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06: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

第一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甬政[2000]3号 【发布日期】2000-01-19 【生效日期】2000-0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

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

(甬政〔2000〕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

二000年一月十九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近几年来,我市流通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国有、集体流通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人员负担及债务包袱沉重等问题仍较突出,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流通企业改革,着力解决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一、整体推进,优化结构,加大流通企业改革力度

1.按照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要求,结合机构改革,组建市属资产控股公司,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对承担市场调控职能的企业(包括政府特许经营的项目),改组改制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对少数净资产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革,促使优质资产向其集聚,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股份公司。对一般的中小企业,可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合、兼并、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组和改革,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对经营困难,扭亏无望的企业,可通过兼并、破产、歇业等措施退出市场;鼓励利用原企业经营项目,由职工自愿出资重组新企业。

3.改制企业应按照《劳动法》规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并按有关规定算清经济补偿金。改制后,企业应与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对未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或因企业破产、歇业等无法继续就业的职工,按有关规定实施经济补偿或续接社会保障。改制企业用于职工、退休人员衔接医疗保障关系所需资金,按市有关规定执行。4.对1984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在2002年12月31日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企业富裕职工,可以按市政府甬政发〔1998〕158号文件规定办理社会退养手续,享受“三家抬”待遇,不再予以经济补偿。企业享受的“三家抬”政策所需资金要确保落实,足额到位。

5.鼓励企业经营者、职工、社会自然人或企业法人购买国有、集体产权。凡安置原企业职工人数50%以上的,经批准,给予转让价格20%以内的优惠。其他付款优惠政策,按市有关规定执行。

6.鼓励企业经营者或经营骨干持大股,其持股资金原则上一次性以现金出资。经资产运营主体或主管部门审定,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者可实行股份期权奖励。

7.为了理顺劳动关系和职工、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关系,改制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所得原则上返还资产运行主体。国有企业租用的直管公房产权,由国资管理部门经评估后划归资产运行主体或企业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资本。

8.改制企业房产评估增值部分,经财税部门审核,三年内免征房产税,评估增值所得折旧计入成本。为推进企业下属分支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和大型骨干企业,经批准,可享受集团公司汇总(合并)交纳所得税的政策。企业向下属投资企业收取的资产占用费、水电费、利息(代收代付)等实行差额征税。

9.为优化资产结构,对企业合并、兼并、分立、股权调整等过程中发生的土地使用权、房产所有权的过户,应简化手续,免征营业税、契税等税金,并按市有关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二、二、加大投入,开拓市场,增强流通产业发展后劲

10.从2000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适当资金,建立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滚动使用,重点开拓外地市场,具体由市商品流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市级以上重点市场,各县(市)、区根据财力可能,在市场新增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和地方税收入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流通主管部门,专项用于市场建设。

11.对政府重点培育的“菜篮子”商品的批发业务和连锁经营的,继续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12.对专运“菜篮子”商品的车辆,凭蔬菜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车辆标志、动植物检疫证书或运单,免收除高速公路外的一切过路、过桥、过隧道费,免收产地检疫费。自产自销“菜篮子”商品的,凭有关证明,免征增值税,免收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

13.农贸市场(含“菜篮子”配套的农批市场)建设用地可由行政划拨。免缴大市政配套费、小区配套费、人防费等有关费用。

14.市级以上重点商品市场按照省政府浙政〔1998〕13号、省财政厅浙财商〔1999〕72号文件规定的有关市场政策执行。同时享受市政府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在建设期间享受农贸市场的有关政策,并在立项、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

15.开发建设小区(社区)项目,要按照商业发展规划,预留商业用地,流通主管部门应参加会审,做到合理配套商业、服务网点(包括农贸市场)。

16.经流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认定,对流通企业改进流通方式,采用现代化流通设施等科技投入及商办工业的技术改造,按甬政办发〔1998〕124号文件执行。

17.企业兼并、拆迁、网点建设资金的提取和使用按甬政办发〔1996〕51号文件执行。企业利用现有房产地块开辟新项目,比照工业腾笼换业政策执行;企业出租房产适当减免营业税、房屋管理费等有关税费。

18.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分离出来的粮油经营企业,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在税费上,三年内享受政策性收储企业同等待遇。

三、三、加强领导,强化职能,促进流通产业不断繁荣

19.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领导,健全政府流通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职责。抓紧研究制订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面向大市场、大流通,搞好规划管理、行业管理。

20.加强流通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按照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加快畜禽定点屠宰、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化学危险品经营等立法工作。要明确执法主体,加快执法力度,维护市场流通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环境。

21.切实加强对重要商品的宏观调控工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粮食、农贸、棉花、生猪、食糖、抗灾救灾、应急物资等重要商品的储备风险基金制度,以调节市场价格波动,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对企业承担政府储备任务的相关费用和所发生的政策性亏损,由同级财政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偿。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府办[2001]42号 【发布日期】2001-06-01 【生效日期】2001-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有关配套政策补充意见的通知

(2001年6月1日深府办〔2001〕42号)

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有关配套政策的补充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实施意见有关配套政策的补充意见

市委、市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以来,各项具体改革已经逐步展开,开局良好。为了正确地把握方向,保证我市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最近,市委、市政府专门听取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汇报,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实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保证经济的有序发展;切实安置好富余员工,保证社会的稳定。要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即将加入WTO的形势和当前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大力吸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扎扎实实地抓好经济工作。要在国有企业调整改组中营造干事创业的大环境,精心挑选好经营班子和优秀管理者,防止利用改革之机以权谋私。

根据上述精神,现对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补充意见。

一、一、关于富余员工的安置

1.安置富余员工要立足于企业自身解决。

对富余员工的安置,凡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应该由自己加以解决。属于关闭、破产和特困的企业,应先从其处置资产所获得的资金中予以解决,不足部分可由资产经营公司给予帮助。资产经营公司实在解决不了的,经过市国资委批准,由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不超过安置费总额35%的补助。

对于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经安置了的员工,不再适用本次改革的安置政策。对于2001年1月1日以前宣布破产清算的企业,2001年1月1日以后仍然作为清算期间的留守人员尚未安置的,适用本次改革的安置政策。

2.安置富余员工应实行“一企一策”,不搞一刀切。

企业在安置富余员工的过程中,只要员工同意,企业自身能够承受,并且不把矛盾推给社会和政策,就可以采取更为灵活变通的安置办法,但这些办法必须写进企业的改革方案,经授权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可在施工企业试行将管理技术层与劳务作业层分开管理,通过组建劳务公司对富余员工予以安置。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可探索阶段就业、轮流上岗等办法,积极消化富余员工。

3.对富余员工实行补偿安置的,要采取审慎态度。

补偿安置的方式主要适用于破产、关闭、重组和特困的企业。经批准确定为发展壮大的企业,一般不宜采取这种安置方式。

4.企业裁减富余员工时所欠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应予以追补。

企业裁减富余员工时,对以前欠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要予以追补,并在员工重新就业时能够续接。

对于员工年平均工资低于本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且补交欠费有困难的企业,可以向产权单位提出申请,由产权单位审核,经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国企办)批准,市社保局调查核实后,按本市上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交费基数,补交养老和医疗保险费。

对于确实没能力补交所欠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的企业,应先从其资产处置所获得的资金中予以解决,不足部分产权单位应给予帮助,仍然不够的,企业可申请改革和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不超过所欠养老和医疗费用总额35%的补助。

5.多渠道解决富余员工脱离企业后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的有关事宜。

富余员工与原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后,实现再就业的,由新的用人单位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没有再就业的,可以办理失业登记;也可以由个人委托劳动部门、人事代理机构代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由个人持本人身份证及社会保险证到社会保险机构个人缴费窗口继续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费。

富余员工离开企业并办理失业登记后,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由企业保险基金为其继续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失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0年或15年的,必须由个人一次性补缴后方可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

6.适当放宽符合要求的富余员工的病退条件。

国有企业改制中分流的富余员工,至下岗之日起,凡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2年以内(含2年)、身体有病、确实难以安置工作的,可适当放宽因病退休的条件,由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经市社保局核准后,准予办理病退手续。

7.严格监管企业裁减富余员工后再招收新员工。

为了保证企业公平公正地裁减富余员工,防止个别企业发生连裁员边招工或借机安排亲友的现象,企业在裁减富余员工2年内重新招用员工的,必须报产权单位批准,在能胜任该项工作的前提下,要优先录用本企业裁减的富余员工。

8.妥善处理富余员工的档案管理。

富余员工与企业办理终止劳动关系的手续后,属于干部的,将其档案转存市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属于工人并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将其档案转存市劳动局失业人员档案托管处管理。如果员工拒绝转存档案,不能因档案放在原单位而要求承认其劳动关系。

9.准确认定关闭企业。关闭企业是指结束营业、终止一切经营活动的企业。企业关闭必须经股东会或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同意,上级产权单位认定,市国资办备案。市国资办出具备案证明后,关闭企业中符合条件的员工经市社保局核准,可参照破产企业的办法实行提前退休。

关闭企业的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企业合同、公章和财务章等,必须由上级产权单位封存,并不许重新开业。如果企业关闭后又重新开业的,已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员工应退回原单位,所领取的养老金由原单位退还社保局,并取消该企业的其他优惠政策。

二、二、关于资产损失核销

10.严格确认资产损失核销的金额。

市属一级企业、各资产经营公司、深业集团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认真审查准备核销的每笔资产损失,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准确认定核销金额、事因和直接责任人,查清资产损失的时间、原因和责任,并做出结论。

11.防止企业资产的不正当核销

对于债务人确因资不抵债造成逾期3年以上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经批准核销后,企业应作帐销案存处理,继续追款。但属于债务人财务状况临时性恶化,暂时不具备偿债能力的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原则上不能核销。

对于存货与固定资产损失的核销,企业应提供不同资产盘存记录、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品质鉴定或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进行报批。

12.加大对经营管理者的离任审计力度。

各资产经营公司和深业集团,对因企业出售、改制或其他原因离任的经营管理者,要加大离任审计力度,对造成企业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者,在审计报告中要提出处理意见。

13.必须追究造成资产损失的责任。

在核销资产损失时,产权单位要结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追究造成资产损失的当事人责任。对凡没有经过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必要程序,私自决定担保、借款和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集中办班,并组织其追讨应收帐款、不良投资、非法转入个人和单位手中的国有资金。对积极参与追讨、并挽回大部分损失的,可减轻责任;对不积极参与追讨的,要以渎职论处;对暗中帮助对方、继续制造障碍的,必须一查到底,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由市国资办牵头,公安局、经检和监察机关参加,组成联合追债领导小组,督促、指导我市国有企业应收帐款的追讨工作。

三、三、关于财政周转金转为国有资本金及房地产政策的适用范围及程序

14.分类确定企业财政周转金借款等是否可以转为国有资本金。

对于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名牌产品、属于发展壮大、但目前财务困难且无偿还能力的企业,对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差、无偿还能力、属于解困救活的特困企业,以及被国家确定为债转股的企业,其所欠财政周转金经批准可转为国有资本金。

对于效益好、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所欠的财政周转金必须偿还,在本内偿还清的,财政部门可免除其资金占用费。

对于放开搞活、国有股退出、员工和经营者持股或转包的企业,要收回其所欠的财政周转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已关闭或已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所欠财政周转金,财政部门准予核销。除财政周转金以外的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等,原则上不能转为国有资本金,如有特殊情况需转为国有资本金的,经资金或基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国资委批准。

15.企业财政周转金借款核销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要按审批程序办理。

根据市国资委审定的企业在调整改组中的定位,以及国企办或各资产经营公司、深业集团批准的改革发展方案,凡要求将所借财政周转金核销或转为国有资本金的企业,应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财政局根据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报市国资委批准。16.严格控制企业欠缴地价转国有资本金的适用范围。

欠缴地价转为国有资本金,重点适用于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确定为发展壮大的企业、解困救活的特困企业和国家确定的债转股企业。

上述企业由市国企办提出名单,市规划国土部门按照政策严格审核欠交金额,报市国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企业欠交地价进入市国土基金,再转为国有资本金。

17.企业未建设的行政划拨用地实行新的管理办法。

市属国有企业未建设的行政划拨用地,由市规划国土部门收回,统一组织招标拍卖,所得收入除外交地价和其他费用外,其余全部返还给原企业,作为改革专项费用和补充注册资本金。返还给企业的收入由上级产权单位掌管和监督使用,不得用于发放奖金和各类消费支出。

18.对改制重组等行为的“国有企业”资格的认定。

市属国有企业之间在改制和债务重组中涉及的行政划拨土地转移使用权、变更房增产权以及国有企业非市场商品房出售等行为享有一定的优惠,为了防止滥用政策,必须严格界定“国有企业”的资格。“国有企业”资格的认定,应由企业提出申请,各资产经营公司和深业集团审核,经市国资办确认后,市规划国土部门根据市国资办的确认证明按规定办理。

四、四、关于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19.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享有专营权和垄断经营权并从中获取超额利润的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职能且享受政府补贴的企业,不宜推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这类企业可选择年薪制、超额利润奖励分成、奖励期权或分红权等办法,对员工和经营者进行激励。

对于计划跨集团公司实施产权重组的企业,应暂缓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以防止对产权重组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对于政府花费很大代价而脱困搞活的企业,应在企业正常运转、其资产潜力得到正确评估之后,再考虑是否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一般的一级企业应从严掌握员工和经营者持股;对一级企业中的三类企业可以有计划地实施员工和经营者持股;对二、三级企业可以积极推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定位放开搞活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推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上市公司、不搞员工持股,但经批准后,可对经营管理者试行股份期权。

20.慎重对待占有大量资源企业的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对于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而一时不能作出正确评估的企业,不宜匆忙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待确定合理的处理办法并经批准后,再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

21.合理把握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的度。

企业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不能把国有资产无偿量化到个人;要合理确定员工、经营者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份的比例,以及员工和经营者之间的持股比例;员工或经营者借钱购买股份,不能让企业担保,应当由个人承担借款风险。

资产经营公司和集团公司总部员工及在下属企业兼任董中、监事等领导职务的人员,不得参与下属企业的内部员工持股。

22.员工和经营者持股享受优惠政策要有明确的适用时间。

在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经实行员工和经营者持股的企业,不再适用新的优惠政策,但其增持部分经批准可以享受新的优惠政策。

五、五、关于国有股权退出或保留的原则

23.正确理解国有经济“退”的内涵。

对于国有经济从一部分领域退出,不能简单理解为消极被动的放弃,要根据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转转国有资本的价值形态和活动领域,积极主动地进行调整。

24.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退出方式。

对于无竞争优势、无主导产品、无发展前景的企业,不论在什么领域,不论规模大小都要一律放掉,坚决退出。

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有的可保留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继续发展壮大;有的可适当减持国有股份,引进其他经济成份的股东;有的可不必保留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但仍保留国有资本一定比例参股;有的国有股可以完全退出。

六、六、关于搞好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5.必须抓好资产评估这一关键环节。

要把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规范管理,列入到我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中。

市国资办要从质量高、信誉好的评估机构中,选择20家左右参与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资产评估工作。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由上级产权单位选择具备资格的评估机构,并由产权单位负责支付评估费用。

要加强对资产评估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防止漏评和低估。企业有无形资产的,必须予以合理评估。对不动产的评估,在价格上要靠近市规划国土局公布的地价和房价指数。

资产评估机构必须诚信、客观、公正。凡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其从事国有企业的评估业务;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执业资格;凡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26.转让国有资产时资金必须到位。

企业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或整体转让国有企业资产时,购买方资金必须到位,在资金没有到位前,不能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27.防止企业假改制真逃债的现象。

在企业调整改组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资产和债务重组问题时,要与银行及时沟通,防止刻意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

七、七、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审批程序

28.企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审定要有一定的程序。

对于步及全市性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基本框架、以及各资产经营公司和深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方案,由市国企办审核,报市国资委研究确定。对于市属一级企业的改革方案,由各资产经营公司及深业集团分别审核,报市国企办研究审定,各资产经营公司及深业集团负责组织企业实施。

对于二级及其以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案,由各资产经营公司及深业集团分别审定。属于归并、整合的企业,要服从全市的大局;属于整体出售的企业,要在市国企办备案。

对于定位重点做大、做强或脱困、解困的典型企业的改革方案,要经资产经营公司和市国企办研究并提出意见后,报市国资委批准。

在市属一级及其以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方案中,凡涉及需要政府在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的,其具体事项需经市国资委主任会议批准。

29.必须明确企业制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责任。

为了保证企业改革和发展方案的真实性,其方案必须经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法定代表人签字认定。今后凡发现弄虚作假的,要对企业负责人给予免职处分,并不得再在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

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办公室

二00一年五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8-13 【生效日期】2002-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和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计综合[2002]677号)精神,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代拟的《关于加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二年八月十三日

关于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印发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计综合〔2002〕677号)精神,为确保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快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全省不同地区和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推行企业组织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

二、实行政企分开,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二)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责,把工作重点放在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研究制定粮食流通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监督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好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准入的资格审核,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粮情监测、粮食质量监督和信息服务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政企分开,所需行政经费必须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准向企业摊派费用,行政领导不得在企业兼任职务。

(三)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确立适合于走向市场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当前,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认真执行好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在按政策规定取得相应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切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推进企业战略性改组,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四)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改组,调整企业的布局和结构。各地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撤并一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对一些范围大、乡镇数量较多、粮食商品量分布不均的县(市、区),可按照几个乡(镇)设立一个公司的要求设立若干个购销公司;对乡(镇)粮食商品量均较大,经营量也较为平均的县(市、区),可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粮食购销公司;对规模较小和不宜作为一级法人的小型购销企业,可以作为购销公司的报账单位;对一些地处偏僻、粮食购销业务量不大的山区、边远地区等网点分散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可以兼并、租赁和拍卖;对省内销区不承担中央和地方储备粮食业务,同时在粮食流通中没有竞争力,不能很好发挥骨干作用的粮食购销企业,可以退出国有粮食企业行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撤并、兼并、租赁和拍卖等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在落实应交税款和银行债权的前提下进行,防止国家税款和信贷资金的流失。

(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与粮食加工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经济联合,组成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并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一批有基础、有前景的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通过签订经济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充分发挥为农民服务、引导粮食生产和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

(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施股份制改造,实现粮食购销企业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吸收社会资本参股,组建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由多个国有粮食企业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实行企业职工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只要有利于增强购销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组织运行形式可以多样化。

在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同时,要掌握和扶持一批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发挥它们搞活粮食流通,为农民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设区市中心城市要通过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掌握必要的一部分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连锁零售企业,确保城镇粮食的供应及质量。

(七)其他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大胆借鉴非公有制经济运行形式,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对条件较好、有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要通过改制、改组,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对小型企业,采取租赁、出售、拍卖、国有民营、依法破产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粮食非购销企业改组、改造、租赁、拍卖和破产过程中,要妥善安置好职工,认真落实好应交税款和银行债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改革企业内部用人机制,切实做好减员增效工作

(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按照经营业务量和粮食流通行业正常的盈利水平,合理定岗定员,持证上岗。要大力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人员结构,保留业务骨干,精减管理人员。原则上每个粮食购销企业(粮管所)管理人员不超过7人,粮食收购和销售人员按50-100万公斤粮1人来配置,省级储备粮和代储中央储备粮的保管人员按100-200万公斤粮1人来配置。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用工政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部门不得强制国有粮食企业接受人员。

(九)改革企业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在内部岗位管理上,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可实行“先全员下岗,后竞争上岗”的办法,也可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有效办法,但均须做到择优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对选聘的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与职工通过平等协议签订劳动合同,确定新型劳动关系。在收入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双挂钩的激励工资制度。积极推行库(站)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

五、加强企业管理,健全经营管理机制

(十)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把加强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搞好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经营管理费用。切实改善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及时回笼销售货款,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挤占挪用。改进资金结算,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有效防止呆账、坏账损失,严禁企业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借款和贷款担保。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坚决制止任意改变核算办法的行为,禁止套取国家财政补贴和虚列补贴收入。

(十一)切实做好企业库存粮油的推陈储新工作,减少粮油陈化损失。中央储备粮油要严格按照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部门下发的《中央储备粮(油)轮换办法(试行)》(国粮调〔2001〕209号)的规定,适时轮换,确保中央借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对省级储备粮油和商品周转粮,目前仍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下一步省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研究制定推陈储新的新办法,建立有效的推陈储新机制。

六、积极稳妥地推行国有粮食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大力支持职工安置工作

(十二)比照执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赣府发〔2001〕32号)的有关规定,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富余人员分流。

1.内部退养。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各地可在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的范围内确定具体年限)的职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同意,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内部退养期间,应由职工所在企业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次性发放),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待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2.“协保”分流。对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并签定协议、不符合内退条件的1956年6月30日前出生的男性和1961年6月30日前出生的女性下岗职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用人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定“协保”协议,“协保”期限为签约的下岗职工现有年龄至法定退休日止。“协保”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的交纳按照赣府发〔2001〕32号文有关规定执行。3.解除关系。对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首先要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的具体标准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当地政府确定。同时要结清企业与职工相互间的历史拖欠,如企业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社会保险费等和职工欠企业的借款、欠物折款等,特别是要交清解除劳动关系前企业应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对确因困难不能一次缴足拖欠全部养老和医疗等保险费用的企业,可先缴足当年费用,其余所欠费用可通过签订有期限的补缴协议,以后分期补缴。

4.除以上几种方式外,各地还可根据当地实际,在不违背国家政策、与职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分流。

(十三)千方百计筹措富余职工安置资金,切实落实职工社会保障。

1.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安置富余职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安置富余职工,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扩大就业渠道,促进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2.广辟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职工社会保险费足额缴纳和经济补偿金及时足额兑付。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筹措资金:一是企业产权转让收入;二是土地出让收入;三是从财政粮食专项基金中安排一部分;四是抵押贷款;五是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仍然不足的,由市、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财力状况给予适当支持。

3.在处理企业资产时,对资产变现净收入原则上要优先用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实施经济补偿;用于清偿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基本生活费标准)、集资款、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等;要留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独统筹医疗费,以及职业病、因公致残人员、内部退养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相关人员的抚恤费。

4.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企业应将其档案从原用人单位转到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托管,并到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依法享受失业保险金。失业期间和期满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现了再就业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5.已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劳动保障部门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按有关政策执行。凡是新参保的企业必须交清以前社会保险费;已参保的企业拖欠的社会保险费,由企业制定分期补缴计划,报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审批后分期进行补缴。

(十四)各级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人员安置工作。对国有粮食企业出售的自有公房的售房资金,可根据当地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提取维修基金,其余返还企业用于职工安置。土地管理部门对国有粮食业业改革中涉及到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经营性用地需依法办理有偿使用手续等,其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租赁费,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可全额留给企业用于职工安置;对破产关闭企业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出让变现后优先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职工安置等。对企业兴办三产的国有土地、房产进入市场增值部分,要优先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职工安置,其余转作国有资本金。商业银行对暂时不能变现的资产应给予抵押贷款,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职工安置。

七、积极落实有关配套政策措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五)认真落实有关补贴政策,妥善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对老库存高价位粮食,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农业发展银行《关于高价位周转库存粮处理及补贴办法的通知》(赣财建〔2002〕46号)抓紧进行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库存,在处理前发生的费用和利息按现行政策执行。对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地方商品周转库存的陈化粮所发生的亏损,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处理。

(十六)积极落实有关粮油税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改制企业负担。各级财税部门必须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免征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要求,把国有粮食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企业在改制和产权转让过程中所需办理的工商、税务变更登记以及土地、房产、水电、交通工具、通讯设施过户等相关手续时,除证照工本费外,其它行政性收费一律予以免缴。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需交付的审核、评估、验资、咨询、登记、鉴证等费用,属政府部门收取的,只收工本费;属中介机构收取的,按国家规定最低收费标准减半收费,困难企业可在此幅度内减、缓、免。同时要简化手续。

(十七)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省政府确定的保护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按保护价及时发放收购贷款,保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常年常时挂牌敞开收购的资金需要;对非保护价粮食,实行非信用贷款方式,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发放粮食收购贷款。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形式创新,对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通过重组、兼并组成的独资或控股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经省政府批准的,农业发展银行给予开户和贷款;在做好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前提下,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开展委托加工试点。切实改进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为缓解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纳库严重不足的困难,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有关贷款办法的规定,继续安排必要的简易建仓贷款。

(十八)各级劳动动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指导企业做好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做好社会保险接续、再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工作,努力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

(十九)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做好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工作,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要进一步管好粮食市场,促进搞活粮食流通,严厉打击违法收购活动和各种违法违规交易,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使合法购销活动得到保护。

(二十)各地要按照粮食企业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建立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建章立制,搞好教育培训,加强廉政建设,努力培育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队伍,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加强领导,确保实现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目标

(二十一)切实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领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关系到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按照国发〔2001〕28号和赣府发〔2001〕31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工明确的部门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财政、经贸、税务、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土管、房改(房产)、供电、供水、银行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做好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

(二十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切实转变职能,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指导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责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制定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进程。已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或已出台改革方案正在进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地方,可继续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省属粮食企业改革原则上按照当地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

【发布单位】81108

【发布文号】甬政发[1999]81号 【发布日期】1999-05-21 【生效日期】1999-05-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国有企业

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甬政发〔1999〕8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宁波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加强土地资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合作制改造(改组),租赁经营,组建企业集团及出售、兼并、合并、破产、搬迁改造等所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与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国有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依法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 第四条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根据企业改革的不同形式和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和保留划拨用地的方式予以处置。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经出让方式提供的土地使用权在其出让年限内属企业的法人财产,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是指土地使用者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一定年限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租赁方式处置后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经出租方同意可以依法转让、转租、抵押、作价出资(入股)。

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是指国家以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投入国有企业改组后的新设企业。该土地使用权由新设企业持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形成的国家股股权,按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

保留划拨用地方式,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企业改革中可继续沿用划拨用地的方式。土地使用权评估价格中确认属企业投入的部分,可作为企业的资本金投入。

第五条 第五条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采取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

(一)实行公司制、股份合作制改造(改组);

(二)实行租赁经营的;

(三)组建企业集团的;

(四)被非国有企业兼并的。

第六条 第六条 国有企业破产或出售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以出让方式处置。

第七条 第七条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须由国家控股的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企业或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改组)以及组建企业集团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第八条 第八条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可以采取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处置:

(一)继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土地用途不发生改变的;

(二)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合并,兼并或合并后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的;

(三)在国有企业兼并、合并中,被兼并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合并中的一方属于濒临破产企业的;

(四)非国有企业对资不抵债或资债相当的国有企业在承担债务、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实行兼并的;

(五)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的。

前款第(二)、(三)、(四)、(五)项保留划拨用地方式的期限不得超过2005年。2005年12月31日前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或改变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兼并、合并后的企业改变划拨土地用途从事经营性开发的,应当实行有偿使用,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 第九条 以出让方式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区别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企业改制后在2005年12月31日前不改变土地用途且不进行重新建设的,应当按土地评估确认价的20%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企业改制时不改变土地用途,但在2005年12月31日前进行土地资产重组、转让或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第三产业的,应当按新的土地用途评估确认价的20%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原已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予以冲抵;

(三)改制企业一次性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确有困难的,经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分期缴纳或缓缴,缓缴期限一般为1至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改制后的企业经营确有困难的,经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其已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由财政部门返还企业,用于冲减负资产或安置退休人员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

第十条 第十条 以租赁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年租金按土地评估确认价的20%乘以还原利率确定,租期可由租赁双方协商确定,一般每期不超过5年,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可续租。企业自批准用地之日起2年内免缴土地年租金,第3年至第5年的土地年租金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适当确定,最高不超过标准土地年租金的1/2。5年后土地年租金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调整间隔期不少于3年,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上期租金总额的30%。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的,须报市以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审批。其土地评估确认价的40%部分,按企业隶属关系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其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由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报。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企业破产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由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可以采取拍卖或其他方式予以处置。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所得收益由财政部门返还企业用于职工安置。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需处置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已办理土地登记,获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尚未办理土地登记的企业应向土地的所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审核,取得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其土地用途必须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还应符合城市规划。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批准手续,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有关土地有偿使用费用。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除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外,采取其他方式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进行土地价格评估。企业应当委托具有土地价格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地价评估,评估费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其中,国有企业设立上市公司或组建企业集团的,应当委托具有A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地价评估。

经审查确认的土地价格评估结果,应当作为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中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作价出资(或股本)、租金额的依据。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改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由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拟订,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革的形式和内容、企业使用土地现状和拟处置土地的状况、拟处置方式和处置价格及理由等。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设立上市公司及中央和省属的改制企业,其地价评估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审批。

对实行公司制改造、改组或组建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改组、租赁经营和出售、兼并、合并、破产等企业,其他价评估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由企业主管部门报同一级土地行政部门确认、审批。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按下列程序审批:

(一)企业向土地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资产处置申请。

(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收到申请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用地权属调查和界定(有权属纠纷的例外)。对尚未领取土地使用证的,应及时出具土地权属证明。

(三)企业委托具有相应土地估价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土地价格评估。

(四)企业持土地价格评估报告向所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理部门申请评估结果确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收到土地价格评估报告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结果确认。

(五)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

(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凭企业土地使用权处置申请、土地价格评估确认报告、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等有关资料,在5个工作日内报复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经批准后,企业应当根据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与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合同(协议)、划拨土地使用合同。

企业应按合同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免缴土地变更登记费),领取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经批准分期缴纳或缓缴的,企业缴清规定的出让金后,方可领取土地使用证。未经处置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准转让、出租、抵押及作价出资(入股)。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未办理土地登记或未能提供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其土地价格评估结果不予确认,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不予批准。

不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规定进行土地价格评估的,其土地价格评估结果不予确认,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不予批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并发生土地使用权转移或改变土地用途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定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无效,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凡已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其划拨土地使用权没有依法处置的,应当按本规定的要求在1999年12月1日前补办处置手续、办理土地变更登记;逾期不办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公告注销原土地使用证书。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城镇集体、乡镇企业改革中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的,可参照本规定执行,具体办法由市土地管理局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湖南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湖南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 省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 〔2013〕12号)、《中共湖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湘发〔2014〕5号)精神,结合我省国有 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引领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现代企业制 度,创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 和效益,为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基本原则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融合、共生共赢。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国 有企业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深度变 革,形成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部门依法履行 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优化国有资产布局 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有资产监管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坚持依法依规、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既要 敢于突破,又要依法依规,严格规范操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国有企业不同的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改革调整和管理,完善法人治理 结构,健全管控模式和考评体系,持续激发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和创新转型的活力。

3.改革范围

着力深化全省国有企业(含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依规分类推进改革。对上一轮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调整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仍按原责任主体和原政策推进并解决遗留问题。

4.目标任务

2014年全面完成省、市州、县市区属上一轮国 有企业改革任务,2015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从2014年起,全面启动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和 发展壮大一批的思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到2020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 式,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竞争类省属国有企业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0%左右。支持国有资 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培育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实现产(股)权多元化,产(股)权结构更趋合理。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规范经营决策、资 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理 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产权代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 场化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集中统一全覆盖。加快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转型,以管资本为主,实行分类分层监管,建立全面覆盖、权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一流的新型国有企 业。强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通过国有资本重组整合和从低效无效行业领域退出,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一批优势产业和企业发展。培育10家以上主营 业务收入过百亿、行业领先、品牌知名、国内一流的优势国有企业;2—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

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5.大力推进产权多元化。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 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根据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地位作用、运营质量,确定合适的国有股权比例。推动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重点引进 中央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国内外其他优势企业,通过产(股)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重组、规范上市等方式,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

6.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发展。利用国内外多层 次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态。充分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平台作用,积极引进民间 资本和社会资本,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起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 和核心竞争力。对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引进各类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股份制改革,为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创造条件。

7.增强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优化国有企业资金 资源配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设立投融资平台。支持国有资本与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各类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 改制上市、重组整合、战略投资和创新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合作,强化产业和金融协同发展,促进产融结合,增强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能力。

8.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对国有资本准备退出的,或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且国有资本处于相对控股或参股地位的,以及创新型、研发类、基金类国有企业,允许企业员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9.明确功能定位并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企业属 性、产业特征和发展阶段,按公益、功能、竞争三个类别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公益类国有企业,含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管网、市政公用运营资源等重要民生领 域企业,采用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组织形式,以实现公共政策性目标为主,引入行业监督和社会评价。功能类国有企业,含政府投融资平台或国有资本投资 运营公司以及重要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企业,保持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竞争类国有企业,按照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进行放开,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保持国有控股,增强活力、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两型”先导产业,国 有资本加大投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发展,这类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承担社会责任。

10.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独资企业中全面 推广实施外部董事制度,外部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应超过半数;逐步落实董事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和经理层选聘等职权;加强对董事会和董事的考 核、任期考核和重大事项专项考核,完善问责制度,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对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派出.国有资本产权代表,按照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要 求规范董事会建设。加强监事会制度建设,按外派与内设相结合的原则,依法向国有独资企业派驻监事会,向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推荐监事会主席、监事人选,切实 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能。加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设,发挥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在规范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1.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专业化、去行政化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探索不同类别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模式。对公益类和功能类国有企业,省管企业 由省委管理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总经理,其余省属企业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党委管理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总经理,其他领导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及公 司章程进行管理。对竞争类国有企业,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省委对竞争类省管企业只任免党委(党组)书记、提名董事长人选,其余省属企业由国有资产监管 机构党委管理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产权代表包括董事、监事逐步实行聘任制,建立职业化、专业化产权代表队伍;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增加市场化选 聘比例。推行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以业绩考核为导向,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退出机制。

12.完善长效激励约束分配机制。坚持国有企业 领导人员收入与选任方式、企业效益相匹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体系。对公益类和功能类国有企业,实施目标管理,负责人 薪酬与目标完成情况挂钩,与企业员工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倍数关系不突破一定限额。对竞争类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与业绩完全挂钩,职业经理人薪酬与市场接 轨,并实施期股期权、岗位分红、激励基金等中长期激励,到期根据考核结果行权或兑现。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项目收益分红、科技成果入股等激励方案。对 国有创投企业,鼓励采用市场化项目收益分成、项目团队跟投等方式。健全与长效激励相配套的业绩挂钩、财务审计和信息披露、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2014年起,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13.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 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规范各类国有企业用工管理。依法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 制,创新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向关键核心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倾斜。

四、优化国有资本的资源配置

14.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围绕“四化两型” 总战略,着眼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明确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方向和路径,立足国有资本功能和整体效率最优化,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重点发展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企业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加强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领域企业健康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不断调整和完善国有资本在区域、产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和不同时间、空间上 的布局,以保民生、促发展为导向,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15.加强行业企业资产资源整合。对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联合或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专业化协作水平。对市场竞争过度、经营绩效较 差、缺乏发展后劲的产业和企业,以及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且缺乏技术创新空间的产业和企业,国有资本加快退出。对不符合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竞争力的 非主业、非控股、非盈利业务和子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有序退出。

16.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国有企业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发展,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优势。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国有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17.增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产业联盟,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投入力度,增强国有企业 研发能力。建立科技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力。

18.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支持国有企业开 展跨国经营,以市场拓展、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培育品牌为重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因时、因地、因企制宜开展跨国并购。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境外投资决策、项目评估、过程监控、风险分担机制,严格投资经营效益考评,提升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9.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全面清理 经营性国有资产,2014年内完成党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逐步实现统一监管,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集中统一全 覆盖。新成立的国有企业、新投资形成的国有企业权益以及事业单位改制设立的企业,由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全省执行统一的国有资产 监管政策,建立统一的基础管理工作体系,制定并及早颁布实施《湖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统一派驻监事会或推荐监事会主席、监 事人选,加强对出资企业的监督。加强对市州、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0.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改革国有资本 授权经营体制,加快组建、重组或优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增强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功能。通过组建、改组或重组整合,打造服务国有企业改革 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促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统筹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处理;打造服务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的政策性投融资平台、服务产业与金融结合的产融投资平台、金融控股平台,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21.优化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方法。国有资产监管 机构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完善机构职能。2014年启动建立国有企业分类指导、评价、考核等监管制度。依法制定或参与制定公司章程,加强战略管理、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公司治理、考核分配和风险控制等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不干预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服务企业改 革发展。

22.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根据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总体安排和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完善覆盖全部经营性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推进改革发展、布局结 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原则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形成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合力

23.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 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要加强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注重整合资 源、形成合力,抓好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工作。

24.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参与 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的要求,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切实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培育体现企业特点、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职工创造力的 企业文化。

25.严格落实责任。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 所属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配合辖区内的中央在湘企业、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指导协调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指导督促市州国有企业改 革、支持配合中央在湘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做好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有改革任务的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是推进改革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 任,坚持依法依规、统筹规划,一企一策制定改革方案并抓好落实,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26.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国有企业改革联系督导 机制,对改革任务相对艰巨和工作进展相对滞后的市州、县市区以及重点企业,实行领导挂点督导;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企业的改革以及改革的重大事项,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组织进行专门督查。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评估范围,并适当增加权重。严格奖惩制度,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工作 不力、未能按时完成改革任务的予以问责。

27.完善各类配套政策措施。在完善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和推进国有企业分类监管方面出台政策。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员工持股、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方面,通过试点出台相关政策。对省属国有企业改革 遗留问题处理和市州国有企业改革扫尾,原有政策继续执行,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土地出让地价扣除补缴土地价款后的剩余部分可用于增加原企业的国有资本金,补缴土地价款可返还企业用于安置职工或分 离办社会职能等改革遗留问题处理。设立省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之间进行重组整合。研究完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上市的财税政策,对涉及的 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28.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处理。着力解决 省、市州、县市区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遗留问题。着力推动解决中央在湘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供水、供电、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和离休人员属地管 理等问题。推进现有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及社区移交、水电分离改造等工作。

29.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稳 定可靠、补偿合理、公开透明的国有企业公共服务支出补偿机制。健全国有企业退出机制,完善退出的相关配套政策,以企业为主体,妥善处理人员安置、医疗和养 老保险接续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加强政策配套,统筹社会发展,解决好国有企业困难职工的民生问题,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0.营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建立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鼓励探索、鼓励实践。凝聚改革共识,汇集改革合力,营造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各市州依照本意见精神,制定本地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

下载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