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索历程研究[范文模版]
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索历程研究
摘要:本文一方面探讨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方面,主要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期准备、提出以及发展深化等方面探讨十六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探索历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十六大;探索历程;生态文明思想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48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0171―03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为了建设、营造美丽生态环境而获得的物质、精神成果融为一体的所有成果的总和。然而建设生态文明,也并不是说抛开物质生活,去寻找原始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扬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控制消极的消费模式,提升社会文明以及社会素质,要求人类活动范围应该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走发展生产、美好生活、宜居生态的文明经济发展可持续前进之道。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是运用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共同和谐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前提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看,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然而生态文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的重要体现,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就是靠自身力量来建设生态文明,它强调自主创新培育国内市场来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向外生态扩张或者是生态输出的发展,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我们从历史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规律。
(二)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和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将我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加以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认真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进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达到和谐与文明共同发展的目的。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建设美丽中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生态问题全球化。生态问题全球化使全球资源急剧减少,全球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破坏加剧。虽说全球化推动经济增长,但是这使资源、能源也加速消耗,比如化石燃料、土地资源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全球化造成资源开采量以及运输量急速增加,大量占用农地、植被来修建道路,造成化石燃料急速消耗。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量消耗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二)国内背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严峻挑战。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很多成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大都是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生产特征,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环境事故增加、环境重度污染、生态退化等都是资源环境同经济增长存在的矛盾,如今已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从这些方面来看,急切需要我国执政党认真总结经验来解决现有问题和提出相关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小康社会建成的实践。总的来讲,以科学发展观来作实践指导,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有三次总结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次是对非典的总结,此时的党才明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回事,“增长”不等同于“发展”。所谓的发展,除了实现经济发展以外,还要实现社会人文发展。此总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涵盖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第二次是宏观调控实践的总结,对于2004、2005、2006三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总结,“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理念变化,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思想和实践深入化;第三次是胡锦涛在2007年底对“十个结合”有关经验作出的总结,更为坚信只有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文明经济,才能改变传统工业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经历的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准备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认真贯彻执行“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之后党召开了几次中央全会,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领导下党的会议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规定。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是“五个统筹”的核心组成要素。它要求科学的人与自然观建立,将人与自然看做一个整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存的,把握整体观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改造自然。这次全会完整提出了此理念,人与自然和谐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的一个主要特征。实现和谐相处,就需要“自然―人―社会”协调统一发展,而不是人类主义中心误区,促进自然与人和谐、协调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定为长期战略发展任务。“两型社会”主要存在两方面意义,且相辅相成:第一层意义,实施环境保护型生产以及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构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友好发展;第二层意义,指良好的社会环境会推进生产、改善人类的生活,一样实现人与自然友好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结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了解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适应世界文明潮流的发展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了科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了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的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和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明确提出
十七大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即:“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不断扩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剧增;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随后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定位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增加并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经济、政治、社会建设都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国际新形势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小康社会建设,处理好全球气候问题,着力发展可循环性经济,强调节约资源和大力保护环境,不管是生态保护还是防灾减灾都要加强体系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此来丰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2012年11月8日,我党召开了十八大,在其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专门的论述,即“应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大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首先,第一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布局的战略位置,突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国情,在理论上进行了创新,是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此思想的提出意义深远而宏大。
其次,应该深化“五位一体”认识观念。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五位一体”布局构想,以此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有地位。“五位一体”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对生态文明起到基础性、保障性以及导向性的作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其深刻的含义。
再次,应该深化“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认识观念。十八大第一次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建设新目标。美丽中国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活环境,建设民族精神生活、环境生活共同美丽的家园,给自然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修复,给农业足够的良田修复,最终留给子孙后代蓝天以及绿色的森林家园,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
最后,应该深化“源头改善生态趋势”认识观念。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化是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改变生态恶化现状。新的转变方式应该是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产业空间布局、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实践指导意义。
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二十七次理事会上,一致通过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的决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已经得到支持与认同。
2013年5月,中央政治局组织安排了的第六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最深刻阐释。
2013年9月7日,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时指出,绿水青山,如同金山银山一样重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协同推进,坚决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这次演讲生动体现了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2014年10月20日,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良好并存,进一步从国家政治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四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发展绿色产业。在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将“绿色化”与“新型四化”并列,这是理论的又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有了理论上的“抓手”,也有了实践的路径。
综上所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时代新趋势是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党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时,一直坚持遵循时代诉求,充分展现时代精神,以此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它不仅有事物发展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它不仅仅有民族性意义还有世界性意义。
[责任编辑:王辰]
第二篇: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二
改革十年 中国探索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二
人们习惯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称为新世纪新阶段。回望这10年的改革历程,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尽相同的评价。也许有人会说,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比,这10年显得不那么轰轰烈烈,似乎少了一点‚杀出一条血路‛的激情,也少了一点‚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
然而,任何历史评价都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只有对这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有一个完整把握,才能对10年的改革进程得出准确认识:没有多少壮怀激烈,并不表示一马平川;没有多少惊涛骇浪,并不表示轻而易举。这10年,改革创新仍然是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于无声处,改革一步步深化,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10年改革不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
——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坚定不移深入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由‚单兵突击‛向‚全面系统‛转变,从释放潜在动力的层面向激活内在动力的层面转变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成了困扰小岗村的难题。
近10年来,小岗村以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不同的是,这一轮改革已不再是单纯的农村经济领域的改革,而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农业合作社,成立互助资金,求解农村金融难题;集中规划农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挥农民自主权……今天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的新农村。
小岗村的变迁,正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2004年,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自此,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提出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措施:2004年起,我国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全面取消;2007年起,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这里列举的,仅仅是10年来农村改革政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其根本原因,正是新一轮农村改革释放出巨大活力。
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进入‚攻坚期‛,这是人们评说这10年改革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越来越呈现‚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征。有人说得很直白:‚好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单兵突击‛式的改革,在特殊历史时期曾收到奇效。但是,随着改革能量的持续释放,仍然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靠某一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太可能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式‛改革不行,‚小修小补‛的‚碎片化‛改革也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如何推进?中央给出的思路:一是坚定不移,二是全面深化。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同时,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从浅层次的释放潜在动力向深层次的挖掘内在动力转变,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曾经面临这样的困惑:美国大片横扫全球,仅一部《泰坦尼克号》的海外收入就高达10亿美元,我们的电影年出口只有几百万美元;美国平均每部电影的拍摄成本,相当于我国电影全年的拍摄费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一家的年收入……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答案可能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体制一直没有理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这日益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十六大以来,我们打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自2003年改革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速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门讨论文化改革发展有关问题,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改革激发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2004年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都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6个百分点。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1.94%提高到2.75%。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评价:‚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
有人说,最艰难的改革是对改革者自身的改革。
这1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始终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断深化,始终随着时代主题的日益鲜明而不断深化。
从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从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到建设、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到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到建立和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政治体制改革朝着既定的目标有条不紊地深入推进,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见多少惊天壮举,但每一步都扎实稳健,每一步都直击要害。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开。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也就是这一年,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与之相伴的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认为是‚政府自身的革命‛,使得行政权力得到明显的监督和制约。截至2011年底,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地区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探索‛不缺少只争朝夕的紧迫,不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就在今年,财税金融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又将重点突进。执政者清醒地认识到: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要靠改革;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靠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要靠改革。‚有些问题早改比晚改好,否则积重难返‛。
10年改革看似平静却‚惊心‛
——新时期新阶段的改革,少了‚斗争哲学‛、‚突击情结‛,多了沉稳练达、科学理性。一方面,坚信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
这是一条看似普通的新闻——
从刚过去的7月1日起,北京市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15%的药品加成,实行医事服务费制度。
7月2日,实行‚医药分开‛后的首个工作日,在友谊医院门诊大厅,刚刚领完药的退休职工老程有些意外:‚同样的药,一次就少花了几十元,药费便宜多了!‛他患有糖尿病,平时开的一盒胰岛素注射剂需要315.2元,当天只花了274.1元。
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这一条算不上显眼,也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是,这着实又是一条不该被忽视的新闻。推行‚医药分开‛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其间有矛盾、有争论,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北京友谊医院的试点,将对全国医改产生示范效应。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10年改革,固然有‚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这样引起广泛关注和巨大影响的改革,但更多的,则是像北京友谊医院这样‚起于微末‛的改革。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改革,往往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而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改革,就其难度、深度和广度而言,恐怕丝毫不逊于前者,而其影响可能更加久远、更加深刻。因此,改革既需大智大勇,又需至纤至悉。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这10年‚三农‛领域的改革,不同于改革初期的以‚破‛为主,而是‚破‛与‚立‛相结合。这其实也是这个10年中国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
更重要的是,这10年的改革,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刚刚摆脱10年‚文革‛的桎梏,经济社会受到极大破坏,人们思稳定、盼发展、想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更容易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于是,实行对外开放、开设经济特区、推行包产到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势不可挡地迅速展开,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新时期新阶段,改革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从经济上看,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11年更是达到5414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为继续推进改革提供了空前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GDP进入这一区间,也会出现经济增长停滞、收入差距拉大、失业增加、环境恶化等现象,亦即所谓的‚拉美陷阱‛。从社会环境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各方面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和复杂,诉求也越来越多样和庞杂,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无疑又增添了新的变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凝聚改革共识‛的难度,改革的社会成本和阻力,与20年前、30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般地推进改革,其必要性显然已大大减弱,在操作中则很难行得通。现在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更加谨慎、更加稳健、更加全面,必须把对既往改革的坚持巩固与下一步的完善深化、把一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配套的制度设计与细则规制、把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很好地结合起来,正如邓小平当年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措施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需要审慎从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牛新春说:‚今天的改革有时不得不面对许多两难问题——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改革,不一定符合部分群众的眼前利益。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改革,不一定有利于社会稳定。符合一部分人利益的改革,可能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设计改革方案,要精巧平衡各方利益,推行改革方案,要尽可能凝聚更多力量的支持。‛
但是,审慎并不等于犹犹豫豫、踟蹰不前,改革终究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细细梳理,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社保改革、教育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哪一项不关系国计民生,哪一项不关乎亿万人民的福祉?
所不同的是,我们这10年的改革,少了‚斗争哲学‛,少了‚突击情结‛,更远离‚运动式‛思维,多了沉稳练达,多了科学理性。回望10年改革路,既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瞬间,也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标识,更多的是运筹帷幄,精心设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蓦然回首,我们已迈出一大步,抵达一处处新的彼岸。
纵观30多年的改革,如果说前20多年有如奔腾的湍濑,慷慨激昂,气干云霄,那么这10年则好似安澜的大川,表面上静水微澜,风平浪静,实则默运潜移,日新其景。我们一方面信心坚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另一方面清醒冷静: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
10年改革铺就浓重的民生底色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遵循人民的意愿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不仅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承担者,更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拥有者、享有者
与北京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的同一天,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也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耐人寻味。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人评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1岁华诞的今天,全国所有地区将全部实施这两项制度,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实践和具体体现。‛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人民的福祉。10年来的改革,党中央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遵循人民的意愿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不仅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承担者,更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拥有者、享有者。
可以说,这10年,民生领域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民生水平改善的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1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国际舆论界有一种看法: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少有的艰难而又坚定的改革实践。
继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国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经过3年的医改,全国95%的城乡居民有了基本医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提供,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有了保障;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马加鞭,直接惠及中低收入群体;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享用到日益丰富的精神食粮。
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仅中央财政负担的资金就远远超出2005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支出之和;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与上年相比回落1.1个百分点,但中央财政预算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比上年增长18.1%。
‚社会建设‛,10年前,人们对于这个词恐怕还很陌生,现在已耳熟能详。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到‚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在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后,‚终于有了一个能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科学理念‛。
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的改革更加注重向社会领域倾斜,向薄弱环节倾斜,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样的图景,中国人憧憬了许多年,如今它正一天天变成现实。
‚想想吧,全球1/4的人口,带着他们的种种好与坏、美与丑,重新融入人类发展的主流。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它是我们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事——而不只是中国的故事。‛美国《时代》周刊以不同寻常的口吻评价道。
此时,当我们回首10年的改革,有理由感到自豪与自信,但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白重恩说:‚1978年的时候,不改革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那时的危机感是空前的;而如今,危机同样存在,国内看,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国际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快步伐。可以说,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20世纪80年代中叶,正当各项改革全线突进之时,曾有记者这样问国家体改委领导:‚中国改革是不是一个‘世纪命题’,会不会有一个完成的终结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的实践,已经让人们真正懂得:没有什么改革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宿命。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一定都能在进一步改革中得到解决。对于今天要不要改革这一点,是不必争论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任剑涛说。
百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国之老少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改革,就是让制度的优势长起来,让社会的活力长起来,让人民的幸福长起来。改革就是永不停歇的引擎,将保证中国这艘行进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巨轮,平稳地穿过‚历史的三峡‛,坚定地驶向光明未来。
第三篇: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论文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本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国内形式,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并说明生态文明的意义,以下大决心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 引言
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决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式,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并说明生态文明的意义,以下大决心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
2.1 “生态文明”第一次写进中央文件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成就,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他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2 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兴起,中国“生态文明模式”的创造
在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精神的号召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14个省如浙江、山东、贵州、海南、河北等建设生态省,1000多个市如宜春、贵阳、杭州、无锡、佛山等建设生态市。据报道,2006年,全国约有300个市、县、区、镇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截至2011年2月,全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个,所占比重为80.1%。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进展。
2002 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省委全体会议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3 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
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十八大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总结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人民群众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创造和经验,特别是总结一些地区的“生态文明模式”的创造。
十八大报告专辟一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发展战略从“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要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其他“四个建设”中,贯穿到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创新性表述。生态文明内涵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一样,都是历史范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人类诞生就客观地存在着,但人类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则是随着人们处理与自然界关系的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不断升华的产物。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源于自然而产生、赖于自然而存在和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人类绝不是可以任意支配自然的“主宰”;另一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又有不同,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改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并创造着人类自身的文明,因此人类也绝不是只能被动适应自然的“奴仆”。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就是要从内心深处老老实实地承认人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之主宰,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绝不能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错觉。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当然,顺应自然不是任由自然驱使,停止发展甚至重返原始状态,而是在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就是要求人类在向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之需的同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生态文明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4 生态文明意义
4.1 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经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乃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场硬仗。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努力倡导绿色消费,走出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途径。这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要求。
4.2 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政治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报告强调保障人权和民主,提出“协商民主”制度,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政策;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止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这是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生态文明的政治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政治建设,是从资本专制主义向人民民主主义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4.3 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报告强调,全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等等,以及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4.4 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工业文明社会实施资本专制主义战略,不仅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形成社会危机,而且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领域形成生态危机,威胁社会安全,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实施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走向人与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小结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任务艰巨繁重而又光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参考文献
[1]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2] 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46-50 [3] 陈寿朋.浅析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N].人民日报,2008-01-08.
[4]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赏源科学,2013,35(1):2-13 [5]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N].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6]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J].桂海论丛 第29卷 2013年第1期 [7] 马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求是杂志 2013年第9期3-9 [8]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杂志 2013年第24期3-11
第四篇: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鲜明特征和重点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强调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实现路径上,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倡导和推行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繁荣;在目标追求上,注重增进公众的经济福利和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1 在时间跨度上,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着重把握的重大问题
(一)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二)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注重末端治理”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老路在中国走不通,也走不起。比如,一些地方就环保论环保,就污染谈污染,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2 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探索和实践环保新道路越主动越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就越明显越持久。
(三)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要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要密切关注和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切不能放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努力不欠生态环保新账、多还旧账。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大气、重金属污染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不少,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要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五)不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要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第五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摘 要:本文全面回顾和评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在“十七大”和“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将更加全面深化,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着力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将形成风气,向生态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将逐步加快。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生态理论
一、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二、早期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按这些规律办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儒家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天人关系,才能倾听自然界的呼声,从而达到“不逾矩”的境界。儒家还倡导“制天命”,就是人类可以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知常”,就是说认识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明智。“知和”,就是说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知止”,就是说要认识、把握天地万物的极限和限度,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知足”,就是说人们要走出自己的不符合实际的欲望。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认为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把自然万物看成与人类一样有感情、有觉悟、有灵性,一样有生存权利和生命尊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然,破坏生物间和谐共处,是不公平、不理智的。人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与自己生存环境里其它生命体共生。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第一,自然视域下的人与自然.首先,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其次,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第二,人类视域中的人与自然.首先,人的实践属性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思想表明: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有与其他物种样的自然屙I生,但作为社会存在物,人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同其他子系统一样;但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二重性,所以在为自己生存干预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的生存,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持自然系统的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上述研究思维路径以及理论分析对于我们当今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5]
。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三,关于生态危机与社会制度的研究。第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第五,关于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
总之,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低水平重复研究居多,高质量深层次的研究较少;对生态文明概念探讨的多,从哲学、社会制度、人与自然的本质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少;就事论事、解读政策的研究多,从战略高度研究的少,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现代生态文明理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使之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了“什么是发展,采用什么理念指导发展,运用何种模式实现发展,以及如何评价发展”等事关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和前期经验,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框架包括,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平台是“两型社会”建设.关键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引,搭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妥善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Ye,Q.G.W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J].Scientifi Communism,1984,(2).
[2] Leiss,W.The Domination of Nature[M].New York: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 《自然辨证法》编写组.自然辨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王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与路径分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8(29):34-36.[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18)[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