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第2章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
蔡正敏 主讲
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
(《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1)毛泽东在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概念。(2)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
(3)中共七大和《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全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基本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4.本质要求:解放思想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作了明确概括,指出了它所包括的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发展程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 斗。
2.简要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要准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其次,要两个基本点相互联系,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论改革开放,也不能离开改革开放谈论四项基本原则。
最后,一个中心离不开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要围绕着一个中心。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马克思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经济建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1)确立依据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认识提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技术、信息、管理等。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赶上发达国家,就要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就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就是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二)政治建设
1.坚持走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 3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
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民治)。
②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他们是参政党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③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 4 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不由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依法治国的提出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地讲,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第二,加强司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 第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第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3)法治中国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三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四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三)文化建设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强调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社会建设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4)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穿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保障和改善民生
6(1)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2)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社会管理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2)社会治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1.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 7 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解决的问题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第二,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第三,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新形势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与此同时,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因此,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2.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1)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要经受当前的“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8(2)基本路径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五个基本单位: ①从思想上、政治上
②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 ③从提高领导骨干素质上 ④从夯实组织基础上
⑤从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上
3.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三型目标”提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简称“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
(2)相互关系
学习、服务、创新,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和新部署,是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了改革开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祖国统一等理论。
案例与分析
【案例】“票证经济”的教训
1953年,粮食、食油率先凭票供应。1954年,又将棉布、棉絮、煤油纳入凭票供应范围。1957年,少数大城市实行凭、购货证供应猪肉、食糖。1958年至1959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对肥皂、碱面、鸡蛋、鱼、糕点、香烟、自行车、手表、毛衣等货源不足的商品,采取了限量供应办法,分别凭专用票或购粮证供应。至1962年上半年,全国已有百余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凭票证限量供应。
票证时代,政府定量发放粮、棉、布、油、家具、自行车、蔬菜副食、煤炭染料,乃至香烟、肥皂、火柴、针头线脑等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物资票证,五花八门。无论买什么,都要带着票拿着本。老太太不识字,买块豆腐得带上所有的票,一不小心,碰落一地票证。计划票证是我国经济形势的晴雨表。经济下滑,物资紧缺,票证就增多;经济上扬,票证就减少。
那时侯,粮票比什么都重要。外出开会、学习、办事,都要带上粮票,出市得带省票,出省得换全国粮票。“全国粮票”一度成为畅销商品和杰出人物的共同代名词。那时候,每人月定量30来斤米,半斤油。粮票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凭证,光有钞票没有粮票,不一定有饭吃。没有钱,可以四处旅游,没有粮票可能寸步难行。人们的饭碗中,一半多是青菜,戏 9 称“瓜菜代”;二两米加两次水蒸两次,看起来多,吃了就饿,美其名日“双蒸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导致国民经济几乎崩溃,市场供应紧张,所以1970年以后,许多商品又恢复凭票证供应,这一时期却是票证的黄金时期,一般把此时发行的票称为“文革票证”。
十年**后,国民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商品日益丰富,国家逐步放宽凭证限量供应商品范围。
现在,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问题】
1.“票证经济”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分析】
1.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有哪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问题是什么?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11.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1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第二篇:《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第11章第3节旅行社经营管理法律制度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
蔡正敏 主讲
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
(《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十一章 旅行社法律制度
第三节 旅行社经营管理法律制度
一、旅行社业务许可证制度
(一)旅行社业务许可证制度的含义
旅行社业务许可证制度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主体从事旅游业务的许可管理制度。
(二)违反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行为的类型与法律责任 1.无证经营
即没有取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而从事旅游业务的行为。法律责任:
《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2.超范围经营范围
旅行社未经许可而从事出境旅游和边境旅游业务。法律责任:
《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除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3.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为
法律责任:
《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除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律实行的是“双罚制”,既处罚相关的旅行社,又处罚相关的责任人。
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含义与意义
《旅游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旅行社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用于旅游者权益损害赔偿和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
1.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含义
从法理上讲,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是旅行社为自身经营活动和服务质量所提供的资金担保。
它是旅行社依照法定标准和数额所缴纳的专用款项,由第三方依法进行管理,并在法定情形下用该款项先行偿付旅游者的损失。
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意义
(1)一方面是给旅游市场进入设定一定的门槛,防止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主体随意经营旅行社业务;
(2)另一方面,主要是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而提供资金保证,防止在旅游者出现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时,因责任人无足够资金保障而得不到及时的合理救济。
(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的主要规定 1.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缴纳(1)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数额
旅行社在设立时,应当缴纳符合规定的质量保证金,其数额严格对应于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①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存入质量保证金20万元;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增存质量保证金120万元。
②旅行社每设立一个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5万元;每设立一个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30万元。
(2)质量保证金的缴纳形式
质量保证金有现金和银行担保两种形式。①现金形式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存取管理办法》规定:
国家旅游局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定符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并提出书面申请的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作为保证金存储银行。
旅行社需要存缴保证金时,须持《营业执照》副本、《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到银行办理存款手续。存缴保证金的旅行社须与银行签订《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存款协议书》,并将复印件送许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为防止保证金存单质押,银行应在存单上注明“专用存款不得质押”字样。②银行担保形式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存取管理办法》规定:
银行提供保证金担保的,由银行向许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具《旅行社质量保证金银行担保函》。银行担保期限不得少于一年。担保期届满前3个工作日,应续办担保手续。
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赔偿范围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主要用于赔偿旅游者因为旅行社的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旅行社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使用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
(1)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
(2)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管理(1)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产权管理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专项存储之后,其所有权关系并未发生改变,质量保证金仍属于旅行社的财产。
《旅行社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旅行社不再从事旅游业务的,凭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凭证,向银行取回质量保证金。
(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是满额管理
《旅行社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旅行社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质量保证金赔偿旅游者的损失,或者依法减少质量保证金后,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应当在收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补交质量保证金的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补足质量保证金。
《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旅行社未在规定期限内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增存、补足质量保证金或者提交相应的银行担保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动态管理
《旅行社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旅行社自交纳或者补足质量保证金之日起三年内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交存数额降低50%,并向社会公告。旅行社可凭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凭证减少其质量保证金。
《旅行社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旅行社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质量保证金赔偿旅游者的损失,或者依法减少质量保证金后,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应当在收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补交质量保证金的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补足质量保证金。
三、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
(一)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含义与意义 1.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含义
所谓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指以旅行社因其组织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者和受其委派并为旅游 3 者提供服务的导游或者领队人员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2.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意义
为加强对旅行社经营活动的监管,分散和减轻旅行社的经营风险,切实维护旅游者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不受损害或减轻损害,国家实行强制性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
(二)旅行社责任保险的特征 1.旅行社责任保险是强制保险险种
《旅游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旅游活动的风险程度,对旅行社、住宿、旅游交通以及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高风险旅游项目等经营者实施责任保险制度。
《旅行社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旅行社应当投保旅行社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的具体方案由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2.旅行社责任保险是财产保险
所谓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3.旅行社是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投保人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4.旅行社是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三)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投保 1.保险期限
所谓保险期限,又称保险期间,是指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也叫保险责任的起讫期限。《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期间为1年。2.投保方式
通常的投保方式是保险人和投保人通过协商订立保险合同。
旅行社既可以从自身需要出发,选择和保险公司单独协商订立保险公司,也可以选择加入统保计划,按照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以及签订统一的保险条款。
3.保险的合同签订
投保时,旅行社应当与承保保险公司签订书面合同,并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为防止旅行社通过解除合同来逃避投保义务,《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对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解除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第十一条 保险合同成立后,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的情形外,保险公司不得解除保险合同。
第十二条 保险合同成立后,旅行社要解除保险合同的,应当同时订立新的保险合同,并书面通知所在地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但因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被依法吊销或注销而解除合同的除外。
第十三条 保险合同解除的,保险公司应当收回保险单,并书面通知旅行社所在地县级 4 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四)旅行社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 赔偿范围:
第一,因旅行社疏忽或过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第二,因发生意外事故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第三,国家旅游局会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简称保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实际投保金额。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责任限额可以根据旅行社业务经营范围、经营规模、风险管控能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行社自身需要,由旅行社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但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不得低于20万元人民币。
保险公司依法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在旅行社责任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六)索赔程序 1.索赔主体
在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后,当事人可以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提出索赔要求。通常情况下,是由旅行社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
特殊情况下,允许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请求。《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旅行社对旅游者、导游或者领队人员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旅行社的请求,保险公司应当直接向受害的旅游者、导游或者领队人员赔偿保险金。旅行社怠于请求的,受害的旅游者、导游或者领队人员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公司请求赔偿保险金。
2.具体的索赔程序
(1)向保险公司通知保险事故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发生保险事故,旅行社或者受害的旅游者、导游、领队人员通知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告知具体的赔偿程序等有关事项。
(2)提供相应的证明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旅行社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时,应当向保险公司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旅行社补充提供。
(3)核定赔偿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保险公司收到赔偿保险金的请求和相关证明、资料后,应当及时做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公司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旅行社以及受害的旅游者、导游、领队人员。
(4)支付赔偿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旅行社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保险金义务。
3.先行赔付和代为求偿(1)先行赔付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先行赔偿保险金用于支付抢救费用的,保险公司在接到旅行社或者受害的旅游者、导游、领队人员通知后,经核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可以在责任限额内先向医疗机构支付必要的费用。
(2)代为求偿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第三者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自直接赔偿保险金或者先行支付抢救费用之日起,在赔偿、支付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旅行社以及受害的旅游者、导游或者领队人员应当向保险公司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所知道的有关情况。
(七)对旅行社责任保险的监督管理 1.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行社的监管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旅行社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旅行社不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2.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监管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保险公司开展旅行社责任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保险公司经营旅行社责任保险,违反有关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保险公司拒绝或者妨碍依法检查监督的,由中国保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四、旅行社监督检查制度
旅行社监督检查制度,是指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旅行社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督促其合法经营,并查处旅行社违法经营行为的制度。
(一)监督检查机关
在行政机关中,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旅行社经营行为负有主要监督 6 检查职责。
《旅游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旅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旅游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交通等执法部门对相关旅游经营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旅游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有权对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1)经营旅行社业务以及从事导游、领队服务是否取得经营、执业许可;(2)旅行社的经营行为;
(3)导游和领队等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二)检查的具体规定 1.执法人员数量与程序
《旅游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监督检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的,被检查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
2.执法检查的权力
《旅游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旅游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可以对涉嫌违法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进行查阅、复制。
3.旅行社接受检查的义务
《旅游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对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说明情况并提供文件、资料,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
《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旅行社及其分社应当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旅游合同、服务质量、旅游安全、财务账簿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经营和财务信息等统计资料。
《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规定,旅行社应当按将下列经营和财务信息等统计资料,在次年3月底前,报送原许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1)旅行社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形式、出资人、员工人数、部门设置、分支机构、网络体系等;
(2)旅行社的经营情况,包括营业收入、利税等;
(3)旅行社组织接待情况,包括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组织、接待人数等;(4)旅行社安全、质量、信誉情况,包括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认证认可和奖惩等。4.检查机关的义务
《旅游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监督检查人员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保密。
(三)公告
《旅游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旅游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的情况。
《旅行社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旅游、工商、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监督检查的情况。公告的内容包括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颁发、变更、吊销、注销情况,旅行社的违法经营行为以及旅行社的诚信记录、旅游者投诉信息等。
《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条例》第十七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各项公告,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本部门或者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
质量保证金存缴数额降低、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颁发、变更和注销的,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许可决定或者备案后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告。
旅行社违法经营或者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罚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告。
旅游者对旅行社的投诉信息,由处理投诉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每季度向社会公告。
案例与分析
【案例】四方旅行社违规经营赴港澳旅游业务遭处罚
四方旅行社于2009年10月27日招徕、组织了孔德铸等三人赴香港、澳门旅游,并在招徕旅游者后将孔德铸等三人委托给合肥五联国际旅行社提供旅游接待服务。
经查明:四方旅行社在未取得旅行社出境业务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开展出境旅游业务,其间,四方旅行社在招徕资料、行程和线路计划材料上,并未标明系接受组团社委托代为招徕旅游者;且四方旅行社以自己的名义与旅游者订立未明示“委托招徕专用”的旅游合同并加盖了四方旅行社的印章。四方旅行社出具的收费收据上也未在项目栏中标明代组团社收取旅游线路团款的字样。
合肥市旅游局认为,四方旅行社的该项经营活动已经违反了《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项的“未取得相应的旅行社业务许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的”的规定。依照《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责令四方旅行社立即停止非法经营旅游业务,并处人民币10万元的罚款。
【问题】
1.四方旅行社招徕孔德铸等人赴港澳旅游的行为,是代为招徕还是组团行为? 2.四方旅行社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分析】
1.四方旅行社招徕旅游者赴香港、澳门旅游的经营行为,不符合委托代理招徕旅游者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是变相的组团经营旅游业务的行为。
2.属于未取得出境旅游业务许可擅自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违法经营行为,违反了《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项的“未取得相应的旅行社业务许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的”的规定。依照《旅行社条例》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旅行社?其法律特征有哪些? 2.旅行社申请设立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设立旅行社的程序。
4.什么是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国家确立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5.什么是旅行社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的特征有哪些?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
邸乘光
2008-9-8 13:08:4来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网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也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三大理论成果是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而每一个阶段必然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在各个阶段所形成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所侧重。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三大理论成果既然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就必然具有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联系。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和很有意义的。
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上,强调思想路线是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发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问题上,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因此,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
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强调要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实行改革“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问题上,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
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努力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问题上,强调现代化建设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者都得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总之,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问题上,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主问题,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十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问题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
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问题上,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十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军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自觉地在这个大局下行动,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
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十四、在“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提出发展台海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重要意见。强调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并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十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根本区别于历史上的封建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标志。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十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极为重要的科学论断,并据此确立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和国际战略。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们坚持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处理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上,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实干,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
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工农联盟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和主人翁作用,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十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坚持党的先进性,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归根结底,是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问题上,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二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对外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依靠力量、领导核心、执政党建设、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以其独创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者邸乘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兼评三版自然辩证法统编教材
刘立/曾国屏
在党和国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新的自然辩证法教材问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一共组织了三次自然辩证法教材的编写,出版了三个版本的教材,它们分别是:第一版,1979年由孙小礼主持编写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1];第二版,1991年由吴延涪等人具体召集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2];第三版,2004年由黄顺基担任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3]。而在其间的25年中,各省市高校纷纷出版了自己的教材,品种繁多,但大多都是以“统编教材”为蓝本而编写的。
从总体上看,这三版教材是一脉相承的,都包含了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或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几个基本方面,体现着学科共性。同时,这三版教材又各自有其特点。通过这三版教材,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自然辩证法界的理论探索和学科探索。这种探索,也是自然辩证法对于人、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探索,因而是关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种学术探索。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自然辩证法之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出现,是在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年)的时候。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规划草案把自然辩证法定位“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草案说:“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这门学科,我们暂定为“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直接继承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进行过的研究。”[4]
从这样一个严肃又严谨的规划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定位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规划者们既没有简单地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哲学,更没有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定位在两者之间。
然而,到底怎样定义自然辩证法学科?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之初,到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走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殷堂,再到纪念邓小平批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25年周年(2003年)之际,这一直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所研讨的基本问题之一。
1979年第一版教材是这样定义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5]这个定义,明显地继承了十二年科技规划中的基本思想。这个定义,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经典性”定义。
198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会工作报告给出了一个说法,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这种说法是不是给对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作出了最终的结论呢?龚育之明确而简练地回答说:“不”。他指出:“这句话能不能表达得更周到一些也是可以斟酌的。”他还说:“不管文字上怎么表达,自然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7]。这里可以看出,或许龚育之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即自然辩证法更应该被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另外,于光远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他说: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群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色或色彩的诸科学部门的总称”,带有哲理性质,但“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8]。
但是,第二版教材中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它开门见山地采用
了如下的说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9]这个定义中,最重要之处在于,它从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抑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之争中选择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这个说法。这个选择,对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关于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性质的争论,仍然在继续之中,甚至更加激烈了。这不能不促进自然辩证法界作进一步的探索,而正是作为这种探索的结果,第三版教材终于采取了这样的表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10]
这个“新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经典性”定义,同时提得更为明确,它必将对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对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阐述,无论在哪一种版本的教材中,都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的理解,而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诸方面的理解。实际上,第一版教材的“绪言”已经明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不但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自然科学,分析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哲学问题,而且还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科学的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他们在这些方面写下了许多札记、论文和著作,为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1]第三版教材对自然辩证法事业和学科的重新定位,明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更符合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实际、更有利于自然辩证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定义,从而必将促进自然辩证法在新世纪“重振雄风”(于光远语)。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考察三版教材的基本结构,以探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问题。
在第一个版本中,除了“绪言”之外,包含“第一篇自然观”、“第二篇自然科学观”和“第三篇自然科学方法论”这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注:值得注意并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个版本的教材中,是这样来叙述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和学科体系的:“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我们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及其规律性;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自然科学方法论;
(四)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和科学分类;
(五)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六)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书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仅就前三个方面的部分内容,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后三个方面的部分内容,拟围绕其中一些问题编写若干参考资料。”(《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iv)
但是,第一个版本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后来人们往往就将这个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当作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本文中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的讨论,也只是结合教材,从这样的一个特定角度的讨论。)
在第二个版本中,首先是有一个“绪论”,然后也是包括“第一篇 自然观”、“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这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在第三个版本中,同样先是有一个“绪论”,然后是包括了“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三编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和“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这样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比较三版教材的基本组成框架,可以反映出:一方面,三版教材无疑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第一版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自然
辩证法的研究概括和总结为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的重要贡献。大致说来,这三个版本都体现了“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这样的基本内容框架和基本线索思路。因此,都必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最终必须涉及到人、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诸方面发展的关系问题。
另一方面,三个版本无疑是与时俱进的。这种与时俱进,体现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辩证法界学术探索的历程。
首先,从内容范围看。第二个版本相对于第一个版本,除了“方法论”与“科学技术观”的顺序有所调整之外,还在标题上将“技术”突出了出来。而第三版本中,不仅进一步突出和加强了“技术”,更将“科学”与“技术”分别地加以论述,即将“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与“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分别作为独立的基本部分。在这样的处理过程中,第三个版本中专设了“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也是该版本较之以前版本的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从内容的认识角度看,这三个版本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在“自然观”部分,第一版侧重于阐述自然界的辩证法,第二版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以及人与自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版进一步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在“科学(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第一版分别阐述了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科学与社会实践、科学与哲学,以及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虽然第一版教材没有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但其内容蕴含在各篇章之中。比如,在科学观部分的序言中,作者指出:“加强对自然科学观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可以为我们研究科学技术史,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科学学,提供一些基本观点;可以为我们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和方针、政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2]。第二版教材吸收了科学社会学、科学学和科技与社会的内容,比如阐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大科学观等。另外,科技与社会作为了单独的一章。第三版教材则为科技与社会单独开辟了一个整篇,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科技与社会的内容,并在结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特别下了一番功夫,进行了较以前更为丰富的阐述。
在方法论部分,第一版教材主要是从科学研究的程序来安排其内容的,第二版不仅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科学哲学的成果,而且单独列出了“技术方法”一章,其中大量地吸收了国外技术哲学的新成果。第三版将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作了分开处理,并将科学观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编,将技术观和技术方法作为一编,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体现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技术价值的内在联系;而且,这种分开处理,使得“技术观”和“技术方法”两个部分的内容都大为丰富了,特别是使得关于高科技的内容大为丰富了。
在第三版教材看来,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13]。
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和判断,新编教材明确地指出:“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14]。
第三版教材的这些新结论和新探索,为我们深入认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大协调发展战略”,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新版自然辩证法教材不失时机地把科学发展观写了进来。“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这就迫切需要繁荣与发展‘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社会及经济的关系为研究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又与相互融合的、广阔的研究领域,它是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门基础理论。”[15]
事实上,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教学,纵观三版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内容,可以发现:人、自然、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一直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的主题。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在科学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合理处理人和自然的矛盾服务的。自然辩证法始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穿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它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作为这一关系中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与技术。
自然辩证法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探讨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途径。第三版自然辩证法教材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概括和总结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这种新的自然观对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然辩证法非常关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它指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内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然辩证法还探讨了协调发展的途径:比如,要实现科学技术系统内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协调;要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解决好科技、经济与体制、政策的协调关系;建立起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协调关系。第三版教材中,注意了这些问题,并从历史与现状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问题。
所以,我们的确可以说,自然辩证法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有待自然辩证法去做进一步的探索,比如探索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探讨科技为民所享,为民所有,为民所治的理念和实践。又如,自然辩证法不仅要深入探讨天然自然,还应深入探讨“社会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
正如人类不能离开大自然而生存一样,自然辩证法学术事业和学科事业不可能离开中国现代化事业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辩证法将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进一步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3][10][13][15]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26.[4]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5][11][12]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绪言,i,ii,154.[6][7] 转引自龚育之.科学·哲学·社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95.195.[8] 于光远.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57.[14]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在笔者看来,作者的这个叙述中,与该版本教材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相一致,这里至少应该采用“从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来代替“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罗文东
2007-10-17 15:44:24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对改革开放29年来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544页)和任何理论体系一样,科学发展观也是以我国近现代的整个发展为客观依据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其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提出按照统筹兼顾的方针,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过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情况,甚至出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洋跃进”等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经济社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也应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在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在打破“吃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艰辛探索,凝聚着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智慧。
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有过论述,但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重要范畴,提出“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并把它们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这在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各方面尽快发展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中,处于核心关键的地位,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这一体制还不完善,体制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逐步落实,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但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协调社会利益和社会矛盾的难度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致力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具体实际,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种客观真理性与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决定着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七千万党员的大党,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所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这样的大党,这样的大国,这样的大业,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党同志只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些都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
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摘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溯源、主要内容、思想内涵、逻辑关系等,对于准确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 作用 意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2、3、4、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胡锦涛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作用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第五,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第六,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时还要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七,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二是加强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第九,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高度”。第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针对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多元化的格局,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