the report also pointed out that “it requires joint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therefore rely firmly on the people and mobilize all positive factors, everybody is responsible for trying to form the social harmony,www.xiexiebang.com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 lively situation”.These are party to construct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the new interpretation, shows that the party's harmonious society thought 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In February 2008, the 17th session of the party's leaders to correctly handl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emphasize “should strive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and actively resolv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strengthen basic work,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orrectly handl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In October 2010, the party's review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and passed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twelfth five year plan suggestion”, made clear that focu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promote employment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reasonably adjust income distribution relations, perfect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vering both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reform, a comprehensive do a good job in population to strengthen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to safeguar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The 12th five-year plan after the party's 17th, further defined the safeguard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as a breakthroug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suggests that the party's harmonious society thought literally onto a new stage.In February 2011, comrade hu jintao at the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main leading cadres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project seminar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emphasized the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scientific management solidly,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Comrade hu jintao stressed that the "closely around the overall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firmly grasp the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societ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maximize factors conducive to harmony and minimize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disharmony factors,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s affecting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scientific management, improve the party committee leadership,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nongovernmental suppor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management,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ability of social administrative law and system,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maintain social order, and goo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www.xiexiebang.com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s a whole,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people's health, strengthen soc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These are our party to construct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s new interpretation, suggests tha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ought of our party has a new development.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s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form and then be able to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actice, so as to enrich the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make the thought to be more perfect, more standardized, systematic, and embodies the quality of keeping the pace with The Times.To sum up, our party put forward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and the science of socialist society.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party's harmonious social thought is put forward, the formation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ontinues to develop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practice, is not only the summary of our party's ruling experience, and for some of the ruling party's ruling experience abroad for reference;Deepen the knowledge of law is not only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s also the communist rul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rule and rule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to deepen understanding;Is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arxism about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ory.

第二篇: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

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

郑志文

 2012-10-12 14:09: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有其清晰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而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发展民主的最好道路,总是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便是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当世界纠结于竞争性民主的缺陷,而越来越关注协商民主时,这种民主形式已经在中国实践了60多年。

这一堪称伟大创造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人民意愿,充满东方智慧,透着中国气派。它在确立之初便完成了协商建国的神圣使命,并持续为新中国的前行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也为现代化事业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有关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的重要文件不断出台,犹如春风劲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一路向前。在广阔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2006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被认为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特色,也是继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原则。

协商的目的是寻求共识。在当前利益日益多元多样的格局下,一项公共政策要顺利推进,必须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在各个利益主体间寻求“最大公约数”,这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开在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政协委员们或仗义执言、直抒胸臆,或深思熟虑、娓娓道来,高论妙语切中时代脉搏,扣动人们心弦,令人击节赞叹。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政协有34个界别,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都有自己的代表。他们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也倾听其他界别的呼声和要求,在充分沟通交流中增进理解、互相妥协,最终形成利益关系的平衡,从而达成共识。

程序公正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程序化是协商民主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与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已经成为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每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都有近20次。

伴随人民政协的建章立制,政治协商的广度在拓展、力度在加大、密度在增加。从2005年开始,全国政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代表各自的界别和组织登台演讲,阐述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不少地方政协组织还专门出台了与政治协商相关的规程和制度,把协商作为重要一环纳入决策体系。

(三)实现民族复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历史任务。它需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显示出其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2002年岁末的北京瑞雪纷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利用3个半天的时间,走访了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不搞欢迎、不挂横幅、不摆鲜花,清茶一杯,共商发展大计。这不禁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时的盛况。“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鲜明特征。十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共识,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亲密合作。他们参政能力不断增强、履职水平不断提高,围绕一些综合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调研、积极建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由于政策和制度的强力支撑,越来越多的党外代表人士脱颖而出,直接参与政府行政,全国共有3万多名党外人士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代表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有经验丰富的官员、有学富五车的专家、有驰骋商海的企业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是他们共同的光荣使命。十年来,全国政协全方位加强对经常性工作的规范和创新,为政协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更加优化的机制环境和履职平台。于是我们看到,在应对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在处理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我们总能看到来自政协的高招;在最微弱的民意诉求中,在最迫切的民生期待中,我们也总能听到委员的直言。这些高招和直言,通过畅通的渠道,进入决策层视野,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许多已化为国家的政策措施。

(四)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好的制度框架,也需要不断地细化和落实,何况面对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和深刻变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制度本身也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都极其艰巨复杂,凝智聚力成为迫切需要。时代要求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让制度进一步显示其不可动摇的力量。比如通过建章立制,合理调整政协界别设置,以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让协商更见实效;通过培训、实践,提高各个利益主体的协商能力,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通过完善机制设计,进一步畅通渠道,让利益诉求得以有效表达,充分协商;通过完善监督体系,让政治协商成果真正在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等等。

使命在肩,路在脚下。只要我们不断激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活力,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全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篇: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脉络

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脉络

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日臻成熟,从更宽广的视野上确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审议有关文化体制改革文件之际,梳理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发展脉络,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共识,从而推动相关改革的进程。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思想认识和改革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十六大一方面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分别作了阐述;另一方面,强调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就文化的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文化法制建设、文化市场培育等问题作了全面部署。

可以说,十六大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厘清长期以来困扰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要求的提出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加快推进的新阶段。这与中央对于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认识密不可分。

一是中央对于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的准确把握。

中央以发展的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为基础,明确要求“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这主要包括: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指引,强调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胡锦涛一再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强调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分析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这种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其基本文化权益的日益重视上,也体现在对于社会更好地满足其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期待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也就愈发体现出来,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日益成为“新形势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时,随着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新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以及愈演愈烈的知识经济浪潮,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具有坚强的思想保证,使亿万人民始终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始终具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以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为考量,强调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正因如此,早在2006年胡锦涛就使用“软实力”的概念,指出“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十七大上,胡锦涛明确要求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二是对于文化体制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求的不相适应性的充分认识。

正是由于对新形势下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使中央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性问题。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以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的充分认识为基本前提,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为根本目的展开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的传播手段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跨国界等特点,我国面临的国际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中央多次指出了我国现行文化体制的不足之处:

“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愈发凸显。“我们在许多方面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一方面“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而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掌握大量国有文化资源的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面对文化市场已经出现的多种所有制竞争的局面,有些国家办的文化单位反应迟钝,没有形成进入市场主动竞争的意识和体制,甚至一些文化单位在现行体制下难以为继”。公有制文化单位游离于市场之外,造成“主体”缺位,也不利于国家战略安全;

“文化发展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引人关注。“一方面,国家的文化资源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外国文化产品大量涌入,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

现行的文化体制也更加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不相适应。在新的传播手段加快发展面前,我们“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在体制、结构和管理上反应很不敏感,在运用高新技术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上,还不能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催生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抗衡”。

总之,改变这些不适应状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不断丰富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十七大的召开为重要关节点,这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十六大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前,这是在新形势下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丰富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基本原则、着力点、基本出发点、基本思路、工作方针等多个侧面阐述了搞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要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特别是经营性文化产业必须面向市场,认识到“面向市场和面向群众是一致的,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统一的,是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实现途径。”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强调“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则“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同时,提出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同时,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明确提出,胡锦涛还特别强调要“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这在2005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规定》对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很强的导向性,有利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了要形成“两个格局”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等目标,为我国“十一五”的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2005年11月,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这一《意见》成为我国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丰富了中央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要指导,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为重要契机,在深入阐发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不同角度和城乡不同特征出发,对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为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化、系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到十七大的召开,这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阶段。

从2003年6月份开始,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点工作的成功,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系统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2005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肯定了试点工作的成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2005年底,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成为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意见》总结前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我国文化体制存在的“四个不相适应”,要求“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意见》分别就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作了全面的阐述,细致规划了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企业改革、文化领域结构调整、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和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的具体思路。中央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有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

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努力在“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四个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9月,中央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建设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要求,并从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的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说明;另一方面,明确了影视制作业、出版业等九大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等目标要求,并就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同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十七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等改革的具体要求。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于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强调,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一次重要发展。如果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的话,那么十七大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强调则是从更宽广的视野上确立了其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总之,理论内涵的提出、战略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在理论化、系统化上取得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飞跃。

第三阶段:十七大以后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进一步深化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阐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正式提出,是十七大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新理论、新视角的观照下,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阶段。

这种“深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一步细化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在十七大召开几个月后,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这里对于以人为本的强调,对于统筹兼顾的坚持,都渗透着科学发展的血液。2009年8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将文化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责任主体,形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0年4月,中央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比较系统地回顾了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进展、主要成效和主要经验,指出了2012年前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深入阐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这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显得尤为明显。一段时间以来,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也同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中一些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相关要求下,中央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要求。

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初,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举措中就有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要求。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拉动消费、促进和谐、增强信心的重要作用。

2010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明确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加以强调。他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十二五”规划要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建议中,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从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等几个方面对下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有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围绕着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认识,共同构成了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内涵。

从指导思想上说,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基本原则上说,文化体制改革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包括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重要前提、重大关系及基本策略等。

从目标任务上说,文化体制改革要力争做到“六个形成”,即“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这“六个形成”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为核心,从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到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改善文化发展环境及对外关系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围绕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这六项目标,形成了六条推动改革的主要路径:“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主要围绕着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推动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武器。那么,这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简单地说,一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加以强调。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目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等改革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触及不少的深层次利益调整,特别是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的条件下,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加上文化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复杂性,都使得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问题和矛盾。而“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妥善处理文化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另一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包括文化生产力在内的社会生产力,而“现行文化体制存在着政事、政企不分,轻视市场机制作用,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保障人民包括基本文化权益在内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要抓手,尽快扭转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合理满足的状况。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郭如才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及实践特色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及实践特色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执政理念,它是政党获得执政权、拥有合法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恪守执政为民的宗旨,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破除认识误区作为执政理念的建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特色。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理念 实践特色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执政理念,它既是政党获得执政权、拥有合法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依据,对强化党的战斗力,增强党的动员力,提升党的洞察力,发挥党的引领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

“执政理念”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14次集体学习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此后,在2004年8月22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执政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1]强调要加强党执政的理论研究,为党的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胡锦涛从执政的理念、基础、方略、体制、方式、资源和环境等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的运用。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突出了“为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因此,“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2];其次,揭示了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核心执政理念,是党的核心执政理念创新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既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继承,亦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鲜明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规定性。再次,表明了党执政理念的前瞻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仅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确保长期执政的制胜法宝;而且是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并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要求,将其转化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首次正式地把“执政理念”这一全新概念运用于党的建设领域,在执政兴国的实践中,从执政理念的为谁执政和怎样执政这两个现实层面,从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和目标等方面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并且以恪守执政为民的宗旨,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3]的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破除认识误区为执政理念的构建原则。

1.恪守执政为民宗旨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恪守的根本宗旨是执政为民。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人民”,始终坚持着一种行动即“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人民”、“拜人民为师”使党始终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因此,执政为民是指执政党在运用所掌握的国家权力处理本国不同利益群体间关系的过程中,党的执政理念及实践活动都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为人民谋取利益当作最根本的目的。坚持以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前进的目标方向;以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工作的力量源泉;以一切为了人民作为自己的正确定位。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政策、措施的标准。

2.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遵循两个统一即是指党执政理念“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执政理念的科学与否是由实践来检验、人民来判定的。

执政理念的合规律性是指在执政实践的基础上,正确反映社会客观现实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现实与状况具有客观性,影响与制约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执政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呈现主观特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执政理念的形成必然将客观现实包含其中,而客观规律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执政理念的合规律性就是协调主观的执政观念与客观的历史活动之间的关系。衡量执政理念是否合规律性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生产力是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如果最基础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那么其他方面都是纸上谈兵;二是理论基础是否科学要通过生产力的状况来反馈,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是可以推动生产力前进的;三是执政党要能够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升洞察力,增强对时局的驾驭能力。

在以上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协调执政实践与社会历史活动是执政理念合规律性与否的具体表现,是执政实践适应社会历史活动还是社会历史活动适应执政实践,这是判断执政理念是否合规律性的标准。具体的执政行为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进行的,就是要把执政实践与社会历史活动的和谐程度最大化,用执政理念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执政理念的目的性就是“执政的目的与社会历史主体的价值目标的一致”[4]。任何执政理念有目的、理想等内容,从实质上看,合目的性就是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与历史主体利益的趋同,历史主体对执政理念的认可程度。执政理念的实现是以政党为主要载体的,执政实践与历史主体活动是否一致,就是以双方利益是否吻合为着眼点的。利益作为历史主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机制,包含在一定的价值取向中。

执政理念主体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广泛成为决定价值取向的根本因素。任何执政的目的都具有利益需求,要协调好社会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执政理念的主体本身是否具有利益主体的特质或者是否为某利益群体的代表,对合目的性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当执政理念的主体不具有广泛性,并非占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而且它又是利益主体,在这种理念中,历史主体会被看成是社会客体,历史主体缺乏对这种执政理念的认同感,这就是狭隘的利益机制,是不合目的性的;当执政理念的主体代表的是历史主体的利益,是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取利益,这样的价值取向与历史主体的利益相吻合,其执政理念不仅仅是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而是以实现历史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因此,能够凝聚社会高度的共识,取得社会的认同,这种执政理念是合目的性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政党,突破了阶级的狭隘性和主体的局限性,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起来形成了全新的科学执政理念。

3.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确立了切实把社会和谐、全面发展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执政理念。

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是在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和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与时代特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人民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和国家要谋求发展的要求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和谐发展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鲜明的特色强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两个要素是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体系和奋斗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物质前提。

社会的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十六大以来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随着中国经济生活中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尤其是利益原则的变化所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必须要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是一个逐步发展丰富、完善的动态过程。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提了出来”[5]。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把和谐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6]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和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和谐哲学可以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理想信念,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形成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成为群体或整个社会的思想旗帜,是新时期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破除认识误区”[7]

当前,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8],必须要坚决破除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片面发展和单纯追逐效率的误区。

破除功利主义的误区,树立和谐发展思想。社会和谐是古今中外让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要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必须破除功利主义的误区,防止急功近利,不能只看重经济增长,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破除精英主义的误区,坚持群众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任何改革举措要付诸实践并最终获得成功,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推进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胡锦涛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9]因此,“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10]。要破除精英主义的误区,牢固树立人民改革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守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执政理念。

破除片面发展的误区,倡导全面进步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人力、财力、物力都会向优势地区集中,必然会导致“马太效应”的出现,使富的地方越富,穷的地方越穷,差距扩大化。落后的地方不但吸引不了人才与资金,原有的为数不多的人、财、物也会转移到发达地区;贫困群体本身无力接受高等教育,使自身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听任这种矛盾激化,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和谐的实现更无从谈起,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发展与和谐的矛盾,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不能抛弃的。这也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前提。

破除单纯追逐效率的误区,兼顾公平分配原则。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搞清楚了企业与政府的区别所在。对企业来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名正言顺的;对政府而言,注重公平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悖于和谐哲学的执政理念。如果一味的执行效率第一的执政理念,只会使效率高的加速发展,效率低的更加滞后,必然就会产生扶强抑弱的结果。政府要促进就业,扩大公平范围,只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保障社会成员享有就业和劳动的权利,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形成和谐奋发有为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时代化、科学化和人本化

党的执政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在根本指导思想“不变”的前提下,执政理念朝着更加时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趋势发展。

时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相呼应的。是对时代问题的探索和时代脉动的科学把握。执政理念的时代化其实就是执政思维、执政方式同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国内外实践发展相适应。

党执政理念时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执政具体理念和执政目标,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举,把现代化建设布局提升到了“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执政实践,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理性认识的深入,回应了低碳经济的要求和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前瞻性执政理念的时代化。

科学化。作为执政党执政理念的科学化是实现自身科学化的重要保证。一个政党要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统领全局,健全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执政理念科学化就是执政理念合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即用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制度来运用和调配权力,达到科学治国理政的效果。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不断加强,把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正确运用这“三大规律”的基础上。

科学执政是实现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执政理念科学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制度保证和方法运用”[11]。第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执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执政实践有可能误入歧途;第二,要有科学的制度。这是执政理念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可有效的提高执政效率,克服在执政过程中主观意志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减少执政成本。它既包括了执政的具体制度,又包含了对执政权力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第三,要有科学的方法。科学执政的方法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实际的前提下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的具体展露。

人本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人本化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逐步成为引领各项工作的实践理念的过程。”[12]

第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对人主体地位的肯定、对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主体作用的一种提升。弘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标志着党执政理念人性化的发展趋势,理念中“为人”的成分越来越细腻。要积极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也要保障人合理、合法的权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社会发展所要实现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具体实施就是要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同时,要充分保障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力,这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价值尺度。社会发展果实的分享同人的主体地位是趋于一体的。胡锦涛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劳动成果的享有者,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3]

第二,以人为本是执政理念的一种思维模式。从人的维度和人的意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注意视线由“非人”转到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上来。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必须进一步关注人本身的命运发展,不能将人沦为单纯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器,应该让经济的发展围绕人的合理需求来运行。要用公正的思想注重对人的关怀,既要彰显人的个性,也要承认人差异性的存在,使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应有的保证,满足人正当的需求。

第三,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让人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都能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尊重人、关爱人、塑造人。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真正体现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宗旨。要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时代化、科学化与人本化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三者各有侧重,但又联系密切,并且统一于当下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交融相互激荡的新时期,只有时代化、科学化与人本化的执政理念才能适合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才能满足人民对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的需要,才能使我们伟大的党更加生机勃勃。执政理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有积极的反作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应对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其执政理念既是“承前”,又是“启后”,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彰显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8-23(1).[2]北京社会科学年鉴.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8.[3]曹治平.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J].前沿,2008(4):56.[4]杜辉.执政理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审视:兼论中共执政理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J].求实,2006(2):26.[5]王萍,张立红.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三次转换:从斗争哲学、发展哲学到和谐哲学[J].宁夏党校学报,2010(1):28.[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9.[7]邴正.树立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破除执政理念的五大误区[J].理论视野,2006(6):39.[8]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9.[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8.[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11]徐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2]王俊知.谈“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2.[1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

第五篇:人人共建 人人共享:十六大以来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述评

人人共建 人人共享

——十六大以来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述评 日期:2012年09月14日 来源:光明日报

http://

“女儿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母亲每月领养老金,生病有新农合报销,种地政府给发钱,购农机还能享受补贴,建设和谐社会好啊。”提起和谐社会,辽宁省朝阳县雹神庙村的李春军赞不绝口,用他的话说,“一家人感觉很幸福”。

和谐社会,新实践孕育新理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远大目标。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促进和实现这一美好社会理想进行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虽然总体和谐,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比较突出。

新实践孕育新理论。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奋斗目标,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决策部署逐步到位。

同样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大原则。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根本要求在于坚持民生为本。十年来,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党和政府频频发力。

从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近年来,我国教育免费惠民政策的覆盖面逐渐扩大,力度前所未有: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中等职业院校农村贫困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再到高等教育部分师范院校学生,受益人群越来越多。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试点。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8.32亿,参合率达到97%。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达70%,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超过50%;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年间,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就业被称为民生之本。十年来,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在4.3%以下。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27%。

一年开工1043万套、建成432万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第一年开工建设近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将实现“住有所居”。

十六大以来,从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到2007年的物权法,从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到2010 年的社会保险法,再到2012年“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刑诉法……法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保障。

第一次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第一次建立环保问责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干部提拔直接挂钩……这么做就是为了天更蓝,水更清,老百姓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在形成。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如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形成促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生动局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福今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及稳定的社会基础。

湖北武汉的百步亭社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党支部、党小组组成领导网络,负责协调解决居民生活问题;楼栋长积极 参与社区自治;“托管服务队”、“白衣天使志愿者服务队”、“联防队”等100多个志愿者服务小组、2万多名志愿者等共同托举起这个拥有12万人口、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态势。截至2006年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已达34.6万个,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正日益成长为服务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下载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脉络5篇

    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脉络 中央文献研究室 郭如才 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日臻成熟,从更宽广的视野上确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回眸十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脉络,“跨越式发展”当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竞相“跨越”中,不仅位列其中,而且名......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的特点规律及对其评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的特点规律及对其评价: A)体现的特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包括:“教授法”阶段,“教学法”阶段,“教材教法”阶段......

    论中国共产党与反腐倡廉

    论中国共产党与反腐倡廉 所谓反腐倡廉,腐,为腐朽腐败;而廉,为廉洁廉明。这个词不是建党以后才有的,这件事更是不新鲜。人类的进步发展一直伴随着腐败这一议题,无论哪种经济体制社......

    特稿: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回顾

    特稿: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回顾 [十七大]要闻播报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永不停息的奋进中书写进步和发展的轨迹。 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中不断向......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徐会展 ]——(2004-12-8) / 已阅15195次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者: 徐会展内容提要: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邓......

    论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专题

    论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张勇 四川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院社会工作系从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看,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容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进而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